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乐趣
发布时间:2020-11-23 小班教育笔记吃饭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
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
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
”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
”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
”“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
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2020刚入园小儿吃饭趣谈
带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我迎接来了我的第二批孩子们。第一次带小班,看着一脸稚嫩的孩子,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去抱抱她们,摸摸她们。在这一个月不到的日子里,她们带给我很多很多的快乐。今天,我特别想说说她们吃饭带给我的乐趣。
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十分的任性。在家里,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吃饭要喂、这个不愿吃,那个不愿吃,挑食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们总是绞尽脑汁的哄着她们吃饭。孩子的反应也不径相同,我把她们大致分为了以下几种:
一、吃嘛嘛香型
这类宝宝吃饭最好,不用老师多说什么,讲清楚要求与规则,孩子自己就吃的又干净又快。真是吃嘛嘛香,进餐习惯也很好。
二、哄哄骗骗型
这类宝宝最有趣,在家里父母溺爱惯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到了幼儿园里,看到别人吃完了在玩耍,自己也想去;平日里都是父母喂养的,想到还要自己吃饭有点不开心;吃的食物不是自己很喜欢的,有点不想吃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有可能导致她们吃了一点饭菜就不想再吃了。可是这类孩子特别有趣,只要骗骗哄哄她们,她们就会乖乖的点头吃饭。最可爱的是,有的宝宝刚对老师说完:老师我不想吃了……低下头就笑着说了一句:嘿嘿,吃了我就可以成真的娃娃家里的妈妈了。说完又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让你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三、需要鼓励型
这类宝宝最听话,虽然不想吃、不爱吃,可是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宝宝们就变得十分有动力,即使不想吃了,也会张大嘴巴啊呜啊呜的吃下去。
四、不断提醒型
这类宝宝一般进餐习惯都不太好。吃饭时东张西望、吃一口饭含在嘴巴里好久不知咀嚼、边吃边玩耍、吃吃饭发发呆……一顿饭吃的桌上、地上又脏又乱,饭菜都凉了。这时老师就需要不断的去提醒她们,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五、刁蛮任性型
这类宝宝最让老师不知所措了。由于家里放纵惯了,宝宝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不管饭菜如何可口,老师如何哄骗,她愣是一口也不是。这可急坏了老师,这一天下来,不吃东西怎么成呀?可是强制性的让宝宝们吃饭,只会引起她们更强烈的反抗,不利于帮助宝宝们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只能请家长们一起配合让宝宝慢慢的适应各种食物的口味,渐渐爱上吃这些食物了。
可能我的概括还不是很全面,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孩子,都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只有这样,宝宝们才能“吃”的更香,长的更壮。
吃饭的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维持我们正常社会秩序的保证。规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时刻刻的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准则。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从小学会守规矩,才能让他将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
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里孩子们也要守规矩。孩子刚来时总是好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知道规矩是什么,这也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而我们老师为了园里的秩序、为了孩子的成长就不得不肩负起“立规矩”的重任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首先当然要从吃饭开始了。
第一,吃饭时间是固定的,时间一到我们老师就要组织小朋友们吃饭;
第二,吃饭时要用筷子或是勺子,不允许用手去抓(不会的我们会耐心教会他们);
第三,吃饭时不允许大声喧哗、玩乐,不能走来走去;
第四,要在半个小时以内吃完饭,如果提前吃完饭也要在座位上等候,当然这个时间也是可调的;
第五,吃饭时不可以挑食,更不可以浪费粮食等等。
当然,要想让这些“小祖宗”们遵守这些规矩简直是太难了。但是,我们都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适应的。
自从这些规矩实行开始,小朋友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家长们也常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会用筷子了、吃饭不用喂了、不挑食了等等。孩子的进步,我想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爱吃饭的宝贝
开学已经两周时间了,每次吃早点、午饭、午点,轩轩都很被动很不乐意的,同一组里的小伙伴们都陆续搬着小椅子到桌子旁边去入厕洗漱了,唯独他一个人坐在中间的位子上,身体侧着靠在小椅子上看着,老师也鼓励宝贝自己动手搬椅子,小家伙就光摇摇手不愿意搬过去用餐,在老师的帮忙下搬着小椅子牵着宝贝一起过去,小家伙也很勉强的,带着宝贝洗手入座后,他就扒在桌子上不愿意自己独立进餐,老师边鼓励边哄着喂给他吃,小家伙才勉勉强强的吃个三四口就又转头不肯吃了。而且他就只要吃白米饭,不管是荤菜还是蔬菜,伴着米饭里喂到他嘴巴里,立马就全吐出来了,摆手示意不要吃,掘强的小脾气就凸显出来了。
轩轩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班里其他小朋友相比相对来说比较弱,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家长过分的溺爱包办代替。锦轩在家中主要有奶奶照料,由于隔代宠爱,奶奶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喂他吃饭,帮他穿衣服,导致孩子在家中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缺少练习机会,久而久之他跟不上他的年龄阶段所应该有的生活自理能力。.
采取的策略:
1.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把宝贝在园的表现实事求是的反应给家长,建议家长能与幼儿园配合,进行家园合力,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得到锻炼。
2.建议幼儿的爸爸妈妈多于幼儿相处,让父母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要给予宝贝树立自信心,帮助宝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和奶奶也进行交流,让奶奶也初步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不要总包办代替。
吃午饭风波
一天中午,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和往常一样,我告诉小朋友们:“今天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拿一碗饭和一碗菜,拿到后开始吃,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一切都还挺顺利的,小朋友们分到饭菜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有的孩子吃完一碗又盛了一碗,慢慢地动作快的孩子陆续吃完了饭,这时,俊俊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吃不下了。”我一看他的一碗饭还剩许多呢,就劝说道:“不行,一碗饭要吃完的!”他听了急得眼泪都要快要掉下来了,吱吱唔唔说:“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一想又想到俊俊今天早上来得晚了,大概早饭吃得太饱,所以现在肚子还不饿吧!于是我就向孩子问清了这点,果然没错呢!于是我对他的要求开始降低,让他再吃两口就行了,他听了高兴地吃完了两口。
这件事,使我想到以往我们教师在教孩子吃饭时,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其实却往往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实际需求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吃今天的菜而多吃一点饭,有的孩子可能因某种原因今天胃口变差了些,还有的孩子天生就吃的少些等等。所以以后在吃饭时,我对于个别孩子不再硬性规定,而是根据孩子自己的需求,适当调节,这样孩子们也吃得心情愉快,成长得更健康了!
吃饭小插曲
又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了,我们两个老师正在给幼儿盛饭菜,每天我们都是让幼儿一组一组的排好队伍自己拿饭菜的,而孩子们也能井然有序的遵守秩序,小心翼翼的端好自己的一份,此时教室里安静无声,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李俊涛的菜打翻了”我们抬头一看,地上洒满了汤菜,而小朋友也一个个张大眼睛看着我们,好像在看我们怎么“处理”这件事,而俊涛也用一双紧张的眼睛看着我,看着汤满一地的菜,我的火不由的冒出来了,怎么搞的昨天也打翻了,今天又一次的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不由分说的拉起他生气的说:“你是怎么弄的,这么不小心,别的小朋友怎么不打翻,而你怎么天天都会出事情呢?今天不许吃饭”俊涛眨着眼睛
,泪眼往往的看者我,委屈的回到了座位。而我们也就再也没有理他。当我们都分吃好准备收拾时,猛然发现俊涛竟然坐在位子上呆呆的看着我们,饭也不吃。“咦,你怎么不吃饭啊”我们问他。“不是说,不让我吃饭吗?老师实际上不是我故意打翻的,而是别的小朋友乱跑把我打翻的。”他低着头小声的说着。我这才想起来,刚才好像是不许他吃饭的,可是没想到他真的会不吃,而且还是这么回事!“啊,真是对不起,”我赶紧道歉都说“都是老师不好,没有问清事情的原由就乱发火,也不应该说不让你吃饭的话,你赶快吃吧,以后你自己也小心点”听了我的话,他很高心的开始吃饭了,看着他那吃饭的样子,我的心情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吃饭中的常规培养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吃饭中的常规培养”,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我班孩子入园已经三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家长见到我们的面都会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老师孩子在园进步了不少,会很多儿歌,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长胖了许多。现在回想起入园时我班孩子吃饭时那狼狈的场景:孩子20个,班上老师加上办公室领导一共6个人,每个人负责喂3——4个孩子进餐。进餐时哭闹声不断……在看看现在孩子们吃饭时安安静静的,都是自己动手吃饭,每个孩子至少一碗饭都吃进去了,真棒!两个场景的鲜明对比是离不开班上每位老师的努力的。还记得当初孩子们入园两个星期后情绪都比较稳定时,我就开始动手来抓本班的常规了。在吃饭的常规上我从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都对孩子提出了要求。吃饭前我会教给孩子一些儿歌和故事,让孩子知道吃饭时要自己用勺子吃,不要老师喂。吃饭时要把饭吃完,浪费粮食的孩子不是好宝宝……吃饭时,我们班上的老师都要求孩子们自己独立进食,对于独立进食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我们也会要求他自己先吃一半饭后,教师在帮助把剩下的饭菜吃完……对于吃饭后,要求先吃完的孩子把碗送到教师的餐桌前,并自己用毛巾把脸洗干净。然后搬上自己的小椅子靠墙壁坐好……同时教师会对独立进餐的孩子和进餐时有进步的孩子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吃饭中的常规提出到实施已经三个月了,孩子们现在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我提出的要求。常规要求的提出后,班上的4位老师也都是按照一致的规则来要求孩子,渐渐的我班能够独立完成进餐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很多孩子现在吃完饭以后会很得意的跑到每位老师面前告诉我们他吃完饭了。因为有了常规的提出,老师们要求的一致,也就得到了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开展的肯定和支持,同时让孩子们在我们这样一个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于“吃饭中的常规培养”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宝宝拼拼拼、宝宝吃饭饭
宝宝拼拼拼我们班里有不少的宝宝特别喜欢拼图形,特别是我们班的茹茹和豪豪拼的图形最快.首先,我把要拼的图形给他们画在了一个纸箱上,然后把我画出来的几个宝宝最喜欢的小狗,小猫,小汽车,给他们剪了出来,分别都画了五个,每个小朋友一人一个图形,看谁拼的最好最快,于是宝宝们就开始兴奋起来,我把这三个图形给宝宝们都打乱了,他们就开始找啊找的,拼了有6分钟,茹茹就把小狗和小猫拼了出来,然后我就跟我班里的小朋友说,茹茹是第一个啊;还有没有拼出来的啊,豪豪一口气站了起来说;我拼完了。
我当时就笑了,不一会,宝宝们就开始一个一个的跟我说我拼了只小狗,我拼了只小猫,最后,每个小朋友都拼完了时,小朋友就拿着自己的成果告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开心,快乐啊。
宝宝吃饭饭
何婷婷
开学时,我们托班的小朋友不会拿勺子,吃饭时我们还得喂了才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小朋友逐渐的都会自己吃饭了,而且吃饭时一点也不会浪费,特别的听话,我们心里也觉得很开心。
每当吃饭时,我们都会给小朋友们演奏一首歌曲,这样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很开心,为了宝宝安静的就餐,饭前五分钟我们会给他讲故事,以稳定他们的情绪,能好好吃饭,同时,我们还给宝宝讲一下吃饭前要洗手,这样肚子才不会长虫虫,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可爱,自己的碗里没饭了,会跟老师说,老师我吃完了,我问他们还吃吗?他们笑着说老师我吃饱了。我当时就想开学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话也不怎么会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感觉很不错。
大汽车在吃饭
我们托的宝宝,一日三餐中食欲最差的估计是晚餐了,他们是一群“小人精”,他们把每天的作息时间都掌握的了如指掌了,每次到了晚餐的时候,坐校车的宝宝们就开始着急待着回家了。
转眼间,两周过去了,有一位宝宝的晚餐还是吃的很少量或者有的时候吃完了饭他会哭着问“老师,大汽车来了吗我要找奶奶”。每次我都会说再等一会,到时间了汽车就会来。可是,后来我发现润润不会理会我的话,他只在乎汽车有没有来接他。过后我想宝宝都是爱听故事的。有一次,他们刚吃完晚餐,洗手的时候,我说一会大家洗完手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咱就放学啦,一会他们就兴致勃勃准备好了,我说故事开始了,“有一辆小汽车他的名字叫诺诺,他最喜欢接送听话的好宝宝了,他每次接送完宝宝们,他也会去汽车厂去上学,下午到了吃饭的时间,他和小朋友们一样,他也要吃饭,而且他会吃的比小朋友多,因为他接送的小朋友多,花的力气大,所以吃的慢一些,所以诺诺说请大家慢慢的吃好晚餐后,等着他也吃晚饭再送大家回家,大家能不能做个乖宝宝呀”。不一会,润润站起来跟我说“师我不哭了,大汽车还在吃饭呢,我在这等着他,他一会就来接我回家找奶奶了~”一个月过去了,宝宝们再也没有因为着急坐车回家哭闹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