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兴趣班是孩子兴趣OR家长意愿?

发布时间:2021-01-29 什么是教育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教案是怎么写

7月10号起,,很多孩子回学校领了暑假作业,就正式放暑假了。今年这个暑假特别长,从今天算起,到8月31日,一共有52天。如此悠长的假期,该怎么样学习?据了解,暑假里孩子们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似乎成了一种惯例。

对此,不少孩子纷纷抱怨,参加的兴趣班其实是父母的兴趣,而并非自己真正的兴趣。家长对此也“据理力争”,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采访发现,其实孩子和家长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兴趣”二字上。记者特此采访了同学们喜爱的青春偶像,让他们分享自己暑期时间安排,以及兴趣养成的经历,希望同学和家长们别让兴趣班磨灭了真正的兴趣。

现状扫描

孩子:兴趣班报得太满没时间玩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留在本地过暑假的孩子,家长大多给他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一般每个兴趣班的学习周期是10天。孩子们参加的兴趣班少的有2、3个,一般都是4、5个,多的甚至达到8、9个。

日前,在一家著名的连锁培训机构,记者遇到了来报名补习班的老杨父子。老杨告诉记者,7月份他就给小杨报了4个班,计划到8月份再报3、4个。

但是,8岁的小杨在旁边却是不情不愿的样子。小杨告诉记者,“兴趣班报得太满了,我都没时间和同学们玩了。”

男孩希望钢琴早日卖掉

昨日,记者来到一家美术培训中心,看到有不少家长正领着孩子在报名参加“暑假美术班”。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暑假美术班”分别设置了幼儿、小学班,现在已基本报满。

人群中,一位正在与妈妈闹别扭的小男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学多点东西对你没坏处,美术与钢琴一样,都属于艺术特长。”妈妈教育着一脸委曲和不情愿的儿子。

男孩告诉记者,他叫桐桐,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每年的寒暑假妈妈都会送他参加兴趣班。“第一年参加了钢琴班、写字班,第二年又加了围棋班,现在又要加美术班,我都讨厌假期了。”桐桐说,这些兴趣班都是爸爸妈妈做主替他报的,并不是他的兴趣,他最喜欢的其实是赛车,也想报名参加四驱车的比赛,可爸爸妈妈说这些“玩”的东西对他将来没有什么帮助。

“我钢琴去年过了四级,今年妈妈又要我考六级。我看到钢琴就都讨厌,后来妈妈答应我说考过了六级就不让我学了,并将钢琴卖掉。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将家中的钢琴卖掉,快点考过六级。”

专家观点

专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专家罗文婕认为,为孩子报兴趣班时,既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报班前,多问问孩子想不想学,愿不愿意学,然后根据孩子本人的意愿作选择。

“父母千万不能随波逐流,别人学什么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仅不利于兴趣的培养,还有可能一事无成。”对于目前种类繁多的培训机构,罗文婕也提醒各位家长,选择时要先看看培训机构规模,听听其他家长口碑,最好是能亲临现场,了解一下任课老师资历。另外,还要看下该机构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当今的教学指导方针。

罗文婕建议,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假期报班时应该以其兴趣爱好为主,但是到了高年级,在兼顾兴趣爱好的同时呢,也可以稍稍把重心往文化方面靠一靠。“不过要注意掌握好平衡,千万不要一个暑假过得比上学还累,这样就会适得其反的。”

小贴士

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兴趣班

业内人士认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选择。

4~6岁以开发智力、培养学习思维能力和好的习惯为主,兼顾发现孩子兴趣。可选择围棋、音乐/舞蹈/乐器(任选一)、美术、科学、游泳。

6~10岁以增进身体健康成长、兼顾学习知识为主。这阶段兴趣班选择参考:游泳、精品课)、武术/轮滑/跆拳道/球类运动(任选一)。

10岁以上以培养特长为主。尊重孩子兴趣,发展1~2项特长,重在坚持。

名人访谈

究竟,暑假是该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兴趣班能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

那么,让我们先来听听孩子们心中偶像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她的成功经历,或许值得父母们参考。

大提琴小公主——欧阳娜娜

因为在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中出演大提琴少女“刘星阳”,欧阳娜娜被大家熟知。她是名副其实的音乐才女,十一岁就凭大提琴夺得全台湾第一,十二岁就举办了大提琴独奏会,十三岁考取世界著名音乐学院——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暑假更是学习的机会”(工作计划之家 FZ76.COm)

长相甜美,充满音乐才华的她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那么,大提琴小公主欧阳娜娜又是怎样看待暑假该玩还是该学这个经典的话题呢?

上周末,欧阳娜娜在深圳办大提琴独奏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当记者把这个话题抛给她时,她的回答是:“暑假一半是放松的时间,一半更是学习的机会。”

娜娜说,“暑假可以学习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学的东西。”她告诉记者,她会利用暑假的时间拍戏,多上一些大提琴的课,跟一些大师学习。

音乐兴趣从欣赏课开始

而在很多家长眼中,欧阳娜娜更是非常成功的孩子。谁不想自家孩子年纪小小就在某个领域上成绩斐然?

娜娜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音乐造诣,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娜娜告诉了记者一点秘笈,培养兴趣,才能让枯燥的练习变成快乐。

随后,娜娜分享了自己的学琴历程。4岁的时候,娜娜开始接触音乐,虽然她的家庭是演艺世家,但没有人学古典音乐。娜娜一开始接触音乐,是上一门音乐欣赏课程,通过课程,老师给孩子讲述各种乐器,各种乐章背后的故事,启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娜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对大提琴有了浓厚的兴趣。直到6岁,娜娜才开始练习大提琴。

娜娜说,“我很多同学的父母都是懂琴的,会给他们听音准,给指导。但我家里没人懂这个,我更多的是自己练习。一些同学觉得练琴很累很枯燥,但我有兴趣,就能把练琴变成一种享受,这是和音乐的一种愉快交流。因此,我每天能愉快地在琴房里练几个小时,并不觉得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长不要抹杀孩子的兴趣


又到周末,女儿一霖下午照例要去参加舞蹈培训。吃完中饭,我和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霖在客厅里练习基本功,甚是投入。

女儿从小喜欢舞蹈,我们却一直没能及时满足她的兴趣。一霖上幼儿园时,我和妻子来长沙创业,她在家乡辽宁成了留守儿童。二年级时,一霖来长沙读书,因我们工作太忙,家人聚少离多,每次对她提出去舞蹈班学习的要求总是敷衍了事,一推再推。一霖年龄虽小,但很懂事,见几次要求不成,只好作罢,也不纠缠,只是每次看电视时,总要跟着学动作。

女儿一天天长大,对舞蹈的兴趣从未减退,虽然不再提去舞蹈班的事,但每次看完学校的文艺节目后,依然津津有味地向我描述班上同学的表现如何精彩,言语和眼神中充满着羡慕和期待。女儿对舞蹈的兴趣和执着,最终让我下定决心,送她去参加培训。在舞蹈班里,其他孩子都有一定的功底,只有一霖是初学者,因此她练得特别刻苦。一年下来,女儿进步很大,被老师赞为“练得最刻苦的学生”。但因“出道”较晚,基本功与其他学生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了能在今年六一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近段时间,一霖练得更加刻苦了。

“妈妈,快过来帮我压压腿。”我循声看去,一霖正在压腿,脸已微红。她曾告诉我,压腿必须要让韧带有痛感才有效,还得保持动作一段时间,但自己很难完成,得请人帮忙。在妻子的帮助下,一霖开始保持动作。刚开始,妻子每隔几秒就问女儿痛不痛,她总是摇摇头说不痛。半分钟后,动作仍在保持,但脸已胀得通红,牙齿咬得紧紧的,表情有些痛苦。妻子见状心疼地问:“换条腿压压吧?”可一霖却摇头:“再坚持一会儿。”双手抱腿,脸颊紧紧地贴在上面,脸更红了,牙咬得更紧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掉下来。

刹那间,我鼻了一酸,泪水模糊了双眼,朦胧中,我看到妻子也在擦拭泪花……

家长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家长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航标灯,是推动孩子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广泛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拓宽孩子的兴趣。育人如同种庄稼,拓宽兴趣更是,不能急功近利、追求速度。唯有不违背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辅以父母多方位的引导,兴趣才能生根、发芽,遍地开花。下面介绍几种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用感官吸引法拓宽兴趣

孩子的形象思维一般比较发达,不需要做意志努力,仅靠外界刺激就可以产生。家长可以利用这点,用鲜艳的颜色或新奇外形的物品去刺激孩子的视觉,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你家小公主只迷恋汽车,对其他玩具都无动于衷,而你却希望她能喜欢上诸如洋娃娃之类比较适合女孩玩的玩具。此时,你只要有意识地将所有的玩具都藏起来,将颜色鲜艳的洋娃娃跟她最爱的汽车摆放在一起,放在孩子一眼就能望到的地方,慢慢地,她的注意力就会被牵引过去,然后慢慢喜欢上,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小提示:定时更换玩具,既保证孩子对玩具常鲜的需要,又利于多种兴趣的拓展。

中断故事法变被动为主动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讲故事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倘若运用得当,它还能成为拓宽孩子兴趣的桥梁。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编辑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比如:孩子性格好动,喜欢唱歌,一点也静不下来,不喜欢阅读书籍。不用为此伤透脑筋,你可以采用一些小伎俩,给孩子讲书里面的故事,你可以绘声绘色、表情夸张,以肢体语言辅之,甚至可以模仿故事人物的身形来不断推动情节发展。当孩子听得如痴如醉,禁不住跟着你手舞足蹈时,或者故事到了最有趣的时刻,你就找个理由戛然而止,并暗示孩子这个故事在书中哪一页,你尽管躲在一边静观其变,坐收其成。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翻阅书本,主动寻找故事的结局,享受阅读乐趣。每天讲半个故事,讲到最有趣处就停止,相信孩子在你的计划下会慢慢喜欢上阅读。

小提示:故事书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适合孩子阅读的注音版本。

参与活动引导孩子多面选择

父母主动参与孩子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孩子选择,是拓宽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可以尊重孩子个性,让孩子自主设计游戏项目,但为了拓宽孩子兴趣,你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游戏,以确保活动新鲜有趣。比如孩子非常喜欢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那你不妨多给他几种游戏选择,如过家家、去公园、读儿歌、做蛋糕等等。孩子若不喜欢,家长可告诉孩子,这样玩更有趣。然后让孩子自己来制定进行以上游戏的时间表,你再陪着他一一完成。长期训练,孩子的兴趣就会拓宽。

小提示:允许孩子中途更改游戏内容,只要他不是重复同一种游戏便可。

用行为激发孩子的模仿欲望

孩子天生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当你希望孩子发展某种爱好的时候,你无妨腾出点时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孩子的模仿欲望。比如你的孩子喜欢搭积木,而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喜欢上画画或者其他别的爱好,怎么办呢?你就当着他的面自己兴致勃勃地画画,你还可以自言自语,家人再适当配合,那样孩子就容易被你的行为吸引过来,掉进你设定的圈套,从关注到模仿,缠着你要跟你一道参与,那么你就大功告成啦!你可以抓住机会,给予孩子一番指点,还可以跟孩子来场比赛,慢慢地,孩子很容易就爱上画画啦。

兴趣班为什么不以孩子的兴趣来报


兴趣班为什么不以孩子的兴趣来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眼大胆肥了,出去看看什么都好玩,什么都想动,什么都想学一下。昨天走一圈,众多兴趣班让人一时眼花缭乱了,体育,艺术,健身等看个遍。**宝从武术馆练半场,退出,看隔壁跆拳道、两个教室的舞蹈,转到羽毛球馆,看一会,再转到乒乓球,对捡球发生了极大兴趣,两个场地的球他都帮捡。老师为了拉一单生意,也热情的教他几下。晚上七点多了却要拉着去游泳,一问,这里暑期班只收七周岁以上的孩子,小子还要再等两个暑期才能够格啊。这下一下子皮球泄了气,乖乖地跟着吃了饭,回家。

却不说**宝以后学什么,做为妈妈,我的愿望只是孩子平安长大,以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个幸福的家,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就够,哪怕就像我们这样平淡安乐的活着也足够。但成长的过程中,尽量帮助他发现真正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各种参与体验的机会。

昨天**宝捡乒乓球捡个不亦乐乎,我在旁静静观看。接触了两个练球的孩子,都和**宝差不多大年龄。半小时的练球时间,其中一个孩子中间和妈妈闹着别扭。和妈妈一聊,一肚子火的时尚妈妈痛数自己孩子的不是:啥啥不行,身体不好,就是让他锻炼身体才报的班,不然整天就玩游戏,看电视,呆家里一动不动,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和他同学一起来学球,别人打得那么好,他打一年还不行!没打完,孩子又过来别扭,气呼呼的走了。和教练聊了会,原来她自己忙生意,孩子是请保姆带的,保姆管不住孩子。这孩子打球一年了,教的老费劲儿了。另一个孩子的情况也是如此。

他们打球的目的是孩子身体不好,来锻炼身体的。还是巧了,在**宝练武术的半场里,和一个奶奶也聊起来,她孙子报了两个暑期班,其中这个武术班是硬给报的,在幼儿园就不喜欢武术,妈妈特意给报个暑期班,加强训练一下,也好让孩子喜欢上。我说,锻炼身体,找个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不行么?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什么偏给报什么呢?难道现在流行?可能孩子开始有兴趣,中途有困难就想退缩,这样的坚持是正常的。一开始明知道孩子不喜欢,这些方面不行,却要逼着加强训练,这真是要孩子全面发展,不要输在起跑线呀!家长的渴望孩子成才,成龙成凤殷切之心可见一斑。

微博抄来两句话,共勉: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不要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孩子厌倦父母安排的才艺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却会很糟糕。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 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 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兴趣"是让孩子专注的源头


不少妈妈都担心除了看动画片能安静坐住,其它时候总是动个不停的孩子,是否是个"过动儿",有妈妈甚至被孩子烦得来求救:"怎么样能控制自己不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

当听到这妈妈直率的言语时,我不由哑然失笑,因为我也曾有过如她般的心情。

某次原本计划与朋友晤面两小时的,却不到半小时就仓皇告辞,因为他那儿子,似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般,身、嘴都一刻不停的,让人被闹得头昏"想揍人"。

不过想想这些被视作"过动儿"的孩子还真可怜,因为他们就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般,总是被关在没有足够空间可活动的家里或学校,丰沛的精力没地方消耗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坐不住"。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就可以让他安定下来的话,就不必担心他有过动问题。所以注意观察一下,除了看动画片外,听故事、玩胶泥、积木….,他是否也有安静忘神的时候?

你不妨用激励他的口吻说:"宝宝看动画片时好乖的坐着,妈妈相信宝宝玩胶泥时,一定也能乖乖坐着玩。"

就从这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开始,5分钟6分钟7分钟….一点点的延长他安静专心的时间。并在他能专心完成某件事时,积极表现出欣赏、赞美的态度,以让他明白专心是个会蒙人喜悦的好行为。

不要一开始就替孩子定下过长的"专心"时间,免得孩子无法达到目标,双方都会感到挫折而放弃;也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或为引起孩子注意而频繁更换事物,反而不利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从兴趣上培养孩子注意力


问:为什么孩子特别怕黑?

答:多半是因为被大人吓唬的。

专家指导方案

1.不要把恐惧带给孩子。

孩子怕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大人吓唬所致。发生这种情况基本是在孩子3岁之后,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刚刚懂得接触外界环境,并慢慢学会去理解的关键时期。一些父母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手段,诸如“宝宝不听话,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是这种言行导致了孩子的胆小怕黑。

2.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扮演勇敢者的角色。比如,看到一些电视里有恐怖的镜头,父母就要解释那是假的,没有什么好害怕;如果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会感到害怕时,父母也要适时地陪着孩子,慢慢告知孩子没问题,这里很安全,让孩子也逐渐学会勇敢面对。

问:为什么孩子老喜欢啃手指甲?

答:多半是由于心理得不到满足。

专家指导方案

1.检查自己是否对孩子的关心少了。

孩子爱啃手指甲、爱咬手指头,多半是孩子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外在表现。大多数原因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关心不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家庭温暖,导致情绪紧张、焦虑。所以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消除这类紧张的情绪。对于孩子的啃手指行为要加以引导,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进行化解。

2.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排除心理原因,如果孩子体内缺少锌、铁等微量元素,也会发生上述问题。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测试,若缺少微量元素就要及时补充。

问:为什么孩子变得特别懒?

答:父母过于溺爱,宠坏了。

专家指导方案

1.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感。

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的过度溺爱是造成幼儿懒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的兴趣,从中体验到的成功,这有助于孩子找回做事情的意义感,改变孩子的懒惰意识。

2.带动孩子感受勤劳的愉悦感。

这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美好,这样会促使孩子有动力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

问: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答: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教导不够。

专家指导方案

1.抓住关键的15分钟。

对于孩子来说,注意力集中这件事情也需要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需要经历一个由短逐渐变长的过程,所以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即使孩子到了5岁~6岁,他的平均注意力保持时间也在15分钟左右。所以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特点,不要以达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得不偿失。

2.从兴趣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好比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刺激和引导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慢慢学会集中注意力,比如,教孩子听音乐数数字,或是教孩子识别物体时,做到引导孩子去全面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培养。

相关推荐

  • 家长不要抹杀孩子的兴趣 又到周末,女儿一霖下午照例要去参加舞蹈培训。吃完中饭,我和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霖在客厅里练习基本功,甚是投入。 女儿从小喜欢舞蹈,我们却一直没能及时满足她的兴趣。一霖上幼儿园时,我和妻子来长沙创业...
    2021-04-15 阅读全文
  • 家长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家长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航标灯,是推动孩子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广泛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拓宽孩子的兴趣。育...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兴趣班为什么不以孩子的兴趣来报 兴趣班为什么不以孩子的兴趣来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眼大胆肥了,出去看看什么都好玩,什么都想动,什么都想学一下。昨天走一圈,众多兴趣班让人一时眼花缭乱了,体育,艺术,健身等看个遍。**宝从武术馆练半场,...
    2020-10-23 阅读全文
  • 不要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孩子厌倦父母安排的才艺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却会很糟糕。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
    2022-01-28 阅读全文
  • "兴趣"是让孩子专注的源头 不少妈妈都担心除了看动画片能安静坐住,其它时候总是动个不停的孩子,是否是个"过动儿",有妈妈甚至被孩子烦得来求救:"怎么样能控制自己不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 当听到这妈妈直率的言语时,我不由哑然失笑,...
    2022-01-31 阅读全文

又到周末,女儿一霖下午照例要去参加舞蹈培训。吃完中饭,我和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霖在客厅里练习基本功,甚是投入。 女儿从小喜欢舞蹈,我们却一直没能及时满足她的兴趣。一霖上幼儿园时,我和妻子来长沙创业...

2021-04-15 阅读全文

家长拓宽孩子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航标灯,是推动孩子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广泛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拓宽孩子的兴趣。育...

2020-09-29 阅读全文

兴趣班为什么不以孩子的兴趣来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眼大胆肥了,出去看看什么都好玩,什么都想动,什么都想学一下。昨天走一圈,众多兴趣班让人一时眼花缭乱了,体育,艺术,健身等看个遍。**宝从武术馆练半场,...

2020-10-23 阅读全文

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孩子厌倦父母安排的才艺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却会很糟糕。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

2022-01-28 阅读全文

不少妈妈都担心除了看动画片能安静坐住,其它时候总是动个不停的孩子,是否是个"过动儿",有妈妈甚至被孩子烦得来求救:"怎么样能控制自己不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 当听到这妈妈直率的言语时,我不由哑然失笑,...

2022-01-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