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尊心
发布时间:2020-12-10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今天天气很好,吃完午饭后我组织孩子们喝水,但是唯独凡凡坐在小椅子上不动,手在不情愿的玩弄小手绢。我顿时就感到纳闷:这个喝水大王怎么不去喝水了呢?我走到他面前提醒道:“凡凡,过来排队喝水!”他似乎没听见我说话,还是低头闷闷不乐地玩弄小手绢,我蹲下又对他说:“凡凡,小朋友们都在喝水,你不是最爱喝水吗,怎么不去排队喝水?”他抬起头,眼泪在眼眶里转圈,我摸着他的头说:“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能告诉我吗?”他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我尿裤了!”这时,我们身边已经围了许多孩子了,孩子们都笑了(在笑他尿裤了),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的裤子湿了一大块。凡凡调皮、聪明、可爱,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欢,但是他也很要面子,“尿裤”对他来说——在小朋友面前很失面子。
我抚摩着他的头并在孩子们的面前说:“都是老师不好,没有及时提醒你上厕所,才让你尿裤,老师向你道歉了!”这句话可能抚平了他的幼小心灵中的不安,他抬起头来,好象对周围的同伴说:“不是我的错,是老师的错!”我又补充道:“以后你不论老师有没有提醒你,你都要上厕所,不要再让裤湿了好不好?”他高兴地说:“我以后不会让裤湿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其实孩子们的自尊心比我们这些成人更强,当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尽量不要让他们的幼小心灵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尽量”这个举动可能对孩子们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
每个人都有尊严,小孩子也不例外。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表面上看似乎不懂事,但是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需要加以呵护,特别是对那些调皮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不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原因,不采取得当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一旦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恐怕你永远也教育不好他们。前段时间,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
我班有个叫王金鹏的孩子,那简直是一个标准的“天不怕、地不怕”。在园的每一天里,他总是惹点儿乱子,不是把这个打哭了,就是损坏了哪样东西。有时别人拿了什么吃的,只要他想要,就得给他,如果不给,他不是打,就是抢;有时甚至人家不在他就拿。每天我不知批评他多少次。但他对待老师的话,只当作是耳旁风。平时在家里,他是满村乱跑。据村民讲,曾经有一次在路上乱跑,差点儿钻到正在行驶的三轮车底下,好在平安无事。
对他,我也曾用多种方法教育过他,但是都没凑效,心想:由他去吧。平时做游戏,我也一般不理他,上课很少提问他,只要一犯错误,我就不给他好脸,有时别人的错,我也加在他的身上,反正就是看他不顺眼。这样一来,他更加放肆,搞得班里整天不得安宁,每天告他状的接连不断。有时我就想:这个看似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知好坏,毛病一犯再犯就是不改呢?
一次家访,和他的家长谈起了他在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协作共同管理,没想到,他的家长一提他也感到头痛,说:“在家里很调皮,不是不管他,也没少打了他,就是不改。都是他爷爷、奶奶把他惯坏了,不过他很听他爷爷的。”当时我想:有说了听的就好办。爷爷说的话,他为什么能听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走访了他的爷爷。他爷爷说:“这个孩子心眼不坏,就是个性太强,越不让他干的,他越是干,是个‘顺毛驴’。”
回来后,我对过去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改变了对他的管理方法,从尊重他的个性出发,因势利导,平时做游戏,我让他当小组长,放学回家站队,我让他当路队长。平时,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引导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等等。教育方法的改变,使他的变化更大,现在的王金鹏和过去的他,真是判若两人。家长也非常高兴地说:“在家里也很听话、很懂事了,多亏了老师的教育。”
通过这个事例,我想:要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是优化教育方式的前提条件,违背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徒劳的。于是,我更坚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孩子的自尊心 2020教育笔记
第一次玩抢椅子,孩子们就特别的兴奋,看来这个新游戏深受大家的喜爱。第一次玩的时候,我尽量把较小的分成一组,再把个头大的,MAN的男孩子分为一组,温柔的女孩子分成一组,比较木讷的也分为一组,游戏中,几个上课活跃的显然获得了胜利,然而心气比较高的孩子,对于自己输给别人,明显的不服气,嘴巴里不停的嘟囔着。我想,原来这些小小的家伙,虚荣心和自尊心也那么强啊!
想着想着,我便想起班里的子熙,子熙心气可高了,听不得别人说他不帅,说他不好,每一天,他都是超自信的。即使在我的批评下,嘴巴还是很硬,脸上会出现不服气的表情。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课,正投入时,高分贝的讲话声,顿时让我火帽三丈。“请子熙出去!”这小家伙倒也“听话”,起立,往门口走去,看的我木讷讷的,只好叫他回来,一般孩子,看到我如此生气,会很快认错,胆小的也会哭着鼻子,做最后的挣扎,但是子熙的举动实在让我手足无措,显然他的情绪掩藏的太好了。“现在我们请子熙说说,老师为什么请他出去。”“因为我上课讲话。”其实也就是因为我在投入的上课时他讲话而已,其实是可以再次提醒的。
这时,我便也有些惭愧,请他坐到位子上,并要求他不许再讲话,上课认真听,他点点头,一节课下来,子熙的情绪再也不高涨了,等到吃餐点时,也是衣服无精打采的样子,看来他是伤心了,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看到失落的子熙,我便过去亲了亲他,他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以后我也会纠正我的教育方式,不伤害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带着孩子到了草坪上的大树底下乘凉。不一会儿,有位老师走过来说:“坐在你后面的几个孩子在捡树叶,等会儿不要把树叶乱丢。昨天活动课后,走道上都是树叶。”说实话,听到这位老师这么一说,我心里也不好受,当然这气还得撒在孩子身上。随后,我便喊来了这几个捡树叶的孩子说:“叫你们不要捡,坐下乘凉,总是坐不住,那就把草坪上的树叶全部捡完再来乘凉,一片也不能剩。”这时,亭亭小朋友居然还给我来了个火上浇油,她愁眉苦脸地走来说:“老师,肚子疼。”一听这话,我不假思索的大声说到:去去去,不就是不想捡树叶嘛,不差你一个!大概是我粗暴的面孔,她一言不发,悻悻地走开了……
中午刚吃完饭,配班老师突然喊起来:“快来呀,亭亭吐了。”我突然想起了早晨的一幕,原来她是……我的脸红了起来,一下就跑到亭亭身边,摸着她的头轻声的问她:“那里不舒服?”
在邻放学前,我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坦诚了自己的错误,因为我想,一个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老师,一个不懂得信任孩子的老师又如何让孩子去尊重的信任自己呢?其实,亭亭是个不错的孩子,我又好好的表扬了她,只有正视孩子一点一滴的优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这才是对孩子的一种真正的尊重。
认识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有许多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也不会怕羞,不像大人那样好“面子”。其实有这些想法的人都不了解幼儿,不懂幼儿的心理,没有真正认识幼儿。
有一次午睡起床后,我班保育员在整理床铺时,发现一张床的床单都湿了,还有尿味,一定是有人尿床了,但不知是哪个幼儿(因为这天刚给孩子们换过床位,已记不清了)。阿姨也是出于好心,怕这个孩子不敢讲,湿衣裤穿在身上不舒服,就到教室大声问:“今天谁尿床了?”连问好几次,没人回答。于是就又说:“摸摸裤子,谁尿湿了?”这下,有的幼儿可开心了,你摸我,我摸你,突然一幼儿喊“xx裤子湿的,他尿床了!”大家的目光齐对着他,都取笑他。当我轻轻问他是不是时,小男孩红着脸使劲摇头,阿姨“负责”地检查过后
,才发现确实是的。那为什么明明是他却不肯承认呢?这就是幼儿的“自尊心”作怪,在那么多人面前,而且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感到难为情,宁愿穿湿衣服也不肯向老师汇报。
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为教师,不但要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而且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因为他们也是一个“小大人”了。
给孩子该有的自尊
孩子在园一天的生活快结束了,离园前,我总要对幼儿的穿戴进行检查。
“小朋友们,看看自己的衣服拉链拉好了没?裤子提好了没?鞋子都穿对了吗?过会我可要检查喽。
”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都在麻利地整理起衣物来了,快的幼儿已经将手高高举起等待我去检查了,我看看他们,满意的点点头,并作了个别的指导,可是睿睿的裤子还没提好,因为他总提不好,所以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他,“睿睿,加油,我可要来看看你的内衣有没有塞在裤子里了?”他?只是站在那儿不说话,我知道他肯定没提好,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还没碰到他,他便马上捂住裤子,不让我看。
我有些着急了,因为马上就要放学了,只听他很不情愿地说“老师,我不想让你看。
”我不解,“为什么?”“因为我觉得难为情。
”睿睿简单的话让我反思起来,我们在检查幼儿的身体健康时,却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心里感受。
六岁的幼儿已有了自尊和羞愧感,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这需要我们老师的理解,所以我们在制订幼儿生活常规时要能更好的体现适宜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伤了孩子的自尊后
我班里有一个小精灵鬼,他有问不完的问题,但也有干不完的小捣乱活动,一会儿扔碎纸片,一会儿揪花叶,一会儿碰着别的小朋友。他叫王冠正。我为他的所作所为没少挨批评他。
一次自由谈话时,我和他“聊天”:“冠正,你最喜欢谁?”,他的小眼睛转了转,没有说话。我笑了,“说吧,不要紧,我不批评你”,他看到我似乎没有“恶意”,就大声说:“我不喜欢你”。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地问:“为什么”?冠正说:“你老爱批评我”。“可是你老爱做坏事,我不批评你,你能改吗”。我接过来说。冠正抢着说:“我妈妈也说,老师是爱我才批评我,我知道你爱我,可我还是不喜欢你”。冠正的脸上满是天真和倔强。
我知道,是我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对,伤了孩子的自尊。事后,我及时表扬了冠正小朋友。
一句“我不喜欢你”,让我沉思了许久。看来对冠正这样的孩子一味批评不仅没有丝毫效果,还会引起抵触心理。我是得改变以前生硬单调的教育方法了。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小时候,我家刚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看着看着,就想人是怎么进去的,我就跑过去找能进去的入口,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我好奇。现在我当老师,发现孩子常常围着老师和家长刨根问底,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问个没完没了。我理解孩子,这很正常。
有一天,我们小班的一个小朋友问我,说;\'‘‘老师,为什么我的球可以滚,他的不可以\'’。一直在追问我为什么。
游戏时,我用圆形呼啦圈和一正方体积木,让小朋友玩滚动游戏。孩子们奇怪了,问;\'\'这是怎么回事?”做完游戏后小朋友知道只有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发明起源于好奇。而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在不太招人喜欢的恶作剧中,有时会事与愿违i,搞糟了创作,这时老师和家长绝不可简单,粗暴的或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创造力的种子正在萌发,是柔弱的,稚嫩的,是需要我们共同浇灌的。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氛围,鼓励孩子没一点进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好奇是让一个国家发扬壮大的基础,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珍重孩子的好奇心,是我们大人应尽的天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好奇心保驾护航。
神奇的家访
阳阳请了一星期的病假,我和王老师决定抽空去看看他。平时阳阳很顽皮还经常打小朋友,总之一天到晚总有闯不完的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想他肯定不会对我们的家方表现出太大的热情。没想到我猜错了。顽皮的阳阳出奇的乖。阳阳妈妈告诉我,当阳阳得知我们要来家访时,阳阳急得不得了,说:“杨老师从来都没来过,她不认路迷路咋办?”我听了十分感动,叮嘱阳阳好好休息,听爸妈的话,争取早点上幼儿园,我和小朋友都想他了,我们在幼儿园等他。阳阳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乖巧的神情实在难得。孩子其实都是天真可爱的,只是有些孩子的天真可爱被一些琐碎的小事掩盖了。老师的责任就是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会真正做到爱每个孩子。
假病过后的阳阳进步很大,犯错的孩子中也好几次都没有他的身影了。无形中,他似乎也越来越乖了。渐渐地,他的朋友越来越多,自由活动时再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无趣而去打扰别人,抢小朋友的玩具了,还会和小朋友一同分享他作品的成功与快乐。看了这些我好高兴啊。有一次,我把他拉到我身边,告诉他,他进步很大,老师越来越喜欢他了。谁知道他却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老师你啥时还去我家玩啊”.仔细一想,的却阳阳自家访后突飞猛进的。
可见神奇的家访,对一个孩子,对一名教师,是多麽重要啊!
多饮水果汁有害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营养不够,常常给孩子买果汁和或者用水果汁代替水,补充维生素。水果汁口感好,营养也不错,适当给孩子喝一些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但物极必反,过多饮用反而有害。
国外研究表明,不满两周岁的婴儿,如果经常大量饮用水果汁,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美国菲纳`利夫兹博士及同事对8名11~14个月的婴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看他们的饮食记录,发现他们每天大约要喝掉1、5~3瓶(标准瓶)鲜果汁。后来,经降低果汁的饮用量并增加牛奶的饮用量后,婴儿的体重有了明显增加。
有水果制造出来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可以吸收利用,但是过量的果糖会影响生体对铜的吸收。铜时人体中参与制造心血管组织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婴幼儿缺铜将给日后患冠心病留下隐患。铜还是机体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铁的代谢
呵护孩子的自尊小心祸从口出
我敢肯定,现在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会不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为着孩子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为着孩子的智力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而煞费苦心。诚而,我们一方面费尽心思地做着多种努力,一方面却又毫不在意自己嘴里对孩子所说的话,常常在无意中,而且仅仅因为一句话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
智力的发挥受心态的影响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群孩子先做一次智力测验,测知其智商。第二次做的是同样的测试题,但试验者在一旁故意“捣蛋”,冷嘲热讽,制造麻烦。譬如:悄悄缩短测试的时间,使孩子无法完成测试题,让孩子遭受挫折;或者在一旁说一些让孩子泄气的话,“打击”孩子的信心,“做不好就算了,选会做的试试看吧!”“唉,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还说来测试的都是优秀生,原来也不过如此!”等等。
这种时候,大部分孩子明显露出遭受挫折的沮丧,不是嘟起嘴巴,就是沉下脸来一声不吭。结果,第一次成绩不错的孩子,第二次测得的智商普遍降低。
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即使是暂时的心态发生变化,也会明显影响孩子的智力表现。当人陷入挫折感、自卑感和不安感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失去应变能力,发挥不出应该有的水平。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处于情绪低落、信心不足、胆小怕事的状态,他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