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入园后父母该知晓的教育技巧

发布时间:2021-03-27

小班入园教育笔记。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入园后父母该知晓的教育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幼儿童习惯形成需要反复地实践和训练,如果家庭不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对孩子成长不利,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形成双重人格。所以,在孩子入园后您还得讲究些教育技巧。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3、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

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呢,但老师没有让我‘上墙’。”父母不应该说:“你们那个老师偏心。”明智的父母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一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4、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wWw.yjS21.COm

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价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教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直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进行家园联系。此外,幼儿园各种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元旦,以及父母开放日,父母要积极参加,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方法,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使教育发挥最大效率。

希望在孩子独立的起点上,父母们能做得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1/

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 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 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 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 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 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2/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 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 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 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 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 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3/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 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 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 用自信取代自卑

5. 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 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4/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 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 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 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 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5/

让孩子敢于梦想

1. 有梦想才有创造

2. 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 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 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 善待孩子的兴趣

6. 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6/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 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 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 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 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 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7/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 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 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 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 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8/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 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 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 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 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专家指出,有六种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妈妈通常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一位朋友说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妈妈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他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妈妈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妈妈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自责,使他们会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妈妈,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来说,一时间内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妈妈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妈妈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妈妈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妈妈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妈妈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妈妈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 “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

“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做妈妈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要了解孩子,就要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不要小看与孩子沟通这个环节,这也是教育孩子很关键的一步。因此,沟通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父母所用的语气,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孩子最喜欢的五种语气是什么吗?

01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02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03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04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

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宝宝食品)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05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

用更加温和的语气,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这样不是很好吗?

80后父母的早教误区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样发生在年轻父母给小孩选择早教机构上。

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就觉得那边的环境非常好,服务也好,不过上了一个月,便发现了问题。”

“那个早教机构没有室外场地,小孩子都是在室内学习或者玩耍。而且,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本来说话挺流利的,可上了一个月的英语课,说话反应变慢了。母语和英语混杂在一起,我感觉不对劲,就停止去那边了。”小宝妈一脸后悔地说。

据很多家长反映,一些高档的早教机构,室内环境明显好于价格低的,而且服务也殷勤,可是这些机构一般照抄国外的育儿课程,有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比如,有些就开设了三周岁以下孩子的英语课。

对此,很多早教专家提醒家长:三周岁以下的小孩其实并不适合学英语,严重的会引起语言选择性障碍,影响母语的正常巩固。而且,如果一个早教机构没有操场,一天到晚在一个大厦里吹空调,没有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孩子也很不利。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接触自然界的光线、空气和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三种自然浴是对宝贝成长最有利的。

误区二:仅图便利,忽视自我学习麦麦妈是个全职太太,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刚出生就让保姆带着,等孩子长到两岁,她发现家附近开了一家国外品牌的早教机构,就带着孩子体验了一把,然后决定把其交给他们。据麦麦妈介绍,她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让孩子能如早教机构承诺的那样比别的孩子更优秀,还想着让自己更省事一些。

“一些家长会觉得把宝宝交给早教机构,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其实恰恰相反。要想提高育儿水平,家长就得花更多的心思自我学习育儿知识,因为自己有足够的育儿理念,就能在这方面有判断的准绳。”经验丰富的冬冬爸说。

误区三:过高期望,忽略性格培养在育儿方面,一些家长还存在着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把一些超前的背诵、计算、识字等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也被一些家长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评判标准。

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误区四:完全放手,父母角色缺失很多妈妈在休完产假后,就回单位上班了。于是,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和不科学的。因为很多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其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有位妈妈生完孩子后就把儿子放到了奶奶家抚养,结果爷爷奶奶奶特别宠爱,孩子一直到上幼儿园还没学会自己吃饭。

某幼儿园刘老师表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教育孩子讲技巧(父母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起床、穿衣、吃饭、上幼儿园、收拾房间等等,希望通过实现这些日常的要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往往由于孩子拒绝配合而变得复杂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得到孩子的配合,会采取各种方式,如哄、劝、诱导,甚至命令、威胁、贿赂、惩罚等。但这些方式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妥当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消极否定,随意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把玩具洒落一地也不去收拾时,有的父母就会说:“瞧,你把这儿弄得这么乱,我真不明白当初我干嘛要给你买这么多玩具!”当孩子为了看动画片而不理会母亲要他倒垃圾的要求时

,母亲也会说:“你没听到我跟你说话吗?真不听话!”正是在这种不经意中,父母把对孩子的不满通过他们自己的言语明确地表达了出来,而经常受到父母否定的孩子往往会拒绝听从父母的任何要求。

第二,父母对孩子所提的要求要具体明确,不要含糊、笼统。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时,必须注意要求的具体明确性,要便于孩子理解。那些笼统抽象的要求会使孩子不能正确地理解父母的要求。如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要求孩子“请收拾好你的房间”,年幼的孩子可能会理解为“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壁橱里”,而父母的要求则是“把书放进书架,衣服放进柜子,玩具放入箱子中”。因此笼统、含糊的要求极易造成儿童理解的偏差,妨碍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第三,父母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

幼儿由于其能力所限,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而成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凡是成人所肯定、认可的行为,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因此,父母要经常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强化其行为动机。此外,表扬所带来的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孩子自觉地听从父母的要求,配合父母的行动。

第四,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可适当地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因为选择是权利的体现,这能使孩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觉地服从要求。一旦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那么他就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

80后父母育儿的3大误区


曾经在人们心中还是孩子的“80后”也开始为人父母了,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幼儿教育想法和做法过度自信的群体,在育儿过程中,往往喜欢根据自身成长经历总结相反的教育方式,甚至下意识照搬父母教育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宝贝。专家说,80后父母在家教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将会左右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下面总结了几个80后家长教育子女中的误区,让我们看看这些错误,您身边有没有。

误区一:

爱孩子就给他最优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话说: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们有条件为宝贝创造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经常能听到家长之间沟通如何为孩子选购精加工营养品,经常看到孩子手中几百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长带着未满6岁的孩童穿梭于各类学习班,而忽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体验的过程。

“看似家长的投入却并非适合宝贝的成长。”幼教专家认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从父母处直接经验的获得,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学会学习。“不应将学习视为结果的展示,更应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家长需要从孩子自身需求出发、从宝贝年龄特点出发,让宝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根本生活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

误区二:

教育孩子啥事都讲民主

80后父母有话说:我们崇尚自由、民主,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凡事也要民主。

有的家长认为对于孩子的每个要求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就是先进的、民主的。在家庭教育中无具体评价的赏识,如在孩子做对任何事情时,家长的赞赏语言都会是“宝宝真聪明”,不忍心拒绝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达自己对孩子无理要求的不快,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养环境。

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恰恰忽视了一点:没有原则的“民主”是对孩子一味的纵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看似‘民主’的教育环境却是让孩子陷入欲望滋生的‘黑洞’,使得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带来的快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能在社会生活中换位思考,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误区三:

把孩子当小大人对待

80后父母有话说:我希望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在孩子身上实现。

初为人父母的80后家长对自己宝贝有着较高的期望,甚至将孩子当做自己的翻版培养,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兴趣培养项目、用成人定势思维来规范宝贝的行为。

“当宝贝用自己的视角来认识世界时,家长不断地将自己的意识灌输到孩子的头脑中,使得孩子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儿,为此家长还沾沾自喜。”专家提醒家长,随着宝贝的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点,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活动,忽视宝贝自身的需求从而让孩子们产生逆反的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二字是双边活动,不仅仅是家长教育子女,孩子们的行为也是教育父母的过程,年轻的父母应在家庭教育中视子女为伙伴,放低自己的年龄试着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宝贝共同思考、游戏,摆正家庭教育的天平。”

家园共育《入园后父母该知晓的教育技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入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
    2020-09-30 阅读全文
  •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专家指出,有六种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
    2020-09-30 阅读全文
  •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
    2020-12-23 阅读全文
  • 80后父母的早教误区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样发生在年轻父母给小孩选择早教机构上。 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
    2021-01-11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讲技巧(父母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起床、穿衣、吃饭、上幼儿园、收拾房间等等,希望通过实现这些日常的要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往往由...
    2020-08-18 阅读全文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

2020-09-30 阅读全文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妈妈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专家指出,有六种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

2020-09-30 阅读全文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

2020-12-23 阅读全文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样发生在年轻父母给小孩选择早教机构上。 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

2021-01-11 阅读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起床、穿衣、吃饭、上幼儿园、收拾房间等等,希望通过实现这些日常的要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往往由...

2020-08-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