案例:案例分析寻找春天的脚步
发布时间:2021-06-09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虽说冬日的阴霾还未远去,但不知什么时候,春天正踏着它轻快的脚步悄悄的向我们走来,你瞧,枝头上抽出了新芽;报春的花朵已等不及在寒风中傲然开放了;阳光也时不时地露出它灿烂的笑容??多美的春景图啊!为了让孩子们也能发现季节的变化,我在前几周就向孩子们了“寻找春天”的任务,可一直不见他们有什么动静。所以我只好耐心的等待时机的到来。
这天早上,砚砚一来园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刘老师,你看外面是什么花开了?”我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往操场上一看,原来是墙角的一株桃花开了,淡粉色的花瓣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的清新素雅。我笑着说:“噢,是桃花开了,多美啊!”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纷纷围过来看桃花了。这时越越叫了起来:“刘老师,外面还有一棵很高的树上也开了白色的花,那个花是不是也是桃花呢?”我抬起头来一看说:“啊,这个花不是桃花,它可是很有名的花哦,它是我们上海市的市花,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是白玉兰花吧!你以前说给我们听过的。”“对对对,我在电视里面看到过的。”“上海电视台的上面的标志也是这个花。”
听了大家的议论,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对大家说:“美丽的花都开了,说明谁来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春姑娘来了!”“春姑娘不仅是个美丽的姑娘,还是个调皮的姑娘,你们知道她还躲在了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帮我把她找出来好吗?再把她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好吗?”“好!”我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于是我们开始分头行动了??
反思:
大班的孩子对四季的轮换已能正确的精心区分了,但怎样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发现季节轮换中一些明显的或不明显的特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了。在这其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更要让孩子在观察中享受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因此为了让孩子们除了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春天,更要让孩子把春天带进我们的教室,我和孩子们商议了如下的办法:
1、寻找有关春天的新闻,包括介绍春天的花、天气、鸟、树等,并将这些新闻剪下来贴在《新闻追追追》的上面。YjS21.cOM
2、师生在教室共同布置有关春天的景色:
(1)、请幼儿自己制作柳条,挂在教室的门口。
(2)、师生共同制作各种花的挂饰挂在教室里。
(3)、建立自然角,并请幼儿记录植物宝宝的生长情况。
(4)、在区角活动中增添“美丽的春天”的活动。
3、带领幼儿去鲁迅公园寻找春天的足迹。
4、在学习活动中增添有关春天的内容,例如:儿歌《春天说了些什么》、文学活动《春天》和《太阳、花和小姑娘》等。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寻找闪光点
我班幼儿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而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幼儿的智能结构差异,认为幼儿的每一种智能都同等重要,“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幼儿园里不会存在所谓的“笨”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努力去了解幼儿智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尊重、理解他们的智能的表现形式,敏锐地发现他们的智能潜力,创设一个宽松、公平、多元文化的环境,让来自不同环境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认同的文化和适合自己发展的条件,获得表现自己智能的机会。
案例
孙国峰是我班特别调皮的小男孩,按他爸爸的说法,这孩子从生下来就手脚不实闲儿,不会老实待着,好像得了多动症。爸爸的话在活动中得到了验证,每次上课,孙国锋听讲时间不会坚持到三分钟以上,他不是自己玩就是捅旁边的小朋友,惹得其他小朋友老是告状,这不但影响了课堂纪律,还阻碍了孙国锋自己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为此,我决定寻找他的闪光点,来调动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经过观察,我发现孙国锋特别爱帮助人,如:帮小朋友发饭、帮老师搬积木等。小小的年纪,就有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不就是人际关系智能的突出发展吗?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技巧活动“穿珠串”中请他帮助老师为小朋友发活动材料,并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的这种行为,并请小朋友和孙国峰一起来穿珠串,看看谁穿的最漂亮。这一建议调动了孙国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个活动中他的小手不停的在穿珠,没有分心去玩别的东西,到活动结束时他穿了一条长长的珠链。小朋友都为他鼓掌,孙国峰自己也很高兴。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为了巩固他上课时的坚持性和参与意识,我也经常请他帮助做一些事情。坚持了一段时间,孙国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评析
每个孩子都有其智能强项和兴趣所在,教师如果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善于捕捉并挖掘其长处,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和带动孩子其他智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就会获得好的效果。正如该案例中所述的,孙国锋虽然有坏习惯,上课坐不住,还欺负小朋友,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但是老师细心而敏锐地发现了孙国锋的兴趣点,从而发现了他的智能强项。孙国锋在喜欢帮助人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了他在课堂上的进步、自信的增强、小朋友关系的改善,最终呈现出良好的个性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的启示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设置了许多通往智慧大厦的大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入口。幼儿能否顺利地走进这座智慧大厦,关键在于开启大门的钥匙,教师就是手持这把金钥匙的人,即教师必须有多元的智能观,多元的认识、理解和研究孩子,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作出贡献。
案例:日常案例分析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一个人呆呆做着看别人玩,别人欺负他他也不敢告诉老师,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自己却不敢举手。他们沉默寡言常常成为被老师忽视的儿童。其实,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我们班文文就是这样的孩子。课后活动安排小朋友背诵《三字经》,大部分人都在念,但他不开口,让他上来也不肯。
教师策略:
1、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应更多的关注他,让他信任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然后逐渐的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记住,对于他的每一点小进步,一定要及时的在全体幼儿面前给予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在课余时间多和他们亲近,和他们讲讲话,聊聊天。
2、教师在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反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并喜欢和老师做朋友。
分析及反思:
对于这些胆小的幼儿我应该给他们多点关心,用热情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爱抚的动作主动和他们交谈,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的隔阂,细心观察他们的举动,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并积极鼓励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沟通。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体验和同伴间一起游戏的快乐。
案例:小班案例分析
实录:
刚开学的一天,焦点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焦点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邝忆冰咬我”,只见焦点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焦点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邝忆冰打我,还抢积木”。但见邝忆冰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
邝忆冰小朋友是个她聪明伶俐,长相可爱。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她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她,使她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