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

发布时间:2021-02-01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父母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赏识教育著名的亲子专家魏建惠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这10个坏习惯孩子会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当着孩子宣泄不满、当众批评孩子、做事拖拉……你可能没注意到,孩子正在模仿和学习你。为了孩子,这10个坏习惯赶快改掉!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害处:有的家长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这样是爱孩子,可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反倒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的品质,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

改变方法: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东西,而是给他合适的。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明白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2、没有礼貌

害处:家长平时“出口成脏”,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改变方法:审视自身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3、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剧

害处:有些家长喜欢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因为这样既能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娱乐,两不耽误。但是很多电视节目并不适合孩子观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且长期看电视多孩子的视力发育非常有害。

改变方法:给孩子看的电视节目一定是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的、内容健康的,而且小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也要严格规定。最好用玩游戏等来取代看电视。

4、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

害处: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首先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或者因为总是对孩子说“你看XX怎么样”之类的话,让孩子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孩子身上,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没有信心、自卑。

改变方法:不要总是用别的孩子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方式自由发展,只要他没有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必过于担心。

5、过于爱护孩子

害处:你心疼孩子,所以什么也不让他做,但这样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让他没有学习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孩子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的技能,同时出现依赖的思想,变成一个“懒惰”的小孩,将来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改变方法: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也让他学会该有的能力。孩子动手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过于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6、带着孩子一起玩电脑

害处: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又得照顾孩子,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但是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很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孩子,也容易造成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

改变方法:孩子接触电脑太早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力达不到,也没有好处,虽然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尽早接触电脑,但也一定要适龄适量才好。

7、当着孩子宣泄你的各种不满

害处:工作有压力了、朋友间有误会了、夫妻间出现争执了,你都毫不隐瞒地向孩子倾诉,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他慢慢学会找别人的毛病,而不能审视自身的错误,学会错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改变方法:你可以用公正的态度向孩子述说,告诉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别指望孩子替你解决,你也要尽量试着给孩子更积极的印象。

8、说谎

害处:有时候,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甚至为自己的谎言沾沾自喜。这一切,看在孩子的眼里,会是什么样的?首先,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那么他也可能拥有这种“品质”;其次,会让他因不解,而对父母的认识产生偏差。

改变方法: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9、做事拖拉

害处:有些家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这样的做法延续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也没有时间观念,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良事件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日后就很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改变方法: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了解时间重要性。平时做事一定要按计划进行,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不要总是“来日方长”。

10、不遵守交通规则

害处: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意乱闯红绿灯,这样不仅威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重视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

改变方法:不论是否带孩子出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告诉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的学习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使其变得固执、任性、为所欲为。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源于父母滥用奖励、缺少惩罚。

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了帮助其明辨是非,父母应该在平时养成奖惩分明的习惯。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观念,而另一些父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习惯于使用奖励,从来不惩罚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误,适度的惩罚是应该的。

当然,惩罚并不专指打骂、责惩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适当的场所或时间滥用奖励,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画,本来父母只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奖励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墙上画,明天给你买个新玩具。”显然,这种方法会纵容孩子今后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从管教,源于父母间的教育意见不统一。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歧。聪明的父母会避开孩子单独商讨,以求在达到意见的统一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沟通而对教育子女的问题固执己见,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种现象的直接危害是让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注意保持意见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让。因为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某一方说了算,日后当这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将很可能无法说服、管教孩子,从而给正常的家庭教育带来人为的障碍。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杀和过分保护。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与此相反,有些父母则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甚至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的摧毁。

育儿知识:父母会惯坏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措手不及。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

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

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8。当他的摇钱树

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送给父母的十个育儿秘笈


巴顿·高士(BartonGoldsmith)博士是在美国获得多个奖项的心理治疗师、多家新闻媒体的专栏作家,最受大众喜爱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他也看看重这种看法: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又要养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以下是高士博士给家长的10个育儿秘笈:

1.识别孩子的优点。你可以用孩子的这些优点,去培养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在应对各种困难的时候不缺乏自信。如果孩子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他们会很愿意聆听和理解如何纠正自己不好的行为。

2.处罚孩子远远不如赞美和奖励孩子有效。不要盯住孩子的弱点不放,找到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发展他或者她的潜能。孩子得到鼓励的时候,就会获得能力来修正自身的不足。

3.避免负面的情感反应,比如愤怒、讽刺、嘲笑。如果你的孩子很不服管,负面的情感反应会更让你管不住孩子。使用简短的、温和的建议提醒孩子注意,比如要孩子“集中思想做你的功课”,你就说“功课”。

4.不要拿孩子与其他兄弟姐妹比较。如果孩子感觉到他的兄弟姐妹更受父母喜爱,就会引起孩子一辈子对抗兄妹姐妹,引起家庭矛盾。你一定要保证孩子得到同样的爱。

5.你要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支援。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犹如坐过山车。理解你会有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有的时候你需要专业的指导,让你保持理智,享受养育孩子的体验。

6.孩子需要得到积极的关注。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积极的关注,他们会寻求得到消极的关注。这是因为消极的关注也是专注,总比被忽视要好。记得跟你的孩子沟通。爱与关怀是最大的医治。

7.监控孩子上网。网络空间上的东西有时会很危险。你要有工具可以让你看到孩子所上的网路,监控他们的聊天。

8.接受一个事实:一旦有了孩子,你的生活就改变了。星期六早上不可以再睡懒觉,而要是带孩子参加活动等等。记住,你仍然要找时间与配偶在一起—找个晚上或者周末出去约会,对你们俩人的关系很重要。

9.做一个榜样的父母。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会复制父母的一切。你如果自己行为不端,你这是在给孩子发放也这样做的许可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0.绝不要放弃孩子!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幽默、爱心和持之以恒来矫正。有父母正确的支持和帮助,最调皮捣蛋的青少年也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你的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你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就是你的家庭生活。努力去做,在这场亲子游戏中保持冷静。最后的结果和你自己从中得到的喜乐,会大大地让你吃惊,给你奖赏。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把十个优点传给孩子,胜过十栋房子,十个百万存款


1.要训练孩子会耐心地倾听,倾听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倾听别人的解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很多情形下自己考虑的会有很多的片面性。

2.常勤快地阅读。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

3.可以和任何人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

4.要会写。没有良好写作能力是很难在现代社会中谋求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与宣传方式。

5.自己能解决生活问题。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生活的本领,不会煮饭洗衣,不会换轮胎,不会换灯泡,不会油漆家私,这不是你高贵的表现, 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动手做事,说明你观念很落伍啊,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 有的基本能力。

6.养成孩子严谨的性情。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现在的真实情形是,讲究严谨、在乎严谨、坚持严谨的人或许愈来愈少,但能够始终严谨者就是时代的佼佼者。

7.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反省。古圣先贤早已经告诉我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还有也要常常反省自己所作所为,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8.有环保的观念,要留给下一代一个完好的地球。如今很多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在满足个人生活舒适的情形时,常常是不顾和忽略“环保”概念的。比如, 装修一间房屋你使用了多少木材,那样对人类的未来会带来灾难吗?配置家庭影院、音乐中心时,你考虑过播放时的分贝会干扰邻居、带来噪音污染吗?

9.教育并培养周围的人。不仅懂得自己学习、自己阅读,而且会带动和影响身边与周围的人们共同学习,这会给自己的不断学习、深入学习营造一个理想环境,学习渐渐地会在自己的周围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10.与外界友好地接触。善于接受外界世界,善于接受崭新的事物,善于发现和学习新东西并且不断去接受它,这在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最易毁掉宝宝的5大坏习惯


最易毁掉宝宝的5大坏习惯

都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家长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者不当的教育方式都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有些坏习惯就像一个魔鬼,你不留神就会毁掉你宝宝的一生。

1、穿衣太慢,帮他穿

一些家长早上赶着时间上班,因此会觉得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很耗费时间,便自己动手帮孩子穿衣服,但是穿衣服是宝宝应该要学会的一种技能,父母既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衣的兴趣,也要耐心教导孩子学习好这个技能。

提前让宝宝选择要穿的衣服。家长可以在前一晚睡觉前让宝宝选择第二天想要穿的衣服,家长可以尽量引导他选择自己容易穿的衣服,则能够在第二天早上节省一些时间。

耐心教导孩子穿衣技巧。宝宝年龄比较小,穿衣服还需要妈妈的帮忙,因此一般以配合动作为主。妈妈可以一边穿一边用语言指示宝宝加以配合。比如穿袖子的时候,你可以拿着袖子,然后让宝宝把手伸进袖子。家长买衣服时尽量还一些套头的衣服,让宝宝比较容易穿,另外妈妈还要让宝宝学会区分前后,教他有商标的是反面,应该穿在里面,商标应该在脖子后面。

如果早上时间真的很紧,妈妈不得不帮孩子穿衣服,那么你要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告诉他你很为他想要自己穿衣服而感到自豪,但是今天特殊,你们得快点儿行动,让她知道她下一次可以自己穿衣服。

2、吵着要买某个玩具,赶快买

家里明明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是家里的小少爷还经常吵着要买新的玩具,面对这样的“玩具控”家长应该怎么办?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受不了孩子的吵闹攻击,赶紧满足孩子的玩具需求。但其实家长的这种“有求必应”往往会让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

坚定立场

孩子在大街上大吵大闹要买某个玩具,一些家长很容易因周围环境而屈服于孩子的要求。长时间如此孩子很容易会形成一个意识,只要坚持大吵大闹让家长尴尬那么自己的愿望往往很容易被实现,因此下一次孩子为求达到目的吵闹得更厉害。因此,家长应该要鉴定立场,无论孩子吵闹到什么程度都绝不要让步,让孩子知道这一哭二闹来买玩具是不成功的。

制定购买计划

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买玩具的计划,跟孩子说每个月只有一定数额的零用钱可以用来购买玩具,如果想买的玩具超过每个月的预算,则告诉他积攥到下个月才买。另外孩子想要获得玩具资金,要完成爸爸妈妈布置的任务,例如晚餐过后要帮忙收拾餐具一个月要达到20次。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孩子完成任务得到玩具,妈妈要记得祝贺孩子哦,这样能够很好地强化孩子的成功感呢。

3、打破杯子,大怒打骂

有时孩子粗心大意,喝完水的杯子放在桌子边缘,后来又不小心撞到摔破;有时孩子想要帮妈妈的忙在晚餐过后收拾碗筷,但是一时手滑摔破碗。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小意外,作为家长的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呢?其实孩子打破杯子也是很受惊吓呢,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事肯定要受到家长的责骂,因此意外过后孩子便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一脸无辜的眼神。

孩子做错事,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越帮越忙”,类似这样的责骂其实让孩子很受伤呢。他们并不是故意去打破杯子的,他们甚至一开始是出于好意去帮妈妈的忙,可是却换来责骂,下次孩子就肯定不会再愿意去帮妈妈的忙了。

妈妈应该在意外发生后,蹲下来摸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跟他说“不要紧,没受伤就好,不过下次记得要小心一点,现在去拿扫把把它清理干净吧”,家长要让孩子懂得打破杯子是他的责任,做错事要道歉,同时也要承担责任后果,采取积极的行动弥补错误。要记住,孩子犯错误就发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创。

4、总是尿床,拿来当笑话

8岁的钟钟晚上尿床了,第二天妈妈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笑话钟钟,“这个月你都尿了8次了,总不能尿到娶媳妇的年龄吧!”家里人都笑个不停,钟钟羞得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钟钟于是一整天都很不开心,连小朋友喊他出去玩,他都不去。钟钟想,我愿意尿床吗?可我为什么尿尿时就醒不了呢?于是,强强的心理压力增大。

通常,经常尿床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焦虑、恐惧集体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成年后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孩子尿了床,父母把孩子尿床的事当成笑谈,尤其是在很多人面前谈论,不注意对孩子隐私起码的尊重,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和自闭现象。

所以如果孩子尿床了,家长应该理解,以爱心去对待而不是到处宣扬。家长还可以用控制孩子睡前饮水量、夜间勤于叫醒孩子等矫正手段帮助孩子。

5个会“遗传” 给孩子的坏习惯,你有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验:某个孩子跟父母很像,不仅样貌相似,走路和说话的动作也神似,甚至那种由里而外的“质地”似乎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母身上的特征会像模子一样遗传给孩子吗?的确如此,除了父母身上的基因外,父母身上的某些行为习惯也会毫无保留地“遗传”给孩子。尤其是父母下面的5种坏习惯,你只要稍微对比一下这样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遗传”规律的确是深刻存在的。

暴力

故事:

有一位爸爸非常痛恨自己,他总会在暴怒中殴打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每次打完便会陷入深深的内疚和痛苦,不能自拔。他说,小时候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母从没有友好地说过一句话,现在即使他们已经年近70岁,即使老母亲有时生病在床,老父亲还是收不了手。他痛恨自己的父亲,觉得他们的暴力从没给他一天的幸福,他在结婚前也一度发毒誓,一定不会像父亲那样对待妻儿,但事实上他却成了父亲的翻版。

想修补父母刻在孩子童年里的缺陷,是非常不易的。有个喜欢打孩子、打家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定会在学校打人。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不仅是因为孩子从父母的暴力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暴力让对方屈服,孩子还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暴力对待。所以在他们早期的生命中,父母用行动告诉他们,暴力是强者的象征,友善与和谐是弱者的面具,他们模仿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骨髓地遗传着父母的“暴力基因”。

脏话

故事:

电梯里,一个小女孩不小心踩了一脚陌生的小男孩,小男孩“呀”一声恼了,随即爆了句脏话:“你是吃Pi眼长大的吗?”小女孩气得双颊涨红、差点哭了。小男孩的妈妈,一个戴眼镜的打扮斯文的女士责怪孩子粗暴,还要让小男孩给小女孩道歉。这时女士刚好接到了一个电话,神情瞬间大变爆粗口:“你是吃Pi眼长大的吗?%@#¥&……”一大堆脏话,旁人都惊呆了,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浸染着“脏水”的母体,她的孩子也是带着“脏水”的痕迹“出生”的。孩子的语言发展,一开始从胎儿期耳濡目染地在子宫中感受了父母语言的互动,到出生后,无时无刻不身处在父母的语言海洋中。从父母说话的语气、语调到父母夹杂着脏话、不雅字眼的语言,都会被孩子毫无保留地吸纳并转化为孩子自己的语言。尤其注意的是,越年幼的孩子们,他们越不能了解脏话给他们带来的意义,他们把脏话当成跟其他一样的语言,不知道负面的语言说出来会伤害到他人,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脏话是不好的话。习惯性地,他们便使用这类不适宜的话语用于人际沟通中。

贪小便宜

故事:

几年前在超市见到一对母子,当时小男孩只有3,4岁左右,女人带着孩子在拿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一边抽一边卷,没一会两手卷得满满的。孩子很“懂事”地拿着大袋子接过妈妈手里的塑料袋。最近又见到这对母子,小男孩已经上小学,穿着校服有点神情紧张地抽一卷又一卷免费的塑料袋装进大袋子里,妈妈在不远处挑拣香菇,偶尔还要把一两片放进外套的口袋里……

很多时候贪小便宜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如同一件雪白的衣服染上了污点,心理上可解释为偷偷地得到了免费的小好处的那种满足感。这种“遗传”现象很有趣,一旦父母中有贪小便宜的,孩子毫无例外地都会有这样的特征。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理所当然地贪小便宜的价值观,会让孩子传承。买东西服务员算少钱了、售货员搞错多给了商品,贪小便宜的人们肯定会窃喜继而唯恐对方知道。这种习惯对人格的玷污是存在的,会让一个孩子变得不可爱和不可信了。

撒谎

故事:

某个周日,爸爸带女儿毛毛外出玩耍,毛毛感冒喉咙发炎,妈妈叮嘱说一定不能吃上火的食物。结果,两父女还是去了麦当劳吃炸鸡。怕毛毛妈妈责怪,爸爸跟女儿说一定不能跟妈妈说吃了炸鸡,要跟妈妈说只吃了面条。于是两父女撒了谎。没多久,毛毛死了。原因是毛毛把爷爷的降压药当糖吃,爷爷发现药少了,但毛毛不承认自己吃了降压药,而只是说吃了邻居小朋友给的糖果,爷爷相信了。毛毛由于降压药过量、中毒时间太久导致心脏骤停再也抢救不回来。

父母经常性撒谎的坏习惯,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可以为了减少麻烦、方便自己而撒谎,因为父母做得坦然,孩子也会“遗传”得坦然,如果没人加以指正,孩子会把撒谎当正常的处事方式。那些谎话连篇却压根不知道自己有错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如果撒谎能让他们得益,孩子便把撒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所以,当你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撒谎成功避开了麻烦,恭喜你,你已经给孩子做了非常棒的示范。

不善良

故事:

小的时候听说过村里某户人家的故事,说两婆媳吵架,媳妇被气恼的丈夫狠狠打了一顿,媳妇很委屈很生气,煮饭的时候在汤里吐口水吐痰,然后盛给婆婆和丈夫喝,她年幼的4岁的儿子目睹了一切,妈妈让他一定不能喝、也不能告诉别人。后来儿子长大,当年年轻的媳妇变成了人家的婆婆,有一天她跟儿子吵架吵得很厉害,他便像妈妈当年那样,煮饭时将脸上、嘴巴里的所有脏东西全部丢到汤里,最后还要撒上一泡尿,熬成一碗汤“孝敬”妈妈。

不善良真的可以“遗传”的,善良的父母以自身的行为准则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不损人利己、不占人便宜,真诚地对待他人,孩子也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模仿对象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忠厚善良的父母很难养出冷酷卑鄙小人,所以真正善良的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不善良。即使是善良的父母养出残忍待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必定是曾经受到过他人的伤害,而这些孩子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否则,不善良的父母,养出不善良的子女也是定律,那是因为父母用不善良对待着这个世界,包括他们的孩子,孩子同样也会以相似的行为和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心理学家艾普教授说:“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孩子们会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托尔斯泰也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所以,父母是什么“种”,便会结出什么“果”,5种坏习惯会毫无保留地“遗传”给孩子,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不“遗传”你的恶习,一定要谨慎而为之,在孩子面前努力当个“好”的人,而不是浑身带着“恶”的人。希望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那么你就在孩子面前表现成怎么样。

孩子教育中的十个“不要”


听说过太多二胎妈妈的辛苦和不易,但是也有这样一位妈妈,怀着二胎独自带着老大,不但读完了斯坦福的博士,还生了老三,而且三个孩子长大以后,都被斯坦福录取了……天,这简直是别人家的妈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也从她日常的分享中,提炼出了一些干货教育经,和家长们来分享。

教育中的十个“不要”

1、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比较太多,会让孩子失去信心。降低自我肯定,意味着孩子的潜力无法让父母看到,而孩子自己可能还会去欺负他人,看不起他人。教育最首要的目的是自我肯定,而认同自我的内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学会了自我肯定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优点,能接受和面对自己的缺点,更积极地改正。

2、 不要光用物质奖励孩子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附加条件:“你要是做得如何如何(好),就给你买什么什么,玩什么什么(奖励)”。这样的疼爱方式附加了条件,是万万不可的。附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认为,如果达不到,我就一点用也没有,从而失去自信,养成没有奖励就不努力的坏习惯。要明白,并不是“做到了就是好孩子”,而是“努力过就是好孩子”。

3、不用完全把学习和玩耍分开

很多家长会帮孩子制定一天的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时间该学习,什么时间该玩耍。学习和玩耍不应该完全分开,最好是结合在一起的。举个例子,如果今天下雨,父母可以带孩子出去玩雨水做游戏,让叶子在水里漂,看谁的叶子漂的更快。在玩耍时,提出来问题,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叶子会漂在水中。让孩子思考,自己去找答案。

4、不要盲目给孩子报课外班

盲目给孩子报辅导班,会让孩子产生学习是为了分数的错觉。教育不等于只读书学习,八岁之前是产生脑突触最多的时期,八岁以后用不上的突触会消失。从那时起,一个人的厌恶喜好,擅长不擅长的就会确定下来。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生活,丰富孩子的经历,三岁之前多体验,六岁之前能顺利参加社群活动,八岁之前提高IQ为青春期做准备。

5、 不要代替孩子做选择

很多父母都会替孩子决定所有的事情,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让孩子自行判断、妥善安排,例如遵守作业提交时间,这是孩子的责任,和朋友玩,参加活动等等,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事情,但选择权,安排权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

6、不要反对高中的恋爱

陈美龄认为,恋爱教会孩子懂得被爱,还有爱别人。但是要告诉孩子,必须要有责任感,恋爱要有责任感,生孩子更是,高中的恋爱不反对,但是不能生孩子。父母不能忽略的是,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7、不要打孩子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体罚都属于最差的教育方式。陈美龄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擅长沟通教育,最长的记录是跟大儿子聊了八个小时,用心用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不放弃和孩子的沟通。

8、不要对孩子撒谎

想要孩子不撒谎,父母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对孩子撒谎。即便是随口的承诺,也不能随便食言。表扬孩子的时候也不能说谎,谎言式的表扬会让孩子无法知道自己的正确评价。

9、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孩子的成长稍纵即逝,想让孩子做事积极不胆怯,充满好奇心,在幼儿时期就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丰富孩子的经历。不埋没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接触,多与人相处见世面。不要因为工作赚钱忽略孩子,钱买不到爱情、友情、亲情,和孩子家人共同的温暖回忆。

10、孩子发问时,别让他“等一等”

孩子的提问,父母要及时用心的反馈。如果父母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找努力找答案。父母忙,让孩子等等,可能忙忘了,等到孩子失去兴趣,久而久之,探索欲和好奇心也会渐渐消失。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中,其实隐藏了很多智慧,世间的教育方法千万种,但都离不开对孩子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唯有爱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喜欢《父母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这10个坏习惯孩子会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当着孩子宣泄不满、当众批评孩子、做事拖拉……你可能没注意到,孩子正在模仿和学习你。为了孩子,这10个坏习惯赶快改掉! 1、自...
    2021-01-29 阅读全文
  •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父母会惯坏孩子的坏习惯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
    2020-08-03 阅读全文
  • 送给父母的十个育儿秘笈 巴顿·高士(BartonGoldsmith)博士是在美国获得多个奖项的心理治疗师、多家新闻媒体的专栏作家,最受大众喜爱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他也看看重这种看法: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又要养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以...
    2021-01-07 阅读全文
  • 父母19个坏习惯危害宝宝 年轻父母的生活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甜蜜的三口之家布置的也是精致万分,但是年轻父母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正在危害孩子。 另外,实际上现在许多流行的家居设置、运动及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儿童,更严重的是年轻父...
    2020-09-07 阅读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当着孩子宣泄不满、当众批评孩子、做事拖拉……你可能没注意到,孩子正在模仿和学习你。为了孩子,这10个坏习惯赶快改掉! 1、自...

2021-01-29 阅读全文

年幼孩子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对于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都是给予严厉的责备,殊不知,孩子身上的不少缺点都是源于父母的过失。 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时时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系统...

2021-02-24 阅读全文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

2020-08-03 阅读全文

巴顿·高士(BartonGoldsmith)博士是在美国获得多个奖项的心理治疗师、多家新闻媒体的专栏作家,最受大众喜爱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他也看看重这种看法: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又要养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以...

2021-01-07 阅读全文

年轻父母的生活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甜蜜的三口之家布置的也是精致万分,但是年轻父母不知道,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正在危害孩子。 另外,实际上现在许多流行的家居设置、运动及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儿童,更严重的是年轻父...

2020-09-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