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犯错之后.......
发布时间:2021-03-15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在活动室里忙着收拾卫生,儿子像是出笼的小鸟,满大院子撒了欢地跑着,与大哥哥欢快地玩耍。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气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我就声音低低地说道,“妈妈我把玩具小轮胎上的小轱辘不小心弄下来了”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园长老师看见了,要我…..跟你说一说。”我一听,这才明白过来,马上领着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个小轱辘掉了下来,旁边几个轮胎凌乱地摆放着,“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气可真够大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沟里去了,使劲儿一拽就把轱辘碰下来了。”儿子长大了,已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描述事情了。可是,这毕竟是做错了事呀,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让他意识到。想到这里,就严肃地说到,“你看你没有爱护玩具,破坏了玩具,这个小轮子还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儿子意识到了错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问道,儿子骚骚脑袋,哼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我接着说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吗?”儿子一听,赶快把他们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又接着对儿子说道,“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有错就改,并且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玩具是公共设施,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地破坏”儿子点点头,我故意朝他爸爸使个眼色,爸爸说话了“你现在还小,不能修好这个玩具,这样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维修一下,记住做错了事是要负责任的。”直到这时,儿子才如释重负了。(Fw76.COM 76范文网)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中,犯过许多错误,但是,破坏公共设施,这还是第一次,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勇敢、诚实、知错能改、拥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不要因为忙忽略了孩子,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错怪孩子之后
我班有一小朋友,名字叫王涛,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特别好动、又调皮。不是动动这儿,就是去打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坐不上几天,就有孩子告他的状,于是,我就经常性的给他调调座位。今天我把他安排在靠近作品展览橱的一排,觉得,那地方比较适合他。
作品展览橱上摆放了一些孩子们制作的蛋壳制作,做工特别精细,漂亮,我很喜欢,孩子们也很高兴,时不时的走过去看看,都对它们爱护有加。
课后,我看到王涛拿着一些碎蛋壳在自己桌上玩,我很生气:“王涛,你怎么弄破的?”我严厉的批评了他,离园时,我班的韩笑悄悄过来对我说:“老师,那不是王涛弄破的蛋壳,是他今天早晨从家里捎的鸡蛋……
我深深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简单处理,而应该耐心询问,认真观察,正确处理,否则,将会错怪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己也会深深自责而懊悔不已。
犯错之后......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在活动室里忙着收拾卫生,儿子像是出笼的小鸟,满大院子撒了欢地跑着,与大哥哥欢快地玩耍。
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气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见我就声音低低地说道,“妈妈我把玩具小轮胎上的小轱辘不小心弄下来了”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园长老师看见了,要我…..跟你说一说。”我一听,这才明白过来,马上领着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个小轱辘掉了下来,旁边几个轮胎凌乱地摆放着,“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气可真够大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小心磕到小沟里去了,使劲儿一拽就把轱辘碰下来了。”儿子长大了,已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描述事情了。可是,这毕竟是做错了事呀,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让他意识到。想到这里,就严肃地说到,“你看你没有爱护玩具,破坏了玩具,这个小轮子还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儿子意识到了错误,“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问道,儿子骚骚脑袋,哼哼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说出什么来。我接着说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吗?”儿子一听,赶快把他们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跟他爸爸说了一下,又接着对儿子说道,“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有错就改,并且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这个玩具是公共设施,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地破坏”儿子点点头,我故意朝他爸爸使个眼色,爸爸说话了“你现在还小,不能修好这个玩具,这样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维修一下,记住做错了事是要负责任的。”直到这时,儿子才如释重负了。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中,犯过许多错误,但是,破坏公共设施,这还是第一次,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孩子勇敢、诚实、知错能改、拥有良好责任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不要因为忙忽略了孩子,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吧!
教育随笔:允许孩子犯错
社会学家Gartrell说过:“对于儿童来说,犯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处于无经验、正在发展中的幼儿尝试着与另一个复杂的、渐渐客观的世界进行交往的结果。”作为老师,把孩子的“打、骂人”行为当成一个错误,而不是不良行为,将会为孩子带来一次新的学习机会。
案例:区域活动时间,娃娃家里,乐乐正在用小瓶子给她的玩具娃娃喂水。(瓶子是幼儿自己制作的)布布走过来一把抓过瓶子,当乐乐又抢回瓶子时,布布捶打乐乐的胳膊,并说:“我讨厌你,你这个笨蛋”。
后面发生了什么?(我的指导策略):
我过来蹲在了两个孩子的中间,对布布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也想用瓶子。但你不能打乐乐,不能叫他笨蛋。“(认同幼儿情绪,并明确原则)
然后转身对乐乐说:“我先帮你们拿着这个瓶子。”,说完后接过乐乐手中的瓶子。(控制争抢物)
乐乐:“这个瓶子是我先用的。”
老师:“你生气是因为你正在用瓶子时布布拿走了。”(询问收集信息)
乐乐点点头。
老师:“现在你们两个都想要这个瓶子,怎么办呢?”(提出问题关键)
布布:“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
老师对乐乐说:“布布说你们可以一起做一个,你同意吗?”(引导幼儿提出解决方法)
乐乐点头微笑表示同意。
然后,乐乐和布布一起做了一个新“奶瓶”,乐乐用原来的瓶子,布布用新的“奶瓶”。
我最后对他们说:“你们两个用制作一个新奶瓶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特别开心。”
教育随笔《孩子的错,谁之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们自己先想一想,先去问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为什么孩子喜欢独处?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相信以上问题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这些真的是孩子错了吗?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并没有错,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成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家长有关。孩子不听话时,你问清孩子自己的意思了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吗?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了吗?当孩子在看电视、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管束?你忙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一边玩去,看电视去”的话吗?当孩子想和你说话时,你在干什么?当孩子将有趣的事情分享给你时,你是否只是以冷淡的态度去回应?
以上问题,家长问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纯真的天使,当他们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成人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每次都指责孩子的错。我们要适时的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犯错也要通过奖励激励他
我们班级有个孩子,整天都定不下心来,上课随意讲话、坐不住,每次提醒都不管用,仍然“我行我素”。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
一次,在一节课后,我奖励课上表现好的小朋友贴纸,在发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安静聆听着,专注的眼神一刻都不曾离开过,都期待着能拿到贴纸。我发现他也不例外,身体坐得正,安安静静地坐在那。我当下有了想法,课后,我单独找他聊天,我拿着漂亮的五角星贴纸问他:“你喜欢这个贴纸吗?”他点点头,我继续道:“你想要吗?”他看着我继续点头,我摸摸他的头,“如果你能安静上课并认真听讲的话,第二节课后这个贴纸就是你的了。”为了显得“隆重”些,在课前,我也向其他孩子说明此事。在课上,我发现他居然真的不再随意讲话,反而是坐得端正,还能举手发言了。我心里很是开心,除了他,我还发现经常和他一起玩的一个孩子,也同样安静听讲和举手发言了,这次,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明显变多了。课后,我兑现诺言,奖励他贴纸,不仅仅是他,其他认真的孩子我也奖励了。
孩子总有犯错的时候,而教师需要在其犯错时指出错误,也要通过奖励激励他,这就是奖励的作用。
教育随笔:正确理解幼儿的“犯错”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年龄小,生理和心理上都是属于待发展的阶段,但是他们又有自己的主见,有一定的自主行动的能力,他们会经常犯一些在成人眼中很低级的错误,比如穿错鞋子啊、饭洒一地啊、小朋友之间相互推挤啊,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应给予理解,同时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放手让幼儿动手去尝试,在一次次的犯错和改正过程中,幼儿也在不停的学习成长。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自理能力更弱,心理上更加的不成熟,他们的常规的培养更加的重要,而这些常规的建立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上建立起来的。吃饭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手扶着碗吃饭,但孩子们不会一直手扶着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十分的短,并且十分容易被转移,行动上和反应上也没有那么快,所以打翻饭、撒了汤的事情时有发生,让人很是无语,但是作为老师,你不能质问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要撒饭,因为孩子们撒了饭他的心里也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事情,正等着老师的态度呢。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这是孩子这个年龄段会犯得错误,能理解孩子,理解并不代表及装作没看见,无条件的原谅,这时候要引导幼儿理解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纠正它,在这样的犯错、理解、纠正过程中,幼儿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自律意识,不断地学习进步。
教育随笔:尿裤子之后
振振是刚入园不久的一个孩子,我发现他性格过于内向,无论大小事情都不与老师说,下课休息时间只是坐在座位上,也不与小朋友们交流。我想:可能是对幼儿园环境陌生的缘故吧。
一天下午来园之后,我发现地上有一滩水,我问:“小朋友,谁洒水了?”无人应答,我便拿来拖把开始拖地,无意间发现振振的鞋子湿了,随手一摸,裤子也湿了。我说:“振振你小便了,怎么不告诉老师?冷不冷?”他不回答。我让李老师照顾一下孩子们,便骑电动车送振振回家,家长没有埋怨,反而很感动。我说:是老师照顾不周,孩子小,话又少,有事不和老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在与家长谈话中了解到:振振性格过于内向,但在家爱说话,幼儿园里的大小事情回家后都告诉家长,在幼儿园话少,腼腆。从此以后我便多接触振振,多与他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振振对幼儿园环境不再陌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遇到事情就和老师说,也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加之我的提醒,振振再没尿过裤子。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接触孩子,特别是性格较内向的孩子,多与孩子交心,多关心亲近孩子,做一个“老师妈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与你成为真正的朋友,才会有所长进,有所变化。很多事情便会迎刃而解。
幼教随笔: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美玉也会存在瑕疵,何况这些自制力极差的孩子。让我们给孩子一份犯错误的权利,还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
我园要举行会操比赛,无论是从精神面貌还是动作的整齐性、协调性上,对于小班孩子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虽说训练之前我做了较强的心理准备,可当面临到孩子的松散、懈怠时,我还是心急如焚,不免对孩子们怨言重重。
在业务学习时,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我为之一振,是啊!他们不是成年人,不会具有成年人的自制力,他们只是些三四岁的孩子,没有经过训练,无法“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他们又怎会顺应成年人的心思呢?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自流,还要在允许的基础上,给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其自身克服纠正、改正错误。面对这一些,又该如何做呢?我思绪重重。
今天下午练操时,接近放学时间,门外已来了不少家长,看到众多家长,我便对孩子们说:“门外有好多家长,我们让家长们看看我们有多精神好不好?”“好!”孩子们众口一词,意料之中,孩子们这次训练动作整齐、有序,令人满意。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美玉也会存在瑕疵,何况这些自制力极差的孩子。让我们给孩子一份犯错误的权利,还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