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笔记四篇: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
发布时间:2021-01-25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幼教笔记4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班上有个孩子叫李昊学,看着就聪明伶俐,可是他却……怎么说呢,好象有点太“活泼好动”了,简直一刻也不闲着,有时调皮捣蛋得不象话,连他的家长都怀疑他有“多动症”,曾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让我多操心了。我也没少喊他说他教育他;他倒好,一点也不觉咋地,爱理不理的。真是个小刺头!
一天,离园前,我发现他一个人在整理凳子,我也悄没做声。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总是自觉整理桌椅、玩具、图书;看见地上有纸片,赶紧拾起来;皮球滚了,捡回来放进球筐里。我看在眼里,心中暗喜,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太淘,可也是挺可爱的。于是,我抓住机会,及时表扬鼓励他,并加以引导,号召别的孩子也向他学习。没想到,这一招真管用,昊学从一个不听不信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机灵的爱劳动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每个孩子都自有他的长处,所谓“一人一段才”嘛,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适时适宜地予以正确引导,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
集体活动时也要给孩子留有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玩具。而滑梯是他们最爱玩的大型玩具之一。
“滑滑梯喽!滑滑梯喽!”一听说要一起滑滑梯,孩子们就欢呼起来。
小家伙们可爱滑滑梯了!看吧:爬上去,滑下来,多快乐!他们有的往上蹦,有的一级一级往上攀,有的倒上,有的倒下;像小兔跳,像乌龟爬,像小鸟飞,像小鱼游……五花八门,尽情玩耍,开心一片。
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了以前。记得在他们刚入园时,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老长时间限制他们玩大中型玩具。而且在玩时,也是要求了再要求,不要这样,不能那样,按照一个模式,默默地上上下下,规矩倒是规矩,可还有多少乐趣可言。现在想想,也真是的,无疑打消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你看现在多好,排着整齐的队伍,口里念叨着“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也不闹,我们都是好朋友。”依次上下,不挤不乱,随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服。
依这样的情形来看,我想,在幼儿园里,即使集体玩耍时也应给孩子们留有一定的空间,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玩,只要老师事先强调好,并通过举例子、做示范,来让幼儿明白一些安全知识,懂得自我保护,活动时老师在旁作好防护工作,让他们自由嬉戏,或是加入他们的行列,去掉其心理负担,岂不更好。
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
“老师
,我会了。”“老师,我也会系了。”孩子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就知道你们都是很棒的!”我笑者鼓励他们。
系鞋带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儿,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件大工程呢。这不,张凯旋的鞋带开了,试着系了几次,以失败告终,向老师求助;方建霆呢,坐在那里一刻不停地系着,我细一瞧,哪是系呀,分明是在编。编一通,一撒手,散了。再编,再散,如此重复;而李弘宇呢,干脆就让它那么拖拉着,像老鼠尾巴,萱萱看见了,赶紧帮忙,结果还是没结果。
我忍着笑冷眼观察着这一切,看差不多火候到了,就问:“孩子们,鞋带开了怎么办?”“系上!”“老师,我不会系!”“老师,我解不开。”“老师,你给我系。”好家伙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精选4篇)
作为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怎么动笔写一篇幼儿园教育笔记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篇一)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用心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篇二)
我们班的孩子从入园以来睡觉情况都很好,涵涵小朋友很活泼,很有个性,但每天午睡时都会睁着大眼睛,不肯入睡,嘴里一边说:“我不想睡觉”。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安静的躺了下来,一心想玩的涵涵坐了起来,“老师,我想尿尿!”“好,回来之后要马上睡觉!”过了一会,涵涵怎么还没有回来,这时才发现涵涵在洗手间走来走去,“涵涵你在干嘛?”“没干嘛!”我们回到了寝室,涵涵却怎么也不肯上床,“老师,我不想睡觉!”我对涵涵说:“睡觉是为了让小朋友下午时更有精神的玩呀!”不管怎么说,她就是不肯入睡。
一天中午,大部分孩子都睡着了,只见涵涵在床上,不肯躺下,以前用过许多的方法都没用,我走到她跟前,抚摸着她的头发说:“涵涵的头发真漂亮,帮你梳个辫子吧!”梳完头发之后我们一起来到镜子前,涵涵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开心地笑了,“涵涵等你睡觉起来我再给你梳一个更漂亮的发型!”涵涵使劲点了点头,在短时间里甜甜的睡着了。
之后每天在上床之前涵涵都会说:“老师,我不想睡!”过一会自己又说:“老师,等小朋友起来后你可再给我梳个漂亮的小辫子!”最后都会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
每次起床之后给涵涵梳完头发她都会的到镜子前去照一照,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小礼物,还有一个小承诺,都会让孩子们感到满足,不要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让孩子们知道睡觉能让自己的身体长高是一件开心的事。
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篇三)
这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这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哀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后明白了,原先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思考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幼儿园教育笔记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篇四)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层面上,我们都懂得“幼儿教育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选取游戏”。但是,一向以来,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我们规划好的,似乎离真正的自主相差太远。开学以来,园领导们率先进行自主游戏改革,在晨间锻炼活动和区域活动中,逐步实现了让孩子们自主选取游戏材料、自主建构游戏情节和资料,我们也在此引导下开始了自主游戏的探索。
在园里实施自主游戏的这段时光里,我发现孩子们游戏时快乐的身影、创意的行为表现越来越多了;玩区域游戏时更加专注安静了;晨间锻炼时比以前来的更早了……在指导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有了一些理解。
在游戏观念上,教师应做自主游戏的支持者。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掌控游戏”的状况,尊重幼儿个体的独立性以及自由选取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我们能够透过带给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条件和游戏材料,支持幼儿自我要选取玩什么、在哪里玩、和谁一齐玩,从而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投入游戏的主题意识。
自主游戏实现了“让孩子做自我的主人”,期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在游戏中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
给予孩子肯定的教育
当然,在赏识孩子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赞美孩子要注意细节。比如在周末的时候,孩子把家里打扫收拾了一番。妈妈看见了,就不应该说:“孩子,你真棒!”这样说太笼统。应该说:“家里今天可真干净,尤其窗户玻璃,平常妈妈都没有时间擦,可今天它非常明亮,看着就叫人舒服。谢谢你,孩子!”二、给予赞赏要及时。比如孩子在家里游戏完毕后,不要妈妈提醒,就主动将玩具放回原处,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对孩子说:“你能把玩具放回去,妈妈真高兴。”孩子听到妈妈的赞扬后,就能判断原来游戏完后,自己又能玩具放回去是好孩子的行为。三、表扬要适度。适量适度的赞扬,对于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但过多、过高的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名叫达达的孩子,他爱好绘画,妈妈总是没有原则的看着儿子的画就是好,因此总说:“你这副画画的跟梵﹒高的《向日葵》差不多!”可是当达达把画送给美术老师批改时,老师却只给了他60分。达达非常生气:“老师,你为什么只给我打60分,妈妈说我的画跟梵﹒高的差不多!”达达妈妈过高的评价孩子,不仅起不到赞美的正面作用,反而会使孩子过分地自负,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能谦虚上进。赏识教育是给与孩子肯定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使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在此我仅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观察记录: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观察对象小杰
观察班级**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中班
观察目标:
小杰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平时喜欢招惹别人,在各活动中出现捣乱的现象,发生不好的事情大家也会想到他,可是这几天的表现却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观察情况:
“老师小杰又打我了”“老师小杰把我的积木抢去了”孩子们的告状声不断,户外活动时也常常传来我们的嘱咐声,“小杰不要跑,容易撞倒”。刚刚开始的时候给她讲道理,还没说几句他跑了,要是着急训她几句,他就一直笑。满不在乎!小杰做的这些事情也是我头疼的事。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在一次玩魔尺时我发现了他对魔尺非常感兴趣,我对她有了新的发现,从那以后,我开始观察他。他喜欢玩魔尺玩起来特别专注,并且能玩出很多的花样,在别人不会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球,我当时表扬了他并让他当老师,这样他成了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变得一本正经,开始的那些调皮改变了不少。我想如果我们不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她,并客观地对他做出评价,他的优点是可能不被发现,甚至始终给别人不良的印象。
实施措施:
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努力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想小杰很爱表现,我想利用这一方面对小杰的有些行为进行控制,在玩魔尺的时候让他当老师来教小朋友。从那以后他也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和小朋友很友好,并且他当小老师的时候那个尽头也是我欣赏的样子,特别自信也特别懂事,对待小朋友也很热情,告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现在每一次玩出新的花样也是给我看看,有的孩子也会凑过去让他教,我也希望在这一方面他会越来越好。
实施效果:
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小杰的进步,还要在他的耳边提醒他也要把他的进步告诉别的小朋友,告诉他的父母,还要送他小礼物,表示对他的进步的奖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换一种眼神看孩子 2020教育笔记
今天天气特别冷,天空还下着雨,早上我还为孩子们今天上幼儿园而发愁呢。可是,当我踏进教室时,却发现教室里一个空座都没有,32个孩子全部到齐。我为孩子们的勇取而感到高兴,但同时也为孩子们担心,这么冷的天气万一感冒怎么办?本来这节课是学习折小信鸽的,今天孩子们特别听话,没有一个捣乱的,教室里只有老师讲解和孩子们折纸的声音,兴趣很高。尽管我一再强调孩子们别把碎纸扔在地上,要放进垃圾筒里,可是仍旧有孩子将碎纸片掉在地上,快下课了,我提醒孩子们把地上的纸拾起来,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突然桌子底下传来吵闹声,是两个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这是你的”“不是我的,是你的,就是你的,早上我看见你玩过这样的纸。”“不是就不是”两个孩子吵的不可开交,他们各不相让,谁也不承认。我走了过去,他们两个从地上爬了起来,互相指着对方,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谴责。这时我却意外发现,平时最调皮的王师博走了过来,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纸片,边捡边说“不要争了,捡起来就行了。”这个调皮的孩子,我平时总拿他“出气”,挨批评最多,可是今天的他,比每一个孩子都懂事。我当即表扬了他,并在小红花栏里给他贴上了一朵小红花,孩子高兴的露出了笑脸。
在我的耐心教育下,那两个孩子也主动承认了错误。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
“老师,睿群又打我了。” “老师,睿群手里拿着彩笔!” “老师,睿群抢我的玩具!” 这就是睿群,一个喜欢惹事的孩子,每天告她状的孩子数都数不过来,而且睿群还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组织活动时,她会和其他小朋友会站在旁边不知道在说什么悄悄话?不听老师的指挥,也经常的出怪动静,或四处乱跑,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对此,我看老师们也很头疼啊,刚刚开始的时候给她讲道理,还没说几句他跑了,要是着急训她几句,她就一直笑。满不在乎!
然而,一天午饭的时候,我在旁边站着看孩子吃饭,她突然抬起头对我说了一句:“老师你吃饭了吗?你快去吃饭吧!”我突然感觉心头涌起一阵暖意!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睿群了。我对她有了新的发现,在一次上舞蹈课上,我发现睿群特别的灵巧,动作很协调,她也很勇敢,摔着,碰着,也不哭!手也很巧,今天下午在做爱心卡的时候,她做的很好!
这就是睿群,勇敢灵活,懂得关心别人。但是如果老师不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她。并客观地对她做出评价,她的优点是可能不被发现,甚至始终给别人不良的印象。
我想睿群很爱表现,我想利用这一方面对睿群的有些行为进行控制,可以在做游戏的时候让她当个监督员。告诉她当监督员首先必须自己要做好,让她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相信睿群会悄悄的进步,告睿群状的小朋友也会越来越少的!
我要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睿群的进步,还要在她的耳边提醒她也要把她的进步告诉别的小朋友,告诉她的父母,还要送她小礼物,表示对她的进步的奖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
老师也曾经说过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老师的眼睛》《多多肯定孩子》
老师的眼睛
幼儿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会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室墙角处,用柔软的地毯、可爱的动物靠垫、低矮的小型书架、各种各样好看的适合中班孩子阅读的图书等,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图书角。闲暇时,我和孩子簇拥在一起快乐地阅读,轻轻翻,仔细看,慢慢说。
午餐后的散步是我和孩子最自由、快乐的时光。我带幼儿投入到大自然的环抱,让幼儿观察花园、草地,捕捉其变化。并且提一些幼儿既熟悉有感兴趣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小蜗牛是怎么爬的?”“小蚂蚁在干什么?”让幼儿有声有色的讲,老师还不失时机的丰富幼儿的词汇。多观察,使幼儿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幼儿语言的内容,幼儿说起话来就会“言之有物”。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幼儿的语言富有创造性,但模仿、学习在语言获得中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孩子创设促进发展的环境,更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意愿和感受,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需要。
多多肯定孩子
我班的周智澄小朋友是一个患有心理焦虑症的孩子。小中班时来园哭闹现象很严重,到了大班上学期的后期,情况才渐渐好转。
开学第一周的周五,周智澄的奶奶又来向我反映今天早上他又不想来园了。我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针对他的情况后,在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消除了他来园的后顾之忧或者可说是借口。果然,下周一来园是似乎情况有所好转。
这一段时间,班级中在学习做操,周智澄不太用力,我批评了他,转念一想,又表扬他很认真。
在孩子的心里,教师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教师的话具有权威性,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关系到幼儿在集体中的形象。教师的语言、表情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面对着幼儿,教师用正面、积极、恰当地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地良好表现。因为教师地一句贴切地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地良好情绪,有些还可以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个新的开端。
有时候,我总在想:教师何必要“吝啬”使用肯定、赞美的语言,何不多给孩子一些具有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肯定、赞美语言。其实,这是一种最简便的爱的表达方式。
多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
人们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前几天,让孩子们到户外去活动,汗臣小朋友和森森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扭在了一起,汗臣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点皮。当时我的心里是又生气又紧张,分别将他们两个人训了一顿,并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玩,还打架? 汗臣委屈地说:“我是和森森好好玩的,我们想看看谁的力气大,摔交玩了,就摔倒了。”森森说:“对,都是那个地不好,硬硬的,把汗臣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我又觉得好笑了,是啊,孩子们并没因为鼻子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摔交的乐趣中,摔交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更何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诸如此类的挫折的,俗语说;吃一鉴长一智。孩子们都这样想了,我干吗还要训他们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皮了
三月教育笔记: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三月教育笔记: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李XX是一个不按常规做事的“自由人”,说他是自由人一点都没错,过于“活泼、爱动”,而且经常“调皮、惹事”有时候真的很让人头大,甚至觉得安稳一点的孩子太难得了,好管又省心。
老师上课时小朋友都在认真听讲呢他却发出怪声或大声说些不相干的事情,吸引大家目光。又或者在走路时故意走到别的小朋友旁边碰一下人家或踩一下小朋友的脚。你批评他时他还故意朝你做鬼脸故意挑衅你。有时候还会说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硬的不行我就改变策略来软的。我相信总有一种办法会让他改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找到切入点了——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反应能力也很强。有时候我洗完玩具要拿出去晾晒,我端着玩具筐子开不开门时,其他小朋友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急匆匆的过来帮我把门打开了。这时我便会给与他鼓励的眼神,告诉他你做了一件很棒很正确的事,我很喜欢你。还有一次我再给小朋友倒水喝,他拿着水杯转来转去不站队,我怕他把小朋友的水碰到了,刚想喊他但是一想我换了一种方式,我让他站第一名当组长并提醒后面的小朋友排队喝水,他开心极了不仅乖乖的站在了第一个,还有模有样的引导其他小朋友站的整整齐齐的等着喝水,我给他倒完水他说了一声谢谢,其他小朋友都跟着很有礼貌的向我说谢谢。我趁机表扬了他,并且让他以后多帮做做此类的事情。他可开心了。
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一次次的肯定与鼓励给了他自信,使他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自己带来了更多成功的体验和大家的关注。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于独特的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