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对孩子的行为说不

发布时间:2020-06-02

幼儿行为故事。

众人皆知,作为一名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孩子的行为说不”,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许多家长经常对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上放学路上总是要这要那,不给买就哭闹个不停,真的很气人。这几天,我班的一个孩子,来幼儿园总带着东西,有时是零食,、有时是玩具。据他的家长反应这几天只要一上学,就要买东西,不给买就闹,拿它没办法。这一天,他又带来了一架玩具飞机,我劝他让他的家长带回去,回家再玩,他说什么也不肯。家长走后我就问他,你每天买这买那你爸爸给你买吗?他的回答让我觉得非常惊讶,他小小年纪,居然这么了解自己的家长。他说:我爸爸不给我买,我就使劲哭,使劲哭,他就给我买了。当时,我不由的对他说:你真厉害。

听到这个孩子如此说,我也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孩子,不也这样吗。走出校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东西,不给买就碰头打滚,没办法只好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结果,抓住了我拗不过他的弱点,形成了只要一出校门就买东西的习惯。

其实,形成这种恶性循环的真正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的态度。家长总认为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挣钱不给孩子花给谁呢,何况又花不了几个钱,再加上周围人的眼光,觉得不给买就丢了面子,也就乖乖掏钱给孩子买了。而孩子呢,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让孩子形成了,只要我想要的东西,不给,我就闹,一闹就给的想法。

那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家长就要学会对孩子的行为说不,但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事不对人,只要坚持住一次,就能坚持住两次、三次……。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招不灵了,无理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少。家长们觉得我的这一招有用吗?我觉得肯定有用,不信,你也试试吧!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对孩子说大声说“你能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孩子说:“你帮帮我行吗?”“我不会!”“我总也画不好!”等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话。归结起来,一是家长和老师帮助的太多,没有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轻易尝试,缺乏说“我能行”的勇气。

记得带小班时,昊昊就经常哭着说“老师,我不会。”有一次,我特别观察了一下,他在说不会之前自己还没有尝试过,没有动手去做就向他人发出了求助的信息。还有大班的远远,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晚上回家练习写数字。第二天早上一看,明显是家长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能有信心自己做好事情呢?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娇惯、溺爱的现象相当普遍。孩子不能做的事,家长去做;孩子能做的家长也去帮着做,甚至连孩子的兴趣也要由父母来选择,造成许多幼儿缺乏独立性、交往能力差、依赖心理很强。

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要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批评指责。在家中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尽量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家长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只要孩子认真去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要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放手去做,使孩子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认识到自己能行,自己的存在是举足轻重的,进而能肯定自我,增强自信。

生活中要学会说,“孩子,你能行”,孩子就真的会创造出奇迹和惊喜。

对孩子的文明行为的教育


这几天接连碰到了两件小朋友摘花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好像已经改变自己的做法了。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有天早上来园时间,黄老师在我们班级的门口自然角那里看到一位小朋友在摘我们自然角里的五彩椒。于是,黄老师问了那位小朋友是哪个班级的,因为他说不清楚,于是,她把那个小朋友带到我们班,意思让那个孩子承认一下错误,教育一下。后来,还找到了班级的老师,也进行了教育。

第二件事情是,今天中午我们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中班有个男孩子,在摘一号楼东边瓦缸里种的花,那时我和方老师都看到了,于是我们也留下了那个孩子

,等到他们班的老师来了,就告诉了班级老师。老师当然也是好好地教育了一番,同时这个过程,我们也对我们两个班级的其他孩子进行教育了。

从这两件事情来看,我觉得我们好像在处理这类事情时,已经改变了方法了。以前,老实说,我们觉得有时候摘一下花,因为是小孩子总是喜欢花的(自己小时候不是也经常摘野花吗),所以看到了总是稍微批评几句,阻止他不摘了,就好了,但是现在想法好像不同了。毕竟这个花不是野花,是有人专门种的,是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环境的布局。那么既然是人为地专门设置的,那么就不能去破坏它,这对我们大人来讲是知道这道理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也许不知道。当花草作为专门的设置的时候,它已经不是野花了,当然也不可以随便破坏。对于这个道理,也许我们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的。这是他们融入文明社会所必须的行为的规范,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也是有责任要教给孩子的。所以,今天的做法,我自己觉得自己好像也在进步。

也许,在孩子的文明行为的培养上,我们更应该多一些这样的进步,逐渐改变我们自己的观念,也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的观念,从而促进他们行为的转变。

让我们对孩子的文明行为的教育从一点一滴开始吧!

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质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当孩子对的行为果实给自己造成消极后果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归咎于它物,不要责怪别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去选择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好多家长却在自觉不自觉的帮孩子推卸着孩子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还飘着雪花,有个孩子迟到了,我问他原因,他说都是因为妈妈没叫他,他迟到了。而那位陪同他前来的爸爸竟也连声说;都是他妈妈今天早上没早叫他,所以起来晚了。

平时很多这样的事情,就从这个例子看,它的特点是错误的家教扭曲孩子的责任心,是过分保护型家教。过分的保护性家教是就是父母替孩子代劳了太多不应该代劳的事情,其实质是溺爱。后果是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缺乏自立意识、自理能力、和应有的责任心。

在一种就是,‘是非不分型’家教的家教。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看到孩子身上‘是非不分的’消极现象,其实都是家‘教’给孩子的。在孩子面前家长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重亲情、轻法理,重私利、轻功德的‘劣根性’传染给孩子。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从小指导孩子在自己行为的选择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让孩子理解按时起床上幼儿园是自己的责任,不能能按时起床去幼儿园,迟到了应‘怪’自己,而不能怪爸爸妈妈,总之,家长要注意通过正确的家教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观,用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读书笔记


最近我正在看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这本书,它是作家、编剧王双双,陪伴两个女儿十年成长之作。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其他出版的教育或亲子类图书,书中的妈妈不以专家自居,看她的文字就就好像跟一位老朋友聊天亲切自然,非常有画面感。

现在分享几段让我有些感触的内容,其中她在文中提到的“她的朋友送给她孩子的旧衣物,当整理好后发现没有一件适合她的孩子们穿,有些还有破洞的情况下,她没有埋怨她的朋友,还是和孩子们一块洗干净衣物、凉好、分类叠好并写好标签装在盒子中寄给福利院有需要的孩子们,破了的衣物自己留着裁剪成别的小东西用,这件看似生活中的小事情,让人深受触动,小事情闪现大光芒,文中的妈妈行为充满了正能量,为她的孩子们竖立了一个好榜样!

随着大女儿的长大,当女儿的某些行为没有达到妈妈的预期时,文中的妈妈从耐心被磨得所剩无几,到自己学会改变,到图书馆查书,去上女儿学校举办的心理课程,做课堂笔记,早晨起得更早,学做不同的早餐,与女儿一起在清晨读书、聊天、分享美味的食物,这些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保持了文中妈妈与孩子的亲密畅通的亲子关系。

文中还着重提到了阅读在这一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文中的妈妈可以和孩子们一边看着《环游世界做苹果派》一边也按照书中的方法自己做美味苹果派,也可以和孩子们一块表演《小红帽》,大量有趣而创新的阅读方法让人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有些爸爸妈妈们觉得自己孩子已经认识字了,书完全就可以自己看了,大人没必要给她他们读了,那不妨来看看发生文中的妈妈家里的故事,两个女儿都认字,看了同样的书,对书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有不同的见解,文中的妈妈参与到其中与两个女儿展开讨论,这本身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过程,也是一次多么好的交流机会!

总之文中的妈妈陪伴两个女儿十年,一直都在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言语上的交流更是让我们钦羡!

教育随笔: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今天上午第二节活动课上,我背对着孩子们,在电脑前打了点资料。不一会老师喊到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我听着他的回答,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打字,回过头去望一下可爱的朝阳,可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愣住了,只见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因为他的小椅子远离了他的位置,让人生气的是,坐在一旁的另一个小朋友正站在他的小椅子后面,双手伏在椅子背上,正想往前推,当时的情景,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我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这样,我们的安全教育你怎么学的?你这叫什么?”还没等我说完,前面的孩子‘唰’的回过头说:“恶作剧”。“对啊,这多危险啊!”他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呢,一句话也没说,两只眼睛看着我,眼圈红红的,一脸很委屈的样子。

就在我要发火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说,这不是恶作剧,椅子是他自己弄跑后面的。我顿时发觉我犯了一个极大地错误,我冤枉了他。但是我始终没说出对不起。

现在想起来也后悔死了,但愿对他以后的成长没有影响。

教育随笔:你不主动说,我不主动问


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孩子们的衣服穿得也越来越多了。虽然已经是大班了,但是生活能力较弱的小朋友还是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所以每次午睡前,总有好几个孩子围在我的周围。但是,我发现有的孩子很好,知道在请求我的帮助前说:“老师,你能不能帮帮我?”有的孩子很却很内向,一句话也不说就知道看着我。一开始我也会心领神会地帮助他们脱衣服。可久而久之他们便也习惯了。这样下去的话,他们就更不愿意张口说话,请求帮助了。后来我决定了,他们不主动说,我也不主动问。

有一次午睡前,戈畅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在我边上,还是什么也不说。一开始他以为我会等别的小朋友脱完再去帮助他。可是等到所有小朋友都上床我就故意在备课,其实我在等待他跟我说话。可是,他没有。就只是做出很“痛苦”的样子,他的表情在告诉我“这衣服真的很难脱。”可我依旧不予理睬。过了很久,他还是在用力的扯着那件看似难脱的毛衣。后来,我把他叫到我跟前问他:“你想干什么?”“脱衣服”“你是不是想我帮帮你?”戈畅点了点头。我继续说:“想要请老师帮忙就要跟老师说,要不然老师怎么知道呢,下一次,你想要请别人帮助,就要说清楚。”他如释重负地上了床。

下午离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跟她妈妈说了。第三天是我值中班。睡觉前,我特别注意戈畅。他还是像之前那样在我边上,只是这一次他主动跟我说:“俞老师,我想脱衣服,请你帮帮我。”我一边表扬他一边帮他脱衣服。可是,见他语言组织的很好,很好奇就问他是谁让你这么说的。“是我妈妈!”他自豪地说。

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只有幼儿园和家庭相互合作才能将这项伟大的事业做好。

向“小超人”的辉煌简历说不


前不久,一名幼儿园孩子的简历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份简历有教育经历、课外学习、体育运动、阅读书目、个人特长、参赛及获奖情况等,这个孩子不仅完成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还学习了钢琴(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授课),对轮滑、冰球、武术无一不精通……

在我们的身边,像这样的“小超人”还有不少。

不管年纪多小,也不管爱好如何,林林总总的培训班就是他们课后唯一的去处,各式各样的资格证就是他们的“护身符”。

家长们更是为自家孩子打小就有如此“超人”的表现而沾沾自喜、津津乐道。

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托词之下,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冲动下,这些家长追求着自己所需要的虚荣,精心设计着孩子遥不可及的“未来”。

可这些父母有没有想过,如此罔顾孩子的自然天性、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一股脑儿地实施填鸭式教育,很可能是对孩子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让他们从此在心中对学习埋下厌烦的种子。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初衷,极可能带来“输掉未来”的结局。

于是乎,在这些孩子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他们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乎,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

最可悲的是,在这些孩子中,有许多人早已习惯了这种了无生趣的童年生活,并逐渐认同了这是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

在我们成人世界里,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像鲁迅先生那样,为曾经撕毁过弟弟的一只风筝而深深地忏悔?“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挖何首乌、采桑葚、捉了苍蝇喂蚂蚁……这样的童年生活,在今天的许多孩子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是的,我们确实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并且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我们确实需要放慢脚步,等待着孩子,陪伴着孩子。

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就是用心等待;教育者是陪伴者,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童年是一个人留下最多欢乐记忆的人生阶段,还孩子们一个欢乐的童年吧,让我们对“小超人”辉煌的简历道一声:“再见!”

我对孩子们说的悄悄话


午睡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上完厕所,脱好鞋,进入午睡室。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特别兴奋,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个不停,我在一旁着急着,连说:“安静、安静!”可孩子们好像听不见,仍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可怎么办?

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他也很配合,笑眯眯地闭上了眼睛。不试不知道,一试还真有用,我的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其他的孩子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哈哈,谁闭上眼睛,我就告诉谁。”我对孩子们说了同样的悄悄话——快快闭上眼睛

,老师真喜欢你。你会做一个好梦的。”

就这样,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不可能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我看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大概都在期待着甜甜的美梦吧。

当孩子们吵闹的时候,或许老师的“安静”可以感染他们,而不需要像“河东狮吼”般的乱吼一气,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大吵大闹,而自己也累得“一败涂地”。和孩子们一起,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多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信《对孩子的行为说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要懂得对孩子说“不” 导读:从来没有听过“不”,就无法确认什么是“是”;从来没有被限制的人,反而体验不到基于安全之上的真正自由。 春节,姥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隔代人总是特别疼孩子。每天,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
    2021-10-0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试着对孩子说“不” 教育随笔:试着对孩子说“不” 数学操作活动时,学会和理解操作要求和规则尤其重要,可总有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开始操作时,他们就一遍遍的叫老师:“我不会,帮帮我!”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耐心地...
    2021-05-22 阅读全文
  • 孩子七种行为父母必须说不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
    2021-09-07 阅读全文
  • 对孩子说大声说“你能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孩子说:“你帮帮我行吗?”“我不会!”“我总也画不好!”等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话。归结起来,一是家长和老师帮助的太多,没有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轻易尝试...
    2021-11-18 阅读全文
  • 对孩子的文明行为的教育 这几天接连碰到了两件小朋友摘花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好像已经改变自己的做法了。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有天早上来园时间,黄老师在我们班级的门口自然角那里看到一位小朋友在摘我们自然角里的五彩椒。于是,黄老师问了...
    2021-02-24 阅读全文

导读:从来没有听过“不”,就无法确认什么是“是”;从来没有被限制的人,反而体验不到基于安全之上的真正自由。 春节,姥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隔代人总是特别疼孩子。每天,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

2021-10-05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试着对孩子说“不” 数学操作活动时,学会和理解操作要求和规则尤其重要,可总有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开始操作时,他们就一遍遍的叫老师:“我不会,帮帮我!”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耐心地...

2021-05-22 阅读全文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

2021-09-07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孩子说:“你帮帮我行吗?”“我不会!”“我总也画不好!”等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话。归结起来,一是家长和老师帮助的太多,没有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轻易尝试...

2021-11-18 阅读全文

这几天接连碰到了两件小朋友摘花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好像已经改变自己的做法了。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有天早上来园时间,黄老师在我们班级的门口自然角那里看到一位小朋友在摘我们自然角里的五彩椒。于是,黄老师问了...

2021-02-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