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办事拖拉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5-15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磨蹭,对孩子的性格成长以及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下面这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了解更多心理学教育,咨询在线客服。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数学老师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
1.生理原因
不少家长想当然地以为,拖延症只是隶属“坏习惯”范畴,但诸多研究表明它也有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
资深早教专家,符欣说,在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有关的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当这部分区域功能受损或不活跃的时候,大脑排除杂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注意力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做事效率会显著降低。
如果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比同龄人逊色,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仿佛“慢半拍”。
如果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方面,明显比同龄人逊色,那么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加诸如跳绳、打球、下围棋或者游泳等运动,刺激孩子神经末梢和协调功能的发育。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该给孩子下达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同时可在睡前对孩子进行全身按摩。
2.心理原因
总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符欣分析指出,凡事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父母总是不断地在“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
想让孩子不把“拖沓”当武器,在符欣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于尊重孩子和给孩子选择权。孩子的责任感,表现在他能主动、有效地完成与他有关的事情。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应该到了小学阶段写作业的时候才开始强调,而是应该从孩子更小的时候开始。
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不断地给孩子下达指令或者提要求,首先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对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确的行为态度应该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承担”。
如果在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你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会把“拖延做事”作为手中的武器来与你进行软对抗。反过来,如果你从一年级的时候开始,便把写作业的事情交给孩子,孩子慢慢地便学会自己去掌控时间。
3.行为原因
有的时候,孩子拖拉只是单纯行为层面的。但是,在拖沓的行为背后,其客观的原因往往缺乏时间观念,缺少计划性和做事没有条理,又或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注意力没法集中。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他就意识不到用两小时的时间做完原本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是一种不当行为或者会带来某种损失。当孩子没有计划性或者做事没条理,不能很好把握事情的重点和节奏,那么势必效率会大大降低。
此外,如果孩子写作业时,环境嘈杂,总是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自然难以专注于完成作业这个既定目标。
面对孩子的拖拉行为,父母一定要明确一定的界限,让孩子意识到,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一旦孩子出现越界行为,必须要给予合理的惩戒,以提高孩子的行为自律性。
以培养“准时”为例,可以给孩子一个现实的时间限制,把守时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离上学还有10分钟”、“准备好书包,5分钟后出门”等等。这种简短陈述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也认为他们会准时。
始终用这种正面的预期方式,才可望当孩子觉得仓促时,他们会自己抓紧时间。如果孩子写作业磨蹭,那么不断地嚷嚷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自己不急,让孩子急。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肯定会问他原因。当孩子得到教育后,就会认识到磨蹭带来的害处,第二天就会加快速度。
拯救拖拖孩
1、任务重组
符欣指出,有了拖延症的孩子,很难短时间内通过自我束缚来改变拖拉的行为,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心理学层面的“任务重组”策略来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比如说,尽量缩小设定任务与完成任务之间的时间距离。
以写作业为例,过去如果你规定孩子2小时完成作业,他总是完不成。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让他半小时做4道题或者5道题,目标明确的短期项目,往往比长期的开放型任务更容易被及时完成。
2、增加计时性活动
有的时候,孩子拖拉原本只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者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如果这种拖拉变成习惯,便会蔓延到所有的事情之上。因此,想要让孩子拖拉的事情变得有效率,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比如说,让孩子在半小时内做一个绿豆冰棍。在孩子做冰棍之前,先规划一下流程,并预估一下每一个流程需要多少时间,以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速度性游戏,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竟然可以这么快!
3、改变评价角度
不要总是埋怨孩子,你老是这么“拖拉”。在提醒孩子时,少说“你很慢”,而是有意识地强调“你可以快起来”。
为了加强孩子对“快”的认知,闲暇时可以多和孩子玩计时性竞赛游戏,比如说比赛看谁穿衣快、比赛谁出门快等,同时不妨多让孩子赢。
“你比我更快”的结果,作为一种非常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对于孩子改变拖延症而言往往比上百句“孩子,你太慢了”要管用。
4、给时间设定明确界限
当孩子有了既定任务,父母只需要给他一个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的节点表,然后提前5分钟提醒他进入“执行”状态,并且在时间节点到来前提醒他一次,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工作”节奏。
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个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尽量避免说“待会儿”、“很快”这些字眼,而应该明确为“10分钟”后或者“5分钟”后等,一方面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清晰认知,另一方面也等于给了孩子一个心理准备期。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办?
培养青少年高情商、高财商智主融入社会的综合素质人才
杭州一位妈妈为了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习惯,做了一份对比强烈的作息表。一张纸对开两面,分别列着两种作息方式,左侧是妈妈理想中的时间安排,孩子放学后每个时间点做什么事情,清爽有序,底下有评语“聪明人选这里”;右侧作息表是目前孩子的表现,密密麻麻描述了孩子很多小动作——喝水、发呆、上厕所,紧跟的一句点评“没有游戏时间,脾气暴躁入睡”。
这位妈妈把作息表发到朋友圈,她说:“最近(孩子)磨蹭的习惯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来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列表说明,让你知道你认为浪费10分钟有什么关系,那么每一项事情都浪费,一个晚上有多大的区别,一年365天又有多大的改变!很好用,在他仔细看了这张表后,马上表示选图左的时间表,做个聪明人。”
对比两份时间表,每晚可以提速一个半小时。很多人在朋友圈为这位妈妈点赞,有人说“真是负责的好妈妈”,有人说“好机智的方法,可以借来一用”。也有人追问“有效果吗?”
儿子上厕所都要近20分钟
制作这张作息表的妈妈姓吴,儿子毛毛在杭州一所民办小学读三年级。最近几个月,吴女士有点焦虑,因为儿子每天放学回家东磨磨西磨磨,作业几乎都要拖拉到9点钟,睡觉要10点多了。
5月底的一个晚上,趁着儿子做作业,陪在旁边的吴女士突然来了灵感,她画了一张作息对比表。等毛毛完成作业,吴女士立刻把“作品”摆到了他面前。两种作息的好坏一目了然,如果遵守“抓紧时间”版本来安排,晚上九点就能准时睡觉了;而按照拖拖拉拉的方案,十点半才能“脾气暴躁”地入睡。
吴女士的表格做得很细,特别是磨蹭版,备注了很多小状况:忘带作业回去拿,边看电视边吃饭,弹钢琴讨价还价,课外作业不肯做,洗澡讲废话……一张表看下来,活脱脱一个“小磨王”的范本。
“其实,看了表格后,儿子有点不好意思,他知道作息表上拖拖拉拉就是他的生活状态,”吴女士说,“我写的算客气了,平时他比表格上还要慢。”
说起儿子磨蹭的故事,吴女士哭笑不得:“就拿上厕所来说吧,他每次都要花近20分钟。他拉大便要我在他旁边,一会要端水给他喝,一会嚷着要喝牛奶,还要我和他玩小游戏……他已经把上厕所当作一个休闲活动了!
“又比如说做作业,语文作业有好几项,每一项最多花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结果他做完一个小项就要躺在我腿上或者要抱一抱,嘴上说就休息一分钟,但是孩子哪有时间概念?每次肯定比一分钟多。”
孩子做事拖拉是有一定原因的
1
没有时间紧迫感。孩子们并不知道假如他们尽快做好一件事情会有什么样结果,孩子脑子也没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分秒必争的时间观念,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去做事情,因此做事当然是随性而来。
2
孩子害怕接着做后面的事情。有的孩子在早上起床慢是因为他不想去学校,周六周日做事磨蹭是因为不想去兴趣班,晚上上床晚是因为不想上床睡觉。所以,有时候孩子做事磨蹭是有着孩子气的原因的,家长们不能一概而论。
3
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耐性和控制力都不好。孩子做事的有效注意时间是很短的,尤其是对读书、画画等比较枯燥的事情,孩子更是不容易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如何才可以改掉孩子磨蹭习惯呢?
1、家长首先要帮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制定互相监督计划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2、对拖拉磨蹭的孩子要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发现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时,就表扬。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
3、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4、不能责备打骂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加大嗓门冲孩子嚷,对孩子责备个不停,有的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许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好像是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样磨蹭依旧。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
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点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还有画画、拉琴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孩子自己有一笔帐:我做的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的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鼓励为主,正面引导
“动作慢”的评价会使孩子忽略时间的利用,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因此,在学校里,老师有意识地夸她,今天进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在家里,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
7、增加计时性活动,增加紧迫感
缺乏适度的紧张感是许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制造”点紧张的气氛,让孩子的神经绷紧一些,使孩子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给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
8、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
9、为孩子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故意的,很多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在做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安静的空间学习,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如果你在看电视,请将音量调小一些;家里有客人或父母在一起交谈,声音尽量小一些,或者在一个隔音比较好的房间里,不要让孩子受到声音干扰。
10、为孩子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孩子开始出现做事磨蹭的迹象时,家长们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11、善用小闹钟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在孩子使用闹钟前,有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总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玩橡皮,20分钟的作业拖一个多小时还不能完成。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主意,她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
12、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其实一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会只是表现在学习方面,而应该是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但做作业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13、一分钟专项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每天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年级不同,难度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让孩子感受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没写一个字,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让孩子练习一分钟写“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随着写的组数越来越多,孩子的书写速度变快,更能感到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
(4)一分钟记单词,并把每次的记忆效果记录下来,形成对比,用成就感促其进步,经常与孩子进行速度比赛。
14、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
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到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
15、做事习惯,让“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
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人就是这样,对于喜欢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点做;而对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则能拖则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这是人的天性!所以,对于这类不大喜欢写作业的孩子,父母要多想办法,尽量调动孩子的写作业兴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竞赛的方式来安排作业。
比如: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孩子做事太拖拉怎么办
先来了解下怎样算是做事拖拉呢:
专家认为,拖拉这个毛病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做事没有紧迫感,节奏很慢,拖泥带水,不够利索。
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敢积极去面对,很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以后工作中,也很难实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的。
这5招,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要想彻底让孩子告别这个毛病,得学会这5招:
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所以要从这个根源出发,想办法让孩子认识时间是很宝贵的,父母平时就要多给孩子讲一些成功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或者在孩子房间里面挂一些时间名言警句和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渗透,相信孩子会耳濡目染的。
这5招,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大部分拖拉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耐心的父母,很多家长就是喜欢不停催促,结果越催促,孩子越急,动作就越慢,家长就更加催促,如此恶性循环。
要想这种情况不在你家上演,父母最好要学会表扬,表扬和鼓励都是能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当发现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快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对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比如买孩子心仪已久的玩具,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园等,相信这样能有很好的效果。
这5招,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要想让孩子彻底改掉这个毛病,就要让他觉得做事快是有好处的,是很值得的,这样他的动作相应就快起来。比如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很多孩子都会磨磨蹭蹭的,主要是因为孩子写完的时候,家长总想孩子多学一些,就会额外增加多一些任务,可是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我写得那么快,任务会变得更加多,写得快也不能出去玩,干脆写慢一点了。
其实呢,对于写作业这一点,最好不要给孩子加码,可以与孩子约定好,要是你能很快做好这些作业,妈妈就允许你看会电视或者出去玩,相信这样孩子就心甘情愿加快速度去完成作业了。
这5招,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让孩子为拖拉付出代价
让孩子知道做事拖拉的害处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尝到拖拉的苦果,自然也是改掉这个毛病的一种方法。比如孩子早上起床总是拖拖拉拉,要叫很多遍才起床的,父母就先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只在旁边提醒孩子要是再不快点的话,你迟到了,妈妈可不管你的。要是他还是磨磨蹭蹭的话,就不要管他,让他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自然就会吸取教训,就会要求自己加快速度了的。
这5招,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毛病
为孩子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父母要明白这一点,不是所有孩子做事拖拉都是故意的,认为是跟你作对,有些孩子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就会受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要做到的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比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就不要看电视、玩游戏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让孩子受任何的干扰,这样孩子才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认真思考了便能迅速打开学习的思路。
孩子做事拖拉,父母切忌发脾气,学会以上5招,步步教导,让孩子彻底告别这毛病,千万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做事拖拉的孩子怎么办
一般孩子上学后,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和孩子的“磨蹭”较量就从未停止过,孩子上学起床磨蹭,写作业磨蹭,吃饭磨蹭……,反正不管做什么事情孩子都是磨蹭,这些都是家长非常头疼的事情!有些磨蹭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些孩子本来性格不是“磨蹭”的,只是没有按照父母设计的节奏来,或者是因为孩子的感兴趣的点、或者是孩子的想法不在那里,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或父母应该尊重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节奏,有的放矢,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和家长。
一、做不完就别做了
时间只有这么多,活儿摆在那边,你做不完就别做了,后果由你承担。这是一个狠招,但对逼走磨蹭特别有效。
针对孩子拖沓的毛病,很多父母会定下“不做完不许吃饭”、“不做完不许睡觉”的规矩,结果是孩子做事越做越苦闷,往往越做越慢,还一边做一边哭。与其如此折磨孩子,不如定下一个较为宽松的时间,孩子在这个时间没把事情做完就不许做了,而且后果要自己承担。譬如孩子应该在晚上九点睡觉,那好,九点还没做完功课的话就不许做了,睡觉去,至于明天是不是挨老师的骂,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了不挨老师的批评,孩子一定会抓紧时间完成功课,生怕时间到了活没干完。
合作型主星的孩子性格柔弱,爱纠结,做事拖拖拉拉是家常便饭。如果逼着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不做完就不能继续,还要自己承担责任,他们一定会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但是家长也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规定的时间必须充裕;第二是不能逼得太狠,最好是一边逼、一边哄,别把孩子难坏了。
二、把任务当游戏
孩子爱玩,讨厌做功课、讨厌做家务是天性使然,父母们必须理解。但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把做功课、做家务当成游戏,那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出现了磨蹭的毛病,父母们不妨和孩子做个小游戏:让孩子试一试在十分钟内能完成多少功课,做完多少家务。如果孩子表现够给力,就给予他一定的奖励。这种测试是一种常态活动,可以每天进行一次,每周总结一次,促使孩子不断突破自我,提高效率,提升质量,而父母也绝对不能吝啬奖励和鼓励,要让孩子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尝到甜头。如此这般,用不了一个月,孩子就与磨蹭说拜拜了。
开创型主星的孩子爱挑战自我,爱突破极限,一边“做游戏”一边还能拿奖励,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吗?让磨蹭去见鬼吧!
三、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
时间很长,活儿也就这么多,你做完了,省下的时间都归你,想干吗就干吗。让孩子自己支配时间,是赶走磨蹭的又一个妙招。
很多父母喜欢替孩子安排时间,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但孩子却不领情。做完了功课做家务,无论做了多少接下来还得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磨洋工。遇上这种情况就需要父母来改变思路了:小孩子爱玩是天性,总不能让他成天到晚功课、锻炼两头转吧,与其让孩子磨洋工,还不如规定一个不算苛刻的“工作量”,孩子如果按质按量完成了,省下的时间就都归自己,至于能省下多少时间,孩子你看着办吧。有了这种激励措施,孩子还有磨蹭的理由吗?
领导型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喜欢我的事情我做主,手中的支配权越大他的劲头越足,既然干完活就能获得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为什么不让这段时间更长呢?加油干吧!
四、孩子你是最棒的
孩子你可真棒,这活我干半个星期都干不完,你居然半天就完成了。表扬孩子,是赶走磨蹭的第三招。
很多父母一看孩子磨蹭就上火,有时还忍不住责骂几句,但孩子越骂越拖沓,让人十分无语。如果,将责骂改成表扬,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父母们不妨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效率真高,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更好,明天,你让效率提升10%,我就可以拿去向朋友炫耀了,亲爱的,帮我这个个忙,好吗?”
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再拖沓就不好意思了,多半会主动提高效率,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再适当地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很快,孩子就会彻底摆脱磨蹭的纠缠。
他们热情、有活力,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父母的表扬是他们莫大的荣誉,如果能通过提高做事效率来获得这一荣誉,他们肯定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