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01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各种形状的图形若干,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教具:房子图两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的四等分

1、师: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可是这今天刮大风、下大雨,把小动物家的窗户纸都吹破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贴窗纸吗?

2、出示小猪房子图

师: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谁的家?小猪家的窗户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小猪要请小朋友把窗户纸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小朋友能做到吗?1、幼儿动手将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进行等分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好一张窗户纸,先把它折一折,分成相等的四份,然后根据折痕剪下来,再拼一拼。

(2)鼓励幼儿选择多种图形来分。

(3)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并自己的操作结果贴在窗户上。

(4)教师总结四等分的概念:将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就叫做四等分

二、学习正方形的多种四等分的方法

1、出示小猫房子图,师:刚才我们把小猪的窗户纸都贴好了,小猪真开心。可是小猫现在还伤心呢,我们也来帮帮小猫吧。看,小猫家的窗户纸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2、幼儿动手将正方形进行四等分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你们能不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窗户纸四等分呢?小猫要请小朋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分,你们来试一试,好吗?

(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并自己的操作结果贴在窗户上。

(3)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四种四等分的方法。

三、幼儿探索长方形的多种四等分的方法

1、出示小兔房子图,师:小朋友的本领让小兔知道了,小兔也想请你们来帮忙,看小兔家的窗户纸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wWW.yjs21.CoM

2、幼儿动手将长方形进行四等分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四等分,分好一种就贴在窗户上,再分另一种,看看谁的分法最多?

3、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不同的分法)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长方形的五种四等分的方法。

5、教师演示长方形的第六种最难的分法。

五、结束活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帮小动物都贴好了窗户纸,小动物们都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忙。那除了这些图形以外,还有哪些图形可以四等分呢?请小朋友等一会在教室里找一找,试一试。

活动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具体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老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现在操作材料上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美。

幼儿百科:分成意思是按比例分配所得,分作,分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吗?有几种分法?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幼儿百科:分解,数学名词,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组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简图和数学图片记分法,使幼儿知道4能有几种分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让幼儿掌握4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4朵不同颜色的小花,每人几张数字卡片(1——4)2:教师:数字卡,图片,花等。

活动过程

1:情景故事:看一看哪个幼儿能把红颜色的花朵分给一组的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师:小朋友老师有4朵粉花分给第二组小朋友,可经怎么样分呢?谁来帮老师来分一分呀?(:找幼儿分别来分)师:下面小组比赛来分,看一看每组有几种不同分法?(幼儿分组分)教师巡视指导。

2:幼儿演示你们都是怎么样分的,到前面来给大家分一分。师,示范用图片引导幼儿完成4的不同分法。

3:小结:4朵不同颜色花朵,可以用3种分法分,指导幼儿读分解式。

4:游戏:找数字师:小朋友数字不见了,哪位小朋友来找一找呀,要按照老师要求去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师:小朋友谁来帮老师找一找4的组成?(让全体幼儿都来参与游戏中去)师:小朋友找的真是太棒了,找数字找得又快又准,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朵小红花,你们都是聪明孩子。

5:情景游戏:师: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到室外玩游戏好吗?师:师和幼儿一起做找花朵和数字游戏,来巩固4的组成的分解。师:小朋友站成圆形,能不能用4的组成“说一说”(幼儿集体说4的能分成2和13和11和3)游戏反复练习。

6:总结: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上的开心吗?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开心?你们学会了吗?(幼儿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师:小朋友们只要你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留心观察,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你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和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幼儿百科:4仅是一个数字,本身并无必然关联寓意,一切的附加寓意仅在于每个人的个人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5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

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

二、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六、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

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在今天开展的数学《学习5的组成》中,我请幼儿用拿5颗花生,然后将花生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幼儿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6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互换为6分成4和2。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2)请几位幼儿上来分成两组手拉手上举组成两个洞,然后请6位幼儿上来带上头饰扮演小老鼠,老师带上头饰扮演鼠妈妈,当“鼠妈妈”说:“天黑了,小老鼠们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别跑进两个洞里,这时让下面的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洞里各有几只小老鼠,然后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幼儿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
    2020-12-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组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简图和数学图片记分法,使幼儿知道4能有几种分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
    2020-12-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5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
    2020-11-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6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
    2020-11-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7的分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
    2020-12-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

2020-12-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简图和数学图片记分法,使幼儿知道4能有几种分法。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

2020-12-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

2020-11-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

2020-11-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

2020-1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