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和孩子相处的故事及其他”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A

前几天有一个机会陪朋友(以下简称妈妈)去接小孩。

在幼儿园门口,妈妈介绍,这是孟迁。坐进童车的女儿看了一眼,只是看了一眼。我问,我可以推你吗?女儿用纯正的童声说,不行。(后来知道这是自己缺乏经验,推一个孩子对孩子来讲需要很大的安全感,等于她的整个身体交付你,和让你抱差不多。)

上路。妈妈推着车。我走在一侧,安静地听母女聊天。

目的地是一个儿童游乐场所(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在商场的四楼。女儿去用塑料做成的水池里捞鱼,我和妈妈坐在一旁。我去问女儿:可以看你的绘本么?女儿继续用纯正的童声简洁作答:不行。

女儿玩了一会儿,转战另一个场所(还是不知道怎么称呼),里面有可以钻来跑去的房子,有可以买卖东西的角落,还有可以旋转能骑上去的大气球什么的。

女儿坚持要妈妈进去。我便一个人坐在四方形的圈起来的场外沙发上。没感到无聊,只是在那里,在这不熟悉的氛围里把自己熟悉的写作、咨询、追求生命真相、发博客等放在一边,小迁像一首手机里的音乐在此获得了暂停,愣愣地在那里看着大家、看着自己。

B

看到一个胖爸爸给儿子买了条裤子试来试去觉得不好看,孩子只是停止了玩配合毫无意见;看到身边那位美女妈妈长得像《父母世界》的主编,和漂亮女儿在那“哼哼”地撒娇;看到一个白领状的小姨找姐夫要一个电话,姐夫不愿意给;看到操着口音的爷爷捂着胃在身边走来走去……远处有一个文雅的中年男子很安静。

这时候,一个大学生状的年轻人像电影里的群众演员一样穿梭着卖蛋挞。太像群众演员了,行头不突出,台词也很少,默默的走来走去,偶尔说一句:您买蛋挞么,我们自己做的。

C

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我说,不,谢谢。因为我没有这种习惯。第二次遇到的时候,我请他过来打开盒子看了看,说,不,但我不知道下次你过来的时候我会不会买。第三次遇到他的时候,我说,好,来一盒。

一盒六个,二十块。自己吃了一个,给已做回身边的妈妈一个,问她还要么,听到“不了”之后,突发奇想,要实行一下自己刚接受的“无条件地自然给出和接受”,一方面:如果我被帮助了,我会感谢但不觉欠情,我给出时接受感谢但不觉得付出;一方面:无条件,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是我的谁或者你为我做了什么,而只是因为我遇到了你,你需要就是我给我的理由;同样我需要就是我要求的理由,像我的给出没有条件一样,我的要求也不需要资格(当然我会尊重你满足我)。现在这样公共场合,大家都是陌生人,太符合实行的条件了,于是,我决定把剩余的四个送给一同在场外陪看孩子的父母们。

身边的美女妈妈是第一个,很顺利,笑了一下就接了。

我对身边的妈妈说,我送了一个美女,你旁边有三个男士,你去送给他们好不好?妈妈身子后仰了一下说,哦,我没准备好。我说,好吧,我来。

我站起来,心里也颤颤的。我发现从自己过去习惯的模式中,原来给和要都不那么自由,不仅是“要”需要理由,“给”也需要理由。我假想人家会猜测我想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给人家送蛋挞,不认不识的。

然而,既然站起来了,就不愿再坐下去。

给孩子买裤子的爸爸拒绝了,说不想吃;

操口音的爷爷站起来走到另一边去了;

安静的中年男士带着小诧异说:我可一分钱都没带。我说:不要钱,您收下我就高兴。他说,那好,谢谢啊。

回来时,妈妈问:成功了么?我说,送出了一块。

然后去追操口音的爷爷,爷爷说,不,不,谢谢,我牙疼。我有点受挫了,因为场边的人并不多,而我只送出了一块蛋挞。忽然爷爷说:你可以送给看场子的两个小姑娘,她们很辛苦,可能还没吃饭。我闻之大喜,说,谢谢。

两个小姑娘不好意思要,我说:我不想带回家,自己也不需要吃了,如果你收下,我会很开心。小姑娘很开心的收下了。

哇,成功!

D

在妈妈身边坐下后,内心有点不平静,因为这件事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它有触动自己过去的习惯模式,那种新的体验在我内心还挺激烈,嗯,得离开一会儿平静一下。

对一个吸烟的人来讲,这通常就是吸烟的时候。但是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场所一个是没带打火机。

场所呢,洗手间和安全通道能将就用,打火机得找人要。找谁要呢?看到一个白衬衣很干净的小兄弟在饺子馆吃饺子,就走进去问,有带打火机么?小兄弟说,没有。又想去厨房问,服务员姐妹过来说,我们这没有打火机,厨房也不用打火机,而且这里不允许吸烟。听完,遂决定离开。

谁知刚转身欲走,忽然那个小兄弟过来说,你等下,我去帮你找一个。

我注意到饺子馆左侧门口外是一家KTV,我猜小兄弟是那里的工作人员。果然,很快,小兄弟拿来了一个打火机,并说:你可以那边的等候区坐在沙发上吸,那里还有烟灰缸。

哇,真是太好了……

E

等我回到场边,意外发生了,女儿开始接纳我,她让妈妈去超市买饼干,居然让我照看她!

女儿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要纸。她刚吃完东西,想擦擦手继续去玩。她对我说:我想要纸。我说好,然后去找了纸给她。稍后,女儿看到我帮助她的小伙伴骑气球,她似乎更加信任我,虽然没有和我说更多话。

插一句,父母们通常觉得孩子需要自己,其实父母更深深需要被孩子需要。当父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时候,自己也是很大的满足,那种连接是很享受的。这一刻我也是。

就这样又过了不知多久,时间到了,大家开始回家。我和推着女儿的妈妈一起去找电梯,发现需要上一层楼才有直梯。这时候妈妈说,不行,闺女,你得下来,我把车收起来,到了直梯那就可以了。但是女儿不愿意,我看了一下楼梯说,应该可以。妈妈试了试,确实可以,但有点吃力,说,有点危险。我说,没什么危险,我在后面。

当我们克服困难把车通过台阶推上去的时候,母女俩都很开心,妈妈甚至比女儿还开心,甚至称赞女儿的车是越野车。

来到楼下时,外面下起了雨,我义不容辞的出去勘察雨情,回来向母女报告,不大,没事儿。妈妈说,我给女儿找件衣服盖上。我说,先问孩子冷不冷吧。经确认女儿不冷。三人上路。

等走到转弯处,妈妈说:你是继续送我们,还是右转回家。我正犹豫,这时候女儿说话了:我要孟迁送我们回家,我要孟迁去我们家睡。

我听了好惊讶呀,内心瞬间闪过的黑色幽默是:你真大方,爸爸出差了,请我去你们家睡觉,当然这是小浮云,呵呵。我俯下身子对女儿说:我今天不想去你们家,但是听到你的邀请我特开心,谢谢你!

我直起身后对妈妈说,就冲这句话,得送到家呀,呵呵。

路上我们的话多起来,全不似来时那个境况。孩子的世界是诗意的,下雨很快被当做冲冷水澡,而风则是一切,既是浴帘,又是墙壁,她还给汽车一个很意外的比喻,但我的头脑太理性了,忘了是什么。

女儿开始不时叫我的名字,让我猜她把路上的东西看成什么。我们甚至开了不少的玩笑,其中有一个玩笑是关于“拜托”。

那天晚上的高潮是我们三个人穿过广场时遇到一片二三十平米的水洼。先是我们三个人中某个人扮演起火车,另外两个人用赤脚撩水当做下雨,轮流交换;后来我们就成为一辆火车,在水里转来转去,不断跳跃性的报站名,如同神游全世界。

我们三个人在水洼里玩得很嗨,不时有路人侧目或驻足,他们大概不太常见大人和孩子这么玩。我想肯定有人认为我们三个是一家人,但我心里觉得,我们大家何尝不是一家人呢?

当我们从水洼里结束旅行走上岸后,我弯腰粘凉鞋的带子,女儿问:孟迁,你在干嘛?我说,我在给我的凉鞋系腰带。母女俩爆发式的大笑起来,我现在还不明白怎么会这么可笑。但看到她们笑,我也很开心。

走出广场离朋友的家就很近了,我们说笑着很快就到了。当我们在小区门口挥手道别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充实很温暖,有一种《菊次郎的夏天》片尾的亲切感。

F

这样近距离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半年前有一次,今天这次更让我体会到一件事,和孩子连接,不必急,重要的是你内心准备好随时爱她和她连接,但是让她来决定,决定要不要和你连接,什么时候、什么方式和你连接,以及和你连接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努力地热情示好或创造机会,不需要去显示或者证明什么,那个内心的潜台词是:你怎样都行,我对你的爱已准备好,你来决定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观念:请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育儿观念:请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人们常说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这点我们很清楚,老师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全在于教师,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对孩子的影响。

常常会听到家长向老师说,“孩子就爱听老师的话,在家里我们怎么说都不行。老师一句话就行了。”听到这句话我常常会想,我们老师真有这么大本事吗?我们家长朋友有没有反思过在教育孩子时,我的方法是否正确?我有没有真正坐下来与孩子一起交流过?还是发现一坐下来不知该和孩子说什么,讲大道理他又不理解,没有两句话脾气就上来了,这些是为什么?

这些在我看来是家长整天忙工作而忘记了与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游戏,你可知孩子多么渴望与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活动。他们有你的陪伴是多么的高兴。在我班举行的家长观摩活动中,我设计的课程是一堂亲子互动课,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平时几名不太爱说话的小朋友,今天心情格外的好。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让我意外的是只因为今天是爸爸妈妈来了,还和他一起来作画。这一天我对他们格外的留心,我发现他今天做任何事情都特别的带劲。并且思维活跃就像变了一个人。于是我明白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老师无法取代的。

有些家长会说我们怎么不关心孩子了,要什么给什么。但我觉得给孩子再多的东西都比不上一次与孩子共同游戏的价值高。

家长朋友们,请不要再说:“麻烦老师多多教育,他就听你们的话”。作为老师的我想说:“从现在开始,请暂缓一下你的工作,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妈妈开始看书了,正在看孙云晓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在实验小学家庭节的活动上买的。叶宇豪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当我在课堂上介绍叶圣陶后,他就去买了这本书,他不是一般地阅读,正如他所说的,“研究”,书上时不时来一些批注,他的散文处女作也问世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你绝对看不出这是四年级的孩子写的。今天,我要表扬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书钻研,更是他能够去影响他的父母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计,逐渐地,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够捧起书来,真是不容易。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是需要一个个学习型的家庭做支撑的。

王贝嘉举手了,说他奶奶拿着放大镜看书,以前奶奶住在农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书的,现在搬到城里,跟他们住在一起,他经常会讲一些书里的有趣的东西给奶奶听,奶奶也开始喜欢书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拿着放大镜看。我把大拇指送给王贝嘉,“你太有才了!能够让奶奶喜欢上书。”

家长会上,我经常跟家长说,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拿起书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今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连奶奶也可以拿起书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家庭开始学习。

做一个和孩子一起“贪玩的父亲”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获得成功,获得满足,同时也获得经验,即便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我们做父亲的,不妨甩掉长者的尊严、架子,做个“贪玩的人”,和孩子一起玩起来,乐起来,“疯”起来。因为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轻松自然的游戏环境,更有利于发挥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一次,在海滨公园的儿童活动区里,孩子特别喜欢蹲在沙地里挖沙坑。我装着“贪玩者”的神态,也饶有兴趣地玩起沙来。孩子见我和他一起玩沙,更增添了兴致。我们一起挖地道、埋地雷、筑城堡,玩起了军事游戏;我们还一起修公路、建机场、盖楼房,当上了建筑师……在玩沙中,我惊叹孩子的想象力,同时,我尝到了暂时“做贪玩的人”的乐趣。“为人父”者的“贪玩”,正是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 

有一项对三岁孩子的调查研究——《父亲与孩子的接触方式和孩子成长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能够经常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玩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但是,如果爸爸是在无奈地带孩子,没有乐趣可言,那么这些孩子和那些不跟爸爸玩的孩子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可见,父亲能否和孩子一起愉快地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高低。而社会适应能力又直接关系到人际交往、适应环境、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可不要小看亲子间愉快开心的玩。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一个和孩子一起“贪玩的人”吧!

一个伟大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个伟大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出嫁时,母亲给我的嫁妆中已有买衣柜的钱。后来她知道我将这笔钱挪做他用,便又补了过来。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中午下班我们再也不用急赶着去买菜,所有家务母亲全部包揽。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心韵解读:母亲多年的“秘密”,就是对孩子们从未间断的关爱,他们其实会一直记住,并从母亲的这些行动里感受到她最浓烈而无声的爱。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用“语言”教育孩子,然而“润物细无声”,父母的行为其实早就烙在孩子的心上,并真切地感受与领悟背后的一切。

母亲带来的两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阳台上。过了几天,我却发现阳台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处的平台上晾晒。先生是个粗心的人,应该不会是他放的,我疑惑地问母亲,她说,啊,我放上去的,晒晒,别坏了。我一听就跟她急了,那平台,一米多高,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不足90斤的母亲,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冲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那么沉,闪着腰怎么办?砸着你怎么办?出点儿什么事怎么办……一连串地凶她。她却只是笑,围着围裙站在那里,等我发完脾气,小声说,这不没事吗?有事就晚了!我还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亲向我保证,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气。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先生是在郑州读的大学,本市同学的确很多,关系也都不错,起初还会在各家之间串门,但现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饭店里聚会。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不是非常亲近的,一般不会在家里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母亲来后的第三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原本就不熟络,这样一来,关系更冷了下来,住了3年多,没有任何往来。连门前的楼道,都是各扫各的那一小块儿地方。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因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

我才恍然明白过来,是母亲。母亲并不知道我们有点儿过节儿,其实即使知道了,她还是会那么做,在母亲看来,“远亲不如近邻”是句最有道理的话。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门,给人家送小点心,送自己包的粽子,还送自己种的新鲜小蒜苗……诚恳地帮我们打开了邻居家的门。后来,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经常来我们家,奶奶长奶奶短地跟在母亲身后,亲好得犹如一家人。

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社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不仅如此,还有物质上的往来,母亲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小点心虽然并不贵重,却因有着外面买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心韵解读:母亲的智慧带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变化,帮助她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模式,正面地温暖孩子的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尽到“老师”的责任,给到孩子正面的引导,鼓励孩子前进。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决定带她去动物园。母亲说,没有见过大象呢。动物园离家不远,几站路的样子。母亲说,走着去吧。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太远了。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低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然后坚持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接着,他转身让前面的人给我腾出一个空间,打着手势,阻止了四面车辆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过。我带着母亲,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四面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这礼遇,是母亲送给我的。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结果出来以后,有个做医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术了,听天命尽人事吧。这是一个医生不该对患者家属说的话,却是真心话。和先生商议过后,决定听从医生的安排,把母亲带回了家。又决定不向母亲隐瞒,于是对她讲了实情。母亲很平静地听我们说完,点头,说,这就对了。然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天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出来,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着她晒晒太阳。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许黑发依旧倔强地蓬勃着,面容消瘦却光洁,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心韵解读:母亲只是用一颗舍得爱人的心,圆满了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唯识深层沟通很多案例中,许多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甚至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关爱,这种爱的匮乏的亲子关系,往往源于父母那颗不舍得爱人的心,只要把心敞开,彼此的心才能完整地链接在一起……”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一个想讲给所有孩子听的故事


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老师或许是因为偏爱这个表面上表现不错的小男孩,对蓓蓓说,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言下之意老师觉得蓓蓓可能在撒谎。蓓蓓稚嫩的心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她觉得自己遵规守纪,诚实善良,没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捣蛋的坏孩子却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她感到这个世界非常不公平,顿生绝望之心。奶奶听完后,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妈妈,叶子闻听此事后在惊慌中镇定下来,思考如何跟孩子沟通。她忽然想到儿童节期间在电台里听到的一个西方广为流传的故事《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她决定讲给蓓蓓听。在美国,一个叫玛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类似的困惑。小玛莉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质疑上帝真的公平吗?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而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才能让孩子们满意。他在烦恼中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正是在这次婚礼,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婚礼上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幽默地提醒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装扮左手吧。”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醍醐灌顶,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给孩子们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刊登,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成为一篇影响深远的励志名文。令人惊喜的是,小蓓蓓瞪着清澈的眼睛听完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茅塞顿开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讲这个故事呢!”显然,孩子释然了,因为她明白了生为好孩子,就是老天对她的最好的奖赏,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无论西方的好孩子,还是我们中国的好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心灵得到抚慰和升华,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为他们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点。右手之所以成为完美,是因为它几乎无所不能地帮人们做好了吃饭、倒茶、写字、劳动、娱乐等众多事情,这也意味着它与生俱来地要不知不觉地多一分辛劳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担当;好孩子之所以成为好孩子,是因为他习惯性地经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经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这种善行流入别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爱。就像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是因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风风雨雨,而又默默无闻地荫护着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甘心处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冲撞,沉淀了河川的浑浊,而成其大。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老师或许是因为偏爱这个表面上表现不错的小男孩,对蓓蓓说,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言下之意老师觉得蓓蓓可能在撒谎。蓓蓓稚嫩的心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她觉得自己遵规守纪,诚实善良,没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捣蛋的坏孩子却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她感到这个世界非常不公平,顿生绝望之心。奶奶听完后,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妈妈,叶子闻听此事后在惊慌中镇定下来,思考如何跟孩子沟通。她忽然想到儿童节期间在电台里听到的一个西方广为流传的故事《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她决定讲给蓓蓓听。在美国,一个叫玛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类似的困惑。小玛莉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质疑上帝真的公平吗?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而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才能让孩子们满意。他在烦恼中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正是在这次婚礼,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婚礼上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幽默地提醒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装扮左手吧。”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醍醐灌顶,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给孩子们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刊登,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成为一篇影响深远的励志名文。令人惊喜的是,小蓓蓓瞪着清澈的眼睛听完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茅塞顿开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讲这个故事呢!”显然,孩子释然了,因为她明白了生为好孩子,就是老天对她的最好的奖赏,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无论西方的好孩子,还是我们中国的好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心灵得到抚慰和升华,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为他们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点。右手之所以成为完美,是因为它几乎无所不能地帮人们做好了吃饭、倒茶、写字、劳动、娱乐等众多事情,这也意味着它与生俱来地要不知不觉地多一分辛劳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担当;好孩子之所以成为好孩子,是因为他习惯性地经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经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这种善行流入别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爱。就像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是因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风风雨雨,而又默默无闻地荫护着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甘心处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冲撞,沉淀了河川的浑浊,而成其大。

一个故事让孩子喜欢上动手


从小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培养他自立的能力,有利于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所以今天要孩子们讲一篇关于劳动的小故事,叫《蚂蚁和蝉》。

《蚂蚁和蝉》

夏天来了,蚂蚁在储备食物,蝉却在树上欢乐的唱歌,心里还偷偷嘲笑蚂蚁,不懂得生活的快乐。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蝉没有储备,非常饥饿,便向蚂蚁乞讨,请求它给几口粮食吃。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储存食物。”蚂蚁又说:“如果你夏天忙着唱歌,那冬天就去跳舞吧!”

蝉因为没有得到食物,就在荒凉的冬天里饿死了。

虽然小朋友们不需要自己储存食物,但是对于哺育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说,也是在为我们而努力工作和辛劳。如果小朋友平时肯帮他们做一点小事,给他们捶捶背,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回报。杉杉妈的故事说完啦,小朋友们下期再见!

家教案例:一个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孩子


家教案例:一个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孩子

一、个案生活背景

孩子:小芙(化名),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父亲:经常不回家,见过一两次

母亲:和父亲离婚后很少看望小芙

爷爷奶奶:照顾小芙的生活起居和教育.

外公外婆:从未见过

二、个案主要问题

小芙的行为习惯差,有攻击性行为,经常喜欢打人、吐口水,有时还会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班级中的小朋友都很排斥他,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每天还会制造一些”小麻烦”。让老师也经常觉得头痛不已。小芙的学习习惯很差,注意力短暂,不集中,还会影响别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中班时老师耐心教育或批评他,他会接受,但转身就会忘继续重蹈覆辙,教育效果很低,往往起不到作用。到了大班,老师的批评更没效果。

小芙因为是早产儿,身体很差,而且还有肾结石。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星期总有几天不上幼儿园。他的视力也是弱视经常要在家理疗,所以中班时只是上午来幼儿园,下午吃完午饭就要回家。造成了养成他想不想上幼儿园都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样一来,到了大班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他都不习惯,午睡成了大问题,时常会影响别人。小芙自卑,缺乏自信:小芙看见其他的同学讨论和父母带出去旅游,心里非常羡慕。而他想得到父母的关心,关爱。和其他同学一样周末和父母出去玩,晚上有妈妈讲故事陪他睡觉。时间一长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三、个案分析

案例一:

一次在美术活动“画妈妈”时,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妈妈的照片拿起蜡笔开始画妈妈,看到小芙一个人在桌子前趴在那没有画。一会儿,我就听到昊昊边哭叫到“老师,小芙他在我的纸上乱画!”我过去一看,小芙的画纸上也是一团乱麻,而昊昊的“妈妈”脸上多了很多“伤疤”我问怎么回事。“他不给我看,我要看看他的妈妈,”小芙不削一顾地接着说“他妈妈长得真丑。”昊昊边哭边回答道:“我不愿意给他看,小芙还骂我妈妈!”

案例二:

有一次,在上“认识我自己时”大伙讨论很激烈,他也举手来说说自己,当他说到自己长得象爸爸还是妈妈时,他却不知道,孩子们都笑他。他二话不说,站起来走到笑他的同学面前一拳头打了过去。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奶奶,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和我说:“倪老师,要多管管我们家的小芙,严厉一点,昨天晚上我批评教育了他,他还还手打我,这小子不得了了,我是管不了了。”

分析:

小芙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很排斥这一类的活动,有自卑感。而且产生了嫉妒的行为。父母的离异,让他缺少了爱,没有安全感;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让他养成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

1、缺乏父爱

小芙的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关心他。对他的成长不闻不问。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缺陷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缺乏父爱综合症”这一概念。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强健而富于幽默感、粗犷而温和、自信而关爱、智慧而谦逊的男人在他身边,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气”。男孩需要与父亲呆在一起,帮助他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从父亲那里学会做一个男人。

2、缺乏母爱

小芙的妈妈自从和他爸爸离婚后,就离开了小芙。很少来看望他。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其实,稍有一些阅历的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期曾得到充分母爱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较健全;相反,其人格则或多或少地会有缺陷,如固执任性、自私内向、悲观失望、敌视他人、心胸狭隘、易于嫉妒、脾气暴躁等等。这些怪异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紧张,以至有的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却总是郁郁寡欢。

3、隔代的溺爱

就因为小芙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就加倍的宠爱,无原则的溺爱。爷爷奶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小芙的教育也是无可奈何,一切顺从他。我们发现隔代教育孩子的措施都是:迁就多,要求少;表扬多,批评少;关心吃、穿、玩、用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带有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现代家庭教育个案指导

1、电话与小芙的父母沟通,多陪伴,多教育,不能不管不问。

在对孩子的抚养方面,夫妻离异时应切实抱着对孩子负责人的态度,做出合情合理的约定和安排,父母双方都应与孩子保持亲子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小芙爸爸是抚养一方更不能将小芙丢给爷爷奶奶不管不问。

我们也电话与小芙妈妈沟通让她多来探望小芙,虽然妈妈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仍应尽为人母的教育和爱的责任,应该定期地与孩子见面,多给孩子关心、教育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多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避免由隔代家长与教师间的二次语言失真。陪孩子游戏、玩耍、学习,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尽到父母应尽之责,加强亲子感情。

2、父母要多于爷爷奶奶多沟通育儿方面的知识

两代人互相沟通。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已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沟通时的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

3、与爷爷奶奶沟通,不要一味的迁就小芙,溺爱他。有原则性的教育他。

由于小芙多以爷爷奶奶抚养,很多的教育问题都出在了祖辈的教育观念上。

让爷爷奶奶不要轻易满足小芙的要求,不能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要让他明辨是非,培养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爷爷奶奶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不要过分的注意他,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五、个案指导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指导,关注和家长的及时沟通,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小芙能坚持上学,和奶奶沟通建议中午的视力理疗奶奶安排到了晚上进行。这样小芙就能上全天的幼儿园了。保证了每天的午睡时间。小芙的行为习惯好了很多,有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也慢慢减少,能够与同伴用语言沟通。

听小芙说爸爸每周能回来几次,有时还开车带他出去玩。妈妈这学期也经常来接小芙了,也能积极地和老师沟通,探讨如何教育培养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暑假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还一起去旅游了。小芙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也阳光了很多。很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说说假期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六、结论与反思

父母的离异不应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学龄前的儿童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极大的可塑性,而在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父爱和母爱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也不可能取代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能够心理相容、和睦相处,并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而父母离异,通常是由于感情不和,心理不容,矛盾无法解决所导致的。离婚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离婚的后果往往会祸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许多不良的性格特点。

在本案例中,小芙的父母和奶奶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性及时来弥补,也使得小芙的性格有了明显的好转,让孩子相信他的父母是还是爱他的,是可以依赖的;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不得不分道扬镳的父母们说,当你们不得不选择离婚这条路时,一定要善待对方,善待孩子!

就这么一个孩子


小水瓶:混血女孩Kay的妈妈。85年生人,水瓶座,故名小水瓶。丈夫瓶子B同为85年生人,水瓶座美国人。这是一场关于俭以养德的战争,我与小人爹的每次交锋都发生在为孩子消费这件事上;这也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战争,始于小人Kay不到半岁时……第一回合此时Kay才4个月,貌似刚会坐,都不会直立。小人爹某天突然神灵附体般决定去宝宝店给小人买衣服,一进门:“啊呀,看!这条dress好漂亮!好可爱!好可爱!”(注:dress一般代指出席正式场合,如婚礼等的昂贵连身裙。在民风朴素、审美单一的加州,放眼全街都是灰帽衫+牛仔裤的行头,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一年四季如此。)我很冷静地看着小人爹:“Kay都不会站,完全用不着穿dress啊!”小人爹置若罔闻:“啊呀,那个也很好看!我告诉你,这些商家真是太会赚父母的钱了。这样,我们定一个预算,你一定要提醒我,不要买超过100刀好不好?”“100刀?!有没有搞错?Kay的衣服已经够穿了,买什么dress?浪费!30刀就可以了!”我第一时间否决。“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连条裙子都不给买,你太小气了!”我谆谆善诱:“什么小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千年检验的真理!总之,这么小的dress用不着!不买!”“这么漂亮啊,Kay穿上一定很好看!不管,爸爸要给Kay买!”然后,当时刚被剃了个光头的Kay在小人爹的扶助下穿好dress直立了几秒,小人爹歪着头看了半天:“这个光头配裙子是有点奇怪哦!”dress的用途就此终结。当然,聪明智慧的我,第二天就去把那dress换了个2岁的大尺码。第二回合Kay11个月前基本靠爬,所以我都给她穿一些轻薄的家用裤子和裤袜之类的。小人爹见了,发问:“Kay怎么没有裤子穿?”我说:“这不都是裤子吗?”小人爹指着Kay说:“这是什么奇怪的裤子?是那个万圣节鸭子装扮的裤袜是不是?都不是外穿的!”“她都不走路,要那么多裤子干吗?够穿就行了,俭以养德!”小人爹一脸嫌弃:“你真是的,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裤子都没有,太小气了!”我义正言辞道:“就因为是一个孩子,资源都集中了,一定要注意,不能惯坏小人。”小人爹听了,说:“买几条裤子就是惯坏了?!不管,爸爸去给Kay买。”于是,一个小时后小人爹就哗哗买回来3条牛仔裤、1条芭蕾舞裙子,开心地给Kay一件件换上:“真漂亮!啊呀,真可爱!看,这个有小鹿,这个有猫猫在屁股上,这个小裙子好可爱是不是……”剩下我很生气地干瞪眼:“有谁一买就买三条牛仔裤的?!”第三回合某个周末,儿童自行车店。小人爹把Kay放到一个自行车上,推了几圈,很开心地:“Yeah!看!Kay脚可以够到,这个挺好!”说完,翻了一下价签:“嗯,可以买一个。”我上去翻了下价签:“不是吧?一个大人的车子才不到这个小孩车的一半!”小人爹辩解:“这个牌子很好,是做比赛用车的,我以前都不知道还有小孩子车……”我打断他:“赛车?小孩子学骑车哪用这么好的?真是浪费!练习经常摔,自行车很快就摔坏了,还不如先买一个二手的练好了,然后再买部新的。”小人爹扬声:“你!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都不舍得买一个好车给小人。”我尝试跟他理性分析:“这不是一个车子的问题,核心是不能让她从小习惯什么都用好的。”小人爹一脸委屈:“怎么有你这样的家长?不给孩子买好的东西,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啊!”我少有的耐心对他说:“你目光要放长远。中国古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们美国人为什么旅游最受罪?你那些邻居为什么一辈子去过欧洲、新西兰就算旅游了?就因为习惯了开车,所以长大后除了发达国家外,去世界其他2/3的地方根本不适应。我不希望Kay长大后只能在发达国家生活,我要她能去更多的地方,积累丰富的经历,也能欣赏到更多的文化!我希望她无论是去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能生活得开心,绝对不要她只能住在发达国家!”过了几天,我们买了辆二手小自行车,结果发现Kay对自行车完全没兴趣。就在买回来当晚骑了一次,从此坚决说“不”。现在,小自行车在楼下闲置,小人爹每每路过经常感慨:“嗯,还是老婆说得对啊!”老婆说的当然对!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时间,至于吃穿用度嘛,请记住——俭以养德。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有一次婚姻辅导,讲员说,不要寻找完美的妻子或丈夫。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你一配上去,就不完美了。其实,一个完美妻子的定义,就是她有一个完美的丈夫。一个完美丈夫的定义,就是他有一个完美的妻子。换个说法,就是你的妻子,配得一个更完美的你。所以完美不是挂在橱窗里的消费品,完美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

我听了,心头咯噔一下,想起我的孩子。当初在产房外面,我的要求很低,只要和其他孩子一样,不多一样,也不少一样,就满足了。随着他摸爬滚打,越长越大,我的欲望就越来越强。我的孩子要比人乖,要比人帅,要比人家早一个月说话,早一个月拉屎,早一个月背唐诗,才让我踏实。难道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意味着我越来越爱他?

如果夫妻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父子的关系,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我若越来越爱我的孩子,就应当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指不定谁成全谁呢。

两年多了,有时和孩子四目相对,就像是一个新手,望着另一个新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大家都有些尴尬。他能说上三五句话,已经很溜了,但还不会区分人称代词。当我说,爸爸给你讲故事,他也说,“爸爸给你讲故事”。我忽然发现,原来和孩子一同经历这个分不清“你我他”的阶段,是有特别涵义的。到底是他在学我,还是我在学他呢?是他的主体意识,尚不能与外在的世界分离;还是我的自我意识已过分强大,过于和这个世界分得太开,所以需要他的天真,来提醒我的老油条?

结果有一天,当我听到小书亚把“你”和“我”分开时,心头反而有些痛。就像妻子生产一样,终于有个家伙,从“我”里面分出去了。我对妻子说,我才体会了你怀孕生子之苦。我和孩子在“你我不分”中怀胎九月,今天终于落地了。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重新经历,和他在主体意识里如胶如漆的这一段了。

所以我感恩,不但是他长大了,其实也是我长大了。他过的每一天,我也在过。每一个段落里,他都在成为我的儿子,我都在成为他的父亲。唯一的区别是,他努力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而我知道的时候,往往并不努力。

我对他的要求太多,对自己的要求太少。就像考公务员一样,他要成为我儿子,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而我成为他父亲,却是开后门进来的。具体来说,就是靠关系混进来的。

所以这个儿童节,我要忏悔。他做儿子两岁半了,我做父亲也两岁半了。他去上幼儿园,我去上哪里呢。我对书亚说,爸爸要送你一份最好的礼物。他说,“车车”。我说,不是,我要把自己送给你。因为你配得一个更好的父亲。我多么渴望你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为此,我要把一个更好的自己送给你。

可能他听不懂,可能他听得太懂了。所以略带羞涩地,嘿嘿的笑。就算我说要送月球给他,按他的智力,也会屁颠屁颠的高兴。但我说要把一个完美的父亲送给他,他好像一眼就看穿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是啊,我也承认不可能,但我愿意尝试。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在今年儿童节许下的这个愿望,超过我这一生对孩子的任何期许。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一个和孩子相处的故事及其他》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和孩子亲一个 一次音乐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新的游戏《袋鼠妈妈》。游戏前,按照惯例,我们要先学习歌曲,歌曲很简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很高涨,我教唱了几遍后,同时加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能唱下来。稍...
    2020-09-22 阅读全文
  • 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欣欣是班里比较内向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她妈妈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我时常把她揽在怀里问:“妈妈回...
    2020-07-06 阅读全文
  • 每天一个英文故事:鱼和水的故事 孩子在4岁左右进入语言敏感期,在这之前,妈妈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的语言输出做好储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耳朵,但是应该给孩子听什么,这常常是新手妈妈的难题。 整理系列文章,坚持阅读,每天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吧...
    2021-06-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请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育儿观念:请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人们常说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这点我们很清楚,老师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全在于教师,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
    2020-11-28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 “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呀”。欣欣,但愿老师和小朋友的爱能像妈妈一样温暖你的心灵,也祝愿欣欣能早日和妈妈团聚! 欣欣是班里比较内向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她妈妈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我时...
    2021-08-15 阅读全文

一次音乐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新的游戏《袋鼠妈妈》。游戏前,按照惯例,我们要先学习歌曲,歌曲很简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很高涨,我教唱了几遍后,同时加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能唱下来。稍...

2020-09-22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一个教师和孩子的对话”!欣欣是班里比较内向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她妈妈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我时常把她揽在怀里问:“妈妈回...

2020-07-06 阅读全文

孩子在4岁左右进入语言敏感期,在这之前,妈妈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的语言输出做好储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耳朵,但是应该给孩子听什么,这常常是新手妈妈的难题。 整理系列文章,坚持阅读,每天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吧...

2021-06-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请不要错过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机会 人们常说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这点我们很清楚,老师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全在于教师,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

2020-11-28 阅读全文

“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呀”。欣欣,但愿老师和小朋友的爱能像妈妈一样温暖你的心灵,也祝愿欣欣能早日和妈妈团聚! 欣欣是班里比较内向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她妈妈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我时...

2021-08-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