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察记录:我给好朋友的信记录
发布时间:2021-04-01 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活动观察记录:在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对这《我给好朋友的信》已经充满了兴趣。当我将活动材料投入到区域中去时,马上有5位小朋友来到了这一区域,分别是小颖、小诺、小祥、小杭、怡怡。孩子们在拿到信封后马上投入到信封的绘画中去。这时我看见小祥小朋友拿出一只蓝色的蜡笔,开始在信封上涂抹,我看到后问他:“你为什么要把信封全都涂成蓝色,而不是画美丽的图片那?”吉祥说到:“可是老师我就是喜欢蓝色呀!我想把蓝天送给我的好朋友!”对呀!和好朋友通信,让幼儿绘画增强幼儿的绘画能力是一方面,但是让幼儿体验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那种分享的喜悦也是活动的一个重点。但怎么让两者兼顾那?我马上想到,还有一张信纸需要幼儿绘画,我就对小祥说到:“你把信封都涂成蓝色,想把蓝天送给好朋友,可是要是他不理解怎么办呀!我们可以把你想和他一起看蓝天的意思画下了,这样不就更清楚了吗!”吉祥听了后马上表示了赞同,拿起信纸,画下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小
幼儿发展分析:yjs21.cOm
本次活动中,我没有对活动的绘画内容进行示范或规定,让幼儿自主选择。目的就是不局限幼儿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活动中吉祥开始时的与众不同就是其想象力的表现。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去否定孩子。我们要在其丰富的想象力上进行技能的提升。让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观察记录:“好动”的宝贝
观察周期:一个月刚入学时,崔喆然小朋友的奶奶就告诉我们:"孩子一直都是她带,爸爸妈妈一直上班,很少顾及孩子,在家里,我也比较惯着他,小班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怎么上,不管是吃饭还是生活上能力都比其他孩子稍微弱一些,希望老师多看着点。"有了奶奶这样的说法,崔喆然小朋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般来说,爷爷奶奶看孩子都会比较溺爱。
观察记录:
第一周入园孩子如奶奶所说,来了之后就自由走动,根本坐不住,当大多是孩子有秩序地坐下或活动时,他总是一个人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什么。中午也不睡觉,早餐午餐基本不怎么吃。我想:孩子可能是刚入园,老师需要多一点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来适应园内的生活。
第二周入园早上一来,我就告诉崔喆然小朋友,先坐下来与小朋友交流,看看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周六日都去哪里玩了。开饭前,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静静,小手背后,然后老师给孩子们盛饭,放在桌子上时,这个孩子就自顾自地拿起饭直接吃了。此时,我注意到了。马上来到他的身边,说:"宝贝,你可能还不知道,在老师盛饭的过程中,小朋友需要安静的等一下,当所有的小朋友都有饭吃了,老师就会说,小朋友们请吃饭,然后才可以吃饭的"。这时,崔喆然小朋友点了点头,放下了勺子。
第三周入园入厕时,老师会告诉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可是今天崔小朋友又犯了一个错误,不仅没排队,还推别人。
此时我并没有去责备孩子,而是走到孩子跟前,耐心地说:"入园后咋们不管作什么,都有一定秩序,如果小朋友都不排队的话,上厕所肯定会你推我搡,这样不仅特别乱,而且小朋友特别容易摔倒,发生安全事故。"说完后,崔喆然小朋友乖乖地站到了队伍里面去了。
第四周入园早上一来,崔喆然小朋友主动地说:"老师早上好,我很开心,吃饭时开始准守规矩,开始自己动手吃饭,一天比一天好了。"…………..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孩子在教室自由走动的现象,比前几周好多了。
教育总结与反思: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好动"的,这并不是坏事,作为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一点点去纠正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让孩子慢慢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扼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孩子的不良习惯不会再一天天地责骂中改变的,作为老师更多地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点点地区改变,用爱的教育去感化孩子。
观察记录:我最棒
观察记录:我最棒
——小班“走轮胎”活动
记录人:**
观察环境:幼儿园室外草坪上
观察目的及由来:
小班幼儿入园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了,可现在做游戏时,有的小朋友还是胆子比较小,自己不敢玩,有的时候还有点恐惧困难的情绪,例如:碰到一点小困难,总是哭哭泣泣,需要老师安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观察项目:
引导小朋友们勇敢克服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决定来一次“走轮胎”活动。
观察策略:
寻找合适的时机,帮助引导小朋友们勇敢克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关爱,懂得更多道理,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怕困难,养成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勇气和信心,通过体验走轮胎的活动,挑战自己克服困难带来的乐趣。
观察实录:
走轮胎活动开始了,今天活动的内容是:走轮胎“我最棒”。当我把轮胎整齐地摆放好,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走轮胎,看看谁能自己走轮胎,谁最勇敢!”我们要开始做挑战轮胎活动了,幼儿都非常开心,但也有的幼儿立刻低下了头,脸色沉了下来,显然有些胆怯。我便告诉幼儿:“别怕!老师保护你!”活动开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往上走,歪歪扭扭,笑态百出,活动中还不时的传来阵阵笑声。这时,我适时的启发:“宝贝们,好玩吗?”“好玩!”“你们太棒了!”“点点小朋友,我来扶你走!”我拉着有些胆怯的小朋友走了几遍,慢慢地他们绷紧的心放松了,我也悄悄地松开了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高高兴兴的玩耍了。我带领孩子们边玩边说起了顺口溜:“宝宝抱抱,宝宝小小;老师撒手,宝宝跑跑!”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进行了讲评,表扬了开始胆怯,后来勇敢的小朋友,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启发:今天,我们都挑战了自己,都是最最勇敢的宝宝,为自己的勇敢鼓掌、加油!”顿时,小朋友们欢呼雀跃起来。看到小朋友们的进步和克服困难的自豪,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分析:
让幼儿在运动中吸取生活的经验,用实际行动挑战自己,帮助胆小幼儿成长。活动效果较好。
建议:
建议家长、老师要多鼓励孩子,仔细倾听孩子的说话,多和孩子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鼓励孩子养成不怕困难,热爱运动的兴趣,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感受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生活中克服困难带来的乐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观察记录:好看的纸盘
区域游戏时涵涵拿着纸盘跑到我身边,问我:“老师,这个纸盘可以怎么玩啊?”我说:“那你想怎么玩呢?”她看看我说:“老师,我可以在上面画画吗?”我说:“当然可以啦!”涵涵又说:“老师,那我在上面可以怎么画呢?用什么画比较好呢?”她有点犹豫不决。我说:“你去看看,老师给你提供了哪些画画材料,你可以选一个你感兴趣的。”于是她一蹦一跳的去选择材料了。过了会之间她拿着颜料过来了,她说:“老师,我想用这个画,你能帮帮我吗?”她拿着颜料还把旁边的乐乐给吸引过来了。乐乐说:“老师,我想跟涵涵一起玩,可以吗?”我听了很开心,我说好的,于是他们两个有商有量,一个去接水了,一个在选择想要的颜料和画笔。涵涵提醒乐乐说:“你不要把衣服弄脏了,这个很难洗掉的。”于是他们又去拿来了围裙,让我帮忙给围上,我说:“你们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帮忙系的,你们自己试试。”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他们两个相互帮忙把围裙穿好了。涵涵说:“我想把纸盘变成一朵花。”乐乐说:“我不想画花,我想把它变成一个小朋友。”于是,他们各自画着自己的画。我发现他们没有把颜料混合用,都是一个笔蘸着一种颜色的颜料,这个是需要表扬的。在绘画时,他们还互相点评,涵涵说:“你用红色会好好看一点,这个脸要画的圆一点。”乐乐说:“颜料要画的干净一点,不然脏脏的。”慢慢的一幅画就出来,他们高兴的拿到我地方,来给我看,我夸他们画的真好看。我很想对你说:“涵涵,你真棒,可以不用老师的帮忙就完成。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只是用语言引导你,并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帮你,而你却能把作品完成的那么漂亮。在整个活动环节中你和乐乐都配合默契。”
观察记录:爱劳动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实录:
今天的午饭是大锅菜和烙饼,滕滕不是很喜欢吃,为了让滕滕不挑食,快点进餐,我利用孩子们爱劳动这一特点,就告诉滕滕:“今天如果你第一名吃两碗饭,喝一碗粥,就可以把夹饼的夹子洗了。”效果挺好,滕滕从刚才一点一点的吃,到现在大口大口的吃,可滕滕就吃了一碗菜,喝了一碗粥,就急急忙忙的放碗了,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把夹子给我吧!”,我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办了。
分析:
孩子喜欢劳动,滕滕为了劳动,就不顾吃饱没吃饱,因为,她想洗夹子,她怕别的小朋友先吃完饭,她就迅速吃完了,但是,我知道,孩子并没有吃饱,在她脑海里,只要放了碗,夹子就是他来洗了。没想到,这个方法还是起了反作用,因此,在一些情况在,一定要进行正面教育,告诉孩子们不挑食,食物都是有营养的,以此鼓励孩子进餐。
幼儿观察记录:活动中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姓名:XXX
幼儿性别:男
幼儿年龄:5
情况分析:XXX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邋遢的小男孩,行为习惯很不好,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经常弄的桌子、身上很脏,不管画什么,都是在胡乱画,对美术完全没有兴趣。
观察一:**年**月**日
美术课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画画我自己》,孩子们讨论完自己的特征之后都开始画起来了,希望他们能画出一个最漂亮的自己,我也在一旁巡视着孩子们。我看到大多数孩子们都开始认真的画了,XXX抓着笔还没有动手,我以为他还在想,所以就没有打扰他。我又巡视了一圈发现他还是抓着笔没有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XXX到现在还没有动笔画画,可能他真的是在思考,所以我也就没有打扰他,希望他能够在思考之后画出独特的作品。可是当有些孩子已经开始涂颜色了,他还是一个都没有画,竟然还是白纸一张,这时的我忍不住了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画?不回画吗?圆圆的脑袋在小班就学习过了,快点在纸上画一个圆圆的脑袋。”说完看着他画了一个圆之后我就离开了,继续巡视辅导孩子。可是当我再次来到他跟前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金子轩的椅子上全是记号笔画的黑黑的,小朋友都指着XXX说是他画的。
分析:
看到这一幕真把我给气坏了,我问XXX:“是你画的吗?”他只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就是不讲话。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小椅子上的记号笔是谁画的,孩子们都指着XXX。在这样的情景之下,XXX才弱弱的说了一个字:“是”。
措施:
记号笔实在是太难弄了,在板凳上是擦不掉的。为了让他长长记性,希望能吸取教训我让XXX放学后再把板凳清洗干净。放学时他奶奶看到了这一幕就责备了他几句,XXX却用自己的小拳头打奶奶,示意他奶奶不许讲。
观察二:**年**月**日
早晨是妈妈送来的,我和XXX妈妈交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他在家时也不允许奶奶在妈妈面前说他对的不好的事情,XXX也不怎么喜欢画画。希望老师能正确多多引导他、关注他,培养他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也希望老师能培养XXX的绘画兴趣。
分析:
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孩子只是行为习惯差一点。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措施:
今天我利用课余时间和XXX谈谈,希望我们的友谊能从谈话开始。我问他奶奶在家都哪些事情?他想了想:“洗衣服、烧饭、洗碗。”我问:“奶奶做这么多事,还要送你上学,奶奶辛苦吗?”他看了看我:“辛苦的。”
观察三:**年**月**日
在美术活动线描画“美丽的毛衣”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认识凹凸线和十字点然后指导他们大胆运用点、线、面有规律并对称地装饰毛衣。在绘画活动中我发现XXX能运用以前学过的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还有本次活动中学到的十字点进行装饰毛衣,只是线条分割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距离,疏密方面略显欠缺。于是,我走过去及时表扬了他,并告诉他画线的时候要看好边上一条线条,两根线条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他笑着点点头。但当我问他知道自己所用的线条名称时,他摇摇头。
分析:
算算时间,重点关注XXX已经大半个月了,除了偶尔还要手把手的指导他绘画,现在他已经能通过老师的语言提示独立运用一些简单的线条、点、面自主装饰了,进步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他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手眼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于图形分割,距离的把握是他的弱项,导致他不敢下笔。、想象力教差,缺少线描画点、线、面结合的经验。对于自主搭配方面的能力较弱,而且缺少一些线描画点、线、面方面基础的技能。
措施:
1、多花时间给他欣赏一些线描画范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帮助他了解绘画方面的知识。2、在调动幼儿学画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幼儿美术技能的锻炼一些机会让他练习线描画如(1)利用区域活动及早晨来园时间,鼓励晨晨练习并掌握各种点、线、面的画法。(2)提供各种范画,引导其发现教师在装饰时使用的点、线、面的丰富性,鼓励其在自己绘画时能够结合运用。(3)提供各种轮廓图,鼓励其进行线描画活动,教师给与指导。3、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在家也能继续练习。4、在以后活动中要鼓励他多练习,对于他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调动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观察四:**年**月**日
又到了美术时间了,今天活动的内容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在画画之前我又重新讲了一下用记号笔的要求:只可以在纸上画,不能在别的地方乱画。并且我还强调:我会给画的好的小朋友奖励“笑脸花”。
分析:
采用“沟通”、“融洽”方法。XXX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通过“沟通”、“融洽”方式真诚帮助他认识自己行为习惯上的不足及缺点,指导、鼓励他。
措施:
画画开始了,我先在XXX那儿看了看并蹲下来说:“今天我们画的是好朋友,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好朋友,那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漂亮一下这样好朋友才会越来越喜欢你,你能做到吗?”XXX看了看我,点点头。我便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的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的。
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现在XXX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习惯变好了很多。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之下XXX不排斥绘画了,虽然绘画的速度有些慢,虽然画的不是最好看的,但是我在他的画里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希望他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越来越棒!
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记录:
孩子们喜欢的户外活动开始了,今天我们玩的是大型玩具和塑料拼插区,当我走在组合玩具区时,孩子们只是随意的拿起塑料玩具开始拼搭,过了一会儿二宝和张楚涵小朋友一起过来用玩具开始拼搭,孩子们在一起商量拼出一条“通往小兔的家”,是一条平坦的路,孩子们走的很开心,过一会儿二宝小朋友说,路上还有一些障碍物呢,这是孩子们又开始给路中间搭建障碍物,到了之后还要跳过去,在增加障碍物后张楚涵小朋友显得有点退缩......我说怎么不玩了,孩子说她有点害怕,我说那老师可以帮助你先牵着你的手来走,渐渐地孩子可以自己去走,最后再去跳,不需要老师的帮助。
分析措施:
孩子们对于拼搭玩具还是兴趣很高,平时张楚涵小朋友还是有点胆小,这时应该多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同时开展丰富多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愿意去尝试。
观察记录:好玩的汽车城
观察地点:室内角色游戏区
观察班级;中三班
本学期刚开放汽车城的时候,汽车城还不是很完善,孩子们每次在汽车城游玩时总是觉得汽车城好像少了些什么?慢慢的我们开始有计划的将汽车城进入到我们整改的区域里,在前期的区角游戏的讨论环节,小朋友平时去4s店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对汽车买车的环节不是很了解,所以通过一节社会活动《汽车体验》将孩子们带入到4s店的情境中,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去汽车4s店会遇到哪些问题,通过视频我们首先了解到,来到汽车体验店我们先要去看看汽车,了解汽车的性能,也就是到后面,小雅有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买什么样的车”这样的情境性语言,也渐渐的知道,顾客的小朋友在选择车的时候会想要空间大的,省油的这样的语言,通过这样的情境建设让孩子们融入到角色中,孩子们了解到买车前会询问车的性能,用简单的大、省油的词语来替代,后来,我们班的轩轩就提议,“我和爸爸去买过车,叔叔会让我和爸爸进入到车里去体验汽车,很好玩!”就这样我们班从汽车城中多了一个分支,汽车体验店,孩子们在准备买车都要来汽车体验店来感受一下开汽车的感觉,一个个小模样开的真挺好的,孩子们在买玩汽车后,在此之前孩子们开汽车的跑道比较单一,孩子们开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容易撞到,后来我们又进行了讨论。
这天小雅小朋友在班级的车道上正开着小汽车,小雅着急的说,豪豪开车撞到我了,我觉得马路上太乱了,就这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恩,有了,马路上都是有交警指挥交通的,”是的呀!我们应该再新增加一个交警,这样不是可以把一些违规的车辆扣押嘛!这样也能满足孩子们想当警察的愿望,孩子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也让我对深深感受到他们小脑袋里的智慧,就这样我在马路中央新增了路障,也保证了道路两边的车辆形式的方向,也进一步深化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就这样好玩的汽车城越来越热闹了,每天都有排队想当交警的孩子,孩子们总是能在汽车城玩上很久,汽车城的小销售也真忙,因为他卖的汽车太好了,可是时间久了,汽车城的汽车有些损坏,这该怎么办呢?
回应策略:
1.共同商讨,鼓励幼儿大胆讨论应对办法
在开汽车城区域之前,孩子们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经验,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游戏可以美化的游戏的地方,孩子能大胆发现问题,说明在玩汽车城的时候越专注,知道并且会玩,能发现问题,小雅在之前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时就发现因为没有人管理,就大胆提出马路上应该有交警,这样就能有人去管理,孩子通过一些生活经验能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开动脑筋想好应对办法。
2.给予支持,对有效办法进行跟进。
孩子在想到有效的办法时,教师一定要跟进孩子的想法,不能停留在说说的阶段,将改进的方法纳入到游戏中,这样游戏能有更好的展开性,孩子也能根据改进的部分有更好的发挥,游戏也才会更加有趣好玩。
3.及时表扬好的建议,鼓励幼儿共同改进
孩子在提取好的建议时,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鼓励其他的幼儿也大胆想象,并集合班集体的力量共同改进,可以让孩子们收集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共同进行改进,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在班级小朋友的讨论下,我们决定新增一个汽车美容店,专门有负责修理汽车的店员,美容店的材料都是小朋友们商量的自带的材料,相信我们班的汽车城会越来越有趣,小朋友们也越来越爱玩汽车城的游戏了。
安安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10:00——10:03,安安在区域活动时来到“星光舞台”,只见你拿起鼓锤,敲起了小鼓,嘴里哼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时娃娃家的小朋友抱着娃娃看着你的表演,你又唱了首“娃哈哈”。
10:15——10:18
安安在小鼓旁又加了摇铃,只见你在小鼓上敲一下,再在摇铃上敲了两下,“这样敲真好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呢!”你边敲边对旁边一起游戏的英英说。
10:30——10:33
当我再次来到星光舞台时,安安的前面除了摆放了小鼓、摇铃,又增加了另外两个小一点摇铃。只见你边敲击着他们,还边点着头。你告诉我们这是架子鼓,你在敲架子鼓!
解读:
孩子由敲击小鼓,联想到了架子鼓,并自己通过尝试,设计了架子鼓,投入的演奏起来。大班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刚开始安安边用小鼓敲击,边唱歌,说明孩子的乐感还是不错的,接着又慢慢自创了架子鼓,自娱自乐起来,说明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了。
社会活动室园本课程计划
一.课程由来: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周边实际生活的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交、经验的积累等具有极大的推动效用,幼儿要玩什么主题、情节如何进行、确定多少个角色、采取什么玩法、使用什么玩具、遵从哪种规则,都是由幼儿按照自身的意向、趣味、经验与能力来开展的。社会活动室就是这样的角色区组合,里面包含了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这四个角色区。如何让角色区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愉快而又自愿的活动形式,增进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们拟定了以下计划和安排。
二.课程目标:
1.在教室的引导下,逐渐能够提出、选择游戏主题,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2.根据扮演的角色,尝试与同伴进行社会性的交往。
3.对角色游戏感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三.具体安排:
1.教师帮助幼儿一起确定游戏当天的主题。
2.提供一些道具帮助幼儿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厨师帽、爸爸妈妈胸牌、理发师头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