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死亡无需和孩子解释

发布时间:2021-04-12

教育孩子笔记。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死亡无需和孩子解释”,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至亲会离开我们。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小孩不愉快,往往回避死亡的话题,转述成“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儿童心理专家们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同的认识,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来讲,丧亲容易产生失落与悲伤的情绪,父母或照顾者应与其情绪“同步”,并帮助其从创伤事件中寻找动力,从消极走向积极的生活态度。

幼儿园不轻易谈死亡话题

“3岁以下的孩子对生死感触不深,不明白什么是生死,而4-6岁的孩子,对死亡有一定的概念。广州众慧心理咨询师黄家良说,“当失去了自己情感依赖的亲人,自然会有悲伤、难过等情绪,这主要取决于丧亲儿童对死亡概念理解的程度、死者的死因和与死者间的亲密度等。”

死,是一个令人忌讳的字眼,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极少和孩子谈及死亡的话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院长吴冬梅告诉记者,在幼儿园,老师不轻易和小朋友讲有关死亡的话题。因为每个小朋友的心理发育程度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所以其理解和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如果老师和小朋友们讲死亡的话题,担心会影响到孩子们积极的生活态度。毕竟死亡总会让人联想起恐惧,有些孩子会怕黑,夜里不敢独自睡觉,有不安全感。

虽然不对全体小朋友讲死亡的话题,但对那些有疑问或者经历过丧亲的孩子,老师会加以个别指导。死亡在本质上让人难以回答,死亡的未知性也让人感觉很无助。吴冬梅说,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直接谈及死亡,以免引发其恐惧的心理。

失去至亲,可用比喻解释

大多数儿童对死亡并不了解,为避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们往往回避死亡话题,采取扭转的策略,比如对孩子说“××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实际上这种方式不可取,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糊涂,因为这是一个悬念,孩子只会纠缠在这个问题

如何解释死亡?中国NLP(神经语言编程)学院专家黄启团说,可以用引喻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死亡,比如爷爷去世了,可以告诉孩子,爷爷其实是和我们坐同一辆列车,只是爷爷比我们早上车,他的目的地到了,就下车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把死亡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对于和孩子感情较深的亲人去世,黄启团认为,父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认同其悲伤的情绪,陪着孩子一起哭,认同和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第一次遭遇到死亡的话题,可能是孩子养的宠物突然死亡。黄启团说,不用跟孩子解释宠物为什么会死,更不能说“我再买个新的给你”,这些话显得很苍白无力,还会让人觉得很“冷血”。在这一刻,就只要“同步”孩子的情绪,和他一起因为失去宠物而伤心,并由孩子拿主意如何处理宠物的“后事”,让其了解生离死别的含义。

亲属重病期间,孩子不探视为好

濒临死亡时,人总是很留恋,更加舍不得放不下自己的亲人,尤其年幼的子孙。那么长辈患重病时,是否适合带年幼的孩子探病呢?黄家良说,从健康的角度讲,孩子应该少去病房,因为那里毕竟有很多细菌、病毒,容易传染。从心理的角度上讲,带孩子去探望重病号也不妥,因为重病患者被疾病长期折磨,其容貌、精神状况可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其健康状态的样子相差甚远,如果让孩子看到患者的模样,会留下深刻的创伤性画面,孩子今后可能会怕黑、做恶梦。如果是自然死亡,孩子不需要回避与死者临终见面。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对重大疾病及死亡并不理解,他们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会和了解死亡的真实意义。每年清明节时,孩子们随大人一起踏青扫墓,总是蹦蹦跳跳显得很开心很快乐。黄启团说,已故的先人看到后人开心的生活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用小故事和孩子说死亡


用小故事和孩子说死亡和xx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垃圾桶旁,有位看样子有五十几岁的流浪汉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xx看到了就问我:“妈妈,他怎么捡垃圾桶里的东西吃呢?”我说:“看样子,这人应该是神经上有点问题,所以才流浪在外的吧!”xx:“那他的家人呢?他的爸爸妈妈呢?”我说:“他应该是找不回去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人也应该不知道他在哪里.”xx听我这一说,纠正道:“妈妈,你看他都那么老了,他的爸爸妈妈可能都去世了吧!”我说:“都有可能,但真正是什么原因,我们都不知道。”

这时xx又问道:“妈妈,你说人为什么要死呢?”听到xx问到关于死亡的话题,我有点小警惕,因去年我自己奶奶去世时,xx问了这个问题,还偷偷的哭湿了枕头,几天里闷闷不乐。但他的问题我若不回答,他又会追根问底。我想到自己小的时候,睿外婆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从此让我对死亡不再想的那么悲观。于是我想不如就拿这个故事,讲给xx听吧!说不定他会和我有着一样的收获。

于是我对xx说:“人只因为会死,那也是后来才这样的,在很久很久前,人都不会死,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像蛇一样脱层皮就行了,并且还会变回年轻的模样。”xx听我这一说,很好奇,追问道,那为什么后来就变了呢?我说:“就是因为人不死,只要脱皮就行,所以地球上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多。食物慢慢就供应不上人们食用,人们就越来越饥饿,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就只要见到可食用的东西,就都会弄回来吃。那时除了人就算蛇最多了,人们就天天捉蛇来煮着吃,蛇在人们疯狂的捕捉下,到最后就剩下蛇王和他的妻子了。蛇王看到自己的家簇马上就要灭亡了,很伤心,并痛恨这上天不公平的对待。于是蛇就来到天宫找玉皇大帝告人们的行为,在蛇的痛诉下,玉皇大帝就派二郎神到人间调查实情,二郎神来到人间,看到和人们关系亲密的牛,问它人们的状况,可牛伤心地哭着说:“我们现是为了人们能吃得上饭,没日没夜的干活,没有一天休息,但我们的劳果远远供不上人们需求。”二郎神把调查的结果回天宫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此事思想了三天三夜,为了削弱人们的繁育,最终他决定,人只可生活六十年时光,当人们听到这个决定时,不服上诉,问玉皇大帝,为何从长生不老,一下改到六十年,觉得时光太少.玉皇大帝最终判定,给人们一个机会,说只要人心向善,就可多生活几十年。另因蛇快灭亡,于是充许蛇可以像人之前一样脱皮繁生。就这样人和蛇的生存命运被玉皇大帝做了改变,也就有了现在人会死的原故。

xx很认真的听完这个故事,感憾的说:“是哦!若人一直不死,那地球都会装不下。那到现在可能见不到任何生物,因为被人吃光了,没有食物,还真有点可怕,玉皇大帝还真是英明.”是吧!不然他怎么会当上玉皇的呢!我回应着xx.就这样xx转移和我聊着天宫的事件.

对于死亡的话题,有时在面对孩子时,我们都会很难做解释,因为孩子小,他们不明白,人为何会死,并且对死亡会存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因为我自己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后经xx外婆讲了这个故事,才消除了我对死亡的恐惧.我想通过这个故事,xx以后对死亡也不会再看得那么悲观,反会认为死亡是一件非常符合常理的事.

和孩子讲死亡,并不可怕


女儿对死亡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感。比如她经常会好奇地问:“妈妈,姥姥和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死?”

禁忌问题背后的思索

在女儿的世界里,除了经历过和邻居哥哥养的灰兔死亡的经历之外,死亡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我知道,对于这种我们不得不面对却又害怕提及的话题,如果不能给她一些相对肯定的答案,类似这样的追问肯定还会继续下去。

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其实是来自于无知,也许和六岁的女儿讲死亡有些残忍,但这就跟给孩子讲风雨雷电等自然知识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每个人战胜恐惧和悲伤的方法只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博弈,这种谁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或者预判,不如让孩子去理解,并更努力地生活来得实在一些。

为了给女儿关于死亡的答案,我带着她阅读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故事书,其中有一本名为《再见了贝贝》的书很不错,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叫贤贤的男孩养的一只小鸡死亡后,奶奶跟他之间的一段对话。在经过一些阅读后,女儿大概感受到死亡是一个生命终结的过程。

当然,仅仅理解死亡的含义对孩子来说是不够的,当他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之后,我要做的是给女儿更多的引导,包括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对生命的珍惜这一系列的认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死亡的内涵。

生活经历中,自然而然认识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我开始和女儿一起养蝴蝶。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经历了毛毛虫到蛹,再到羽化成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多次近距离地接触了一只蝴蝶的死亡:被女儿不小心踩死的柑橘凤蝶的幼虫、没来得及羽化就彻底腐化的白带锯蛱蝶的蛹、那些没有羽化成功的蝴蝶,甚至是蝴蝶本身只有10天的短暂的一生……在每一次接触到蝴蝶死亡的过程中,我都下意识地给女儿讲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米小,你看蝴蝶很漂亮,可是他们的一生要经历那么复杂的过程,真不容易啊!我想蝴蝶也是因为知道这个过程的困难,才会将自己变得更加漂亮,每天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

“米小,毛毛虫好脆弱,其实不仅仅是毛毛虫,所有的生命都很脆弱,我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谁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呢?所以每天都得开心才好!”

“米小,你看这么多的蛹没有全部羽化成蝶,很多蝴蝶的翅膀没有完全充血,无法张开,很多蝴蝶因为发育不良翅膀很小,要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真不容易啊!”

……

在养蝴蝶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和女儿一直在探讨关于蝴蝶的一生,以及他们脆弱的生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死亡的话题经常被提及、延伸。

“妈妈,我们要更加爱护蝴蝶,更加爱自然,爱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不容易啊!”我想这应该就是女儿对死亡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发自肺腑的感慨。

在养蝴蝶的过程中,那些能够正常羽化成功的蝴蝶在经过10天左右短暂的生命之后死亡的个体,都被我拿来和女儿一起做成了蝴蝶的标本。

“妈妈,蝴蝶生前很美丽,死后我们做成的标本也一样美丽。”操作的过程中,女儿有着同样的感慨。

“是的,活着得有意义,死后得有价值。你看蝴蝶生前能给我们带来美丽、帮助花儿授粉,死后还能变成美丽的标本让我们观察、研究它,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我顺着女儿的话告诉她生命的意义。

“活要活得开心,死要死得有价值,这是自然规律,是达尔文爷爷说的,我妈妈也这样说。”这是女儿养蝴蝶一段时间之后的总结陈词,这句话也被她用在幼儿园的故事会上,故事中,她讲的就是一只美丽蝴蝶的一生。

Mamimate小结

就此,关于死亡和生命的话题结束了。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现在对死亡有这样的认识,足够了。不过,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让孩子心理更强大是每个母亲的责任,从孩子对死亡的兴趣点上展开相关的学习,我想这才是最好的亲子互动。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去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风起云涌,大家都在归罪于富士康企业。确实,不能否认,富士康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是,作为跳楼的主体,那些打工者,自己也是有许多问题的。如果往前追溯,这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这两个字眼的,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从心理学上讲,孩子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其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以及活动和行为的自主性、自由权,使自己感觉到“我能行”的力量。在思维上,2-6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分析的特点,最典型的是泛灵论,即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对幼儿的死亡教育上要特别注意该年龄幼儿的心理特征。

所以,当你有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时,和他们直接描述死亡,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有时候由此反而可能把孩子恐吓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但是,什么是幼儿的“死亡教育”?我个人认为,“死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当我们明白这点,孩子的勇敢、坚韧、探索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二是“爱”的教育。

从教育上讲,“死亡教育”最好延伸为对生命的珍视,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虽然,我们要告诉孩子,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但是,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的是,生命的意义,这样才能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产生心理阴影。

但是,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作为家长,需要知道下面的做法是非常禁忌的:

5岁前亲眼看到真实的血腥场面;当着孩子说“死”可怕;将“死”跟鬼魂联系在一起,和孩子说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平时用鬼、可怕的东西吓唬孩子;看暴力、凶杀、恐惧片;参观阴曹地府、“幻宫”展览;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你没有让孩子接触上面的情形,当孩子没有恐惧的时候,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就不会是消极的。例如,当孩子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孩子不仅不会害怕和产生恶心的感觉,还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此产生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

当我们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的第一步,也就是尽可能消除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爱”的教育。这就是让孩子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即明白生命是从哪里来,去往哪里。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

第二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亲人、好友。孩子你虽然是家中的宝贝,但你还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从小就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困难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向家里寻求帮助。要知道,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多数叛逆,而这样叛逆行为让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新鲜。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进行的粗暴管理。当家庭中过分溺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以“欺负”家人为乐;而当孩子反抗“粗暴”父母的时候,会以残忍或虐待狂的方式来对付其他人。所以,一个人不爱自己,就无法懂得该怎样去爱别人,真正的爱是学会我们能给别人什么。

第三步,让孩子接触到非人类的“死亡”。对这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很自然的,且并不是可怕的,这样他们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非人类“死亡”。家长可以采用的小技巧有:

玩具、书、日常用品等坏了、修不好了;从大自然知生死,察觉四季转换,如种植花草,观察其一生;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或记忆中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参加祭拜;观察腐烂植物“尸体”变化,如腐烂的蔬菜或者水果;打死蚊子类害虫;拿宠物当媒介,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动物死亡,但这个最好5岁以上;

当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的克服恐惧后,又具备爱心、自信心,对自己的东西珍惜,你想,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依恋,还敢于面对、探索世界,遇到了挫折,也知道如何面对,他们长大后,会轻视生命?

需要注意的时候,真发生生活中的一个至亲离开了我们,孩子必须面对,而孩子又小的情况,家长行事、说话需要注意的。孩子小于3岁,建议说“某某不见了”,同时不建议参加葬礼;小于6岁的孩子,“就像自然界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凋零一样,某某离开我们了,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但我们依然爱着他,他也还爱着我们”,同时也不建议参加葬礼。6岁以上,可以实说。有几点需要注意:

不欺骗孩子,坦诚地给孩子们最简单明了回答;家长和孩子都不宜压抑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思念,但家长需要尽快走出悲伤;不宜过度的禁忌;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死亡,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它追随我们一生,我们经常会设立防御来帮助自己应付对死亡的知觉。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对死的恐惧排除脑外。它会随时潜入到你的梦中,恶梦正是它被显现的地方。当我们的小孩,被对死亡的恐惧所占据时,我们该如何教会他们去面对死亡呢?

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一出生就被已潜入到无意识中。当小孩害怕黑暗,感受到威胁,面临饥饿,这是他们感受到了死亡,他们会哭,会闹,会怕,这时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父母的陪伴就能给予他们安全,暂时忘掉死亡的存在。

孩子长大后,面对着死亡,他们就会焦虑,会惶恐不安,他们没有办法去看待这个死亡,他们会害怕,害怕父母的死去,害怕自己的死去。这时,他们就会陷入到对死亡恐惧的漩涡中,甚至会越陷越深。

既然我们没法去避开,我们只有选择正面地对待。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出生和死亡都是人所要经历的过程,有了出生,就会有死亡,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死亡同时又代表着新生,人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繁衍着。

死亡既然是存在的,它占据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就没办法去忽略它。但我们活着,并不是在等死,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恐惧着死亡的到来,那我们又何必活着呢。活着就是要去学会很好地生活,别等到我们死去的那一天,我们还在不断地遗憾着活的不够好。我们不是要害怕死去,而是学习如何能够很好的死去,那就是学会很好地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抗日英雄们面对死亡时的泰然处之,他们能如此冷静地面对死亡,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是积极的,是充实的,这样的死去也是有意义的;如一些文人、科学家,当他们被笼罩在即将死亡的氛围中,他们也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活得很好,活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活得有自我,这样的他们就可以能够很好地面对死去。

又如一些反例,面临死刑的囚徒,他们是如此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学会很好的生活,可是生命不会重来,他们终究还是在遗憾中,在恐惧中接受死亡,这样的死是没有意义的,是对生的藐视。

告诉孩子,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才踏上生活的道路,就要好好地学习着,生活着,为了更好的活着不断去充实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多色彩,更开心。

既然我们不能避免死亡,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好地活着,活得更好!

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


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

媒体报道中,不时出现孩子遇挫自杀的事件。如果往前追溯,这往往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问题是,2-6岁的孩子,思维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分析特点,最典型是泛灵论,即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在物品都有生命的情况下,确实很难与孩子解释有生命的死亡。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3-5岁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孩子已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或自己身上,9岁以上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对幼儿的死亡教育上要特别注意该年龄的心理特征。

当你有个6岁以下的孩子时向他们直接描述死亡,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有时反而可能把孩子吓住,失去了本来的教育意义。

若孩子问“爸爸,什么是死?”那么,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其实“死亡教育”有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当孩子明白这点,其勇敢、坚韧、探索都将得到极大发展;二是“爱”的教育。

从教育上讲,“死亡教育”最好延伸为对生命的珍视,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虽然我们要告诉孩子,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但更应该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这样才能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

不过,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下面的做法是非常不合适的:5岁前亲眼看到真实的血腥场面;当着孩子说“死”可怕;将“死”跟鬼魂联系在一起,和孩子说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平时用鬼、可怕的东西吓唬孩子;看暴力、凶杀、恐怖片;参观“阴曹地府”展览等。

若你没有让孩子接触上面的情形,孩子没有这些恐惧,对死亡的理解就不会是消极的。例如,当孩子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孩子不仅不会害怕和产生恶心感觉,还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此产生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

所以,正确地让孩子明白死亡,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

第一,让孩子自幼就接受“死亡教育”,先要尽可能消除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开始“爱”的教育。这就是让孩子明白生命是从哪里来,去往哪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

第二,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谁都有自己的亲人、好友,我们的生命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和宝贵。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从小就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向家人寻求帮助。要知道,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多数叛逆,而这样叛逆行为让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剌激。

第三,让孩子接触到非人类的“死亡”。这是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很自然的,且并不是可怕的,这样他们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非人类“死亡”。

可采用的小技巧有:

(1)从大自然知生死,察觉四季转换,如种植花草,观察其一生;

(2)在家里养蚕,观察蚕被孵出、变成成蚕、吐丝结茧、变成虫在产卵,体验生命的轮回;

(3)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或记忆中的爷爷奶奶;

(4)观察腐烂植物“尸体”变化,如腐烂蔬菜或水果;

(5)打死蚊子类害虫;

(6)拿宠物当媒介,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动物的诞生和死亡,但这个场面最好在孩子5岁以上。

当我们让孩子尽可能地克服恐惧后,又具备爱心、自信心,对自己的东西珍惜,你想,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依恋,敢于面对、探索世界,遇到了挫折,也知道如何面对,他们长大后,还会轻视生命吗?

有一个特殊情况,即生活中一个至亲离开了人间,而孩子又必须面对,且孩子又小,家长行事说话要特别注意。

若孩子小于3岁,建议说“某某不见了”,并且不建议参加葬礼;

小于6岁的孩子,就说“像自然界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凋零一样,某某离开我们了,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但我们依然爱着他,他也还爱着我们”,同时也不建议参加葬礼。

6岁以上,可以实说,但有几点需要注意:不欺骗孩子,坦诚地给孩子最简单明了回答;

家长和孩子都不宜压抑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思念,但家长需要尽快走出悲伤;不宜过度地谈论此事。

帮助孩子 正确面对“死亡”


对于亲人的去世,以及身边各种死亡事件的发生,面对死亡,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些孩子会焦虑,有些会尿床,有些会吮手指,有些孩子会拿张椅子坐在门前,等待去世的亲人或者宠物回来……我们要知道孩子有哪些反应,才能够好好帮助他们。

1.情绪障碍

孩子对家庭的变故如同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产生悲伤、生气等情绪,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亲人的死亡,会改变家庭的生活习惯,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变得愤怒和烦躁不安。第二,家长往往会因为悲痛、或着忙着处理死者的后事,就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关注孩子了。

2.行为倒退

行为倒退包括撕咬、尿床、吮手指等。有些失去亲人的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紧张不安的表现,而孩子本人却往往“一无所知”。

3.对死者复生的期盼心理

因为孩子不理解死亡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他们对死者往往怀有一种“再回来”的希望。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早晨出门去上班、晚上必然要回来。因此,他们往往会以为已经去世了的爷爷、奶奶仅仅是去旅行了,不久就会回来。

另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助长了他们的这种认识,如,一些幼儿在观看电视时,发现其中的卡通人物或超人在被射杀后又重新活了过来。因此他们就更加困惑、更加盼望亲人的回来。

4.内疚心理

孩子会想一定要有人负责死亡这件事,而且自己往往就是那个应该负责的人。因此,他们会想是自己使到亲人去世的,因此他们会感到很内疚。因为孩子都想生活是有计划的,既然“睡觉时间”、“游戏时间”、“吃饭时间”等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前计划好了的,那么死亡也必定是事前计划好了的;而孩子在日常生活常常会因为调皮而“惹祸”,因此他们也就自然地认为“死亡事件”也是自己惹的祸。

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做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此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他们或许还会若有所思地向大人们提出许多相关的具体问题,如:难道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吗?我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死行吗?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吗?不过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们往往不会如成人那样,为亲人的死亡带来的哀伤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而已。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当然,美国人更不赞成将“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来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要是同时还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会更大——这样的“解释”除了可能误导孩子外,无疑还会增加孩子做噩梦的可能,并人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惧感等其他种种心理压力,以至于当家里真的死了人时,惊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参加亲人的追悼会。

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育儿心得:跟孩子讨论死亡


晚上八点,小星星洗刷完毕之后,对着妈妈的耳朵小声说:“妈妈,今天晚上,可不可以陪我一起睡觉啊?”

“当然可以啊”。妈妈很痛快地答应了。“可是,为什么呢?小星星一向都是自己睡觉的啊。”

小星星昂着脑袋,想了想,嘴巴俯到妈妈耳朵边,很神秘的样子。

“我有问题要问你啊。”

躺到床上之后,小星星双手支着脑袋,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妈妈。妈妈静静地躺着,等着小星星的“问题”。

过了好一会儿,小星星突然叹了口气,像个大人似的把头埋进了枕头里。

妈妈感到非常奇怪,不由得伸手摸了摸小星星的脑袋,这个刚刚才六岁的小人儿,兴许有什么心事呢。

“妈妈,是不是人都要死啊?”

小星星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很突毋地问。

“是啊,人,都是要死的啊。”

妈妈惊讶极了,想不到小星星要问的,是这么一个连大人都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她感觉到今晚的小星星有些异常。

“也就是说,你和爸爸,有一天也会死的,是不是呢?”

“当然啦,爸爸妈妈有一天也是会死的。”

妈妈觉得口有些干,说出来的话干巴巴的,可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语言变得丰满一些,只好等着小星星的下一个问题。通常,小星星一问起问题来,就会没完没了,一个接着一个,妈妈是知道她这个特点的。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星星听完了妈妈的回答后,又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然后,就又把脑袋埋进了枕头里,而且还把被子用力地向上拉,一直将自己完全盖起来。看上去,她似乎有些害冷的样子。

妈妈担心地伸手去摸小星星的小脸,想试试她是否不舒服,可是,让她吃惊的是,她的手上沾满了小星星的泪水!

这个小小的人儿,居然悄悄地哭了!为什么呢?

妈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将小星星的脑袋揽进怀里,轻轻地拍抚着。也许,这小东西是在学校里受到什么委屈了吧?

小星星把脑袋埋进妈妈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儿。终于,她可能觉得该停止了,于是抬起头,用很重的鼻音继续问:“妈妈,要是你和爸爸在我还没长大的时候就死掉了,我该到哪里去找爸爸妈妈啊?”

呵呵,这小家伙,原来是担心这个问题。

妈妈仍然一下一下地拍抚着小星星的脊背,慢悠悠地说:“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啦,妈妈既然把你生下来了,就一定要把你养到足够大嘛,你看,妈妈现在不是很健康吗?”

小星星突然一轱碌爬起来,睁着大眼睛严肃地望着妈妈:“妈妈,您说话算数吗?来,咱们勾勾手!”说着就迅速地伸出右手小指,不由分说勾住了妈妈的,一边用力摇晃,一边奶声奶气地宣布:“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可是……”

妈妈觉得有什么东西堵着喉咙口,生与死,是人生多么沉重的话题啊,而且,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上,谁可以确定,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呢?就在不久前,她的一个同学,被确诊为乳腺癌,而那个同学的孩子,也不过像小星星一样大吧。可是,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跟小星星才能解释清楚呢?她那么严肃地以为,只要妈妈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的,她哪里知道,有一些事情,即使妈妈答应下来,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比如生,比如死……

其实,小孩子也是应该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吧?妈妈犹豫着,不敢确定,接下来该怎么向这纯洁的小人儿解释了。

“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晚安妈妈!”

小星星打了个哈欠,向妈妈道了晚安,心满意足地躺下了去。

妈妈仍然挣扎在三八线上,不确定是否该怎样给孩子一个更明晰的回答。

“可是……即使……即使妈妈有一天真的死去了,我是说,假如,在你,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只要你心里记着妈妈,那么,妈妈不是也仍然像活着一样吗?”

终于下定了决心。跟一个六岁的小儿谈论死亡的事情,虽然有些残酷,但是,妈妈不想在将来的某一天,让亲爱的女儿说妈妈撒谎,因为,总有一天,这小小的人儿会明白死亡的真相。也许,在开始就让小家伙明白,要比等到她自己发现真相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一些吧?谁知道呢?

小星星显然没想到,妈妈会在做完回答之后又来了个“可是……”。她认真地听着妈妈把话说完,然后,又是长久的沉默。

“妈妈,你是说,你会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对吗?可是……我还是有些害怕。”

沉默的小星星终于开口了,这一次,妈妈发现,口干的不是自己,而是眼前这叫人怜爱的小人儿了。妈妈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手指一下一下地划着女儿黑亮的短发,另一只手,紧紧地、紧紧地,攥住小家伙的小手。

“妈妈,要是有一天,我也死了,怎么办呢?”

被妈妈攥住的那只小手,已经开始轻微地颤抖了。小星星可怜巴巴地仰着大脑袋,眼神是那么无助,那么让人不忍心再说什么。

这一刻,妈妈的心中,别提有多么心酸了。可是,事情已经开始了,就应该有个良好的结束,不是吗?

“星星蛋蛋,”妈妈故意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并且在小星星的名字后边,加了表示宠爱的两个字。“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小星星蛋蛋也死去了,那么,你就会活在你的宝宝心中啦。”

“真的吗?”

“那当然啦,妈妈从来都不说谎话的,是不是?”

小星星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嗯,应该是这样的吧?你死了,活在我的心中,我死了,活在我宝宝的心中,我的宝宝要是也死了呢,那就活在我的宝宝的宝宝的心中,这样的话,妈妈就永远都不会死啦,是这样的吗?”

“是啊是啊,星星宝宝真聪明啊!妈妈,是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死的,因为妈妈会生宝宝,宝宝长大了也要生自己的宝宝……这样一来,宝宝就不用担心死的事情啦,是不是呢?”

“那当然啦!”

这一次,是小星星斩钉截铁的回答了妈妈,而且,是笑容灿烂地说这话了。

“还有问题吗?”

望着小家伙释然的表情,妈妈心头的巨石终于放下了。

“不好意思啊妈妈,还有一个问题呢。”小星星有些羞愧地做了个鬼脸,“妈妈,我们俩已经聊了多长时间的天儿啦?”

“嗯,差不多有五十多分钟了吧。”

“我没按时睡觉,是不是就不算好孩子啦?要是爸爸知道了,会不会吵我们呢?”

“当然不是,小星星一直都是个好孩子,今天晚上睡晚了,是因为我们在讨论很重大、很重大的问题哟。爸爸要是知道,小星星用这么短的时间,弄明白了人生中最重大的问题,他也一定会非常高兴哦。”

“比按时睡觉还重大的问题,是不是?”

“是啊,比按时睡觉重大的多啦。”

“哦,妈妈,你说,世界上还有没有比你更好的妈妈呢?”

“你说呢?”

“我觉得没有了。你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妈妈了!”

“在妈妈的眼里,你也是世界上最棒、最棒、最棒的宝宝哟。”

“可是,妈妈,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我有时候老惹你生气呢,以前,我惹你生的那些气,现在还生吗妈妈?”

“早就不生啦,宝宝越来越懂事,又这么聪明,妈妈怎么会真的生气呢?”

小星星听妈妈这么说,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由衷地笑了:“书上说,人要是生多了气,就会老的很快呢。所以,我想,要是我忍不住让妈妈生多了气,妈妈不是很快就老掉了吗?所以,我以后一定会小心些,不让妈妈多生气啦。而且,不生气是不是就可以活得更长一些时间,对吗妈妈?”

“小星星说的真好!”

“哦,妈妈,现在几点啦?”

妈妈借着室外的光亮,看了看手表:“已经九点了,宝宝是不是该睡了呢?”

“我们躺下的时候,是八点,哇塞,我们终于聊了一个小时的天儿啦!晚安妈妈,这次我可是真的要睡喽。”

小星星说着,把被子裹裹紧,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妈妈就听见了小星星均匀的呼吸声——那小家伙已经安然入睡啦。

想来,今夜,小星星嫩绿色的梦境中,会充满甜蜜和安宁吧?!

喜欢《死亡无需和孩子解释》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用小故事和孩子说死亡 用小故事和孩子说死亡和xx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垃圾桶旁,有位看样子有五十几岁的流浪汉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xx看到了就问我:“妈妈,他怎么捡垃圾桶里的东西吃呢?”我说:“看样子,这人应该是神经上有点问...
    2020-11-04 阅读全文
  • 和孩子讲死亡,并不可怕 女儿对死亡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感。比如她经常会好奇地问:“妈妈,姥姥和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死?” 禁忌问题背后的思索 在女儿的世界里,除了经历过和邻居哥哥养的灰兔死亡的经历之外,死亡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我...
    2021-11-12 阅读全文
  •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去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风起云涌,大家都在归罪于富士康企业。确实,不能否认,富士康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是,作为跳楼的主体,那些打工者,自己也是有许多问题的。如果往前追溯,这与儿时的...
    2020-11-27 阅读全文
  • 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 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 媒体报道中,不时出现孩子遇挫自杀的事件。如果往前追溯,这往往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对幼儿进行死...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死亡,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它追随我们一生,我们经常会设立防御来帮助自己应付对死亡的知觉。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对死的恐惧排除脑外。它会随时潜入到你的梦中,恶梦正是它被显现的地方。当我们的...
    2020-11-10 阅读全文

用小故事和孩子说死亡和xx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垃圾桶旁,有位看样子有五十几岁的流浪汉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xx看到了就问我:“妈妈,他怎么捡垃圾桶里的东西吃呢?”我说:“看样子,这人应该是神经上有点问...

2020-11-04 阅读全文

女儿对死亡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感。比如她经常会好奇地问:“妈妈,姥姥和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死?” 禁忌问题背后的思索 在女儿的世界里,除了经历过和邻居哥哥养的灰兔死亡的经历之外,死亡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我...

2021-11-12 阅读全文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去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风起云涌,大家都在归罪于富士康企业。确实,不能否认,富士康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是,作为跳楼的主体,那些打工者,自己也是有许多问题的。如果往前追溯,这与儿时的...

2020-11-27 阅读全文

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 媒体报道中,不时出现孩子遇挫自杀的事件。如果往前追溯,这往往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对幼儿进行死...

2020-11-12 阅读全文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死亡,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它追随我们一生,我们经常会设立防御来帮助自己应付对死亡的知觉。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对死的恐惧排除脑外。它会随时潜入到你的梦中,恶梦正是它被显现的地方。当我们的...

2020-11-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