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面对的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0-11-30

家庭教育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面对的教育问题”,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面对的教育问题

颜颜在和我玩了一会之后终于睡着了。看着她的眼睛紧闭着,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犹如天使一般,恬静美好。

但却是这样的一个“天使”在早上走进幼儿园教室的时候哇哇大哭。

之前我正牵着她的手,我们两个有说有笑的上楼。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有个小朋友上前和她打招呼,于是笑容便在这一刻凝结,接着就是颜颜的大喊大叫,嘴里说着“不给你”。因为那时候颜颜手里拿着她爱吃的水果,她可能以为这个小朋友要来抢她的东西吧。

颜颜的这种行为我也很意外。颜颜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很大方,很乐于分享的。甚至每次我给她带好吃的都会提前嘱咐她要和小朋友一起吃,吃不够的话回家妈妈在给你买。印象中她也都会照着做的。还记得前几天颜颜主动的提出要把自己的香蕉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吃呢。

可这是怎么了?是我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吗?

想想,颜颜现在28个月15天。她是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呢?

她心思细密,如果我和她说话,语调有一点异样,她都会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

她善于观察,即使颜爸和我开个玩笑或者碰我一下她都会跑过来,给我揉揉颜爸碰我的地方,然后说“妈妈不疼了,给你揉一揉吧”。

她戒备心理特别强,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

很小的时候带她出去玩,无论多好玩的地方,只要之前没去过,颜颜都不会下地,都会让我抱着,直到确定周围安全了以后才会下地疯跑着玩。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分钟。

现在呢,我们出去吃饭,因为一起吃饭的人都是颜颜不怎么见面的亲戚。所以一到饭店她也会拘谨一会,有时候也会表现的有点害怕,不过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就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了。

颜颜的这点我是知道的,也曾经庆幸过。

但是我一直以为颜颜只有对陌生人或者陌生的地方才有这样的防范意识。

我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今天,她面对她的同学还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我开始反省,真的是我的错吗?

颜颜出生到现在,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情绪波动我都有留意到。并且会翻书查找应对的解决方法。

在这一刻我脑海里,突然想“是不是我让颜颜上幼儿园上早了呢?”

我知道孩子上幼儿园最好的年龄就是30个月,因为那个时候不管心理还是生理都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可是我却在颜颜还没满20个月的时候就给她送幼儿园去了。

我一直觉得她那个时候,大小便能控制住,可以自己吃饭,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就具备上幼儿园的资格了呢。甚至我害怕颜颜刚入园适应不了,我还提前做好了功课也让她上了一阶段的“半日托”。

我真的以为颜颜可以了,她都适应了。可是颜颜今天的行为是不是就是因为她上幼儿园上早了,她害怕被抢,她没有安全感啊?

找了颜颜幼儿园的老师聊了会,老师说“颜颜挺聪明的,表达能力强也会运用很多词汇。可就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她不太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善意的。甚至别人把东西递到她手里,她还表现出不愿意的样子。也有可能因为她刚入园的时候看别人抢过,或者被抢过。”我听了真的觉得挺对不起颜颜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个好妈妈。可是我犯了多么严重的问题啊?现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哪里呢?

我不能让我的颜颜一直这样。我不在乎她在幼儿园学会了多少诗,会唱了多少歌。我只希望颜颜快乐,她能够在幼儿园交到自己的好朋友。

晚上的时候,我接颜颜回家。故作轻松的和她聊天。

我问她“你喜欢现在的幼儿园吗?”

她说“喜欢”

我说“有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总是哭,你说怎么回事呢?”

颜颜说“她想妈妈吧”

我说“是不是她的东西被人抢了啊?”

颜颜说“是玩具吧”

我又问“那小朋友的玩具被人抢了,怎么办啊?她能打人吗?”

颜颜很肯定的摇头说“不能,告老师吧”

我一直告诉颜颜“如果在幼儿园有人抢我们玩具,或者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人,因为打人不对。我们可以告诉老师”

可是在颜颜回答的这一刻,我突然想“告诉老师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为什么不让颜颜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呢?”

“颜颜我们这样哈,要是下次再有人抢你的玩具,你就对他说,我们俩一起玩吧。要是有人抢你吃的东西你就告诉他,我们换着吃好吗?”

颜颜点头说好。

想想会不会真的是我的问题呢?一直教育颜颜打不还手,一直教育颜颜要懂得分享。而这些是不是都出自于颜颜的内心感受呢?我一直都在忽略颜颜的感受了吗?

就像前几天颜颜回家告诉我,说幼儿园老师说她了。而我问的第一句就是“为什么啊”?我是不是应该低下头对她说“你生气了吗?那种感觉不好吧”

看来教育真是一门大学问。永远的学无止境。又永远的矛盾重重。

我也要更新一下思维了,好跟上颜颜成长的脚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在妈妈的过度呵护下,不少孩子表现出了很多问题,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等表现得都很突出。

2006年7月至今年7月,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对800多名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理能力差。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甫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他说,对这些孩子行为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孩子都七八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

除了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也是表现最突出的。课题组成员程燕说,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自信心普遍较差,很多人明明有能力干好一件事,但往往在做事前先否定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此外,由于整天围着妈妈转,不少男孩在言谈举止上女性化倾向非常明显,缺少男孩应该有的阳刚气概,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性格、心理都有影响。

谈到问题的根源,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张志甫说,这些“全职妈妈”已不单单是妈妈的角色,还扮演着保姆和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把她们看做孩子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全职保姆”,她们在这些角色中的共同点就是呵护、包办,时间长了,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圈养的宠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妈妈”带出了好孩子,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案例

15岁男孩吃饭还要妈妈喂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经适应了夏令营的生活,吃饭、刷碗、叠被子、洗衣服我都会干了……请你们放心。”在军事化夏令营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自临沂的段清逸和其他营员一样,给父母写了一篇个人汇报。

15岁的段清逸,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前吃饭还需要妈妈喂。“从小就是妈妈喂我,我都不知道应该自己盛饭和吃饭。”段清逸说,他的妈妈就是“全职妈妈”,他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一直由妈妈教他认字、读书、学画画,每天吃饭时都是妈妈把饭端到他跟前然后喂他,刷碗、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活他从来没干过。这种生活,妈妈坚持了15年。

虽然自理能力差,但段清逸的学习成绩很好。今年7月,他顺利考取了临沂一所知名高中。高中离家比较远,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妈妈这下急了:总不能整天端着饭去学校喂孩子吧。她开始考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后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把孩子送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

段清逸的带队老师说,孩子刚来时都不知道排队打饭,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行动起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自理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打饭、洗衣服、叠被子都能干了。

专家

孩子3岁后别当“全职妈妈”

专家认为,“全职妈妈”带孩子有利有弊,但孩子3岁后,如果还自己带,弊就会大于利。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妈妈有条件成为“全职妈妈”。本次调查就发现,“全职妈妈”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都比较好。一些妈妈之所以选择自己带孩子,除担心老人或保姆对孩子照顾、教育不好外,还想通过和孩子的长期接触培养和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个出发点是对的。

但孩子3岁之后,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需要跳出家长的陪同式呵护,否则不但易导致性格变异,而且会造成视野狭隘。此外,3岁之后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再包办一切,就会使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慢慢丧失。大部分“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无形中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孩子越大,背负的压力越大。

学习育儿知识,相信自己比幼儿园老师教得好。不少“全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为自信。曹云昌说,调查也证明,很多“全职妈妈”为了教孩子,都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学了一些育儿方法,但大多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些人甚至在刻意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这很可怕。

他说,孩子3岁以前由妈妈养育,好处还是比较多的,3岁后最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带孩子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实验品,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心存敬畏的”,这是朋友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优秀如她,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是这么谨慎。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普通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孩子,是生活在未来世界的个体,他们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对待一个未来世界的智慧生物能不谨慎吗?

世面上有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有诸如“狼爸”、“虎妈”这类的育儿心得,但我们要扪心自问,我希望带给孩子什么,我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他自己,而我,是帮助孩子寻找自我的一盏灯。

父母天生是父母,不需要上岗证,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然后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只是借助于我们的身体来到世界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人,他们不该成为任何人达成愿望的载体,他们只要成为他们自己就好了。人生的很多不幸在于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自己能干些什么。我们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寻找自己,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找到。那些找到自我的人,于是收获了幸福,即使没有世俗的成功,但是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找到自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找到自我,收获幸福,而我能做的就是给予最大的支持。支持的一层含义就是尊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我相信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小时候,宸明有段时间不愿意分享,把自己的东西护得死死的,我会告诉他分享的快乐,但是从不强迫他分享,其他小朋友找我帮忙,我也只会说:“那是宸明的东西,你要跟他商量。”我相信总有一天宸明会自己愿意分享东西。真的没过多久,宸明出去也会大方的分享玩具了,而且他不会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知道那不是他的东西。几个月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学习物品归属概念,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也是全部尊重宸明的选择。英语兴趣班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因为宸明选择去那里,即使小区里就有一个英语班,接送方便,但我们还是尊重宸明的选择。我们要做的只是支持他。每次去上课都要走20多分钟,我们陪着他坚持了2年多,而且我们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支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平等,把孩子放在同等高度,平等对话,平等对待。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有思维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思想幼稚,只是因为我们没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小王子》这本书我很喜欢,里面有段话: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所以,虽然是大人,我也还是认真的思考宸明的话语,认真的和他交流讨论问题。当然,平等是相互的,同样他也要平等的对待我。每天晚上我都和他下一局国际象棋,说好规矩,落棋无悔,否则我一样会翻脸走人。

被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我觉得孩子从小被这样对待,会更有尊严感和自信心,才会更加从本心出发去寻找自己。龙应台的《目送》让我动容,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都会远行。我希望宸明你能拥有独自飞行的翅膀,砥砺前行的勇气,而我只是留在你身后的一束目光,永远追随着你的身影。

教育问题上的三大帮派


100个家长,也许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教育出好孩子,那便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有三大教育帮派,你们属于其中一派吗?

1、严厉管教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相信“慈母多败儿”,于是他们坚持用严厉的管教方法来要求小孩。然而,这种严厉的管教往往会对小孩施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在表面绝对服从的背后,小孩也许会过分谨慎,或者压抑过度而产生叛逆心理。

2、溺爱保护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小孩,被对小孩进行绝对的保护。在溺爱保护下成长的小孩,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如此的幸福快乐,可是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好吗?过分的溺爱保护,通常会让小孩更加任性、胆小、懦弱……从而不能脱离父母。

3、不闻不问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认为应该把自由还给小孩,于是他们就觉得对于小孩的一切生命都不管,就是给予小孩最大的自由。但是要知道,小孩是什么都不懂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十招兵法


隔代教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微博]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在隔代育儿的大家庭里,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还可以让一个家更和谐、更美满。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年轻父母往往趋于理性,着眼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智力开发等;而老人,是趋于感性的,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没太理会这些做法对孩子是不是弊大于利。因此,隔代教育的矛盾自然是一出接一出。很多妈妈为此深感烦恼。别急,我们奉上10招儿经过实践证明的、颇有成效的兵法。

私聊

当我们和老人产生矛盾后,首先要注意找准组合,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是与爷爷、奶奶沟通,那就请爸爸出马;如果是与姥姥、姥爷沟通,就请妈妈出马。而且,不要把问题搬上台面,一定要找没人的场合私聊。这样,即使老人意识到确实是自己的做法欠妥,也更容易坦诚以对。此外,在沟通之初,年轻父母要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切入正题。

说事实

当发现老人对孩子有溺爱现象或不妥当的教育方法时,我们要顾及老人的自尊心,最好从侧面提醒,说话只说事实,而不带批评或任何让老人马上改变自己做法的要求。切不可当众驳斥老人,那样只会伤了老人的心,还让矛盾更加恶化。

找对理由

在养育上和老人产生分歧时,不要在问题表面争论不休。如果有科学依据,不妨将反驳的理由建立在此基础上。这样既体现了对老人尊重,又容易让老人接受建议。毕竟,所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愿意孩子越来越好的。坚信这一点,你的理由如果有根有据,老人一定也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

把握时机

教育孩子讲契机,说服老人也要讲时机。如果对方此时心情愉悦,或是正好碰上孩子出现这个问题,建议和意见易于被老人接受;如果气氛、场合不对,说服则易遭遇反击,最终问题没有解决,还导致不欢而散。

曲线救国

和老人在养育中发生重隔代教育大分歧时,万不可针锋相对,否则问题解决不了,大家的关系还会恶化。试试这招——曲线救国,即借别人的嘴说你想说的话。

请专家帮忙。当下媒体中专家讲育儿知识和方法的节目很多,可请老人一起看。专家的指导更有说服力,便于老人接受。如果节目内容正好跟自家的矛盾相同,也不妨让老人自己看,给他反思的空间。这也是一种不揭短的做法,给老人留足面子。凡事给对方台阶,大事才能化小。

老幼兼顾

年轻父母想说服老人时,往往站在对孩子好的角度去说,比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但这样的说法容易让老人产生逆反心理:难道我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吗?因此,在和老人讨论养育问题时,不妨老幼兼顾,既为孩子考虑,又为老人着想。多站在老人角度上想问题,也许事情更容易解决。如果遇到强势的老人,你可能无法说服他,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误,那么就不妨以柔克刚,让老人体会到因为自己的让步而使你不再为难,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转移引导对象

有很多事,矛盾的焦点并不在老人身上,也许只是导火索由老人引发。那么就要冷静一下,掐断导火索,回过头去找真正的矛盾焦点。

常谈心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大家因某种缘分走到了一起,那么生活中的大情小事就应该相互体谅和关怀。平时多与老人交流,不要总说孩子的事,多多沟通生活中其他的事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利于在双方有矛盾时相互理解和宽容。

善意的谎言

很多矛盾,有时候只需一个玩笑、一个善意的谎言就能轻松解决。尤其是对于物质上的矛盾,不少老人都是一路节俭过来的,当看到为孩子花费过高时,会觉得不值。此时不妨来个善意的谎言,使其安心。比如,给孩子用稍贵些但是品质高的用品时,不妨跟老人把价格说得便宜一些,或者尽量说是打折、特价、单位发的、朋友送的等等。

冷处理

对于老人在育儿上的一些错误做法或说教,有时候不必争个面红耳赤,冷处理反而效果更好。年轻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老人的指责、不满权当没听见就好了。不过,适当的时候,撒撒娇,表示自己很无奈什么的,老人的气也就消了。

在养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当老人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而这种做法又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年轻父母则不妨做点让步;如果是原则性问题,那么在坚持己见的同时,也要讲求沟通方式,不要硬碰硬,更不要得理不让人。老人帮我们带孩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帮助,应该尽量让他们感到宽心、肯定和安慰。

专家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


8月9日是奥运会首个正式比赛日。精彩的赛事却挡不住桂林市民听讲座的热情,当天下午的“大讲坛”的讲座主题是百姓关注的子女教育,因此上座率很高。全国十佳心理教师、首师大桂林附中心理辅导中心主任高永金,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无师自通的

高老师认为,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在讲座中,他批判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比如分数高乖巧即是好孩子、对孩子过分关爱、物质刺激是万能法宝、“棍棒之下出孝子”等。

他认为,家长首先要走出“教育无师自通”的误区。“不少父母认为没必要花精力去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加之从父辈那儿得来的一些教育观念,每当在孩子教育上遇到困惑,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造成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分数高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高老师觉得不一定。他说,家长要走出重智育、轻德育、轻实践的误区,走出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与心智发展规律的误区。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读书成绩,会忽视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人格、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老师觉得,家长要走出过分保护孩子的误区。此外,过分干涉孩子的行为也要不得。孩子在玩,一些家长不断提醒甚至大声喊“这样玩不对,那样玩不行”;玩的时间太长,该停下了,又喊“坐地上太凉,要拿个垫子垫上”。长期下来,会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上学后不能专注听讲和做作业,发展到最后就是多动症,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以至厌倦学习、讨厌父母。

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烦恼

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家长了解之后能有针对性地观察和理解孩子,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烦恼。高老师详细介绍了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台下的家长们听得很认真。

婴幼儿时期是早期智力开发、行为习惯培养、心理素质教育的时期。如果放松教育,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再进行矫正就十分困难。高老师举例说,幼儿和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越好,对他后期安全感的建立以及与人交往的顺畅会打下坚实基础。7个月时,孩子能辨认父母的特征,被别人抱时会认生地哭,家长就要赶快抱回来,不要让他产生恐惧。

他认为,小学四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是心理成长的三个重要阶段,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四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一是开始进入难以指导的叛逆时期。二是只要指导得当,大多数开始喜欢看书。三是“自我”观念开始成形。“孩子不愿意再被当成小孩子看待,家长就不要强求他一定要听自己的话,可以给他时间思考,让他看看应不应该听从家长的意见。引导孩子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对孩子喜爱但有损健康的事,如迷恋网络游戏、崇拜各种明星等,家长不能粗暴地禁止,而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激发他们对歌舞、绘画、舞蹈、书法、下棋、体育的兴趣。”

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上讲是进入了一个断乳期。青春期身体变化大,孩子的情绪波动也大,自控能力较差。没有刚进初中的新鲜,也感觉不到初三的升学压力,学习积极性会有所下降,有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兴趣爱好狭窄,女生爱看言情小说,爱打扮,男生沉迷网络游戏等。

高老师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反叛心理很强,家长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予以理解和宽容,不要大惊小怪。在教育方法上更要讲道理,态度不要太粗暴,语言不要挖苦。不过,看言情小说和沉迷网络游戏这两样,家长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到了高二,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益明显。有些学生严重偏科,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对此,家长要正确对待成绩波动,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一旦出现反常状态,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要关注孩子的交往圈子,加强对孩子进行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技巧。

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器

到底怎样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高老师认为,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原则:理智施爱、欣赏鼓励、期望引导、因材施教、心灵沟通。他强调,期望是推动孩子成长进步的积极力量,但期望要掌握尺度,不要期望过高,要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

在讲座中高老师给现场家长支了几招:

一是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器”。高老师说,“望子成龙”是我们的期望。但期望不等于现实,神童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普通人。“器”是有用之物,可大可小,可方可圆,可精可粗,无时不用,都为世间所需。“望子成器”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符合了实际,是什么材成什么器,是小马驹就让他跑得更快,是牛犊就让他负重而道远,不该强求孩子都成“龙。

二是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家长要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要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熟悉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听取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孩子走好人生路,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是与孩子多交流。多和孩子谈心,但不要再加压。孩子们在心智上多已逐渐成熟,他们已能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长能做到的,应该是把家变成一个避风港,一个让孩子能够放松的地方,让孩子在家得到放松与调整,使孩子增强自信心,自觉地排除困难。

他最后说,优秀的家长站在山顶上,成竹在胸引着孩子登高峰,事半功倍。负责的家长站在山腰间,陪着孩子攀高峰,事几功几。糊涂的家长站在山脚下,晕头转向跟着孩子摸高峰,事倍功半。孩子尚未成熟,我们仍需努力。若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必须天天向上。

这段话得到了很多的掌声,被很多家长记在本子上。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渐趋增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世同堂已趋减少,核心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成员少、规模小、成员序列简单,“421”型之家常见。独生子女也就成了家庭成员中的核心,是父母双方共同倾注感情的焦点,是人生的唯一依靠,独生子女这一特殊位置与生长环境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独生子女这一社会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成长的环境使在其性格、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也反应了一些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二、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三、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四、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针对以上出现的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子观、亲子观、人才观、评价观。

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师。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中不泛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的家教宝典,如“、“孟母三迁”、“易子而教”等,但一些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也禁固着人的思想,如:由于父系单系社会原则的映射,重男轻女仍然存在;受“棍棒下出孝子”的重体罚教育的颜氏家教论影响,体罚教育在一些专制性家庭中依然存在;“学而优则仕”仍是一些家庭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阳春白雪”式的家教理论与“下里巴人”式的家庭教育实际难以整合,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儿童观,使父母认识到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要“使儿童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让他们在“一种充满快乐、爱和相互理解的氛围中长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21世纪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和人格,而不只是需要杰出的个人,当然这种人无论在何种文明中也都是很重要的。”。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为国教子。

二、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笫一环境,对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人大全国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这一结果明白地告诉我们,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认识与行为脱节。要让广大家长转变观念,需要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教育,不要忽视心理的、思想的教育。重才轻思想,就是悲剧的根源”。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新时期,我该怎样做母亲?》一文中,这位母亲的忧虑和迷茫,结症莫过于此,要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与智能教育的关系,既重视行为养成教育又重视智力开发。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呢?我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家长作为孩子的笫一任、也是最特殊的教师,也可能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在言谈举止,待人处世、行为准则等方面要做子女的表率,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品德修养、文化修养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有“上行下效”之说,因此为人父母者,孩子榜样也。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他是儿童生活的笫一环境,因此作父母应该有为孩子营造一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孩子耳闻目睹的都是健康向上的,而非消极的东西。如:现在打麻将已是一种时尚,不“带水”是不行的,有的家长在家打,在外打,孩子也就无师自通,小小年纪一手牌打得不错,有时还可“挑挑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个孩子难免会染上赌博的恶习。

2、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事例教育,避免空洞说教。父母不仅教孩子说话,辨认周围的事物,区分是非美丑,还要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给予指导示范直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形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最初的道德伦理观念。教育孩子切不可因善小而不为,因恶小而为之。古代有许多成功的教子实例,如“岳母刺字”的爱国情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刻苦求学精神,“孔融让梨”的谦让、关爱美德都值得我们借用,现实中的好的、反面典型更是教子的好素材。以事实说话,不要强硬灌输一些空洞的、枯燥的理论,要体现家庭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

3、广交朋友,慎重交友。由于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姊妹情节,他们往往从小过惯了独处的生活,习惯独来独往,不善于交朋结友。然而现代社会公共关系已是一门学问,交际也是一种能力。作为父母我们应为孩子补上没有兄弟、姊妹的遗憾,让多交朋友,但是要教育他(她)慎重交友。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有这样一段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慎,对他(她)的成长及品德行为的养成将会不利。

4、适度的挫折教育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现在的孩子在顺境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苦,不懂艰苦奋斗,吃草根树皮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曾记否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中暴露出中国孩子弱点,那是“温室教育”的结果。适度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孩子立志守恒。古代教育家孔子很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在今看来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昔日的上山下乡,煅造了一代人坚毅的品质,从培养素质角度看,仍可借鉴。

三、构建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笫一环境。

民主型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融洽、人格平等,家庭生活中充满和谐、民主气氛的家庭。其特点是:

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2、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既有父母对孩子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有孩子与父母一起交流思想感情,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也严格要求孩子。父母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也要求孩子满足父母的要求,听从父母的正确教育,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3、父母为孩子成长既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如: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务工作。

要构建民主型家庭首先父母要相互恩爱、相敬如宾,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应相互理解、信任,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做孩子生活的导师。其次,严慈结合,爱而不溺,严而不专。好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溺爱放任,不可“无教而有爱”,更不可实行“饮食(运)任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反)浆,应诃反笑”的错误教育,否则性格养成,“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成败德”。容忍孩子犯错误,也应及时矫正错误。要顺应儿童心理,既不培养出“小皇帝”,又不是“小奴隶”的心理健康的儿童。笫三,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用民主的心态对待孩子,走进孩子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和孩子沟通,不要用一双成熟的眼晴看待孩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吧。

四、挖掘教育资源,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而教。

21世纪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教育作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过程”。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他无疑受到学校、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作为具有生活化的家庭教育要与正规化的学校教育衍接,特别是与素质教育衍接,在培养孩子兴趣、能力上下功夫,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它是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会让我们反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理念而试图寻找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从而使每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充分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教育环境。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对人的影响是泛化的,作为孩子一坠地就将面临社会的浸染,作为家庭教育应给孩子注入适应社会风吹浪打的抗体,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社会特别是社区要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共同促进其发展。只有这样,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够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最后我引用一个作者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面对的教育问题》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
    2020-09-30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心存敬畏的”,这是朋友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优秀如她,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是这么谨慎。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普通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孩...
    2020-07-22 阅读全文
  • 教育问题上的三大帮派 100个家长,也许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教育出好孩子,那便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有三大教育帮派,你们属于其中一派吗? 1、严厉管教派 属于这种...
    2021-09-20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十招兵法 隔代教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微博]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
    2021-02-24 阅读全文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

2020-09-30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心存敬畏的”,这是朋友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优秀如她,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是这么谨慎。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普通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孩...

2020-07-22 阅读全文

100个家长,也许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教育出好孩子,那便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有三大教育帮派,你们属于其中一派吗? 1、严厉管教派 属于这种...

2021-09-20 阅读全文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隔代教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微博]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

2021-02-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