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5个会“遗传” 给孩子的坏习惯,你有吗?

发布时间:2021-01-04

幼儿园的游戏有哪些。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5个会“遗传” 给孩子的坏习惯,你有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验:某个孩子跟父母很像,不仅样貌相似,走路和说话的动作也神似,甚至那种由里而外的“质地”似乎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母身上的特征会像模子一样遗传给孩子吗?的确如此,除了父母身上的基因外,父母身上的某些行为习惯也会毫无保留地“遗传”给孩子。尤其是父母下面的5种坏习惯,你只要稍微对比一下这样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遗传”规律的确是深刻存在的。

暴力

故事:

有一位爸爸非常痛恨自己,他总会在暴怒中殴打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每次打完便会陷入深深的内疚和痛苦,不能自拔。他说,小时候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母从没有友好地说过一句话,现在即使他们已经年近70岁,即使老母亲有时生病在床,老父亲还是收不了手。他痛恨自己的父亲,觉得他们的暴力从没给他一天的幸福,他在结婚前也一度发毒誓,一定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待妻儿,但事实上他却成了父亲的翻版。

想修补父母刻在孩子童年里的缺陷,是非常不易的。有个喜欢打孩子、打家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学校打人。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不仅是因为孩子从父母的暴力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暴力让对方屈服,孩子还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暴力对待。所以在他们早期的生命中,父母用行动告诉他们,暴力是强者的象征,友善与和谐是弱者的面具,他们模仿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骨髓地遗传着父母的“暴力基因”。

脏话

故事:

电梯里,一个小女孩不小心踩了一脚陌生的小男孩,小男孩“呀”一声恼了,随即爆了句脏话:“你是吃Pi眼长大的吗?”小女孩气得双颊涨红、差点哭了。小男孩的妈妈,一个戴眼镜的打扮斯文的女士责怪孩子粗暴,还要让小男孩给小女孩道歉。这时女士刚好接到了一个电话,神情瞬间大变爆粗口:“你是吃Pi眼长大的吗?%@#¥&……”一大堆脏话,旁人都惊呆了,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浸染着“脏水”的母体,她的孩子也是带着“脏水”的痕迹“出生”的。孩子的语言发展,一开始从胎儿期耳濡目染地在子宫中感受了父母语言的互动,到出生后,无时无刻不身处在父母的语言海洋中。从父母说话的语气、语调到父母夹杂着脏话、不雅字眼的语言,都会被孩子毫无保留地吸纳并转化为孩子自己的语言。尤其注意的是,越年幼的孩子们,他们越不能了解脏话给他们带来的意义,他们把脏话当成跟其他一样的语言,不知道负面的语言说出来会伤害到他人,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脏话是不好的话。习惯性地,他们便使用这类不适宜的话语用于人际沟通中。

贪小便宜

故事:

几年前在超市见到一对母子,当时小男孩只有3,4岁左右,女人带着孩子在拿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一边抽一边卷,没一会两手卷得满满的。孩子很“懂事”地拿着大袋子接过妈妈手里的塑料袋。最近又见到这对母子,小男孩已经上小学,穿着校服有点神情紧张地抽一卷又一卷免费的塑料袋装进大袋子里,妈妈在不远处挑拣香菇,偶尔还要把一两片放进外套的口袋里……

很多时候贪小便宜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如同一件雪白的衣服染上了污点,心理上可解释为偷偷地得到了免费的小好处的那种满足感。这种“遗传”现象很有趣,一旦父母中有贪小便宜的,孩子毫无例外地都会有这样的特征。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理所当然地贪小便宜的价值观,会让孩子传承。买东西服务员算少钱了、售货员搞错多给了商品,贪小便宜的人们肯定会窃喜继而唯恐对方知道。这种习惯对人格的玷污是存在的,会让一个孩子变得不可爱和不可信了。

撒谎

故事:

某个周日,爸爸带女儿毛毛外出玩耍,毛毛感冒喉咙发炎,妈妈叮嘱说一定不能吃上火的食物。结果,两父女还是去了麦当劳吃炸鸡。怕毛毛妈妈责怪,爸爸跟女儿说一定不能跟妈妈说吃了炸鸡,要跟妈妈说只吃了面条。于是两父女撒了谎。没多久,毛毛死了。原因是毛毛把爷爷的降压药当糖吃,爷爷发现药少了,但毛毛不承认自己吃了降压药,而只是说吃了邻居小朋友给的糖果,爷爷相信了。毛毛由于降压药过量、中毒时间太久导致心脏骤停再也抢救不回来。

父母经常性撒谎的坏习惯,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可以为了减少麻烦、方便自己而撒谎,因为父母做得坦然,孩子也会“遗传”得坦然,如果没人加以指正,孩子会把撒谎当正常的处事方式。那些谎话连篇却压根不知道自己有错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如果撒谎能让他们得益,孩子便把撒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所以,当你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撒谎成功避开了麻烦,恭喜你,你已经给孩子做了非常棒的示范。

不善良

故事:

小的时候听说过村里某户人家的故事,说两婆媳吵架,媳妇被气恼的丈夫狠狠打了一顿,媳妇很委屈很生气,煮饭的时候在汤里吐口水吐痰,然后盛给婆婆和丈夫喝,她年幼的4岁的儿子目睹了一切,妈妈让他一定不能喝、也不能告诉别人。后来儿子长大,当年年轻的媳妇变成了人家的婆婆,有一天她跟儿子吵架吵得很厉害,他便像妈妈当年那样,煮饭时将脸上、嘴巴里的所有脏东西全部丢到汤里,最后还要撒上一泡尿,熬成一碗汤“孝敬”妈妈。

不善良真的可以“遗传”的,善良的父母以自身的行为准则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不损人利己、不占人便宜,真诚地对待他人,孩子也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模仿对象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忠厚善良的父母很难养出冷酷卑鄙小人,所以真正善良的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不善良。即使是善良的父母养出残忍待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必定是曾经受到过他人的伤害,而这些孩子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否则,不善良的父母,养出不善良的子女也是定律,那是因为父母用不善良对待着这个世界,包括他们的孩子,孩子同样也会以相似的行为和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心理学家艾普教授说:“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孩子们会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托尔斯泰也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所以,父母是什么“种”,便会结出什么“果”,5种坏习惯会毫无保留地“遗传”给孩子,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不“遗传”你的恶习,一定要谨慎而为之,在孩子面前努力当个“好”的人,而不是浑身带着“恶”的人。希望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那么你就在孩子面前表现成怎么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父母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赏识教育著名的亲子专家魏建惠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儿时的“创伤”会遗传吗?


有很多朋友都夸我有预见性,原因是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与研究亲子教育,并且一直坚持到“亲子热”成为时尚与主流文化的今天。这里面有很多“情节”,比如我从小喜欢当老师、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但“喜欢”终究不能算是强大的动力,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寻找到儿时那个叫做“创伤”的动力源泉。

与父亲的关系。我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小康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文化人,读书很多,并且善于引经据典,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不要求我背诵,却经常在家中背诵诗词歌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木兰辞》、《长恨歌》。父亲曾是崇文区书法家协会的理事,写了一手好字,却由于他不强迫我和他一样,而没有对我进行书法教育。印象中父亲只踢过顽皮的我一脚,便再无其他肢体惩罚。他的简朴、善良与睿智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

父亲是一个内向的中国男人,他很少与陌生人说话。在我的记忆力,从年幼到大学毕业,父亲与我的沟通都是有限的。这个沟通指的便是一对一的关于生活与成长的交流。父亲像很多中国男人一样,爱一个人却不善于表达,其内敛程度让人经常恍惚于他的存在。沟通的缺乏让孩子体会不到深藏的爱;身体接触的缺乏让孩子缺少自信与安全感,可以想象中国的父亲,总是很少拥抱孩子或亲吻孩子的,还好80后的奶爸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一个单纯、可爱、反应快、急脾气的胖夫人。她很善于交流,也非常享受交流。父母在80年代末便辞去了稳定工作,双双下海经商。母亲是天生的生意人,她勇敢而机智,有一定的强制力又很讲道理,所以她的下属们既怕她又信她。她可以与政府部门的人谈笑风生,也可以与地摊小贩滔滔不绝。

儿子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觉得母亲的伟大。当你想到她的严厉批评,你终会理解那是她对的你的期望与关心;当你回忆起她的棍棒伺候,你也明白她怕你在社会上受到真正的伤害与威胁;当你耳边感觉缺少啰嗦与叨唠声时,你才想起那是母亲的挂念与担心。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提母亲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当然这并不能怪她。我从小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父母忙生意而住在另一个地方。我记得幼小的我,总是独自站在十字路口,远远地张望与等待,希望他们二人能够骑着单车在下一秒出现——这甚至是我童年最深的回忆之一。

这不是孩子的矫情,而是孩子的敏感。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当父母在对我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一半心思在听从,另一半则在反思。如果我是父母,我会怎么样教育我的孩子?就像上面提到的,有谁知道孩子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陪伴,聊天,拥抱,甚至是“举高高”的游戏呢?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我们当然都有体会,但当我们成为了小孩的父母,我们便忘却了曾经的“伤疤”。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女儿,长得又很像小时候的我。在与她的陪伴、游戏与亲热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治愈”。如果爱一个孩子,就要了解她的需要,我希望这本《亲子关系公开课》能够通过“理性爱”的理念与方式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温暖,减少遗憾。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我永远爱你们。

你会倾听孩子吗?


你会倾听孩子吗?开卷有益,书还没看完的时候,我经常有这感觉。因为我面对一个爱打闹,爱发脾气的孩子,一直在寻求方法,虽然自我反省,但做的远远不够。倾听孩子,让我明白了,原来孩子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完满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明白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倾听孩子,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丰富的当今,一旦孩子哭闹着要某个东西,很多时候,为了让自己尽快摆脱麻烦,让孩子安静下来,我们会满足孩子,不会对孩子说“不”。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本书第七章节,对孩子说“不”,也让我再次明白,学会倾听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很幸运,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在育儿的路上,我们不断的在学习,在探索,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很赞同,虽然文化背景,国情不同,但对于孩子,我们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我们尽自己所能为他们铺平成长的道路,努力让自己成为好父母。

本书上篇孩子分8个章节,分别是专门的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下篇听你听我有4个章节,建立倾听伙伴关系:倾听与诉说、再谈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第五个原则、培养倾听伙伴关系、如何有效地帮助父母们。最后附录是作者帕蒂的信箱。

我现在也开始尝试用这些理念来对付我那淘气包儿子,希望自己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在成长的路上,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关注和喜悦。

你会正确夸奖你的孩子吗?


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只有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乱发脾气或嚎啕大哭。

【怎么样去夸奖孩子?】

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并不是太看重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最满意的是获得了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

【是否将夸奖作为手段?】

奖励的方法必须要灵活,不要把奖励看作惟一能驱动孩子的方式。如果家长担心鼓励或赞美会宠坏孩子,那么就应该在奖励之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

【是否会将孩子与他人比较?】

鼓励孩子跟自己比——我是不是比上次做得更好?而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较。

积极的态度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

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适度

1、语言适度:夸孩子要真诚。真诚的交流,可以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

2、语态适度:夸孩子要表现出热情。夸孩子的热情态度,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自夸”与“他夸”的结合让孩子夸夸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自信,让孩子夸夸别人的优点,可以克服妒忌心理,养成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格。

适时

1、事前夸:经常采用事前夸的方法,可以使孩子养成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提出自我目标,并进行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行动的能力。

2、事中夸:用事中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事后夸:用事后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质。

夸奖结合通过经常性的表扬,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从正面逐渐明白是非情理,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对培养情操,提高品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将表扬和奖励结合起来,就能使教育效果更佳。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但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

虽然,给予孩子的物质奖励从数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正确夸奖孩子的方式

夸奖孩子看似简单,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说错话呢!

1-真心夸奖孩子孩子有时确实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这时候家长硬要板起脸说些“胜不骄、败不馁”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矫情了!毕竟,孩子还是需要赞美的嘛。请注意,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夸奖孩子,而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他今后有更好的表现。

2-夸奖过程而非结果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假如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另外,家长也不要只是单纯地直接夸奖孩子,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么优秀。经常对亲人和朋友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之情,就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方式。

3-戒除孩子的功利心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他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他。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事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日益增加,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对,这就对了,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让他人来夸奖孩子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请其他人来夸奖孩子,比如亲戚和朋友。这样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将更加充沛,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称赞。至于夸奖的理由和角度,倒不必要求其他人和父母完全一致。如果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夸奖孩子,那效果反而会更好。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他人的说法与观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好,所以才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夸奖。

5-及时而适当的奖赏“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的确,物质奖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过多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因此,物质奖赏既要及时,又要适当,不要把物质奖赏作为一项惯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十分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

6-给孩子进步的空间在获得家长的称赞之后,孩子很希望以后能多多得到家长的夸奖。在此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表现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可预期的。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容许孩子偶尔有失常的表现。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

夸奖孩子的禁忌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好话坏说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

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盲目比较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

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苛刻要求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以偏概全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夸奖是父母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同样的父母,面对同样的孩子,也需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不能总是用一套僵化的套路去夸奖孩子。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让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长,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但是,作为父母的你又是否曾经不经意间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呢?

坏习惯1:不耐烦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坏习惯2:不回避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坏习惯3:太“大方”

你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从不教他节省。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得到,不懂得付出。

坏习惯4: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并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不认错

你的孩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从不把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爱抱怨

朋友爽约,你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后别再理他了。”

提醒:你让孩子看到,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不娱乐

孩子吵着要你给他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

坏习惯8:爱争执

你和孩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小学数学练习机最好的小学数学辅导练习软件。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坏习惯9:撒谎、推托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后来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托。

坏习惯10:说配偶坏话

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她。”小学数学练习机最好的小学数学辅导练习软件。

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和报复,更大的问题是,她会对自己一生的幸福都没有信心。

坏习惯11:太容忍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你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提醒: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

坏习惯12:不敬老

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提醒: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13:乱丢东西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14:言行不一致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孩子长大后会很难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

坏习惯15:爱比较

你总是对孩子说:“谁谁怎样怎样,他比你强!”

提醒:我们总是用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坏习惯16:无秩序

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提醒: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会: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17:过分爱护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8:不服气

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

提醒: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19:压抑能动性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简单地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

坏习惯20:连骗带吓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地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5个会“遗传” 给孩子的坏习惯,你有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游戏有哪些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
    2021-02-01 阅读全文
  •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 儿时的“创伤”会遗传吗? 有很多朋友都夸我有预见性,原因是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与研究亲子教育,并且一直坚持到“亲子热”成为时尚与主流文化的今天。这里面有很多“情节”,比如我从小喜欢当老师、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
    2021-02-15 阅读全文
  • 你会倾听孩子吗? 你会倾听孩子吗?开卷有益,书还没看完的时候,我经常有这感觉。因为我面对一个爱打闹,爱发脾气的孩子,一直在寻求方法,虽然自我反省,但做的远远不够。倾听孩子,让我明白了,原来孩子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
    2020-11-27 阅读全文
  • 你会正确夸奖你的孩子吗? 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只有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
    2021-03-31 阅读全文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

2021-02-01 阅读全文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有很多朋友都夸我有预见性,原因是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与研究亲子教育,并且一直坚持到“亲子热”成为时尚与主流文化的今天。这里面有很多“情节”,比如我从小喜欢当老师、我喜欢孩子、我喜欢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

2021-02-15 阅读全文

你会倾听孩子吗?开卷有益,书还没看完的时候,我经常有这感觉。因为我面对一个爱打闹,爱发脾气的孩子,一直在寻求方法,虽然自我反省,但做的远远不够。倾听孩子,让我明白了,原来孩子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

2020-11-27 阅读全文

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只有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

2021-03-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