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亲家教方法:给孩子决定权

发布时间:2021-03-31

幼儿家教故事。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父亲家教方法:给孩子决定权》,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孩子尽早独立。如果爸爸们没有这种意识,什么事情都为孩子拿主意,孩子就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性,别人说什么他都觉得有道理,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面对事情时没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爸爸不能太让孩子依赖自己,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孩子从小学会做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方法一:允许孩子发表意见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怎么样,你都要耐心听他讲完,同时给予适当的反馈意见。如果孩子的意见很有道理,你应该表扬孩子,如果孩子的意见没道理,你也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不对。

方法二:让孩子做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到商店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大事”虽然孩子不能做主,但是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如房间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设计方案,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可行,则尽量采纳其建议。

方法三:教会孩子说“不”

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的游戏,爸爸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爸爸说:“床头柜、桌子、椅子、香皂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香皂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当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轻易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方法四: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戏

爸爸可以给孩子出一个难题,让孩子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小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颗枯井里,该怎么办呀?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口渴?引发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父亲手记:

爸爸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是信任孩子的表现,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会使孩子变得有主见。当然,这并不妨碍为孩子提出建议,使孩子的决定更科学合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育儿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儿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的年龄.说他不懂,他话说出来,让你敬佩有加。比如,他二姨的两个孩子都比他大,却既不听话,学习也不行。二姨一来,除了诉苦,还是诉苦。他背着我们给二姨出上主意了:“是你的孩子,你总不能一个都不管吧?要不,你在他们两个当中挑一个好一点的,多用点心,好好培养,另外一个受他影响说不定也会变好的。”说他懂,有时说出话来,让人啼笑皆非。有一天,他在看完电视后,问他妈说:“合肥可有妓院?舒城没有吧?”他妈就骂他:“小孩子胡说些什么?跟你学习有关吗?”他一板一眼道:“我在想,爸爸到现在都买不起房子,是不是把钱都到妓院院里去了。”他妈跟我一说,我只有摇头的份。不管孩子是懂与不懂,我还是决定:把他自己事情的决定权交给他自己.这是几番交锋之后,才得出的决断。他想学画画,我觉得他画画没什么感觉,就硬逼着他学写作。他倒好,能三句话就是一篇,交给我了事,说完成任务了。他喜欢吃烤鸭,其他的菜不感兴趣,我就命令他不吃其他的,烤鸭也不让吃。他真就什么都不吃,光吃饭。强制来,强制去,他是什么事都要问,什么事都要大人帮着搞定,全没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我意识到代他做主的弊端和危害了。

我郑重地对他说:“从今天起,你的事情,你自己作主。我和你妈妈只给你提供参考意见。”话这样说了,也就开始这样做。一个月给他十块钱零花钱,他自己决定用场。只不过我有言在先:橡皮、铅笔等学习上的小用品,得从上面开支。言下之意,你把钱全部吃掉了玩掉了,学习受影响了可是你自己的事。兴趣班学什么,由他自己决定和报名,但在他做出决定之前,我会启发他:画画是艺术,唱歌和写作也是艺术,艺术是相互关联的,你学了这个,有可能对那个也能起到促进作用,都关注一下比单纯地只学一样是不是更好一些?我宣布:他的作业从此不检查了,是错是对,由他自己承担责任。由此带来的反应是,他变得认真和细心了,不会马虎了事,去掉了“反正还有把关的人给他收尾”的意识。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什么时候做作业,看哪些课外书,无一例行地,在他做出决定或提出疑问之前,我总会提出几个方案,供他参考和选择。但最终的决定权,永远是他自己。一段时间过去,他感觉到有成就感了,感觉到自己是个小大人了,事实上,他也的确独立起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作为父母,我们不但感受到了难得的轻松,还偶尔当一回受教育者,聆听他的教诲。我和他妈吵嘴,他会在一旁评判道:“不就是那么那么回事么,这么这么不就行了,还吵个不可开交。你们就是这样给我做榜样的?”他评论完了,战事自然而然地结束。而且,将决定权交还给他之后,我们小家庭的民主氛围日渐浓厚,无论什么事,基本上都是举手表决,连我和妻多年未愈的抬杠争狠毛病也慢慢销声匿迹。不知有没有科学家做过研究,在快乐放松的心境下做事,其成功率和圆满程度绝对要比强制状态下高得多好得多。同样地,给予其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受尊重的感觉,才智的正常发挥也好,潜能的挖掘也好,也肯定是淋漓尽致、非同一般。就像船行水上,舵由他自己掌,所要做的是,往哪个方向吹风即可。用看似无意却颇具匠心的建议引导,还需要担忧其决定是否脱离正道吗?交还的,是决定权;掌控的,是大方向!

父亲家教方法: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陈江的女儿很有个性,她特别有主见,叛逆期来得很早——你越是叫她去做什么,她就越不去做,总是说“我不,就不,偏不”!

女儿还会跟陈江赌气,会跟他说:“我不爱爸爸了,我不要你!”很多爸爸都会因此生气,但陈江不会。他很有策略,每次都回答女儿说:“没关系,我知道,你说不要爸爸就是爱爸爸,你说不爱爸爸也是爱爸爸……”

女儿对陈江说:“爸爸,好热呀,我好热!”陈江就知道女儿的言外之意是说她想吃冰棍或冰激凌。于是对女儿说:“爸爸听明白了,你是想吃点凉快的东西,是吗?”就这样,爸爸获得了女儿的认同。

一个星期天,陈江带女儿外出放风筝。在开始之前,陈江对女儿说:“你去操场上放飞手中的风筝吧,玩得开心点——注意自己的安全。”“好的,爸爸,不过我该怎么做?是玩得开心点还是注意自己的安全。”

好家伙,潜台词马上抛出来了——如果你允许我开心,那么我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我必须关注自己的安全,那么我就可能玩得不开心。于是陈江只好说:“你小心点吧,安全第一,其次才是开心。”

晚上,陈江发现女儿在看《乌龙院》。于是教育了他几句,希望她要专心学习,以后再看这类的书,并为她推荐了几本她可能会喜欢看的课外书。女儿说:“爸爸,你不是说,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书就是好书吗?”

好家伙,又是潜台词——看这些书的时候,我挺快乐的,凭啥就认定它不是好书呢?于是陈江只好说:“你得先把作业做完。”女儿很聪明,听到了潜台词是:只要我先把作业做完,就可以看《乌龙院了》。于是马上做作业去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这些小智慧,它似乎与生俱来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田。因此,爸爸们千万不要小瞧年幼的孩子,他们其实很灵巧的,听他们说话时不可直白地理解,否则很容易误解孩子的意思,使你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

方法一:为孩子懂得说带有潜台词的话感到高兴

当你发现孩子说了一些带有潜台词的话语时,应该感到高兴,并认真理解孩子的话外音,而不是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给我拐弯抹角。”因为孩子懂得说带有潜台词的话,是聪明的表现,表明孩子懂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说明孩子说话的时候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以及懂得体会别人的潜台词。所以,爸爸们应该高兴地赞扬孩子:“不错,你越来越会说话了。”

方法二:对孩子的话外音进行解析

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就是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件本身与他探讨,而要分析孩子的话外音。比如,当孩子对你说:“爸爸,张铭去网吧了。”其实就表明他也想去网吧,且在试探你对此的态度,所以你不能说:“张铭成绩好,自控力好,去网吧没什么。”而要表明你对未成年人上网的鲜明态度,说出上网的危害。这时孩子很可能说:“哦,是的。”也可能说:“不,我只是说说,我并不想去网吧。”

方法三:体会孩子潜台词所表达的心情

孩子回家说:“爸爸,他们都不跟我玩。”很多爸爸都会说:“他们不与你玩,你可以与他们玩呀。”但是孩子会说:“我就不与他们玩,谁让他们不与我玩的。”看看,爸爸这样说不但没有消除孩子的烦恼,还激化了孩子的不快。如果爸爸说:“哦,他们不与你玩,你很生气?”孩子会说:“是的,当然了。”孩子发现自己被爸爸理解了,他会感到欣慰。在学校与不与同学玩,不是爸爸要帮他解决的,他只是想让爸爸理解他的心情和感受。

父亲手记:

当孩子的话不再直截了当,而是委婉含蓄时,爸爸们要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促使你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

给孩子主导权 学会奖励孩子


中美对比

中国妈妈:杨女士,女儿宁宁,4岁

我最近发现,宁宁不管干什么都要奖励。写字、画画、自己刷牙、叠被子,帮着摆摆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给钱、买玩具、买零食的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才行。我觉得,这就是因为她爸爸太忙,一回来就买这买那给宁宁“补偿”闹的,而宁宁呢,也是越大越知道了钱的“好处”。我担心,这样做,总有一天会把宁宁惯坏的。

美国妈妈:凯希女士,儿子布赖恩,6岁

前段时间,布赖恩的老师告诉我,说布赖恩在班里不爱读书,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然后,我把布赖恩叫到跟前,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布赖恩说,他不好意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答问题或者大声朗读,他怕答错或读错了被别人笑话。

为了鼓励布赖恩克服心理障碍,我给他特制了一张日历表,如果他当天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可以得到1颗星。如果一个星期他能得到3颗星,就可以在周末时得到奖励,到商店去买他喜欢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个星期得了5颗星,他就可以得到最高奖励,在周末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看电影、到餐馆吃饭、打球、去游乐园,全家人都得服从。此外,他还可以晚半个小时上床睡觉,多玩一会儿电子游戏。

事实证明,这样的奖励很有效,几个星期后,布赖恩变得自信多了。

专家点评

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一般来说,深受小朋友欢迎的奖励有精神奖励、情感奖励、活动奖励和物质奖励等。精神奖励包括对孩子成长表示鼓励、肯定、满意、赞叹、尊重、佩服和欣赏等;情感奖励包括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等;活动奖励包括与妈妈一起去公园、一起玩,听大人讲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等;物质奖励包括买冰淇淋、球、书、杂志,特别的零食、玩具、服装等。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心理学家多年的观察发现,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奖励,年龄越大的孩子越是这样。过多的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得到奖励的东西上去,而不是出现父母希望的行为。所以,奖励要多样化,同时,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奖励,一定要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梅耶斯博士:美国家长很喜欢口头鼓励孩子,“你做得真好!”“太棒了!”“你真聪明!”这类表扬孩子的话常常挂在家长的嘴边。但我认为,虽然家长的口头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如果再加上其他方式的奖励就会更有效。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买新玩具、买新球鞋;也可以是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玩电子游戏、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到公园游玩或打球;还可以是让孩子享有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权利,如决定全家周末的活动、选择到哪家餐馆吃饭、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等。

采用多种奖励方式,从长远来讲能够更好地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而给孩子主导权,让他们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奖励。

当然,作为最容易实施的口头鼓励,家长一定不能吝惜。并且,要记住,任何奖励也不能代替拥抱孩子这种表示关爱的肢体语言,因为他们对家长的这些举动感受最深。

相关链接:

奖励要注意三个关键

1.奖励要有可见性。孩子只看表面行为,如果父母心里赞扬孩子,脸上非常严肃,在孩子看来就是种“惩罚”,因为他没能力读懂你的心。

2.奖励要及时。孩子心理变化很快,时间一长就会忘了为什么奖励,这样使奖励与良好行为不能形成一种联系,奖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不及时奖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而不把良好行为坚持下去。

3.奖励的目的要明确。当父母奖励孩子时一定要告诉他们原因。因为孩子得到某种奖励时,如果对为什么得奖不清楚,他就会只关心能否得到奖励,和得到奖励的大小。比如,孩子画一幅画,颜色用得非常丰富、准确,父母就奖励了他。如果这时候父母不把原因向孩子讲清,他们就会认为是因为画画得了奖励。于是,为了得到奖励,他会再画大量的画,却不会注意画的质量。显然,父母没有达到奖励的目的。

我给孩子请家教


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孩子的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家长来说,给孩子请家教是不可少的。第一次请家教是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请了一位大一的学生。第一次课下来,孩子累得要命。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偷偷地观摩老师是如何进行家教的。这老师的教育方法比较特别,把作业一布置,就拿一本闲书在旁边悠闲地看着,孩子不会做的时候,他才出手帮他,然后再去看他的书。我们不懂家教该是怎么个教法,就去请教请过家教的同事。他们所说的家教,与我家的家教的教育方法相去甚远,我们只好将这位家教老师辞退了。

从那以后,我们对请家教的事心存戒备,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自己赶鸭子上架,辅导孩子学习。自然,效果不会好。到了初二,孩子的成绩挂起红灯,我们着急了。如果就这样下去,孩子只怕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上重点高中,就委托一位孩子在大学读书的朋友,请他的孩子帮忙找家教。朋友的孩子读大二,对请家教的事很负责,花费了一番心思考察,才请了她的室友当我孩子的家教老师。

新老师是个女生,长得文文静静,说起话来细声细气。据说,她是超过六百分考进大学的,成绩很好,才大二,英语已过了六级。妻子说,这种老师打着灯笼也难找。妻子对老师很好。教学定在晚上,妻子要老师晚饭在我家吃,指令我晚饭做丰富一点。学习完了已是晚上九点半钟了。妻子怕老师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学校不安全,还安排她在我家住宿。我们对老师的期望很大,可孩子的学习起色不大。孩子感觉新老师的教学沉闷,提不起兴趣。我们怪孩子不够努力,还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太笨了,不可教也。妻子有点心烦。

有天她路过新华书店,一群大学生围了过来,都是自荐当家教的。妻子心一动,就选中一个外表沉稳的高个子男生洽谈。一个家教中介机构的人(也是大学生)却硬插进来谈。谈完了意向,这位仁兄感到奇怪:就问那男生,本来是你在谈,怎么现在反倒站在一边了呢。那男生说,当家教是靠实力,看哪个教得好,而不是靠嘴巴说的。这句话打动了我妻子,就问他当过家教老师没有。他说当过。妻子就要了他教过的学生家里的电话号码。妻子一打听,那学生家长说好,我们就把那男生叫来试教。二个小时下来,孩子说好,都听懂了。我们当即决定请他当孩子的家教。第二天,就辞了那个女教师。这位男家教不负所望,才辅导半个月,就使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前进了好几名。

不多久,这个老师跟我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成了我孩子的良师益友。他不但教我孩子知识还教他如何做人。他两次带我孩子到他大学里参观,体验大学生活,激发了我孩子的学习热情。我孩子说,以后要上老师上的大学。经过老师的教育,我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有了很大的长进。这使我悟到,请家教就像买鞋子一样,不一定要最好的,但一定要合适的。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家教


孩子会走向怎样的明天,家庭教育是首位。学校只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场所,而更多的学习机会等待着家庭为孩子去创造。您给孩子的是一份怎样的家教,您的孩子为此感到快乐吗?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话题。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教,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爸爸妈妈,请给我一点自由!”

“我们非常不自由!”师大附中的一位女孩说:“我的爸爸妈妈在家里什么也不允许我干,洗衣,煮饭,整理内务,连我自己的内裤、袜子都不让洗。有时妈妈累的直不起腰来,也不让我插手帮她一把。可是,一遇到我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妈妈又要对我诉说一大串劳累和痛苦,好像她这一辈子的倒霉都是由我引起的,弄得我打心眼里发沉,总觉得自己比杨白劳和喜儿的日子还不好过。他们不许我看课外书,不许和朋友们出去玩,打电话受监视,有时同学从外地来一封信给我,他们也如临大敌,一定要知道是什么人来的信?信是什么内容?偶尔看个电视,把时间掐了又掐,从来没让我把一个节目看完整过,一年到头,包括寒暑假也不带我出去,难得去一次姥姥家,即使去了,也要带着作业本,让姥姥监督我做作业。一年365天的生活单调得要命,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做作业。我真希望爸爸妈妈给我一点自由,能带我到外面见见世面,我会比现在还聪明。”

在一个失去自由的家庭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谈呢?没有快乐的人就是痛苦的人!

有一位浙江省乐清市白象镇中学的陈娜同学,她的父母有自己的工厂,收入很不一般,小陈非常想看看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当她知道《创价公司》“走向明天”的专题活动,非常想来北京,可是,她只能偷着打电话:“我知道,爸爸妈妈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们哪儿都不许我去,只告诉我:‘什么都没用,只有分数才是万能的。’我们没有假期,刚一放假,学校又要组织补习功课,每个人都要交钱,谁不交钱开学老师就不管谁。我爸爸妈妈每次都按时把钱交上,我们这里的学生没有一天日子可以休息。我们好累呀,我们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

有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周淑珍老师痛心地说:“学生常常挂在嘴上的是‘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这种无奈的反抗,在同学中不断蔓延,就像癌症的病毒,渐渐浸透到孩子们那纯洁幼小的心灵,不单是私立学校,也包括许多公立学校,每每听了让人揪心!”

这样的家庭教育完全是把“学习”熬炼成一种痛苦的中药强喂给孩子,只能适得其反。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会“把学习当乐事捧给孩子”,因为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可以把“良药苦口利于身”变成“良药不苦也治病”。

昌平县电信局的一位何先生讲起自己的家教就令许多同学羡慕:“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常常出些数学题让孩子做。有一次,儿子说:‘你们老出题给我做,为什么你们自己不做题?’他妈一听笑了,紧跟着说:‘真是的,总是我们出题给你,这的确不公平,从现在起,你来出题,我们来算。’儿子挺高兴,从他母亲手里接过写着1--10的牌牌,开始给我们出加减法。可是,没几天,他就又嚷开了:‘不行,出题比做题还难,我不干了,还是您出我来做吧。’他妈又笑了:‘现在的被减数不能小于减数,等你学习负数了,再出题就不受限制了。’儿子一听这话,学习数学的劲头大了,他决心要超过妈妈。孩子厌倦学校的生活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就带他去奶奶家,奶奶家在农村。儿子去了让他参加地里的活儿,不到半天,他就又喊累又喊渴,受不了啦。可是这时候,我们决不会心软,照样让他坚持干,并且告诉他,人最幸福的时候是在学校里学习,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穿,想学什么学什么,学的越多,本事越大。可是,一旦离开学校,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存负责,包括一口水,一碗饭都要自己去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子听了这话,知道学习并不是为家长学,而是为自己长大后有个幸福的生活。从那以后凡是学习上的事,自己都会主动订计划,想方设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做家长的,切不可把孩子的正常责任当成恩赐强加给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未来挂靠在孩子身上,当然,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一般来说,只要家长能因势利导,孩子都会理解。”

“我很自由,”天津财院的一位三年级的女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是铁路工人,5岁的时候,他们送我去学习小提琴,高二的时候,我通过了10级。可以教课,不需要家里的钱了。我在汇文中学读的是初中和高中,汇文中学的老师教得非常灵活,很少留大量的作业,发些题谁愿意做谁做,从来不强迫。记得中学的学习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

把“犯错权”还给孩子


把“犯错权”还给孩子

“小孩子犯错,上帝也宽恕”“人不犯错,永远长不成大人”,犯错,是孩子告别不足、走向正确的必要台阶。每一个错误,不仅是一次过错,更是教育者和学生反思自我、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仅是一种不足,更是一种必要的曲折性的人格发展、心智拔节。所以,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认为,如何理解“自由”,我想最简单的是要考虑如何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

尊重孩子犯错权,虽没有明确写入教育法规,却是一种再基本不过的教育理念和常态化的教育行为。那些充满机智和宽松的教师,总是用循循善诱,将错误当成生动鲜活的教材,和孩子积极互动,唤醒和鼓舞孩子,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让教育者的权威形象、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比如陶行知与四块糖果的故事:一个男孩在校园里拿砖头砸人,对于这种严重违纪行为,陶行知却“发糖”以奖励。错误也可成为“教育富矿”,成为进步的台阶。

一些学校对犯错的孩子动辄开除,动机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律,可教育对象毕竟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自律性强,可能因此就不会、不敢再犯错了,那些自律性不够强的孩子,还是会犯各种小错误。因为犯错了,老师既没有循循善诱的帮助,也没有耐心启发,就将孩子开除,孩子会很委屈,不服气。教师的熏陶、感染、激励、鼓舞的教育职能丢失了,“教”和“育”的角色没有了,这不仅是教育职能的扭曲,也是教师职业角色的退化,如果这样的话,还要老师和学校干什么呢?

将对孩子最本然的尊重、理解和期待都扔了,将孩子发展、转化的机会完全堵住了,将孩子的原生态环境都破坏了,将孩子的犯错体验都剥夺了,学校和教师成为了一种教育强权:武断、强蛮以及高高在上。这根本就是一种教育权利的滥用,实为教育渎职。

因此,教育者应该更新理念、善待孩子、学会尊重:与其一味开除,不如多行宽容;与其一味残酷,不如多一些理解、帮助;与其高高在上,不如温馨沟通。“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义务。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是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把“犯错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犯错中不断进步,从而健康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亲家教方法:给孩子决定权》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家教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育儿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儿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的年龄.说他不懂,他话说出来,让你敬佩有加。比如,他二姨的两个孩子都比他大,却既不听话,学习也不行。二姨一来,除了诉苦,还是...
    2020-10-29 阅读全文
  • 父亲家教方法:学会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陈江的女儿很有个性,她特别有主见,叛逆期来得很早——你越是叫她去做什么,她就越不去做,总是说“我不,就不,偏不”! 女儿还会跟陈江赌气,会跟他说:“我不爱爸爸了,我不要你!”很多爸爸都会因此生气,但陈...
    2021-04-05 阅读全文
  • 给孩子更多的支配权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进行晨间锻炼。今天安排的是玩沙包,到塑胶场地上,孩子们就选起了心爱的沙包,高兴的玩了起来。 看着大家都拿到沙包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还是和上次...
    2020-12-07 阅读全文
  • 给孩子主导权 学会奖励孩子 中美对比 中国妈妈:杨女士,女儿宁宁,4岁 我最近发现,宁宁不管干什么都要奖励。写字、画画、自己刷牙、叠被子,帮着摆摆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给钱、买玩具、买零食的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才行。我觉得,这就是因为她...
    2021-04-12 阅读全文
  • 我给孩子请家教 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孩子的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家长来说,给孩子请家教是不可少的。第一次请家教是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请了一位大一的学生。第一次课下来,孩子累得要命。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偷偷地观摩老师是...
    2021-04-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儿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的年龄.说他不懂,他话说出来,让你敬佩有加。比如,他二姨的两个孩子都比他大,却既不听话,学习也不行。二姨一来,除了诉苦,还是...

2020-10-29 阅读全文

陈江的女儿很有个性,她特别有主见,叛逆期来得很早——你越是叫她去做什么,她就越不去做,总是说“我不,就不,偏不”! 女儿还会跟陈江赌气,会跟他说:“我不爱爸爸了,我不要你!”很多爸爸都会因此生气,但陈...

2021-04-05 阅读全文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进行晨间锻炼。今天安排的是玩沙包,到塑胶场地上,孩子们就选起了心爱的沙包,高兴的玩了起来。 看着大家都拿到沙包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还是和上次...

2020-12-07 阅读全文

中美对比 中国妈妈:杨女士,女儿宁宁,4岁 我最近发现,宁宁不管干什么都要奖励。写字、画画、自己刷牙、叠被子,帮着摆摆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给钱、买玩具、买零食的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才行。我觉得,这就是因为她...

2021-04-12 阅读全文

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孩子的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家长来说,给孩子请家教是不可少的。第一次请家教是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请了一位大一的学生。第一次课下来,孩子累得要命。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偷偷地观摩老师是...

2021-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