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宝宝的教育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10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宝宝班教育笔记 家庭教育方法 在幼儿园中,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调皮幼儿,他们人数不多,但“作用”可不小。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大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即冷落这些孩子,活动时不让他们参加,上课时将他们置于一角,或者动辄就批评。其结果呢,非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调皮”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行为表现的比较结果看,“调皮”幼儿在精力旺盛与活动量大、“鬼点子”多、经常提问题、批评时会顶撞等四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在家与在园比较具有差异,在家这四个方面比在园更为突出。而在攻击性强、较霸道、喜欢做“恶作剧”等三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在园与在家相比差异极其显著,在园这三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父母往往把孩子看成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希望。孩子成了家中的宝贝,成了父母生存的意义。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他们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分时间、场所、性质都不加控制,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更多地表现为攻击性强、霸道、难以遵守常规、活动频繁等特征。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祖辈由于年龄及所受文化影响的关系,更是无原则放松,加剧了孙辈调皮行为。对于“调皮”幼儿的行为表现,不少老师往往不加认真、客观的分析,以成人的眼光和行为准则看待幼儿,把幼儿的淘气、调皮、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贴上“坏孩子”,“儿童多动症”等标签,这势必对幼儿的成长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老师们能静下心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调皮”幼儿的调皮行为,就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有些程度上更强烈一些;并且许多“调皮”行为有其可贵之处,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反映出有主见,好争斗体现有进取心,“恶作剧”蕴藏着创造性等等。当然,如果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而且强度过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与教育。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看,幼儿大脑皮层尚未成熟,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大脑对动作、各器官的控制精确性还很差。因此,幼儿表现出来的多动、精力充沛、自制力差、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等行为就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教师在教育调皮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优点,淡化缺点,以强化优点来帮助幼儿克服缺点。因为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更何况是幼儿。强化优点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可能使他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教师平日要善于观察发现调皮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对其优点或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其缺点教师装在心里,但不要在其它幼儿面前过分强调、夸张促进他们有效的、良好的发展。同时,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调皮”幼儿当然也不例外。只要教师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与调皮大王相处要讲究艺术,不能急燥,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改造‘调皮宝’ 2020教育笔记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尊心,每一个老师都应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积极的方式与其交往,使幼儿的行为沿着人们期望的方向不断发展。每个班级中都或多或少的有几个“调皮宝”,这些“调皮宝”一般都智力“超常”,爱好广泛,自理能力强;善于“言谈”,爱习“武术”,不但自己不遵守纪律,还“株连”活动室里一大片伙伴“起哄”,往往把教师的教育“艺术”都引出来,还“应付”不了他们。在小班午休室里,就有几个“调皮宝”,瞧,董家旭,小床就是她的“攀登架”,“呼”,一会儿朝这头睡,“呼”,一会儿朝那头睡,掉过头来,掉过头去,就是睡不着觉。瞧,雨涵和静涵,中间隔着走廊,照样能拨通“电话”,传递信息。瞧,嘉兴和仕豪,中间隔着一张小床,照样能运输“货物”,橡皮呀、发卡呀、纸屑呀,一会儿运到“河东”,一会儿运到“河西”·今天,我决定换一种能给幼儿带来积极性的、新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安然入睡。董家旭刚上了小床,我便说:“董家旭,我今天怎么觉得你和往日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以前,你总是睡不着觉,今天,我怎么看你都能睡着觉,瞧,你今天中午,一上床就躺下了,不是吗?”“对,老师,我今天困了,就想睡觉。”“嗯,我看你今天一定能睡着。”我在屋里转呀转,转到嘉兴小床前:“嘉兴,老师知道你没睡着,可是,你受到表扬了。你闭着眼睛,不乱看事情;你闭着嘴巴不乱讲话;你手脚都放好了,一动不动,就象真的睡着了一样。你想一想,今天上午我们讲的故事,想着想着你就会真的睡着的.”我又转到刘佳泽的小床前,我喊了声“刘佳泽雨涵”,他没吱声,我趁机说:“瞧,雨涵,早已经睡着了,叫都叫不起来,给他贴圆点,他都毫无觉察。照这样下去的话,咱们班的小朋友一定会被评为午休室里的‘乖宝宝’的”。午休室里安静下来,还不时传来打呼噜的声音。
批评,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给幼儿的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用积极的语言鼓励他们,让他们的言行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批评更有效。
调皮宝宝也会变乖
不管哪一个班级,总是有几个特别顽皮不听话的孩子,当然我们班的也不例外。其实再顽皮的孩子也会变乖,只要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顽皮变得有目的,他们就不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只要通过一句欣赏的话,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心与心的交流,就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话”。每周都有三字经的课,刚开始的时候纪律还算好。可是没过几分钟我们班的“小顽皮”开始坐不住了。她开始说起话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就严肃地要求她保持安静,但是对于她来说,根本就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就这样说了一会儿以后,可能她自己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又开始做别的事。她回头一看,看到后面有玩具,所以马上就转过身玩起来。她这一玩不要紧,旁边的孩子也开始不认真了,而我当时懒得管他,就告诉孩子们不要理她,可是只是这样说是不行的,玩具的声音总是会吸引一部分幼儿。我压了压心中的怒火,想着有一位老师曾经用过鼓励的语气教导过一个孩子,还挺有用的。于是我就决定用这样的方法也去教导她。接着我就到她那边去,对她说:老师请你帮个忙好吗?她立马答应了。我说:我想请你帮老师把这些玩具整理好,可以吗?这是她以很快的速度把玩具收拾好了,我对他说了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接着又说道:老师还想请你帮个忙,现在老师在上课,如果你在这里跑玩玩具就会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我想请你回到座位上去上课,下课以后再来玩好吗?想不到还真管用,听了这些话以后,他居然渐渐地安分下来,开始认真地跟着外教读单词,开心地做游戏了。这样的孩子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爱动,他们坐不住,总是要去做一些事情。这时候要求他安静地坐在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首先,既然他闲不住,不如叫他做一些事情,比如整理书本、玩具柜子什么的。把事情做好以后,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表扬,得到表扬后,他心里也就很高兴,同时也就懂得做哪些事情可以得到表扬,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当他不听话的时候,一定不能大声训斥,而应该用温和的语气跟他说话。要以同伴的身份说一些鼓励的话,让他觉得你是当他是朋友的。这样,在心理上让他接受你,然后再对他提出一些要求。其次,顽皮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就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不去责骂训斥他,甚至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这时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能坦然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可爱又调皮的的宝贝们
每天要出去晨间锻炼时,我都会让芽宝们找到各自的好朋友拉好手排排队走出教室。今天,秀英宝宝着急地告诉我,她的好朋友自勋还没来呢。后面的思思宝宝今天她的好朋友也没有来呢,我就对秀英说,你可以找思思宝宝做朋友啊,秀英和思思很高兴地拉起了小手排着队到操场上开心地玩起了丢沙包。就在游戏进行时,秀英和思思的好朋友都来了。
沙包在芽宝们手中快乐地变着花样玩着,我召集芽宝们,现在我们要去走走快乐的轮胎小桥,赶紧和你的好朋友拉好手一起去走走吧。我的话音刚落,芽宝们兴奋地叫着自己好朋友的名字,急急的拉好小手。自勋宝宝找到我说,秀英不和她做朋友了,而秀英也很气愤的说思思宝宝不和她拉手了,她也不想和自勋拉手。看着秀英和自勋俩个气愤的小脸,我问秀英你真的不想和自勋拉小手吗?秀英肯定地说自勋晚来了不想和他拉手了。我说,自勋你和老师做朋友,拉小手好吗?自勋开心的看着我,仰起小脸蛋对我说好的。我和自勋拉好小手准备出发的时候,只听后面传来哇的一声哭声,秀英宝宝哭着说:“我没有好朋友拉手啦”看着哭的很委屈的秀英,我走过去对她说,今天是自勋晚来了,可是好朋友之间要互相体谅啊,可能自勋路上遇到的红灯比较久呢,好朋友之间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不拉手了呀。秀英低下了头,看着她的样子,我知道她的心理肯定已经意识到了。赶紧问到:“那你现在想要自勋做你的好朋友,拉好小手吗?”秀英说:愿意的。我又征询了自勋的意见,男子气十足的自勋一看秀英哭了,马上说愿意的,并主动过去和秀英拉起了小手。
看着两个和好如初的芽芽宝贝,我们秀英宝宝的睫毛上虽然还有泪花但笑颜已然在脸上,眼里漾开来。我的心理也暖暖的,可爱又调皮的的宝贝们哦!怎么就那么让人爱呢?
让内向宝宝爱说话的方法
让孩子大胆说话可采取以下方法:1.经常鼓励赞美孩子,让他树立信心。在他面前不要表现出来特别关注和在意他的不爱说话,慢慢地暗示帮助他提高表达能力。2.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短。内向的孩子感情脆弱,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尿炕、口吃之类的事情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复提起。3.孩子喜欢念儿歌、讲故事让他高声的朗读出来,大声的朗诵会为他熟练的表达语言提供帮助,形成比较流畅表达的语言习惯。4.让孩子接触同伴,也可以试着接触一些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小孩子爱模仿,也跟着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慢慢得到锻炼。5.亲朋好友聚会时,家里来了小朋友或者客人时,锻炼他去给客人接触,让他给客人拿水果,给客人表演节目等。6.全家人在一起时,做游戏扮演各种角色锻炼孩子,比如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做小学生,一点点提高他表达能力。7.不要替孩子说话,不要包办代替替孩子做决定。在孩子说话时,不要打岔,让他自己把话说完。一个快嘴总替孩子说话的妈妈,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达了。8.经常带孩子去户外玩,增长孩子见识,丰富孩子语言内容。带孩子到视野开阔地带,让孩子放声宣泄。
惩罚宝宝的十个科学方法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1、规劝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2、打手心案例:打架、乱丢东西……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3、罚坐案例:吵闹不休、吵架……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4、帮忙做家务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5、画画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6、罚站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7、看书、写字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8、没收心爱的东西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9、排豆子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关键:把握原则控制情绪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培养宝宝耐性的11种方法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性是众所周知的,动不动就耍脾气,同小朋友们打架,缺乏耐性时,遇到很小的困难就会放弃。
判断孩子的耐性指数
1.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2.任性。
3.经常容易哭。
4.情绪易激动,很难预测他们会干什么。
5.吃饭时爱动。
6.看电视时一会坐着,一会站着。
7.不能坚持玩一个玩具,而是拿拿这个,碰碰那个。
8.自私,只关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经敏感、神经质或经常感到不安。
11.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
12.所做的事与年龄不相称。
13.经常争吵。
14.坐立不安,多动。
15.经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谐相处。
17.经常打架。
18.冲动,做事前不思考。
19.饮食调节不好。
20.发火时骂人或说一些伤人的话。
21.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
22.经常哭哭啼啼地闹。
缺乏耐性宝宝的特征
缺乏耐性的孩子会出现三种倾向: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这是缺乏耐性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依赖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便丧失了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别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宝宝渐渐变得意志薄弱。
注意力低下没有耐性的宝宝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培养宝宝耐性的招数
为了培养宝宝独立做事的意志和耐性,爸妈应掌握如下的招数。
1.爸妈言传身教
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妈性子急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
2.勿包办代替
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4.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孩子要经过爬、走的过程后才能学会跑;学习钢琴必须有一个反复熟悉琴键的过程。即使孩子着急,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耐心等待。
5.别对孩子过分期望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对孩子给予关注和鼓励。
6.坚持有规则的运动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让孩子玩一些具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积木类。一个个小木块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团体游戏
与单独玩相比,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琴班;看到别人的孩子学围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围棋班。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当孩子对某种学习确实有兴趣时,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0.从容易的教材入手
对于没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开始就接触较难的教材,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如果从简单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时再稍增加难度,这样一来,孩子在一点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便逐渐提高了耐性。
11.说出自己的目标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确定目标,并帮助他们最终实现。此时,孩子最好要反复用嘴说出自己的目标,因为通过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坚守承诺,从而产生坚强的意志。
幼教法宝——鼓励教育
我园是就餐园,中午孩子们一起在餐厅吃饭。可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这个不吃,那个不馋,要让他们吃得既多又香,简直让我们想尽了办法,可收效甚微。这不,浩明的妈妈又发话了:“老师,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孩子多吃点饭,我们是没辙了,老师费心了。”是啊,作为老师,我们更希望他们多吃饭,吃得胖胖的,健健康康的,好快快长大。
总得想个好办法让他多吃点饭吧!又到吃饭时间了,你看,他又犯愁了,拿着馒头光看不吃。我自己也舀了一碗饭,轻轻地走过去,既对他也对其他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吃饭,好吗?我们来比赛,看谁能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老师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还要带他去做游戏,你们说好不好?”他们一听可高兴了,一个个劲头十足地埋头吃了起来,看起来今天的鸡肉好像特别香,跟平常的好像两个味,平时小声偷偷说话的没有了,左看右望的也没有了,餐厅里静悄悄地,只听见“吧嗒吧嗒”悦耳的吃饭声。我看还是比赛的力量大吧!
果不出我所料,不一会儿,很多小朋友碗中的饭菜被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消灭得一干二净了。有的小朋友吃光了又向老师要馒头、要菜,再看王浩明呢,也吃了个精光,正咧着嘴对我笑呢!我给他做了一个“你真棒”的手势,他简直高兴坏了,回馈了我一个ok的手势,我马上用手势表扬了他:加油!继续努力吆!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吃得饱饱的样子,我的内心欣慰极了。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承诺,凡是答应孩子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要守信用,这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会更高,孩子会更加佩服老师,时刻以老师为榜样,处处好好表现自己。于是我给按要求吃好饭的小朋友每人奖励了一朵小红花。孩子们拿着红花可高兴了,纷纷在没拿到红花的小朋友面前炫耀起来了。我认为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来了,于是我笑着对没有拿到红花的小朋友说:“不要紧,今天你们没拿到红花,老师还给你们留着,明天你们也好好表现,老师一定也奖励你们。加油,孩子们!”那些孩子听了高兴地蹦了起来:“明天我也要把饭吃完,老师说我也有红花了。”那份满足的样子就好像真拿到了红花一样。接下来我又带领他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他们玩得可真是不亦乐乎!鼓励教育的效果可真明显啊!
比赛,这办法真灵!真好!真过瘾!,
从那以后,老师们一致反映,我班的就餐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了。我还“免费”把这一法宝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只要我们把挂在口头的激励教育落实到实处就行了。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很容易受“诱惑”,只要我们多动动脑,竭尽所能,迎合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把他们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就一定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了。
惩罚宝宝十个科学方法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
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
1、规劝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案例:打架、乱丢东西……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案例:吵闹不休、吵架……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关键:把握原则控制情绪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