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08

幼儿园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众人皆知,作为一名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原因

(一)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

1、镜头:文文追着小汽车在家跑来跑去,边跑还边学着小汽车“嘟嘟”地大叫,正在写方案的爸爸,一再要求文文“安静一点”,但都被文文当耳边风,爸爸生气地一把抓住文文,狠狠地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两下说:“叫你不听话。”

2、解读:父亲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导,孩子听话时就百般惯宠,一旦孩子犯错误了就拳打脚踢,在这种“溺爱加暴力”的家庭影响下,孩子耳濡目染,在处理和同伴的关系时,也是一不如意就拳打脚踢或大喊大嚷。这不是孩子天生爱“暴力”,而是在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验是负向的。“绝对权威,高压统治”和“过渡溺爱保护”类型的家庭都容易导致儿童“暴力”行为的产生。

3、怎样做: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不要对孩子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这很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模仿家长不正确的行为。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这不但难以让孩子心服口服,更容易把孩子引向不正确的道路。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当然,是“坏榜样”还是“好榜样”,就取决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了。

4、父母不纵容:父母的溺爱与纵容也会培养或间接鼓励孩子的暴力行为,有的父母在孩子被人欺负了时说:“不要怕,你也狠狠地揍他。”此时的父母,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传授攻击性行为,是在教孩子错误的处理方法。

不帮孩子推卸责任:在生活中有一种家长,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做家长的赶紧把他扶起来,生怕孩子哭,就踩踩地板说:“臭地板,坏地板,让宝宝摔倒了。”要是孩子碰到了桌子,家长就打打桌子说:“桌子不好,碰到宝宝了。”总之,什么都是其他人的错,孩子自身是没有责任的,什么事都怪别人,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就产生了一种不良影响,什么都是人家不好,没有自己不对的,碰到一点事就怪别人,攻击别人。

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和谐正向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适宜的心理、物理环境,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通过强化加剧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

父母的温情:父母对孩子的温情、适度的要求以及彼此一致的反应等能够促进孩子行为的健康发展。如父母婚姻关系好、家庭氛围融洽,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敏感度高、积极教养行为较多,孩子的行为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则孩子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就较多。

(二)电视等传媒的负面影响

1、镜头:晓黎和悦悦在楼下玩游戏,两个人一个人当灰太狼一个人当懒羊羊,你追我赶的玩得可开心了。玩着玩着,只见晓黎大叫一声:“懒羊羊,我可抓到你了。”然后使劲把悦悦推倒在地上,叫道:“哈哈,有羊肉吃了。”被推倒在地的悦悦,痛的大哭起来。

2、解读: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孩子与这些传媒的接触越来越多。有些家长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不加任何指导和选择。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给幼儿提供了样板,尤其是一些电游中的暴力动作游戏,更具有负面影响。孩子的特点是好模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后学会了“暴力”行为。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同伴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不加分辨地模仿。

3、怎样做:做好过滤器:看起来似乎天真无邪的动画片和其他所谓的儿童节目里其实经常充斥着叫喊、威胁、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监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如果电视节目里出现了你认为不好的内容,要和孩子谈一谈:“你看见那个孩子了吗?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把朋友推开,那样是不对的,是不是?”及时给孩子指出不对的地方。对孩子所看的电视节目和影像作品,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过滤,让孩子远离不好的内容。

4、活动多样化:孩子本来就不宜多看电视,因此,家长可准备多样的活动,让孩子自愿离开电视。如带着孩子进行一些有趣又轻松的亲子游戏,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手工,甚至在做家务时让孩子当个“小帮手”……用一些有趣的事情,将孩子从电视机前吸引过来。

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有些家长自己爱看电视,也喜欢带着宝宝一起看,觉得在自己娱乐的同时也照顾了孩子。实际上,大部分的节目都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里面会有许多攻击性以及暴力甚至血腥的镜头,会让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认为,成人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些行为是正确的。

二、五种方法巧应对

美国心理学家杰拉德?帕特森观察了一些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培养了攻击性儿童的家庭内部相互作用特征,据此提出了一套家庭教育原则。这套原则的要点是:

1、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YjS21.COm

2、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3、用一种冷处理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关在他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

4、监控孩子表现不好的行为,建立一套分数体系:孩子做得好,便可得到好分数、奖励或某些特许;表现不好,就得不到这些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行为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讨论;

5、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积极鼓励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关心的情感。

帕特森进行了几年的追踪,他发现,当家长采用了这一原则之后,儿童的偏常行为大大减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可怕的家庭“软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和孩子每日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亲人,更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说法。尤其对于情商培养,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高情商的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氛围,甚至于社会大环境。但是,面对独生子女这样一个国情,我们从孩子身上感受到的来自家庭的“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什么是“软暴力”

“软暴力”包裹着“爱”的外衣,从里到外由爱而生。家长们以爱的名义温柔并残忍地剥夺了孩子们很多正常的权益,甚至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这种“软暴力”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着,家长们却在冥思苦想救拔孩子脱离“苦海”的解决之道,殊不知那只扼住孩子脖颈的手正是自己爱的双手。

案例分析:

1.小朋性格内向,甚至有些懦弱。一个男孩子柔弱的像个小姑娘。每天早上到教室门口时必要抱着妈妈痛哭一番。老师建议妈妈:与其让孩子一次一次的痛苦,还不如和孩子讲清楚“上学是件好事,标志着你长大了,妈妈替你高兴”之类的话,对孩子进行鼓励,并用妈妈高兴的表情感染孩子。作为老师的妈妈也很明白这一点,但就是见不得儿子的眼泪——孩子一落泪,妈妈比孩子还要心痛,一次一次的“说好了。。。”一次一次无原则的妥协,换来的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眼泪和妈妈随之而来的担心和焦虑。妈妈的焦虑又被孩子看到眼里,反作用到了孩子身上。

更揪心的是,小朋的眼泪应用领域还很广泛:比如小朋只愿意和同一幼儿园来的一个小女孩坐在一起,只要老师换座位,小朋就会拿起他擅长的武器——“哭”来讲条件。“老师,我不要和他坐一起。我要和小美坐一起。呜呜~~~~”。遇到其他不随愿的事,小朋也会选择默默流泪的方式进行表达。

2.小友的妈妈因为怕孩子不适应,干脆开学前几天就没让孩子上学。果然,传来了小朋入学的种种描述,小友妈妈笃信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反正大学也没开学,跟孩子在家腻两天。

这一天,好容易妈妈做好了思想工作(儿子的,也许更多的是自己的),把儿子送到了新的班级里。一上午没有离开学校,在学校的一楼徘徊复徘徊。问及原因时,妈妈说:“跟孩子说好了,前3天中午接走。”让孩子慢慢一点一点过渡适应。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一天中午,孩子顺利的被妈妈接走了。

第二天中午,妈妈又来接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诧异地说:“妈妈你怎么来了?我今天中午不想跟你回去!我喜欢这里,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吃饭、睡觉。”

不是答应儿子三天中午都要接回家吗?怎么能食言呢?古有“曾子杀猪教子”呀!正好告诉孩子什么是言出必行嘛。妈妈好说歹说还是把儿子接走了。

指点迷径:

教育理论谁都不缺,只是事情赶到自己孩子头上,作为父母的怜爱就溢于言表,我很能理解,但却真的无奈和痛心。殊不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或者主观认为孩子不行,而过于主动周全的保护孩子,像超人一样第一时间满足孩子们大大小小的所有要求,无异于滥用抗生素——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被改变、孩子对社会正常的免疫力被破坏、孩子人生探索中最宝贵的实践财富被剥夺、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坚强被消磨殆尽……!到最后,家长们却还抱怨自己的孩子独生、不独立——在学习上懒、依赖思想严重;生活上低能,无法放心!

殊不知,这个结果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家庭“软暴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自认为不幸福的孩子和一个又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放开手,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

孩子的“矛盾”行为是有原因的


每天的自由活动一直深受孩子的喜爱,在这个宝贵的时间段,孩子们可以自主性的选择游戏材料,和小伙伴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可是,最近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中的常规较为混乱,有争抢玩具、吵闹、大声嚷嚷等现象,玩具玩完后不懂得自觉有序地帮忙收拾……

今天和往常一样,自由活动开始没过多久,孩子们游戏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响,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对着孩子提醒到:“找个地方轻轻的玩”“安静点”,但情况没有改变,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

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会发出这么闹的声音呢?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稍微安静点游戏,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

,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在玩飞行棋。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孩子们非常喜欢玩飞行棋,可是现在飞行棋只有4个孩子玩,很多孩子也想玩,但是没有了。所以徐子恒想去玩区角材料里磁铁这份材料,他为了躲避老师的视线,居然钻在桌子底下玩磁铁,但是被潘岩阻止了,潘岩说“老师说的,自由活动的时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你不能玩区角里的材料的。”“可以,我想玩飞行棋的,但是你们不肯跟我玩,我只好玩磁铁呀。”旁边的唐忆心也说“不可以玩的”。“可以的”。“不可以的”。于是他们的争吵声越来越响。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我对孩子们说:“自由活动的时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没有玩具的时候,也是可以玩玩区角里的玩具的。但是徐子恒没有玩具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跟他一起玩呢,他也很想玩飞行棋的。”潘岩听了我的话,对徐子恒说:“那我的飞行棋和你一起玩。”“好的”徐子恒开心的笑了。我连忙说:“你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发生矛盾有问题的时候,自己来解决,但是声音要轻轻地,不要影响到其他小朋友。”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矛盾”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

教育随笔:矛盾中产生的思考


前几天,小朋友们反映要要爱告状,我并没在意,我想小朋友这么小,他们之间有点矛盾告状很正常。这几天,我们三个老师都有同感,要要老爱告状,动不动就告状。哪个小朋友碰他了,谁又挤他了,又推他了,谁踩他脚了,谁对他吹气了,谁拿水彩笔了,问题很严重.要要告状的嗓门也比原来越大,好像吃了多大的亏一样。我把要要叫过来谈了一会:要要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告状呢?要要理直气壮的说:他们老是欺负我!我又问:他们是怎么欺负你的?要要就没犯过错误吗?为什么你犯错时其他小朋友没有告你的状?请你好好想一想,是小朋友故意碰你、故意踩你的脚吗?那你欺负别人了吗?你碰过别人了吗?你碰了别人,他们是怎么做的?要要坏坏的一笑,低着头小声的说:是他们先碰我的。我耐心的说到:要要是个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小朋友也很喜欢你,你要学会原谅别人。要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要互相帮助,相互谦让,这样你的好朋友会越来越多的。

通过要要小朋友告状这个事情,我认识到,老师要时刻观察孩子们的举动,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调解,这样不仅帮小朋友解决了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及时调整小朋友们的不良心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果,用另一种心态来重新审视孩子的告状,能让老师了解到每一个角落里的情况,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帮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说得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状不正是说明他们具备了一种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吗?

插队的原因


每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都要排队喝水,但是这一次喝水时却传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书铭你在干嘛!”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书铭挡在了杯子柜前,由于书铭的个子长得又高又大把小朋友们都挡住了,后面的小朋友由于着急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想把书铭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他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书铭不让我们拿杯子。”“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书铭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书铭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要喝水,我太渴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书铭排前面”。这时文静的文宣愿意让书铭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书铭,小朋友们对你真好!”在我的一再启发下书铭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需要变通。

尿裤子的原因


班级里的张紫伊小家伙因为一开学身体不好,又加上是早产儿,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较弱,所以小班一开学都没怎么来上幼儿园,要么就是时不时隔几天来一下,所以小家伙的入园焦虑就一直存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要一上幼儿园就会尿裤子,特别中午睡觉时刚刚才去厕所小便好,出来不到两分钟就又尿床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是不是孩子故意的,因为只要把被子尿湿了就可以回家了,所以跟家长也反馈好,希望家里能多做做心理工作。但是一直没什么改变。

有一回在外面散步时她要小便,于是我带她去中班的卫生间去小便,突然发现她小便竟然是尿一下停一下,再尿一下的。由于小班都是用马桶,所以以前也没发现。所以难怪她会不停尿裤子,原来是因为根本没尿干净。晚上下班后立马联系他们家长,咨询孩子在家平时小便的情况,知道在家是正常的,最终确定孩子会尿裤子是心理原因,是因为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身体由于紧张过度,平时小便都不敢放松。

第二天她来到幼儿园,我第一件事就走过去坐在她旁边跟她聊起天来,问她最喜欢哪个玩具,认识了哪些好朋友等等,慢慢的小家伙说的越来越多,还把自己家里面爸爸经常玩电脑,妈妈就会经常骂爸爸等事情都说给我听。于是我趁机也跟她说,那今天我们做一个约定,今天你都不会尿裤子的话,陈老师奖励你一颗小红花,还跟她拉了勾勾,她很愉快的答应了。

令我惊讶的是小家伙真的做到了,一整天没有尿过裤子,放学的时候,很开心的来问我拿小红花,还跟我说:“我明天也不尿裤子,老师你还奖励给我吗?”我痛快的说当然可以。

游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产生着影响


一天下午,幼儿离园听到这样的话。妈妈:“今天学什么了?”幼儿:“老师领我们做游戏了。”妈妈:“怎么天天玩游戏啊,也不学点别的。”听了这位母亲的话,不难理解,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使孩子更聪明。可他们忽略了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时期,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时期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究竟能否学到点什么?我谈一点个人看法,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培养幼儿。如:教大班幼儿玩《我当老师》游戏,有意识地安排胆小不敢在集体面前说话的幼儿当老师。幼儿能在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中模仿老师的举动,有的教一首儿歌,有的教唱歌,有的教跳舞,有的幼儿在黑板上认真地写出自己学会的字教别的幼儿认读......。幼儿在愉快的玩玩之中消除胆怯心理,性格逐渐得以改变。另外有目的地让好动的幼儿在游戏中担任安静和认真工作的角色,如售货员、图书管理员、医生等,使幼儿的一些举动得以克制,这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是有利的。音乐游戏直接培养了幼儿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无论哪种游戏幼儿无拘无束地玩,心情舒畅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性格。

幼儿时期是幼儿在体格、个性、思想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乐趣,也是培育幼儿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游戏对教师来说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近几年,虽然我市的幼儿园发展很快,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幼儿教育的教育数量和质量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学前教育仍是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促进我市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我市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我市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目前影响我市幼儿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比较严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在我市乡镇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和办幼儿园中还很严重。如: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缺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面试,按文化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成长有严重的危害性

一是违背幼儿天赋天性。把幼儿当作小学孩子教,过早开发幼儿智力,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束缚在座位上,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

三是过早地介入理性教育,会好心办坏事,给幼儿精神压力,影响孩子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幼儿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是抹杀幼儿创造性。相对于幼儿来说艰深的内容和死板苛严的教育方式,使幼儿生命发展过早定型、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由被极大缩减。

五是剥夺幼儿幸福生活。不但剥夺了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会影响今后人生对幸福的感受。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胡写乱画,则会破坏这张又新又美图画的形成。教育适当科学会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则会误人子弟,使孩子伤在起跑线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举措

第一,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要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中小学校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才可转入学前教育。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或中小学教师没有幼教培训合格证不能从事幼儿教学。幼儿园园长必须要有园长培训合格证。

“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一般还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尤其是是缺少合格的保育员。要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配备教师和保育员。

要加强对园长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的在职培训。市县师训部门、基础教研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要向幼儿教师倾斜,坚持全员培训、多轮培训,尽快提升幼儿园长和教师、保育员的素质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保教育儿理念,按幼教规律进行保教活动。

第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实施幼儿保教活动

幼儿园(含学前)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第三,教育督导部门和基础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督导和指导。

市、县、乡要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监测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

第四,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幼儿园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第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小学如违规进行入学考试则会诱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第六,加大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

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有责任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幼儿园要坚持正确的育儿导向,不要迎合一些家长的错误育儿要求,不能被一些家长的错误认识所绑架,误导幼教办学方向。

不喊“到”的原因


我们幼儿园在早上孩子们吃完早点以后都会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会大声喊“到”。小朋友喊“到”可有意思了,赵环喊的“到”很不清楚,介于到和赵之间的音。石芳君喊的声音很细但很高。王耀辉喊“到”的声音又粗又大,李秉洋喊“到”的声音又细又小。杨婧涵喊“到”的时候,还会把“到”拐个弯喊,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张晓坤小朋友喊完“到”以后总喜欢左右看看,看到没人注意他就立刻坐下。从小朋友喊“到”的声音里,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而且不用看就能分辨出是谁的声音。但也有的小朋友,开始喊“到”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喊的“到”。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名叫王锦浩,这个小朋友个性很强,遇到他不愿做的事情就什么也不说了。这天,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一动也不动,我连喊了三遍,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于是我说:“咱们班没有王锦浩是吧?那我在他的名字上画个记号,今中午就不分他的饭了。”说完我偷偷看了他一眼,这一招也不管用,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又说:“王锦浩,你不会说话是吧?不喊“到”中午就不用吃饭了。”说完我又点了一遍他的名字,他还是不出一点声音,当时我的火就上来了,刚想发作但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批评,批评反而不管用,于是我走过去,蹲下身子对他说:“你是不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喊?你跟老师一块喊好吗?”我看到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喊“到”,但这一次他的声音很低,我对他说:“下次高一点老师和小朋友就都能听到了,当我再一次点他的名字时,他终于喊的声音大一点了,他喊完以后,孩子们自觉地给他鼓掌了,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在喊到的时候,就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试着和孩子谈心,消除他心中的顾虑,这样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

教育笔记《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导读: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
    2021-10-30 阅读全文
  •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五大原因 儿童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与家长们分享一下。 (1)推脱责任 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
    2022-02-28 阅读全文
  • 过早入托的孩子或有暴力倾向 个案 姓名:多多,年龄:4岁半 入托年龄:1岁2个月 多多1岁刚过就被送进幼儿园读全托。 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多妈妈表示没有发现多多有暴力倾向,“有时老师会投诉说他欺负别的孩子,但是情况也不多,三四...
    2021-03-12 阅读全文
  • 孩子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不少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暴力倾向,比如在幼儿园欺负其他小朋友,有时候家长说几句,孩子就会动起手来,尤其是男孩子,喜欢学习武打片里面的各种动作,面对这个情况,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呢? 有的家长甚至反映自己的...
    2021-11-19 阅读全文
  • 宝宝暴力倾向与教养方式影响有关 导读:我国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年龄正呈现低龄化特征,一些孩子只有三四岁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你也正在为自家或周围有这样的“坏孩子”而苦恼吗? 近来,网上关于“儿童暴力”的视频屡见不鲜,人类的丑恶一面本不该在...
    2021-11-26 阅读全文

导读: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

2021-10-30 阅读全文

儿童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与家长们分享一下。 (1)推脱责任 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

2022-02-28 阅读全文

个案 姓名:多多,年龄:4岁半 入托年龄:1岁2个月 多多1岁刚过就被送进幼儿园读全托。 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多妈妈表示没有发现多多有暴力倾向,“有时老师会投诉说他欺负别的孩子,但是情况也不多,三四...

2021-03-12 阅读全文

不少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暴力倾向,比如在幼儿园欺负其他小朋友,有时候家长说几句,孩子就会动起手来,尤其是男孩子,喜欢学习武打片里面的各种动作,面对这个情况,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呢? 有的家长甚至反映自己的...

2021-11-19 阅读全文

导读:我国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年龄正呈现低龄化特征,一些孩子只有三四岁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你也正在为自家或周围有这样的“坏孩子”而苦恼吗? 近来,网上关于“儿童暴力”的视频屡见不鲜,人类的丑恶一面本不该在...

2021-11-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