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分析:谈孩子的折纸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今天下午我教孩子们折纸杯子,我在演示的时候,肖毅小朋友一直在小声哼唱,东张西望,等我演示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的时候,他傻了眼;而郭又嘉却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孩子,她很认真地看着我的演示,自己动手时很顺利就折好了。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总会有某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老师教的东西,他们无法学会。

分析:

学前儿童的注意和心理过程是不可分的,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折纸是一项记忆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示范时,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并且记住每一个环节,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工作计划之家 fZ76.CoM)

3—6岁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与指导。处于学前期的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水平高低也是有着其生理上的客观原因的: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控制的,大脑皮质的额叶部分是控制中枢所在。额叶的成熟,使幼儿能够把注意指向必要的刺激物和有关动作,主动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抑制对不必要的刺激的反应,即抑制分心。额叶在大约7岁时才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远远未能充分发展。

措施:

那么该怎样使幼儿的有意注意更快的形成和发展呢?

1、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在幼儿园,幼儿必须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完成各种任务,对集体承担一定义务,这些都要求幼儿形成和发展有意注意,注意服从于任务的要求。

幼儿的有意注意需要成人的指引,成人的作用在于:

(1)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即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

(2)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够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儿有意地去注意某种事物,如:引导幼儿做一些小实验,如:空气在哪里?可以使幼儿注意去观察试验过程;组织一些智力游戏,可以使幼儿注意集中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由于有意注意是自觉进行的,保持有意注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因此有意注意要有一定的方法。如: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注意,或用各种动作来保证。

3、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的有意注意,由于发展水平不足,需要依靠活动进行。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更好的维持有意注意,因为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完成一些既具体又明确的实际活动的任务。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正在“美发厅”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XX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美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主意打定我放下手中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美发师,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来,“我是美发师,绝对给你做好。”“听张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原来这么简单。

一场顾客(注:执笔者)与美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美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菁菁叫了小文文、亭亭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美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做很随便的样子。]

美发师:“你会唱《青藏高原》吗?”

“不会”我如实回答。

“你唱歌不行!”美发师评价到。“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不知道。”我索性装糊涂到底。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是一个叫韩红的人,她是一个胖猪猪。”美发师越发得意起来,“这首歌很难唱,我姨妈会唱。”她一边做一边说。“我给你做个韩红式的发型。”

“好吧!”顾客答到。美发师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象模象样地剪起来。闲聊更深入了。

“我以后教你唱。”多么自信、自主的孩子。我笑了。

案例: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1、通过玩“我会变”的游戏,体验“变”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仿编的基础上创编,并能跟着音乐节奏变化动作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一)农场里的叫声(中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叽、呷、咩、噜。

2.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知道它们都是从嘴里发出的叫声,都与"口"有关,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大量认识汉字是小学的教学内容,而在学前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让幼儿学习和习得一些前识字的经验,使他们乐意观察汉字,了解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此活动目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在此活动中,教师是引导幼儿认读四个带有"口"字旁的动物叫声汉字,重点是启发幼儿找出这些汉字的相同之处,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强调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叽、呷、咩、噜"汉字卡片各一张。

2.小鸡、小鸭、小猪的图片各一张。

;3.教学挂图"农场里的叫声"。

4.幼儿会唱歌曲《在农场》。

活动过程

1.出示农场图片及小动物图片,并提问: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要求幼儿能完整地回答问题。

(先采用出示图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地点和人物即农场和农场里的小动物。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看图讲述农场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叫声。从而为下面的幼儿阅读活动奠定基础。)

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

(1)逐一出示汉字卡片,并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边,让幼儿结合图片,想象并认读动物叫声的汉字,可采用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的方法,让幼儿学习这些象声词。

(2)出示汉字卡片"叽、呷、咩、噜",带领幼儿认读汉字。

(本次活动是围绕认识"口"字旁的动物叫声汉字进行认读活动的,故将本次活动的背景安排为农场,角色为农场里的小动物,这样的设想较合理。教师采用让

幼儿看动物图片猜汉字叫声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认读汉字。这种方法较直观形象,幼儿易理解,也易掌握。)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启发幼儿找一找这四个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口"字旁。再组织幼儿开展动物图片和汉字卡片进行配对的游戏活动。教师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幼儿帮他们找到表示各自叫声的汉字朋友(汉字卡片)并且贴在下面。

(在这一过程围绕"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和特点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感知汉字的构成规律。接着采用配对游戏的形式,启发幼儿将动物图片与汉字卡片匹配,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巩固学习汉字的目的。)

4.

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农场还会有哪些动物或还有哪些动物的叫声也会有"口"字旁呢?教师快速地将动物的主要形象及相应的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认读汉字,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汉字,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采用引导幼儿想象各种动物的叫声汉字记录的形式,带领幼儿进一步巩固认识"口"字旁的汉字,从而扩展

幼儿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本次阅读重点内容"口"字旁汉字的印象,加深对汉字构成规律的认识。)

5.

采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叫声的练习。可以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边做鸡嘴动作,边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教师问:小牛小牛,在哪里?幼儿边用手做牛角动作,边回答:哞哞哞哞,在这里……

然后,带领幼儿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编歌曲《在农场》。建议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的叫声,如教师说:"猪儿在农场……"幼儿说:"噜噜",教师说:"鸭子在农场……"幼儿说:"呷呷"。……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通过对活动和音乐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练习动物叫声,提高幼儿对阅读象声字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所氛中阅读本次活动的内容,从而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

案例:教学活动案例及分析


背景:

记得在一次自由活动中,我正好弯下腰捡了一样东西,蔡祯昊对我说:“老师!你刚刚这个动作像一个山洞,我可以钻过去的。”于是,我又弯下了腰,让他尝试了一下,结果好几个幼儿都好奇的要尝试,为此,我设计了一节“有趣的山洞”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自主创新。

案例:

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散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兴趣很高。有的一个人在琢磨着,有的三三俩俩在讨论着。我看到蔡祯昊除了在模仿我捡东西时的山洞外,还把两条腿打开,让另一个小朋友从他的“山洞”下钻过去;这时张毓欣激动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到了!把脚跟手都撑在地上,这样也像一个山洞。”我伸出大拇指朝他笑了一下,这下他就更积极了,接着说:“如果一只脚一只手撑在地上也像山洞的。”后来我让其他幼儿也来学学他们的好办法。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又进行了合作创新。萱萱和奕奕也走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们想出了两种山洞,一种是两个人一只手拉起来,脚并拢,就成了一个山洞;另一个是两个人的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又变成了一个山洞。”我想大家隆重推出了他们的想法,还表扬他们动脑筋,孩子们很高兴、很满足。

最后,孩子们想出了许许多多我意想不到的办法来。

分析: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时我要教给孩子的,孩子不一定想学,孩子需要的儿教师却没能让他学。我努力使我的“教”与“学”能统一起来,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在案例中,幼儿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学习者,活动内容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幼儿自身的主动活动来获得新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尊重捕捉幼儿自发生成的东西,及时给与鼓励、反馈、和帮助。得到了好的反响。

相关推荐

  • 教孩子折纸 折纸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矫捷性,成长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观点。 教4-5岁的孩子学习折纸,具体的做法是: 一、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
    2020-11-20 阅读全文
  • 案例: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正在“美发厅”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XX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
    2021-05-18 阅读全文
  •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是日上午不雅摩的运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的是:1.愿意与先生、搭档一路学做蝴蝶飞的行动。 2.孩子能听到旌旗灯号向指...
    2021-07-16 阅读全文
  • 案例: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1、通过玩“我会变”的游戏,体验“变”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仿编的基础上创编,并能跟着音乐节奏变化动作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一)农场里的叫声(中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
    2021-06-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案例分析:纸的妙用 最近,我班区角"超市购物区"热闹极了,孩子特别喜欢上超市购物,小朋友购物付款时,小明不小细心撕破了阳阳一张壹佰元的纸币,阳阳汪汪地大声地哭喊起来:"恩,恩,我的钱,我的钱被撕破了。"顿时,小朋友纷纷...
    2019-12-16 阅读全文

折纸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矫捷性,成长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观点。 教4-5岁的孩子学习折纸,具体的做法是: 一、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

2020-11-20 阅读全文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正在“美发厅”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XX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

2021-05-18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是日上午不雅摩的运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的是:1.愿意与先生、搭档一路学做蝴蝶飞的行动。 2.孩子能听到旌旗灯号向指...

2021-07-16 阅读全文

1、通过玩“我会变”的游戏,体验“变”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仿编的基础上创编,并能跟着音乐节奏变化动作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一)农场里的叫声(中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

2021-06-01 阅读全文

最近,我班区角"超市购物区"热闹极了,孩子特别喜欢上超市购物,小朋友购物付款时,小明不小细心撕破了阳阳一张壹佰元的纸币,阳阳汪汪地大声地哭喊起来:"恩,恩,我的钱,我的钱被撕破了。"顿时,小朋友纷纷...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