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的孩子,请关掉手机
发布时间:2020-11-23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陪伴你的孩子请关掉手机看到过国外电影一个这样的镜头,一个父亲正在陪两个孩子玩,突然他的手机响了,他连声地对孩子讲,抱歉,哦抱歉我忘关机了。然后,这位父亲接通了电话,但他没有聊天谈事,而是非常明确的给对方说:很抱歉,这会正在陪孩子,晚一会回过去。看完我很感动,因为在那一刻,孩子在父亲的心目中是第一位的,我相信孩子一定能感受到这种至高无上的爱。
再看一个在我们家里面经常可能发生的场景,依然是一个父亲在陪孩子玩,突然手机铃声响起,父亲接起电话,然后给孩子讲:你自己先玩,爸爸要接个电话处理点工作的事。于是父亲走向阳台,孩子一个人留在了刚刚还充满欢声笑语的房间,我想那一刻孩子内心一定会有对话:工作比自己重要,那份亲子之爱就这样在这种无意中走失。
我昨天从杭州飞南宁的飞机上,和我一个走廊相隔的是一个年轻的带着一个两岁左右孩子的妈妈,由于飞机空中管制,空姐提前把飞机餐发放,我看到那个小孩子抓起东西就开始吃。她不时的要这个拿那个,但我发现她的妈妈一直的在玩手机,任凭孩子怎么给她互动,她头都没抬,只是应付式的回应:宝宝乖、宝宝自己吃,直到孩子情绪失控了,她才急匆匆把手机放下,我算了一下时间,几乎有三十分钟,那一刻,手机真的超越了一切。我不知道,孩子如何看待她的妈妈,这位妈妈如何看待孩子的,我不能否认,这位妈妈爱孩子,但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吗?
是的,生活中我们真的可能无法离开手机,但我想发给很多的父母讲到。当你陪孩子的时候,请把你的手机关掉,因为这一个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纯粹的爱,孩子需要与父母有高质量的互动时间,不要让孩子的心慢慢从你们手边溜走。
波士顿医疗中心参与研究的行为儿科专家拉德斯基说,如果成长过程中父母紧盯着手机,孩子自己的玩具也是各种数码设备,这样一来孩子们很可能失去其社会性,对正常的交流、阅读失去耐心,也不屑于对他人的表达做出回应。
所以在这里张健老师给各位家长朋友建议:
1、在家里用餐、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要睡觉时,请把你们的手机关掉。
2、在家里某些特殊的日子或时间或地点,可以把手机关掉,比如:孩子的生日,六一节日,晚上9点后,卧室关机等等,这不仅仅能促进亲子关系,还能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的与人交流谈话。
就在这片短文写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我的一个朋友,北京明日航空的兰玉总经理。她曾经给我说过,她每次回到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要关掉手机,她说我们工作一天了,到家就是孩子的时间,孩子很期待这段亲子时光。其实我想说:这就是一位智慧母亲选择,我们很多父母已经走在回归家庭的路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不要让手机毁掉孩子一生
不想让手机毁掉孩子,家长必须做到这5点,不能不看!
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现在不光是大人们离不开手机,如今甚至连小孩也离不开手机。在地铁上、公交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孩拿着手机低头专注的玩手机、打游戏。
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你想不到!
每次看到小孩拿着比自己手掌还大的手机玩时,内心一阵发凉。因为过早让孩子玩手机,危害远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1、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2、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病态。
3、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忽忽,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
4、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
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5、乱交朋友,校园欺凌
学生用手机在校内建群立派,一旦与同学产生纠纷,一呼百应,极易打群架。而且有手机也方便了结交男女朋友,不仅没好结果,反而容易产生感情纠纷,中学生打架十有八九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而且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而这些手段几乎都是从网络上学的。更有甚者和混社会的同学去违法违纪。
6、盲目攀比,不择手段
羡慕别人有手机,不择手段购买,可以谎称学校收费,可以从一日三餐中省。为买到更好的手机,更是不顾一切。 去年报道一个10岁男孩偷偷从家里拿走1.4万元,花7000多元买了iPhone5s手机、配件、路由器等,孩子事后给出的缘由是很多同学都有智能手机,可自己的手机不是智能的。甚至因没钱买新手机,产生了偷同学、亲人的钱。
7、性格扭曲,频现命案
2017年初抚州临川二中发生命案,高三学生雷某课间玩手机被收走,班主任孙某要求通知家长,雷某不满,持刀杀害班主任。这是一个典型手机惹祸的案例。
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2009年6月,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手机之害,贻祸无穷,罄竹难书。
总之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孩子,往往就是给了他们一剂精神鸦片,让他们颓废一生。
请放下你的手机,与孩子一起游戏吧
请放下你的手机,与孩子一起游戏吧这个周末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了,根据国家的放假规定,这个周日是需要正常上班的。而且,这个周末又赶上北京难得的一个好天气,温暖如春,阳光灿烂的,因此,上午在户外活动了一上午后,中午和**商量说是下午要早点起床,带他去金源燕莎的地下一层去玩。
说起金源燕莎,我要特意的多说一句,以前从来没有带**来过金源燕莎,也不知道这里有个室内的儿童游乐园。知道这里,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来是要带**来这里吃饭,因为时间还早,就在商场里逛了一会,非常偶然的来到了这里,又非常偶然的看到了这个游乐园,结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这里,经常喊着要来玩。
这里的游乐项目很多,价格也偏贵一些。和**商量了一下,他依然选择了他平时经常玩的搭积木的项目。
因为是周末,这里的小孩子不少,孩子们在一起互相追逐,互相嬉闹,一起搭房子,一起拆房子,一起运砖头,忙的不亦乐乎的。
我陪着**一起搭了积木,累了一会房子,后来**忙着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赛跑了。我则在旁边找了个椅子坐下来休息一会。
闲的没事,我扭头看了看其他的在一旁等候的家长,发现他们的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玩手机,另外一类是在互相聊天。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目光全部都专注在他们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在注意在场地中间玩耍的孩子。我实在是有些不理解,难道是说带孩子来游乐园家长就可以完全的放心了吗?难道他们觉得把孩子放在游乐园里面孩子就可以自己玩耍自己找乐趣了吗?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同时,文章中也特意强调了这个陪是指家长放下手中全部的事情,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一起听故事,一起做游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主义。
这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我也试图按照其中所说的那样认真的去做。我发现,当我和**一起看熊出没的时候,他会格外的投入,当我和**一起听故事的时候,他会格外的专注,而当我和**一起在客厅里踢球追逐的时候,他则会格外的开心,笑声和尖叫声也会不绝于耳。多次之后,我发现,孩子实际上是需要家长陪伴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家长是他们的知己,是他们的依靠,因此,惟有了家长的倾心陪同,才会有孩子的彻底开怀。
因此,我奉劝一下天下的父母,既然你们生养了孩子,就一定要对他们负责,一定要为他们付出你的时间和精力,而非金钱和物质。
惟愿孩子的笑脸一直陪伴着他们。
帮孩子戒掉iPad、手机,只需一招!
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们喜爱玩手机、玩iPad似乎是天生,但是孩子频繁玩、长时间玩,已经给不少家庭带来了难题。最近不少妈妈在微信问的较多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戒掉iPad或手机。
幼儿教育专家小编首先提醒大家的是,让孩子完全戒掉父母每天都在用的iPad或手机,敢情是不现实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呢?先给大家看看一位国外妈妈的做法,相信能给大家来带不少启发!
小男孩Andy也是iPad控,玩iPad可以经常不喝水不吃东西,在经历了一次由于玩iPad入迷从家里的楼梯滚落摔断了一条腿。结果妈妈想出了一个绝佳办法。
暑假的一天,熊孩子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iPad,竟然发现iPad上面贴了一条小纸条:妈妈从今天起实行iPad新使用法,iPad被上锁,密码每天更新,你每天要做完3件被随意选出的家务,并且按照指定顺序将家务做完才能找到密码,这样的新规定将维持1~2周,视情况作调整,如果不接受你有权利拒绝,但你的iPad在后天会送给表妹Jenny。如果接受,那就开始行动吧,记住超过下午2点,你就错过了得到密码的机会了,现在先去清理你的小书桌吧!
傻眼了,Andy又气又恼,但是妈妈不在家,心里的瘾像蚂蚁般在爬,当他将书桌上面凌乱的书本收拾好之后,发现了桌面粘着另一张纸条:真不错,做完一件家务了,请将地板拖干净吧!
小男孩打了一桶水,拿起拖把就将地板拖了一番,当他匍匐在地板上时,发现了贴在沙发底下的另一张纸条:加油,妈妈看到你的努力!将厨房的垃圾丢掉,你就能找到密码。
当小男孩拿起厨房的垃圾袋丢到街上的垃圾桶时,在桶边赫然看见类似密码的一行字幕,正是妈妈的字迹!怪不得妈妈说超过下午2点就无效,因为社区的垃圾车每天下午2点来收垃圾!
不得不称赞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玩iPad,还能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才刚刚过了一周,Andy变得似乎对iPad不是那么热衷了,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到了打篮球上,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家庭教育的胜利!
戒掉孩子玩手机、iPad, 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强行收掉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健忘“,讲道理这次有效下次还是照旧,而强行收掉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会抗拒哭闹,甚至会导致孩子变得固执, “你不让玩,我偏要!”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手机控“和”iPad控“的孩子呢?
1、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幼儿教育专家小编认为,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爸妈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 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做则
孩子出生前,他们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啥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物体,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每当父母在用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主题活动[温暖的家]正在进行中。“家”顾名思义一定是和孩子爸爸妈妈有关.
家是个温馨有爱的地方。
谈话中,说说自己爸爸妈妈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听听孩子们可爱的回答----我
爸爸会开车,我爸爸每天玩手机,我爸爸从来不来看我,我爸爸最喜欢和妈妈吵
架......。我妈妈也每天玩手......。
那家里的饭都谁做呢?奶奶呀----我奶奶做的饭可好吃了,我奶奶每天给我做早
饭,还每天洗衣服;每天送我来幼儿园,奶奶很辛苦的......
孩子七嘴八舌的聊起了奶奶、外婆......
我外婆可厉害了,什么都会做,还会做衣服。我奶奶也可厉害了,给我做的饭可
好吃了;我奶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奶奶叫我写字呢......
着孩子们热闹的讨论和回答,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可爱的孩子呀,你们是
那么的懂事,知道心疼奶奶,你们心中的爱是那么的纯净,感恩的你们一定会很棒的
!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呢?你给孩子的是什么?以身示教、潜移
默化是最重要的。
把关注孩子的座位、孩子之间的一点摩擦、揣摩老师的心思放在关心在孩子身上
吧!多给孩子一点爱,多陪陪孩子,教会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好的行为习惯吧!不
要总是因为你的狭隘,你的一些心思去关注一些没必要的事件上。
其实,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人都是那么的善良;用你的爱,用你宽阔的胸襟去影
响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成长空间。孩子的成就不是他人所为,而是你切身的影响
。
呵呵-----有感而发。还是做好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