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我会跳绳了

发布时间:2021-05-0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大班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们的动作协调能力,我班从十月初展开了对孩子们的跳绳训练活动。

还记得第一次的跳绳活动的时候,老师刚刚给孩子们讲解了跳绳的方法后,就有一个孩子一口气连着跳了十几下,这可把周围的小伙伴们羡慕坏了,一个一个赶紧练了起来。等掌握了这项本领之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在老师跟前“得瑟”一番:“老师!你看!我会跳了!”“老师!看我!看我!”两三次活动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掌握了跳绳这项本领,在我们跟前“炫耀”的内容也变成了:“老师!快帮我数数我能连着跳几下!”“我刚才连着跳了十一下!”……

大多数孩子们都在飞速成长,他们见证自己的成长,见证彼此的成长,是兴奋的、欣喜的。但是在一个集体之中,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有的孩子一学就会,有的孩子练一会儿就会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学习跳绳会感觉很吃力。在我欣喜地感受到孩子们的进步时,也发现班里两位孩子手里拿着跳绳却不好好练习,于是我将她们叫到我跟前展示她们的练习成果。果然她们并没有学会跳绳。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性较其他孩子差一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看到其他孩子都学会了跳绳,而自己却一直不会跳,又缺乏老师的关注,就自然而然地自我放弃了。于是我跟她们详细地讲解了跳绳的方法,示范了跳绳的分解和合成动作,还专门让她们在我面前练习。两个孩子跳一下,绊住了;跳一下,绊住了…从她们

的脸上我能看到,其实她们也很着急,于是我让她们先理清楚要先做什么动作后做什么动作,做的时候慢一些再慢一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天活动结束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孩子已经掌握了跳绳的方法了!虽然她的动作很慢、很不连贯,但是当她从绳子一边跳到另一边的时候,她给了我一个又甜又大的笑容,好像在用另一种方式在向我炫耀她的本领呢!

让我欣喜的是,这位学的慢的小朋友的进步比任何人都要快,第二周来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已经可以连贯地跳绳了,又过了几天,我发现,她居然可以不间断地连跳好多次了!

而另外一个孩子,虽然协调性较差一些,通过努力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她的进步:从怎么都不能把分解动作连到一块儿,到慢慢地把握了分解动作,再到后来尝试着把动作连起来,到现在,这个孩子也可以跳绳了,虽然连贯性差了一些,但是比起从前怎么都不能把“甩绳”、“跳绳”两个动作连到一起的样子,已经是莫大的进步。相信只要多加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这位小朋友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掌握跳绳的本领啦。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是一点都不错,所有遇到的困难,只要在孩子的发展水平内,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不断尝试、坚持下去,培养他们不轻言放弃的宝贵品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跳绳


在今天的早锻炼的时候,孝杰又拿着绳子在那边甩,一不小心绳子甩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的身上,那个小女生哭着跑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老师,孝杰拿着绳子不再跳绳,把绳子甩到我身上了。”我就先安慰了小女孩,走到孝杰的身边对他说:“你用绳子在干嘛呀?看人家都在练习跳绳呢,你甩绳子,绳子甩到人家身上了,人家会痛的,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是我们绳子是用来跳的,不可以甩的,而且现在我们是大班的哥哥了,本领要越来越强了,跳绳也一定要学会的,过段日子我们大班还要进行跳绳比赛,我们大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参加的,所以你一定要会跳绳,到时候才可以很好的进行比赛。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只见他眼神迷离的看着我对我说:“老师,我不会连续跳,我学不会,好难呀!”我就示范给他看,对他说:“看,像老师这样就行了,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他对我点点头就开始在一旁练习起来,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努力,过了几天我发现他进步很多,他开心的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

老师,你看我会跳了,我跳给你看。”接着他就开始认真的跳起来,一边跳嘴巴还一边在数着跳了几个,一二三四五,看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就表扬了他,对他说:“你真棒,现在可以跳五个了,就这样老师相信你可以跳的更多。”他笑着说“我还要跳得更多。”就又跑去练习了,看到他的进步,我又当着我们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听到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他很开心,在接着的早锻炼的日子里,我发现他每天都在努力的练习。

跳绳是一个要自己甩动绳子在自己跳过绳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小朋友有恐惧是正常的,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的鼓励,通过今天的这样的情况,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并不是不想学,他们也很想学,但是心里会怕,这时就很需要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只要我们在这个时候给小朋友正确的指导,让他知道其实跳绳并不可怕,还很好玩呢,在通过语言来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是相信他的,相信他可以,给他信心,这样他在心里会很有信心,觉得老师认为他可以,在做的时候,他也会努力,不会让你失望。

通过跳绳这一件事情,我发现在平时的教育中还是应该以表扬为主,表扬了他们给他们信心,这样他们也会对自己有信心。

教育随笔:我们爱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爱跳绳

最近孩子户外锻炼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和练习跳绳,跳绳这项技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运动能力及协调性较强的孩子还行,不久便学会了,能够连续接着跳,可还有一些孩子怎么都学不会,只要能够跳过去一个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渐渐地会跳的孩子失去了起初的热情,不会跳的孩子更是失去了跳绳的兴趣,跳绳成了老师安排给孩子的任务,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天,我看到跳绳筐里有几根废弃的跳绳,我灵机一动,将几根绳子连在一起变成了一条大绳,我和实习老师随手抡了起来,并邀请几名老师一起跳大绳,孩子们一下都围观了过来,自发地为老师拍手,加油“1、2、3……”,有些孩子跃跃欲试,我便随即也邀请几名小朋友一起尝试跳大绳,围观的人更多了,于是我便提出要求“学会跳小绳的小朋友老师来教他跳大绳。”此话一出,会跳小绳的小朋友迅速在我跟前排起了长队,还不会跳小绳的小朋友虽然有些失落,但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练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再也没有人在那里打闹了。

接下来的锻炼时间,我会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不同的要求,会跳小绳的尝试跳大绳,向后跳,行进跳,单脚跳,不会跳的只要能跳过去一个也给很大的鼓励,渐渐地跳绳再也不是孩子的负担了,一提起跳绳,大家便欢呼起来“我们爱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我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入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赵鑫凯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赵梓萱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我们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我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有的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有的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有的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我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我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我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我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

一、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我让学生们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教育随笔:多多会跳脚跳球了


今天,多多嘟着嘴让爸爸妈妈推进了班级里,随后,我就悄悄地和她妈妈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在孩子们看不见的地方等我一下。安慰好多多后,我就转身走出了门口。因为这几天每天的户外活动都在练习脚跳球,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不愿来幼儿园。

接着多多妈妈担心的跟我说孩子今天说什么也不来幼儿园,说其他的小朋友都会跳脚跳球就我不会,不想去幼儿园了。我听她的妈妈说完后耐心的和她说:“你看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不错呢,并没有因为脚跳球不会跳而哭闹不止,她只是嘟着嘴巴跟你说不想来幼儿园,而且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不会跳脚跳球而不想来幼儿园。而且您做的也很好,发现孩子不高兴了能主动询问情况,并且及时的和老师沟通。今天我再教教她,看看能不能学会吧。”送走多多的妈妈我就开始观察多多不会跳脚跳球的原因。

游戏活动一开始,只见多多拿起她的脚跳球就套在了左脚上,接着她用手往后一转,因为是反方向自然等她抬另一条腿的时候已经晚了,球缠在了自己的脚腕上。我看着她想哭的样子微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让她把脚跳球摘下来,我说:“哎呦,这个脚跳球还真是不好跳呢,咱们休息一下,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跳的吧。”我们坐在台阶上看着小朋友慢慢的套在右脚上往前一转,刷的一声就边跑边跳了起来。我问她:“多多,你发现小朋友和你哪里不同了吗?”她小声跟我说:“她们用的是这个脚我用的是那个脚。”我笑了一下,表扬她观察的仔细,就慢慢的给她讲:“你虽然用的是左脚,但是左脚也一定能像他们一样跳的很好,让我来拉着你的手再来学学吧。”她犹豫了一下,我就拉起她的手看着她套在左脚上,蹲下来,一遍一遍的用手往前给她转球,边转边提醒她抬脚,我转的越来越快她抬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看差不多了,就抓起她的左脚让她扶着我原地转圈,看她慢慢的能控制自己的左右脚我就开始拉着她的手转大圈,慢慢的多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也跟着她一起开心的笑了起来,虽然这天天气有点热我此时已经汗流浃背,但是真心的为这个班里唯一一位用左脚跳脚跳球的女孩子感到高兴。在接下来的每天的户外活动中我都认真的观察不同幼儿的运动状况,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进行点评并且表扬那些做事认真努力的幼儿,激发她们运动的乐趣。现在的多多每天早上都盼着跳脚跳球呢!

通过多多这件事我认为在户外活动中老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选择适宜时机,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与帮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幼儿勇敢、坚持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适度原则,既不过分保护,也不过度锻炼。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我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入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赵鑫凯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赵梓萱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我们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我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有的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有的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有的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我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我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我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我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

一、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我让学生们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教育随笔:不见了的头绳


起床时间,小朋友们陆续起床,懒洋洋的下了床,雯雯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在她在头绳盒里仔细翻她的头绳。哎,不对,只剩她一个女生没有扎头发,那么碗里最后剩的红色糖果头绳不就是她的嘛,还在找什么呢?“找什么呢?这最后一根不就是你的吗?”我理所当然的问。“不对,我妈妈今天早上给我扎的小鹿编绳。她摇摇头茫然的看着我。“记错了吧,小姑娘,今天或许扎的就是糖果呢。“那这个是不是你的呢?”我试图纠正她。“不是的,这个不是我的。”她认真的说。这个难道是其他小朋友扎错了?我示意她等会,就去检查了班里其他女生的编绳,可是没有哎。“我们先扎这个再找找吧,小朋友该吃点心了。”其他小朋友还在等待,我决定顾全大局。“不,我不要扎别人的头绳”她苦着脸,哀求的目光。唉“那你想想,是不是你的头绳没有放碗里,放其他什么地方了?”“我没有,就是小鹿头绳放盒子里了。”她脸都急红了。她大哭起来。不一会儿,李老师回来了,笑着说“哎,早上扎的就是这个,不过没有给她看,她记得还是昨天那个呢。”雯雯看我一眼,我们都笑起来。

小朋友就像七秒记忆的小金鱼,记忆力不如我们成人,很多时候虽然她们坚定地说着不符合事实的话也并不意味着她们在说谎,只是那是在她们的想象中存在的事实。

四月随笔:我们来学跳绳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在健身方面有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学跳绳。我一直在想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会跳绳的?我似乎没有人教自己跳跳就跳会了,怎么还要教呢?经过多次晨锻活动的观察,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跳绳真的对孩子们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动作协调性的要求特别高。这么难,那我该怎么教会他们呢?

首先,就是准备绳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工具,怎么来做这件事呢!在晨锻活动中,我先在孩子面前跳神,孩子们都觉得很神奇,一根绳子居然还能这么玩。兴趣浓厚了之后,孩子们便开始依葫芦画瓢地学跳绳了。而短短的一个晨锻时间,孩子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于是,我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在双休日经常把绳子拿出来跳跳玩玩。家长也比较配合。我跟孩子们说,每人要有两根绳子,学校有一根,家里有一根。这样在家里也能跳,就当健身运动。继而,还对孩子们说,不久呢就会开展班级的跳绳比赛,一听到比赛,孩子们就更来劲了。

其次,就是跳绳动作的指导。起初我也教孩子们甩一下跳一下,可是怎么都学不会呢!又看见人家大三班一个个跳得特别熟练。我心里有点着急。于是,我请教了大三班的老师。经验真的是一笔财富。我从她们那领悟到了“不能急,要一步一步来。”跳绳和学骑自行车一个道理,动作协调能力弱的,学起来是比较困难。1.要跳绳先要学会拿绳子,动作姿势对。2.跳的时候,眼睛要看着绳子,绳子甩过来,脚就跟着跳进去。我利用户外活动的时候,一个一个教孩子们动作姿势,“甩一下,跳进去”,不厌其烦的练习。很多孩子会跳一个慢慢的跳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从指挥分开跳到会连着跳。

最后,就是鼓励,奖励。先会连着跳两个的进步栏上,给出小红花。孩子们为了“小红花”,都牟足了劲,积极参与。尤其是会连着跳两个以后,有了成就感,信心倍增。有一次,我请会跳的孩子先去玩会滑滑梯,他们跑过来说“老师,我还是想跳绳”。

现在,从开始学跳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我们班小年龄孩子多的事情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是我相信,只要方法对,有一颗坚持的心,会跳的孩子会越来越多的!

我的教育故事:跳绳不见了


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跳绳准备到户外去练习,畅畅一边穿好外套,一边往自己的抽屉方向走。晨晨已经拿好绳子,准备排队,他的眼睛注视着畅畅。

畅畅左翻右翻没有找到跳绳,他便朝我喊:“老师,我的绳子不见了。”这时,我只看见晨晨转过身捂着嘴嗤嗤笑。

于是,我请大家先坐下,把畅畅不见绳子的这件事告诉大家,并说:“畅畅的绳子不见了,他很着急,快请大家帮助一下,看谁能帮他找到绳子。”

晨晨坐在我的左侧,听完我的话,他转身直奔钢琴,蹲下身,从钢琴后面费力的取出绳子,脸上突出笑容对我说:“老师,我帮畅畅找到绳子了。”

晨晨把绳子送到畅畅手里,畅畅高兴的说:“谢谢你,晨晨。”晨晨边转身回座边说:“不用谢。”然后坐在椅子上,低头蹭着两只小脚尖。

其实,我看到,就在刚刚的自由活动时间里,畅畅带来的汽车不肯给晨晨玩。

晨晨是一聪明好学的孩子,平时就挺爱捉弄人的,他在对和同伴发生的矛盾没能正确的处理解决后,采取报复的行为,想让畅畅着急,而同时,在老师发动寻找的过程中,他又在大家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聪明能干。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而恰恰他认为钢琴后面是最隐密之处,在藏绳子成功之后,表现出得意之情,孩子对不服气的事,也会做出反抗和报复。

而面对晨晨的帮助,我没有给于表扬。悄悄的让他知道这种做法老师是知道的,也希望他以后不要发生类似行为。

孩子在集体的生活中,难免发生冲突和争执。面对孩子之间的矛盾,老师如果加以批评和指责,只会加重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敌意。此时,更耐心调查分析孩子冲突的原因,帮助他寻找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法,和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跳绳 在今天的早锻炼的时候,孝杰又拿着绳子在那边甩,一不小心绳子甩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的身上,那个小女生哭着跑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老师,孝杰拿着绳子不再跳绳,把绳子甩到我身上了。”我就先安慰了小女孩,...
    2021-06-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们爱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爱跳绳 最近孩子户外锻炼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和练习跳绳,跳绳这项技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运动能力及协调性较强的孩子还行,不久便学会了,能够连续接着跳,可还有一些孩子怎...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
    2021-05-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多多会跳脚跳球了 今天,多多嘟着嘴让爸爸妈妈推进了班级里,随后,我就悄悄地和她妈妈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在孩子们看不见的地方等我一下。安慰好多多后,我就转身走出了门口。因为这几天每天的户外活动都在练习脚跳球,我想可能是因为...
    2021-05-21 阅读全文
  •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
    2021-06-09 阅读全文

在今天的早锻炼的时候,孝杰又拿着绳子在那边甩,一不小心绳子甩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的身上,那个小女生哭着跑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老师,孝杰拿着绳子不再跳绳,把绳子甩到我身上了。”我就先安慰了小女孩,...

2021-06-2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我们爱跳绳 最近孩子户外锻炼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和练习跳绳,跳绳这项技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运动能力及协调性较强的孩子还行,不久便学会了,能够连续接着跳,可还有一些孩子怎...

2021-06-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

2021-05-02 阅读全文

今天,多多嘟着嘴让爸爸妈妈推进了班级里,随后,我就悄悄地和她妈妈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在孩子们看不见的地方等我一下。安慰好多多后,我就转身走出了门口。因为这几天每天的户外活动都在练习脚跳球,我想可能是因为...

2021-05-21 阅读全文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

2021-0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