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28

家庭教育。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

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都会尽量与妻女共进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有时还玩一种名叫“玫瑰和刺”的游戏。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我们爱你们”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奥巴马夫妇对女儿的爱体现在每件小事上:和女儿手牵手滑旱冰;相互击掌鼓励对方;萨沙坐在父亲腿上看姐姐马莉娅踢足球;上学第一天,当着总统车队的面,和父母亲个够……

奥巴马夫妇努力融入女儿的生活。无论是萨沙的舞会还是马莉娅的篮球赛,他们都尽量参加。米歇尔的每日安排都有“玩耍”一项。她喜欢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保持联络。

“我认为,女儿在学校表现出色,原因之一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把握平衡,”米歇尔说,“我虽然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挤出时间打理家务。”

最令奥巴马自豪的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期间,他也亲自出席两个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从没有将她们遗忘。

美国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加林斯基说,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同时对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关注。不过,只要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孩子就能根据父母的忙闲自行调整生活。

“守规矩但适当通融”

奥巴马夫妇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女儿尽享童年时光的同时避免被宠坏,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区分对错。

马莉娅和萨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能越界。奥巴马夫妇允许她们与青少年乐坛偶像“乔纳斯兄弟”见面,但拒绝让她们参演风靡全美的少儿电视剧《汉娜·蒙塔纳》;可以使用iPod音乐播放器、照相机和电脑,但不能违反学校规定把手机带到课堂。

不过,规矩固然重要,但家长有时也可适当“通融”。这种事情通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喜欢做的。例如,马莉娅和萨沙的外祖母有时会允许她们20时30分以后上床睡觉、多看一会电视或者多吃几块点心。

米歇尔说,小时候她的母亲对自己很严格,现在却娇惯外孙女。她曾对母亲开玩笑说:“你是谁呀,怎么和我熟悉的妈妈不一样啊?”

“白宫千金”自然受人瞩目,但奥巴马夫妇努力保护女儿的隐私。去年万圣节,一向处事冷静的奥巴马在护送萨沙参加舞会的路上对偷偷跟随的摄影记者大发雷霆。在采访中,奥巴马经常会拒绝回答有关女儿的问题。

“享受美妙的家庭时光”

奥巴马一家住在芝加哥时,每周末都有固定的安排:举行家庭舞会和比萨饼午餐。夏天,一家人还常去踏青。奥巴马当参议员期间经常不在家,米歇尔和女儿就制定了“促膝时间”,即母女三人躺在床上聊天。

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一家人从芝加哥搬到华盛顿,米歇尔的母亲也跟随搬进白宫,担任“第三家长”的角色,负责安排外孙女的业余生活、监督她们写作业、练钢琴。米歇尔曾表示,“第一祖母”在一家人适应白宫新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专家阿蒂亚哈·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我喜欢那些有祖父母的家庭。数代同堂让一个家庭充满活力。”

奥巴马就职总统后,白宫举行了一个家庭庆祝会,大约50名亲戚和朋友参加。入主白宫前,奥巴马一家就经常和这些人聚会,相互帮忙。米歇尔说,当丈夫工作繁忙时,就会有人暂时充当一下“周末爸爸”,协助她照顾两个女儿。

泰勒认为,孩子与熟悉的成年人接触十分重要,“(孩子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或者敞开心扉”。

“好孩子心中有他人”

马莉娅和萨沙拥有良好的教养,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中听父亲演讲,还会微笑着倾听陌生人为她们唱生日快乐歌。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说:“许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礼仪。学习礼仪可以让孩子关注他人,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这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奥巴马夫妇一直教育女儿要心中有他人。在父母的指导下,马莉娅和萨沙志愿帮助穷人,并选择以尊重他人、社区服务为教学理念的希德威尔友谊学校就读。

“要多参加户外活动”

一项针对16个国家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将过多时间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孩子的户外游戏时间大大减少。在此问题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寻呼机和“黑莓”不放的父母无疑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奥巴马曾在一个大型集会上说:“仅仅告诉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好点’是不够的。你的孩子回到家,家里开着电视,开着收音机,你不帮孩子检查作业。房间里一本书也没有,你还沉迷电脑游戏。”

为了让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奥巴马夫妇在白宫院子里搭建了秋千和绳梯。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玩这些普通游戏装置,孩子们可以用到最基本的运动技巧。即使天气寒冷,她们也会到户外玩,理应如此。”刘莉莉

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青春励志片的主角,背负着远大理想,一步一步坚定地摆脱桎梏,坚毅勇敢地挑战外界、挑战自我,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

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这个她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她告诉儿子,“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正是由于妈妈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奥巴马没有为自己的肤色所困惑,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正是因为妈妈的坦诚与宽容,奥巴马没有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而是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的聪明、幽默、擅长乐器和有一副金嗓子——显然奥巴马遗传了爸爸优秀的基因;正是受到妈妈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精神的影响,奥巴马总是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奥巴马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的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地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竟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妈妈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讲述“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

在生活中,奥巴马的妈妈会带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会带儿子去看月色,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奥巴马的继父曾经告诫过他,“最好成为强者,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成长在一个国际关系的大家庭中,奥巴马的梦想是一个黑人青年在生存的挣扎中成就的。在大学,他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做社工激发了他从政的热情,他考进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这是奥巴马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而奥巴马也把这种励志教育贯穿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他告诉女儿们在看到不正确的事物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加以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他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建设一个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励志教育……破碎的家庭,完整的家庭教育。奥巴马的成长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我们看到父母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但是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地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子教育的五大锦囊


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 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奥巴马都会尽量与妻女共进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有时还玩一种名叫“玫瑰和刺”的游 戏。

“要知道我们爱你们”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奥巴马夫妇对女儿的爱体现在每件小事上:和女儿手牵手滑旱冰;相互击掌鼓励对方;萨沙坐在父亲腿上看姐姐马莉娅踢足球;上学第一天,当着总统车队的面,和父母亲个够……

奥巴马夫妇努力融入女儿的生活。无论是萨沙的舞会还是马莉娅的篮球赛,他们都尽量参加。米歇尔的每日安排都有“玩耍”一项。她喜欢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保持联络。

“我认为,女儿在学校表现出色,原因之一是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把握平衡,”米歇尔说,“我虽然工作繁忙,但一定会挤出时间打理家务。”

最令奥巴马自豪的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期间,他也亲自出席两个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从没有将她们遗忘。

美国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加林斯基说,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同时对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关注。不过,只要别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孩子就能根据父母的忙闲自行调整生活。

“守规矩但适当通融”

奥巴马夫妇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女儿尽享童年时光的同时避免被宠坏,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区分对错。

马莉娅和萨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能越界。奥巴马夫妇允许她们与青少年乐坛偶像“乔纳斯兄弟”见面,但拒绝让她们参演风靡全美的少儿电视剧《汉娜·蒙塔纳》;可以使用iPod音乐播放器、照相机和电脑,但不能违反学校规定把手机带到课堂。

不过,规矩固然重要,但家长有时也可适当“通融”。这种事情通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喜欢做的。例如,马莉娅和萨沙的外祖母有时会允许她们20时30分以后上床睡觉、多看一会电视或者多吃几块点心。

米歇尔说,小时候她的母亲对自己很严格,现在却娇惯外孙女。她曾对母亲开玩笑说:“你是谁呀,怎么和我熟悉的妈妈不一样啊?”

“白宫千金”自然受人瞩目,但奥巴马夫妇努力保护女儿的隐私。去年万圣节,一向处事冷静的奥巴马在护送萨沙参加舞会的路上对偷偷跟随的摄影记者大发雷霆。在采访中,奥巴马经常会拒绝回答有关女儿的问题。

“享受美妙的家庭时光”

奥巴马一家住在芝加哥时,每周末都有固定的安排:举行家庭舞会和比萨饼午餐。夏天,一家人还常去踏青。奥巴马当参议员期间经常不在家,米歇尔和女儿就制定了“促膝时间”,即母女三人躺在床上聊天。

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一家人从芝加哥搬到华盛顿,米歇尔的母亲也跟随搬进白宫,担任“第三家长”的角色,负责安排外孙女的业余生活、监督她们写作业、练钢琴。米歇尔曾表示,“第一祖母”在一家人适应白宫新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专家阿蒂亚哈·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我喜欢那些有祖父母的家庭。数代同堂让一个家庭充满活力。”

奥巴马就职总统后,白宫举行了一个家庭庆祝会,大约50名亲戚和朋友参加。入主白宫前,奥巴马一家就经常和这些人聚会,相互帮忙。米歇尔说,当丈夫工作繁忙时,就会有人暂时充当一下“周末爸爸”,协助她照顾两个女儿。

泰勒认为,孩子与熟悉的成年人接触十分重要,“(孩子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或者敞开心扉”。

“好孩子心中有他人”

马莉娅和萨沙拥有良好的教养,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中听父亲演讲,还会微笑着倾听陌生人为她们唱生日快乐歌。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说:“许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礼仪。学习礼仪可以让孩子关注他人,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这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奥巴马夫妇一直教育女儿要心中有他人。在父母的指导下,马莉娅和萨沙志愿帮助穷人,并选择以尊重他人、社区服务为教学理念的希德威尔友谊学校就读。

“要多参加户外活动”

一项针对16个国家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将过多时间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孩子的户外游戏时间大大减少。在此问题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寻呼机和“黑莓”不放的父母无疑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奥巴马曾在一个大型集会上说:“仅仅告诉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好点’是不够的。你的孩子回到家,家里开着电视,开着收音机,你不帮孩子检查作业。房间里一本书也没有,你还沉迷电脑游戏。”

为了让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奥巴马夫妇在白宫院子里搭建了秋千和绳梯。斯平克斯·富兰克林说:“玩这些普通游戏装置,孩子们可以用到最基本的运动技巧。即使天气寒冷,她们也会到户外玩,理应如此。”

奥巴马: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青春励志片的主角,背负着远大理想,一步一步坚定地摆脱桎梏,坚毅勇敢地挑战外界、挑战自我,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

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这个她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她告诉儿子,“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正是由于妈妈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奥巴马没有为自己的肤色所困惑,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正是因为妈妈的坦诚与宽容,奥巴马没有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而是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的聪明、幽默、擅长乐器和有一副金嗓子——显然奥巴马遗传了爸爸优秀的基因;正是受到妈妈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精神的影响,奥巴马总是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奥巴马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的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地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竟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妈妈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讲述“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

在生活中,奥巴马的妈妈会带儿子一起观赏日出日落,会带儿子去看月色,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奥巴马的继父曾经告诫过他,“最好成为强者,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成长在一个国际关系的大家庭中,奥巴马的梦想是一个黑人青年在生存的挣扎中成就的。在大学,他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做社工激发了他从政的热情,他考进哈佛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这是奥巴马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而奥巴马也把这种励志教育贯穿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他告诉女儿们在看到不正确的事物时,要敢于挺身而出加以矫正,并努力工作让其他人也能获得“你们所拥有的机会”。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建设一个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世界!

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励志教育……破碎的家庭,完整的家庭教育。奥巴马的成长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我们看到父母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但是我们可以竭尽所能地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奥巴马妈妈的育儿经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呢?”

这是1961年,而1964年,安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此后,老奥巴马带着另一个美国女子去了肯尼亚老家工作。

本来,安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她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而且自他们离婚后一直到1982年老奥巴马遭遇车祸去世,奥巴马只见过爸爸一次。

然而,安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不仅如此,而且或许更重要的收获是,妈妈这样谈到爸爸,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他的内心不仅不必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可能是奥巴马现在展现出的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

显然,奥巴马也继承了妈妈的这一天性。美国民主党内初选中,尽管一开始希拉里占据明显上风,并在后来也给他造成过严重挑战,但奥巴马和他的竞选阵营从未乱过阵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美国家庭教育遵循的12个法则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的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但愿我们能从中受到启迪,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据《大河报》)

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风俗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曲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没有午睡的习惯。

9.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出、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0.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所以,必须找工作,做到经济上独立。

11.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一起进公园或歌舞厅买票,还是入餐馆买饭,一切费用都是“AA制”。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做的最糟糕的事,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真正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13.资本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他们宁肯花钱去雇用一个有才干的经理来经营他们的事业。资本家死后,子女“吃”遗产有规定期限,但要付出很高的遗产税,而且这些“剪息票”的寄生虫,权力和地位是继承不到。

相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教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子教育的五大锦囊 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奥巴...
    2021-03-29 阅读全文
  • 奥巴马: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
    2021-03-27 阅读全文
  • 奥巴马妈妈的育儿经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奥巴马曾是“问题少年” 奥巴马“魔力”何在? “奥巴马”这个名字,如今在美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其蕴藏的巨大能量,一次又一次突破人们的预期,不断为美国政治史创造新纪录。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并无多少政治履历的非洲裔美...
    2021-04-29 阅读全文
  • 美国家庭教育遵循的12个法则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
    2021-04-21 阅读全文

身为“总统老爸”和“第一夫人妈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夫妇秉持几点准则,努力为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沙营造一个严格而自由的环境,希望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奥巴...

2021-03-29 阅读全文

奥巴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之爱,始终用规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写下这个肩题时,眼前浮现出奥巴马灿烂的笑容,帅气自信而又勇于担当。我们今日见到的一脸阳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颇像好莱坞制造的...

2021-03-27 阅读全文

奥巴马刚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对奥巴马妈妈安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

2021-04-20 阅读全文

奥巴马“魔力”何在? “奥巴马”这个名字,如今在美国已成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其蕴藏的巨大能量,一次又一次突破人们的预期,不断为美国政治史创造新纪录。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并无多少政治履历的非洲裔美...

2021-04-29 阅读全文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

2021-04-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