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吹吹就不痛了 2020教育笔记

发布时间:2021-01-29 幼儿园吹画梅花说课稿 幼儿园吹泡泡说课稿 幼儿园美术吹画说课稿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对许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份职业,自己能不能把孩子照顾好。晓萍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工作不难,有耐心,有付出,就有收获。”她的话抚平了我内心的不安。

‘晓萍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对孩子也很温柔,小孩子们都喜欢她。平凡的生活中会出现微小的涟漪,但却能让人深深地感动。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天有一位小朋友来到幼儿园满脸的不高兴,小嘴嘟着,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抠着小手,慢慢地走进了教室中。晓萍老师看见了,把孩子拉到了自己怀中拍着孩子的背,小声地在他耳边说:“我们的小春雨怎麽了?怎么不高兴?”小春雨嘟着小嘴说:“我出门时不小心夹到了手,现在很疼。”晓萍老师拉起他的手看了看有点红不是很严重,晓萍老师说:“老师有魔法,小春雨乖乖让老师吹吹就不痛了。”小平老师就拿起小春雨的手吹起来,不一会小春雨就咯咯的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不疼了,不疼了。”晓萍老师也笑了。后老晓萍老师给小朋友们搬桌子时不小心夹到了手,小春雨看见了跑过去拿起晓萍老师的手就使劲吹,小腮帮鼓鼓的,吹了一会儿,小春雨说:“老师乖乖,吹吹就不痛了。”晓萍老师笑了。

小孩的心思很单纯,晓萍老师用她的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有付出就有回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笔记:吹吹,妈妈就不疼了


今天一入园,刚走进班级就看到很特别的一幕:只见朱艺湫拿着妈妈的手在自己的嘴边不停的边吹着边说:“我给妈妈吹吹,妈妈就不疼了!”朱艺湫的妈妈则用自己的另一只手不停的抚摸着朱艺湫的头发,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见此情景,我走上前问道:“艺湫妈妈,怎么回事?”朱艺湫的妈妈说:“我送艺湫入园时,不小心手碰到了门边上,蹭破了点皮,艺湫就拿着我的手给我吹吹。”说完幸福的笑了。我又问朱艺湫:“艺湫怎么想到帮妈妈吹吹的?”朱艺湫扬起一张天真的小脸说:“老师,以前我手破了,妈妈也会帮我吹吹手,然后再贴上创可贴就不疼了!哦!对了,老师,我们幼儿园里不是有创可贴吗?你拿一块我给妈妈贴上好吗?”“好的,艺湫长大了,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我摸摸朱艺湫的头夸奖道。我拿来了创可贴,朱艺湫接过后,揭开纸皮,小心翼翼的帮妈妈贴上了。看着朱艺湫妈妈离去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表情,我不禁感慨万分:平时,父母为孩子们付出了多少呀!而我们的孩子哪怕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就会很知足,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啊!等小朋友都来到时,我在班级中把朱艺湫和妈妈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并且说:“孩子们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老师看到了我们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关心、孝敬父母了,希望以后孩子们能做更多的主动关心、孝敬父母的事情。”“好的。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道。看到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育随笔:给小板凳揉揉、吹吹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而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板凳,调皮的孩子胆子总会大那么一点,爱动一点,磕着碰着总是免不了的。而碰到凳子上那是经常事了,可是总是自己先哇哇的大哭起来!

有一天,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班的果果小朋友,突然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蹲下来问:“果果你怎么了?”“呜呜…凳子磕着我了,呜呜…”“哦,原来是小凳子磕着你了,可是我怎么也看到小凳子哭了,你看他是不是在哭?它在说果果也碰到我了,好疼啊!呜呜…”这时候果果已经停止了哭声,认真的在看着小凳子。我赶紧接着说“平时果果磕着的时候是不是老师或妈妈给你吹吹,揉揉就好了?”“嗯!”“那你快给小凳子揉揉,吹吹…你看小板凳哭的那么厉害!”这时果果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嘴巴和小手都没有闲着,一边揉着一边安慰着说:“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

本来小板凳是“加害”的坏蛋,这样做了以后两位还能成为了朋友,并且他还意识到了“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果果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记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的好起来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不止果果碰到是不哭了,连我们其余的小朋友都跟着果果学起来,开始当起了大哥哥大姐姐,碰到时先给小板凳揉揉,吹吹。自己的痛已经变得不存在。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淳朴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是一样。因此我们更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和个性,善良和豁达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

打针一点也不痛 2020教育笔记


医院来给孩子们打预防接种针,孩子们排队等待打针。轮到金盛了,他那紧张的眼神告诉我他害怕打针。我看看往后躲的金盛,灵机一动说:“咦,金盛快看啊,这儿有一个小猫咪一样的杯子呢,好漂亮哦!”当金盛全神贯注的看杯子时,同时我麻利的配合医生给他扎针。他的注意力被小猫咪杯子吸引住了,就忘记屁股被扎这回事了,当他突然感觉屁股有些疼痛想哭时,医生早把药液推完拔出了针头。我也立刻大声的表扬:“小朋友快看,金盛真棒、真勇敢,打针不哭呢!”孩子们看向金盛,金盛得到表扬,哭脸渐渐变成了笑脸,美滋滋的往外走。后面的洋洋追问:“打针疼吗?”金盛一仰头说:“打针一点也不疼。”我暗暗好笑,就这样,一场扎针风波解除了。

通过打针这件事我想到,当孩子因为害怕或恐惧时,要尽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让孩子感到自身的安全。这比哄啊劝啊更有效,更能降低孩子的痛苦感。还要提前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两者结合,不仅会让孩子更加信任老师,更让孩子增强自信会愈发变得勇敢坚强。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我学会不说“不”了


果断干练是儿时对那些个成人或干部仰慕之主要理由,工作不久就幸运地做上也许在中国是不能再小的干部后,一直信奉果断、干脆,很少拖泥带水,“不”也就常常挂在口边,可最近的一些管理书籍让我对二十多年来常说的“不行”、“不好”、“不要”、“不可以”之“不”字系列产生了怀疑,并付诸实践,受益匪浅。

今天一天我学着不说“不”:

D教师来办公室请假:“尤园长,今天的政治学习我能请假吗?我想去医院拿药。”我回答:“今天的会议时间不长,并且要讨论庆祝儿童节的工作。”D教师得到这个提示后说:“那我散了会再去,反正医院药房不关门。”——用提示代替“不”

Z教师:“园长,今天的学习能请假吗?今天老家有顿喜酒推不掉。”我回答:“是啊,有的事情总不能回绝,那先参加开会等分组讨论时再去吧。”——用“是”代替“不”

K教师:“园长,今天的政治学习我能请假吗?我想陪妈妈去医院看病。”我说:“你妈妈生病要及时看,问题是今天的会议比较重要,你看怎么办呢?”K老师感受到了我的共情和理解,说:“我让我爱人先陪她去,散了会我再去。”我带着赞许的微笑点头,李教师也露出得到理解的微笑。——接受教师的感受后,简单描述回绝的原因

事有凑巧,散会后去领导办公室办事,也遇一位教师请假:“这两天进入复习阶段,我们六年级的技能科停课了,我想去将驾驶的课程学完。本来是暑假的计划,因完成学校的合唱任务冲掉了。”

领导回答:“牺牲暑假完成中心任务精神可嘉,可学校这么多教师如果批了你去学驾驶其他老师会怎么看?特别是以前连去考试都没有批假的老师一定有想法,还有那些家长听说上班时间老师学驾驶了又会怎么想?”那位教师犹豫半天后:“那我还是等到放假再去吧。”

很多时候,虽然教师的要求实为不能而为之,但却经过了一定的考虑,常常将理由想得较充分后才鼓足勇气来园长室,如果用“不行”、“不可以”直截了当地加以回绝,老师在难堪之后更多的是产生反感。而如果先是得到领导的共情或感受认可、理由确认,再听到领导有一个很充分的拒绝理由。本就明事理的教师会主动地思考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过分,同时会自己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天非常高兴,我能慎重拒绝老师的要求,学会不说“不”了。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不疼了


一次打扫卫生,在擦玻璃的时候,我的手不小心被钉子勾破了,还出了血。可是我并没在意,继续擦玻璃。这时一凡小朋友看见了,他说:“老师,你的手出血了,”我说:“不要紧,你去和小朋友玩吧!”但是他没有走,由于他年龄小,我特别照顾他,所以没事总跟着我,就连打扫卫生也是这样,别的小朋友都在自己玩,他却是围着我转,不过,也给我帮了不少忙,我站在椅子上擦玻璃,有时抹布掉地上,他会给我捡起来,就不用我下来上去的忙了。就像今天,由于他的跟着,便发现了我手上的血。更是大声的喊:“老师,你下来,我给你包起来。”我低下头看着他紧张的眼神,不忍心了,于是我下来准备自己包一下。他赶紧给我搬来凳子让我坐下,并且从口袋里拿出卫生纸说:“老师,你伸出手,我给你包起来就好了。”看他认真的样子,我伸出了手,只见他拿起卫生纸叠一叠,便在我受伤的手上缠起来,虽然缠的不那么好,但是他却很认真,缠好后还拿透明胶粘起来。并且用嘴吹了吹说:“这样就不疼了,”我不禁问:“一凡,你怎么会的?”他认真的说:“跟你学的。”这使我想起,平时有的小朋友不小心弄破了手,我会很认真地为他们包好。看了这些,听了这些,我高兴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孩子们都过来了,他们看到我流泪,以为我疼的哭了,都争着给我吹,还像平时我鼓励他们一样说:“老师,真勇敢,吹吹一会就不疼了。”我感动地说:“好孩子,老师不疼,看到你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关心人了。老师是高兴的,你们去玩吧。”

孩子们都去玩了,可是这件事让我真的很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孩子们的眼睛是亮的,孩子们的模仿力是很强的,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行动里,同时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为孩子们负出了,就会有惊人的收获。

手机响了 2020教育笔记


手机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有时候,在某些场合确实不适合接听手机,如在幼儿园中,随意解答手机很多时候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重视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天的活动课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忙着画画,我和兰兰老师忙着知道,提醒孩子们注意彩笔的用法,线条的画法,突然从办公桌上传来手机铃声,只是,所有孩子都停下了手中的画笔,在搜寻声音的出处。小雪迅速离开座位,跑到前面拿起手机递给我:“老师,你的电话。”所有的孩子都抬起头,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没有谁还在涂色,我拿着手机,为孩子们还没完成的画二后悔莫及。

我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有时候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学着儿歌,手机的铃声会打断孩子的歌声。还有时我和兰兰老师认真的写着备课,手机铃响,会打乱我们所有的构思,会议室里,气氛严肃紧张而不知谁忘了关手机,一首激烈的歌声钻进大家的耳朵,令人无比的尴尬.......这些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响起的手机铃声,是那样突兀,让人没任何防备,给老师和幼儿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使教师感悟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责规范要求存在的差距,提升责任感,提高自我的约束力,上课组织活动时自觉得不用手机或着合理的使用手机。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不喜欢我了


前些天,王姝云的妈妈来接孩子,和我说:“王姝云回家说杨老师现在不喜欢我了,问问杨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喜欢我啦。”听了这话,我当时就纳闷极了,还和她们母女开玩笑说:“老师每天陪你睡觉,喂你吃饭,还说不喜欢你?为什么说老师不喜欢你?老师哪里不喜欢你啦?”王姝云腼腆地笑着不语。

家长还算直率坦诚才和我这么说,可是这话却让我不好受,平心而论,王姝云刚入园,有点皮,特别是中午睡觉,总是翻来覆去,我每天中午都要哄她睡觉,和她在一起、关注她还是很多,可难道孩子一点就没有感觉到我对她的爱吗?我什么时候表现出不喜欢她啦?她为什么会和妈妈这么说呢?……我感觉好冤枉,家长无意的一句话却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中午,孩子们准备睡觉,我照样给每个孩子脱衣服、盖被子,嘴巴里喋喋不休地说着:“被子盖盖好、眼睛快点闭起来、还不睡觉的孩子老师不喜欢了……”当我自己脱口而出时,突然听到了自己说出的“老师不喜欢了”这句话,而后在孩子吃饭时,上课时,我又听到了自己习惯性脱口而出的“吃饭吃得慢的孩子老师不喜欢了”、“眼睛不看老师的孩子,老师不喜欢了”,天哪,“老师不喜欢了”竟然是我自己的口头谈,如果不是王姝云的妈妈和我说,我竟然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有什么不妥。我忽然明白了,因为王姝云每天总是很晚午睡,而我的那句“再不睡觉老师不喜欢了”就总是针对着她,然后她就真的把我的话当真了。

小小的一句口头谈,让我反思:孩子还小,对于老师的话语,他们还不是很理解,所以他们就常常会把老师的一些条件句、反义句错误理解了。而作为老师,也常常会有自己说话的习惯,自己的表达方式,可我们面对的是是一群幼稚的孩子,我们说的话,有些是他们真的听不懂的。让我郁闷的心结终于打开了,原来是我自己惹的祸。原来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你默默无闻地为他做许多事,他们可能都无法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和关心,但是你直白地告诉他“老师喜欢你”,他们就很满意了,原来,爱是需要直白的呀!于是,我马上更正我的话,“老师喜欢眼睛闭好的孩子”、“上课眼睛看着老师的小朋友老师真喜欢”、“快点睡觉,老师喜欢你们”……

我深深地体悟,因为孩子需要老师,在接触中,我们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除了家长最重要的人了。因为需要,所以会很在乎我们的每一句话。虽然我的口头谈没有造成太大的过失,我也及时弥补了,但而面对这些小毛孩,我们真的更需要慎言、慎行了。老师,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好的呀!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两个才女两样人生》,第一个主人公: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死记硬背了许多的数学题,最后得了满分,而数学老师则一口认定她是作弊的,于是倔强而又敏感的女孩直言顶撞了老师,结果被冒犯的老师单独发给她一张她根本没学过的方程式试题,让她当场吃了鸭蛋,之后拿墨汁蘸了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上两个大圆饼,然后让她转身给全班看,又让她去大楼的走廊走一圈。

第二位主人公:和第一位有着相同的境况,语文极好但数学很糟糕,初三毕业,数学要补考,补考之日,数学老师讲课到一半,突然停下,在黑板上写了四道数学题让全班演算,这没头没脑的4道题在下午补考之前出现在黑板上,又与正在教的内容毫无关系,再笨的学生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她成了全班最受怜爱的人,同桌把4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教她背,最后她终于毕业了。

第一位主人公是三毛,第二位是席慕容,是两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可是却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三毛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却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养成了终生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而席慕容则在她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振翅高飞,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得到怜爱与关怀,所以她对生命充满着眷恋,对人世充满着信心。

两个才女的两样人生,应该说老师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三毛也遇上一位睿智而又有爱心的老师,如果三毛的老师知道尊重人格,不会为了那点可怜的尊严而滥用权力,给完全没有防范能力的三毛在精神上以致命一击,那么,三毛的情况就会迥然不同。也许老师当时也是一时被激怒才这么做的,但造成的后果却是无法挽回的。

慎即谨慎、慎重,的确,老师的言行很多时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想老师的一言一行是何等的重要!老师的责任是何等重大!所以,当我们在忙着创新、要质量时,当我们在事忙心烦时,还要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慎之再慎啊!

该放手的就放手 2020教育笔记


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磊磊不给我看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晨晨,把磊磊的书拿给晨晨,或者给晨晨重新找一本书。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晨晨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但晨晨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她的注意,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她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相信她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她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

,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磊磊,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磊磊,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磊磊,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佳艺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相关推荐

  • 教育笔记:吹吹,妈妈就不疼了 今天一入园,刚走进班级就看到很特别的一幕:只见朱艺湫拿着妈妈的手在自己的嘴边不停的边吹着边说:“我给妈妈吹吹,妈妈就不疼了!”朱艺湫的妈妈则用自己的另一只手不停的抚摸着朱艺湫的头发,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
    2021-04-23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给小板凳揉揉、吹吹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而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板凳,调皮的孩子胆子总会大那么一点,爱动一点,磕着碰着总是免不了的。而碰到凳子上那是经常事了,可是总是自己先哇哇的大哭起来! 有一天,我们在...
    2021-05-12 阅读全文
  • 打针一点也不痛 2020教育笔记 医院来给孩子们打预防接种针,孩子们排队等待打针。轮到金盛了,他那紧张的眼神告诉我他害怕打针。我看看往后躲的金盛,灵机一动说:“咦,金盛快看啊,这儿有一个小猫咪一样的杯子呢,好漂亮哦!”当金盛全神贯注的...
    2021-01-23 阅读全文
  • 吹一吹游戏 吹卡纸教案 下面是《吹一吹游戏吹卡纸教案》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教案分类: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表现内容:让小朋友一口气看谁能把对方脸上的卡纸吹掉,从而锻炼孩子们的费扩量。 吹一吹游戏 【教...
    2021-07-31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我学会不说“不”了 果断干练是儿时对那些个成人或干部仰慕之主要理由,工作不久就幸运地做上也许在中国是不能再小的干部后,一直信奉果断、干脆,很少拖泥带水,“不”也就常常挂在口边,可最近的一些管理书籍让我对二十多年来常说的“...
    2020-02-05 阅读全文

今天一入园,刚走进班级就看到很特别的一幕:只见朱艺湫拿着妈妈的手在自己的嘴边不停的边吹着边说:“我给妈妈吹吹,妈妈就不疼了!”朱艺湫的妈妈则用自己的另一只手不停的抚摸着朱艺湫的头发,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

2021-04-23 阅读全文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而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板凳,调皮的孩子胆子总会大那么一点,爱动一点,磕着碰着总是免不了的。而碰到凳子上那是经常事了,可是总是自己先哇哇的大哭起来! 有一天,我们在...

2021-05-12 阅读全文

医院来给孩子们打预防接种针,孩子们排队等待打针。轮到金盛了,他那紧张的眼神告诉我他害怕打针。我看看往后躲的金盛,灵机一动说:“咦,金盛快看啊,这儿有一个小猫咪一样的杯子呢,好漂亮哦!”当金盛全神贯注的...

2021-01-23 阅读全文

下面是《吹一吹游戏吹卡纸教案》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教案分类: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表现内容:让小朋友一口气看谁能把对方脸上的卡纸吹掉,从而锻炼孩子们的费扩量。 吹一吹游戏 【教...

2021-07-31 阅读全文

果断干练是儿时对那些个成人或干部仰慕之主要理由,工作不久就幸运地做上也许在中国是不能再小的干部后,一直信奉果断、干脆,很少拖泥带水,“不”也就常常挂在口边,可最近的一些管理书籍让我对二十多年来常说的“...

2020-02-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