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如何处理分离焦虑

发布时间:2020-11-18

如何进入上学状态。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父母如何处理分离焦虑》,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父母如何处理分离焦虑

身为父母若要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或托儿所时,要先做些事前准备,以预防孩子的敏感反应及不良影响。

◎允许孩子慢慢地接受幼儿园或托儿所,先建立孩子对其好感或运用假日由父母陪同孩子参观或游戏,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建立安全感。

◎父母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或托儿所时,能多带孩子去认识园里环境,让孩子对其产生良好印象,且送孩子入园时勿有舍不得或离不开的样子,使其感觉是一件平常的事。

◎父母能与孩子共同参与幼儿园或托儿所活动,令他们有共同话题,并采导引方式,使孩子对幼儿园或托儿所的人和事,产生莫大兴趣。

◎能运用心理学之制约学习理论方式,给孩子一些正向刺激,将孩子喜欢的事物与上幼儿园或托儿所联结在一起。例如:让他穿漂亮衣服,并能夸奖一番,使其高兴想去上学,让他感觉上幼儿园或托儿所是一件值得的事。

老师如何处理分离焦虑:

◎首先多与小朋友谈话、拍拍他的背、握握他的手,表示关心他。

◎帮助他早点建立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能力、兴趣。

◎在他哭时,转移其注意力。

◎多了解孩子的个性,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罚。

◎并运用给新生家长的信,让家长及小朋友有所心理准备,于注册发给家长以助教学活动的进行。

最后仍须要提醒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或托儿所。事先带他认识环境、老师。采渐离的方式。向他说明,妈妈不在时,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接他,并要确时做到。

婴幼儿的依附性情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而这种婴幼儿与照顾者间特殊情感的质量,对幼儿未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甚巨。近年来投入就业市场,而无法亲自照顾小孩的职业妇女日益增多,幼儿必须接受托儿保育。是否会影响其依附性情感的发展?对未来其社会性发展是否影响?因此不仅托儿所或幼儿园、家长要明了孩子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明了孩子的先天气质,也就是分别从每一位幼儿的性格和立场去考虑。育儿或教育是谈不完的,能运用一些基本观念,灵巧加以运用爱心、慧心和耐心远胜于方法。所以要爱心、慧心、耐心和方法相辅相成方能教养出独立、自尊、自重、快乐的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父母应如何预防分离焦虑


秋高气爽的九月就要来临,很多宝宝迎来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不过因为好多宝宝都是第一次入园,不免会出现紧张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在宝宝入园前做好准备,预防他们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很多新人父母缺乏类似经验,那就让我们来听听伊顿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说吧。

一、提前适应作息时间

伊顿的老师提醒我们: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宝宝提前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他们可以提前去幼儿园向老师咨询宝宝们在幼儿园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作息时间这一点。如果宝宝在家里和学校的日常起居都遵从同样的规律,更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熟悉感,不会因突然转变环境而焦虑不安。比如早上6:30起床,午休时间安排在12:00-14:00之间,晚上9:00睡觉等等。除此之外,父母也应适当调整宝宝的运动量,因为到了幼儿园以后会有更多的集体活动,运动量会加大,为了避免宝宝的不适应,父母应该提前做准备。

二、培养宝宝的独立和生活自理能力

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将有长达一天的时间见不到父母,如果不提前培养宝宝独处的能力,宝宝容易产生焦虑的症状。伊顿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们,在家里,父母应该放手让宝宝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帮父母扫地、擦桌子等。玩游戏时尽量让他自己玩一些不需要他人参与的游戏,比如堆积木等等。当宝宝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时,父母不要打搅他,而是应该让他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另外,在宝宝入园前两个月内,一定要让宝宝他们养成自己穿衣服、吃饭、睡觉等习惯。

三、给予宝宝正面积极的引导

伊顿的老师提醒家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面对与宝宝的分别时,父母首先不能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不然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宝宝从而加重他们的分离焦虑。父母可以带宝宝提前去感受一下与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情形,比如说带宝宝去一些幼儿活动中心等。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既可以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也可以学到一些本领,让宝宝知道即使离开了父母,自己也可以处于一个很安全的环境,并且玩得很开心。此外,父母还应多注意宝宝和老师的交流,在宝宝放学后,父母不用着急把宝宝宝宝带回家,可以和老师多多沟通交流,在一段友好的沟通中可以让宝宝感受到父母和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这样宝宝会更容易接受并信任老师。

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一位妈妈的育儿经: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吃饭战争

2012年5月,我作为一名焦虑不已的妈妈,开始学习正面管教。那时候威威不到两岁,几乎每顿饭都是一场战争—吃饭时,威威必须老老实实坐在他的餐椅上。同时,我听奶奶指挥:“你喂饭,我喂菜!”。奶奶在左边喂一口菜,妈妈在右边喂一口饭。威威夹在中间,嘴巴紧紧闭着,一会头扭到左边,一会头扭到右边,避开送到的嘴边的任何东西!一顿饭下来,他吃进嘴里的屈指可数。奶奶和妈妈也很累!而且,在威威没有吃完之前,我几乎吃不到一点东西。一顿饭喂下来,我常常累得一口都不想吃。

这样的情形,几乎每顿饭都会发生。一到吃饭时间,我的心就会紧张的像上紧了发条,不停在揣测:这顿饭威威会不会顺利张口啊?今天能吃几口啊?看到他吃了几口,就会稍微放松点。要是孩子一口不吃,我的心情就会拧巴成一团,但却毫无办法。

我曾决心改变这样的状况,买来了十几本“宝宝食谱”,还有教导“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之类的书。用过各种温柔的办法,结果他还是不吃!

我也用过惩罚—“你不吃就是你不饿,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吃完,就收走!”结果到了晚上,威威饿的哇哇大哭,我不给他吃东西,他哭了一个小时,居然累到睡着了!那一刻,我又心疼又痛苦,觉得自己就像个后妈。

这种痛苦和纠结,促使我到处寻找方法,最终,走进了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原来吃饭是痛苦

正面管教家长课堂有个父母帮助父母环节,那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做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个学员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妈妈”(也就是我)。当“我”被两个大人夹在中间,完全动弹不得,一边伸过来一只手,被逼迫着吃饭、吃菜,“我”的感觉坏极了!紧张、压抑、痛苦、无力。“我”的本能反应,就是紧紧闭着嘴巴,扭着头,一口都不想吃!

天哪!角色扮演让我一下子理解了我的孩子,原来对威威来说,每次吃饭都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儿!大人的紧张和压抑完完全全传导给了孩子!

吃饭本来应该是一件轻松、幸福、开心的事儿,吃饭本来应该是享受美食,享受和全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氛围。但由于大人的紧张和焦虑,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吃饭的乐趣,孩子又如何爱上吃饭呢?

享受吃饭

我的第一步尝试,是放松自己的心态。

在饭桌上,我不再盯着威威到底吃了几口饭,几口菜,而是把权利交给他,告诉他:“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想吃什么菜,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夹给你。”当然,这并不容易。一开始的时候,我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会衡量——“这顿饭他吃了多少口,到底吃没吃饱?”但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我需要的不是一步到位,而是Babystep,一次进步一点点。

同时,我也学会了照顾好自己。以前,我都是先照顾孩子吃饭,他不吃完,我几乎吃不上饭,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喂完他,我就不想吃了。现在,我会让他吃他的,我吃我的,他需要我帮助,我就帮助,他不需要,我就照顾好自己。这样他也轻松,我也轻松。

中国人非常讲究吃饭,饭桌常常是一家人交流与增进感情的场所,温馨、和谐。但现在大部分家庭,孩子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感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的压力。我跟老公改变了做法,吃饭时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成年人之间更多的情感交流。当吃饭的氛围发生了变化,散发出轻松、快乐的能量,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被吸引过来了——没有人会拒绝家庭的温暖气氛!

当我们开始真正享受吃饭,不仅仅是享受美食,还有吃饭时的愉快心情,孩子也会学会享受吃饭这件事儿!

自己吃VS老人喂

二岁八个月的时候,威威在老家住了四个月的时间。我辞掉工作去奶奶家接威威时,发现他又不会自己吃饭了,吃饭都是奶奶喂。

我纠结要不要像奶奶那样喂饭。奶奶也觉得不高兴—妈妈一来,威威就不好好吃饭了—眼看着宝贝孙子原本胖乎乎的小脸儿,一天天消瘦下去,奶奶无比心疼。

而且,原本威威不抗拒奶奶喂饭,但妈妈来了,威威很清楚妈妈的做饭和想法,跟奶奶完全相反,他也感到了困惑、不安和不知所措!反而引发了更糟糕的状况——威威开始抗拒奶奶喂饭,怎么哄都不肯吃,同时也不自己吃!

这时的我,已经是个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我开始意识到我和奶奶的不同:我的想法——“孩子应该自己吃,他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想吃,所以不用喂,饿了自然就吃了。”奶奶的想法——“孩子自己吃,会吃不饱,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吃多少,所以必须得喂他,还得把碗里所有的饭都吃完了才不会饿着。”我俩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同时也导致了冲突。

我开始思考,我的想法真的是100%正确的么?奶奶的想法真的是100%错误的么?当然不是!从奶奶的角度想,她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Belief!每个人的Belief都是主观的,没有对错。

那奶奶又是基于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因为爱,因为对孙子发自内心的爱和关心!

想到这一层,我释然了,被奶奶喂饭真的是那么天大的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儿么?奶奶想喂当然可以喂,这是她爱的方式,她不会、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

那我该做什么?我需要跟威威好好谈谈。

于是,我找了个时间,问威威:“奶奶喂你吃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威威说:“开心!”

我吃了一惊!我以为孩子不喜欢被喂饭,完全没有想到他的感觉是“开心”?!

“为什么?”我脱口而出。

“因为奶奶很爱我。”

我们总是急于改变老一辈跟我们不同的做法,担心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但孩子真的会受那么大的影响么?孩子先感受到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爱,不会伤害孩子!真正让孩子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的,是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对一件事的看法不一致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的不谅解,不尊重,这才对孩子有弊无利。

老一辈的爱,我现在看到了。

我停止了对奶奶不同做法的干涉,从心里感激她对威威的爱和照顾。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现在在奶奶家,以奶奶的做法为主导,这并不会对我的孩子造成什么本质的影响。

很快,威威不再抗拒奶奶喂饭,这种吃饭战争,也消失了。

重新开始习惯更好

回到深圳,威威开始还是带着老家的习惯,希望我喂他,不喂就不吃。我并不着急纠正他,而是选择相信:他可以慢慢学会照顾好自己。

每次吃饭,我都确保给他提供足够丰富的菜品,这是当妈的责任。但我并不强迫他吃多少,而是告诉他:“威威,吃饭是你自己的事儿,妈妈相信你可以照顾好你自己,所有的菜你都可以吃,如果你觉得自己吃饱了,就可以不吃,妈妈会让你离开饭桌。”

一开始,威威会自己戳吧几口,然后,还是习惯性的让我喂。没问题,他需要我喂的时候,我会喂他,不批评、不指责、也不说教。只要他说:“妈妈,我吃饱啦。”不管他吃了多少,有没有吃完全部的饭,我都按照我的承诺,让他离开饭桌,也不提醒“你不吃饭会饿哦,饿了就没吃的了哦!”

开始的几天,他小心翼翼的测试我,有时随便吃了几口,就说自己吃饱了,然后就下去玩了,发现我真的不教训他,也不强迫他。过了一会儿,又说自己饿了。

我也很淡然,饿了就吃,我提供饭,也提供一些面包、水果之类的,他真的饿了可以吃的东西。

“吃饭的时候没吃饱,饭后就不能给任何东西”这是很多育儿书上提供的方法,但我没有使用。我不用“不能吃饭”来惩罚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感受自己的身体,身体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这个方法,从表面难以察觉,因为它是“不说、不做”的方法。让这个方法有效的,也是最关键的,是我的新态度——平和、坚定、自然、轻松的态度,“带着爱放手”的态度。

在平和、坚定、自然、轻松的态度下,我的具体做法很简单。每顿饭提供足够的菜和饭,我的责任是“提供”。吃和不吃,是孩子的权力。我不再催他吃饭,也不强迫他吃饭。开饭后,准备好孩子的碗筷,跟大人一起吃。他吃他的,我吃我的,我会跟爸爸聊天,他也会参与其中,每顿饭的氛围轻松愉快,每个人都享受这样的家庭时光。只要他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吃,我不会问他“你是真的吃饱么?”也不会计较他到底吃了多少,有可能他中午吃的多,晚上吃的少,也有可能昨天吃的多,今天吃的少。他的身体会告诉他,自己应该吃多少。

同时,所有的劳动,我们都共同参与,威威会跟我一起买菜,做饭时帮我淘米或者洗菜,开饭前帮忙把碗筷摆好,自己爬到餐椅上去,吃完饭帮忙擦桌子和洗碗……他不再是一个需要别人围着他转的“中心”,而真正成为了家里的一份子,可以做出自己积极贡献的一份子!

回到深圳三个星期的时间,威威不仅不需要我喂了,还可以自己用筷子吃完一大碗面条,有时一顿饭吃的比我还多!以前挑食,所有的青菜剁的再碎,他都会一点一星的挑出来,扔在桌子上不吃,现在可以大口大口吃整棵的上海青,几乎什么菜都吃。两岁八个月上小班,老师第一天就告诉我,威威是小班的小朋友吃饭最好的那个,不仅吃的最快,而且从来都不剩饭,吃完饭还能喝完一碗汤,老师从来都没有因为威威吃饭而发过愁。

我把威威自己拿着筷子吃面条的画面拍成了视频,给爷爷奶奶发了过去,爷爷奶奶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当看到威威每顿饭都自己大口大口的很享受的吃饭,爷爷奶奶发自内心的笑了,“很放心,很开心,再没有比自己孙子大口吃饭更开心的事了!”

这个过程漫长又艰辛,但是很值得。我看得到,因为我的改变,威威不再为别人吃饭,而是发展出了自律: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儿,不依赖他人;更能在这么小的年纪,理解了:独立、照顾好自己。他不为了别人而吃饭—这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育儿心得: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育儿心得:如何处理孩子哭闹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十分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一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十分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样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明白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明白会很长时光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潜力稍弱,总是期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应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我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必须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

应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冷处理:应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一样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2、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能够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必须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必须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能够此刻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能够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此刻的样貌”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明白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必须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透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宝宝脾气大如何处理?


导读:“若小孩子只是偶尔发发脾气,不至于让父母和身边人都觉得无法控制,这类的‘发脾气’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也可以理解成调皮、不懂事的表现,多数是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引起。”

“放在手心怕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为只拥有一个孩子,现代父母对孩子的爱已经到了难以言说的地步。就拿齐先生来说,两岁多的儿子虎头虎脑,简直就是他的心头肉。可是,儿子脾气特别大,稍稍有点不顺心,就又打又闹,对父母和外婆手脚并用,有时暴躁起来还会摔东西。明知道这样的行为不能惯,齐先生却觉得孩子还小,一时调皮,不忍心惩罚批评,只是做势要打吓唬吓唬。但久而久之,他却发现儿子的这个坏毛病愈来越严重,就连吓唬也不管用了。难道真要狠狠打骂儿子吗?

多数儿童“暴力”是家庭教育失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邹小兵告诉记者,像齐先生儿子这样小小年纪就脾气暴躁的孩子并不少见,年龄主要集中在2-10岁间。

“若小孩子只是偶尔发发脾气,不至于让父母和身边人都觉得无法控制,这类的‘发脾气’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也可以理解成调皮、不懂事的表现,多数是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引起。”

邹小兵主任说,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父母家人对孩子都溺爱,孩子从小就缺乏在没有家长看管下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上幼儿园、小学之后,学习的时间又往往超过了玩耍嬉戏、交朋友的时间。原本应该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我打别人,别人也会打我”的自然规则,在大人的一味保护和容忍下,就被“不如我的意,我就要打你”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取代了。这样一来,自己的需要被摆在第一位,一旦不被满足,孩子就会以拳打脚踢、摔东西等激烈的方式威胁父母和家人。

患有多动症也会导致暴躁

有一些孩子发起脾气来歇斯底里,用难听的话骂人,扯着嗓子吼叫,“暴力”程度甚至与成人相似,家长有时还以为是孩子“调皮”过了头,或者跟别人学坏了,却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坏脾气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除了娇生惯养的原因,邹小兵主任说,还可能存在某种病理因素。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有些会合并冲动,一旦发火就容易失去理智。另外,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是自闭症系列中程度较轻的一种)的儿童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引起的影响,所以有时家长会觉得‘孩子是明知故犯或是有意作对的’,从而引起亲子矛盾。患儿不容易理解别人的情绪,在备受挫折、批评和歧视的环境下生长,他们的暴躁情绪也会日益加重。

切忌打骂,学会冷处理

“孩子发脾气,家长首先要找原因,看看是以前把孩子宠坏了,还是存在上述能力的缺陷,搞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邹小兵主任说,对于恃宠而娇的孩子,家长应该彻底改变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忍让。要求不合理的坚决不能答应,即使孩子发脾气也不能理睬,还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惩罚,如靠着墙角站几分钟,或是当天不给看动画片。“这种冷处理的方式要坚持几个星期,因为刚开始小孩的脾气可能会加重,但是通常到第三个星期,他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知道父母是真正生气了。”还要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同伴玩耍,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接受规则。

至于那些可能存在能力缺陷的孩子,在看到他们发脾气、多动、不听指挥的问题时,也应该给予包容和理解。“对待这部分孩子有三个原则,一要有爱,二要花时间,三要用一致的正确方法。注意不要喋喋不休地教训孩子,不停的唠叨会使孩子感到厌倦;切忌‘以暴制暴’打骂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更难教育。”

通常来说,当一个孩子暴躁的脾气父母无法控制时,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和训练。

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子不教夫之过”,但是过于严厉的管教方法,也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一定影响。那么,家长如何判断管教孩子的方法是否过于严厉呢?

几乎很多父母都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服从管教。如何管教孩子于是成为了很多父母,尤其是那些初为人父人母的人常常讨论的话题。管教过严又怕孩子反感,管教过松又担心孩子不听话,想要把握好这个度,就得先测测你的管教是否够严厉。如果管教过严了,又应该如何管教孩子才正确呢?

通过孩子的这些表现,判断父母是否管教过严

1、孩子太乖巧、太安静或孩子不敢表达负面情绪。

2、孩子对于很轻微的批评都会表现出极度敏感。

3、孩子不会用出轨行为来探测你的底线。

4、孩子没有幽默感或快乐感。

5、孩子经常表现出烦躁和不安。

6、孩子在吃饭、睡觉或如厕等其他方面表现出有压力,比如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从前婴幼儿时期的行为特征。

7、一个进攻性比较强的孩子,有可能会学你的行为,对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宠物泄愤。

如果孩子有3项以上的表现,或者只有一两项,但经常出现,而且表现非常明显,家长就要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如果从测试中得知,你管教过严了,你就得重新调整尺度。

那么,如何管教孩子呢?

慎用“不”字

父母应慎用“不”字,因为这个“不”字只是否定孩子当前想要做的事,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只好依照原来的想法坚持下去。比如,孩子扔沙子,父母如说:“不许扔沙子!”孩子想不出不扔沙子还能怎么玩。父母如用正面指导的方法说:“你可以用沙子来挖地洞,堆小山……”孩子就会被父母的新方法所吸引,而停止扔沙子。

善用商量口吻

有些3岁的孩子还不能把自己的玩具拿去和小朋友们分享,父母若硬性要求,孩子会又哭又闹地极不情愿。例如,冬冬有一个布娃娃,娜娜想玩一会儿,冬冬就是不肯。这时,父母可以和她商量:“冬冬,假如我不给你买这个布娃娃,你高兴吗?”孩子一般会说:“不高兴。”“你看,娜娜没有这样漂亮的布娃娃,可她也很想玩儿,她心里也会不高兴的,你是不是应该让她玩—会儿呢?”这时,冬冬一般是会愉快地把玩具让给娜娜玩的。

巧用“帮”字

有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情,如不要把房间搞得太乱,要孩子喝牛奶,孩子就是不听话。父母最好把“帮”字常挂在嘴边。父母可以这样说:“我的牛奶喝不完要坏的,请你帮我喝一点儿。

宝宝是个好孩子,最愿意帮助妈妈了,对吗?”“我的房间太乱了,请你帮我收拾一下,宝宝最喜欢帮爸爸做事啦!”用这种方法,孩子会高兴地去做。

令出必行

如果父母用了“不”字,就要求孩子一定遵守。如果父母一边大叫“不许”,一边又不真正制止,孩子就会依照自己的做法继续下去,养成和父母对着干的坏习惯。

喜欢《父母如何处理分离焦虑》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进入上学状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应如何预防分离焦虑 秋高气爽的九月就要来临,很多宝宝迎来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不过因为好多宝宝都是第一次入园,不免会出现紧张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在宝宝入园前做好准备,预防他们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很多新人父母缺乏类似经验,那就...
    2021-05-26 阅读全文
  • 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一位妈妈的育儿经: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吃饭战争 2012年5月,我作为一名焦虑不已的妈妈,开始学习正面管教。那时候威威不到两岁,几乎每顿饭都是一场战争—吃饭时,威威必须...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如何处理游戏空间?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如何处理游戏空间?》,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人多空间小,怎么办? 在幼儿园中,幼儿人多而室内游戏空间狭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反思幼...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如何处理宝宝爱黏人? 我的孩子19个月大,已经会50个左右的词汇和一些简单的词句表达。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着,只好一路带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我再悄悄溜走,也听不到他哭。可是,每回我回...
    2021-12-09 阅读全文
  • 如何处理幼儿的“极度无聊”? 导读:在现实中无聊不应被看作是疲惫,虽然这常常发生。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在那种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 对幼儿来说没有比...
    2021-09-17 阅读全文

秋高气爽的九月就要来临,很多宝宝迎来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不过因为好多宝宝都是第一次入园,不免会出现紧张的状态,家长一定要在宝宝入园前做好准备,预防他们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很多新人父母缺乏类似经验,那就...

2021-05-26 阅读全文

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一位妈妈的育儿经:我如何处理“孩子吃饭难” 吃饭战争 2012年5月,我作为一名焦虑不已的妈妈,开始学习正面管教。那时候威威不到两岁,几乎每顿饭都是一场战争—吃饭时,威威必须...

2020-11-12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如何处理游戏空间?》,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人多空间小,怎么办? 在幼儿园中,幼儿人多而室内游戏空间狭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反思幼...

2019-12-19 阅读全文

我的孩子19个月大,已经会50个左右的词汇和一些简单的词句表达。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着,只好一路带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我再悄悄溜走,也听不到他哭。可是,每回我回...

2021-12-09 阅读全文

导读:在现实中无聊不应被看作是疲惫,虽然这常常发生。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在那种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 对幼儿来说没有比...

2021-09-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