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绝不能吃亏”的思想要不得

发布时间:2020-12-07

幼儿园不得教哪些内容。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绝不能吃亏”的思想要不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不能吃亏”的思想要不得

据报道,一所幼儿园的小班,在新学期安排的第一节集体活动课是,让孩子们玩玩具。老师把装玩具的箱子搬到活动室以后,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玩具,好吗?”“好——”小朋友们齐声回答。

老师继续提出要求:“小朋友们,等一会儿,大家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人一个人地到前边来取玩具。每人只取一个玩具,记住了吗?”“记住了——”孩子们大声说。

谁知,孩子们嘹亮的“记住了”的话音还没落,全班三十个孩子,就一窝蜂似地争先恐后地上前去抢玩具。尽管孩子们的家里都有许多许多好玩的玩具,但在孩子们的心里,总认为别人家的东西是好的,别人家的玩具一定是很好玩的。

那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玩具,对孩子们可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刚才老师的要求全都当成耳旁风,有的孩子一下子拿了好几个。剩下的玩具没有什么好玩的了,后边的孩子没有拿到,上手就夺,拿到几个玩具的孩子就紧紧抱着不放。孩子们扭成一团,玩具也散落了一地。

出现这种局面,是老师始料未及的。老师一个劲儿地大声说:“小朋友们,不要抢,不要抢!”但孩子们似乎什么都没有听见,继续玩命地争抢。当时,竟然有十多对孩子,为了争夺玩具双方僵持着,四目怒视,各不相让。

有的小孩子为争抢自己喜爱的玩具,甚至对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全活”——连推带打、又踢又抓等。有哭的,有闹的,哭声吵闹声交织在一起,活动室一下子就乱成了一锅粥。

家长的训示:“谁要打你,你就更厉害地打回去!”

更使在场老师惊讶的是,当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被一个小男孩硬抢走时,那小女孩毫不示弱,竟然上手就“啪”地一声,给了那个小男孩一个干脆、响亮的耳光!把老师吓了一跳。

当老师赶紧把那个小女孩叫到旁边,低声但很严肃地问她为什么打小朋友时,她竟然振振有辞,理直气壮地说:

“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听了孩子这样一番辩解,老师一脸无奈,只能苦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据幼儿园小班老师反映,现在的家长和过去的家长可不一样。过去,家长教育孩子都是说遇事要互相谦让,不要挣抢,让着小朋友的乖,是好孩子。

现在可好,九成以上的新生家长,都曾经直接明示或者暗示过孩子:“该争的时候要争,该抢的时候要抢,不要怯阵。不争不抢就要吃亏。”甚至指使说:“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厉害地打回去!不要手软!”

坦率地说,我是不赞成这样教育孩子的。小孩子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是为将来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演习”,幼儿园应当是个“演习场”。要与别人和谐相处,没有谦让的品格是不能被社会所接纳的。

家长明示“不能吃亏”、“不要手软”的原因分析

有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不要手软”的意识,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年轻父母的“身份”和经历有直接关系。

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身上,有两个令人瞩目的标签:一个是“八0后”,一个是“独一代”。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绝大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在特殊年代,具有特殊的身份,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他们出生在盛世,很早就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受教育年限多,文化程度高,思想解放不保守,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没有经历过风雨,对己对人没有承担过责任,社会责任意识差,心理年龄年实际年龄不相符。他们成长的年代,陈旧的道德传统被打破,新的道德思想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对传统美德并不很了解,盲目地全盘否定,道德思想状况比较混乱。

他们是家里“绝无仅有”的一棵“独苗”,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共处、合作,谦让、友爱、团结、互助的经历。在家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是在“被关注”、“被呵护”、“被恭维”中长大的,自我中心意识突出,眼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他们做了父母以后,面对宝贝似的“独二代”,他们自身的经历和道德修养状况,不能不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养态度。

第二,跟孩子数量少也有关系。

过去,家里孩子多,家长没有心思把孩子看得那么珍贵。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终究有人替自己看孩子,可获得了解脱,感到非常放心。

现在可不同了。绝大多数家庭还是只有一个孩子。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孩子少更宝贵。在许多年轻父母眼里,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疙瘩,“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怎么爱才好。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虽然能学到在家里学不到知识和能力,但很不放心。生怕孩子过不惯集体生活,受别的孩子欺负。孩子要是受到别人的欺负,疼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上。

为了避免在家长看不到的时候受委屈、遭磨难,便鼓动孩子遇事不要示弱、谦让,该争要争,该抢要抢,要还击,不能吃亏。

鼓动孩子“以牙换牙,以眼还眼”不是对孩子的爱护

其实,这样教育孩子,不见得能占什么便宜。现在有的独生子女真够可以的,小霸王似的,不管什么好处和利益,就得自己是头一份儿,别人都得让着他,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谁也不能侵犯。“该出手时出手,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孩子在家里,大人可以一切都顺着、让着。可到了幼儿园,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你说:谁该顺着谁,谁该让着谁呀?

要是遇比自己弱的对手,大打出手,那是以强凌弱,不道德,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打伤了别的孩子,家长不仅要负责赔偿,还得要丢人、现眼。

可要是遇上势均力敌的对手,相互斗殴,会两败俱伤;如果要是遇上比自己更凶猛、更狠毒的,更不要命的,最后吃亏的恐怕还是自己。

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就灌输“绝不能吃亏”的思想,鼓动孩子“以牙换牙,以眼还眼”,这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爱护,还会埋下别的隐患。

比如,有一个小孩子特别的任性,当着外人的面让妈妈下不了台,把妈妈给气急了,妈妈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

妈妈万万没想到,孩子反手就给了妈妈一个脆生生的、响当当的耳光。

妈妈一下子愣住了,捂着火辣辣的脸,气势汹汹地质问:“你怎么敢打妈妈?!”

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是你教我说,谁要打我,我就打谁吗?”

妈妈瞠目结舌,好久没有缓过神来。自己种下的苦果,还得自己吞咽。

我很希望孩子的这个耳光别白挨,能让家长从中明白点儿什么。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吃苦教育要不得,家庭教育需多元


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吃苦教育”的国度,中国人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育信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吃苦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家长进行过分的“吃苦教育”,例如一些不合要求便体罚,使学生身体、心理都不堪负重。这种所谓的“吃苦教育”,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也是违背教育宗旨的。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谨防“吃苦教育”极端化!

2012年初4岁“裸跑弟”爆红网络。一名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幼童,以他自己的独特裸跑方式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迎接2012农历新年。这个4岁的小男孩脱掉自己的内外衣裤,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全裸快速地跑入美国纽约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跑步大约持续了5分多钟。小家伙刚开始带着点哭腔跟爸爸要“抱抱”,不想再跑了,很快孩子的头上都挂满了雪花,可最后还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地在雪地上裸身做了个俯卧撑才结束,身体上沾满了洁白的雪。

专家有话: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因为“温室效应”,依赖思想严重,意志薄弱,遇到一件小事便畏首畏尾。因此,我认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吃苦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但与此同时,要警惕“吃苦教育”的极端化倾向,一些不合要求便体罚,使孩子身体、心理都不堪重负的教育方式,必须予以禁止。因为这种所谓的“吃苦教育”,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也是违背教育宗旨的。吃苦教育不等于体罚教育!

2006年暑假,位于杭州四宜路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引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这是一家只招收6岁至13岁、家庭有经济实力,且调皮捣蛋男孩的培训机构,因其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和“奖罚分明”的特殊训练方式,尤其是罚吃辣椒酱、黄连甚至挨鞭子的另类惩罚手法,在让一些家长收获“欣喜”的同时,也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专家有话:针对“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如此多的家长趋之若鹜,却在事实上反映出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培养意志力教育的欠缺。“西点”的出现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磨难教育”的需求。然而在我看来,“磨难教育”决不等于“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须知,在教育、管理中采用体罚,无论是否得到家长的口头或书面授权,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鞭打”教育很可能会矫枉过正,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孩子的心里其实已经够“苦”

2011年网络上曾报道过,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送来3名小学女生,个个脸色惨白,不断呻吟,一人脸上还有明显的擦伤,嘴巴不断出血。据了解,这三名女生都才10岁左右,相约跳楼后被送医院急救。据称,她们觉得“跳楼死了就不要写作业了”。

小小年纪,天真活泼的年代却因为作业做不完而痛苦,值得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思考,这也警醒人们要高度关注学生作业量过大的问题,切实给学生“减负”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

专家有话:现在的孩子,身上确实有一些共同的毛病,如娇生惯养、独立性差等。但是,这些毛病无一不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与其送孩子去接受“吃苦教育”,还不如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此外,虽然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让人感觉他们生活得十分幸福,但实际上他们却压力很大,心里有很多苦楚。目前,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家长所关心的只有学习成绩而已。孩子平时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到了节假日,又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在等待着他们。没有玩耍、没有自由,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的成长过程能说是幸福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不应该让孩子去接受什么“吃苦教育”,反而应该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苦恼,让他们快乐成长。

教育孩子,“昙花一现方式”要不得


看着我家的昙花打了一个骨朵,两个星期后,突然在晚上7点绽放了。我们一家人忙着拍照,乐于欣赏。都说昙花一现,可见昙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这也是昙花为什么在人们心目如此高贵吧。那是因为它的辉煌时刻就是一瞬间。既然昙花一现,我们全家都不想睡觉了,一直观赏到11点,仍然是鲜花怒放,我们都熬不住了,期待也许我们的昙花能开24个小时呢,明天起床再看也可以的。可是第二天起床,我们都大失所望,昙花只剩下一个凋谢了的骨朵。这颗昙花养了两年了,今年才开花,而花期只有8个小时左右。想想孕育了两年就只等这8个小时的辉煌展示,真是难得的可贵。

感叹之余,让我突然想到了我们教育孩子是否也是这样。

先说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昙花一现式的教育方式吧。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老少的饮食起居。对于孩子,我们都感觉遗憾,没有尽力把时间给孩子一些。哪怕是几句话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哪怕是陪着孩子下盘棋,哪怕是关注一下孩子近期是否快乐…总之,很多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但是有一天,突然孩子的老师打来电话了,找你告状,你的孩子在校的劣迹表现,更为可气的是你看到孩子考试不及格。于是我们家长火冒三丈,把孩子一顿臭骂,一顿狠揍,还美其名曰:“我两天不教训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狂批一顿,家长该喝酒喝酒,该应酬应酬,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再也不过问孩子的学习。

这种“昙花一现”的教育方式,我们家长都有过吧。其效果是很差的,孩子口服心不服。而且我们没有从根本上给他分析原因何在,更没有告诉他今后应如何改正。

我们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踏上了育儿的漫长之路,其中的辛苦,喜悦,困惑,无奈,我想做了父母,其中滋味才会晓得,而且都领略过的。那么我们几年,几十年的辛苦就像孕育昙花一样,需要我们平时精心的去呵护,去施肥浇水,锄草捉虫。而收获也就是一刹那的瞬间,那育儿的辉煌也是“昙花一现”的。

所以,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切忌拔苗助长或急功近利。“昙花一现”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而我们的收获会像“昙花一现”那么辉煌和高贵的。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去做的五件事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去做的五件事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孩子没有错,但千万不能过度,过度了就变成溺爱了,我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行为,一定要制止,绝不能手软。

一、得不到的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给家长的建议: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二、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给家长建议: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撒泼、哭闹也没有用。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三、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给家长的建议: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继续玩闹,不肯睡觉。

给家长的建议: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上学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五、说谎

6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是家里的猫干的。

给家长的建议: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孩子说实话后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绝不能这么哄孩子,简直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这几种不能用来哄孩子的方法,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都中招了。

教育孩子可是一门大学问,在这个不主张打骂的时代,只能用讲道理来哄孩子了。但你知道吗?哄孩子也是讲究方法的,以下这些话在育儿过程中千万要杜绝!

吃药不苦打针不疼

“宝宝乖,吃一口,这药是甜的。”“别怕,打针一点都不疼,一下子就好了。”不管是喂药还是打针,总看到有些父母这么哄孩子。

想要孩子乖乖打针吃药,的确很让人头疼。但家长不能为了哄孩子,就要借助谎言来让宝宝接受。有了第1次,第2次,等第3次再要宝宝乖乖就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打针有一点疼,但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也可以给宝宝打气:“如果你忍住不哭,一定是个勇敢的宝宝。不过哭了也没关系,有妈妈在。”

等下次、等以后……

“妈妈,我们去公园玩吧?”——“等下次有时间了,我们再去!”

“爸爸,你这周答应陪我去放风筝的!”——“爸爸这周要加班,等下次吧。”

在生活中,我们对答应过宝宝的事情总会因为忙,推延到下次或者以后,然而却再也没有下文了。。最好的教养方式是父母自身的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总不遵守承诺,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行为向导。想要孩子下一次再相信你,想要再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可就难了!

千万不能告诉妈妈

“这是奶奶给你的零花钱,千万不要告诉妈妈!”

“走!爸爸带你去吃冰激凌,但要保密,不能告诉妈妈哦!”

为了讨孩子欢心,很多家长往往趁妈妈不在的时候,常常给宝宝做一些平时妈妈不让吃或不让做的事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庭也会分配红脸和白脸的角色,但观点不一的教育方式,不但教孩子学会撒谎,还会妨碍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其实,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其他家长可以征询妈妈的同意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做。

等你长大就懂/知道了

“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呀?”——“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爸爸,人为什么不能飞呢?”——“嗯,这个,等你长大就懂了!”

孩子的世界充满童真,总会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当孩子向家长询问一些难以回答或者敏感的话题时,家长总会用“等你长大了就懂了”来糊弄。其实,这种回答不但没有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还会阻碍他们继续探索的欲望。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认真回答孩子的每一个提问,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你是最聪明、漂亮、帅气的孩子

当宝宝穿上新衣,家长总忍不住的夸赞:“我闺女最漂亮了!”“我儿子最帅了!”

宝宝把积木向妈妈展示,妈妈立马说:“好厉害呀,我儿子是最聪明的宝贝!”

表扬鼓励孩子本没有错,每个宝宝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最好的!不过当你在夸自家漂亮或帅气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外貌的重要性。

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用聪明来表扬,要肯定宝宝的努力和付出,希望下次可以完成的更好。因为容貌是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随着交往的扩大,宝宝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聪明,如果有一天听不到这些称赞,那么他一定是不自信的。

再哭,妈妈不要/喜欢你了

“不要再哭了,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我们家没你这样的孩子!你有本事再做一遍试一试?!”

这种说反话的表达方式的确对宝宝很奏效,但使用不当的话只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让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假装要遗弃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会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孩子,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都怪**弄疼我家宝宝,打他!

宝宝刚学会走路,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大哭起来。家长冲过来把宝宝抱起来,忙“安慰”道:“宝贝很疼吧?都怪这个凳子,把宝宝绊倒摔疼了,我们不要它了,好不好?”说罢,还装模作样的用手打了几下凳子。

孩子被绊倒是因为动作发展还不成熟,视力和动作协调还不熟练。家长一味的把原因归结于凳子,不但会让宝宝学会推卸责任,还让他们从小埋下一颗复仇的种子。以后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学会找各种借口,并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家长要告诉他,下次走路的时候,脚下有凳子要绕开走。

表演之后才有奖励

亲朋聚会时,孩子永远是目光的焦点。这种场合,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把才艺班学的本领,给大家展示一番。于是常诱导说:“如果给大家表扬唱歌/跳舞,妈妈就奖励冰激凌吃。”

让孩子展示才艺原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宝宝的胆量和信心。但如果用物质诱惑来强迫宝宝做不愿意的事情,只会让孩子没有原则的屈服,家长应该征询宝宝的意见,若宝宝愿意表演,家长可以给予口头鼓励,如果宝宝不愿意也无需强迫。

我这都是为你好!

现如今,很多家长从小就为孩子做各种选择,尤其是各种才艺兴趣班。每当孩子不满的时候,不好好学习的时候,不去上课的时候,家长总会说一句“我这是为了你好!”

毫无疑问,每个家长的动机都是好的,但实际结果其实并不理想。孩子会因为这句话背上无形的压力,有些还会变的非常逆反。兴趣才艺班可根据宝宝的爱好进行选择,如果家庭中没有懂乐谱的,就无需强求宝宝在音乐上有超强的造诣。

育儿观念:《绝不能对孩子讲的16句话》


育儿观念:《绝不能对孩子讲的16句话》

作为家长真的不容易,不能鲁莽的打骂孩子,也不能太过溺爱。其实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以一颗平常心和孩子交流。

以下16句话,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说出口,但却会对孩子造成潜在的心灵伤害,需要特别注意。

⒈“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

让孩子学会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非常重要,如果经常对孩子这样讲,最终孩子会成为一个无法自如表达自己情感的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少吗?)。

⒉“这哪是男孩儿/女孩儿应该做的事儿啊!”

不要在孩子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阶段,就武断的对其否定。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或是女孩儿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好吗?

⒊“未来如果你有一个和你一样的孩子,你就明白我的感受了!”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点儿意思,但是它会让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把这个孩子养大的过程并不快乐,而且还蕴含着一种深深的恶意:希望孩子将来遭受同样的痛苦。

⒋“你的妈妈/爸爸是个傻X(或类似)”

也许她/他真是,但是你不能老是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说给孩子听。而且如果老是听你这么说,孩子就会认为这样评价一位家庭成员是很正常的,同时,孩子潜意识里其实也觉得自己也是一样的人,导致无法接纳自己。

⒌“你的性格比较内向,而你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比较外向。”

这么说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在内向或是外向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并且觉得自己只能是这个样子。

⒍“闭嘴!”

所有人都不喜欢别人这样说自己,至于孩子,他们应对的方式是不再信任你、不会再对你说很多。

⒎“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你的姐姐或是哥哥一样?”

这当然是在人为制造兄弟姐妹之间的隔阂,矛盾。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记住你的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是不一样长的。

⒏“有本事你就一直哭,我看你哭到什么时候!”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感受到你不愿意再与他进行交流。无力和恐惧感会让他/她持续难过下去,而这已经和最初为了什么而哭无关。最好的方式是告诉孩子我看到了你的难过/委屈.....,你的陪伴、平静和同理很重要。

⒐“为什么你没有一件事能做好!”

每个人都是从试错当中积累经验的,你这样一说,孩子就没有勇气去尝试,当然就会进步的很慢了。

⒑“这有什么可怕的,去试试!”

你告诉孩子这没什么可怕的丝毫不会让他/她感觉好一点儿,同时你在否认孩子的感受,无视孩子的存在,相反,你应该问孩子,你在怕什么,能告诉我吗?

⒒“这就是你不听话的后果!”

在你告诉孩子不要跑,结果他/她还是在跑而且摔倒了的时候,你可能会这么想。但是如果你这么和孩子说了,那就是白白浪费了一次他/她可以获得体验成长的机会。

⒓“怎么能这样做,你是一个坏孩子”

相信大多数家长不会和孩子说这句话。在孩子真的犯了错误,并且理应被教育和纠正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的是,这件事情是坏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人不等于行为,家长无法接受的是事情,而不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

⒔“我不喜欢自己的长相”

你以为这么说自己不会对孩子有影响?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的外表更自信的家长,孩子也会变得更加的自信。

⒕“我数学也不好,这孩子随我”

得了,有了你这句话,孩子的数学是好不了了。

⒖“你别弄,你弄不好,我帮你弄(诸如此类)”

让他们自己刷牙、系鞋带、完成作业,只要交给他们,都能学得会。如果你老是帮他们做,结果就是所有的事情孩子都无法独立完成。

⒗“还是XX时候的你更好”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话没什么,但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她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而且还会不停的反思自己到底为什么变得不堪。

家园共育《“绝不能吃亏”的思想要不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不得教哪些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 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
    2021-01-29 阅读全文
  • 吃苦教育要不得,家庭教育需多元 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吃苦教育”的国度,中国人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育信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吃苦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 但与此同时,网...
    2021-04-03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昙花一现方式”要不得 看着我家的昙花打了一个骨朵,两个星期后,突然在晚上7点绽放了。我们一家人忙着拍照,乐于欣赏。都说昙花一现,可见昙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这也是昙花为什么在人们心目如此高贵吧。那是因为它的辉煌时刻就是一瞬间...
    2021-03-27 阅读全文
  •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去做的五件事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去做的五件事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孩子没有错,但千万不能过度,过度了就变成溺爱了,我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行为,一定要制止,绝不...
    2020-09-29 阅读全文
  • 绝不能这么哄孩子,简直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这几种不能用来哄孩子的方法,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都中招了。 教育孩子可是一门大学问,在这个不主张打骂的时代,只能用讲道理来哄孩子了。但你知道吗?哄孩子也是讲究方法的,以下这些话在育儿过程中千万要杜绝! ...
    2021-08-10 阅读全文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 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

2021-01-29 阅读全文

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吃苦教育”的国度,中国人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育信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吃苦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积极探索。 但与此同时,网...

2021-04-03 阅读全文

看着我家的昙花打了一个骨朵,两个星期后,突然在晚上7点绽放了。我们一家人忙着拍照,乐于欣赏。都说昙花一现,可见昙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这也是昙花为什么在人们心目如此高贵吧。那是因为它的辉煌时刻就是一瞬间...

2021-03-27 阅读全文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去做的五件事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孩子没有错,但千万不能过度,过度了就变成溺爱了,我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行为,一定要制止,绝不...

2020-09-29 阅读全文

这几种不能用来哄孩子的方法,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都中招了。 教育孩子可是一门大学问,在这个不主张打骂的时代,只能用讲道理来哄孩子了。但你知道吗?哄孩子也是讲究方法的,以下这些话在育儿过程中千万要杜绝! ...

2021-08-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