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妒忌的孩子如何是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妒忌的孩子如何是好?

潘多拉的匣子放出了祸害、灾难和瘟疫,也一样放出了叫做妒忌的东西,于是妒忌便弥漫于全人类,当然首先浸染了孩子。

孩子在童年时,当老师表扬了别的同学而不是他自己时,往往会感到十分难受,这是孩子幼小心灵最先触摸到的妒忌吧。我们一般认为妒忌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表现,但是其实并不一定,因为要看孩子是从怎样的角度来妒忌别人的。

妒忌让失败者选择陷害

当孩子的同伴们原来觉得相差无几时,一旦某人被表扬或获得一些成绩,同伴的妒忌便开始形成,这是孩子固有的天性,但是,一些孩子选择对同伴的排斥,总是找对方的毛病,或者去找获得表扬或成绩里面隐藏的不足,希望从中找到对方存在的问题,从而证明对方取得的成绩并不怎么样,至少抵消对方所获得的成绩,借以打压对方来获得自己的心理平衡。

当同伴者的成就不足以成为自己的榜样时,也就不会向这种榜样的长处学习,而是千万百计去证明对方的不足,或者等待对方的倒霉,来证明对方并没有这么好,从而间接说明自己对对方更好,这种以希望对方差来突出自己好的策略,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妒忌行为的主要行式。

比如一次拔河比赛,同班的拉拉队往往给本班喊“加油”,而给对手喊“漏油”,这当然是一种赤裸裸的妒忌,并会在同伴间漫延这种妒忌的氛围。而许多时候,当自己的队伍在比赛时,内心希望对方出现意外失败或对方成绩糟糕从而让已方胜出的想法更是普遍,而在成人中,这种想法也比较普遍,比如搞日神剧,我们不就是吹捧鬼子如何不经打来表明我们的厉害吗,而真正的妒忌是应该把对方拍得如何厉害,其实小鬼子确实是厉害,但是还是被我们打败了,这不更体现我们的伟大吗。

妒忌让勇敢者选择超越

真正的妒忌,是希望对手更加强大,当因为对手因为意外而自己取胜时,用一个胜之不武来形容是比较适当的。2000年12月,在西汉姆联队同埃弗顿队比赛中,来自意大利的迪卡尼奥得球后在一个极佳的位置完全可以射门得分,但他看到对方守门员保罗.杰勒德因膝部受伤倒地后放弃了得分和赢得胜利的机会。这场比赛双方1:1战平。迪卡尼奥的脾气十分粗暴,但是面对对方空门,却并不想因此而获胜,他认为这样取胜并不荣耀,而是希望在对方防守十分到位的情况下破门得分。每一个球员都把攻破对方防守严密的城池作为对自己最好的奖赏。

妒忌的最高境界是希望对手强大,而自己的努力还是打败了对手。最近的《钢锯岭》为何比我们的抗日神剧来得精彩,其实就是通过描写鬼子的强大来反衬自身的强大。当一个孩子会向获得成绩的竞争对手祝贺时,其实表明了他的内心妒忌已接近了最高的阶段。

按此,忌妒分成两种,陷害式的妒忌以出现在东方国家居多,称为东方式忌妒,东方式的忌妒是,你比我强,我忌妒你,不能让你比我强,你不是学习比我好吗,我就干扰你,喝倒彩,有点于心理阴暗了,是不可取的。而超越式的妒忌更多地出现在西方社会,称为西方式忌妒,就是说,你比我强,我不服气,我一定努力进取,一定要战胜你,我以战胜你为快乐,这是一种进取,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面对妒忌,强者选择超越,只有弱者才成为忌妒的俘虏。

你让孩子的忌妒,是选择超越,还是陷害?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性格


相信所有妈妈得子时的心情都一样:好象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幸福了。又想,朋友们同时做了妈妈,孩子们将来就要一起上学,如果别人的孩子考第一,我的孩子第二,那可不行!于是乎,对儿子呵护备至,施行早期教育。虽然日后盼孩子“考第一”的理想时常被“孩子健康”所取代,但教育孩子却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

众所周知,0到6岁的教育,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这期间形成的性格框架犹如日后孩子性格的种子,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什么样的性格才是“好”的性格?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呢?虽说众说纷纭,但始终遵循一个简单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框架:

是否胆小?

是否渴望与人交往?是否能独立与人交往?

好静还是好动?

对最喜爱的事情的专注时间比同龄孩子长还是短?

孩子遇到困难的态度?

孩子遇到表扬和批评时的表现?

孩子在竞争对手比自己强时的表现?

不同的孩子答案自然不同。如果我们要找一个造就这些差异的原因,那就是父母是如何陪孩子的?

两类孩子的比较

一类,陪大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有父母(或其他大人)陪着的),一类,独处的孩子(大部分时间(相对于同龄孩子)独处)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让孩子独处怪可怜的。然而,孩子长大后,独处多的孩子大都是:不胆小,可以主动与人交往,但对同伴的需求不强烈,好静,注意力容易集中,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扬对这类孩子所起的作用较大人陪大的孩子要小得多。这类孩子也好强,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可以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是“唯我独尊”,算得上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独处多的孩子最大的不足是语言能力较其他孩子欠缺,但阅读能力往往甚佳。

陪大的孩子中也有有上述优点的,原因在于“陪”的方式。“远观式”和“平等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独处能力就比较强,且和真正独处长大的孩子相比,性格要活泼开朗。所谓“远观式”指大人和孩子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和行动上的距离),也即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理空间,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大人不越俎代庖,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出马。这样既给了孩子以独处空间,又让家长的心不再悬着,算是两全其美了。美国的一位朋友就是典范,她在婴儿的卧房里装了录象机,在自己的房间可以“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独处”的孩子没有危险。“平等式”理解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是要和孩子“平等”,有人说“做孩子的朋友”。本质无异。但“平等”不仅仅是“做孩子的朋友”,也包括做孩子的“竞争对手”。例如和孩子一起比赛,和孩子争论问题,和孩子分东西吃等等。让“平等”处处存在。孩子在这种“平等式”的对待中将自己溶入了家庭,溶入了社会,这样的“种子”也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种子”。

如何训练孩子独处?

下面为你提供一些技巧,让你为孩子的独处起步铺平道路:

给他安全感

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亲人从视野中消失,他就会担心,并有恐惧的反应,所以你可以通过游戏来让他理解事物的实在性,告诉他看不见的事物仍然存在,驱走他们的不安全感。

你要经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开始可以躲在沙发或椅子后面,问他:“妈妈在哪里啊?”过几秒钟,笑着钻出你的头,说:“妈妈在这里!”慢慢的,你可以逐渐延长躲藏的时间,从几秒钟到半分钟,再到2分钟,也可以躲到别的房间。

当你躲在某一个孩子看不见的角落时,你不能让恐惧的沉默捉住孩子的心,要用语言和孩子保持联系,让他感到安慰。你要对你的孩子说:“妈妈到哪里去了?快来找妈妈。”或者自编自唱一些儿歌,比如用《春天在哪里》的曲调编一首《妈妈在哪里》的歌。

亲子时光

孩子得到的关注越多,他渴望的东西就越少。和他在一起共度时光----唱歌、读书、开茶会、搭积木、玩拼贴画,这些都会增加他的安全感,并让他愿意独自消磨更多的时间。在白天,你要和他的身体多接触----拥抱、亲吻、让他坐在你的腿上或让他趴在你的肚子上等,但是不可以和他持续地粘在一块儿,你要掌握好其中的度,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孩子不过于独立又学会自己玩。

安排节目

在你离开孩子之前(即使你到屋子的另一头去),让他把兴趣投入到另一个游戏上,让游戏填满分离的时间。比如说,你要去做饭时,你可以对你的女儿说:“在我做饭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喂你的熊宝宝呢?”

保持联系

当你工作时,也要不时地和他说话,或走过去轻轻地摸他的头,拍拍他,或帮助他把一个五角星或三角形的积木投入到方形积木盒中。

保持微笑

有的父母在离开孩子身边时会不明智地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请千万记得要对孩子保持微笑,并用轻快的语调说话。

当你要离开孩子去工作时,假如你的孩子纠缠难解,不要对他的耍赖屈服,你要试着保持平静,不要让他的反应阻碍你的安排,你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没事,妈妈马上回来。”尽管他一开始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他也会从你平静的语调中得到安慰。回家时也要用同样的语调:“妈妈回来了,你在家里做了什么好玩的事?”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你离开后还会回来,就像你许诺的一样。

容许“跟屁”

假如你的孩子坚持要跟着你在屋子里转,甚至在你进卫生间时也不放过你,请不要阻止他。因为,他那敏感的小心灵已经充满了矛盾的感情:我是赖着妈妈呢?还是自己一个人坚强地待着?这时,任何拒绝都可能会伤害到他脆弱的情感。

轻松放手

即使最粘的孩子也会有自己闷头玩的时候。也许当你们两个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孩子过不了多久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自己的游戏中,这时请悄悄地离开。如果他的注意力转向别的东西,并努力地去得到那件东西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就让他去好了。

培养自信

没有什么能给予孩子安全感,安全就像独立,是一种自我的、积极的情感元素,只能在孩子内心慢慢地形成。平时你要经常地赞扬、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自己是优秀的。

拿定主意

有时,父母会窃窃地喜欢自己孩子的独立,并且潜意识中鼓励孩子这样做。但是当失去被需要的感觉时,他们又会彷徨起来,就像没有得到晚会的邀请一样,他们会希望孩子像以前一样粘。在孩子自己走、自己吃、自己玩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迫切地想要帮助他。但此时,你们必须拿定主意,忍下这种欲望,因为事事包办只会阻碍孩子走向独立的步子。

看电视对孩子是好是坏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所以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并选择适合他年龄观看的节目内容,可说是现代父母非常重要的责任。

看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1、认知外界环境

幼儿期的宝宝,所能接受的任何刺激,都是他们体认外在环境的重要开始,因此可以说,“电视”经验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很多时候,妈妈喂孩子吃饭的时候,或者和宝宝一块在屋里面玩耍时,家里的电视都是打开着的。幼儿期的宝宝,并非主动地寻求收看内容,而是被动地被吸引。因此,家长如何及早协助幼儿认识他所接触的影像,就能及早让他认知外在的环境。

2、获得视觉满足

通常来讲,电视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开始有极大的吸引力。尽管这个年龄层次的宝宝,对于电视内容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充足的声光效果,丰富多变的画面,都会让孩子对电视产生“爱不释手”的好奇和喜欢。

据医学专家指出,2~3岁的宝宝最喜欢看的是广告。因为,广告画面色彩鲜艳,声光效果强,而且动态变化快,容易吸引宝宝的视线,更能让他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

3、警惕不良影响

a、电视机对人单向交流,缺少思维锻炼,不利于宝宝创造性发展;

b、电视中混杂着很多暴力、色情、低俗、荒诞的不健康因素,在幼儿分析、思考能力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会盲目模仿电视中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语言、思考等方面有不好的影响;

c、某些恐怖、紧张情节,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忧郁、不安、恐惧、孤独的感受,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d、孩子眼球发育不固定,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导致近视、散光等眼科疾病。

如何选择电视节目

因此专家也提醒家长,电视可能是益友,更可能成为损友,如何慎重选择孩子适合观看的电视节目,并让电视成为幼儿语言刺激的辅助工具,及亲子间另一互动的桥梁,而不是电子保姆,就要看父母的智慧了。

1、先过滤电视节目内容

首先父母必须先看几遍孩子喜欢看的每一个电视节目,千万不要太武断认为卡通就一定是孩子喜欢、适合看的。有些外国的卡通节目太过暴力,或剧情过于荒诞,都不适合幼儿观看。因此,替孩子选择电视节目时,必须了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

2、陪孩子一起观看

在孩子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您不妨先放下手边的事情,坐下来陪孩子一起观看,也可以试着去询问孩子,现在看的这节目什么地方觉得比较有趣?或是可以尽量安排全家一起看电视时间,不但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可适时指导孩子吸也正确的知识与观念。 3、安排看电视时段

父母在对孩子喜爱的电视节目内容做评断后,再安排看电视的时段;因为有些时候家长可能只注意时间的控制,以及生活作息的配合,却忽略此阶段时间、电视节目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观看。

4、考虑孩子兴趣,与孩子一起讨论

父母可与孩子共同选择,也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看及适合的节目有哪些。如认为节目不适合孩子看,也可适时告诉孩子父母反对的理由,不是禁止孩子看电视,而是认为节目内容不适,且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一方面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重视,也给孩子表达意见和喜好的机会。

正确指导孩子看电视

除了选择适合的电视节目让孩子观看,专家也强调,正确指导孩子看电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知识、价值判断与观念,以下提供一些指导孩子看电视的技巧。

1、保持适当距离

通常适当看电视的距离为荧光幕五到六倍的长度,父母可在椅子与电视之间,摆上桌子、茶几等隔出安全距离;保持正确姿势和注意控制看电视时间,约半小时休息一下,可减少孩子得近视的机会。

2、提出问题,了解孩子对节目内容的看法

与孩子一同观看节目时,可以从聊天中了解孩子想法,适时纠正孩子的纠正孩子的观念,进而对孩子在人、事、物的判断方面,做正确引导。 3、启发孩子的想法

在与孩子一起观看时,不妨提出一些问题举例让孩子去联想,鼓励孩子一起去思考,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和思考判断能力。

4、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尽量给予明确、肯定的回答

一些节目孩子看了之后会有些疑惑,此时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有搪塞、敷衍的态度。

除此之外,发现孩子受电视影响而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应适时给予督导,以纠正孩子的行为和观念。 从事看电视以外的休闲活动。

过多的接触电视对孩子并不是件好事,父母可以带孩子从事其它的活动,引导孩子朝着多方面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每个儿童平均每天看4个小时的电视。可以规定让孩子看1小时的电视,另外1小时阅读书籍或画画,2小时从事户外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分散孩子在电视上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朝着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1、户外活动

3岁以下宝宝的发展特质主要是以感觉、动作为主,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家中的小宝贝多从事户外活动,例如郊游、踏青,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另外,也可以跟宝宝一起玩掏沙子、堆城堡等游戏,这样不但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也能让宝宝的感觉和动作得到协调发展。

2、在家中创作

爸爸妈妈可以买一些色彩鲜艳的积木,教自己的宝宝堆出高高的城门、漂亮的房子;或者让宝宝拿起彩笔涂涂抹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纸上彩色世界。让孩子在家中除了看电视之外,还有其它种类的休闲活动。

对于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电视,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身为“护花使者”的家长,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关系到是否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父母能掌握以上几个要点,使电视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用,那么无形之中您的孩子就多了一个良师益友,您也多了一条与孩子沟通的途径。

最后,专家也指出,为人父母者多付出实际的关爱行动,选择好的、适合的电视节目陪孩子一起观看,并与孩子一起分享,增进孩子对电视节目的理解。如果父母能以上要点,电视不仅是孩子的陪伴者、益友,帮助孩子在认知方面的成长,更能成为亲子沟通最佳途径。

孩子好智商是可以“设计”的


卡尔·威特说道:“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之前直到五六岁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据国外神经学专家研究,胎儿从第5周之后形成神经细胞,因此父母亲希望宝宝有什么样的智力,希望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增进遗传中大脑潜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先设计的,其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胎教。

★生理方面

·营养充足——饮食上既重质量,又适量,所有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都要充足,但在量的方面,不要过度进补,免得造成胎儿过度肥胖,影响生产过程。

·衣物干净卫生舒适——不要为了怕身材难看而束腰束腹,如此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展,鞋子也要以舒适为主,不要穿高跟鞋,以免跌倒造成危险。

·休息与睡眠要充足,不要过度劳累。

·适当的运动——夫妇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能为下一代提供较好的遗传素质,例如散步、慢跑、登山、郊游,这些轻微的活动有助于顺利生产,但切记做太强烈的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染上疾病。

·定期产前检查——不但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也能给孕妇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心理方面

·接受孩子的来临——不要因为他不是在父母亲期待中降临而拒绝孩子,自己必须先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现实,这才能有利于胎儿的成长。

·接受孩子的性别——不要苛求孩子的性别及容貌,如果重男轻女,希望孩子出生时把父母亲相貌上所有的优点都一一具备,这种期望太大,会给孕妇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她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态。

·夫妻关系和谐——首先丈夫要给予妻子足够的关心,帮助妻子尽快适应怀孕所带来的不便与不安,使之保持平和的心情;其次妻子出现失常的心理状态时,另一方要善于引导,帮助其恢复到正常的心境;第三,夫妻双方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要能够大度地“容忍”对方,以免发生激烈的争吵;第四就是双方共同安排有规律的生活程序,以消除某种容易导致心理失调的状况;第五则是不要看刺激性强烈的杂志、刊物、报纸、电影,以免出现孕妇心理过于激动的现象。

★智力刺激

·孕妇听音乐——每天听一些欢快、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活泼有趣的儿歌、童谣,并随着轻轻吟唱,这能够为胎儿提供丰富的精神刺激和锻炼,也为培养智力打下了基础。

·给宝宝听音乐——怀孕中期,将一些优美的乐曲通过母亲的腹部源源不断地灌输给胎儿,培养胎儿的听力,也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形成。

·固定地阅读优美的散文、诗歌。

·经常欣赏名画、美好的事物与大自然中美丽的山水花草鸟鱼等。

·每天和宝宝固定地说话,如早晚同胎儿打招呼,对胎儿讲讲话,把胎儿当作一个能听、能看、能理解父母的、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谈话对象,而不是对牛弹琴。通过父母亲充满爱意的呼唤与谈话,给予胎儿良性的刺激,这能够丰富胎儿的精神世界,开发他的智力。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习惯”的选择——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于是我们也要把这种方式继续沿用下去——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

这样的做法,当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了、孩子越来越不爱和父母沟通了、孩子越来越叛逆了……

到底该如何很好地教育孩子——既让孩子遵守规则,又不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呢?

这里将会告诉您一些代替惩罚、责骂的好方法:

正确认识惩罚的后果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此方法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你乱拿东西等下人家把你抓走!”

正例(家长):“宝贝,我们去看看今天的晚餐食材吧?”

“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此方法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再乱跑我就打死你!”

“别乱跑!老老实实呆着!”

正例(家长):“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在过道乱跑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别人买东西。”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次不准再拿东西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你听见了没有!再看以后都不准看电视!”

正例(家长):“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你可以再看五分钟过来洗澡,然后晚上就不能再看了,也可以洗完澡再看二十分钟。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5.给孩子机会: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一天到晚净给添乱,回屋反省去!”

正例(家长):“你看到了吗,没有盖笔帽所以沙发都染花了,你需要和我一起洗沙发垫,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不专心。

反例(家长):“让你专心吃饭听见了没有!”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吃饭的时候不准乱动!”

正例(家长):“宝贝,吃饭的时候就需要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允许试错: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如: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他需要什么?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让孩子也能理解父母。

3.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4.商量+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改变和诚信的力量。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5.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管教要点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不要以为用武力和权威压制孩子就是胜利。而要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发脾气、叉腰瞪眼,都不会让孩子真正的改变。

3.在与孩子商量方案时,不要对孩子说:“你的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如:“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

家园共育《妒忌的孩子如何是好?》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是好模仿的 在孩子的世界里,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模仿——模仿父母、模仿邻里、模仿同伴、模仿社会、模仿动物世界、模仿大自然。 孩子总是在模仿中成长发展、在模仿中活跃思维的。 孩子的一对小耳朵,好比一台录音机...
    2020-11-23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性格 相信所有妈妈得子时的心情都一样:好象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幸福了。又想,朋友们同时做了妈妈,孩子们将来就要一起上学,如果别人的孩子考第一,我的孩子第二,那可不行!于是乎,对儿子呵护备至,施行早期教育。虽然日...
    2021-05-10 阅读全文
  • 看电视对孩子是好是坏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所以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并选择适合他年龄观看的节目内容,可说是现代父母非常重要的责任。 看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1、认知外界环境 幼儿期的宝宝,所能接受的任何刺激,都是...
    2022-01-11 阅读全文
  • 孩子好智商是可以“设计”的 卡尔·威特说道:“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之前直到五六岁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据国外神经学专家研究...
    2021-04-06 阅读全文
  • 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我是一名交警,工作比较繁忙,爱人在医院工作,夜班也比较多。其孩子经常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我只是在休假的时候陪陪儿子,和他做游戏。感到和他在一起有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快上小学了。今天,幼儿园开...
    2021-01-07 阅读全文

在孩子的世界里,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模仿——模仿父母、模仿邻里、模仿同伴、模仿社会、模仿动物世界、模仿大自然。 孩子总是在模仿中成长发展、在模仿中活跃思维的。 孩子的一对小耳朵,好比一台录音机...

2020-11-23 阅读全文

相信所有妈妈得子时的心情都一样:好象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幸福了。又想,朋友们同时做了妈妈,孩子们将来就要一起上学,如果别人的孩子考第一,我的孩子第二,那可不行!于是乎,对儿子呵护备至,施行早期教育。虽然日...

2021-05-10 阅读全文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所以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并选择适合他年龄观看的节目内容,可说是现代父母非常重要的责任。 看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1、认知外界环境 幼儿期的宝宝,所能接受的任何刺激,都是...

2022-01-11 阅读全文

卡尔·威特说道:“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之前直到五六岁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据国外神经学专家研究...

2021-04-06 阅读全文

我是一名交警,工作比较繁忙,爱人在医院工作,夜班也比较多。其孩子经常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我只是在休假的时候陪陪儿子,和他做游戏。感到和他在一起有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快上小学了。今天,幼儿园开...

2021-01-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