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脏话家长制止有高招
发布时间:2021-03-31 幼儿园宝宝游戏 幼儿说故事 宝宝班教育笔记第一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子自己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而不能用说脏话的方式。总之,家长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行为。
第三招: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基本步骤如下:yJs21.cOM
第一步: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第二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第三步: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表现,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毛病,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改正说脏话的坏行为。
第四招:环境隔离法
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一些说脏话的孩子一起玩。
第五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防止不良宝宝行为有七招
1.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把话说死,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块饼干。”(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和“你可以吃一块饼干,不过,不能再要第二块。就这样。”
2.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这很好理解——一旦你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
4.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钢琴也练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务活儿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7.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太容易,孩子们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挣。
宝宝的脏话,妈妈别当“笑话”
宝宝一天天长大,小嘴巴渐渐跟“炒豆子”似的,每天都会蹦出许多让人惊喜的新词、新句子。可是有一天,妈妈突然发现宝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会说脏话了,而且会得越来越多,还一遍遍重复。有的妈妈一笑了之,有的妈妈则如临大敌。对此,幼教专家表示,宝宝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家长应理性面对,正确引导。
态度PK
宝宝说脏话,家长该咋办?
态度一:平静面对,不当回事
姜芸的宝宝5岁了,最近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脏话出来。姜芸说:“第一次听到他嘴里冒出的脏话,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我们因此而笑,反而给了宝宝一种鼓励。”现在,宝宝会说的脏话越来越多,姜芸不再笑,但也不刻意指责或者打骂,而是告诉孩子:“说脏话不好,妈妈和老师都不喜欢。”
姜芸说,这应该是每个小孩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小孩子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那些脏话是什么意思,等过了这个阶段,年龄大点懂事了自然就不会再说了。
态度二:如临大敌,严厉管教
“这么丁点儿就说脏话,等上小学、初中还得了?”相对姜芸,范琳对孩子说脏话的的反应很强烈。“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是去年刚上大班的时候。我狠狠地打了他的手心,还让他向我道歉。”范琳说,后来孩子埋怨,和他玩的几个小朋友个个都会说“那些话”,他才学的。
“肯定是那些孩子的家长经常说脏话,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环境不好,孩子不在意就学上了,真烦!”范琳无奈地说。
原因分析
环境所致,无意识模仿
扬大二幼园长印云说,孩子学说脏话,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模仿行为。首先因为有些父母在吵架中会冒出“脏字”,父母或者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也会不自觉地让孩子有一种强化记忆;另外,就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遇到和小朋友争执,生气或难受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说那些脏字,来缓解压力;最后,还有家长面对孩子说脏话时的忍俊不禁和当笑话般地传播,都会让孩子以说为乐,让孩子渐渐习惯骂人。
解决办法
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说脏话只是相当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只要父母引导有方,很快就会过去的。”印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面对:
首先,理性对待“脏话宝宝”。3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善于模仿的时期,又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非观念还未形成,他只是从外界接收感知到这样的文字信息,并不理解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时切勿大惊小怪,更不可因此粗暴地打骂孩子,否则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文明行为,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此类现象。
其次,正确引导。宝贝说脏话固然不好,但父母不妨通过这个契机,帮助宝贝树立是非观念。告诉他哪些词是不好的,别人不喜欢听,不能用;哪些词是好的,大家喜欢听,可以用。宝贝也只有把好的和坏的词都学到了,才能进入树立是非观念的时期。当孩子出口成“脏”时,成人可以尝试着心平气和地问宝宝:“宝宝,骂人好不好?”一般宝宝们都清楚骂人不好,所以当他回答“不好”时,你就可以进一步教育他这样是在骂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了解他说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达什么,告诉他要发泄这样的情绪可以用什么字眼来替代粗口,当他接受你的意见时,应及时表扬他。
最后,尽可能净化孩子的生长环境。孩子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粗话也是如此。父母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方面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周围不良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听不见脏话,学不到脏话;另一方面又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诉他们,骂人、说粗话是不文雅的行为。另外,父母要关注孩子周围小伙伴的情况,为孩子选择讲文明、懂礼貌的伙伴,以减少相互学骂人的机会。
宝宝说话早要靠家长引导
宝宝说话早要靠家长引导经常有很多朋友问我,xx说话比较早而且很清晰有什么方法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多交流。除去遗传因素主要看宝宝的语言发育情况和家长的引导,一般女孩比男孩要说话早些。但我也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医生说,宝宝说话有早有晚,但如果到两岁还不会说话,除去生理原因,肯定是家长的原因,错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平时缺少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或者是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因为发音等问题得到家长的训斥或嘲笑,反而不愿意开口讲话,孩子越不说家长越着急,越把孩子不爱说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形成了恶心循环,宝宝更不爱说话了。
所以xx一出生,我就从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变成了个话唠,我每次干什么都要和她说,经常和她交流,她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觉的到,她睡觉我帮她盖一下被子都要告诉她,我开一下窗、喝一口说都会和她说的,所以xx说话还算比较早的,一岁半的时候基本正常交流没有什么问题了.
回想一下xx学习说话的阶段,主要做到了这几点:
1.多和孩子交流,咬字清楚,语速缓慢,态度温和
2.家长尽量说普通话,这样以后出去说话的时候没有障碍,以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3.多和孩子互动,一起看书,唱儿歌、童谣,更能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
4.不要嘲笑孩子发音,但也不能迁就,孩子说错了,不要特意纠正,只要说出正确的就好
5.和孩子交流一开始就要使用成人语言,不要过分运用叠词,吃饭饭,喝水水啊,尽量避免,因为这会造成孩子的误解,因为语言就是这样说,等孩子掌握运用之后又发现不对,还得进行二次学习。
6.适当诱导。不要一味迁就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肯定不会表达,一般用肢体语言,这时候尽量诱导孩子说出来,一次不行没关系,下次再尝试。
所以只要多给孩子点耐心,多些交流,让孩子在语言上慢慢积累,等到说话的时候就能较早而且清晰了。
防止宝宝夜哭的十大妙招
防止宝宝夜哭的十大妙招
1、心火大
症状:爱发脾气,经常哭闹,舌苔黄,盗汗
解决方法:中药房买点灯心草煮水喝,每次煮二三十根,小火20分钟,可加冰糖
2、肠胃不好有积食
症状:腹胀,肚子摸着硬,口臭,呕吐等
解决方法:可以小儿推拿或服用消食化积的中药,如鸡矢藤或鸡内金,具体用量咨询医生,记得说明宝宝月份
3、太热
症状:不发烧的前提下手脚心发热,身上也烫。
解决方法:根据室温给宝宝穿盖。另外宝宝火力壮,都是怕热不怕冷的
4、没有安全感
症状:宝宝总想找妈妈,睡眠中偶尔四肢发颤,拍拍还能睡。
解决方法:宝妈平时要多陪宝宝,和他交流,经常对他说“妈妈爱你,会一直陪着你”离开的时候也要说“妈妈去干XX,一会回来陪你,宝宝不怕”,另外睡觉时可以用两个枕头夹住宝宝,这样宝宝会有安全感。
5、睡眠前玩得太兴奋
解决方法: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本文源自正版辣妈教室,头像为孙俪。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6、宝宝没吃饱
症状:宝宝翻来覆去又一直出现吸吮的动作,有时候它只是需要吸吮,有时候它是真的饿了想再多吃一点。
解决方法:用乳头或奶嘴来试探他是需要吸吮,吃饱了宝宝自然就会停止吮吸或突出奶头。
7、受到惊吓
症状:精神萎靡不振、不吮乳,有的夜睡不安、失眠多梦或阵阵呓语。有的尖声哭闹、骤犯骤止。
解决方法:宝宝喜欢被人抚摩,宝妈可以平时多给宝宝做抚触按摩,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宝宝一受到惊吓,妈妈立刻用轻柔的声音安慰宝宝,同时进行肌肤的触摸,如用手顺着宝宝头发轻抚或者轻拍背部。亲人的声音和肢体接触能很快让宝宝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抚作用。
8、白天睡的多,活动少
症状:有的宝宝白天睡的过多,很少活动玩耍,导致晚上精神,不睡觉,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睡翻夜了。
解决方法:白天多引导宝宝玩,宝宝玩的累了,晚上就睡的踏实。
9、微量元素缺失
症状: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解决方法:如果宝宝在七个月以下,只能服用补钙、补维生素、补锌的营养品,如果宝宝七个月以上,建议宝宝通过食补更好吸收。
10、感冒或是其他症状引起的不适
症状:如局部有炎症,瘙痒,湿疹等。
解决方法:这个可能性就多了,建议宝妈们去医院检查
提高宝宝智商 妈妈有妙招
提高宝宝智商手段有很多,但本人根据经验觉得以下两种方法对增强记忆力和智力最好。
增强孩子记忆力要靠平时下功夫。家长要常常和孩子聊天,有时讲一个短句,然后叫孩子倒过来讲一遍。在散步时,让孩子记住经过的商店名字及路名,然后背出来,看看能记多少。
图书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极好手段,对1岁内婴儿应选用彩色图片,如一条狗、一个苹果、一支笔等。利用图片让他们认识看不到的东西或与看得到的东西相联系。
·对1-2岁孩子应选择有大幅图字的书,内容能反映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如花、动物、房子等,并与字相联系。
·对2-3岁的孩子应选择含有故事内容的图画书,配合能跟着念的儿歌。
·对3-4岁的孩子应选择新鲜事物,有更多细节的书,如动物的故事、简单短小的童话,也可选一些短的唐诗,虽然不甚理解,也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要鼓励孩子提问和插话,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及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