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大班妈妈
发布时间:2020-12-01 幼儿园教案妈妈 幼儿园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幼儿园妈妈教案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她在我上幼儿园前的半年就开始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好让我更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有时生病咳嗽,妈妈更会大半夜不睡觉照顾我,坐着让我躺在她身上睡.妈妈的爱是那么伟大,就像一床棉被,当你寒冷时,给你一丝温暖,妈妈的爱就像一把大伞,无论下再大的雨它也能让你感到”太阳”就在你的头顶.
妈妈爱家人,忙碌的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回去陪爷爷奶奶吃饭,说些开心的话逗的全家哈哈大笑,节假日时妈妈不能休息就让我和爸爸回家,虽然我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每次看到爷爷奶奶的笑脸,我也很快乐!妈妈说:”生活就应该是平淡的,如果都能理解真正意义的平淡,那么会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我觉得我的家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家庭.
妈妈不仅做到家庭事业兼顾,更积极投身公益.她是张杰北斗星空慈善会的一员,每次和爸爸聊起这个话题,都能看到妈妈眼睛明亮而自豪.四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这个慈善会通过努力,几天筹集二十多万购买救灾物资运往重震灾区,也有妈妈的一份力.妈妈说:”等我慢慢长大也要开始做些有意义的事.”其实在我幼小心灵留下记忆的是另一件事,妈妈和几个慈善会的朋友共同资助一位远方的小哥哥,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如今这位哥哥已顺利小学毕业,小哥哥寄来的信能让妈妈高兴好几天..妈妈经常让我看一些西部地区小朋友的学习生活,让我明白自己有多么幸福.
这就是我的妈妈,勤劳,善良,有爱心的好妈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大班妈妈的育儿心得
大班妈妈的育儿心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末,一对可爱的龙凤双胞胎,如同天使般降临到我们家,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带来了欢乐!
欣喜之余,也带给我们不少的烦恼,要将两个孩子照顾好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辛苦之间,日月交积,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到蹒跚举步终于到了现在的六岁多。这么多年来,初为人父母的我与丈夫,因为没有育儿经验,只能在摸摸索索中,道听旁说中给孩子们不知是否正确的“育儿”方法。舒天丹说:“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我们要向谁请教呢,向老师?老师在幼儿园上班辛苦了一整天,还得为家长操心孩子回家后的教育!我们实在难以向老师启齿,所以伤透了脑筋。
首先,健康类的“身心状况”方面,通过书中给出的数据,我给姐弟俩量了一下他们的身高与体重,姐弟俩身高只差了两公分,在给出的数据以内,嗯,尚算正常。教育建议中说到要给幼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这个家里一直都是这样保证的,再有说到烹调方式要科学,少煎炸、烧烤、腌制。腌制类的倒是少吃,就是煎炸类与烧烤类,姐弟俩都是一看见就流口水,最爱吃这两种香气横溢的食品了。而我们也因为孩子爱吃总是带他们去吃这些烧烤类的东西。得听书里的建议,要恨心一点不能再给孩子吃这些有害身体的烧烤食物了。在“情绪安定愉快”与“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方面,我们认真比对孩子的平常日常表现,觉得这两个方面孩子们还挺标准的,比如: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够较快缓解;在成人提醒下平静下来,愿意把自已的情绪告诉亲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这些方面,姐弟都能很好的做到,不急躁,极少小脾气。也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发生的变化,看来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方面我们还是放心了。而在对教育建议方面,要求我们成人必须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作出榜样,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这个方面得叫孩子爸爸注意一下,爸爸经常会不够耐心,发发脾气,得让他认真学习学习,改掉这个坏毛病以后不准再乱发脾气。通过沟通,爸爸的脸都红了,连声说为了孩子要做个好榜样以后不再乱发脾气了。
在语言训练方面,我们也参照教育建议的内容,抽时间多给两个小家伙讲故事,一起看图书。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学着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爸爸在讲的时候,那夸张的表情与语气真的将宝宝们吸引得哈哈大笑,比以前我们讲故事他们听时,照本宣科,读书形式,将他们听得呼呼大睡的情形完全变了一个状况,孩子们都喜欢听我们讲故事了,我们还给姐弟俩报了英语兴趣班,现在,小姐弟都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而且还成了我们夫妻的英语小老师呢。
在社会训练方面,书中建议我们要多创造出外交往的机会,多到亲戚,朋友家作客,请客人与小朋友到家来访,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和交谈,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两个孩子因为是龙凤双胞胎,自小就在多人的眼光关注中成长,而且因为亲戚朋友众多,经常有与亲朋交往的机会,使得他们更开朗活泼,喜欢与人交往对人也有礼貌,而且不害羞不怕生,姐弟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得好的同时,在小区内还有不少打成一片的小伙伴。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多创造机会让他多出外去交往与长见识。
在科学与艺术方面,我们也一定认真按照教育建议的内容,多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的生成习性,生活事物和各种现象,让他们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在数字方面,我们购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数字教具与玩具,让他们自已通过直观的形式认清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
我们确信,孩子们在我们的悉心教导下,身心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刚结婚那会,觉得,两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丁克,也是不错的生活模式。后来,有了女儿,觉得这才是家庭生活,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我们开心快乐的源泉,我们愿意倾我们所爱去给予孩子。再后来,觉得一个孩子独自成长有点孤独,所以又有了弟弟。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陪伴成长,互助互爱,这样的生活有吵有闹,有苦有乐。我们依旧愿意倾注我们的热情。
给孩子适度的爱,耐心的陪伴与引导,跟孩子一起成长学习,是我和爸爸的共识。
我们能在网上找到好多的育儿心得,朋友圈也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们的育儿分享。最早,我都会来者不拒的去接收所有信息,去学习。但事实上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养成,男孩与女孩也很不一样,所谓的心灵鸡汤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教育。所以现在的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式与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模式与他们一起摸索前进。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没有模板可参照。
孩子的独立、学习、判断能力是我们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姐姐现在二年级,弟弟现在小班,他俩有自己的相处模式,有各自的时间安排。放学后,他俩会一起玩一会,姐姐弹琴,弟弟看电视。晚饭后,姐姐写作业,弟弟自娱自乐,我只是陪在边上,忙我的事情,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叫我。我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些新买的玩具,弟弟会自己去看说明然后教我怎么玩。我也不限制他们看电视,玩PAD,有的时候俩人看的时间长了,我会跟他们说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姐弟俩就会说,再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我会愉快的与他们达成一致,五分钟后,他们也会自觉关闭电视。再小的孩子他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愿,耐心的引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让孩子自己慢慢的学会判断,给自己设定一个做事的度,我觉得那样对孩子家长来说才是双赢的轻松愉快的生活。
静待花开,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默默耕耘。
“中国妈妈”是坏妈妈?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永远以别人为标杆,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这让不少华裔学生感到烦恼。
总以别人为标杆
记者看到,在这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说,华裔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妈妈”爱攀比,总爱比这比那。人家孩子学钢琴,“中国妈妈”的孩子也要学;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鲁,“中国妈妈”也会这样要求自己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以别人为标杆。
而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成了一句讽刺语,这令不少华裔学生烦恼。不少妈妈对此感到委屈,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也有家长反省,认为潜意识里的溺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盲目攀比伤害孩子
“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某某同学多少分?”这是家住徐汇区的朱女士在校门口见到女儿后的第一句话,“怎么又比你高,下次要超过他。”女儿佳佳原本笑盈盈的脸上愁云密布。从小到大,佳佳都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长大,从幼儿园的弹琴、识字、算术到上学后的成绩、教辅书、培训班,每一项都不能落于人后。妈妈甚至为佳佳制作了一张“赶超某某人”的目标卡,贴在书桌上“刺激”佳佳。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不和别人比吗?帮帮我!”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上海交大副教授刘晔萍说,最近,一位大二学生小金走进咨询室求助,自从进入大学后,周围优秀学生比比皆是,小金的成绩始终不理想,让他近于崩溃。
原来,小金从小在家长“争第一”的要求下长大,“要比别人强”的口号逐渐变成了习惯和行动目标。“只有比别人优秀,他才会快乐。一旦被赶超,就无所适从,自卑、嫉妒和痛苦开始滋长。”刘老师担忧地说,类似的咨询案例正在急剧上升,盲目攀比已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学生正遭受伤害。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其实,也不必太妖魔化‘中国妈妈’。”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据社科院社会学所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本市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若以5分为满分,在与母亲的关系方面,89%的孩子给妈妈打了4—5分,在评价父母的教育方法上,也有86%的孩子给父母打了4—5分,77%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但她也表示,对于妈妈们潜意识里“爱攀比”、“爱包办”的倾向应引起关注。
“横向比较也有其必要性,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但家长切忌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假想敌!”市西中学心理老师李秀芬建议,妈妈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兴趣,绝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他们。主张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帮助他们一起开发潜能。
【相关评论】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善良的妈妈。所以我不能容忍别人指责我们的妈妈。可如果抛开肤色和种族的偏见,我们客观来看待美国人对“中国妈妈”的指责,其实人家说的又句句在理。
中国妈妈爱攀比,永远以别人为标杆,我相信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为什么这样的指责不会发生在国内?因为我们当局者迷,或者说我们国内的妈妈实际上是在一条船上,让有着同样行为与举动的人群来指责对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当中国妈妈与美国妈妈放在一起时,我们才会发现彼此有如此之大的差异。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孩子的前程同时也是父母的前程,上最好的小学,读最好的大学,然后找最好的工作。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中国的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就被抹杀了,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而美国人则是放羊式的教育,父母管得少,老师管得少,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去工作。这样一来,孩子的创造力反而被激发出来,而这也就是美国引以为豪的开放式教育。
华裔的烦恼其实也是我们国内的烦恼。面对美国人对“中国妈妈”的指责,我们其实无需更多辩白,因为我们对孩子对孩子管得实在太多了。(关东客)
小班妈妈育儿心得
小班妈妈育儿心得
陈xx(小名乐乐)是今年刚进来的插班生,是一个既活泼开朗,又聪明,同时脾气又有点倔的孩子。刚插进小二班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担心他会不适应新的集体生活,但还好,一切超乎我的想像之外,他的适应能力其实还蛮强,没有几天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经常放学回来跟我提起今天和谁谁谁哪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了。听到最多的是和朱家乐小朋友在一起玩。两人有一次还偷偷地跑到办公室去找沈老师。这点倒是让我很欣慰。
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概念。对于教育孩子,乐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一、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我们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所以在家的时候我经常跟他说去学校要跟老师讲礼貌用语,早上去要说跟老师说早上好,放学后跟他老师说再见。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他基本上都记得,有时候他忘了没说的话我都会在旁边提醒一下他。平常他自己能做的事我一般都会要求他自己多做做,在家里也跟他礼貌用语,如:乐乐,帮妈妈一个忙好吗?帮妈妈把XX东西拿过来好吗?谢谢哦!他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很乐意地帮你拿过来呢。有时候你忘了跟他说谢谢,他会撅着嘴巴说你没跟他说谢谢呢!这样几次之后,碰到我帮他做事,他也会反过来乐呵呵带点害羞地跟我说声谢谢呢。
二、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乐刚从老家过来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多坏习惯,比较任性,依赖别人,喜欢吃零食。我现在正一点点帮他改正,以前只要去超市,他看到什么好吃的或是好玩的他都会哭闹着让你给他买,非得到不可。第一次我就顺着他只要要求不是太过分就给他买。买回家后再找个适当时机慢慢跟他讲道理:小孩子不可以这样无理闹哦!零食吃多子就不想吃饭了,对长高不利哦,如果好的东西不用你说大人也会给你买的。这样教育几次之后,慢慢地你会惊奇地发现下次我带他再次经过超市门口时他会跟我说:妈妈,我不到超市里随便要东西了,真懂事哦,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家伙。最近我发觉他迷上了奥特曼,一回来就让我放给他看,在看之前,我先提前跟他讲好:看完一集就要去写会字或涂下颜色哦!他答应了基本上都能做到的,然后再叫他时他就乖乖拿着笔出来写字呢!别小瞧他,他现在能算10以内的加法哦!不过也不是每次都这么乖,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啦,关键是我们大人要有耐心去正确引导他们了。
三、要理解和包容孩子。毕竟孩子现正处于幼儿时期,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孩子必须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做。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挥地时间,想玩的时候就让他尽兴地玩一下,不要因为玩耍时弄脏了衣服而去责怪他们。更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过错而打骂孩子,毕竟他们还小,还不分辨这么做是好是坏以及这么做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如果动手打了他们,孩子说不定也从中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来解决问题。对于这点,我也有做得不周的地方,对于吃饭问题他始终比较依赖他奶奶,我始终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他能乖乖吃饭,有时候脾气来了真会打他一下呢,事后想想才觉得这么确实不够妥当,对于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作父母的都要检讨一下自己哦。
其实,我并没有要他有多聪明、多能干,一切顺其自然吧,告诉他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我觉得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幼时最快乐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们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们知道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都健康这就足够了。
当然,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乐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