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老师,你应充当什么角色

发布时间:2021-06-09

幼儿角色故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你知道优秀的幼师资料是怎样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案例:老师,你应充当什么角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案例描述

这是中(一)班李老师的一节常识观摩課>教学片断。

李老师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只乌龟,让他们自由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孩子们非常兴奋,纷纷畅所欲言。贝贝竟不由自主地学着乌龟爬起来,脖子一伸一缩,还爬得有模有样的。同组的小朋友乐得哈哈大笑,竟相模仿。李老师一眼瞥见了坐在自己眼皮底下两只手不停地做动作自得其乐的贝贝,向他使了个眼色,可他注意力都被乌龟吸引了,对老师的眼色全然不觉,老师只好不动声色地过去,用手摸了摸贝贝的头,并悄声对全组的幼儿说:“小乌龟真可爱,呆会我们再来扮演它,好吗?”贝贝看看老师的脸,总算明白了。wWW.yJs21.Com

……

到了表演游戏>的延伸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站在相应的场地扮演里面的角色,一次游戏后,乌龟和兔子交换角色,可是贝贝站在一边不动,说:“我才不扮演兔子呢!因为兔子输给了乌龟!”李老师一怔,说:“兔子确实有点骄傲,比赛的时候睡懒觉,所以输了,可是它最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如果再来一次比赛,我相信它再也不会睡懒觉了,还是个好孩子。”于是,贝贝愉快地戴上了小兔的头饰。

二、简要分析

从李老师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

1.提供条件。为孩子创设生动、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是孩子积极、主动、投入参与的前提条件,学生在看、摸、说、模拟多种感观的具体实践中自主活动,获得大量乌龟的感性认识。

2.寓教于玩。针对孩子好玩、好动、好表现等特点,设计表演游戏,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扮演角色,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加深了对乌龟的认识,而且使枯燥的说教变得有趣、有味,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丰富学习内容,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3.循循善诱。当孩子对教师的行为发生抵抗情绪时,教师循循善诱,正面引导,较好地引导了贝贝不愿扮演兔子的偶发事件,并把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

这些做法应大力提倡,但她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转变。雅斯贝尔斯语,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本来,李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课堂的突发事件-----贝贝的表现,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观察乌龟的爬行特征。可是,她怕因此打乱了自已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没有灵活处理偶发事件,而是采取了较为隐性的制止,由此课堂出现了僵局。

三、反思角色

如何让这节常识课更加充满活力、生机和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

1.充当孩子张扬个性的支持者。

在孩子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不要说他们对着猫儿、狗儿喃喃自语司空见惯,对着桌子、椅子、玩具之类的东西说个没完的又少吗?贝贝的个性其实最为丰富,模仿乌龟的爬行,最为投入,最为真实。他的投入专注行为被李老师追求所谓一节课的完整流畅,扼杀在摇篮中,剥夺了他的表现欲。蹲下来看孩子,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变得合乎情理,甚至会觉得孩子了不起。

2.充当孩子自我表现的激励者。

>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已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孩子时时刻刻渴望接受新的刺激,他们非常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活动。试想,如果孩子整天担心成人指责,他们将生活在怎样的焦虑和不安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教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师的表扬是甘泉,滋润着幼小的心田,教师的肯定是催化剂,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在贝贝学乌龟爬时,李老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教育契机,而不是对他貌似“离经叛道”的做法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予以处理,满足贝贝自我表现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不拘泥于一种学习思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不单纯流于形式。

3.充当发生偶发事件的调控者。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到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又必须努力充当一名“医生”,“诊断”课堂上出现的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孩子,老师最喜欢你


小班下学期,我班新来了一位名叫洁洁的小女孩,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

渐渐地她来我班已经两个星期了,她给我的印象正如她自己的特点:她是一个比较安静、干净的小女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她就静静地站在一边,但是学习的时候很认真,老师的话句听得进,但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班里有这样一位孩子,就好像没有她一样,虽然省心、省事,却不容易接近。

有一次,在户外做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们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个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边,问她想玩游戏吗?她用蚊子般的声音告诉我,我几乎没听见。我问她:“老师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她望着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喜悦了。她把她的手递给了我,我故意说我忘记怎样玩这个游戏,问她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练地教我玩法。原来,她很会说话,而且普通话还很标准呢。

做完游戏,我夸奖她很能干。她听了,两眼望着我,很乖的样子。我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知道老师是喜欢哪个小朋友吗?”她摇摇头,我让她猜,她说媛媛。

我吃了一惊,孩子原来也是那么心知肚明,也许是平时老师喊媛媛的名字多一些,表扬媛媛的话多一些,所以她会这么认为。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不知道。我悄悄告诉她,老师其实最喜欢你,因为你听话、懂礼貌,而且学习认真,孩子的笑容堆在了脸上。

是呀,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我们往往会忽略,但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说:孩子,老师最喜欢你。

案例:老师,你注意我了吗?


一、案例背景:

平时在班级活泼开朗的孩子自然是倍受老师的关注,相对而言平时沉默寡言的“乖”孩子教师的关注程度也就随之降低。我们班的天天性格内向,脾气古怪,导致他这种性格的主要根源在于她的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处理不当,经常发生家庭战争,每一次,小孩子便成了牺牲品。成了大人的出气筒。在家里受了委屈的她,觉得她得不到大人的关心,她是被别人忽视的,所以她经常做出一些很奇怪的举动,试图引起教师对她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描述(一)

我们班很多女孩子留着长头发,午睡后我都要帮助这些女孩子梳理。而天天是短头发,所以就省了这一关。这天我发现天天在他那短得可怜的留海前夹了两个小发夹,也拿来让我帮她夹好。我对天天说:“天天,你看老师有那么多小朋友的头发要梳,你的这个小发夹叫小朋友帮你夹上好吗?”听了我的话,天天非常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的同一时刻发生了同一件事,为了能够让老师帮她夹好发夹,天天宁愿不去做游戏,这回天天第一个过来我这里,也是拿了两个小发夹,这回我为她夹好了小发夹,夹好发夹的天天高兴的就像是飞上了云端,很满意地离开了。

案例描述(二)

每次在自主活动时间或是到户外散步,天天总是和小朋友们争夺地盘,抢一个最靠近老师地地方。一次,我和孩子们散步来到草坪上,我建议大家一起坐到草坪休息一下,孩子们都找了个适合的位置坐了下来,本来跟在阳阳后面的天天一把推开阳阳坐到了最靠进我身边的位置。对于天天用这种“手段”我并不赞同,所以我故意的表现出不去关注她,但她还是以坐在我身边为荣。

三、析与反思:

对于天天的以上这两个案例中的表现,首先作为教师我要自我反醒:我对天天的关注程度够多了吗?

天天的父母感情不和,每次发生家庭战争时,她就是父母的出气筒。我们应该替天天感到可怜,她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宝,哪容得孩子受一丁点儿的委曲,而天天却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长久以来,在天天的心里就形成了一种歪曲了的心理,认为在家里是不受大人喜爱的,不论自已怎么乖巧,还是得不到大人的重视。所以,天天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脾气也变得起来起古怪,有的时候也很暴力,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她都当任不让,有是还会用暴力解决。来到了幼儿园之后,一个全新的环境,另一个要接触的群体,有小伙伴,有老师。在这里她有找到了自信的火种,试图想在这里可以弥补家里给她带来的不愉快。

从案例一的技术描述中我们看到,天天看着每天能让老师梳头发的女孩子是多么地幸福,她们可以和老师亲密地接触,她真得很献慕。可为什么妈妈老是把她的头发剪得像个男孩子,她失去了和老师亲密接触的大好机会。所以她会用两个小发夹来引起对她的关心,她宁愿不去玩也要等着老师帮她把发夹夹好,在老师看来,夹个发夹只需短短的十秒钟,但在天天的心那要比一天的时间还要长,所以在第一天没能如愿的第二天,天天还是拿两个发夹要求老师帮忙。能和老师接触,在天在看来,那是再也慎重不过事了。

在这里我就要说回来了,我对天天的关注够了吗?如果我真的用我的一颗真心去关心、重视她,天天还会有这样的举动吗?我如果给她更多的爱和关心,让她感到温馨、安全,她还会这样不确定自已的感受,拿一个小发夹,抢老师身边的坐位来试探老师吗?

案例:大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观察内容:

生活馆里由美容院和理发厅组合而成,渠霖协商后选择当一位美容师。刚开始她拿了枕头、大毛巾、化装品、蒸汽机等材料布置成美容院,当客人一来,渠霖美容院提供的材料仍然不够,她拿大毛巾为客人包住头发后,就没有毛巾可以帮客人洗脸了。于是她掏出自己的小手帕,假装用它为客人清洗;当小手帕使用完后,她还拿了个篮子充当水槽,洗干净后再继续使用,看到美容院由她来管理,我满意的走向其他主题中。一会儿,渠霖跑过来对我说:“我把喷嚏打在客人脸上,他们都跑光了!”“你感冒了?怎么忘了转过脸或是捂着嘴巴呢?”我问道,“但来不急了!而且捂着嘴巴等下还要帮客人按摩也是很脏的!”“那你找个东西帮你捂着好了,想想,什么东西比较适合的?”渠霖想了一会突然喊道:“阿姨在分点心不是有口罩吗?好象大一班开的医院也有,我去借一个用用。”于是,渠霖向大一班的“医生”借了一个口罩,继续当起美容师。

分析与反思:

游戏中幼儿比较喜欢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替代物的使用现象较少,几乎都以教师提供的材料为主,有的幼儿则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解决的办法。该幼儿在游戏时的自主性较强,当没有毛巾时,能想出用手帕代替,使幼儿游戏进行下去,并丰富了游戏的情节。在打喷嚏事件中,幼儿虽在开始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但通过教师是适当引导与提示,她能够联想到其他主题中可相互使用的游戏材料,因此,幼儿对各主题中的知识、材料经验与角色职责也是需要一定的认识。

游戏中我发现除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外,可提供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戏中可用来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百宝箱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同时对本班的多种玩具,也可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充当游戏中你所需要的物品,从而取而代之。

案例:大班角色数学整合案例


大段角色游戏中,使用钱币交易的主题也随着增加、加深难度。在银行里,我把以前的1张等于1块钱的纸币,换成有1、2、5元字样的纸币,并投入到游戏中,引导幼儿用组合的方法领取所需的钱。这次游戏,学钊当了银行柜台员,当择钦找他取15元时,他先检查所填的表格是否正确,请泽钦按了密码盖完章后,拿了3张5元的给他。“你有没有拿错给我了?”泽钦问道,学钊举着双手说:“没错啊!一支手是5,要3个5才是15。”这时,泽钦数着手指,同意这个说法,取着钱走了。在其他主题中,我发现幼儿在找钱这环节较薄弱,通过集中讲解,引导幼儿想想如果钱不符合需付的价钱该怎么办?少了可以(再去领、向其他小朋友借、请商店打折……)多了可以(请商店找钱、拿刚好的数给收银员……)

分析反思:幼儿在游戏中面对较难的数字常以数指头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点对于大班初期刚开始学习组成、加减来说,算是较可行的办法。在引导幼儿通过组合为加、花掉用去的为减来场所将运算溶入到游戏中,刚开始发现幼儿对加法的理解较好,能通过组合算出最后结果,但有个别幼儿对较难的加减不太清楚,在数过手指后才明白相加的道理。在买东西的游戏中,边算边练习找钱是对减法运算的培养,并且引导幼儿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数字间的关系,如:一份点心3元,拿了5元给收银员,要先比比是谁的钱多?多多少?多的2元该谁给谁?为什么?在集中提问并引导幼儿理解回答多种有关找钱的问题后,幼儿逐渐明白了找钱的运算规律。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的角色游戏中,除了要观察幼儿游戏活动,还要指导幼儿在游戏时数学的渗透。

案例:从老师到朋友—角色转换正在进行


·朋友意味着理解,只有在理解基础上采取的合理教育才会让孩子认可你是他们的朋友。

·给孩子的“错误”行为找个正当的理由

实录:

在进行“国戏--京剧”教学活动设计时,我利用幼教资源上的资源,超链接了三张京剧脸谱,在欣赏其中一幅有许多旗帜的脸谱时,孩子们看到后立即手舞足蹈起来,我索性让他们活动了一会儿,当大家安静下来继续欣赏时,林林却舞动起来,我未予制止,有几个男孩见势,也跟着舞动起来,教室里一片“混乱”,杰杰在舞动中把手甩到了林林的脸上,看来孩子们的兴趣还在模仿活动中,何不再次满足他们的愿望呢?这次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进行模仿活动,过了几分钟,只听小马在跟军军说:如果我们能戴上脸谱来表演京剧就更好了。两人走来向我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当我把这个建议告诉其他孩子时,孩子们立即响应,活动有自然地回到了“原点”,继续欣赏脸谱,接着,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制作京剧脸谱,当孩子们戴着自己设计的奇形怪状的脸谱模仿着京剧表演时,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思考:

要了解孩子,要做孩子色朋友,要赏识孩子……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但真正落实这一理念还是需要一个过程,采取科学的策略。

朋友意味着理解。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着与成人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行为和情感表达方式。。当他们因天真幼稚出现“错误”“犯规”行为时,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引导。幼儿年龄小,出现错误”“犯规”行为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不难发现,犯错的根源就是孩子的天性—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无意识占主导地位,这时我们就应该给孩子的“错误”行为找个正当理由,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从欣赏京剧脸谱转移到了表演上,虽然我已经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机会,可他们的欲望仍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出现了“犯规”行为,打断了预设课程,所幸我以朋友的角色来理解孩子们,满足了他们表演欲望,让孩子自然的回到:“原点”并提出制作脸谱的主题。朋友意味着理解,只有在理解基础上采取的合理教育才会让孩子认可你是他们的朋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老师,你应充当什么角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角色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案例:老师什么时候下班? 案例一: 老师什么时候下班 区域活动刚开始,新增设的医院门庭若市,医院里的摆设、医生的白大褂和白帽子吸引着幼儿,孩子们都想到医院里玩,很多孩子都报名当医生。经过再三选择,我就选了几个活跃、语言表达能力...
    2021-05-25 阅读全文
  • 老师你在干什么?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场面,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我在整理学具的时候,我在翻找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习惯凑过来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或者问:“老师,你要干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都是说,小朋友先坐好,一会...
    2020-12-08 阅读全文
  • 案例:孩子,老师最喜欢你 小班下学期,我班新来了一位名叫洁洁的小女孩,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 渐渐地她来我班已经两个星期了,她给我的印象正如她自己的特点:她是一个比较安静、干净的小女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
    2021-05-31 阅读全文
  • 老师,你要奖励我们什么? “姜润涵,看看谁听话,谁坐的好,就给谁分好吃的。”这是我前几天刚进教室门口,看到班里小朋友乱糟糟的场景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只听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老师,你要奖励我们什么呀?”……...
    2020-08-03 阅读全文
  • 孩子,你为什么恨老师 今天中午,我组织孩子们洗手时,国道远忽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恨你!”听完他的话我觉得很纳闷就问:“你为什么恨我呀?”他说:“因为你刚才训我了!”我这才想起,早晨国道远拿了一根穿火腿肠的棍,因为它的...
    2020-12-03 阅读全文

案例一: 老师什么时候下班 区域活动刚开始,新增设的医院门庭若市,医院里的摆设、医生的白大褂和白帽子吸引着幼儿,孩子们都想到医院里玩,很多孩子都报名当医生。经过再三选择,我就选了几个活跃、语言表达能力...

2021-05-25 阅读全文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场面,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我在整理学具的时候,我在翻找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习惯凑过来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或者问:“老师,你要干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都是说,小朋友先坐好,一会...

2020-12-08 阅读全文

小班下学期,我班新来了一位名叫洁洁的小女孩,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 渐渐地她来我班已经两个星期了,她给我的印象正如她自己的特点:她是一个比较安静、干净的小女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

2021-05-31 阅读全文

“姜润涵,看看谁听话,谁坐的好,就给谁分好吃的。”这是我前几天刚进教室门口,看到班里小朋友乱糟糟的场景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只听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老师,你要奖励我们什么呀?”……...

2020-08-03 阅读全文

今天中午,我组织孩子们洗手时,国道远忽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恨你!”听完他的话我觉得很纳闷就问:“你为什么恨我呀?”他说:“因为你刚才训我了!”我这才想起,早晨国道远拿了一根穿火腿肠的棍,因为它的...

2020-12-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