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隔代教育?独二代教育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1-03-01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隔代教育?独二代教育路在何方?"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近年来,随着“4+2+1”家庭的出现,隔代抚养、过分溺爱、早期教育过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教育专家呼吁,独一代家长要改变对独二代的教育方式,避免走进误区。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的教育功能每天早晨7时,现年54岁的王可欣坐公交车把小外孙送到幼儿园,下午4时又在幼儿园门口接小外孙回家。“没办法呀,他们小两口工作忙,交给我这个当姥姥的带,总比交给保姆强吧。”王可欣对记者说。据了解,独一代父母大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一些人并且内心尚未成熟,无法适应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谁来带孩子”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于是,祖辈抚养第三代成为普遍现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大量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为人父母,由他们生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二代”。据《中国妇女》杂志调查,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抚养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担。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由姥姥姥爷照料的占30%,而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的孩子仅有不到两成。沈阳市南宁幼儿园的幼师刘丽梅告诉记者,之前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日,130名小朋友里只有不到三成是由父母陪同的,其余全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当天很多互动和游戏都不适合老年人参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独二代的性格养成做了大量调研。调研组负责人孙宏艳认为,70%的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6岁之前与之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将来极易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疏远,甚至引发种种心理疾病。”孙宏艳提醒各位年轻父母一定要亲身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过度溺爱宠坏独二代“独二代成长中最大的问题是老人容易溺爱孩子。”沈阳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周咏梅表示。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养育孙子、孙女是他们主要的精神寄托,极易对孩子溺爱。“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变得任性、贪婪、自以为是,甚至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推卸责任。”周咏梅认为,家长的过度爱护,造成孩子事事依赖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一位家长害怕孩子会摔跤,从小就不许他跑步,结果沈阳市一名三年级学生至今连快走都不会。“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尝试的,他们会在尝试中得到快乐。同时,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有利于孩子产生成就感、提升抗挫折能力。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不要以保护的名义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周咏梅呼吁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重智轻德 过早教育适得其反“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送到最好的幼儿园。”市民李斌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小区里就有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就近入托。可李斌硬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国际双语幼儿园。一个月托费要6000元,再加上周末的补习班,每月开支不小。“我们大人吃点苦没啥,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差。”据了解,独一代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知识灌输和物质满足,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家长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早教班之间。很多孩子不仅要学习英语、书法,还要学习钢琴、绘画等,动辄近万元的“高价早教”受到众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与过度智力开发的现状相比,家长对于孩子的德行教育则不那么重视。上海市妇联对1054名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及“在家庭教育中,您在下列哪方面下工夫最多?”时,有80%的家长首选“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高于“身体素质培养”的64%和“道德品质和做人的教育”的54%。周咏梅对于过早教育的现状表示焦虑,“0-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个阶段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经常处于被指责的状态,对孩子内心的伤害非常大。”周咏梅认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发展的普遍规律,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专家还建议,独一代家长可以尝试转换角色,采取平等的态度,成为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要蹲下来,让孩子学习协助完成简单的家务等,而不是对孩子一味地迁就或责备。另外,家长可以联合几个家庭为孩子组成小型社交圈,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儿童较多的场所,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孤僻和与同伴交往缺失等问题。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隔代教育的优化方案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抚养,广州50%,北京多达70%。隔代抚养的优势显而易见,他们更有照料经验和耐心,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不仅有助于父母辈兼顾家庭与事业,而且可以让祖辈在含饴弄孙中享受晚年乐趣。但另一方面,隔代抚养也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祖辈体力衰退,可能过于限制小孩子的活动;容易溺爱;与孩子的父母在养育观念和方式上会发生冲突等等。据笔者调查,在上海0~3岁婴幼儿家庭中,81.2%在育儿方面存在矛盾。

因此,在我们已经离不开隔代抚养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如何克服其中的不足,使其优势最大化呢?

一、“寄养型”隔代抚养的优化方案

6岁的壮壮是个典型的留守孩子,1岁不到父母就双双出国了,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一年最多回来两个星期。别看他平时能说会道,什么神舟六号、奥运会、F1,可每周六他爸爸妈妈打来越洋电话的时候,他却完全成了“小哑巴”,或者就只会“喂,你好,再见”。尽管每次奶奶都在一旁提示,“告诉爸爸妈妈昨天在动物园看到了什么?老师为什么奖你五角星啊?你待会准备到哪里去玩啊?”可壮壮还是半天憋不出什么,常常是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问一句,他就胡乱应一声,不到一分钟就把电话甩给爷爷奶奶了。

像壮壮这样的城市留守儿童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少见,这样的“寄养型隔代抚养”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亲子之间因空间距离而产生了心理距离。这样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呢?早期这样的亲子距离要紧吗?

必须肯定地说,早期的亲子关系当然要紧。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来说,早期是亲子之间建立亲密感的最佳时期。孩子正处在最幼小无助的时期,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完全来自其照料者,此时谁给予孩子最多的关爱,谁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很明显,在寄养型隔代抚养中,父母很难成为孩子的“第一位”,如果情况没有及时改善,孩子将在日后与父母的相处中依然处处有所保留。

对此,可以拟订以下教育方案——

对祖辈而言:

1.学习用现代的记录工具,如照相机、DV等,多为父母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帮助父母感性地了解孩子、相对完整地看到孩子的成长足迹。

2.多关心孩子的心理世界。别看孩子小,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心,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都是爸爸妈妈接送,也会有想法的。所以祖辈可以在与孩子的游戏里,帮助他们宣泄,听他们的心理故事。

3.多带孩子到外面玩,帮助孩子发展与同伴、他人的关系。来自小朋友、阿姨、叔叔的关爱也会带给孩子温暖,有助于他对人的信任与交往,利于日后的亲子相处。

4.平时多给孩子讲讲父母的故事,包括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增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好奇与尊敬。

5.与孩子父母原来的好朋友保持联系,最好他们有孩子,可以定期带孩子或者送孩子到他们家里去玩,让孩子熟悉与父母同辈的人,熟悉与父辈成人的交往。

6.多陪孩子玩父母买的玩具、看父母买的图书,帮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站住脚”。

7.在孩子能与父母相聚的日子里,尽量让父母带孩子去玩,控制自己的不放心。

8.在电话里或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少当着父母的面数落孩子,免得让孩子觉得“都是父母让我难堪的”,多给亲子相处创造快乐。

9.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他的自我发展,而且减少了日后孩子的父母需要兼顾事业与家庭的潜在压力。

10.给自我留出适当的休闲与社交时间,为以后的“空巢期”做必要的准备。

对父母而言:

1.记录下自己思念孩子的心情,留给日后孩子阅读,以便让孩子懂得“父母是多么地想他、爱他”,而不是“不管他”。

2.多慰问祖辈,感谢并理解祖辈的隔代教养,利于祖辈在孩子面前多说自己的好话。

3.在电话里如果孩子不说话,可以给他讲你最近的生活,尤其是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他对着电话说话的“焦虑感”,激发他想听你说话或者和你通话的兴趣。

4.控制给孩子买玩具、衣服等物质,免得孩子过度将你和物质联系在一起。

5.和孩子相处时,有意识地带给孩子惊喜,比如带孩子去做祖辈无法带孩子做的事情,像坐摩天轮、玩嘉年华等,让孩子充分享受和父母在一起时的不一样感觉。

6.做好与孩子分离的过渡。要知道,每一次你的回来又离去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分离前与孩子的交流、与祖辈的衔接。

二、“混养型”隔代抚养的优化方案

童童4岁多了,早就是个奔跑自如的小鬼了,可奇怪的是,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奶奶在,他准保走不了几步就没劲,非缠着奶奶抱。那天全家人说好去动物园玩,爸爸妈妈出门前还与童童“约法三章”,要自己走。童童答应得好好的,可进动物园刚走了10来分钟懒劲就上来了,非要赖着奶奶抱。爸爸妈妈问:“你的脚呢,没有脚我们就回家了。”童童说:“奶奶就是我的脚。”爸爸妈妈还想说童童,奶奶却哈哈大笑:“瞧童童多聪明,算了算了,开开心心来玩,干吗扫兴呢。”说着就要去抱童童,爸爸当然舍不得奶奶抱,只好自己抱。

童童的父母经常很头疼:爷爷奶奶太骄纵孩子,弄得童童一点规矩都没有,在家非常任性,在外面又胆小。每次想教训童童都被爷爷奶奶制止,好几次想自己带孩子,可是一来苦于时间、精力有限;二来现在这孩子也离不开爷爷奶奶,成天就说“爷爷奶奶好,你们是坏人”。

像童童这样的“混养型隔代抚养”更为普遍,通常都是三代同堂,孩子由祖辈、父辈共同照料。针对这样的隔代抚养家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弊端,发挥优势呢?

对父母而言:

1.如果可能的话,让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轮流帮助带孩子,有利于父母成为孩子身边最亲密的人,利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形成权威感。

2.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龄,一定要进入集体生活,用老师的力量来影响孩子和祖辈。

3.感谢和尊重祖辈,鼓励老人丰富自己的生活,多参加集体性文体活动,如晨练、老年人俱乐部等,适当转移他们对孙辈的注意力和依恋。

4.诚恳地与老人交流,问他们你们小时候是否任性,如果是你们提出孙儿一样的要求,会被答应吗。让老人明白,任性的孩子会遭遇更多的不如意。

5.请专家来做老人的工作。往往父母在祖辈面前没有威信,但专家就不一样,能以专业的权威来影响老人的行为。

6.提供给祖辈关于养育辅导的信息,鼓励祖辈参加育儿交流与学习,帮助他们了解优质的养育规律与方法。

7.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祖辈争执,这样只能使你们双方都丧失权威,给孩子困惑或者笑话的机会。

8.与祖辈讨论建立起必要的家庭规则,齐心协力养育孩子。

对祖辈而言:

1.明确自己的角色,毕竞从法律上而言第一监护人首先是孩子的父母,祖辈只是“帮手”,而不是“替代”。

2.别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的父母,虽然他们是您眼里的小孩,但却是孩子眼里的父母,这样会破坏孩子父母的养育权威。

3.与孩子的父母多讨论孩子的发展,您有的是经验与心得,而他们有的是新观念与新途径,最好能相得益彰。

4.如果总是发生矛盾,干脆分工明确,比如孩子的日常生活听祖辈的,而玩耍、学习由父母负责,互不干涉,减少争执。在童童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单独带童童去动物园,相信这时童童肯定长脚了。

5.节假日尽可能让父母多带带孩子,祖辈要善于自得其乐。

三、“混住一寄养型”隔代抚养的优化方案

所谓“混住一寄养型隔代教育”就是形式上是三代同堂而住,但实际上父母却几乎不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犹如以下的案例:

娇娇2岁多,与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同住,娇娇的父母是独生子女,两人是同学,一毕业就结婚了。有娇娇的时候,两个年轻人还不过23岁,自结婚就与外公、外婆一起住,生活都是外公、外婆打理。所以他们一直活得很潇洒,小两口与娇娇经常玩得不亦乐乎,甚至还互相争抢东西。外公经常对人家说,“我家有三个孩子!”

在现代生活里,娇娇一家的抚养模式一点也不稀奇。据调查,上海大约有50.5%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选择与自己的父母同住,祖辈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养育下一代的主力军。这一状况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与背景,但也让我们看到其间潜伏着必然的育儿危机:

★年轻父母过度依赖祖辈,忽视了对自己养育能力的培养。

“同住不同养”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没有足够的父母意识。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过于忙碌、压力太大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照顾孩子。其三,客观条件不允许,比如有的父母工作性质是晚班,基本生活规律正好与孩子的相反,无法兼顾到孩子。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这样日复一日的依赖祖辈,都会使得年轻的父母们在养育中“有名无实”,养育经验与能力都难以积累起来,为日后的“养育接班”埋下危机。

★缺乏养育权威。

我们知道,要想孩子“听话”,父母就得有必要的威信,但如果你一直不太管孩子,就会在缺乏经验与能力的同时,丧失养育权威。对很多由隔代抚养大的孩子,父母后来去管他们的时候,一方面会因为长期不管而不知如何下手,结果使得孩子瞧不起;另一方面,很多父母难免情绪化地处理孩子的问题,结果引发孩子心理上的逆反,觉得父母只会发脾气、乱骂人。很多孩子还会想:“你以前不管我,现在凭什么来管我?”

★会与孩子之间有距离,难以达成养育默契。

养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而过程是需要时间与空间来填充的,如果长期疏于管教孩子,怎么能一下明白孩子的脾性与习惯呢?所以,不仅做父母的会觉得孩子很陌生,孩子也会对父母的方式不适应,出现养育不合拍,甚至剧烈的冲突。

★父母习惯了依赖,缺少压力锻炼。

虽然现在娇娇的父母们很开心,但要知道祖辈毕竟在一天天老去,孩子也在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祖辈要将养育孩子的接力棒交给父母们,那么面对未来的“上有老弱,下有小闹”的多重家庭压力时,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记得给自己参与养育的机会;祖辈们也要适时传递养育孩子的信息与经验,帮助年轻的父母们成长,减少日后潜在的育儿危机等。

对祖辈而言:

1.平时适当分配给孩子的父母一些家庭事务,比如购买日用品。

2.多注意培养孩子父母的家庭责任观,比如请他们交一定的生活费,让他们陪你们去检查身体。

3.给孩子父母做父母的机会,激发他们对孩子的父母意识,比如让他们带孩子出去玩、陪孩子去学兴趣课、去参加幼儿园家长活动、为孩子购买衣服等生活用品、带孩子去看病等。

4.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尤其是重大的成长事件,并定期给孩子的父母传递有关的信息。

5.多在孩子面前说父母的好话,树立父母的权威性。

6.多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免自己生病的时候,孩子的父母兼顾不暇、被压力吓坏。

对父母而言:

1.在生活里留出与孩子相处的空间,有意识地将父母角色纳入生活范围。

2.看一些育儿类的书、杂志等,增强自身的养育知识。

3.多听听祖辈对孩子情况的介绍,即使不能直接管到孩子,但对孩子情况心知肚明。

4.定期给祖辈放假,尝试独立管教孩子。

5.选择孩子的一个方面做跟踪记录,让自己的目光注视到孩子。

浅谈隔代教育


浅谈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上要感恩父母,尽孝之道,对下要关爱子女,尽责之职。

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也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也是跟随着祖国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而长大成人,而今之时,我们也都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当然父母们也都到了花甲之际,按理说来这时候的他们应该是享清福的,但是为了我们能够安心工作,为了满足我们的“玩心”,我们年迈的父母”首当其冲”地帮助我们带领我们的孩子,自觉地成为了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使之形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或许真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或许因为自己贪玩之心,或许因为依赖之心,我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则甚少,想来我们家也是一个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家庭。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纯真的爱情。当然我所说的爱情,绝对不是什么男女之间的情爱,而是家庭之间的关爱和亲情。无可非议,我们的父母肯定是全心全力的照顾着我们的孩子,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观念的不同,在教育幼儿方面,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父母必定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的。

在我们家严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不管是对是错,事事都顺着孩子。曾经儿子跟我讲过这么一句话:“宝宝、爷爷、奶奶三个人在一起,宝宝最大,爷爷第二、奶奶最后,但是宝宝,爸爸,妈妈三个在一起,便是爸爸老大,妈妈排第二,宝宝变最小了。”后来我又试着问儿子:“那么我们全家五个人都在一起,那又是谁最大呢?”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当然是爷爷最大!”可想而知,当我和孩子爸爸不在的时候,儿子又是如何称王称霸的?

父亲和母亲也曾多次跟我说:“儿子太难带了,总是不可吃,不肯睡,乱吵乱闹!”但是说实话,每个周日当我独自带着儿子的时候,我真心的没感觉到儿子有如何的难带?儿子自己吃饭,自己玩耍,自己穿戴……但是爷爷奶奶的一起包办代替,即时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要孩子动手,渐渐的就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同时也使其任性霸道,与其他小朋友很难融洽相处,形而久之地也失去了一些本该有的生活本能。

人总是一个矛盾体,爷爷奶奶一方面说着:“你们自己的孩子,你们自己带领。”一方面还是不辞辛劳的代替着我们。我们一方面嫌弃爷爷奶奶带领方式不对,一方面有使劲地把孩子往我们的父母那里塞。

就如同就现在所谈及的“隔代教育”,势必也存在着有利的地方。祖辈家长们比我们有更多的育儿经验,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另外我们的父母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可以促进我们的下一代的发展。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感情更为圣神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当我们认为父母对待我们的孩子过于溺爱而做的不对之时,请不要对父母大声呵斥,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当时说不通,可以借助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来讲明。爱屋及乌,因为他们是爱我们,才会爱我们的孩子。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父母者,子女之启蒙之师。凡为父母,莫不爱其子。爱不仅仅只是挣钱给其穿好,吃好,学好!更为重要的是从心灵从道德上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以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隔代教育的坏处


隔代教育的坏处

1、思想观念陈旧: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爸妈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祖父母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祖父母不是怕孩子摔了,碰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问题,思想上比较保守。认为只要孩子不磕不碰就好,不了解孩子的爱玩、爱动的天性,不了解孩子年龄、生理的特点,阻碍了孩子的正常运动、发展。

3、容易对孩子形成溺爱。多数祖父母会经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造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4、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隔代抚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

5、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如何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近几年,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何谓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宝宝,于是,抚养宝宝的重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这种由祖辈们对孙辈们施行抚养与教育的现象就称之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聪儿爷爷退休之前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接触过大量的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例子,所以,当孙女聪儿诞生后,聪儿爷爷就把自已毕生积累的经验,用在了聪儿的早期教育上。

隔代教育的益处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妨碍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并且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相反,他们显得更为淡定。祖辈们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祖辈们一般更有耐心,他们也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奉献,这使宝宝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不仅如此,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它们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影响下逐渐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一辈会更多地保有这些传统的文化和美德,有他们参与教育孙辈,宝宝们不仅可以接受先进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机会更好地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

1.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着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2.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专家特别提醒: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育儿方式:全职妈妈or隔代教育


若说妈妈教养与外婆教养出来的孩子有多少区别,还真不明显,也许是母女之间好沟通。因为外婆们常说:我女儿说了,味精对孩子身体不好;我女儿说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又或者:我女儿说了,让孩子每天洗澡……不胜枚举。女儿的教养观念,母亲貌似能良好地贯彻执行。但细细观察下来,又似乎有那么点细微的差别。

性格差异

全职妈妈身边的孩子,性格或恬淡或活泼,但都比较随和、稳定,不会乱发脾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偶有情绪,在妈妈的安抚下能很快平静下来。

相比较之下,外婆羽翼下的宝宝,或娇气、或暴躁,情绪不稳定,稍有不如意就会哭泣或尖叫,更有甚者还有暴力倾向,这时候,外婆往往自己也很沮丧,不能很好地安抚宝宝。上课时坐不住,时不时就要绕着教室跑,或者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当妈妈客串带孩子上过亲子班后,外婆再带,孩子更会有情绪上的不适,反弹会更大。

生活习惯

全职妈妈的孩子通常都有良好的起居时间,饮食有序。自理能力也很强,很小就开始学着打理自己,还能帮妈妈做事情。而外婆总要娇惯些,由着孩子的性子,爱给宝宝吃零食。凡事包办,吃饭的时候,别的宝宝都好好坐在位子上自己吃,他们却坐在外婆的怀里,一口口被喂着吃。

生理发育

这点,让我们有些诧异。大多由外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尿裤子。据宝宝的妈妈说,他们家外婆从小就给宝宝把尿,频繁到20分钟1次。夜里很早就开始甩开尿不湿,给宝宝定时把尿。也许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尿频的原因。

鼓励方式

当宝宝完成一项活动时,妈妈会说:宝宝,你看,只要努力了就能完成,加油!或者,宝宝,真是能干的小伙子,能自己穿鞋了——是非常具体的。

而外婆,不管宝宝有没有完成任务,对活动有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做什么,只是坐在那儿,她们也会表扬宝宝:你好棒——后果是,宝宝没有表扬就不吃饭,没有表扬不动手做作业,没有表扬不肯上课。

为什么全职妈妈与外婆带出的宝宝会有些许的不同呢?兴许是宝宝在妈妈身边自然而然产生的自信、忍耐力与安全感;又或者,外婆带的孩子,白天接受的是一种生活习惯及规矩,晚上父母回来,又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变化在宝宝幼小的心理上会兴起波澜,反映出来的就是性格上的不稳定。

也有说我们宝贝外婆或祖母带,脾气也好着呢!是的,世事无绝对,并不是每一个祖辈都溺爱孙儿,就像也不是每一个妈妈或者爸爸都有科学育儿观一样!

隔代教育的惨痛教训


去年有两部与“隔代教养”有关的影片,在台湾引起众人的关注。

一部是由台湾女导演王小隶执导的《拥抱大白熊》。

这部片子讲述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离异后被送至外婆家托养,和同样缺乏父母关爱就读中学的表姐相依为伴。强烈渴求亲情之爱的男孩,为了唤回爸妈的关爱,结交损友,甚至自导自演绑架案玩失踪……

另一部则是吴念真拍摄的纪录片《阿祖的儿子》。

同样是以“隔代教养”为主题的影片,却引起不同的反响。

小成本拍摄的《拥抱大白熊》,由于导演是以爱与宽容为主述点,所以让观众在看得心酸之余,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来思考“隔代教养”。

《阿祖的儿子》则引来一片批评。因为这部纪录片所采访纪录的对象,都集中在台湾低收入、低学历群的家庭;且是一些背景特殊——如单亲、外籍通婚、未婚生子的个案,却避而不谈一些中上阶层的父母,平日把小孩放在爸妈或保姆家,放假才带小孩回自己家来“玩一玩”;或经济条件较好和“有办法”,可以请来外籍劳工照管小孩,另一种形式的“隔代教养”。

我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隔代教养”所带来的一些困扰。

儿子八个月大时,我在“讨厌妻子做家庭主妇”的丈夫的驱赶下,重回电视台工作。在“经济恐慌”心理因素促使下,丈夫让我将儿子交托给“价钱好商量”的婆婆照顾。

却未料避着公公出外兼职存私房钱的婆婆,并不乐意我们一厢情愿的安排,于是便看自己的姊妹、女友们哪个有空,就将孩子塞到哪家去,然后在我们下班来接孩子前,再把孩子接回她家。

八个月大的孩子恰是开始认人的时期,可怜的儿子每天都由不同脸孔的阿姨们照管,据说整天都哭个不停。这个情形直到三个月后某一天,丈夫提早下班去公婆家接孩子,才被我们获知。

那三个月“居无定所”的日子,在儿子心中应该留下了极大的阴影,让原本温和、爱笑的他,变成一个焦虑、爱哭、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这个在托养上所犯下的错误,我花费了二十余年的时间,努力用各种方法去弥补挽救,但直至今天,虽然儿子给外人的印象是一个阳光少年,但为娘的我,却仍忐忑不安于他还怀有那“病根”。

女儿一岁时,我又在丈夫的驱赶下,再度回到电视台任职,将女儿交托给娘家妈妈来照顾。当时母亲已六十多岁,身子骨虽然尚称硬朗,但一方面实在是“带怕了孩子”,另一方面也很想能享受些自由自在走走玩玩的“老福”,所以实在没有替我带孩子的意愿,但却因我的住地距娘家不远,她又曾替我姐姐带过孩子,若不接受帮我照管女儿,怕受到亲友邻居的批评。

而我在将女儿“赖”给母亲后,因为很“放心”,因此隔三差五地让女儿晚上都住在母亲家,以便在下班后可以专心照管已经入幼儿园的儿子。

我娘家父母把我女儿照顾管教得很好,那些发生在旁人家“隔代教养”中,因娇宠过度而造成不好好吃饭、任性、骄横、霸道等的坏毛病,我女儿身上一丁点都见不着。

但这“放心”的假象,却在某一天我送女儿去娘家的半路上,被女儿的一句问话给戳破。

“妈妈,我今天从幼儿园放学后,是回外婆家还是回‘你家’?”女儿抬着小脸问我。

“说什么‘你家’啊,妈妈的家不也就是你的家吗?”

“对喔!”女儿应了这句话后,露出沉思的表情,然后说了句让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心痛的话,“妈妈,将来我长大有小孩后,我要买一个大大的房子,让你一起住,这样我的小孩就可以一直住在‘自己’的家了。”

跟一位女友谈及此事时,女友眼眶红了起来,说她能体会女儿话里渴望“情感安定归属”的辛酸心情。

原来自小女友就被她父母送至另一城市的外祖父母家寄养,直至高中父母设法调职到与外祖父母同一城市,她才得以和父母同住。

虽然她在外祖父母家备受宠爱,但却没有办法给她“真正”家的感觉,她仍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不要,“寄人篱下”的孩子。

这在她心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感情空洞,使她长期受困于既想拥有被爱的权利又怕被排斥,陷在表里不一矛盾挣扎的情绪中。

有一位也是自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朋友,他因为另有一个由父母陪伴长大的弟弟,因此兄弟俩经常为争风吃醋而争吵打架。

还有几位也是由长辈或保姆长期照管的朋友,多半个性都十分的敏感、善妒,并伴随有刻意去讨好迎合他人,或是用自暴自弃、放纵本我来获得注意的极端行为。

因为即便照管孩子的人再疼爱孩子,他们的爱,更多是放在满足孩子的生活与安全需要,对于更高一层次的“情感归属”,只有父母才能满足孩子。

过来人支招

千万不要为贪图“省钱”,和一时的“省力”、“省心”,而不去考虑长辈或保姆是否“有心”和“有能力”去照管好孩子;不要因为“放心”,就偷懒疏忽了对孩子的关爱。

另外在安排孩子托管之前,一定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向孩子说明父母这样安排的原因,及父母难舍的心情,以减低孩子“被父母抛弃”之感。

公说婆说

隔代教养之好处:

1.老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恰好弥补了年轻父母的不足。

2.老人吃苦耐劳,有耐心,有时间,有精力,动手能力较强;将他们的特长(琴棋书画、文化课知识、务农经验、各种技术工种及研究方向)与孙子的学习结合起来,也可以节约一大笔教育支出,和节省雇保姆的一大笔开销。

3.子孙可在三世同堂的家庭中锻炼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亲身学习体验尊老爱幼。

4.可以从老人那里学习朴朴实实的生活点滴。

5.儿女有自己父母做可靠的后盾,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

需先注意的是:

1.要事先沟通好,让长辈做好带孩子的准备工作(如买上几本科学育儿方面的书送给长辈,跟他们一起观看一些育儿节目)。

2.帮带孩子的长辈必须与儿女们生活在一起或住在邻近,让孩子可以天天与父母相处,以满足孩子的“情感归属”。

喜欢《隔代教育?独二代教育路在何方?》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教育笔记第二学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隔代教育的优化方案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
    2021-12-31 阅读全文
  • 浅谈隔代教育 浅谈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
    2020-09-29 阅读全文
  • 隔代教育的坏处 隔代教育的坏处 1、思想观念陈旧: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爸妈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祖父母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旧...
    2021-06-30 阅读全文
  • 如何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近几年,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何谓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宝...
    2021-03-30 阅读全文
  •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
    2021-06-30 阅读全文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

2021-12-31 阅读全文

浅谈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

2020-09-29 阅读全文

隔代教育的坏处 1、思想观念陈旧: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爸妈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祖父母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旧...

2021-06-30 阅读全文

近几年,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隔代教育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何谓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宝...

2021-03-30 阅读全文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

2021-06-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