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继承玩具是德国人的传统

发布时间:2021-04-28

幼儿园的传统游戏。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继承玩具是德国人的传统”,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孩子的思维可以说是最绝妙的了,你拿一个具象的东西,他会给你一个超乎你想象的描述。所以,德国的幼儿园里,除了孩子必须认识的事物之外,孩子们更多使用的玩具可以说是凭想象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记得我儿子Leo4岁时,从幼儿园带回家一件他自己制作的艺术品:一个罐头瓶子里的《海边记事》。瓶子中,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代表着大海与沙滩,大海上,一只用半个香槟酒瓶塞儿和一块红纸做成的红帆船正乘风破浪地前进着;沙滩上,倒扣着三两个小贝壳儿,接近瓶口,一丛绿草茂密盎然。那绿草是用绿纸卷起来后剪成的,从那不均匀的剪裁痕迹上,还能看出孩子刚刚学会使用剪刀的痕迹……

除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之外,德国人还有一个极好的传统——继承玩具,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在很多的跳蚤市场上,孩子已经长大的家庭会去那里拍卖他们的玩具,而购买者当中,也有不少成人为自己去买。因为,在德国,有些玩具是一代一代增加内容的,比如:小火车或者某些牌子的城堡。所以,在跳蚤市场上,她们很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能发现一段铁轨正好是自己坏了的那段,能配上自己城堡上少了的城门。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婆婆拿出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竟然都是我先生Stefan小时候的玩具。有现在依然流行的乐高拼插玩具和50多个蓝精灵。各种小动物身上穿着一看就是出自孩子之手的布衣服。婆婆说,是Stefan的手艺。

所以,Leo的旧玩具都是从我先生那儿继承的,甚至还有我先生母亲小时候的,如一个雪橇,还是Stefan的外祖父做的呢。

谁都知道德国的玩具贵,质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传统。正因为质量好,传下来的可能就极大,不光是指花钱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份想象的空间——父母亲的童年时代和他们的游戏。有时,父母亲还会跟着重新玩起来,那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以前,这是爸爸的玩具,现在属于我了。”Leo常常这么说。奇怪的是,Leo从来没有新旧的概念。Stefan的儿童画册也让Leo爱不释手。一本小胖熊的故事,Stefan小时候曾经用剪刀要把扉页上的小熊剪下来,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只剪了一半,就不剪了。“爸爸为什么要剪掉小熊呢?”现在,这倒成了Leo看这本书的主要问题。“爸爸小时候真淘气。”末了,这个小家伙说。

有时,一些自然的、被你看成是垃圾的东西却被孩子们视为珍宝。为此,很多家庭都要腾出一个房间作为孩子的聚宝盆了。

Leo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客厅里除了四仰八叉的橡皮熊,或者倒立在沙发腿边的布猴子那些正经儿玩具外,在靠近窗台处,堆满了他的宝藏:有从花园里拣来的羽毛,有从沙坑里找出来的石头子儿,还有从游戏场带回来的树枝……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眼里组成了无数个童话世界。

此外,德国人挑选玩具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玩具不是只给一个人玩的,而是给大家玩的。也就是说,玩具应该能使一家人围坐桌子边,应该能让孩子和其他人互相配合,玩具还应该是启迪智慧的,并且能在任何场合方便使用,哪怕在饭馆,在火车上,都该能让孩子有所事事,而不无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德国人养孩子的支出很少


与中国相比,在德国养育一个孩子,从怀孕到上大学,德国父母为孩子所支出的金钱占其工资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中国。

孩子每月都有津贴

不管有无工作,按照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德国人从出生到去世,终身享受医疗保险。高收入者参加私人医疗保险,中低收入者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虽然德国的医疗费用昂贵,但从怀孕到孩子呱呱坠地,所有的医疗费用全由保险公司支付。

为了鼓励生育,第一个小孩出生,父母每个月可领到相当于560欧元(1欧元约合10.8元人民币)的津贴,为期一年;1岁以后,每人每月为154欧元;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孩子,从第四个孩子起每人每月可得到179欧元。儿童津贴可以领到18周岁,如果过了18周岁还未工作,如失业、上高中、上大学等,则可继续领取津贴,甚至可领到27周岁。中低收入的父母为了有时间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还可申请儿童教育津贴,每月300或450欧元。

小学大学全免费

德国的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公立的,学费很低。除了极少数私立学校外,德国的小学更是完全免费,学生不需交纳任何费用。两年之前,孩子连书费都不用交,全由学校提供。

德国大学也完全免费。大学生除了可以打工以获取收入外,父母收入不高的大学生还可申请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助学金,学生可以在工作以后偿还。

成年后不向父母伸手

德国孩子的独立意识很强,许多孩子在高中时就离开父母单独生活。父母除了帮助上大学的孩子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外,一般不会再给成年的孩子金钱上的资助。与此对应的是,孩子在经济上的独立性也很强,孩子成年后也会以向父母伸手为耻。

由于年轻人工作地点经常变动,收入也不够高,一般都是租房。只有在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较高收入后,才会考虑买房。结婚时就拥有房子、并有全套现代化家具和家用电器的情况极少。德国人结婚没有向父母伸手的习惯,父母往往只是象征性地给些钱或礼物。

德国人尊重孩子,让其自然成长


镜头一:幼儿园的环境语言

德国的经济足够发达,但幼儿园却没有我们期待中的现代化设施,更没有我们预想中价值不菲的奥尔夫或蒙台梭利的全套教具或者特色教室。天花板上悬挂的是粗麻绳和轻纱做成的帷幔,充满了梦幻色彩;匍匐在地毯上的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在书中描述的想像世界中漫游;墙面上除了孩子们随意的涂鸦,还有些从户外随手捡来的树枝、干花和枯叶安静地呆在那里,记录着孩子们户外生活的惊喜和快乐。甚至,就连教室中的桌椅和教具都是古旧的,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其温馨、舒适、优雅和朴实,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行十几位应邀考察者的想像。

镜头二:森林之游

波兰登附近的礼等幼儿园有100多个孩子,其最具特色的地方是非常重视对孩子意志的培养,而培养的课堂,自然就是那里得天独厚的森林了。礼等幼儿园有个持续很多年的“森林游”传统:每个月的第二周都会组织孩子们步行到森林中活动一日,风雨无阻,四季不断,绝不因天气的恶劣打破计划。园长甚至认为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有助于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体魄和适应能力。孩子们呢,当然也非常享受这样的活动—在自然中纵情奔跑本来就是他们的天性嘛。也许正因为这种传统的、持续不断的训练方式吧,这间幼儿园的孩子明显表现出独立、不娇气、守承诺、适应力强等良好的品质特征。

镜头三:“我想安静一会儿”

在德国的幼儿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书,玩玩具,参与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或者选择独处——哪怕只是简单地躲在角落里发一会呆。

这个独立的角落每间教室里都有,我把它叫做“安静角”。里面一般备有镶着布质公仔的柔软的坐垫和趣稚的靠垫,有的还放上一张小沙发。不想参加团体活动的孩子可以到这个角落,或者静静地坐着,满足其独处的需要;或者翻几个跟头,发泄其多余的精力。顺应和尊重孩子自然的心理需求的教育理念就在这小小的“安静角”的设计中显露无余。更妙的是,这种设计还为老师了解孩子提供了可观察的表征:当一个孩子频频走进安静角时,从预防的角度看,他很可能正在用行为表明他需要心理帮助了;而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享受独处的孩子肯定有一个细腻的心灵,因为独处正是想像的放飞。

在我们的早期教育淹没在花样翻新的早期拓潜方案的声浪中之际,德国这种朴实无华、绝少人工斧斫成分的幼儿教育,不亚于来自林间的一阵清新的风。

看德国人如何给孩子零花钱


看到德国孩子的一个关于零花钱的调查,原来居然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根本没有零花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每天1欧的零花钱。

我们德语老师的儿子16岁,她说每周孩子的零花钱是10欧!

问到童一姐姐的零花钱,她说10多岁的时候每月有50欧,她存了好多钱,感觉自己像个大富翁。

德语老师和我的老公都提到一个问题:孩子为嘛需要零花钱??给他们买烟抽??哈哈!

的确,孩子上学的相关费用父母全管了,每日交通有学生卡,从家里带饮料和点心,买个指甲油?生日啊,节日啊,随便你什么愿望就都能兑现了(德国送礼物前都会问及本人愿望,所以送的都是孩子想要的,呵呵)

德国很鼓励自力更生,孩子想要钱,可以啊,帮爸爸到花园割草吧,帮邻家小孩子补习功课吧,小女生,几乎每个都是babysitter,包括额外整理自己的房间啦,遛狗,帮邻居收信收报纸了,大人们都会多少给孩子些奖金,额度或频次都很灵活机动!孩子们的零用钱如果有累积,就会去银行把钱存起来。

原来我们家有只老猫,童一爸爸出差时,阿sa姐姐的好朋友lary每天过来一次给猫咪喂食,一般两周我们给她15欧零花钱,小姑娘很开心,每天有任务,每天有钱赚!有次我考驾照需要上急救课,也是lary给我当翻译,小姑娘很上心,把重点的词汇都先翻成英语并打印了出来,半天时间,我给了她20欧做为感谢,小妞欣喜的直说谢谢!

我想孩子们开心的不是钱多少,而是开心自己“可以挣钱”了,这感觉比数字重要,呵呵!

童一哥哥在邻居出去度假时,曾经在妈妈的帮助下帮邻居取信并给他们家的花草浇水,10多天,他每次都很积极,会主动去完成任务!peter问他是希望挣零花钱还是礼物?小男生说礼物吧,peter就给他买了个两个手动小人踢足球的小盒游戏,童一很欣喜,说是自己挣的礼物,我想和他过年过节收到的礼物,感觉肯定很不一样。

6岁左右,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些金钱概念:

有次童一爸爸给兄妹俩每人带了个小钱包,童一和妹妹两个人就天天开始搜集钱币,童一哥哥知道要纸币,给他5欧元,看他不懂是多少,就告诉他这张纸可以帮你买7个冰激凌(7毛一个冰激凌球),小男生懂了,把他那压底的5欧爱惜不已!

后来告诉他你还可以自己挣零花钱,帮爸爸洗车,帮妈妈吸地板,小朋友问多少钱一次,妈妈说每次1欧元,如果做得好,可以考虑2欧元一次,小男生嫌少,妈妈说你做两到三次就可以挣5欧了,小男生一听,就很开心的答应了,哈哈。

后来我们就常用冰激凌做度量衡,例如他帮妈妈还掉购物车,取回的零钱1欧就权当奖励他积极的帮忙态度,告诉他1欧可以买一个冰激凌还剩下3毛,如果下次你再攒1欧,就几乎可以买3个冰激凌了,小男生一听,积极性陡增,回到家就去门房和厨房四处搜集硬币。

德国使用很多硬币,最大的2欧,还有1欧,5毛,2毛1毛5分2分1分,是的,真的有很多1分2分,所以每次超市或购物回来,爸妈都会随手把小硬币放在小盒子里,现在,在哥哥的带动下,甜小妞也懂得飞快的去抢零钱了。

上次分别把兄妹俩巧取豪夺的大小硬币带到银行,哥哥比较聪明,搜罗了不少2欧1欧的,存到他帐号的一次有50多欧。甜妞不是很上心,也不知道挑拣大小,所以只有30欧不到!

兄妹俩都有自己的银行帐号,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及告诉他们现在有多少钱在账户上,两个孩子觉得很欣喜,哥哥说等将来存好多好多钱,可以买他自己喜欢的lego,想买多少买多少。

上次和一朋友聊起孩子们的压岁钱,在国内的孩子,例如上海,每年的压岁钱数字都不小,动辄都是数千元上万元,一般估计都是父母帮忙存起来!孩子对这么多钱应该也没有啥主观认识。在德国,家长们会把孩子节假日得到的钱和自己挣的自己攒的零花钱都很认真对待,例如有时候需要孩子动用自己小金库里的钱去给奶奶买个礼物,或者是自己想要的某个东西(原则上是家长认为的额外支出)!

有次给小朋友买生日礼物,付账时排在前面的小男生特意腼腆的给我说他花的时间会比较长,请原谅!原来他在给朋友买生日礼物,付的是存钱罐里的零钱,得数老半天!收银员,他的妈妈,包括俺这个观众,都面带微笑等着他在那里1欧1毛1分的在数,直到数够了13块5毛,只所以记得这个数字,是收银员和妈妈都在帮他数,说他还差多少才够13块5毛,哈哈!

在超市也经常会碰到,妈妈买单之前,是自己的小不点孩子拿着几个硬币,在付自己的糖果钱!收银员都会认真的数零钱,然后再打出收银条给孩子。这些成人的认真态度我想也是孩子们渐次懂得金钱概念的一个有力帮助吧。

一个10多岁的孩子某日想要个名牌运动鞋,他聪明的妈妈没说不可以,只是说请你自己买单,你需要积攒零花钱支付200多欧来买这双名牌运动鞋!

这个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暑假都积极的帮邻居帮社区打零工,一欧一欧的去攒钱,开学了,看着手里的200多欧,回想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该小男生自己决定:我不要去买那个名牌运动鞋了,这200多欧挣得太不容易了,我要存起来。

我们在民风比较淳朴的巴伐利亚,这里的孩子们吃的用的都很普通实用!如果孩子有郊游或外出活到,家长们会为孩子准备好点心和饮料,然后给孩子1欧或2欧做为零用!有次童一他们去动物园,大热的天儿,我就给童一书包里塞了5欧元,一负责陪同的家长瞪大眼睛告诉我:“太多了,孩子如果乱花了,或弄丢了,都不合适”!

关于挣零花钱,小女生开化到底比较早些,邻居家的小姑娘8岁不到,她负责每天给家里的兔子到后面田野去采青草,每次2毛钱!小姑娘说她有个表格,每次完成了就划个X,每周7天,妈妈一把给她1欧4毛!攒得超过10欧20欧了,妈妈就带她到银行存上!她的12岁哥哥负责帮助邻居家老奶奶购物,每次按照奶奶给的购物清单如数买回来,奶奶会奖励他2到3欧(取决于买东西的多少),然后妈妈会再给哥哥奖励1欧元!

再大的孩子,像童一的姐姐19岁,大学生,除了学费和买衣服,大笔的支出(例如买个新手机或者去澳大利亚的机票),其他的社交支出,包括买生日礼物参加party或者和同学一起的短途旅行,时间和费用都是自己筹划!姐姐除了帮中学生补习功课有收入,还有周末打工,或者棒球赛时她帮忙验票,都有收入。这些钱她都可以自由支配!

爸妈是宝宝最佳的“玩具”


市场上玩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可是任何人造玩具的功效都不能与爸妈对宝宝的影响相比。

“玩耍是宝宝的工作。”玩是宝宝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桥梁,透过玩不但可以帮助宝宝发现自我、探索问题,也满足了宝宝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于是爸妈就给自己的宝宝买了很多的玩具,那么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了呢?

专家指出,0~3岁婴幼儿最好的玩具其实是“人”,宝宝们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很贵的玩具,而是皮肤有温度、能陪着他们一起玩的人。玩具只是玩耍中的辅助物,如果没有人陪着宝宝玩,他们不会玩得长久,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宝宝对玩具总是一时兴趣,随后就置之不理,这样一来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易导致心理发育迟缓。所以,年轻的爸妈不管你有多忙碌,都有必要经常带宝宝一起玩,做宝宝的“玩具”又何妨?

做宝宝合格“玩具”之爸妈攻略当爸妈主动参与到宝宝的玩耍中时,可以根据宝宝月龄的从小到大,陪宝宝做知觉运动游戏、想象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及技巧性游戏。下面就有一些小攻略提供给年轻的爸妈。

配合玩具“吸引”宝宝从出生到一岁左右的婴儿,大致是靠听、看、触摸等感官知觉来认识他所生活的环境。一岁以内的宝宝,可以采用床栏玩具、手摇铃、固齿玩具、按压玩具和发声玩具等,以刺激宝宝的感官和肢体发展。但不是把这些玩具扔给宝宝就了事了,玩这些玩具时特别需要爸妈用自己夸张的肢体动作、表情和语言来引起宝宝的兴趣。

引导宝宝发挥创造力积木玩具是一种建构性的玩具,爸妈可以陪着宝宝一起建筑属于自己的城堡,引导宝宝拼出各种形状的动物和建筑,这对培养宝宝的创造思考力很有好处,通过此类游戏还能让亲子沟通更和谐。

做宝宝游戏中的人物1岁以上的宝宝,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通常会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所见重新呈现出来,并配合语言,从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并能获得角色学习和角色认同的机会。爸妈可以变身为宝宝过家家游戏中的某一个“角色”,刺激宝宝模仿和说话的能力,在和宝宝互动中让其意识到家庭的组成结构,只是在这个时候不要拼命灌输自己的想法,要让宝宝来控制整个游戏的局面,因为玩耍的时候他们才是游戏的主宰者。

宝宝情绪失控时做宝宝的镇定剂当宝宝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有些爸妈会让宝宝抱柔软的填充玩具帮助宝宝把原本兴奋的情绪逐渐松弛下来,其实爸妈完全可以替代这些填充玩具,因为有体温有心跳的“大玩具”对宝宝来说才是最佳的镇定剂。

作为宝宝合格的“玩具”陪宝宝玩耍要做到哪几点呢?

1、帮助宝宝发展各阶段的基本动作。

2、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

3、引发并培养宝宝的好奇心、探险性。

4、让宝宝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

5、帮助宝宝用言语表达意思或发泄情绪。

6、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

父母是宝宝的最好“玩具”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在的智力,极大部分有赖于5岁以前所接受的感觉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岁之前的孩子尚未进入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阶段,给予孩子较合理的感觉刺激和较多的情感交流,应是最好的选择。爸爸妈妈是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可握、可捏的塑料瓶、空盒子、可咬、可磨牙的东西等;也可自己改装,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够大,孩子不致吞咽下去,经过消毒,没有伤害

都可以。商店里也有一些不错的选择,如挂在小床上会动的一类玩具;还有一条横杠加上一些圆环的一组装备,婴儿可抓,也可以用手拉的;或是清晰可见的塑料水族馆,里头有鱼,可以挂在小床边让宝宝观看……

父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可玩的东西,可听、可看、可感觉的东西。

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或妈妈,这个“玩具”是宝宝最喜爱的。任何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交流与玩耍,因为爸爸妈妈是充满感情的,是有创造性的,是变化无穷的。

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宝宝说话,跟他戏耍。许多做妈妈的在沉默中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为什么不在这些时候说话呢?要以为你是在“对牛弹琴”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他将得到感觉及智能的刺激。

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喜欢说什么都行,可以说:“我的小宝宝饿了,瞧这小嘴噘的,来我们吃好吃的了,宝宝大口大口地吃,快快长大,长成个大小伙子……”也可在说话的同时配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说:“要换尿布了,来来来,马上就要舒服了。妈妈给你换一个又干又软的小尿布,把你包起来,舒服了吧,笑了吧!”每一位母亲都告诉宝宝她自己的一套话,对宝宝唱她自己的歌。

对宝宝唱歌、说话、做好笑的鬼脸,或是轻轻摇他,和他戏耍的时候,正是给予他感觉刺激的时候,这将促进他智力发展。

借鉴美国人是如何引导宝宝阅读能力的


美国人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开发进行得最早也最富创造性。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孩子具有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美国学生具有超强阅读能力的有力例证之一是:同样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能阅读中等难度的成人报纸者在美国孩子中占78%,能阅读难度较高的文学名著者占46%,比国际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7和21个百分点。

此外,美国孩子的阅读面也比其他国家同龄孩子要宽,涵盖了《圣经》、外国古典名著和较浅显的科学理论文章等,而此类较深奥的作品,其他国家的孩子往往要再过至少2年才有能力开始系统地阅读。

美国人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这里是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技巧的总结,谨供家长参考:

营造阅读氛围:

■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家长的生活离不开好书。

■让孩子尽早体会到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组办诸如“父子读书俱乐部”或“母女读书俱乐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在周末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孩子在读到好的篇章时向全家人朗读,以便合家共享。

■和孩子玩耍、散步或锻炼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编小故事,回家后再作好记录和整理。

■利用节假日带孩子逛逛书市:宁可少买玩具,也要多买图书。

■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消遣的手段—待孩子真正对书籍如对玩具一样感到兴趣盎然时,他便开始乐于与书为伴了.

不限阅读内容:

●早期阅读并不一定非读文字。实际上婴幼儿在人生的“最初级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但美国孩子刚进幼儿园时所读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字书”,而是根本没有文字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书”。由此他们能够轻易就看懂画面,也能够轻松地从中发现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并将之串联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这种“零难度的快乐阅读”无疑大大增强了婴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对“广义阅读”的兴趣。早在孩子开始认字之前,每每见到动画片海报,浅显的路标、布告、门牌等等,家长便停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美国人认为,阅读不应限于读“书”,凡是幼年时期对广义的阅读感兴趣的孩子,长大了自然也会爱读书。

●鼓励孩子从小读书“杂”些。这就是说,不但读故事性强的童话和小说,也读历史、地理、天文、社会以及和自然科学搭界的书籍。事实上,一个人小时候书读得愈杂,日后的知识面就往往愈广。

出现“情况”这样做:

★如果幼儿园或学校组织作家和孩子见面,不要让孩子错过机会。

★不必限制孩子通过他钟情的网络订购电子书,或在网上阅读。

★为了增加孩子的读书量,应该允许孩子对某些图书仅作快速、粗略的“浏览”。 这就是说,不必对每本书都作仔细的“精读”。

★要是孩子偶尔接触到一本“坏书”,不必大惊小怪:事后问清原由并指明“坏”在什么地方即可。当然更不应为此而打骂孩子。

★不要轻易对孩子“禁书”。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好书”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坏书”少之又少。

★不要每当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时,便武断地宣布是“读书太多”使然。

★要是自己孩子的阅读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孩子,不要无休止地批评,因为这只能使其对读书有抵触情绪。

★如果孩子读书时遇上了难点,不要马上给他现成的答案,相反可启发他通过想像做合理的推理。

家长的任务:

家长理应发现某些婴幼儿在阅读上的特别兴趣或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提供给孩子的书籍,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迎合孩子的兴趣。

了解并善于总结孩子读书的长处、短处以及兴趣所在,并利用家长会向教师作汇报,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孩子的阅读作出指导。

试着让3岁的孩子每次读书坚持上10分钟。

尽早给孩子订一份适宜的报纸或杂志。尽早给孩子办图书馆的借书卡。

当孩子3~4岁时,便可以帮助他办理一个小小的私人图书馆,指导他把书籍编号,要求他学会修补破损的图书。

鼓励孩子向小伙伴出借自己的藏书,也允许孩子借阅他人的图书,同时还应强调要好好爱护别人的书籍并尽快归还。(要知道,通过交流图书,孩子们也学会了某些社交技巧。)

有电脑的家庭可以指导孩子写童话或小故事再配以插画,然后装订成书,并分发给小朋友们阅读。

支持孩子参加“漂流书”活动。所谓“漂流书”,即是要求孩子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一本书“传”给小伙伴阅读,再由“第二读者”“传”给“第三读者”、“第四读者”……

看看德国的教育


看看德国的教育

低龄留学越来越受到家长推崇,如果选择德国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呢?德国教育里没有“重点学校”。在德国教育体制里,没有“重点学校”,没有“择校费”,没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德国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其科研能力更是位于世界前列,这不能不归功于德国完善的教育体制。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09年德国教育投资额达979 亿欧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根据2008年德国教育峰会制定的目标,2015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10%。正是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德国建立起了中小学免费、大学低收费的教育体制。

德国小学教育不存在重点

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考虑,中国家长形成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择校线路图,“千军万马”从小学开始就在挤重点学校的“独木桥”。而在德国,学制4年的小学是不存在“重点”这一概念的。德国人在为孩子选择小学时多数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很少出现跨区择校现象,主要原因是各小学教育水平的均衡。

首先,德国师资培训体制非常严格。

要成为教师必须在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后再参加起码7个学期的实习学习,然后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其后更有具体的培训。此外,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拥有完全的教育自主权,各州间的互相竞争与交流保证了教师待遇的基本平衡。而强大的教育工作者行业协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的提高。

其次,德国是一个各区域发展较平衡的国家。

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等11个大都市圈分布于德国各地,其发展水平相近,而城乡之间的基础建设、收入等水平差异也不大。因此,许多德国人会选择当地就业。这也为优质师资力量的平均分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德国的中学体制较复杂

在小学阶段之后,德国学生将面临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德国的中学体制较复杂,基本可以分为含5~9年级的初级中学、5~10年级的实科中学和 5~13年级的文理中学三种。其中,文理中学的教育水平最高,完成文理中学毕业考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大学,但课程难度也最大。所有中学又分为免费的官方中学和收费的私立中学两种。

在中学择校的时候,对小学生水平的评定普遍由教师建议、学生分数和家长意愿三部分组成,而各联邦州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在4年的小学中,通常每个班都会由一位主科老师担任4年的班主任,例如德语或数学老师。每位学生的教师建议都由班主任结合其他科目老师的意见来写。学生分数由小学第4年级上半学期的考试成绩组成,包括德语、数学、英语、道德、艺术等科目。德国的分制也与中国有别,1分为最高,4分为及格。家长意愿则表示家长可以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沟通。

家长如果对学校的决定不满意,可以更进一步要求特殊的评定,邀请例如文理中学的老师与班主任一起进行为期3天的鉴定课程,以尽量准确地评定孩子的水平。此外,家长更可以带孩子去做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或特殊才能等测试,这些都能够影响孩子最后的入学。当然,所有这些测试都必须拥有官方许可。而且,入学决定的最重要原则不是把孩子“塞”到最好的学校,而是最合适的学校。所有这些都必须遵守每个州的学校法的相关规定,不存在用钱“解决问题”的余地。

德累斯顿市的心理学家芭芭拉·舍普夫专门为青少年做官方认可的智力水平等测试。她对记者说,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她也遇到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但这些愿望并不能左右科学测试的结果。钱从来没有影响过她的鉴定结果,她也从来没有听到同行间有出现这种“有损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的情况。“择校费”在德国是违法的,对她来说不可想象。

他们的目标是为每个孩子找到最合适的学校。她举例说,她前段时间才将一名16岁的有精神障碍和暴力倾向的普通家庭孩子送到了波恩一家着名的“赫博”私立中学。这所中学以优秀的师资、良好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着称,但每月的学费高达2000欧元。要进入这所中学不仅家长要有较高收入,孩子的成绩也必须优秀才行,靠钱买进学校的做法是违背学校法的。但这所学校同时也拥有特殊的师资力量照顾“问题学生”,只要通过鉴定证明其拥有例如高智商、数学等特殊天赋,就有条件入学。在这一案例上,这个孩子的家长无力支付高昂学费,经过鉴定后由当地青年局承担。

舍普夫说,除了这种“问题”青少年外,她也为不少正常的孩子做过各种测试,其中的一些测试结果确实改变了他们的入学选择。毕竟在10岁左右就要决定孩子的前途还为时过早。

数据显示,多数德国家长信赖老师和学校。这与德国老师的专业操守和得到严格执行的学校法有很大联系。而且德国的初级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种学校的学生基本各占1/3,分配也较为平均。

德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

此外,德国很少家长存在“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初级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在毕业后多数都分流到各类技术学校。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既为德国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在社会中树立了基本不分高低贵贱的职业观念;而且技术工人的收入并不低,有经验的高级技工更是非常抢手。德国教育部部长沙范前不久发表了 “高级技工重要性不亚于研究生”的报告,足见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德国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择校时,都基本不存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

育儿心得:生活处处是玩具


一天和一个小朋友的家长交谈,闲聊起来她问我:平时在家都给孩子买什么玩具玩,当幼师应该知道什么玩具好。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给问住了,回头想想女儿的玩具箱,里面竟然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玩具。我仔细想了想,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还真没给她买过多少呢。

也许是我小气吧,总觉得孩子一般都没有长性,再好的玩具买回来过不了几天就闲搁在一边,还占地方。所以始终坚持玩具能不买的就不买,但是不能让孩子觉没有玩具的不快。帮助孩子动脑筋想各种各样的玩法,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发现有趣的游戏,就成了我们俩不言而喻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孩子的快乐与市场上买的玩具的多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大人哪有心思,哪有钱给我们买五颜六色的益智玩具啊。天天在外边玩泥巴藏猫猫,我们不照样玩得满头大汗,笑声飞扬吗?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

就拿上周末来说吧。我妹妹来我家,给我们新买了个电饭锅。打开包装盒,里面有用来防震的带有小圆气泡的塑料包装纸。女儿一把就抽出来:“妈妈,这是什么?”她可能是第一次见这种包装纸感到非常的好奇。我一下子想起自己小时候玩过这种东西,用指头使劲挤压小气泡,一挤一个响,蛮好玩的。我说:“这个可以玩,一会儿妈妈教你。”收拾完后我用手挤气泡给她看,“啪”气泡响了,女儿先是吃了一惊,但马上就来了兴趣,学着我的样子用力在气泡上挤起来。我呢,就和我妹聊起天来。

“妈妈,你看。”女儿在客厅叫我。我探头出去一看,原来女儿已不满足于用手一个一个挤起泡了,他把包装纸铺在地上,整个人站在上边跳,气泡受到挤压,一个个遍地开花起来。女儿更高兴了,咯咯咯地笑着。一会又拿出她的小剪刀,把包装纸剪成四片,围成一个圈,自己再搬把小凳子往当中一坐,小脚左右前后的踩着气泡。“妈妈,我用脚弹琴呢!”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这个玩具还真不错呢。

玩具的好坏在于它是否能带给孩子快乐,而孩子最大的快乐就在他自己的体验和摸索中。有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买益智玩具,跟孩子做游戏,希望孩子能收获一种知识,这往往是我们大人的一厢情愿。其实孩子有孩子的玩法,他可能不会按照成人的常规出牌,但是他却在游戏中体验了别样的精彩。他们可以瞬间上天入地,他们也可以和小鸟对话。曾经经历过儿童的这种世界的成人往往忘记了他们的奥妙。

因此,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比如废旧报纸、卷筒纸芯、娃哈哈瓶等,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开动脑筋、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样一来,既省了钱又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继承玩具是德国人的传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传统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德国人养孩子的支出很少 与中国相比,在德国养育一个孩子,从怀孕到上大学,德国父母为孩子所支出的金钱占其工资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中国。 孩子每月都有津贴 不管有无工作,按照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德国人从出生到去世,终身享受医疗保险。...
    2021-04-25 阅读全文
  • 德国人尊重孩子,让其自然成长 镜头一:幼儿园的环境语言 德国的经济足够发达,但幼儿园却没有我们期待中的现代化设施,更没有我们预想中价值不菲的奥尔夫或蒙台梭利的全套教具或者特色教室。天花板上悬挂的是粗麻绳和轻纱做成的帷幔,充满了梦幻...
    2021-04-21 阅读全文
  • 看德国人如何给孩子零花钱 看到德国孩子的一个关于零花钱的调查,原来居然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根本没有零花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每天1欧的零花钱。 我们德语老师的儿子16岁,她说每周孩子的零花钱是10欧! 问到童一姐姐的零花钱,她说1...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探讨传统语言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一、发现问题 在集体备课时,语言组教师提出目前语言教学活动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使用或参考的语言教材和教学活动设计良莠不齐;二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自己开发的课程或设计的教学...
    2021-08-25 阅读全文
  •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分作文六篇 随着网络的发达,作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为了快速提升我们的作文素养,那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应该如何书写你知道吗?一篇好作文除了要有好文笔以外还要有明确的思想。你知道写好一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分作文》,敬请阅读,希望能帮...
    2022-09-18 阅读全文

与中国相比,在德国养育一个孩子,从怀孕到上大学,德国父母为孩子所支出的金钱占其工资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中国。 孩子每月都有津贴 不管有无工作,按照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德国人从出生到去世,终身享受医疗保险。...

2021-04-25 阅读全文

镜头一:幼儿园的环境语言 德国的经济足够发达,但幼儿园却没有我们期待中的现代化设施,更没有我们预想中价值不菲的奥尔夫或蒙台梭利的全套教具或者特色教室。天花板上悬挂的是粗麻绳和轻纱做成的帷幔,充满了梦幻...

2021-04-21 阅读全文

看到德国孩子的一个关于零花钱的调查,原来居然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根本没有零花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每天1欧的零花钱。 我们德语老师的儿子16岁,她说每周孩子的零花钱是10欧! 问到童一姐姐的零花钱,她说1...

2021-04-28 阅读全文

-->一、发现问题 在集体备课时,语言组教师提出目前语言教学活动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使用或参考的语言教材和教学活动设计良莠不齐;二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自己开发的课程或设计的教学...

2021-08-25 阅读全文

随着网络的发达,作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为了快速提升我们的作文素养,那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应该如何书写你知道吗?一篇好作文除了要有好文笔以外还要有明确的思想。你知道写好一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分作文》,敬请阅读,希望能帮...

2022-09-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