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四大不健康家庭育儿模式盘点

发布时间:2021-03-05

幼儿园说课稿模式。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四大不健康家庭育儿模式盘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正确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的理想。

很多中国家庭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在西方人眼里未必是合理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参考一下。

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尤其是和父母交流。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孩子成炫耀比较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会带给他多一分不满和痛苦。

漠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量。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来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的。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地告诉他要换尿片了,请他忍耐一下。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按自己的标准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正确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的理想。当子女长大后回想起童年时,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一些失败父母的作为。

专家龚雪梅解答:孩子从一个稳定,有规律的生活中,从父母的爱中感受到支持和安全感,并建立自信心,这些是孩子勇敢面对挫折的基础。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注重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自主活动给与支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提升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耐性。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早期家庭教育的四大规律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冯教授强调,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

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88个半音的音调,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

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

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

冯教授解释说,“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

看图识字,阅读广泛

“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可冯德全教授认为,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

冯教授主张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

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性格优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达82%,其中有25%性格恶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注意培养孩子“七大优良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幼儿园生活四大不适应现象及对策


3岁的宝宝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会产生一些问题。当问题发生时,需要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共同解决。

分离焦虑

现象:宝宝一旦离开亲人,就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宝宝甚至会担心父母是否不喜欢自己了等原因,不安心在幼儿园生活,在吃午饭、睡午觉时会想家、想妈妈,哭闹不肯上学等。

对策:父母和老师都不应该责骂宝宝。父母不应拿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宝宝,使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恐惧感。另外,父母心态也很重要,有的父母对送宝宝入幼儿园表现得恋恋不舍,只要宝宝哭闹就心软,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始终无法成功让宝宝入园。

一般情况,只要坚持送宝宝入园,两三周后宝宝就能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可在家中贴一张“宝宝进步表”。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将宝宝在家中和幼儿园的进步表现,用贴上奖励标志的方式鼓励宝宝,帮他克服焦虑心理。

不会自理

现象:在宝宝1至2岁时,父母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入园前宝宝还没有学会,父母要主动配合老师,教宝宝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等,不要以为把宝宝送进幼儿园就一了百了。

对策:教宝宝学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也很重要,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父母要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开展新生入园的生活状况调查,让老师全面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适当给宝宝带一个心爱的玩具,让宝宝抱着它睡觉,减少宝宝的孤独感。

不合群

现象:跟小朋友接触少的宝宝,入园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融入到群体生活中。不合群的宝宝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表现欲强,喜欢控制别人。

对策:对第一类宝宝,父母要多为宝宝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时间一长,宝宝熟悉了幼儿园,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就能融入到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中。对 后一类宝宝,老师应多观察宝宝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表现,针对游戏中的问题,适时干预,培养宝宝宽容、礼让的良好行为;父母要让宝宝学会如何体谅别人,对宝 宝反常的态度和行为不应急躁或单纯指责,而是应该耐心地启发他,让他更加地合群。

欺负别人

现象:宝宝欺负人的形式表现为:肉体上的欺负,主要是踢、打、掐、咬、揪头发和威胁;语言上的欺负,包括骂人、散播谣言、嘲弄等;情感上的欺负,表现在将受欺负的宝宝与小朋友们隔离,不让小朋友跟他玩。

对策:父母应保持冷静。要跟宝宝问明原因,教育宝宝遇到问题时,不要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不要使用进攻性的言辞或行为。当宝宝的表现有所改善 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宝宝明白你除了不喜欢他那种欺负人的行为以外,还是很爱他的。必要时要和老师取得联系,让老师在幼儿园里也及时帮助他改掉欺负别人 的坏习惯。

良好幼儿园生活该是怎样

1、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应该有多张科学全面的“课程表”,避免宝宝总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

2、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3、保证户外游戏的时间足够多;4、人性化的装修氛围;5、独特的教育方式。6、大量的插图故事书。

入园准备面面观

1、体质:宝宝的成长发育应达到三岁宝宝的平均水平,没有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需要定时定量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情况;宝宝没有传染性疾病,可以和其他孩子集体生活。宝宝需接受相关的疫苗接种注射,能向幼儿园提供相关证明,向幼儿园提供有效的体检报告。

2、情商:要帮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让他们感觉上幼儿园是自豪的事情,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并且入园前带宝宝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消除陌生感。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让宝宝在家里先练习一段时间适应起来。

3、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简单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融入集体生活。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大小便,自己使用勺子吃饭,尽量不要 剩饭,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内容。细心的父母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上海市特级园长、卢湾区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提醒,不要为了进所谓的“名园”, 逼迫孩子提前参加音乐、美术培训班,或者教孩子识字,这不仅是还孩子一个童真,也是为了避免让孩子出现厌学恐学情绪。

育儿心得:迟到对孩子的四大影响


育儿心得:迟到对孩子的四大影响

1.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迟到,常常会在教学进行中途来园,容易导致他们在中途进入教学活动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将成为难题。同时,如果家长在送迟到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正好撞上老师组织教育活动,一声问好很可能把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自家孩子身上。这样一来,不但老师正常的教育秩序会被打断,其他孩子的时间也会被侵占。

2.影响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如果家长允许孩子经常迟到,则容易助长孩子养成行为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以及没有规则意识的坏习惯。在进入小学后,孩子也容易变成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一般来说,幼儿的时间观念普遍较差,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父母经常睡懒觉,想什么时候送孩子就什么时候送孩子,必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行为拖拉、缺乏时间观念等不良习惯,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

3.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经常赖床迟到,会导致孩子既不能按时吃早餐,又错过幼儿园的晨间锻炼,这样着实不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的家长可能从街上买包子或其它小食品给孩子吃。由于晚起的原因此时已临近孩子的午饭时间,孩子吃完家长在外买的食物势必会影响孩子中午的进餐。久而久之,孩子的消化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对于孩子们来说,幼儿园的晨间锻炼其实很重要,一旦孩子错过了在幼儿园晨间锻炼的机会,他们就无法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4.影响孩子建立自信心

许多低年龄段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在迟到以后会不好意思进入教室。这样的心态会导致他们难以快速适应活动氛围,久而久之就变得无法融入集体了,长此以往,越来越严重的疏离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也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解决迟到现象的四大妙招

1.早睡早起

晚睡是导致孩子起床难的重要原因,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规律的起居时间,睡前为孩子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这样既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不会迟到。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教孩子认识钟表,做关于时间的游戏,给孩子讲关于时间的故事,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教孩子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

3.预留赖床时间

很多孩子有赖床的习惯,如果一时半会无法改变现状,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起床时间,给孩子留出赖床时间,让孩子做好起床的心理准备

4.提前准备物品

晚上和孩子一起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物品,包括孩子的衣物和鞋子,以及幼儿园活动需要的用具,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以上建议请大家认真阅读,天气渐冷,但是对于咱们的孩子每天能够坚持入园还是要提出表扬哦,近期连续的阴雨天,不管是咱们的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在接送幼儿的路上都要注意安全哦,切记安全第一。

心理不健康儿童的5大表现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下面来介绍一些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四大启示


导读:我有机会在美国读书一年多,利用这段时间参观了许多的大中小学,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和一些老师、家长了解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不敢说是美国家庭教育中普遍的现象,就我作为一个家长和老师而言,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方面我感到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地方。今天主要就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最深的体会和感想跟大家交流。

一、美国人的父母观

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加含蓄、内在、有的时候这种爱有些沉重;美国人直白、外在、浪漫。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在我国,毋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第二: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我引用企业形式来说,在我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责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陪读(各种辅导班、学琴等),有时甚至把作业都包了,双休日都搭在里面,陪孩子上各种班。想着如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做的心甘情愿,我们一辈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好发展。家长所有个人的抱负、希望、心愿等等全放在孩子身上。等到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父母的青春年华也逝去了。当然,我们做父母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心理,等我老了孩子你得孝顺我、照顾我,如果觉得子女照顾的不周到,心里还很不高兴。我不是说孩子不要孝顺父母、照顾父母。而是说一种观念或心态。我在和美国人交流这个问题时他们非常不解:为什么?难道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爱好、追求吗?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说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我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教育什么呢?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美国是个很讲民主的地方,学生上课时很自由的。从我在美国的感受看,和我们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学校有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如荷蒙山高中男女生宿舍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楼,男生要进女生楼必须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许可。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进入,要请家长、退宿。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学生行为规范”,在新学期开学初,学校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并和学生、家长签订一份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协议,一旦学生和家长在协议上签字,表明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并愿意承担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一般的“学生行为规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考勤及请假制度;第二:考场纪律;第三:课堂纪律要求;第四:着装要求;第五:关于学生使用手机,BP机和收录机等的要求;第六:性行为的要求;第七:各种被禁止的行为,如打架、帮派、抽烟、携带武器、偷窃等。行为规范中还明确了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周六到学校上课、请家长、停课一周、转学等。

因为中美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谁也不能照搬谁的具体做法,但不同的观念或心态决定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因为态度和做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美国人的父母观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有一些调查统计信息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思考:江苏常州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父母占54.4%”。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到90%。上海90%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家长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户家庭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我觉得关键在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好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一门学问。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心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与人交往、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孩子,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家长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孩子自立、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我在和美国小孩接触的过程中,就在观察他们和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美国孩子表现:遇事积极乐观、好奇欲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

我国的孩子表现: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

什么原因呢?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第一:美国人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而我们往往是过分的保护,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了能力、兴趣,最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心。我们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切要等父母。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不让孩子玩。第二:美国人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眼吃亏在眼前。”等等这是我们的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引导会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可能对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被动接受,这样会束缚孩子的自信心。第三:美国人对孩子要求全面,我们常常以学习代一切。第四:家长语言的作用。“真笨,这你都不会。”“你看谁家的孩子就比你强。”“告诉你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念书去,别的都本管”。“我们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你能把书念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这些我们家长有意无意常挂在嘴边的话,影响甚至摧毁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

三、热心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成长

美国家庭从小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参加社区或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而且家长是孩子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例如:1、加州大学操场周末小学生足球赛,只有裁判是老师。2、家长委员会的含义:不同于我国中学的家长委员会,加州各中学的家长委员会都是由家长自愿发起并组织成立的,一个学生社团就有一个家长委员会。因此,在校内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但在对社团的管理上呈现出不同于我国的特点来。学校只是在社团成立时,根据社团提交的报告,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基本设备、启动经费。社团一旦成立,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家长委员会来完成了。家长委员会是由一些热心学生教育工作的家长组成,他们完全是无报酬义务工作,委员会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学校一般情况下不干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除非是家长委员会超出其职权范围时或社团账目出现问题时。家长委员会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组织功能:协助学生组织安排社团的各种演出或比赛活动、训练和其他外出活动。2、教育功能:通过组织社团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精神,学会对他人的尊重,以及如何募集资金等。3、集资功能:学生社团的运转资金主要通过义卖、募捐活动和筹资来解决,这些工作都是由家长委员会来完成或在家长指导下由学生去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尽管工作很忙,但以能为社区和学校服务为光荣,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减轻了学校管理的负担,形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ALTOS High School学校艺术社团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名为“国际艺术节”的募捐活动。活动在校园举行,学校只提供活动场地,其他所有的活动都有由学校艺术团的学生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来承担。活动包括3个内容:(1)在教室展出学生的绘画和书法作品;(2)学生舞蹈队和管弦乐队分别在操场演出;(3)由热心的家长委员会成员环绕小操场,设12个不同风格的(如日本菜、墨西哥菜、德国菜、中国菜等)食品供应摊位,摊位装饰得丰富多彩,突出民族和地区主题,颇具情趣。这次活动的策划、实施和主要参与者都是艺术团的学生和家长。学校只派出了一位老师做协调工作。请大家品尝的所有的食品和饮料都是由家长无偿提供的,同时参加活动的家长还都要购买门票,成人6美元,儿童4美元。这些门票的收入就成为艺术团的活动经费,据估计这次活动可筹得约2000美元的经费。在现场我采访两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就我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如您是否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家长说他们非常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支持和鼓励孩子更好地参加艺术团的活动,学到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学校做点儿事,因为自己的孩子非常喜欢这所学校,学校也确实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所以能为学校服务是做家长的骄傲。再如您怎么看待家长购买门票来参加活动?家长告诉我们家长为孩子参加艺术团的活动投点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全家来看孩子的表演一共花了16美元(父母和弟弟),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多大的负担,但是如果每个家长都这样做了,艺术团的孩子们就有了足够的经费来组织活动了,这是父母应该做的。再比如,您对孩子参加社团活动持什么样的态度?家长非常肯定地说:坚决支持,而且鼓励孩子在时间和精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多参加社团活动。

家长可能会想,因为美国的大学好上、没有我们竞争那么激烈,所以孩子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美国有2000多所大学,考生美我国那么多,上大学的竞争却是美我国那么激烈,这是他们的优势,但要上好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美国大学入学条件有4个方面:SAT考试成绩(申请美国大学的权威考试)、高中四年的学习成绩、社团活动记录、老师或校长的推荐。高中四年学习成绩要想都得A并不容易。

我们的启示:第一:对孩子支持、肯定和帮助。第二:家长理解孩子的渠道。第三:家校教育一致的作用。

四、责任教育

美国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责任教育,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

家长非常重视孩子高中的毕业典礼。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成人、走向社会的标志和起点,所以毕业典礼非常隆重,每个学生大约有十几位包括家长在内的亲友来参加毕业典礼,在学校的毕业典礼后,每个家庭还要组织家庭聚会(Party)来庆贺孩子高中毕业和长大成人,送有纪念意义的成人礼物。让孩子明白和记住:他成人了,要对自己完全负责了。

在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后,实现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

让宝宝心灵健康成长四大关键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如社会危机和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热爱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游戏疏导幼儿心理这三个方面开始,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快乐的成长。

一爱,心理健康的营养素

“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支持等。教师对幼儿的爱是心理健康中最宝贵的营养素。只有沐浴在爱的甘林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一)走近幼儿聆听心声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我认为要了解幼儿就必须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幼儿,因为幼儿的心地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若教师拥有一份爱心,肯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就不难会发现幼儿的各种心情。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二)尊重幼儿多些宽容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儿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是让教师放弃长者的身份,改变幼儿听命于教师的现象,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当幼儿屡教不改、言而无信时,我们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风骤雨”的加予批评、当众揭短,应给他们多一些宽容,让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教师的尊重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幼儿,静观其变,打破幼儿“一犯错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让幼儿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受“老师原谅我了”。

二自信心,心理健康的基础

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成功的基础。自信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是不会快乐的,在与同伴和成人相处时也会有困难。

(一)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的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对于幼儿来说这一表现尤为突出。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常常是一些优秀生唱主角,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出尽了风头。而一些幼儿只能默默无闻、谨小慎微,甘当陪衬,甚至是“反面角色”。其实每一位幼儿都希望自己被关注、被欣赏。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应毫不吝啬的对幼儿鼓励表扬,经常给幼儿输入一些积极的语言,如:“没关系,再试一试”“你的小手真灵巧,画的画真美”“你的回答真棒”……让幼儿在教师的赞美中拥有自信的力量。

(二)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探究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可能会获得成功,但对于培养自信心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幼儿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个性、能力各不相同。为让每一位幼儿都获得自信,在活动中我总针对不同个体制订不同任务。如能力较低的幼儿,我会为他们制订一些简单易完成的事情。因为在活动中他们总觉得做不好,很难把自己当作是成功的人,他们的自信心也随之减少,并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去努力就越做不好,就会越发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简单易完成的事让幼儿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三游戏活动,无形的心理宣泄室

(一)游戏活动,使幼儿善于交往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年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游戏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游戏活动让每位幼儿走到一起,在活动中他们互相给对方搭建着“脚手架”,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中模仿、比较、冲突和合作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如:对任性、孤僻的幼儿,教师可为他们创设趣味性强的、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活动,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参与,从而改善幼儿的交往能力,为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机。

(二)游戏活动,使幼儿心情愉悦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游戏活动使幼儿有了自由活动的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活动。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无拘无束中感受快乐,使幼儿的性格变得开朗、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不怕做不好,只怕想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教师拥有这种精神,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隔代教育四大误区


调查证明,隔代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付出了一切,收获却不尽人意呢?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隔代教育误区,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年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年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之所以产生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主要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对孙辈常常包办代替一切,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容易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一些专家还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在自己动手做,胆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伤像没事一样,很小就会过马路等。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

误区二:以经验代替科学,垄断对孙辈的教育权。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年轻一代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种不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来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时至今日,他们学习新知识较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因此,“经验”与“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

误区三:祖辈世界隔代传播。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通俗一点儿讲,有不少老人看问题的眼光陈旧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合拍。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年人呆在一起,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

误区四:容易造成亲子隔阂。亲子隔阂可以说是隔代抚养的又一个不良后果。这里涉及到的亲子隔阂包括两层:一是祖辈们对父辈的隔阂,一个是父辈与子辈的隔阂。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或者为了笼络孙辈的情感而经常给孙辈一些“小恩小惠”,父辈看不惯就有可能从中进行矫正;父辈管教孩子,祖辈如横加袒护与阻拦,这些都会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二是祖辈的过分宠爱和父母的严加管教,会使儿童在感情上形成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爱我,爸爸妈妈并不爱我。于是,虽然是同样的爱心,却导致了双重的伤害。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的亲情就会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另一方面,相互不一致的教育态度会使孩子觉得用空子可钻,因此形成教育上的“防空洞”、“避风港”,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拼音学习四大难点


汉语拼音是必学内容,且作为系统性学习一年级的入门内容,足以说明拼音的重要性。作为学习的基石,拼音的学习影响着孩子的认字识字、进而影响阅读和理解、进而影响到读题和审题、进而影响到学习意愿和学习习惯,进而影响着一生。当然,还包括平淡无奇的同普通话进行交流。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汉语拼音,对每个人的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的而且确的存在着。

汉语拼音的学习,恰逢一年级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塑造阶段。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学拼音很吃力,就容易产生自卑厌学等情绪,而一旦家长们不能及时发现,往往在这个时候,孩子对学习“这件事”就已设定好模式了,未来再去改变,即复杂也困难。

还有不少的家长们更是觉得拼音不重要,未来考试考的都是高年级的题,跟拼音没半毛钱关系。那么请相信我,你错了,而且错的严重。因为存在这样思维的你,往往令孩子在学习拼音遇到问题时,缺少了你的爱,你的存在。

所以,经验之一,就是家长们对汉语拼音学习认知的改变。只有正确理解了拼音学习对孩子意味的不仅仅是成绩和结果,更是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态度、意愿等等,这才是关键所在。

当正确认识到拼音阶段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拼音,而是一系列对学习事件的蝴蝶效应式影响后,我们来谈谈学习拼音的具体方法。而这些方法恰恰又反射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等。

拼音学习难点一:抽象、不理解

虽然孩子们最终都能读、写拼音,但这当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耗时多少还是存在每个个体的巨大差异的。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尚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个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具体的拼音字母,所以,能否给到孩子生动、有趣的形象事物,进而关联到具体字母,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对拼音字母的记忆。比如an这个韵母,往往告诉孩子天安门–an、an、an,试问有多少孩子知道天安门?如何让孩子通过天安门来记忆an?又比如单韵母o,常常告诉孩子大公鸡–o、o、o,试问有多少城里的孩子见过公鸡?(肯德基倒是见过无数)又如何通过形象来记忆?

所以,尽可能以孩子所能理解的形象事物来表现拼音字母,这就影响了孩子对拼音字母学习是不是有趣好玩的心理感受,进而就是影响到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等。正所谓,有兴趣,才好学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兴趣来决定投入多少的家长们所期待的认真。

拼音学习难点二:读不对、混淆读

拼音学习的学习分为认、读、写、拼四部分。刚刚上面讲到的是认的问题,这里讲读的问题。读的问题通常有两方面:读不对和混淆读。读不对,是指认的问题没解决好,所以读错、读不对。这是得从认的问题着手来解决,即还是字母印象不深刻。而混淆读是认得字母,但在字母与发音上拿不准,比如ei和ie、iu和ui、b、p、d、q等等。这些是因为字母形状比较类似,音与形没有对接好。这两方面的问题,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来解决。当然,可以借助一些顺口溜或者儿歌的形式,帮助孩子去记忆。

拼音学习难点三:书写规范

认识了,会读了,还剩下书写了。这在整个认字阶段都非常重要。这里我所说的书写,包括字母、标调两方面。字母写的不规范,容易判错,比如a字出头就成了d或q。比如ü遇到j、q、x、y有没有去掉两点。再比如声调如何标的问题等等。翻看一年级试卷,有许多的孩子字母是对的,拼写是对的,就是错在了标调上。

拼音学习难点四:拼音拼音,会拼才是关键

拼音拼音,会拼才是关键。作为拼音学习的最难部分,就是拼读部分。什么是三拼音节?什么是介音韵母?跟整读如何区分等等。比如i+an怎么读?y+an又怎么读?这些相对最最基础的认、读、写,在教与学上,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往往这个阶段,除了孩子在校学习外,更为关键的是在家中的反复练习做的如何。课堂上的40分钟,真正能够用来反复练习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家长们是否有意识的在这一阶段多多陪伴,一起亲子式的互动练习,决定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质量。

来看四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1、留守儿童的未来

有一些孩子跟妈妈的关系,可能只剩下血缘上的关系了,尤其是留守儿童。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可能一年只能见一两次。每次,父母回去的时候,看到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就会特别心疼和愧疚,会想尽办法用一些东西去弥补。这种东西更多的是物质地侵入性的陪伴,因为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种侵入性的陪伴主要是父母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愧疚而已。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这些孩子步入青春期时,父母慌乱地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了。

父母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常态反应是不想听,或走开,或抗拒。

父母肯定也感觉到了孩子的这种情绪,直接沟通行不通,那就婉转点。父母通过写信件和小纸条或发邮件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可惜,结果也无效。

不管父母换怎样的形式去跟孩子沟通,都是没用的,因为父母没有看到孩子想的是什么?父母没有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概念,“自体,客体”。

“自体”和“客体”的概念类似于“我”和“你”的概念。

很多妈妈是没有“我”和“你”的概念的,也就是说,很多妈妈没有我和孩子的概念,认为孩子是我的一部分,是我实现目的的工具。说的难听一点,这个工具是用来满足自恋,缓解自身焦虑,满足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内心可能还会有一些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恐惧。妈妈会希望以上所有的这些都由孩子这个工具来帮忙缓解,抵消和完成。

2、“啃老族”和“妈宝男”的背后

有一些妈妈会用孩子的成功来标榜自己的价值,这样,孩子就不是孩子自己了,更多的是妈妈心里期望的那个“他”。

在中国家庭中,有一些越界的行为。

之前,我在微博上写过一段这样的话:当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办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些事情时,这就意味着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做的过多了,过多地干涉了孩子,侵入了孩子的边界。

孩子正在搭积木,妈妈怕孩子不会搭,一直看着孩子做。

孩子在做的时候,妈妈在旁边不停地唠叨:“你会不会做啊?不会做就看说明书......”

妈妈说的多了,孩子就不愿意再跟妈妈说话了,开始封闭自己。

因为妈妈干涉了很多,听的很少。听的很少是指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妈妈很少在旁边,没给到孩子支持。

作为孩子,他会觉得跟妈妈说话没有任何的意义。

慢慢地,孩子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意跟妈妈沟通。

所以,当孩子不说话的时候,妈妈们不要逼着孩子去说话,停下来倾听吧。

还有一些妈妈替代孩子过多,把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剥夺了,导致这些孩子一直没有发展出很好的技能。

例如,有些人上了大学后连一件衣服都不会洗,看到别人洗衣服,你有想过孩子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吗?他肯定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孩子终究是会长大的,孩子大了,上了大学,妈妈总不能继续追到学校给孩子洗衣服吧。

与其如此,不如多教给孩子一些技能。

这种行为的背后也可以理解成,在潜意识里,妈妈不愿意孩子离开。孩子学会的技能多了,很有可能会离开妈妈,妈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离开,于是,帮他做很多的事情。

对妈妈来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会离开,离开对她来说是一种创伤性的体验,她不愿意任何人从她的身边离开,特别是她的孩子。

啃老族和妈宝男是典型的例子。

妈宝男的形成是妈妈不愿意孩子离开,不管孩子是未成年状态还是成年后的状态。哪怕是孩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也不让孩子离开,照样入侵孩子的边界。

妈宝男的形成,一般是在家庭里,妈妈占据主导地位,爸爸的功能缺失或爸爸作为丈夫的角色没有,更多的是孩子替代了丈夫的功能,成了母亲的照顾者。

妈宝男的成因,做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不健康的四种亲子关系模式

家庭教育肯定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长没必要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上了学,自己就不用这么累了,很多东西老师可以教他。

不是的,孩子的某方面功能必须在家庭中才能完成,否则,孩子步入到社会后,会产生社会化的功能不良。

在亲子教育中,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实现从婴儿走向社会化的目标。

步入社会之后,有人说,“我要改变全世界”。其实,我们不可能改变全世界,而且,改变的前提是适应世界,如果你连适应都做不到,那么,改变的机会连门都没有,因为你早就被世界淘汰了。

很多父母自己没有尽到义务,把责任推给别人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亲子关系是很重要的,我整理了四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式。

第一种

密友型

密友型的亲子关系没有明确的你我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两个人的关系比较混乱,没有任何的边界感,是融合的,共生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妈妈与孩子之间没有建立好边界时,孩子长到了去幼儿园读书的年纪,他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也容易分不清界限,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而且这样的小孩会不断地入侵别人的边界,引发其他人的反感,进而被其他小朋友们排斥。

虽然我经常说,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但有些人把我说的这句话理解的太绝对化了,认为孩子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是我的问题。这就太过于认真了,把很多的东西都忽略掉了。

妈妈与孩子密友型的关系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困惑,主要的问题就是导致孩子以后在跟所有人的关系中会边界不清。

第二种

上下级型

在这种关系里,妈妈是孩子的主导者,就像公司里强势的上司一样。孩子的角色类似公司的员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司,两个人呈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是控制与服从。

中国人经常描述孩子的关键词是“乖”“听话”,这些词反映出来的也是上下级的关系。

妈妈作为孩子的掌控者,如果孩子不服从,拥有自己的主见,妈妈就会非常的焦虑,用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听话乖巧的孩子面对妈妈的强势,一方面会表现的很顺从,另一方面内心会压抑很多愤怒,会一直在背后做些小动作以示反抗。

有些妈妈会很疑惑,孩子这么小为什么会撒谎?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妈妈有时会让孩子去做一些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孩子为了避免惩罚或讨好妈妈,于是采用了撒谎的方式。

孩子撒着撒着,自己也就信了。

有时候妈妈想要孩子做出她想要的样子,但是妈妈的能力做不到。孩子不愿意做,可是又无法直接拒绝,于是,虚伪的表达出现了。

这样的孩子在现实中的责任感会比较弱。

当然,这种上下级关系,也会像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一样,不需要讲究太多的情感,只要能够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就可以了。

在这过程中,领导不会询问你,“这件事你愿不愿做?你做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有一个人在我的微博上跟我吐槽,“小时候,我妈觉得我取得的很多成都是她的功劳。我考试得了100分,她竟然认为是她的功劳。”这个孩子对妈妈有无限的爱,在生活中,他的表现仍是很孝顺的,但谁能想到,他会去我那吐槽呢?

上下级关系的亲子关系就是这样,孩子会很害怕妈妈,不敢跟妈妈亲近,之间也没有太多的情感,似乎孩子只要做到听话,乖巧,讲道理就可以了。

有一篇文章《听话的孩子没有太大的成就》里面所讲的内容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听话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妈妈的需求。

不信?那我问一问妈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妈妈能回答的出来吗?我再问问听话的孩子,“你们知道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吗?”你们也不知道。

我一直说,看一个人是否成熟主要看这几方面。

1. 是否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嬉笑怒骂都可以,做你自己,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

2. 是否有一个骨灰级的爱好,所谓的骨灰级的爱好,是指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因为这个爱好产生很美好的体验。不管你的情绪是悲伤的,还是挫败的,这个爱好都会伴随你的一生。你投入其中,沉醉着,忘记一切,十分喜爱。

(其实,这种终极爱好是你很美好的客体之一。听话的孩子很难有属于自己的骨灰级爱好,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妈妈给予他的。)

第三种

对手型

妈妈和孩子是对手关系?

不会吧?

会的。

在精神分析上,有一个专有名词描述这样的现象,叫成人妒忌。

成人妒忌的意思是,很多妈妈把自己认为好的,理想的样子投注在孩子身上,但当孩子真的达到了,妈妈又会妒忌自己的孩子居然获得了那么多。

这非常有趣,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动力过程。

还有一些妒忌,是妈妈和孩子在潜意识方面的竞争。

这个竞争更多的是来源于妈妈在原生家庭中跟弟弟妹妹的竞争。

很多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需要照顾弟弟妹妹。从小,这样的妈妈就很懂得照顾人,但她不相信自己的弟弟妹妹,以至于结婚有小孩后,她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她不太信任别人,认为别人接近她是为了侵犯她的利益,因此,她会把自己和自己的东西保护的很好。

有一位妈妈非常有趣,很小的时候,孩子碰了一下她的东西,她就忍不住发非常大的脾气,“你为什么要动我的东西?这件事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小时候,他根本不理解妈妈的这样行为。

后来,我跟他说,“你妈妈把你当成对手了。在与你的竞争中,她感到了挫败。她很生气,同时也很害怕。”

对手型的母子或母女关系都会发生。

作为妈妈的我们很难去处理童年时的情节,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成为对手。

曾经我讲过,有一对夫妻的矛盾跟丈夫对女儿的宠爱有关。丈夫把自己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看到女儿这么可爱的时候,妈妈会很嫉妒女儿。

这样的想法,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妈妈是不愿意去承认的。

最后,妈妈跟女儿成了对手的关系,同时,她又没办法忘记自己妈妈的身份。因此,当妈妈嫉妒女儿的同时也会很纠结。

第四种

角色互换型

这种亲子关系很好理解,非常简单。

有一个个案,她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女人的怀里,问女儿在干什么?

女人说:“我在做作业啊。妈妈,你去喝水吧,乖乖地休息一会儿,待会我再陪你玩。”然后,妈妈很开心地离开了。

很明显,妈妈的角色像女儿,女儿则更像是妈妈的照顾者,两人角色互换了。

还有一种类型的角色互换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

孩子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受到了一些伤害,哭了起来。妈妈在旁边也哭了起来,而且哭声比孩子更响。

孩子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哭?妈妈说:“我很难过,是我没做好才让你摔跤的,都是我的错。”

这时,孩子擦干眼泪,对妈妈说:“宝宝不哭,妈妈也不哭。”

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了妈妈的照顾者,说到底,这也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型。

有的妈妈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传输这样的话,“妈妈以后要靠你来养我了,以后你给妈妈买大房子,买宝马车,让我过上富贵的生活,好不好?”

会说这种话的妈妈多半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这四种关系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如果这里有你的影子,我们要学会去改善。

改善关系涉及到关系模式重建的问题。

喜欢《四大不健康家庭育儿模式盘点》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模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早期家庭教育的四大规律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
    2021-05-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生活四大不适应现象及对策 3岁的宝宝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会产生一些问题。当问题发生时,需要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共同解决。 分离焦虑 现象:宝宝一旦离开亲人,就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宝宝甚至会担心父...
    2020-01-15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迟到对孩子的四大影响 育儿心得:迟到对孩子的四大影响 1.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迟到,常常会在教学进行中途来园,容易导致他们在中途进入教学活动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将成为难题。同时,如果家长在送迟到的...
    2020-07-21 阅读全文
  • 心理不健康儿童的5大表现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
    2022-02-24 阅读全文
  •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四大启示 导读:我有机会在美国读书一年多,利用这段时间参观了许多的大中小学,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和一些老师、家长了解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不敢说是美国家庭教育中普遍的现象,就我作为一个家长和老师而言,无论在学...
    2021-04-04 阅读全文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

2021-05-18 阅读全文

3岁的宝宝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会产生一些问题。当问题发生时,需要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共同解决。 分离焦虑 现象:宝宝一旦离开亲人,就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有的宝宝甚至会担心父...

2020-01-15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迟到对孩子的四大影响 1.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迟到,常常会在教学进行中途来园,容易导致他们在中途进入教学活动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将成为难题。同时,如果家长在送迟到的...

2020-07-21 阅读全文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

2022-02-24 阅读全文

导读:我有机会在美国读书一年多,利用这段时间参观了许多的大中小学,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和一些老师、家长了解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不敢说是美国家庭教育中普遍的现象,就我作为一个家长和老师而言,无论在学...

2021-04-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