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育叙事(帮助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1-01-25

幼儿教育的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幼儿教育叙事(帮助的快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帮助的快乐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马上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非常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助,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寻找秋天的快乐

秋天赋予大自然一种五彩缤纷的美丽。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秋游。孩子们一路走着说着看着,那劲头,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说我们看到了秋天,闻到了秋天,听到了秋天。不信,看看绿绿的麦苗;闻闻野菊花的清香;听听枝头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会告诉你这一切的。走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与这秋天不和谐的音符。孩子们自顾自的吃着,没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带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净的草地上有了垃圾。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寻找快乐》。是说一个人把快乐丢了,他到处去找,最后一位老爷爷告诉他,快乐到处都有。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你会快乐;把你高兴的事和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是快乐的;哪怕你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也是快乐的事。快乐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孩子们听完故事,好像懂了,他们主动把自己带来的玩的、吃的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装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和谐的音符又回来了。

一个小故事,包含了许多的道理。让孩子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学形式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让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抬头看蓝天

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文超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狮子、小猪、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潜水艇、轿车、鳄鱼、恐龙、坦克、雪橇、老鹰、乌龟、许多小绵羊等。文超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老虎和狮子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老虎的样子。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形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1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快乐入园


每年的九月份,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小班的新生。初次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将要和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不适应,会表现出一种“入园情绪”。

案例一:

心怡是那种让人一看上去就想保护的小女孩,乖巧、文静,说话声音小小的、甜甜的,笑起来脸上还有一对漂亮的小酒窝。从第一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她来上学的架势,可以看出孩子在家是一家人的心头肉、小公主。当她环顾一周,没有找到熟悉的身影,发现父母不在身边后,小家伙开始稀里哗啦的哭了起来,别看孩子长得文静,可哭起来那声音可谓“惊天动地”、“撕心裂肺”。老师连忙走过去,俯下身来,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背,孩子就一下子钻到老师的怀里,一边哭,嘴里一边喊:“抱抱心怡,抱抱心怡,我要回家!”看着孩子哭得那小可怜样,老师把孩子抱起来安抚她的情绪。在老师的安抚下,过了一会儿孩子倒也安静下来了,可是就在老师打算把她送到其他孩子中间时,小家伙就像一个八爪小章鱼一样,牢牢地挂在了老师身上。老师只要一把她放下,她马上又开始哭闹起来,一直跟在老师后面,哭着喊:“老师抱抱!老师抱抱!”

案例分析: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被大人宠爱、娇惯。因此,多数孩子在家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唯我独尊,比较任性,平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比较少,她不懂得怎样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孩子希望老师会像妈妈一样一对一的围着她转,什么事都顺着她、依着她。而在幼儿园里,老师要面对班里几十个孩子,孩子的“绝对核心地位”被改变,所以心理上就会缺乏安全感,就会通过哭闹来发泄内心的恐惧。

案例二:

浩浩是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刚入园的他倒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怕生,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说起话来嗲声嗲气,“老师”说成“老机”,“小便”说成“小件”,甚至有些话还需要老师反复去揣摩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浩浩不哭不闹,倒是浩浩的妈妈一直一步三回头的不舍得离开,反复地跟老师交代孩子在家的情况:浩浩在家什么也不会做,吃饭穿衣都是妈妈包办,连大小便也是妈妈到点把尿,所以妈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吃不饱,会大小便在身上。果然,浩浩的妈妈刚走没多久,孩子坐在椅子上就小便了。刚刚安静下来的班级,又传出了孩子响亮的哭声,浩浩无助的哭了……

案例分析:

在家里,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喜欢包办代替,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由家人操心,以致于有些孩子不会穿脱衣服,不会拿勺吃饭,不会系鞋带,不会自己上厕所,有时尿床,尿裤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在幼儿园感到特别无助,这也是他们不喜欢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反思: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与他交往的对象是陌生的幼儿和教师,他要和他们一起游戏、上课、进餐、休息,于是会感到害怕、孤独、没有安全感,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孩子一天的时间都要和爸妈分离,就会对家人产生强烈依恋。另外幼儿在家里很自由,他什么时候吃饭喝水,什么时候休息、玩都可以自己选择,而在幼儿园,需要上课,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与家里截然不同,加上大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所以刚入园的孩子会很不适应一日生活常规。

作为教师,应积极地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宽松、安全的心理和外部环境,帮助他尽快熟悉老师,适应幼儿园生活。那年轻的父母家长朋友们,应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度过入园的难关呢?

1、提前熟悉,做好心理准备

幼儿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熟悉那里的环境。这个熟悉过程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幼儿园陪孩子玩玩。另外,还要带孩子认识自己班级的老师,这样可以让孩子与老师建立一种初步的师生感情。最后,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下自己所在的班级环境,看一看活动室里的玩具、图书、桌椅等;午睡室里的小床;盥洗室里挂的毛巾……这样可以激起孩子入园的欲望,消除孩子对幼儿园和教师的陌生感,使孩子入园前对幼儿园就有个美好的印象。

家长平常也要注意,不能跟孩子说“再淘气就把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之类的话,让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惧怕心理,以为幼儿园就是惩罚人的地方。对幼儿要进行正面的入园教育,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好的印象,幼儿教师有很多本领,可以教他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做实验等等。有可能的话,可以请已入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情况。

2、放手锻炼,做好生活自理能力准备

家长应在幼儿入园前一个月或两个月里,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休息,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制,与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一致。特别是有很多孩子在家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很多孩子入园后,最大最痛苦的就是中午睡觉。其他小朋友睡觉,他也不能讲话,只能躺床上,或者坐小凳子上等着小朋友睡醒。我就碰到我很多这样的孩子,中午睡觉成为他们入园最恐惧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最好就要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作息习惯,这样孩子适应起来就容易得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吃饭,不挑食,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手等。

3、开阔环境,做好人际交往能力准备

在家里,要让孩子了解和关心家庭成员,培养孩子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到亲戚朋友邻居家作客,培养孩子与其他成人和幼儿交往的能力。初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掌握简单常用的礼貌用语,要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感情,学会倾听别人谈话等,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巧。

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非常重要,是孩子入园的基础。有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不会说,不敢说,不仅有尿裤子的,甚至有拉屎在裤子上的。很多孩子就是因为这样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不喜欢上幼儿园。别看幼儿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是他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害怕丢人,害怕被老师和小朋友笑话。

4、重视入园初之体验,及时肯定与鼓励

最初入园的前几天是关键时期,如果时间允许,家长可以在园多陪孩子一会儿,帮孩子慢慢适应陌生环境。老师可趁此机会想办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别的地方去,家人悄悄离去。离开时,不管孩子哭得多凶,也不能一步三回头,因为当孩子看出你的犹豫不决时,只能使他哭得更厉害。另外,要让孩子明白,爸妈并不是不要他,把他送幼儿园只是因为爸妈要上班,他长大了要跟老师学习本领,所以必须上幼儿园,不能让孩子有被丢弃的感觉。

家长也不妨把自己孩子在家的乳名悄悄地告诉老师,当老师以只有家长才称呼自己的方法叫出孩子的名字时,孩子一定会感到亲切而熟悉。也可让幼儿带一些他在家里特别喜欢的玩具和熟悉的物品,这些都能带给孩子安全感。

几天下来,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初步适应,少数孩子还有些哭闹,但已不是较严重的。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都要做出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帮助孩子树立天天入园的思想,不要让孩子养成爱去就去,不想去就可以不上的坏习惯。每天可以和孩子分享“入园”带来的快乐。虽然孩子初入园,情绪不稳定,可一定也有高兴、开心的时候呀。回到家里,如果父母每天抽时间和孩子闲聊,多问孩子一些开心的事情,比如:交到好朋友了没有?开心不开心?让孩子表演一下刚学会的舞蹈,唱一首入园的儿歌……一起回忆、分享每天的快乐时光,使孩子重新感受“入园”带来的乐趣,并愉快地向往新一天的快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幼儿的一生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幼儿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期,我们家长有责任给孩子以信心、力量、勇气,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使孩子顺利地度过入园适应期,快乐地进入幼儿园。

科学的新幼儿教育


-->

人不是来自同一模型,所以人与人之间会有个别差异;人更不是机器,他们无法依照一个固定的模式作长年不变的动转,所以随着时代的不同,以人为对象的“教育”,也必须依时代的进步和需要而变动,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必然会误己误人“罪孽深重”的!

传统教育的检讨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人是一个生命体,生命的活动既不能天天不变,也没有一定的规则。育婴手册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些前辈的经验,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宝宝。再者,传统的幼稚教育观念里,“教育”与“教”的意义完全相同,认为“知识”都是靠老师拿着课本“教”出来的。也就是老师们拿着“老”老师传授的原则,设计出他们(也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和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该”学的课程,对那些他们认为“幼稚”的孩子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完全以大人的经验或升明星小学的课程为中心,而且还固执地相信自己的做法“是为了孩子”。实际上,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观点去看孩子,他偿不会认真地去“了解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

科学的幼儿教育科学能轻而易举地改变十九、二十世纪的各个层面,最根本的理由就是:它能以“社会上及自然界的实际事物”为目标,用客观的态度作组织、有系统的观察,并分析其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然后人类再根据发现出来的规律,利用各种方法,将“它们”改变成人类想要的形态,来帮助人类成长。

这里面包括几个要素。

(1)它必须以实际的事、物为目标,例如科幼小说,它出自想象,是不科学的。

(2)它是以客观的态度,用观察或分析的方法,做有系统、有组织的研究,而不是一味用传统的观念态度去解释问题。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根本精神,也是如此!

“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与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她)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简单来说,先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生理发展情形,这就是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法的开始!因为有了“了解”,才能针对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而这种“帮助”绝非去“教”或者硬塞知识,它只是一种居于“启发”的间接方式,启发他们经由自己的心智或者体能活动去了解其已然”,再由“了解”中自然“得”到记忆与推解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蒙特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推翻了以往以大人为中心点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所以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蒙特梭利以她科学的客观观察,发现了儿童的独特的生长秘密(法则),也发现了“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环境”、“教师”(大人)与孩子之间必定要有一个紧密性的连结,即:

┌────(a)大人──→儿童──→环境

│导

↓诱

环发

↑启

│在环境中学习有效成长

└───(b)儿童───────→开发潜能

利用这三者间的不断效互作用,帮助孩子正常发展。于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方法,不再有一成不变的刻板模式,它不断地从证验中求事实,再由事实中寻出方法的科学精神,正是蒙氏教育里的最大特。

为什么要用科学的幼儿教育法就“教育的社会任务”来说,第一要促进个人参与社会的活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各种人才,帮助社会的建设和指导社会变迁;其次还要转移社会风气,带动社会的进步。想要达成这三项重大任务,尤其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先奠定个人“人格和才智上均衡而正常的发展”才行。至于如何才能使孩子得到均衡的发展教育者就必须借助于科学方法的运用,找出适合孩子的决策和施为,才不致发生偏差,导致个体和团体生命的浪费,甚至于社会上种种失序。就“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然法则而言,蒙特梭利常拿孵小鸡的例子来说明。小鸡的孵化需要21天,虽然在大量需求下,人们经过多次的研究与试验,可以发明科学的孵卵器来代替母鸡,但不论如何加温、加压,也缩短不了21天的成长时间。可见大自然的成长有它一定的规律,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出那个规律,找到最适当的辅助方法。人类生命的发展,同样有属于人类才特有的规律。也必须依循这个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并引导,才能使生命完美地展现;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法,自以为是地揠苗助长,其结果,必会贻误孩子的一生。

与我们五育的比较人本思想浓厚的民族,对由西洋产生的蒙氏科学幼儿教育法,能接受吗?答案只有一个且是非常肯定的,“绝对能接受”。以日本为例,实施廿年有成;而东方最富神秘宗教色彩的印度,更是在蒙特梭利女士亲自倡导之下,相当普遍地采用了蒙特梭利教学法。如果拿蒙特梭利的理论与我国的老、庄乃至和孔子的主张来做比较,会发现:

(1)老庄思想,以自然为师,崇尚自然的规律,反对以人为的外在价值斫丧生命的成长;与蒙氏追求生命自然成长的立足点相同。

(2)孔孟思想、尊重生命、突显“人”有主导自己生命方向的力量;与蒙低尊重孩子、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个性的观念,遥遥相应。

所以在本质上我们要接受并没有困难。

至于它与我们提倡的德、智、体、群、美五育的教育目标是否相吻合呢?在蒙低的教育法中,其实也包含这五项内涵,只不过她没有像我们这样分别标示出正式的名目,她将这些看成一种在“工作”中“统整”的活动。比如说:大人应该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起,就给他音乐、艺术的教育;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里也同时培养了孩子重秩序、守纪律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孩子的潜能应该是全面地被提升,而不是只着重某一、二项的突出。如此均衡的发展,才是人类品(性)格的“正常化”!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作者:天门市江汉学校高中分校——黄从新)

我家孩子黄子轩,小学三年级。

上周的某日下午放学回家,平常话多的他有点不自然,我想应该是有什么事,我好几次忍住了主动问他的想法。吃饭的时候也心不在焉,我就问他:“怎么不好好吃饭,不舒服吗?”他抬起头看着我,小声地说:“爸爸,我今天犯了个错误。”

“没关系,说来听听。”我说。

他低着头说:“早餐时,我把足球带到餐厅,走的时候忘记拿了,再去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不要紧,如果有需要,爸爸可以再买一个给你,谁都有可能犯错,对不对?”

他错愕地看着我,因为我一直要求孩子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可以丢三落四,要做一个细致细心的人。这次的事情明显是他做得不对,但他也不是有意为之,并且他愿意向我坦诚,至少做到了诚实。

他的语调明显提升很多,说:“对,谢谢爸爸!”

事后我暗自庆幸,没有在孩子重压的时候加码,否则可能把一个孩子的“诚实”惊吓掉,而教育孩子未必在孩子已经有所认识,惴惴不安时才是最佳的时机,换个场合,换种方式,或许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某天带孩子回家,我突然开启了一个话题:“黄子轩,你能概括自己三个缺点,四个优点吗?”

孩子没有出声。

我依旧引导他,说:“没有关系,想想再说。”

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他还是很小声的细数:“一是不细心,二是写字写得比较慢,三是踢球的时候速度比较慢,四是上课有时候‘打野’,喜欢讲话……”

听着听着,我很着急,孩子怎么一条优点都没有找到。

“你再找找自己的优点。”我赶紧强调。

黄子轩很小声的说:“爸爸,我不会找优点。”

“不,你有很多优点,比如吹葫芦丝,比如背唐诗。”

“哦,我的优点是,我是我们班吹葫芦丝吹得最好的人,我是我们班唐诗背得最多的人。”

“爸爸,我又找到了一个缺点。”他似乎更擅长找缺点,“我不太讲究卫生,抽屉也整理得不好。”

“可是,黄子轩,你应该还有很多优点,比如你很善良,从来不欺负人,你也很诚实,从不撒谎。”

“嗯,我的第三个优点就应该是诚实,第四个优点是善良。”

他说完又开始沉默。

等了一会儿,我又开始引导他:“你踢球的时候,有没有迟到旷到。”

“只有一次迟到了几分钟。”他说,“哦,我知道了,我是我们班足球生里面成绩最好的,他们有的踢球成绩下降了。”

我知道,他们班才5个孩子训练足球,但是我锲而不舍地追问:“你看,你现在找到了5个缺点,5个优点,你再多找出一条优点来,我们就快到家了。”

他想了一会儿说:“我爱爸爸妈妈,我爱弟弟,我爱爷爷奶奶,我爱老师,我也爱我的同学”

我的心竟在这一刹那无比柔软,黄子轩终于给自己找了6个优点,优点多于缺点,这是我所希望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有爱,而这强过了我所有对他的期望。

我还是告诉他:“缺点是让我们明白不足,然后克服它,突破它,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优点是让我们更加自信,有勇气,有力量去战胜困难。”

尽管他听不太懂,但是我相信他会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一切困难,因为他的优点多于他的缺点。

幼儿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开始,接触最早的老师是父母是家长。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家长做的好,孩子才能做的更好。想一下,如果复印件出现问题,我们是从哪找根源呢,原件还是复印件呢?这个问题不需解释,大家一想就明白。所以说,家长的作用很重要,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园合作的,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记得有一次家长会上,我们讨论怎样看待打人咬人的孩子?有些家长是这样说的:“这绝对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刚上幼儿园,肯定不是跟别的孩子学的,老师更不可能让孩子去咬人,这就是家长教育的问题”,是啊,听了这些家长的话,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包括吃喝拉撒睡都要照顾到,我们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一定要做好沟通,让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爱,我们从中也得到成长。

教育叙事:“短板”教育


教育叙事:“短板”教育

他是一个非常调皮并且不学习的孩子,他的“个性”展现在我的眼前,每天穿的有点脏兮兮的,脸似洗非洗,最为关键的是同学们基本每天都要汇报他几次,不是他打了谁,就是他上课又说话,天天位置上像个垃圾中转站似的,纸屑满地飞,作业要么不交,要么像鬼画符似的,压根看不懂,总之唯一的爱好就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有那么几天,收作业时,耳边总是响起班长响亮的汇报声:“老师,他又没有交作业”,我那个暴脾气就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叫他过来,当着他的面给他爸妈打电话。在他那无辜的眼神中,我开始有点可怜他了。电话接通了,是他爸,当我介绍我是他班主任时,他爸直接一句话“我不在家,现在比较忙,有什么事情你找他妈”就把我打发啦。好,接着打电话,刚开始不接,后来在我锲而不舍的轰炸下终于接了,但结果顿时让我火冒三丈,因为还是那一句话“我不在家,有啥事你就找他爸吧”,好像两个人商量好的,于是我开始我的教育,抱怨他爸妈不管孩子对孩子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等等,结果没说几句他妈就挂我电话了。回头看看孩子,一脸的泪,我的心碎了一地,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交作业了,因为他确实没人管。于是我把他留在身边,让他补作业,遇到不会的单独给他讲。往后的日子里,你会发现当所有同学放学回家了,他会自觉地独自留在班级里写作业,而我时不时的进班看一圈,直到写完为止。久而久之,同学们汇报他的次数少了,他的性格也开朗多了,愿意跟小伙伴一起玩耍,行为习惯养成也越来越好,他真的越来越棒了,我打心里喜欢他了。其实,在我们所教的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学习不好,思想落后的孩子,造成他们有这样或那样不合群的行为,除了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等因素有关外,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和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一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桶水的承载量同样也取决于那块最短板的长度。一个班级要想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好那块“最短板”的教育工作,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弯下腰去和他们耐心交流,多花时间和他们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做好每一位“最短板”的教育,那么教学工作就会变成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而我们也将享受教育生活的美好!

有关幼儿教育的随想


曾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无比感慨地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收获最大,我的成功离不开幼儿教育。在幼儿园里我学到了诚实,一样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等等,这些都使我受益一生。

获得诺贝尔奖可谓功成名就,而他的成却功缘自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初闻诧异,细想想不由得点头称是。在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将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幼儿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如此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幼敦工作者,笔者对此有了新的思考。我快乐,因为你快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富裕的生活给了他们物质上的享受,却形成了他们自私的个性,“乐于助人”对他们而言已经很陌生了。我们的教育应该让他们明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要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正确的思想,幼敦工作者必须深入地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懂得应该怎么做。在他们表现良好时,应给予足够的表扬,让他们渐渐地明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我是个好孩子,我不能……

“谨慎”对于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幼儿时期是自控力较差的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更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在幼儿做错事时,告诉他(她)“你是个好孩子,你不能做”,帮助他(她)形成正确的意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独处时,自己“我是个好孩子,我不能……”

惰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幼儿时期则表现为依赖性。明明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想做,由父母、老师代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理能力。不是有很多上了大学因无法自理而被迫退学或跳楼的种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例子吗?自理能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培养,让幼儿学会说“我会”,时常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对完成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形成一种争先的氛围,提高他们做事的兴趣;对做得不好的幼儿要鼓励,让他(她)迎头赶上,不要打消他的积极性。当“我会”这句话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时,相信不会再出现那些意想不到的事了。

我们一起做游戏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一向成绩优异或表现良好的人突然做出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或是杀人,或是精神变态,或是什么恐怖事件,而且情节特别严重。这些人大多数为性格孤僻者,他们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很少和人交流。这种性格并非天生,一开始只是有些偏内向。在幼儿时期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她)拥有一个开朗的性格,那么其一生都非常受益的。幼儿时期,其性格还未定势,幼儿工作者应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脾气,对于较内向的幼儿要更加关心,要让他们积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鼓励他们经常和别人交往,克服他们内心的胆怯和惧怕。当他(她)也大胆地向别人发起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时,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欣慰,也是他(她)一生的幸福。

曾有这样一个画面我十分欣赏:一位满怀爱心的叔叔在小朋友们画的房子上面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小朋友问他为什么要有太阳,他说:“因为世界需要阳光和希望。”是呀,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可爱的幼儿不就是祖国的希望吗!幼儿教育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今天我们放飞的是希望,明天我们将收获累累硕果。

孤僻、任性的幼儿教育


情况分析:

祎祎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早产儿,眼睛有点斜视,脚上有根骨头没有发育好,走路很不稳。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学期总目标: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她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她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阶段培养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目标与措施:

1、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帮助她排除焦虑的情绪。

2、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第二阶段目标与措施:

1、关心与信任,帮助孩子战胜胆怯心理。

2、发挥孩子的专长与爱好,使她获得成功体验。

第一阶段:(9月6日)

开学一来园,祎祎的表现就是哭:上课哭、吃饭哭,午睡哭,一空或游戏一停,她就“妈妈,我要妈妈”地哭叫。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只有她还在不停地哭。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她停止。今天上课时,她硬要坐在教室靠门口的座位上,说是要向外看妈妈、等妈妈,为了不影响全体小朋友的来园情绪,我只好暂时顺从她。

为了让祎祎尽快地消除这种焦虑情绪,平时我就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这样过了三星期左右,她已经不哭了,对老师比较喜欢,还能主动和我说说家里有“天线宝宝”的碟片、最喜欢看“东方少儿频道”等等,在家中也能主动讲讲幼儿园的事情。

9月27日

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一大重要环节,很多幼儿在家中没有午睡习惯,祎祎也不例外,她往往担心“一觉醒来妈妈会不会来,如果睡着了妈妈来领,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等。所以,差不多每天午睡时,她都坐在椅子上呆呆的发愣。

要跨过这一门槛,变不习惯为习惯,要花一番大功夫。于是,我一面以“宝宝午睡后照样可回家”的事实打消她的顾虑,一面与家长取得联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让孩子停学,我就慢慢让她学会午睡。为了照顾全体幼儿不被吵醒,让她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我采用了“哄睡五步法”:

第一步:让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做好睡前小便的准备工作,然后坐在午睡位置旁边的小椅子上,要求不离开椅子,嘴里不发出声音。

第二步:脱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离开椅子,口头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会儿”。

第三步:脱

掉鞋子,允许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声音。

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须躺下。一开始,她不习惯,躺半小时又坐起来,老师一提醒,又躺下去。这样坐坐、躺躺、趴趴,过了午睡时间。

第五步:老师搬凳子坐在她身边备课,她的头一抬,马上把她的头轻轻按下去。这时候,孩子已经比较老练,不容易哭了。老师的要求要严,不再“心软”。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了。睡不着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将近一个月了,祎祎终于能安安稳稳的午睡了。

第一阶段小结: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焦虑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儿童习惯于母亲那张亲爱而又熟悉的面孔,而当陌生人出现后,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变成惊骇了”。对于像祎祎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第二阶段:(11月8日)

早操时,我们班的小朋友随着音乐快乐地做着早操,大象走、小鸟飞、青蛙跳。这时,只见祎祎小朋友抿着嘴,两腿一颠一颠的,两只小胳膊夹在腰间,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怎么跳也跳不起来,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两次、三次,都没有跳起来,最后她干脆蹲下不做了。

这使我联想到平时祎祎走路不稳、动作发展明显不如其他幼儿的状况。如果总是失败,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和自信心,怎么办呢?早操结束了,我在地上划了一条横线,让祎祎在横线间半跳半迈地就过去了。我微笑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祎祎的信心大增。她用那不协调的动作,反复练习着跳,还时常举起双手,非常兴奋。

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一条线竟有如此的效果。尽管她的动作还不如其她孩子,但在她自身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天入园时,她的妈妈对我说:“祎祎昨天回家很高兴,叫我在地上画线让她跳,而且跳得满头大汗。”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无论她跳的结果怎样,至少她现在爱跳了,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12月15日

今天的音乐课“买菜”,我没有弹琴,而是让孩子们听磁带学唱歌曲。听着欢快的音乐,我突然发现祎祎歪着头,眼睛盯着录音机,一动不动,听的特别认真。别看她平时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还是挺喜欢音乐的。孩子发现我在对着她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接下来,大家一起编起了动作,祎祎站在靠边的地方,边看边做,脸上不时地露出笑容。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里面的动作。最后,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祎祎也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马上请她来表演,为了让她胆子大一点,还特地邀请了其他两位小朋友。虽说祎祎的动作很不规范,但是毕竟完整地表演下来了,在小朋友的掌声中,祎祎得到了五角星。

第二阶段小结:

虽然这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解决这些问题时,我遵循了幼儿园新纲要中提到的“健康教育的大原则”:“即让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因人施教”。“一条线”看似简单,但恰恰给祎祎搭构了一个小台阶,让她知道如何跳出第一步,并且及时给予她充分的肯定,使她在迈出第一步时就体验到了成功,因此也就有了信心和进一步练习的勇气;在上台集体表演中,让她担当一些适当的角色,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直接接触,彼此互相影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学期小结

一个学期过去了,由于我们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她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她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小便洗手等等”,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在家长、老师的共同引导下,祎祎逐渐建立了自信,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克服困难,还会主动亲近老师和小朋友,并积极地参与集体的活动。家长也为此感到开心,同时也更新了教育观念。

教育叙事:好玩的拼图


故事再现:

图一:中午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漱完口,入厕以后,准备脱衣服上床睡觉。航航小朋友脱完衣服,站在桌子面前,他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叠衣服,然后他把衣服放在桌子上铺平。他折了几下,没有折好,有些气馁,拿着衣服站在桌子旁边。

图二:涵涵小朋友也在一旁认真的叠衣服。她叠的可快了,一边叠,一边说: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说完,她高兴的拍拍小手。涵涵看见一旁的航航有些不开心,便问他怎么了。航航告诉涵涵,他叠不好衣服。涵涵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于是,涵涵帮航航叠衣服,边叠便说儿歌。叠好后,涵涵说:“你自己试试看,好简单。”

图三:于是,航航按照方法尝试叠衣服,叠的很慢,时间有点久,他有点想放弃了。涵涵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再试试看。”有了涵涵的鼓励,航航没有放弃,。过了一会,航航把衣服叠好了。叠好后,他很开心的指指衣服,涵涵也很开心的笑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

航航,一开始,你有点急躁,但是慢慢的你静下心来做事,从而解决了问题。你通过不断尝试,按照叠衣服的儿歌,一步一步的将衣服叠好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1、请两位小朋友向全班幼儿分享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2、航航今天叠的衣服是套头的上衣,后面可以让航航学习尝试叠带纽扣和拉链的衣服。

3、在生活馆中投放幼儿的小衣服,供幼儿练习叠衣服。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教育叙事(帮助的快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教育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2020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幼儿教育 孩子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认为,帮助幼儿认识自我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游戏时逐渐让幼儿来分配角色、让幼儿指导成人怎么玩,让幼儿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是“领导者”。...
    2020-05-2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快乐入园 每年的九月份,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小班的新生。初次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将要和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不适应,会表现出一种“入园情...
    2021-05-28 阅读全文
  • 幼儿教育刍议 □杨丹 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做到“善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善问则生善思、乐学”,则幼儿能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较好的凸现。 一、趣“问”问题有趣味性。幼儿幼稚天真,对形象事物倍感亲...
    2020-12-07 阅读全文
  • 日本的幼儿教育 日本一所幼儿园的体育工作 去年五月,我们去日本考察幼儿教育。日本幼儿园的体育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爱知教育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作一简单的介绍,供大家借鉴。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该园有一...
    2021-04-26 阅读全文
  • 德国的幼儿教育 在德国,大部分幼儿园由教会、福利机构以及城市社团来管理,有些幼儿园也由企业和协会负责。幼教人员的中心任务是给孩子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将来能够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幼儿园教...
    2021-04-25 阅读全文

孩子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认为,帮助幼儿认识自我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游戏时逐渐让幼儿来分配角色、让幼儿指导成人怎么玩,让幼儿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是“领导者”。...

2020-05-29 阅读全文

每年的九月份,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声,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小班的新生。初次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将要和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不适应,会表现出一种“入园情...

2021-05-28 阅读全文

□杨丹 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做到“善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善问则生善思、乐学”,则幼儿能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较好的凸现。 一、趣“问”问题有趣味性。幼儿幼稚天真,对形象事物倍感亲...

2020-12-07 阅读全文

日本一所幼儿园的体育工作 去年五月,我们去日本考察幼儿教育。日本幼儿园的体育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爱知教育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作一简单的介绍,供大家借鉴。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该园有一...

2021-04-26 阅读全文

在德国,大部分幼儿园由教会、福利机构以及城市社团来管理,有些幼儿园也由企业和协会负责。幼教人员的中心任务是给孩子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将来能够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幼儿园教...

2021-04-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