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无为”是对孩子履行修缮义务

发布时间:2021-01-29 什么是教育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教案是怎么写

从最初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近两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家庭教育始终没有被辩证的看待,一味跟随商家的宣传动荡,争与不争的理念从右倾到左倾让父母迷茫,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无为而治还是励精图治?

众说纷纭中我也曾纠结迷茫,兜兜身体状况不佳,一周最多有三天能在学校,面对病怏怏的孩子,我想给她更多的自由欢乐,可是看着一年级的小兜兜就考出来7分的卷子,我还能淡定的了吗?

数学老师说:“你闺女社会阅历少,连人民币都认不全,还是回家补补吧!”

我摆出各种面值的钞票,压低声音耐着性子教她如何兑换,可是兜兜趾高气昂的说:“妈妈,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买东西可以刷卡啊!”

丹尼作为私教每天都在兜兜耳边念叨:“Selina,遵从自己的心,做你真正喜欢的事情!”

“哦,不!丹尼!”我忍不住打断他,“也许在美国你们更强调发展自身强项,但是在中国,我们强调balance,平衡的木桶原理,只遵从自己的心是不可以的!”

“Whynot?每个人都愿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精力,只有自己的选择才能心甘情愿去做,所谓专注力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形成,谁会讨厌一件事情又专注于此?”丹尼的话不无道理。

“YeahIsee,但是兜兜的数学不好,他不喜欢数学,只喜欢美术,她上数学课都在画画,考试却要数学成绩。”

我和丹尼针尖对麦芒的时候,兜兜还是聚精会神的趴在桌上画着,不能说兜兜表现的若无其事,兜兜是真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凝神的画着自己的图画,没有听到周围任何一丁点儿不和谐的声音。

“我不认为Selina数学不好!相反,Selinaissosmart!她数学一定很好!你有没有注意看她画的图形?这幅画既是左右而或上下的轴对称图形,同时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这是第一次,有一个人看到兜兜在废纸上涂鸦却没有随手扔掉;第一次,有一个欣赏者真真正正读懂她的画并尊重了她的灵魂。

丹尼继续解释:“我说的做她喜欢的事情,不是说只画画,放弃她不喜欢的其他,而是说,所有的事情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看如何引导,每一门学科都可以跟她喜欢的美术相结合,让她有兴趣。这样的过程你明白吗?首先,我们遵从孩子的兴趣——然后,孩子感兴趣,才能被吸引,才会专注专心,才有动力、有积极性跟我们学——再然后她会自己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乐趣,就不需要我们再用诱饵吸引他,可以自己有好奇心、有求知欲的自学——最后,她会突破学到的知识,去创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再是‘发现’而是‘发明’,不是跟着别人,而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那时候Selina不管是成为一个画家而或数学家都有可能不是吗?”

读了几十年的道家“无为而治”,也常常听说美国老师是无为的——因而美国小学生学的轻松惬意,于是我们便想当然的以为“无为”是不作为,如今再读《淮南子·第十九卷·修务训》,已经有了十五年前完全不同的心境。

一、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孩子成长的欲求的同时不强制,不刻意扭转。

“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

江河流水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必须要经过人对江河的治理疏导,才能使水顺着河道向东奔流,又不至于肆虐;禾苗庄稼在春季生长发育,但不是说把种子洒在地里就不再管理,任其自生自灭,必须要人为的加以耕耘管理,到秋天五谷才能丰收。

孩子也是一样,都要经历:出生、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替他操办一切,亦不能揠苗助长逾越固有的生长阶段,需要遵循孩子每一成长时期的期间规律去因势利导,“无为”首先是无违和的循序渐进。

兜兜喜爱美术毋庸置疑,在她绘画时我们去夺过纸笔,命令她专心听讲虽是对她极度负责的关爱,但无异于将他的心血碾碎,不仅不能使她心甘情愿的听讲,还会因为强扭的瓜不甜,憎恶这个老师和学科。

丹尼的理念相似于“大禹治水:决九川距四海”的疏导、引流不是吗?你爱美术,我肯定你、支持你、尊重你的优势,首先让你心理放下戒备,易于接受我的教导和指引。

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由也不是肆无忌惮的。教育不应拘泥于固有理念的应用,而应在实施过程中寻找出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

“圣人之从事也,殊体而合于理,其所由异路而同归。”……“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趋之,或以瓮瓴,或以盆盂,其方圆锐椭不同,盛水各异,其于灭火,钩也。”

做事情的具体行为不同,但都合于事理;方法不相同,但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人们去救火,提水往失火地点跑,有的人用瓮,有的用盆,工具的形状各异,提水的数量也不一样,但赶去灭火的目的是一致的,行为也都是合理的这就足够了。

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无间道,只要我们怀有正确的目标,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又何必发愁进益速度呢?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纯粹的为学习而学习动机纯效率就一定高,效果就一定好吗?

兜兜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英语背课文、默单词问题每天哭的梨花带雨,她不明白为什么chick跟小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小鸡的拼写不能使其他样子?

丹尼说:“哦,那你为什么不画一只小鸡呢?”

兜兜一边画,丹尼一边解释:“Selina你不觉得小鸡的嘴巴像一个K吗?而且小鸡叫起来就是这样chick、chick、chick···”

说到这里,丹尼把手拳成尖尖的小鸡嘴,点的兜兜痒痒的,躲闪着哈哈大笑。兜兜爱上了记单词,更因为丹尼爱上了英语这门课。Www.yJS21.coM

三、不能因为本性、规律性的固有化而弱化家长引导教化的责任,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筋骨形体,所受于天,不可变。……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围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

人或物,形体都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以此论证事物不能改变确是以偏概全了。当马还是马驹未加调教之时,它是扬蹄翘尾人不能控制,但人类驯服它后,就是让它经历险境、跨越壕沟,它都不会躲避。所以说,本性虽无法改变;但经过教导指引,就可以改变野性。无意识的马尚能通过调教而改变,更何况有意识的人呢?

不可以怀着“龙生龙凤生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思想,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指手画脚定性,更不应该废弛对他的关注教导,这样的做法未免太偏激。

说兜兜上课效率低、专注力差、没有时间管理能力,我不认同,与学校对比鲜明的是,兜兜跟丹尼这么久,没有一刻钟是走神的,她专注的盯着丹尼的唇形学发音,中英文混杂的跟丹尼热聊两个人的家乡。

我问兜兜:“你为什么喜欢丹尼讲课?”

兜兜:“因为他讲的有意思。”

“你能像尊重丹尼一样尊重其他人吗?”

“他们尊重我了吗?”

教之于师,学之于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我们注重个人感受,更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他们撕了我的画!那是我的心血!而且他们让我在那么多人面前没有面子!”兜兜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叛逆孩子的心声,他不是不喜欢学习,不是对某一学科有偏见,更不是愚钝笨拙,只是单纯的缺乏引导,或没有得到适合他的教导。

四、成长成才受制于环境与氛围的影响,正能量的气场不足,说教也于事无补。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檐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

如果让一个人生在偏僻落后的地放,失去父母,没学过礼节,独自困守在破烂的小屋里,这样即使他天性并不愚笨,但他所知道的事情必少得可怜。

要说“静待花开”也应看看种植的时节温度、养花的土壤湿度、植株的病虫情况,仅仅是消极而“待”,无异于守株待兔,空守不得反遭人诟病。

很幸运,兜兜遇到丹尼,好像良骥遇到了伯乐,他给兜兜宽广的空间去驰骋。丹尼以美术为线,串联起兜兜的每一课,恰到好处的灌溉激发了兜兜的兴趣,从此,学习成了兜兜最主动积极的事情。

兜兜说:“我一定要学好英语去美国!我要看一下丹尼的家乡是不是真的每棵树上都有松鼠,是不是每个人都像丹尼一样好……”

重温【修务训】“无为”已从仁和升为尊重,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对孩子履行修缮的义务,仅此而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什么是对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


在现代社会中,要教养一个情绪健康的孩子是个越来越难的工作。我们要对父母们说句满怀期望的话:我们希望你能享受与儿女之间的亲爱关系。

孩子如何才能觉得被爱

本书的焦点在于为人父母非常重要的一面—满足儿女对于爱的需要。如果儿女觉得自己真的被父母所爱,那么在他们生命的各层面都会对父母的指导比较有反应。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你的儿女对你所付出的爱有一个更深的记忆。当你表达他们能理解并能回应的爱语时,他们就能记住!

如果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我们必须学习表达他们的独特爱语。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感受爱的特有方式。基本上,小孩子如同所有的成人一样,会使用五种方法来传达和感受爱。这些方法有: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及服务的行动。如果你家中有几个孩子,那么很有可能他们每个人的爱语都会不同。因为孩子既然常有不同的个性,那么接收的爱语就可能会不一样。通常,两个小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接受爱。

“无论如何”都一样地爱

不管孩子最了解的是哪一种爱语,他都需要你无条件地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引导之光,它可以照亮黑暗,并使父母知道自己的情况与如何教养儿女。没有这种爱,教养儿女是令人为难与困惑的工作。在我们探讨这五种爱语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无条件之爱的本质与重要性。

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孩子的情况如何,都要爱他们。亦即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弱点或缺陷如何,也不管我们的期望如何,还有最难的一点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要爱他们。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要永远给予并表示爱,即便他们行为不佳的时候。

这听起来很像是在纵容孩子,绝不!只是要求父母先做第一优先的事而已。亦即在采取任何有效的训练和管教之前,孩子的情绪爱箱先要被填满。一个爱箱充满的孩子对父母的指导会有回应,而不会怨恨。

有些人深怕这会惯坏孩子,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孩子接受再多正确且无条件的爱也无妨。当然一个孩子或许会被缺乏训练或不适当的爱所惯坏,但这都是错误的训练和给予所造成的。真正无条件的爱绝不致于惯坏孩子,因为父母给再多也不为过。

这些原则对你来说可能很难认同,因为它们与你先前习惯了的想法格格不入。情形若是如此,你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能就不容易了。然而,你若能操练并了解到这些原则的好处之后,你会发现比较容易做了。既然你知道因为爱不同,会产生适应良好又幸福的孩子与没有安全感、易怒、难以接近、不成熟的孩子之间的差异,那么请在这里暂停一会儿,做一些有益于孩子的事情吧!

如果你未曾这样爱过孩子,在开始做时可能会有困难;但当你无条件地去爱,并在各种关系的层面中变得更会付出与爱人时,你会发现它具有令人惊奇的效果。当然,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你也不能期待自己能够随时无条件地爱别人;但当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时,你会发现自己比较有能力去爱了。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霸道行为而大伤脑筋,这里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以对付孩子的霸道。

第一,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第二,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

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

他奖赏和鼓励。

第三,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

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

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对付孩子霸道行为的措施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霸道行为而大伤脑筋,这里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以对付孩子的霸道。

第一,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第二,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奖赏和鼓励。

第三,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环境对孩子行为的4个影响


生态心理学家克力克从4个方面说明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一)孩子生活的空间以及空间里的事物,对幼儿的重要性远远地超过成人。例如,一个2—3岁的幼儿对其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性和探索精神,一个充满了丰富的刺激内容的环境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动机,激发孩子去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适当的生活空间有益于孩子动作和感知觉的发展,这是孩子生活经验中最为基本的部分。

(二)孩子在物质环境中作用于各种事物,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其他领域中的知识。例如。孩子用手摆弄各种物件,可以使孩子逐渐懂得那些物件的特性。即它是软的还是硬的,圆的还是方的,红色的还是白色的,并且领悟出物件与其他物体的关系,即上与下,高与低,在与不在,在旁边与在里面的概念。又如,动态的游戏,可以为孩子提供懂得时间概念的机会,轮流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一会儿”,以后的活动安排则可以使孩子知道“明天”是什么意义。

(三)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利于诱导和鼓励孩子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性行为。例如,当孩子必须轮流使用玩具和材料时,他们就学会了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当孩子需要其他孩子帮助时,他们又学会了与人合作的行为,在戏剧性游戏或角色游戏中,他们领会了自身角色以外的其他人的感受,不仅有益于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也学习了与人相处,能考虑他人所需的技能。

(四)在决定孩子的游戏活动的种类时,物质环境是十分重要并具有深远影响的因素,因为游戏活动是幼儿的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他们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认识外部世界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具体的物质对孩子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才相对减小。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怪异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他的行为却让你越来越捉摸不透,他开始变得很磨蹭,上厕所、洗澡要比平时慢十几分钟;看到你丢垃圾,他也会弃而不舍地一遍一遍往回捡……孩子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些怪异的行为,你该如何对待呢?

当我2岁的女儿终于愿意使用自己的小便盆时,我兴奋极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次她便后,还是要继续坐在便盆上,几分钟过去了,仍然不见她要起来的样子。

我觉得自己就快要忍受不了,于是有一次在她又坐在便盆上时,我便一次次鼓掌,直到她从便盆上站起来。让我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她竟然改掉了这个毛病。

对2、3岁的孩子的行为困惑不已,大概是所有父母都曾经有过的经历。比如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再去拣拾在路上见到的每一片叶子,或者怎样才可以让孩子放弃在春天穿棉靴的念头呢?专家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这些行为部分原因在于:2~3岁这个阶段的小家伙总是因为掌握了新的技巧而兴奋不已,因此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自己的本领。因而就出现了他总是要坚持不断地干一件事的现象。另外,2~3岁的孩子对于时间流逝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长时间的洗澡或者坐在便盆上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是短短的几秒钟。”

专家提示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社会能力和理解力都很有限,因此总会产生一些让家长无法理解的举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来看看下面几种比较常见的怪异举止以及应对办法。

怪癖之一:玩具狂型

当你带孩子想到公园或朋友家去玩的时候,你让孩子挑选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带上,免得路上无聊。可是他几乎把所有的玩具都装进了包了,甚至包括那些只适合在家里玩的布娃娃。

怪癖之三:过度亲热型

你2岁的女儿只要一见到邻居5岁的男孩儿就非要上去亲人家,弄得人家满脸湿乎乎的,人家总是躲闪,她却一点都看不出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这是小家伙表示喜爱的唯一方式。孩子还太小,她还无法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意识不到小朋友并不喜欢这样。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一些其他问候朋友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也可以亲身示范。比如,遇到在邻居过生日的时候送张小卡片,或者是自己种的一盆花。

怪癖之五:天性拖拉型

和孩子去街心花园,5分钟的路最后走了整整半个小时,在路上他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塞到衣袋里,小树叶、小石子,还有别人丢在路上的瓶盖。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正在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同时,他离地面的距离要比大人近很多,所以能看到更多地面上有趣的东西。

你该怎么办?

专家告诉你:只要不是急着赶路,最好不要催促孩子,就让他尽情享受自己的快乐好了。但你同时要告诉孩子并不是所有在地上的东西都是安全的,尤其是在碰触陌生的东西前,要首先征询大人的意见。你们也可以向对方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事物,让双方都参与进来。例如,当你看到雨后的树干上有一只小蜗牛,你可以把孩子抱起来看,这样当孩子在地上发现一棵奇怪的植物时,他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你的孩子也有奇怪的行为吗?

裸露身体

我女儿3岁了,每次只要一进门,她就会脱掉所有的衣服,她就是不喜欢穿衣服,平时这倒也没什么,可是最近我们这里刚有寒流经过,虽然她也说冷,可还是喜欢裸体,没办法,我只好让她批着毯子。---------苏苏妈

只认火车头

我的儿子3岁,他的生活整天就围绕着蒸汽火车头。每次我们带他去公园,他从来都不去玩那些游乐设施,而是在小山上跑上跑下,同时嘴里喊着:“我从铁轨上滑下来啦!”-----瑞瑞妈

必备的颜色

女儿穿的衣服上必须要有紫色或蓝色,甚至是头绳或短裤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两种颜色,说破了头,她也不会要。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这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只限于字面上的含义,当你说“带上你想在公园玩的玩具”时,孩子就会把进入视线的所有玩具都带上,因为这些玩具都是他想在公园里玩的。

你该怎么办?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你可以把适合带到公园玩的玩具放到一起(即使脏了、湿了或者进了沙子也不至于被损坏的玩具),然后告诉孩子从这些玩具中挑选一件或两件带上。

怪癖之二:垃圾紧张型

每次你要倒垃圾的时候,孩子总会冲过来,把垃圾袋中一半的东西都挑出来,不让你扔,为什么他非要把家里变成垃圾场呢?留着那些已经旧了的扎礼物用的蝴蝶结和坏得不能再玩的快餐店玩具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色彩缤纷的宝藏,它们甚至还可能具有某种情感上的意义,比如蝴蝶结可能会让孩子联想起拆礼物的快乐,而快餐店玩具会让他回忆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经历。

你该怎么办?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盒子,让他把自己那些舍不得丢弃的小玩意儿都放进去,不然就会被扔掉。同时说好,假如小盒子满了他就必须要进行清理,否则就没有空间放进新的玩具了。或者,你可以选择在孩子睡觉或者不在家的时候倒垃圾。

怪癖之三:脏乱困扰型

吃饭的时候,面条掉到了地上,孩子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直到你把地面清理干净,他才开始继续安静地用餐。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专家告诉你:2、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习和了解纪律和规范的年龄段,他们会把这些纪律和规范认为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假如你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及时处理自己制造的脏乱情况,那么他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条,这会给他造成困扰,让他心烦意乱。

你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有时候某些事情是可以先放一放的,过后再找合适的时间处理,对他说你会在吃完晚饭后再清理,而且可以请他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他的情绪平稳下来,也会让他觉得自己很能干。

相关推荐

  • 推进孩子的无意行为 今天妮妮还是菜场的工作人员,刚游戏不久妮妮就拿着一大叠钱跑来说:“老师,你看我赚到好多钱了!”过一会她又来说:“老师,轩轩来菜场抢东西!”轩轩尾随其后说:“我没有!我也是菜场的。”还没等我说什么,他两...
    2021-04-10 阅读全文
  • 对孩子的行为说不 许多家长经常对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上放学路上总是要这要那,不给买就哭闹个不停,真的很气人。这几天,我班的一个孩子,来幼儿园总带着东西,有时是零食,、有时是玩具。据他的家长反应这几天只要一上学,就要...
    2020-06-02 阅读全文
  • 修缮合同汇集 合同是当事人就某些事项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归属的文件,是合同履行的基础。合同的签署表示双方对于合作的内容没有异议且愿意遵守合同条例,正式的合同需要注意什么?如果您对“修缮合同”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5-14 阅读全文
  • 修缮合同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合同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签订合同,我们能够有效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在制订合同时,我们是否存在可能忽视的问题呢?感谢您的阅读,请收藏以作纪念。...
    2023-07-28 阅读全文
  • 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不给我看书......”,相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们是经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龄各方面的影响,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该如...
    2021-11-27 阅读全文

今天妮妮还是菜场的工作人员,刚游戏不久妮妮就拿着一大叠钱跑来说:“老师,你看我赚到好多钱了!”过一会她又来说:“老师,轩轩来菜场抢东西!”轩轩尾随其后说:“我没有!我也是菜场的。”还没等我说什么,他两...

2021-04-10 阅读全文

许多家长经常对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上放学路上总是要这要那,不给买就哭闹个不停,真的很气人。这几天,我班的一个孩子,来幼儿园总带着东西,有时是零食,、有时是玩具。据他的家长反应这几天只要一上学,就要...

2020-06-02 阅读全文

合同是当事人就某些事项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归属的文件,是合同履行的基础。合同的签署表示双方对于合作的内容没有异议且愿意遵守合同条例,正式的合同需要注意什么?如果您对“修缮合同”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2023-05-14 阅读全文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合同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签订合同,我们能够有效保护自身的各项权益。但在制订合同时,我们是否存在可能忽视的问题呢?感谢您的阅读,请收藏以作纪念。...

2023-07-28 阅读全文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不给我看书......”,相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们是经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龄各方面的影响,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该如...

2021-11-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