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老师,我错了

发布时间:2021-06-02 幼儿老师故事 幼儿园案例 小班教育笔记案例

一、案例

事情还得从一周以前说起,那天下午户外活动的内容是观察小蝌蚪,我和孩子们围聚在幼儿园的小河边,看着,说着,叫着,特别兴奋。

“老师,我看到有的小蝌蚪长出了两条腿了!”

“我看到了三只小青蛙。”

“快看!小青蛙和小刺猬在一起!”

“在哪里?哪里呀?……”

在孩子们的指引下,我终于发现了藏身在石洞旁的小刺猬。就这样,我们把小刺猬带回了教室,展开了关于“刺猬”的生成活动。

家云是个调皮的男孩,平时略有欺负人的行为,每天都会有小朋友来状告他。小刺猬来到班上后,他自然是经常簇拥在小刺猬旁的一个。

开始,家云除了用眼睛观察这个新奇的动物,还要忍不住去碰碰它,他用小手去摸小刺猬的身体,然后赶紧缩回来,说:“啊,原来小刺猬的刺不是很硬的,有点软的。”渐渐地,孩子们都知道小刺猬胆子小,怕吵闹,遇到有东西靠近时,会变成一个刺球来保护自己。经过全班集体讨论,我们一致决定要照顾好小刺猬,管住自己的小手,不去碰、不去摸、更不去伤害它。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看到他和另一小朋友蹲在小刺猬的纸箱旁,手伸到了纸箱里面,我走过去,想提醒他不要去影响小刺猬休息。近了,我清楚地看到他手里竟然拿着一把美工剪刀!

“你看,剪掉一点点了”

“你说它会不会痛啊?”

“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不痛呢,再试试看。”家云这样回答,我听了非常生气,但我忍住了,说:

“我觉得小刺猬很痛的,它都缩成一团了,你们认为呢?”

“我也觉得它肯定会痛的。”另一小朋友点了点头。

“家云,你说小刺猬害怕别人欺负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它会变成刺球。”家云见到我发现了,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他低下了头。

“那你说它受到欺负和伤害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它会痛的……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小刺猬的……我知道错了……”

二、分析

家云看到小刺猬,心存喜欢,以至于忍不住想去摸,这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当他多次经验总结,得知小刺猬不会反攻时,他便有了攻击性的行为,想出了用剪刀去剪小刺猬身上的刺的主意。

这正如他以往攻击其他小朋友的动机一样,我记得当他听到对方的哭声,他的眼神会变得跟打对方时不一样,略带有后悔的神色。说“老师,我错了……”

他不懂得打人是错误的吗?当然不。那为什么要等“打”的结果出来了才会明白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呢?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的批评与引导都不起作用呢?这都源于他无法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即无法较好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在日益增强,但还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他们还经常不能控制自己,行动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的自控行为很不稳定,随情景而变化,有时表现得好些,有时表现得差些。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老师,我成功了!”


星期三这天,按照内容,又是我们区域化活动学习的时候,今天,我们的新工作是《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老师介绍:大轮船是用钢铁做的,它又大又重,可是为什么还能浮在水面上呢?让我们等会用橡皮泥做个实验吧!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大口玻璃杯,里面有半杯水,还有橡皮泥,油笔,老师用笔标出了水位。

宋苏丹和章晟是我班的聪明人,对新的实验最感兴趣,当选择游戏活动时,他们马上来到了科学区,按照提示做了起来;有的小朋友看看只有半杯水和一团橡皮泥,认为没劲,又走了,有的不知道怎么做。看他俩迫不及待的样子,我不由得跟着他们来到了科学区:只见他们俩各拿起一块橡皮泥团团圆,轻轻放到水面上“扑通”橡皮泥一下子沉到杯子底了,哎,水涨高了,用笔标出现在的水位。可是橡皮泥没有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只听见两人叹了一口气,仔细研究了一下提示,交头接耳讨论了一番,从水里捞起橡皮泥,重新团起来,把橡皮泥的边用大拇指和食指捏高一点,中间凹进去一点,放到水里一试,结果,水慢慢从低的一边淌进去,橡皮船又沉下去了。哎呀,两人又叹了一口气,又把另一边再次捏高一点,这样,再重复试了十几次,橡皮船还是一点一点往下沉“怎么办呢?”宋苏丹用求助的眼光望望我,我望望他,做了一个我也不知道的动作,宋苏丹从我那里没有找到答案,想了想说:“我不相信,把边再捏高一点”“老师,成功了!成功了!”只听见宋苏丹那激动的声音在活动室响起,边说边站过来,把我拉近了看“真的,真的成功了!真了不起”我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周围的小朋友也激动得围了上来。借此机会,我马上请宋苏丹介绍成功的经验;但是,宋苏丹马上打断我的话题问我:“老师,我只是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橡皮船就浮在水面上了,这是为什么?”“是啊,这是为什么呢?”我不适时机地告诉孩子:这是浮力在起作用。一样东西在水中占的地方越大,他排开的水越多,水对它的浮力也越大,同样多的橡皮泥,捏成船形后所占的空间更大些,所以,它排开的水也就更多,水对它的浮力大到足以使它浮起来。

反思:

浮力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使孩子能够理解,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实,在刚开始时,看到有的小朋友看看只有半杯水和一团橡皮泥,认为没劲,走了,有的不知道怎么做的反应时我想马上把它撤掉,但我精心设计的活动就这样马上废除,我又不甘心,在宋苏丹操作的同时,我曾经想直接示范给他们看,成功了,就算活动顺利结束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孩子的能力不可低估;在活动中更有了一片发挥自己潜能的天地,不断产生挑战和探索的欲望,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而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认识的重要性,不断反思自己,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研讨、不断反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

案例:“老师我长大了吗?”


“支老师,你快看我手上长出毛毛了”吴晨阳很认真地告诉我。

“我的脚上也长出毛毛来了。”黄天麟边说边挽起了裤腿给大家看。

顿时,小朋友们多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和脚仔细地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长出了毛毛。

楠楠又说“我的手臂上毛毛是短短的”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自己进来的变化产生了兴趣。

“我妈妈说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吴颖说。

“我爸爸说我比以前懂事了”沈海楠又说。

“老师那为什么我们手臂上要长出毛毛呢?”

“毛毛有什么用处呢?”

孩子们又开始提出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分析:

最近我们班级在开展“可爱的我”主题活动。在让幼儿关注自己变化的活动中。了解自身的明显变化,并且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听爸爸妈妈、老师、长辈们的话,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孩子们的话题很多,他们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则更加地感兴趣,因此,我们抓住了孩子热点话题,开展大家都十分想知道的话题作为我们的探索活动。

案例: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午睡时间到了,象往常一样我观察着孩子们的睡前整理情况,此时我发现病假了一段时间的洋洋今天第一个钻进被窝,于是我就表扬道:“洋洋的小眼睛真漂亮,好象弯弯的小月亮一样。”起床后,我提醒他:回家前带妈妈到他的小信箱里去取信。他疑惑地看着我,我便向他解释道:因为你今天睡觉最棒!他笑了。

晚上我在家接到了洋洋妈妈的电话:“李老师,我家洋洋今天回来可高兴了,一进家门就让他爸爸、外公、外婆看你写的信,一边还嚷着:‘李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我们也挺高兴的。…….

其实,通过与洋洋家人的沟通我了解到他在家的表现简直不可理喻:顶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还赖床——典型的现代小皇帝。家人对他也毫无对策,只能处处顺从他,而他在幼儿园却是个不太多言的孩子,且显得很内向。

记得有一次洋洋的妈妈来接他时,正与我谈到他有多少“没用”,在家象只老虎,在外象只老鼠,一点也“不上台面”……这时我发现洋洋正不断地拉着妈妈的衣服,我知道洋洋其实不想让妈妈再讲下去了,我就告诉他妈妈说:“洋洋最近吃饭挺好的,每次都能自己吃完对吗,洋洋?”“是吗?”他妈妈疑惑地问“他在家每次吃饭可都要喂的。”

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最相信的就是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们从老师和家长的嘴里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赞赏和鼓励的评价,哪怕是在成人眼里不直一提的事,孩子听了不仅内心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值得表扬、各方面都做是不错的好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会做得更好,以表示自己是个聪明、能干的乖孩子。倘若一味地批评孩子,那样无疑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讲话要讲究语气。别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幼儿对大人和他说话的语气是很敏感的,柔和、慈爱的语气会让幼儿感到安定;鼓励、坚定的语气可使幼儿增强信心;严历、斥责的语气,则会让幼儿产生畏惧,尤其是大人要小孩干什么事的时候,其语气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强制性的、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而惩求性的、商量性的,平等的语气,幼儿就是乐意接受、听取,并会按照要求去做。

作为老师、家长,更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多鼓励,赞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心理学家忠告:孩子耳闻目睹他们认为有鼓励作用的言行后,就会精神焕发,而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话,就会垂头丧气。鼓励促人振奋,贬斥使人畏惧,责备使人退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

案例:老师,你注意我了吗?


一、案例背景:

平时在班级活泼开朗的孩子自然是倍受老师的关注,相对而言平时沉默寡言的“乖”孩子教师的关注程度也就随之降低。我们班的天天性格内向,脾气古怪,导致他这种性格的主要根源在于她的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处理不当,经常发生家庭战争,每一次,小孩子便成了牺牲品。成了大人的出气筒。在家里受了委屈的她,觉得她得不到大人的关心,她是被别人忽视的,所以她经常做出一些很奇怪的举动,试图引起教师对她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描述(一)

我们班很多女孩子留着长头发,午睡后我都要帮助这些女孩子梳理。而天天是短头发,所以就省了这一关。这天我发现天天在他那短得可怜的留海前夹了两个小发夹,也拿来让我帮她夹好。我对天天说:“天天,你看老师有那么多小朋友的头发要梳,你的这个小发夹叫小朋友帮你夹上好吗?”听了我的话,天天非常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的同一时刻发生了同一件事,为了能够让老师帮她夹好发夹,天天宁愿不去做游戏,这回天天第一个过来我这里,也是拿了两个小发夹,这回我为她夹好了小发夹,夹好发夹的天天高兴的就像是飞上了云端,很满意地离开了。

案例描述(二)

每次在自主活动时间或是到户外散步,天天总是和小朋友们争夺地盘,抢一个最靠近老师地地方。一次,我和孩子们散步来到草坪上,我建议大家一起坐到草坪休息一下,孩子们都找了个适合的位置坐了下来,本来跟在阳阳后面的天天一把推开阳阳坐到了最靠进我身边的位置。对于天天用这种“手段”我并不赞同,所以我故意的表现出不去关注她,但她还是以坐在我身边为荣。

三、析与反思:

对于天天的以上这两个案例中的表现,首先作为教师我要自我反醒:我对天天的关注程度够多了吗?

天天的父母感情不和,每次发生家庭战争时,她就是父母的出气筒。我们应该替天天感到可怜,她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宝,哪容得孩子受一丁点儿的委曲,而天天却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长久以来,在天天的心里就形成了一种歪曲了的心理,认为在家里是不受大人喜爱的,不论自已怎么乖巧,还是得不到大人的重视。所以,天天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脾气也变得起来起古怪,有的时候也很暴力,和小朋友发生争执她都当任不让,有是还会用暴力解决。来到了幼儿园之后,一个全新的环境,另一个要接触的群体,有小伙伴,有老师。在这里她有找到了自信的火种,试图想在这里可以弥补家里给她带来的不愉快。

从案例一的技术描述中我们看到,天天看着每天能让老师梳头发的女孩子是多么地幸福,她们可以和老师亲密地接触,她真得很献慕。可为什么妈妈老是把她的头发剪得像个男孩子,她失去了和老师亲密接触的大好机会。所以她会用两个小发夹来引起对她的关心,她宁愿不去玩也要等着老师帮她把发夹夹好,在老师看来,夹个发夹只需短短的十秒钟,但在天天的心那要比一天的时间还要长,所以在第一天没能如愿的第二天,天天还是拿两个发夹要求老师帮忙。能和老师接触,在天在看来,那是再也慎重不过事了。

在这里我就要说回来了,我对天天的关注够了吗?如果我真的用我的一颗真心去关心、重视她,天天还会有这样的举动吗?我如果给她更多的爱和关心,让她感到温馨、安全,她还会这样不确定自已的感受,拿一个小发夹,抢老师身边的坐位来试探老师吗?

案例:老师病了


今天,我去娃娃家做客,孩子们对我真是热情,一会儿给我吃糖,一会儿给我吃苹果,一会儿又端来“乐百氏”、“露露”,我真是感到应接不暇。我灵机一动,马上装出难受的样子,捂着肚子说:“哎呀!我的肚子好疼呀,我好难受呀……”孩子们见我这样,都愣了,不知如何是好。“我好难受呀,怎么办呀,哎呀……”“我给你请医生去!”“我陪你去医院。”孩子们争着说。最后,我由几名孩子陪着去了“医院”……

几分钟后,我手里拿着“化验单”回来了。孩子们关切地问:“老师你的病好了吗?”“你肚子还疼吗?”我举着“化验单”说:“医生给我看病,问我吃什么了,我忘了刚才做客时吃什么了,你们帮我想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请他们把那些“吃的”都放在桌子上。这时,有的孩子大声地说:“老师,你吃多了。”“老师,你没洗手,把虫子吃到肚子里去了。”“你不能吃冰激凌。”“你不能吃好多苹果。”……我装着委屈的样子,大声地说:“我知道为什么肚子疼了,以后我再也不乱吃东西了,孩子们,你们学我吗?”“不——学!”

点评

教师在游戏中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创设教育情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关心他人,并知道不能乱吃东西,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推荐

  • 案例:老师,我也会了 背景: 随着秋天的来临,孩子们的衣服量也逐渐增多了,于是每天午睡起床后的穿衣服是宝宝们最大的苦恼,也是午睡间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总有孩子的呼唤声:“老师,我脱不掉了”;“老师,这个衣服怎么穿呀?”;“...
    2021-06-02 阅读全文
  • 案例:“老师,我成功了!” 星期三这天,按照内容,又是我们区域化活动学习的时候,今天,我们的新工作是《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老师介绍:大轮船是用钢铁做的,它又大又重,可是为什么还能浮在水面上呢?让我们等会用橡皮泥做个实验吧!老...
    2021-05-27 阅读全文
  • 老师我错了作文9篇 作文类似于我们的秘密罐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发生的事写成作文。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背诵一些优秀的作文,您掌握了写好文章的密码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我错了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每当同学们谈起那一天,我总会感到很惭愧。那天早读课,语文老师让我们拿出听写本听写训练5的成语和名言...
    2024-06-01 阅读全文
  • 案例:“老师我长大了吗?” “支老师,你快看我手上长出毛毛了”吴晨阳很认真地告诉我。 “我的脚上也长出毛毛来了。”黄天麟边说边挽起了裤腿给大家看。 顿时,小朋友们多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和脚仔细地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长出了毛毛。 楠楠又...
    2021-06-09 阅读全文
  • “老师,你说错了” 小班正在开展“有趣的乌龟”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乌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着自然角中的乌龟观察着、议论着。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讨论,孩子们对乌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已有所了解。有一次,教师讲述故事《...
    2021-12-18 阅读全文

背景: 随着秋天的来临,孩子们的衣服量也逐渐增多了,于是每天午睡起床后的穿衣服是宝宝们最大的苦恼,也是午睡间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总有孩子的呼唤声:“老师,我脱不掉了”;“老师,这个衣服怎么穿呀?”;“...

2021-06-02 阅读全文

星期三这天,按照内容,又是我们区域化活动学习的时候,今天,我们的新工作是《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老师介绍:大轮船是用钢铁做的,它又大又重,可是为什么还能浮在水面上呢?让我们等会用橡皮泥做个实验吧!老...

2021-05-27 阅读全文

作文类似于我们的秘密罐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发生的事写成作文。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背诵一些优秀的作文,您掌握了写好文章的密码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我错了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每当同学们谈起那一天,我总会感到很惭愧。那天早读课,语文老师让我们拿出听写本听写训练5的成语和名言...

2024-06-01 阅读全文

“支老师,你快看我手上长出毛毛了”吴晨阳很认真地告诉我。 “我的脚上也长出毛毛来了。”黄天麟边说边挽起了裤腿给大家看。 顿时,小朋友们多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和脚仔细地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长出了毛毛。 楠楠又...

2021-06-09 阅读全文

小班正在开展“有趣的乌龟”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乌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着自然角中的乌龟观察着、议论着。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讨论,孩子们对乌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已有所了解。有一次,教师讲述故事《...

2021-12-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