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发布时间:2020-11-10

教育孩子笔记。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死亡,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它追随我们一生,我们经常会设立防御来帮助自己应付对死亡的知觉。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对死的恐惧排除脑外。它会随时潜入到你的梦中,恶梦正是它被显现的地方。当我们的小孩,被对死亡的恐惧所占据时,我们该如何教会他们去面对死亡呢?

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一出生就被已潜入到无意识中。当小孩害怕黑暗,感受到威胁,面临饥饿,这是他们感受到了死亡,他们会哭,会闹,会怕,这时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父母的陪伴就能给予他们安全,暂时忘掉死亡的存在。

孩子长大后,面对着死亡,他们就会焦虑,会惶恐不安,他们没有办法去看待这个死亡,他们会害怕,害怕父母的死去,害怕自己的死去。这时,他们就会陷入到对死亡恐惧的漩涡中,甚至会越陷越深。

既然我们没法去避开,我们只有选择正面地对待。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出生和死亡都是人所要经历的过程,有了出生,就会有死亡,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死亡同时又代表着新生,人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繁衍着。

死亡既然是存在的,它占据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就没办法去忽略它。但我们活着,并不是在等死,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恐惧着死亡的到来,那我们又何必活着呢。活着就是要去学会很好地生活,别等到我们死去的那一天,我们还在不断地遗憾着活的不够好。我们不是要害怕死去,而是学习如何能够很好的死去,那就是学会很好地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抗日英雄们面对死亡时的泰然处之,他们能如此冷静地面对死亡,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是积极的,是充实的,这样的死去也是有意义的;如一些文人、科学家,当他们被笼罩在即将死亡的氛围中,他们也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活得很好,活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活得有自我,这样的他们就可以能够很好地面对死去。

又如一些反例,面临死刑的囚徒,他们是如此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学会很好的生活,可是生命不会重来,他们终究还是在遗憾中,在恐惧中接受死亡,这样的死是没有意义的,是对生的藐视。

告诉孩子,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才踏上生活的道路,就要好好地学习着,生活着,为了更好的活着不断去充实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多色彩,更开心。

既然我们不能避免死亡,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好地活着,活得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如何和孩子谈论性问题?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许多家长也从来没有与自己的父母谈论过有关性的话题,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说。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一些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了解一些与性教育有关的知识。有了比较足够的知识准备,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才会有自信心。父母亲的自信心是轻松而有效地实施性教育的关键。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下面一些观点可供家长参考。

1.教给正确的名称

要尽可能地教给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外阴等。这将有利于你与孩子更精确和方便地交流性方面的问题。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也有助于你向孩子解说什么是性侵犯。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叙说是否有性侵犯发生。

2.不要等待发问

有时家长感觉孩子总也不问问题。其实,有时也没必要等到孩子发问才开始谈论。父母可利用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向孩子阐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为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应该采取的预防方法,以及事件发生之后,应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要承认它

有时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根本就不知道。这没有关系。向孩子承认自己不知道。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去寻找答案。通过这件事也可使你在孩子面前树立一种诚实、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榜样。

4.你做的和你说的一样重要

父母应注意孩子从大人身上得到的非语言信息。如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忠诚、共同承担家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对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等等都会通过父母的行为传递给孩子。

5.尊重你的孩子

以下讨论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你的孩子如何处理青少年及以后成人的性问题。这三个因素是:自尊、隐私和如何做出决定。

(1)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自尊是正向的自我观念,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和喜欢自己。良好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扬和支持可促使儿童建立自尊,一味地批评不利于儿童建立自尊。

父母在帮助儿童建立自尊方面似乎有着自然的能力,你看,当孩子最开始试图说话或学习走路的时候父母给孩子以极大的鼓励。孩子的自信、自尊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而且这种需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国外有研究表明,自尊心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值得受尊重的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极少有与性有关的问题。自尊心强的青少年开始性行为的年龄晚,一直到比较成熟的年龄才开始。因此,应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尊心,这也是使他走向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2)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的概念应该从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起就灌输给他。一个学步的小孩当他被告诉某些东西是别人的不能动时,他就有了某种最初的拒绝的概念。告诉孩子,生殖器是人的隐私部位,在没有得到我们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其他人无权看或摸这个部位。告诉孩子不要摸其他人的生殖器。

当告诉孩子大人需要隐私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隐私的权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尽可能早的尊重孩子的隐私愿望,当他们长大时就应完全尊重他们的隐私。这就是说,当孩子上学的时候不要搜查他们的房间,不要偷看他们的日记和信件,不要背地里监视他们。允许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与孩子讨论某些问题时要注意听,不要过多评论,让孩子觉得,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与父母平等对话。这样孩子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你说。父母一样可把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清楚地告诉给孩子。

(3)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做决定

发展孩子做决定和自我判断的能力也是性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孩子做出的有关性的决定,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私下里做出的,也就是说都是我们不在场没有指导他们的情况下做出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遇到的情况和做出的决定也会变得更加复杂。父母要教孩子做决定的技能,告诉孩子有关信息、价值观、自信,怎样去做会有最好的结果,并尽可能早的让他们有自己练习做决定技能的机会。在学习做决定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支持孩子做出决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多数孩子将面临着与性有关的情境,不得不做出他们的决定,他可能需要知道什么是一个安全的约会或社会郊游,什么情境潜伏着性侵犯的危险。对一些情境如何做出较好的决定将部分取决于他们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的技能和信心。

荷兰人如何引导孩子直面死亡


7月24日上午,MH17航班40名荷兰遇难者的遗体回国,皇室出迎,国家降半旗。一具遗体一具棺木一辆灵车,都由八位士兵抬灵,民众自发在马路边注视运送车队,汽车停车亮灯致哀。这种哀悼神圣尊严,荷兰人直面死亡和伤痛的姿态令人动容。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在荷兰获得博士学位并定居下来的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着手,特地撰写了如下关于荷兰人引导孩子直面伤痛与死亡的专栏文章。 (上为市民夹道迎接遇难者遗体回国的场景)

别说“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说简单点,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这样的说法。比如在我们中国,如果一个老年人被诊断为癌症,那么医生一般会先告知其家属,而不会告诉当事人。而在荷兰,只要当事人是神智清醒的,医生都会直接和当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决定是否告诉家属。

投射在日常生活里,荷兰父母也觉得他们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赋予自己强大的信息过滤权,去决定哪些是孩子该知道的,哪些不是。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多数父母只简单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呢”。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样说,是一种没有长远价值的安慰和逃避。因为孩子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虽然得到短暂的慰藉,可是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恐惧的根源,况且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和孩子讨论恐惧,将恐惧肢解,细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体解决放案。荷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比如他们会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么?你觉得那个为什么可怕?怎么样我们才能不怕”等等。这种方式对怕黑,怕虫子这些具体的东西很有用。孩子会认识到这些不可怕,建立识别和面对的意识,心理逐渐成长。

“孩子,我也和你一样害怕”

可如果孩子的恐惧是更深层抽象的情绪,如害怕亲人的死亡,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恐惧,让孩子知道某些情况下,恐惧无法避免,采取行动也无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

我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我身边的故事。我一位朋友的六岁儿子,担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觉。他妈妈会拥抱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眼泪,对他说:“我也和你一样害怕,不过外婆现在不是还在我们身边吗?我们得好好珍惜外婆在的每一天。你要好好睡觉,明天才有精神去看外婆,对不对?”

我要加一句,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最优假设”,别说:“外婆在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相信医疗、相信科学,说不定外婆会很快好起来的。”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地给孩子增加希望,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更大。

当孩子问起爸爸,她只重复强调“去世了”

在荷兰,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不会向孩子隐瞒家庭重大变故的信息。孩子的亲人去世了,家长就明白的告知什么是“死亡”,不会骗说去出差了,出远门了等等;父母离婚了,谁生病了,也直接告知孩子,并解释这些是怎么回事。

我的先生是荷兰人。他公司里的一个员工叫桑德拉,她老公在她儿子Dirk只有4岁的时候出车祸骤然离世。

她当天把Dirk从学校接回家,就对孩子直说了:“爸爸死了!今天爸爸骑摩托车的时候出了事故,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从今天起,只有妈妈和你了,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明天起我们还要处理很多事情,比如爸爸的葬礼,你要去给爸爸道别。我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会有些改变,比如你这几天暂时不会去上学;有可能你会看到妈妈哭,还有很多家人会哭,我尽量做到不大哭,但是有很多东西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Dirk似懂非懂,问:“那我过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不会来呢?”桑德拉红着眼睛说:“不会了,因为爸爸死了,爸爸再也不会出现在你任何的一次生日派对里了。”Dirk大哭,桑德拉搂着他说:“宝贝,妈妈也很难接受和相信,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我们只有一起面对。”

Dirk参加了爸爸的葬礼,给爸爸的棺材上撒土说再见。可是因为他太小了,之后还是经常问起为什么爸爸不在,桑德拉每次都重复强调爸爸去世了。我看不下去,劝她不要太勉强。可我先生非常赞同桑德拉的做法,说必须要反复重申概念,让Dirk真正明白什么是亲人的亡故,这样对他有好处。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决定了他必须比其他孩子要更早的了解死亡,他应该尽快学会接受。

Dirk大概在4个月后,总算接受了父亲离开的事实,并学会了如何与这个事实相处。桑德拉每周会在亡夫遗像前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白玫瑰,而Dirk每天都会给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他会拍着心口说:“爸爸去世了,就算爸爸再也不能来看我,我还是会永远想他。奶奶说了,我们都要习惯在没有爸爸的时候也要快乐的生活。”

Dirk现在已经9岁了,爱好跆拳道和弹钢琴,喜欢吃炸鸡腿和小羊排,和妈妈还有继父及妹妹一起和乐融融的生活。他依然每天给爸爸遗像前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生日的时候,在遗像前多点一支白蜡烛。

“决不能说他可怜”

在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里,“受伤”便不再是孩子们撒娇的理由。若孩子的伤痛和挫折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因造成的,大家都会关爱、支持,一起面对,想办法改善,那个凝聚力的正面能量之强,特别让人感动。若孩子的伤痛,是自己不守规矩造成的,家长几乎完全不同情,也不表现心疼,而是非常“狠心”的让孩子反省,接受教训,及彻底承受后果。

前阵子为了迎接巴西世界杯,在开赛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装饰成橙色。我老公10岁的外甥Armin的任务是剪橙色的彩带,结果他不专心,抬头看电视,一下子就把左手大拇指顶端的肉剪掉了,鲜血奔涌。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了伤口,并带他去医院包扎。他很坚强,没有哭。医生说,这几天会疼痛,在之后的两周他的大拇指会逐渐愈合,可指尖的麻木感会持续大概6-8周。

回家后,他坐着休息,大家也没有特别关注他,继续装饰房子。我帮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他妈妈马上过来说:“他要喝水你让他自己倒,不要喂他喝,让他自己想办法。”说完又回头对着他说:“你只是大拇指受了伤,你的手还可以活动,医生说了你这个伤痛要持续6-8周,在以后的这段时间你要学会忍着不方便也要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说了句:“算了,Armine好可怜!”以他爸爸为代表的全家人都炸开锅了:“他有什么可怜的?从他七岁开始使用剪刀,我们就反复告诫他用剪刀时要专心,如果不专心会有什么危险。他今天不按学到的做事,自己边剪边看电视,伤了他自己,只能说他不够聪明不守规矩,决不能说他可怜。”

于是,在之后吃晚饭,漱口,洗澡(他带了个橡皮手套自己洗),睡觉,都是他自己应付的,临睡前,他和我们亲吻道晚安,然后对他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他睡了之后,他父母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对儿子的关切,除了拿着医生开的药膏反复研究外,还不断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草药对皮肤恢复有帮助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过滤痛苦、筛选信息,希望尽可能的让孩子一路坦途,避免磨难,结果孩子缺少学习挫折之后如何修正自己的机会,成年后可能会更艰难。其实,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直面和接受伤痛需要很多勇气,甚至连拿出这份勇气都需要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因此,我们何不将这份勇气提前献给我们的孩子,让他/她知道,不要羡慕别人的幸运,不用懊恼自己的遭遇,遇到什么,就稳稳的接住,全力承受。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要有直面的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这难道不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吗?

如何与孩子聊天


如何与孩子聊天周五放学后,我与xx步行回家。

我:“xx,今天上午我们分组了,一共分五组,妈妈是第二组,我们这组一共有7个成员:有小A妈、小B妈、小C妈、小D妈、小E妈、小F妈。2个督导老师:韩老师、解老师。韩老师说了,以后每组要比赛,看谁的组表现好,谁的组落后?你愿意让我们第二组落后吗?”

xx:“不愿意。”

我:“那需要你的支持哦!只有孩子与妈妈们都表现好了,我们第二组才能有好成绩。”

xx:“妈妈,我可不想当一个拖后腿的人,你也一样啊,脾气再改小一点点就好了。”

我:“嗯,xx说的对,你看看妈妈这个坏习惯真是不讨人喜欢,你愿意监督妈妈改掉这个坏习惯吗?”

xx:“愿意。”(上面那句话是跟韩老师学的,xx听后好像很有成就感,貌似抓住了我的小辫子)

我:“嗯,谢谢宝贝xx。妈妈也不愿意挨xx的批评,要不太丢人。”

xx:“”

我:“妈妈能做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xx能不能做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呢?”

xx:“能。妈妈,我以后写作业会认真些,也不拖拉,上课专心听讲,不给我们第二组丢分。还有,妈妈和xx都要好好学习。”

我:“恩,那你说说妈妈学习了韩叔叔的课后有进步吗?”

xx:“有,脾气比以前小了,也理解孩子了,但有时还是会发脾气!”

我:“第一周妈妈只做好了一天,第二周做好了3天,第三周是不是一次也没有发过脾气?”

xx:“是的。”

我:“那妈妈昨天为什么发脾气呢?”

xx:“知道,是我写作业又拖拉和粗心。”

我:“恩,妈妈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聊天,以及有以后每组的竞争,xx肯定能做到的对不对?”

xx:“恩。妈妈我不给我们第二组丢分。”

一次因分组而引起的话题,让我看到xx身上一种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或许这也是推进我们进步中一个好的激励方法。

父母谈论孩子的心路历程


父母谈论孩子的心路历程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和我“诉苦”,他说他“烦死”公司的几个同事了。问为什么时,回答说“只要那些男男女女闲下来,话题就离不开孩子,桌面、背景都是孩子相片”,并说等他有了孩子,绝对闭嘴不说。我笑了笑,这些父母多为0-3岁婴儿的父母。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个婴儿的家长在一起聊天,说的最多是孩子,而几个幼儿家长聚到一起,几乎都在“炫耀”自己孩子了。可是,对学龄以后孩子的父母,除了那些很优秀或很有问题孩子以外,家长几乎很少对外人谈论自己孩子。所以,旁听一下成人之间的生活闲话,基本可推测是否有孩子,以及孩子的表现如何,呵呵。

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可以说是影响很大的家庭事件,完全改变一个家庭的结构。婴儿刚出生,除了吸允以外,几乎什么都不会,需要监护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赶巧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年轻父母都是独生子女,且自己孩子也是独苗,所以,初为人母或人父的家长,对养育孩子根本是“一窍不通”,很少知道怎么正确做一个父母。参见《婴儿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故此,婴儿阶段的父母,前期是充满喜悦的“炫耀”,是辈分升级后的正常反应。而经过无数次重复的喂养过程,以及每次遇到孩子新出现的问题,这些父母谈论孩子,是为了快速从其他较有经验的父母那获得育儿经验,交流开始偏向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此时,父母是最虚心和最容易接受育儿理念的,也逐渐从毛手毛脚的父母,慢慢变成熟练工!参见《想炫耀孩子,我教你一招!》。

等孩子进入幼儿园阶段,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商家口号影响下,父母谈论孩子再次进入高峰。此时,年轻父母已耐不住寂寞了,特别是看到其他孩子经过兴趣班的强化培训,能有超出常规孩子水平的表现时,相互之间重要的交流主题,就是如何提高孩子能力了。于是,只要孩子能拿的出手,自然人前要孩子表演,或父母主动经常对身边的人提起和谈论。参见《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有意思的是,对于幼儿的顽皮、捣蛋,父母对熟悉的人往往会淡化,只说调皮而不提细节。这多少是一种没有面子的感觉,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常规情况下,如果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别人谈及孩子而自己不说,很可能在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头痛”的问题。此时,家长会找一些专家咨询,希望能获得短平快的方法,其着急程度丝毫不亚于孩子生病。

当孩子进入童年期,他们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间接经验学习,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同时,父母与儿童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亲子和关注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孩子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主要处理小孩子的问题,诸如发脾气、打架、良好生活习惯等,变成更多的是处理学龄孩子的问题,诸如学习、安全、同伴交往等。参见《童年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于此同时,不少父母感觉孩子变得“不听话”了,远不如幼儿阶段那么好调教。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情况,这是因为童年期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的,而入学以后就变成共同控制,同伴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父母变成只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孩子的自我监督行为,孩子也知道何时需要寻求父母的指导。参见《父母的教化与孩子不听话》。

对有童年期孩子的父母来说,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情况,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家长很少出现“祥林嫂”的症状了。这不仅是父母逐渐适应了孩子发展,孩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被吸引了,同时,父母开始进入壮年,可以交谈的朋友数量开始下降,在人格表现得越来越成熟,内心开始变得收敛和稳重,其宜人性和责任心却逐渐升高。

所以,童年期孩子的父母较少再“炫耀”孩子了,因为孩子的自我觉醒和成长,而变得不受“控制”了,加上自己的成熟,与外人谈论孩子的次数快速下降。但家庭内部的讨论,有可能因孩子的问题而逐渐上升。如果是那些“吃幼儿阶段抢跑老本”孩子的父母,孩子正常化,更是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面对如此“窘境”,父母自然也是不提为妙。参见《你带着孩子抢跑,未来未必得第一!》。

随着性器官的成熟,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即青春期,他们开始出现“叛逆”,希望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虽然生理上快速成熟,使孩子产生了成人感,可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这些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使孩子全面要求独立自主,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参见《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另外,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加强,是同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影响力开始超过父母。反过来,由于孩子自身洞察力与对他人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从人的整体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开始发现家长的很多缺点,往往会不再以父母为榜样,对父母的依赖明显减少了,而反抗性情绪却增加了。此时的许多父母,很可能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于此同时,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开始或即将步入中年。这些父母已经由年轻时的外倾变得越来越内倾,关注的焦点投向内心世界,内省日趋明显和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在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下,很少出现冲动和毫无顾忌的行为,知道什么该说和什么不该说。另外,此阶段的父母,其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已经不会逢人就说自己的事情和家庭情况。

所以,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亲子接触和相互了解更加减少。有些家庭虽然天天见面,亲子之间除了日常打招呼或唠叨,几乎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此时,加上父母自己的内敛和被磨去棱角,以及缺乏很知心的朋友,故许多的父母很少对外人谈及自己的孩子,每当有人问起,往往会在一声叹息或简略回答之后,快速扯到其他话题上。参见《父母唠叨对孩子的十大危害》。

当然,父母对外人说自己孩子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既和其本人的性格相关,也和孩子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年龄的体现(你属于什么阶段?呵呵)。毕竟每个人想把自己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其他人,是非常正常的情形。但是,家长要反思的是,如果在任何时间段,都给予孩子充分尊重和自主选择,多从心理上了解和接近孩子,那孩子必然感到认同和接纳,他们也会拥有众多可炫耀的地方。(作者:XXX,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和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作者)

死亡无需和孩子解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至亲会离开我们。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小孩不愉快,往往回避死亡的话题,转述成“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儿童心理专家们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同的认识,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来讲,丧亲容易产生失落与悲伤的情绪,父母或照顾者应与其情绪“同步”,并帮助其从创伤事件中寻找动力,从消极走向积极的生活态度。

幼儿园不轻易谈死亡话题

“3岁以下的孩子对生死感触不深,不明白什么是生死,而4-6岁的孩子,对死亡有一定的概念。广州众慧心理咨询师黄家良说,“当失去了自己情感依赖的亲人,自然会有悲伤、难过等情绪,这主要取决于丧亲儿童对死亡概念理解的程度、死者的死因和与死者间的亲密度等。”

死,是一个令人忌讳的字眼,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极少和孩子谈及死亡的话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院长吴冬梅告诉记者,在幼儿园,老师不轻易和小朋友讲有关死亡的话题。因为每个小朋友的心理发育程度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所以其理解和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如果老师和小朋友们讲死亡的话题,担心会影响到孩子们积极的生活态度。毕竟死亡总会让人联想起恐惧,有些孩子会怕黑,夜里不敢独自睡觉,有不安全感。

虽然不对全体小朋友讲死亡的话题,但对那些有疑问或者经历过丧亲的孩子,老师会加以个别指导。死亡在本质上让人难以回答,死亡的未知性也让人感觉很无助。吴冬梅说,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直接谈及死亡,以免引发其恐惧的心理。

失去至亲,可用比喻解释

大多数儿童对死亡并不了解,为避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父母们往往回避死亡话题,采取扭转的策略,比如对孩子说“××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实际上这种方式不可取,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糊涂,因为这是一个悬念,孩子只会纠缠在这个问题

如何解释死亡?中国NLP(神经语言编程)学院专家黄启团说,可以用引喻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死亡,比如爷爷去世了,可以告诉孩子,爷爷其实是和我们坐同一辆列车,只是爷爷比我们早上车,他的目的地到了,就下车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把死亡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对于和孩子感情较深的亲人去世,黄启团认为,父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认同其悲伤的情绪,陪着孩子一起哭,认同和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第一次遭遇到死亡的话题,可能是孩子养的宠物突然死亡。黄启团说,不用跟孩子解释宠物为什么会死,更不能说“我再买个新的给你”,这些话显得很苍白无力,还会让人觉得很“冷血”。在这一刻,就只要“同步”孩子的情绪,和他一起因为失去宠物而伤心,并由孩子拿主意如何处理宠物的“后事”,让其了解生离死别的含义。

亲属重病期间,孩子不探视为好

濒临死亡时,人总是很留恋,更加舍不得放不下自己的亲人,尤其年幼的子孙。那么长辈患重病时,是否适合带年幼的孩子探病呢?黄家良说,从健康的角度讲,孩子应该少去病房,因为那里毕竟有很多细菌、病毒,容易传染。从心理的角度上讲,带孩子去探望重病号也不妥,因为重病患者被疾病长期折磨,其容貌、精神状况可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其健康状态的样子相差甚远,如果让孩子看到患者的模样,会留下深刻的创伤性画面,孩子今后可能会怕黑、做恶梦。如果是自然死亡,孩子不需要回避与死者临终见面。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对重大疾病及死亡并不理解,他们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会和了解死亡的真实意义。每年清明节时,孩子们随大人一起踏青扫墓,总是蹦蹦跳跳显得很开心很快乐。黄启团说,已故的先人看到后人开心的生活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不谈死亡的“死亡教育”

去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风起云涌,大家都在归罪于富士康企业。确实,不能否认,富士康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是,作为跳楼的主体,那些打工者,自己也是有许多问题的。如果往前追溯,这与儿时的“死亡教育”不足有关。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是很忌讳“死亡”这两个字眼的,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从心理学上讲,孩子3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其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以及活动和行为的自主性、自由权,使自己感觉到“我能行”的力量。在思维上,2-6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准确的分析的特点,最典型的是泛灵论,即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对幼儿的死亡教育上要特别注意该年龄幼儿的心理特征。

所以,当你有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时,和他们直接描述死亡,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有时候由此反而可能把孩子恐吓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但是,什么是幼儿的“死亡教育”?我个人认为,“死亡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当我们明白这点,孩子的勇敢、坚韧、探索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二是“爱”的教育。

从教育上讲,“死亡教育”最好延伸为对生命的珍视,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虽然,我们要告诉孩子,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但是,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的是,生命的意义,这样才能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产生心理阴影。

但是,生死教育不用刻意为之。作为家长,需要知道下面的做法是非常禁忌的:

5岁前亲眼看到真实的血腥场面;当着孩子说“死”可怕;将“死”跟鬼魂联系在一起,和孩子说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平时用鬼、可怕的东西吓唬孩子;看暴力、凶杀、恐惧片;参观阴曹地府、“幻宫”展览;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你没有让孩子接触上面的情形,当孩子没有恐惧的时候,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就不会是消极的。例如,当孩子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孩子不仅不会害怕和产生恶心的感觉,还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为此产生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

当我们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的第一步,也就是尽可能消除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爱”的教育。这就是让孩子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即明白生命是从哪里来,去往哪里。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

第二步,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亲人、好友。孩子你虽然是家中的宝贝,但你还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从小就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困难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向家里寻求帮助。要知道,在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多数叛逆,而这样叛逆行为让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新鲜。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进行的粗暴管理。当家庭中过分溺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以“欺负”家人为乐;而当孩子反抗“粗暴”父母的时候,会以残忍或虐待狂的方式来对付其他人。所以,一个人不爱自己,就无法懂得该怎样去爱别人,真正的爱是学会我们能给别人什么。

第三步,让孩子接触到非人类的“死亡”。对这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很自然的,且并不是可怕的,这样他们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非人类“死亡”。家长可以采用的小技巧有:

玩具、书、日常用品等坏了、修不好了;从大自然知生死,察觉四季转换,如种植花草,观察其一生;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或记忆中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参加祭拜;观察腐烂植物“尸体”变化,如腐烂的蔬菜或者水果;打死蚊子类害虫;拿宠物当媒介,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动物死亡,但这个最好5岁以上;

当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的克服恐惧后,又具备爱心、自信心,对自己的东西珍惜,你想,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依恋,还敢于面对、探索世界,遇到了挫折,也知道如何面对,他们长大后,会轻视生命?

需要注意的时候,真发生生活中的一个至亲离开了我们,孩子必须面对,而孩子又小的情况,家长行事、说话需要注意的。孩子小于3岁,建议说“某某不见了”,同时不建议参加葬礼;小于6岁的孩子,“就像自然界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凋零一样,某某离开我们了,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但我们依然爱着他,他也还爱着我们”,同时也不建议参加葬礼。6岁以上,可以实说。有几点需要注意:

不欺骗孩子,坦诚地给孩子们最简单明了回答;家长和孩子都不宜压抑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思念,但家长需要尽快走出悲伤;不宜过度的禁忌;

帮助孩子 正确面对“死亡”


对于亲人的去世,以及身边各种死亡事件的发生,面对死亡,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些孩子会焦虑,有些会尿床,有些会吮手指,有些孩子会拿张椅子坐在门前,等待去世的亲人或者宠物回来……我们要知道孩子有哪些反应,才能够好好帮助他们。

1.情绪障碍

孩子对家庭的变故如同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产生悲伤、生气等情绪,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亲人的死亡,会改变家庭的生活习惯,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变得愤怒和烦躁不安。第二,家长往往会因为悲痛、或着忙着处理死者的后事,就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关注孩子了。

2.行为倒退

行为倒退包括撕咬、尿床、吮手指等。有些失去亲人的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紧张不安的表现,而孩子本人却往往“一无所知”。

3.对死者复生的期盼心理

因为孩子不理解死亡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他们对死者往往怀有一种“再回来”的希望。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早晨出门去上班、晚上必然要回来。因此,他们往往会以为已经去世了的爷爷、奶奶仅仅是去旅行了,不久就会回来。

另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助长了他们的这种认识,如,一些幼儿在观看电视时,发现其中的卡通人物或超人在被射杀后又重新活了过来。因此他们就更加困惑、更加盼望亲人的回来。

4.内疚心理

孩子会想一定要有人负责死亡这件事,而且自己往往就是那个应该负责的人。因此,他们会想是自己使到亲人去世的,因此他们会感到很内疚。因为孩子都想生活是有计划的,既然“睡觉时间”、“游戏时间”、“吃饭时间”等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前计划好了的,那么死亡也必定是事前计划好了的;而孩子在日常生活常常会因为调皮而“惹祸”,因此他们也就自然地认为“死亡事件”也是自己惹的祸。

相信《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和孩子谈论性问题?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
    2022-03-05 阅读全文
  • 荷兰人如何引导孩子直面死亡 7月24日上午,MH17航班40名荷兰遇难者的遗体回国,皇室出迎,国家降半旗。一具遗体一具棺木一辆灵车,都由八位士兵抬灵,民众自发在马路边注视运送车队,汽车停车亮灯致哀。这种哀悼神圣尊严,荷兰人直面死...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如何与孩子聊天 如何与孩子聊天周五放学后,我与xx步行回家。 我:“xx,今天上午我们分组了,一共分五组,妈妈是第二组,我们这组一共有7个成员:有小A妈、小B妈、小C妈、小D妈、小E妈、小F妈。2个督导老师:韩老师、...
    2020-10-30 阅读全文
  • 父母谈论孩子的心路历程 父母谈论孩子的心路历程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和我“诉苦”,他说他“烦死”公司的几个同事了。问为什么时,回答说“只要那些男男女女闲下来,话题就离不开孩子,桌面、背景都是孩子相片”,并说等他有了孩子,绝对闭...
    2020-11-20 阅读全文
  • 死亡无需和孩子解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至亲会离开我们。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小孩不愉快,往往回避死亡的话题,转述成“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儿童心理专家们认为,不...
    2021-04-12 阅读全文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

2022-03-05 阅读全文

7月24日上午,MH17航班40名荷兰遇难者的遗体回国,皇室出迎,国家降半旗。一具遗体一具棺木一辆灵车,都由八位士兵抬灵,民众自发在马路边注视运送车队,汽车停车亮灯致哀。这种哀悼神圣尊严,荷兰人直面死...

2021-04-20 阅读全文

如何与孩子聊天周五放学后,我与xx步行回家。 我:“xx,今天上午我们分组了,一共分五组,妈妈是第二组,我们这组一共有7个成员:有小A妈、小B妈、小C妈、小D妈、小E妈、小F妈。2个督导老师:韩老师、...

2020-10-30 阅读全文

父母谈论孩子的心路历程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和我“诉苦”,他说他“烦死”公司的几个同事了。问为什么时,回答说“只要那些男男女女闲下来,话题就离不开孩子,桌面、背景都是孩子相片”,并说等他有了孩子,绝对闭...

2020-11-20 阅读全文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至亲会离开我们。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小孩不愉快,往往回避死亡的话题,转述成“去了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天堂”等。儿童心理专家们认为,不...

2021-04-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