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给孩子
发布时间:2021-01-20 给幼儿讲故事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老师给家长道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面对一个班级三十几个孩子,要管好这样一群孩子,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平时他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甚至于不分时间和场合。这着实让我们觉得头痛不已,我们总是命令他们把小嘴巴闭上,可是他们哪里肯乖乖听话,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又热闹开了。
听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不得不钦佩魏老师的教学之道,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教书可以这样的轻松,孩子可以这样的自律,在他的班级里孩子们都是管理者,都承包了一定的管理任务,带给我很多的启事。
我想我们中班的孩子,已经摆脱了小班时的稚嫩,他们中不乏懂事能干的,也许我也可以把管理任务分配给孩子们。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我让孩子们发扬民主,以集体推荐的形式,选出每个组的小组长,同时为激励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定了一个规则:在饭前要评选出管理能力最强的小组长,小组长再评选出表现最棒的组员,被评到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小苹果了。
第一天试下来,效果还不错,连最调皮的聪聪都能保持良好坐姿、吃餐点的时候也不大声说话了。通过小组长管理的形式,孩子们都想成为小组长,为了能做上小组长,很多孩子有了自律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小组长负责制
发布者:张叶
好久都没有评选过小组长了,我想过了一段时间尝试的话,对孩子们会有一定吸引力,于是在星期五的上午,在晨间谈话的空挡让孩子们选出今天的小组长,让小组长来管理整个小组。因为是星期五,所以相对来说,孩子们会比较兴奋,纪律也稍微松一点,我想正好利用小组长负责的方法,减轻我的一点负担,呵呵,感觉自己有点偷懒的嫌疑。
和往常一样,我还是采用了比较民主的方法,让大家来选每组的小组长,第一组大家都选了潼潼,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潼潼一本正经的说:“哼,我一定会管好的。”我倒要看看平时有点唧唧喳喳的她会怎么管,很期待哦!
第二组爆了冷门,大家居然一致选了漫漫,可能是这几天老师对她采用赏识教育的缘故,表扬的比较多。我看到她的小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看来对她来说会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第三组是徐怡佳、第四组是跳跳、第五组是。。。。。。
半天下来,发现效果果然还是不错的,小组长都很认真负责,组员们也都表现很棒,最后就是我要发挥赏识教育,给孩子们积极肯定的时候了。对于今天的六个小组长我都很满意,每人给她们一个小星星,接下来我又请小组长来评出表现好的组员,当轮到漫漫评时,就有“投机倒把”者出现,只听见聪聪激动的说:“评我
,评我!”呵呵,不过评判很公正,没理他。(ys575.com 述职报告之家)
这种小组长负责制,难得尝试一次,效果还是不错的啊,因为孩子们都是需要被肯定、被认可的,给他们点阳光,他们会还你一片精彩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美玉也会存在瑕疵,何况这些自制力极差的孩子。
让我们给孩子一份犯错误的权利,还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
我园要举行会操比赛,无论是从精神面貌还是动作的整齐性、协调性上,对于小班孩子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虽说训练之前我做了较强的心理准备,可当面临到孩子的松散、懈怠时,我还是心急如焚,不免对孩子们怨言重重。
在业务学习时,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我为之一振,是啊!他们不是成年人,不会具有成年人的自制力,他们只是些三四岁的孩子,没有经过训练,无法“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
”他们又怎会顺应成年人的心思呢?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自流,还要在允许的基础上,给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其自身克服纠正、改正错误。
面对这一些,又该如何做呢?我思绪重重。
今天下午练操时,接近放学时间,门外已来了不少家长,看到众多家长,我便对孩子们说:“门外有好多家长,我们让家长们看看我们有多精神好不好?”“好!”孩子们众口一词,意料之中,孩子们这次训练动作整齐、有序,令人满意。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美玉也会存在瑕疵,何况这些自制力极差的孩子。
让我们给孩子一份犯错误的权利,还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
不知道本文“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给孩子更多的支配权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进行晨间锻炼。今天安排的是玩沙包,到塑胶场地上,孩子们就选起了心爱的沙包,高兴的玩了起来。
看着大家都拿到沙包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还是和上次一样两个小朋友一组互相抛接沙包好吗?”
“不好!”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使我很惊讶,平时我只要说玩什么,大家都会同意的,而且沙包平时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玩的,怎么今天都不想玩了?“为什么呀?”我不解得问。“老师我想丢沙包”“我想扔沙包”“我想顶沙包”……奥,原来孩子们不是不想玩沙包,而是不想总以同一种方式玩,他们想用自己的方法玩,玩的与别人不一样。
孩子们叽里呱啦的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后,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其实我也很高兴看见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的孩子才聪明吗!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好吧,看你们这么棒,今天老师就听你们的,不限制你们的玩法了,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了,去玩吧!”紧接着一阵欢呼,大家一下子在塑胶场地上散开了,各自玩着自己的沙包。
我站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在场地上,是那样的高兴。他们在场地上,拼命的扔,大声的呼唤着,是那样的放纵自己。时间也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过去了,孩子们的兴趣未尽,嚷着还要玩,我答应孩子们,下次一定再让他们自由玩沙包。
把点名的权利交给孩子
晨间活动结束了,我像往常一样,拿起点名册开始点名。小朋友都安静的坐在位置上,静静的等待我叫到他们的名字。“牟瑞辰!”“到!”“高钿炜”......这时我听到下面有幼儿跟着我一起轻轻的叫着:“牟瑞辰!高钿炜!......”我刚想制止幼儿的这种行为,转念一想,何不换个方法来点名呢。我就问:“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点名,谁愿意来?”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表情好象在问:“我们怎么点名呀?”我又说:“就是请小朋友上来像老师一样,叫小朋友的名字。”这一说,幼儿个个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积极性极高。我想着今天是第一次请小朋友来点名,所以就请了一名能力较强一点的幼儿孜纯,只听到孜纯响亮的叫到:“王天扬!”“到!”......这次我发现小朋友在点名时特别的认真,就怕同伴忘记叫自己的名字。就这样我把每天点名的权利交给了小朋友自己,而且不但是个别幼儿的权利,而是让每名幼儿都能有机会点名,特别是有些能力弱的幼儿,通过点名这样一个生活环节,能让他更熟悉班里的孩子,更加有自信心。后来,我们又发明了许多点名方式。让孩子们利用“你点我、我点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专注,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按号点名、报数,对1-50的口数能力明显的提高,如在点到39号时,不知下一个号,幼儿自然的会接着告诉他是40等等。点名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一个例行环节,若我们教师加以精心组织,也可发挥起不小的教育作用,这样不仅让幼儿提高了一种技能,而且是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增进了情感,更提高了幼儿在集体面前的表现能力。幼儿的一日生活就是课程,如果我们老师加以挖掘,那将是一份无价的教育资源。
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奖励活动,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个小红点,好让他们高兴。
可后来一看小红点没几个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
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
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
放手—给孩子自信
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获得愉悦的情绪。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对幼儿多一份信任、赞美、鼓励的态度,他便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因此,平时应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小班的宝宝还是会努力去发现自己的能力的。他们总是试着干这干那,我们应该多给宝宝积极的暗示与鼓励,让宝宝知道,他在长大,在进步,他是有能力的,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宝宝会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并在以后努力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获得自信。如我班年龄小的孩子浩浩,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在家一切包办代替,奶奶、爷爷把他当作掌上明珠,在幼儿园,有时他要小便了站在便池前叫:“老师,裤子拉不下。”小完便就说:“好了。”等着老师去帮他拉裤子、塞裤子。睡觉时,就傻愣着什么也不动,等你为他脱衣服、穿衣服……针对这样的情况,开始我包办了一段时间,看着其他的孩子来园一段时间后都能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了,而浩浩呢?如果再这样包办下去也不是办法,对他来说有害无益,渐渐也会养成依赖思想,并且对自己没有信心。后来我就实行了放手的办法,当他提着衣服求我帮忙时,我教他穿衣服的方法,然后让他自己尝试穿,成功了就表扬他真能干。有时他来求助,我就说“浩浩一定会自己干的,你自己先试试啊!慢慢地看着小朋友都自己学着做,浩浩也就被“逼上梁山”。现在浩浩只要有一件事学着自己干,我们就对他鼓励,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放手,孩子永远不会独立!现在孩子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有些事他们现在肯定能做到!我们要相信他们!
放手——给孩子自信
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获得愉悦的情绪。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对幼儿多一份信任、赞美、鼓励的态度,他便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因此,平时应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小班的宝宝还是会努力去发现自己的能力的。他们总是试着干这干那,我们应该多给宝宝积极的暗示与鼓励,让宝宝知道,他在长大,在进步,他是有能力的,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宝宝会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并在以后努力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获得自信。
如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李响,样样事情都不会做,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在家一切包办代替,爷爷把他当作掌上明珠,每天送到教室帮他小完便塞好裤子再走,在幼儿园,他要小便了站在便池前叫:“老师,裤子拉不下。”小完便就说:“好了。”等着老师去帮他拉裤子、塞裤子。有时因为懒得挡“小鸡鸡”而把裤子尿湿了。吃饭了,坐在桌子边看着老师,就是不动手。老师提醒他快吃,他却说:“老师喂!”睡觉了,就傻愣着什么也不动,等你为他脱衣服、穿衣服……针对这样的情况,开始我包办了一个多月,看着其他的孩子来园一段时间后都能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了,而李响呢?如果再这样包办下去也不是办法,对他来说有害无益,渐渐也会养成依赖思想,并且对自己没有信心。
后来我就实行了放手的办法,当他提着衣服求我帮忙时,我教他穿衣服的方法,然后让他自己尝试穿,成功了就表扬他真能干。有时他来求助,故意装着没听见,开始他死缠着不放,我就说“宝宝一定会自己干的,老师可忙了,现在没工夫来帮你。”吃饭的时候,老师喂两口,然后让他自己试着吃,慢慢地看着小朋友都自己学着做,李响也就被“逼上梁山”。现在李响只要有一件事学着自己干,我们就对他鼓励,许多事实告诉我:如果不放手,孩子永远不会独立!
孩子的权利
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我们怎么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可以轮换着当,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天选两名小朋友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总结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我们总是请能力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我们就剥夺了能力强的孩子选择的权利,也剥夺了能力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把自由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户外活动时,我高兴地和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今天玩丢沙包投掷的游戏好不好?”(这是根据每天的体能活动安排的内容跟进实行的)可是,他们不高兴小声地嘀咕道:“啊,怎么又玩这个啊……”我听着,有点愣了,是啊,为什么我不问问他们的意见呢?于是我便急忙问到:“那你们是想玩什么呢?”,“玩圈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笑了答道:“好好好!”只见他们高兴地拿起圈圈活动起来:肖坤益拿着圈圈在地上转,刘子羽拿圈当做方向盘在开车,李晓媛在滚圈圈,璐丽和璐璇还两人配合,将圈套在身上,当成了袋鼠妈妈和宝宝一起跳。可见,幼儿可以在其中自由地发挥和想像,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由此可见,教师就应适当设计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时间,并提供各种材料,给予孩子最大的探究空间,让他们自由创造和表达。而教师通常是分配任务及提要求,这样一来,幼儿连仅有的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了。教师只有尊重幼儿、信任幼儿,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