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1-05-28

教学案例反思。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反思的含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YJS21.COm

2.反思的步骤?

概括国内外有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反思的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种反思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

(4)专家会诊。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行动研究。为弄清学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

教师和校外专业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科学研究”或旨在树立教育理想的“哲学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调查和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综合实践活动:《小脚丫》实录及反思


活动由来:

午餐后,幼儿在操场上散步,一起玩“小脚丫走直线”的游戏,幼儿对脚丫头尾相接走直线的动作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还提出:脚丫还有很多本领呢,有的说:脚丫会夹报纸、有的说脚丫会跳绳、有的说脚丫天冷时会长冻疮......幼儿的问与答妙趣横生,她们提议说要取找一找有关脚丫的奥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小脚丫”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脚丫的作用,初步了解保护脚丫的方法。

2、愿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的发现,体验脚丫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脚的资料;

2、实物幻灯机,滑板车、球、毽子等各种体育器械。

三、指导要点:

(一)说说可爱的小脚丫。

1、幼儿自由交流自主探索脚丫的经验。

(操作幻灯片“可爱的小脚丫”引题)

师:可爱的小脚丫跳起舞来多有趣呀,它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你们在家中和爸爸妈妈玩脚丫游戏时,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吧。

2、部分幼儿介绍探索的内容并将收集的资料贴到展示栏上。

师: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小脚丫这么多有趣的事,谁愿意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二)幼儿学做脚丫操。

小蜘蛛,走钢丝,

走来走去真自如,

掉下来,别着急,

嘴里咬根保险丝。

小鸭,小鸭,去捉大虾,

心里痒痒,翘翘尾巴,

嘴巴一张,大虾蹦啦!

(二)分组游戏:“小脚丫去运动”了解脚丫的作用。

(1)介绍游戏材料及玩法。

(2)重点指导幼儿根据脚丫图走脚印。

1、踩泡泡2、跳圈3、夹球跳

4、踢毽子5、滑滑板车6、骑自行车

7、走钢丝8、两人一足9、

踩脚印图

(四)我们都爱小脚丫。

讨论:我们要怎么保护小脚丫?

(1)怎样让脚丫不受伤?如果受伤了怎么保护它?

(2)怎样让脚丫感到舒服?

(3)怎样锻炼脚丫?

四、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洗脚

2、区域活动:

智慧宫:找脚丫、对鞋子。

巧手宫:装饰鞋子、制鞋垫、拼脚丫。

游戏宫:铺脚丫路、踩脚丫、印脚丫。

小舞台:大鞋和小鞋、脚丫歌、脚丫操。

活动实录

(一)说说可爱的小脚丫。

师问:前几天小朋友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小脚丫的秘密,谁愿意上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甲:这是我爸爸帮我上网查询的足球运动员踢球的照片,你看他的脚多有力气,把球踢地那么高。

幼儿乙:这是我一家三口在家里印的脚丫图,大的是爸爸的脚印,小的是我的脚印,中间的是我妈妈的脚印。

幼儿丙:这是我自己印的橡皮泥脚丫模,很漂亮吧。

幼儿丁:我还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水晶脚模,认真地看上面还有脚的纹路,一圈一圈的多有趣呀。

二、小脚丫来做操。(师边带幼儿做操边与幼儿互动)

师问:摸摸揉揉小脚丫,看看脚丫长的什么样?

幼儿1说:“脚丫穿鞋久了会臭。”

幼儿2说:“大拇指好象是队长。”

幼儿3:“小脚好象恐龙。”

幼儿4:“小脚从一个方向看很象一棵树。”

幼儿5:“两个脚并拢,中间出现了一个洞,这是妈妈教我穿鞋的一个方法。”

幼儿6:“挠脚心感觉很痒。”

幼儿7:“脚底的肉很多

脚背的肉很少。”于是大家都动手捏了捏,验证了她说的是对的。

(三)分组游戏:“小脚丫去运动”了解脚丫的作用。

游戏中,孩子们围绕着小脚的本领,自己分组,有的踢球、有的跳栏、跳圈、跳纸棒,还有的用腿用脚夹沙袋走和跳,玩得很开心。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想出了很多创意,比如,脚可以夹沙袋也可以夹小纸棒、夹球,还可以跳球,还能跑着“飞”过跳栏,用小脚踢小纸棒玩,就象踢带绳子的毽子一样,小脚还可以玩两人一起穿大鞋的游戏等。

师问:小脚丫真能干,平常小朋友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小脚丫不受伤呢?

幼儿1:“不能随便踢人。”

幼儿2:“踢了石头会流血。”

幼儿3:“爬得太高跳下来脚会断。”

(四)我们都爱小脚丫。

师问: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丫?

幼儿1:“我爸爸在家里用醋泡脚,可以让脚很干净,这是保护脚的一个好办法。”

幼儿2:“给脚按摩可让脚很舒服。”

幼儿3:“要给脚穿袜子、鞋子,才能让脚不受伤”

贝贝还告诉大家自己小时候脚受伤的事引发了大家对“脚受伤了怎么保护”的讨论。

四、活动延伸:洗脚丫

师问:现在小脚丫玩累了,也脏了,我们怎么保护它呢?

幼儿1:我们用水洗干净。

幼儿2:要用沐浴露用力的搓才能洗干净。

幼儿3:脚丫洗好后要擦干净,这样脚才可以穿到鞋子里。

幼儿4:脚丫很冰,可以用手搓脚心,把它搓热就舒服了。

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小脚丫》反思

适宜性行为:

(一)选材新颖,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三)注重幼儿的自我经验总结,通过幼儿的实践活动接受教育。

(四)师幼关系平等、融洽,幼儿的活动常规好。

不适宜性行为:

问题(一):活动中幼儿才展示自己与爸爸妈妈收集的资料,幼儿无法充分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索结果。

原因:没有在活动前展示幼儿收集的材料。

对策:活动前逐步展示幼儿带来的材料。

问题(二):幼儿对各种体育器材的玩法较单一。

原因:

1、活动前幼儿的交流较少,对玩法的经验交流也不够。

2、教师未能及时引导幼儿大胆地想出多种玩法。

对策:

1、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互相介绍自己想出的玩法。

2、增加玩的组别(如:滑板、杂技等),启发幼儿积极动脑,想出与众不同的玩法,以发展其创造能力。

案例:反思教学


背景:

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在这个总的课题下又延伸出了一个小主题:“好吃的蔬菜”,由于这种活动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而且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于是结合这个主题,我在预设英语教学内容时就安排了一些蔬菜类的单词,如:番茄(tomato)、黄瓜(cucumber)等等,还出示了一些实物,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是吃吃看,孩子的学习能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又趁热打铁的教了一首关于吃的数来宝,在幼儿基本掌握后,我就要求孩子们根据学过的单词对数来宝进行改编,原本以为孩子们在改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很快就运用学过的单词对数来宝进行了改编,兴趣异常的高,思维似乎也活跃了许多,在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育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开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思考:

1、在没有实物情况下如何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2、主题活动究竟如何更好的与英语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课程真正实现整合?

3、英语教学应该怎样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在活动中究竟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分析:

在二期课改的促动下,我们的英语教学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更何况,语言的习得是需要环境的,虽然说三至六岁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但毕竟英语对孩子而言是陌生的,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孩子对将来学习的一种兴趣,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的知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唯一目标,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包括智力、情感、语言、音乐等多方面的,如果为了追求一时的结果,而抹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那么,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任务强加于孩子,否则受苦的还是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适合孩子、孩子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内容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尽量为孩子创设好的语言环境,身体力行,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

案例:教学反思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给幼儿灌输一些成语不但能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教会幼儿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为幼儿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纲要》也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贯彻《纲要》的思想也发挥我的创意,使我制定了这节语言的成语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下来,让幼儿既能体验到运用成语的乐趣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也让我有以下几点的感悟。

一、教学新发现——创编成语操

有时候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如:“龙腾虎跃”在教学上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会做出其动作来诠释其意、记忆其词,这样会更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幼儿也非常感兴趣,喜欢边说成语边用动作来表达,并且气氛相当活跃,利用这一点,我也跟着幼儿的感觉走,给成语创编比较形象的动作,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让幼儿通过成语操掌握了一百个成语,所以活动的第一个为环节是让幼儿边说成语边做成语操来引出主体,单就这一个成语操就让幼儿如获至宝,幼儿非常喜欢边动边说,让动作帮助幼儿记忆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成语的方法,用一个动作就让幼儿想到了一个成语,比如我做一个吃饭的动作,就会让幼儿联想到许多成语,如:细嚼慢咽、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津津有味,色香味美,狼吞虎咽等等。我想着这以后还能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以后每次上体育课可以让幼儿先复习一下成语操来进行准备活动,让成语成为一种表演才艺的技能,幼儿也会乐其不惫,又加深记忆这些成语了,多好!

二、知识要巩固——现学要现用

教师在不断的教幼儿成语后,要让所学的成语在生活中发生作用,那就需要做到及时的巩固运用,这也叫成语活用。在教学中我出示大灰狼,他们会想到:穷凶极恶、狼吞虎咽,看到猴子他们会想到:上窜下跳、精灵古怪,甚至看到漂亮的女孩他们会形容为: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出水芙蓉、小巧玲珑等等。教学活动完后,发现孩子们也会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周围的事物。

在教学中我不放过每一个教孩子的机会,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引发出一个成语,如我做一个讲悄悄话的动作,可以让幼儿用“窃窃私语”来形容。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过生日,我让每位幼儿都说一个成语作为祝福送给小寿星,幼儿争先恐后的说了很多,如:万事如意,茁壮成长,岁岁平安,年年有余,一帆风顺······

三、渗透在生活中——正确引导幼儿

通过这次成语教学,幼儿对成语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幼儿在运用成语中也会出现一些因成语运用不当而出现的笑话,需要老师和家长朋友及时帮助纠正。有一次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现在可以认识好多的成语了,有一次这位家长在做黄花菜,她的女儿看到说道:“妈妈!你在做‘黄花晚节’是不是啊?”。还会经常听到小朋友之间要是闹得不愉快,就会听到某某小朋友很气愤的说:“我不跟你玩了,我要跟你一刀两断!”随着幼儿成语量的日积月累,幼儿都有一种像把成语表达出来的欲望,出现用词不当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纠正的,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运用方法,不要滥用成语。

总之,通过成语的教学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堂《游成语王国》真的似乎把幼儿带进了一个成语的王国,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纲要》所说的要本着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的语言教学从这点出发或许能更好的让幼儿全面掌握语言。

案例:生活教育反思


每个工作在一线的幼儿园教师都会重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细节。我们发现许多传统的生活组织方式已不太适合课程改革要确立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我和许多教师一样尝试着改革。

每天上午总有一个时段是幼儿盥洗用点心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孩子可以在这个时段的任意时间用点,看上去是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可是实质上呢时间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的度还是很窄的。比如说我班有少数幼儿每天七点未到就来园了,而又有一些孩子在8点以后才来,那么他们用点心的时间需求是不一致的。对早来的幼儿可能用点心时间要提前,而晚来的孩子则可以往后拖一下,那怎样可以满足每一位孩子的生理需求呢?

不固定用点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去选择什么时间用点心。在我们的教室一角始终放着可以随时提供给幼儿的点心、牛奶或果汁。从早7点半一直到10:20分,充裕的时间足够孩子自由选择。幼儿可以在来园活动、自由活动、游戏活动时间的任意时段来用点心。

相应设备的提供,为幼儿用点提供方便。

时间度的放宽也带来了其他问题,像冬季牛奶的保温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把牛奶放在一个精致的保暖桶中,桶的一侧有一个开关便于幼儿自己根据需要喝多少倒多少。而喝牛奶的杯子也放在一侧便于幼儿取用。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来吸引幼儿。

还记得以前的一个乐百氏饮料广告吗?“今天你喝过了吗?”曾是无数孩子模仿的一句广告语,今天我也把它运用到我的这一环节中。我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块版面“今天你用过点心了吗?”当孩子用完点心以后,会把一个牛奶饼干的图片贴到自己的大头照下,好多孩子一边贴一边还高兴地自问自答“今天你用过点心了吗?今天我用过点心了!”大大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而且也能让老师、保育员清楚地知道还有哪些孩子忘了用点心,可以适当的提醒个别孩子别忘了用点心。

这是我在生活实践中的一点小小尝试,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乐意接受这样的用点心过程。它体现了老师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生理需求并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真正地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案例:教育案例


XX小朋友长的活泼可爱,而且一张小嘴能说会道,深受他人的喜爱.在家庭中爷爷、奶奶比较宠爱,而且带孩子的时间也比较长.有时父母因孩子作错事批评孩子的时候,奶奶总是先责怪父母,说孩子还小,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他买什么,造成了孩子一种依仗的心理,凡是有奶奶撑腰,在家比较霸道.从来不为别人考虑。

自从跳出家庭的圈子,来到幼儿园后,由于家庭的这些原因导致了XX小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常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在集体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活经验,但是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以至引起争吵或者打架的事件。

事件:

游戏实录:

XX哭着来找老师:“老师,他拿着我的电话。”他一边哭,一边说。手指着YY手中的玩具电话,一个劲地喊:“我的,我的!”YY两手紧紧地拽着,一副生怕被XX抢走的样子。老师介入,才发现YY手中的电话,是从正玩得高兴的YY手中抢来的。“YY,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电话?”YY点点头,老师又说:“这个电话刚刚是XX在玩的,你这样抢,他会很难过的,你待会儿再玩好吗?”YY在老师的劝说下,很不情愿地将手中的电话放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AA的叫声,我发现YY正用小手使劲地拧着AA的小脸。还没等我靠近,YY又张开嘴巴要去咬AA的手,当AA挣脱后,YY在情急之下拧捏AA的脸,然后一把抢过娃娃的鞋子。

教育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在进行区角游戏时,在预见幼儿活动可能出现“危机”时,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采取直接的方式及时指导。

像案例中:XX把幼儿园的玩具说成是自己的玩具,这和这一时期的幼儿年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特点之一:小班的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而YY抢XX的玩具,也正是因为他看XX玩得那么高兴,自己也想玩,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从别人手中抢了玩具就玩的现象。

因为第一次是在老师的“强行”参与下让XX不得不“放弃”的原因,所以并未能满足YY的内心的需求。因此,继续上演了第二场“争夺战”。其实这更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一时期幼儿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但在交往中却带着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而且,这一时期的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就跟着怎么玩。当玩具缺少时就容易出现争抢的现象。

通过这次活动,我同时也感受到:

1、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对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他能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吗?

2、当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后,作为老师的我们该如何调解?

教育反思:

要孩子学会设身出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对目前的小班孩子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幼儿榜样,故事正面引导教育幼儿知道为别人着想不仅能让别人得到快乐,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乐趣;也可以通过联系家长,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多提醒幼儿,让幼儿能下意识的多动脑筋,能多为别人着想.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而像案例中的这些现象其实在幼儿园也是司空见惯,老师该如何面对和引导解决呢?

其实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辨证地看待幼儿的冲突

老师要对孩子的冲突采取辨证的方法,要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了事。孩子发生冲突固然是破坏了教学秩序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再说孩子的冲突有他自身和外界的各种因素,我想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

尽管现代家庭趋向小型化、简单化的核心家庭,但为了照顾孩子,小型家庭

依然与父母家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的住在父母家,也有的请父母来同住,4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必然使孩子处于家庭中心的地位,而且老人深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念的影响,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就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

2、孩子的年龄因素:

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又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易于与他人发生冲突。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

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会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躁好动;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也有的孩子豪爽大方热心过头等等。在集体生活中有的孩子就表现出很受人欢迎,而有的孩子则常受到别人的冷落。

在处理

幼儿间的冲突时我觉得老师要强调因人而异,其实这也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

冲突因其不良的客观效果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表现,人们通常对此作出消极的价值判断。其实,冲突这一外在行为恰恰是幼儿内在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大脑判断、选择、决策能力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幼儿人性的本质力量的某些方面,只不过是一种负面价值究竟通过谁来转换。我认为,幼儿年龄还小,他们不会主动地关心别人,也不会想到为别人着想,再说孩子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解决自身矛盾,学会在矛盾冲突过程中,逐步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学会克制冷静地处世待人。但孩子在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容易出偏差,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必不可少。在平时的教育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幼儿逐渐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学会为别人着想,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渐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愉悦身心,健康发展。老师对孩子的冲突充当中间人,对幼儿起冲突的缘由、过程有正确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让我们记住大师的话,辨证地看待冲突并因人因事地处理好幼儿的冲突,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喜欢《案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学案例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综合实践活动《地球哭了》教学案例 让环境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地球哭了》教学案例 一、活动设计意图: 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因此,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
    2020-01-21 阅读全文
  • 综合实践活动《水是宝》教学案例 让环保教育之花盛开在幼儿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综合实践活动《水是宝》教学案例 活动设计意图: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河,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
    2020-03-16 阅读全文
  • 案例:综合实践活动:《小脚丫》实录及反思 活动由来: 午餐后,幼儿在操场上散步,一起玩“小脚丫走直线”的游戏,幼儿对脚丫头尾相接走直线的动作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还提出:脚丫还有很多本领呢,有的说:脚丫会夹报纸、有的说脚丫会跳绳、有的说脚丫天冷时...
    2021-05-18 阅读全文
  • 案例:反思教学 背景: 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在这个总的课题下又延伸出了一个小主题:“好吃的蔬菜”,由于这种活动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而且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于是结合这个主题,我在...
    2021-06-07 阅读全文
  • 案例:教学反思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给幼儿灌输一些成语不但能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教会幼儿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为幼儿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纲要》也...
    2021-05-25 阅读全文

让环境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地球哭了》教学案例 一、活动设计意图: 孩子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因此,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

2020-01-21 阅读全文

让环保教育之花盛开在幼儿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综合实践活动《水是宝》教学案例 活动设计意图: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河,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

2020-03-16 阅读全文

活动由来: 午餐后,幼儿在操场上散步,一起玩“小脚丫走直线”的游戏,幼儿对脚丫头尾相接走直线的动作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还提出:脚丫还有很多本领呢,有的说:脚丫会夹报纸、有的说脚丫会跳绳、有的说脚丫天冷时...

2021-05-18 阅读全文

背景: 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在这个总的课题下又延伸出了一个小主题:“好吃的蔬菜”,由于这种活动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而且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于是结合这个主题,我在...

2021-06-07 阅读全文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给幼儿灌输一些成语不但能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教会幼儿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为幼儿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纲要》也...

2021-05-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