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学数学

发布时间:2021-05-27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案例: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学数学,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学数学

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果树都挂满了果实。一场秋雨打落了很多成熟的枣儿,有一天,孩子们在院子里还捡到了一个已经变黑的核桃。孩子们对成熟的果实的兴趣,引发了我开展“幼儿园的果树”活动的想法。这一活动从“找幼儿园结果的树”开始,巧妙地渗透了许多相关的数学教育内容,培养了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

“幼儿园有多少结果的树,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成了孩子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幼儿园里所有结果的树都找到,并且还能让别人也知道你找到的是结果的树呢?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孩子们激烈的争论。

“我一看就知道。”

“我站在结果的树那儿。”

“我抱着它。”

“你也不能老站在那不动呀,你不睡觉、不回家了?”

“贴标记,把我们的标记贴在树上。”

“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贴,正方形代表结果的树,三角形代表不结果的树。”

于是,一个个正方形和三角形标记做成了。孩子们自然分成了两组,兴致勃勃地分头去贴标记。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怎么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

我向幼儿提出了新问题:怎么能知道

幼儿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树?

孩子们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数一数不就知道了嘛。”我们来到楼下,数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数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

围绕着“怎样才能数清楚幼儿园里的树”这个问题,孩子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把大树排成一排不就数清楚了吗?”

“大树怎么排队呀?它们又不会走路。”

“把大树都砍倒了,搬成一排,就能数清楚了。”

“不行,这样大树会死掉。”

看来,孩子们又被难住了。我提示道:“上次我们用的办法很好,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看了我们贴的标记以后,都知道哪些是结果的树了。”

“还是贴标记吧。”讨论又开始了。

“还是用和上次一样的标记吗?”

“不,这次我们用圆形。”

“怎么就知道是多少棵树了叫经?”

“数圆片。”

“还有什么办法?”

“写上1、2、3、4也行.”

“在圆片上写上数字以后再贴到树上。”

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统计结果,我们幼儿园里一共有41棵树。

幼儿园有几种结果的树

我继续给幼儿提出新的问题:我们

幼儿园有几种结果的树?

开始,孩子们对有几棵果树与几种果树分不清。我赶紧讲解了棵和种的区别。孩子们这才基本弄清了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他们种用前期的经验很快就找到了五种结果的树:核桃树、柿子树、海棠树、枣树和石榴树。孩子们十分高兴。

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孩子们说:“你们真能干!现在,你们不仅知道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而且还知道了幼儿园埯一共有五种结果的树。下面,我们继续搞清楚每一种树有几棵,好不好?因为有了前期的成功体验,孩子们都跃跃欲试。

每种结果的树有几棵

我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和记录。

孩子们自选了小组,我为他们调计了用来记录的表格。在每组表格中分别画上了五种树木,并加入了果实绘画和文字记录,让幼儿既能看清是什么树,又能对树木的名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小猫组从地下的果实找起,找到了一颗枣,便自信地说幼儿园就有一棵枣树。我说肯定吗,这时,有个孩子说好像在哪儿还捡到过枣,在他的提醒下,孩子们跑到幼儿园大门口一看果然还有一棵枣树。

小兔组找到了3棵柿子树,可是在寻找海棠树时,又意外地发现了一棵柿子树,于是他们认真地将数字3改成了4.

核桃树和石榴树,各组的结果都相同,没有争议。其他果树,小兔组和小鸭组的结果相同,小猫组和小蛇组的结果就有差别了。为了将问题进一步澄清,我将小兔组和小猫组的幼儿列为一组,小蛇组和小鸭组的幼儿列为一组,引导幼儿只找有争议的树进行观察。

经过多次探究,他们最终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枣树2棵、柿子树4棵、海棠树2棵、核桃树1棵、石榴树1棵。

幼儿园的果树长在哪儿?经过多次探究,孩子们知道了果树的种类和每棵果树的数目。但是,每一棵果树都长在什么地方,似乎还未引想他们的注意。《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对中班幼儿进行上、下、前、后、远、近等方位教育的要求。我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在引导幼儿寻找果树的位置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认识方位。

幼儿园的果树到底长在哪儿?怎样才能把它们的位置表现在图纸上呢?

首先,我带领幼儿观察了幼儿园的环境和楼房的位置。回到班里以后,孩子们都争着画起来。最后,大家选择了一位小朋友的画作为背景,把事先画好的果树贴在了图上。

由于幼儿对果树生长的位置观察了解不够细致,因此,有的孩子是有什么果树就贴什么果树,而且不考虑树木生长的位置。

于是,我又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反复进行观察,请幼儿对着楼房平面图看果树到底生长在哪儿。经过多次观察,反复核对,孩子们对实际的空间位置和平面图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有了初步了解。

幼儿具备了把空间位置与图面位置相联系的能力之后,顺抻地将果树的生长位置标在了图上。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带幼儿走进身边的大自然


近年来,我园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所在地——鼓浪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幼儿从狭小的教室、从书本带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界的形、声、色来感染幼儿,促进其自然、和谐地发展。

在开展“鼓浪屿——好玩的地方”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玩遍了鼓浪屿的各个旅游景点:在海边,幼儿细听着海浪的波涛声、海鸥的鸣叫声、轮船的汽笛声;在沙滩上,幼儿玩着细沙,堆起了小山、挖通了山洞,学习用自然物、辅助物进行简单的沙滩雕塑;在菽庄花园,幼儿走在桥上,宛如骑在游龙的脊背上,非常神气;登上日光岩,厦鼓风光尽收眼底,美妙的风光让幼儿激动不已,他们有的说:“我看见厦门的高楼大厦了。”有的说:“我看见我们幼儿园了。”有的说:“我看见我家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幼儿尽享其中。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鼓浪屿这座小岛,虽然面积仅有1.78平方公里,但岛上就有多处科普教育基地,如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百鸟园、蝴蝶馆、海底世界等,这些植物、飞禽、水生动物和昆虫,都是幼儿最为喜爱、好奇的事物,它为幼儿身临花鸟鱼虫之中提供了可能,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走进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参观、讨论、咨询、查阅材料、动手制作、种植等多种活动,知道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在“鸟”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小鸟,而且也关注到了小鸟的生存环境。记得有一天,天阴沉沉的,眼看就要下雨了,小朋友们着急了,在老师的倡议下,幼儿拿来了积木、雨伞、蚊帐、编织带、铁丝、水果网罩、纸盒、树枝等为小鸟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家,幼儿从识鸟到爱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我喜欢的鱼”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鱼,而且还了解到了鱼的生存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他们纷纷用各种材料制作环保宣传材料,来到海边,呼吁过往的游客都来保护海洋。教师通过一个个不同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们逐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鼓浪屿是步行岛,四季鸟语花香,小路流泻琴音,恰似人间仙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带着幼儿漫步在小路上,不仅可以让他们汲取新鲜的空气、锻炼身体,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围绕主题教育的线性开发、以区域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在实施省新编幼儿园教材的同时,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一)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

幼儿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思想认识以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如幼儿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甚至错误的回答等,都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一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下面以小班主题教育活动“过春节”为例,说明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

新学期的第一天,是农历正月初八,下午孩子起床吃完点心后,老师组织幼儿十分钟自由谈话。有一个小女孩突然问:“老师,我过年穿的新衣服漂亮吗?”老师笑着回答:“真漂亮!”这下孩子们乐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过年的新衣服,并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过年高兴的事。教师抓住孩子愉快的过年经历和深刻体验,以“过春节”为课程主题,开展了“制作春节饰品一压岁钱一看除夕晚会一拜年一做灯笼一灯谜会一做元宵一愉快的春节经历”等一系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体验春节的快乐;同他人交流思想表达心情,描述经历;懂得过春节意味着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二)围绕主题教育的线性开发

对以主题为线索的课程资源开发,我们采用“预设目标一收集素材一确定内容”的步骤来进行。如小班主题“鞋子”,我们的做法是:确定目标——丰富有关鞋子的知识和经验,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愿望;初步感受爸爸妈妈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加深爱父母和长辈的情感;学会保护自己的脚,学习自己穿鞋、系鞋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收集素材——各种款式的鞋子、各种材质的鞋子、鞋垫、鞋带,有关鞋子的图片、各种鞋子的拼图及生产过程的接龙图片,准备各样的纸、剪刀、木质针、纱线鞋模布等创作材料,联系好鞋店、鞋厂、补鞋摊点。生发内容——我知道的鞋子、鞋子怎样生产出来的、鞋子有什么用、穿合适的鞋子。

(三)以区域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

区域人文资源主要指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本地文化特征,如文物古迹、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等。集美是风景荟萃的游览区,誉满东南亚。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布袋戏、高甲戏等;有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有历史悠久的古迹遗址等。对于区域人文资源的开发,我们主要采用发散的方式。如教师根据大班主题教育活动“我爱家乡集美·集美风景区”,在内容方面作了这样的扩展:美工区——利用美工材料表现集美风光、制作集美明信片、设计导游手册;语言区——投放小话筒、景点图片等,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景点;建构区——建造纪念碑等集美风景点的造型。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对收集到的丰富素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素材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预期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课程资源开发落实到教育活动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资源整合过程。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住要点、以点带面的集中性整合

对于一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主题,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整个主题全部展现给孩子,这就需要抓住主题中的要点,通过要点的突破,让幼儿“窥一斑以观全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教育活动“嘉庚建筑·红屋顶”中,如果将嘉庚建筑全部素材融人一次教育活动中,信息量太大,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最终把着眼点落实到嘉庚建筑中最具亮点的屋顶上。教师先让幼儿欣赏一组“穿西装、戴斗笠”、俊秀挺拔、伟丽堂皇的嘉庚建筑,再重点赏析具有闽南民居特征的红屋顶,组织幼儿讨论红屋顶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欣赏美;然后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戴斗笠”的红屋顶的象征意义,从中领会陈嘉庚先生的人格精神。同时作为面上的扩充,设置了相应的语言区、建构区、表达表现区、认知联想区等,投放一些嘉庚建筑的图片、CD资料和制作、表演等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究。

(二)以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内容整合

以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对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就是在一个主题教育目标的统领下,以主题教育活动来落实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同时达到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整合、教学手段整合,极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如中班主题教育活动“家乡的树”,从健康领域来说,主要是让幼儿知道树对人的好处;从语言领域来说,要求会创编简短的关于树的故事,会介绍自己的作品,清楚地表达自己关于树的想法和感受;从社会领域来说,要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从科学领域来说,了解花草树木的作用,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从艺术领域来说,乐意学习有关花草树木的歌曲,用树叶、树枝等材料进行创作活动。

(三)以优化学习方式为目的的综合性整合

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收集学习资料、参观、访问、游览、相互交流,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我们改变单一传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注重优化学习方式,整合课程资源。

集美有一个八闽重镇——灌口,有着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怎样让幼儿既能很好地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丰富多样,又充分体验家乡风味小吃的可口精美,从而深刻感受到长辈们的聪明才智和辛苦劳累?单纯依靠课堂上教师教、幼儿听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去实践、去体验。于是,教师组织了幼儿到灌口小吃一条街参观访问,还品尝了老牌的牛肉羹、特制的沙茶面、纯正的土笋冻等,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灌口主要风味小吃的名称、味道、外形特征。接着,请家长配合查阅有关资料,帮助孩子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制作和烹饪过程。这样,孩子们对家乡小吃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策划开展了“灌口美食节”活动。

(四)连接素材与教材知识点的拓展性整合

幼儿园教材是教师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是幼儿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但教材不可能考虑到各地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善于连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素材,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如教师在使用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主题教育活动“美丽的服装”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增加了手工活动“小小的服饰”;在组织小班健康活动“学着做”时,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我真能干”等。这样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还提高了教材的教育功能。

大自然、大社会和幼儿本身就是幼儿教育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以现代幼儿教育观念辩证地去开发和整合,定能做到课程资源的最优化。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我们围绕“社区资源”开展的多样的活动中,作为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与社区的接触中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形成他们最初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与人交往。因此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一、以社区教育为契机,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社区本身就是一部大教材,它时刻在起着教育作用。我园建在一个不大的小区中,幼儿园周围有着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我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带到社会情景中去。

知识是通过社会情景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社会情景中的交往与合作对于儿童的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的创造与想象空间,因此,把幼儿带到社会中,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想象、发挥的空间,我们的教育效果远比预期的来得好。如:在主题活动《我长大的地方》中,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幽雅、整洁的环境优势,以自然、亲切的绿色环境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去感知环境的优美,幼儿自发地萌生出热爱小区进而爱护小区的情感,一连串的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幼儿浓厚的兴趣下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样优美的地理优势即使教师精心布置也不及于此。因此,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景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

为了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我通过带幼儿到小区超市观察售货员是如何接待顾客,货架上的物品如何摆放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1元钱购物”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另外,我还带幼儿参观理发店、小吃店等,让幼儿通过与社区内人员的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利用节假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宣传活动,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成果向社区展示、汇报,让教师、幼儿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如“元旦”节时,我组织幼儿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大一岁”的主题画展,孩子们大方地站在画展前为来往的小区行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让来往的行人们称赞不已,也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有效地运用社区活动,使其与幼儿发生互动来生成课程。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个幼儿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互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影响着孩子。当“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兴致勃勃的谈论着,孩子也不利外,教室里随处可听见他们的谈论声,“我长大要向杨利伟叔叔那样上天”“我也是,长大要当一名宇航员”等等,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于是“我是小小宇航员”的活动得以生成,并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社会生活中突发的一些事件深深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也是幼儿关注的对象。当九九重阳节来到时,我带着孩子们到小区里和老人们联欢,孩子们回来后,就一直想着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老了,弯腰弯不下怎么办?”“我要请爷爷奶奶去我们家玩”“我要画张画送给老爷爷”……于是“爷爷奶奶,我爱你”的活动就产生了,在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尊敬长辈,能够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兴趣、经验各不相同。每个孩子在与家庭的互动中,会自发生成许多不同的主题。如方锦楠小朋友利用休息到海南去旅游,带回了海螺等纪念品,给同伴们讲述着海边的趣事,于是其他小朋友也将家里的旅游纪念品、照片纷纷带到幼儿园,一个“小小旅游节”的主题活动就这样生成了;柯映雪等小朋友家里饲养着一些小动物,平时家长常与孩子一起给小动物喂食,布置小动物的家,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还让孩子将家里有关小动物的书籍、图片、VCD等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由此,“我喜爱的小动物”这一生成活动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色,带孩子们到住在小区里的同伴家做客,看望生病的小朋友等“学做小主人”、“学做小客人”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班小朋友的家庭融合成一个大主题“家”里,从而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有益的社区活动,促进幼儿的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们带着孩子走进社区,亲近社区,融入社区,孩子们深深地爱着这个给了他们许多快乐和回忆的“家园”,于是,就萌发了为“家园”服务的念头——孩子们有了保护社区、为社区分忧的意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幼儿萌发主动为社区服务的念头时,我就及时地给予引导、启发,并相应地引领幼儿开展一系列的为社区服务的活动。如:中班孩子因年龄小,我则从观察社区的环境入手,了解谁把社区打扫得这么干净,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让孩子们知道清洁工、保洁员的工作都是很辛苦的,干净、美丽的环境来之不易。带大班的孩子时,请他们和老师一起清理留在草地上的垃圾,引导他们发现是谁破坏小区的环境,从而引出为制止环境破坏“出谋献策”,通过“为小区设计环保标志”、收集环境污染图片在小区进行宣传,呼吁人们爱护身边的环境,让小区永远那样整洁、美丽,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因环境因素自发形成的保护意识,将更加容易形成幼儿的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取代了

教师只是借助挂图、教具等方式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而且效果更加显而易见。

社区教育已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社区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宝贵的,它为教师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挖掘社区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辟新的领地。

案例:叙述身边的故事---钓鱼


案例实录:

6月28日上午,我们幼儿园断电,由于人多空气不流通,小朋友在教室里玩的满头大汗,于是我组织小朋友到大型玩具场地活动,我交代好活动规则,就组织幼儿搭积木。

开始大家都很认真地在搭积木,可每几分钟,炎炎,超超,小龙小朋友就坐不住了。他们几个在我们班里属于顽皮、好动型的幼儿,特别喜欢在活动时跑到东,跑到西或是你追我赶,看到他们这样我心理十分生气,万一出事怎么办呢?可不能让他们这样。“超超、炎炎、小龙过来。”我拉高嗓门使劲喊,他们看一看我,之后就乖乖地走到我身边,“坐下,在这里玩”。

让他们坐在我的身边是为了让他们几个别再闹事了,小龙手上有积木,坐下来就马上玩起来了,可炎炎坐地上后东看看西瞧瞧,于是我让他去找些积木来玩。没一会儿他跟超超找来了好多的积木。看到他们这样我也放心了,去照看其他的幼儿了。“老师我钓鱼”小龙举起用积木搭的小棒钓的鱼。“哇!这么厉害的!你钓了几条鱼?”“我钓了一只鱼”“应该说是一条鱼”我刚说完话,他就一边用一只手钓鱼一边用另一只手把鱼放上去。“小龙,不用另一只手帮忙行吗?”在我的启发下,他拿着钓鱼的工具慢慢地慢慢地,一次不行,再,来。终于,他把鱼钓起来了,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炎炎、超超看到之后,也把手里的积木放下,开始钓鱼了。到最后竟发展到全班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在钓鱼。不住地向我炫耀“老师,我钓了这么多鱼”,“老师,我钓了2条鱼”,“老师,我钓了4条鱼”……

最有趣的就属超超了,他钓完鱼之后,嘴里不住的喊:“卖鱼了!卖鱼了!”也满像样的。球球看到了,走到他身边,说:“我要买鱼!”“钱呢?”球球看看自己的手上,将积木交给了超超,“钱给你。”超超高兴接过“钱”,就这样一笔买卖就谈成了。到最后活动竟坚持了10几分钟。

反思:

幼儿的活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是不假思索就开始行动,其想象能力开始迅速发展,但基本上是无意的,在活动前没有明确地目的,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活动中玩得特别开心。活动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在活动中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语言提示使幼儿的活动变得有意义。在幼儿的这个活动中,也让我看到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案例:学种植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一天早上来园的谈话中有的孩子在议论:我的奶奶最近很忙在地里种各种种子。我说:“是吗?我们教室里不是也有种子吗?想不想也来播种?”“想。可是我们不会呀?”我说:“请你们的奶奶来幼儿园教我们一起种好吗?”“好”于是我们联系了几位奶奶请她们来幼儿园教我们种植。

在观察奶奶们种植时孩子们问:“奶奶为什么要做营养杯?”“做营养杯时为什么要撒灰?”“放种子时为什么不能太多或太少?种植活动在奶奶们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的孩子还让奶奶教并学着做,营养杯做好后孩子们参与了放种子,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反思: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幼儿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教育幼儿应成为家庭和幼儿园的双边任务。我们感受到,家长已不再把教育看成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自觉地配合着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家长的参与,使孩子们的探索进入了更深的层次,而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以后,他们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潜力也得到了尽情地释放。孩子们的学习是多向的,并不只局限于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幼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孩子们更快地得到了发展。我们相信:孩子是渴望学习并有学习能力的。

从这次活动我们也发现,其实农村孩子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为他们搭建适当的支架,让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细心去发现,去挖掘,寻找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许多的教育机会,就能激发孩子不断探索生成更多、更有趣的活动。

喜欢《案例: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学数学》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的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寓教于乐 妈妈从乡下带来了一些萝卜,切掉了叶子的萝卜头处又开始长出嫩嫩的新叶,记得以前妈妈每到冬天萝卜挖出来的时候总要挑几个长势好的把萝卜头切下来育种在田边一角,等到明年开花结籽,再到夏秋季节下籽播种,萝卜就是...
    2020-11-27 阅读全文
  • 资源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 资源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 幼儿园资源环境是指在幼儿园范围内,可用于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能影响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所有相关的事和物。资源环境对于幼儿而言能发挥“潜移默化”“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创建并利...
    2020-09-09 阅读全文
  • 案例:教学材料的多元利用 “秋天”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一个为幼儿这一学习主体服务的丰富的客体资源。从这个主题资源中,我们认识了秋天的花、树;感受了小草树叶的变黄、枯萎;了解认识了秋天收获的种种农作物、果实。在“认识...
    2021-05-26 阅读全文
  • 利用农村资源布置园内环境 农村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园所处的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原有环境布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室内环境创设。 小班幼儿利用当地的农产资源——扎制篱笆,还利用各种农产品的种子,制作了“...
    2021-01-23 阅读全文
  • 带幼儿走进身边的大自然 近年来,我园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所在地——鼓浪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幼儿从狭小的教室、从书本带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界的形、声、色来感染幼儿,促进其自然、和谐地发展。 在开...
    2021-05-04 阅读全文

妈妈从乡下带来了一些萝卜,切掉了叶子的萝卜头处又开始长出嫩嫩的新叶,记得以前妈妈每到冬天萝卜挖出来的时候总要挑几个长势好的把萝卜头切下来育种在田边一角,等到明年开花结籽,再到夏秋季节下籽播种,萝卜就是...

2020-11-27 阅读全文

资源活动室的创建与利用 幼儿园资源环境是指在幼儿园范围内,可用于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能影响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所有相关的事和物。资源环境对于幼儿而言能发挥“潜移默化”“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创建并利...

2020-09-09 阅读全文

“秋天”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一个为幼儿这一学习主体服务的丰富的客体资源。从这个主题资源中,我们认识了秋天的花、树;感受了小草树叶的变黄、枯萎;了解认识了秋天收获的种种农作物、果实。在“认识...

2021-05-26 阅读全文

农村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园所处的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在原有环境布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室内环境创设。 小班幼儿利用当地的农产资源——扎制篱笆,还利用各种农产品的种子,制作了“...

2021-01-23 阅读全文

近年来,我园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所在地——鼓浪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幼儿从狭小的教室、从书本带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界的形、声、色来感染幼儿,促进其自然、和谐地发展。 在开...

2021-05-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