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换位思考,体谅一下老师的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0-10-29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幼儿园的老师游戏 换位思考,体谅一下老师的不容易现在,我们经常能够在媒体上和电视上看到各种关于幼儿园的负面新闻,不是老师体罚孩子,就是老师给孩子吃药等等,让家长们颇为不安。如此种种种种的报道让家长们心慌了,心寒了,也心累了,总是觉得把孩子放在幼儿园,交给老师不是那么的踏实,怕孩子受到伤害,甚至想过要不要让孩子不再上幼儿园了。

这种心态对孩子,对家长和对老师来说都是一种伤害,虽然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面对着这种情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觉得,任何事情,无论是好,还是不好,都要辨证的一分为二的来看。在这件事情上,我的观点有两方面:(zFw152.Com 趣祝福)

第一、请问,你的孩子能不再上幼儿园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定要过集体生活的,集体生活能够让他们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协同合作,能够让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歌谣舞蹈,养成定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也能交到一些好朋友,开始建立起属于孩子的小小社交圈。应该说,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要环节,还是他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因此,我想问一下各种家长,你们能让你们的孩子从此不再上幼儿园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那么,既然我们的孩子不能绕过幼儿园这个环节,那么,就请家长们一定放宽心,安安心心的,与其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如多给老师一份信任,给孩子一份放心。

是这个道理吗?

第二、请问,如果你是老师,你该怎么办?

作为家长,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最好的照顾,吃的好,玩的好,睡的好,不会有哭闹,不会有打架,不会受伤害。这些愿望都是正常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反过来做一下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幼儿园的老师,一个人要照顾十个孩子,从早到晚管他们衣事住行,还要带他们出去玩,付出的辛苦和劳累不被理解,还经常的被一些家长指责和抱怨,那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周末两天休息,我自己带着xx从早到晚的,就算是不用和他一起跑,一起做游戏,到了晚上还累的一塌糊涂的,而且在xx睡了之后,还要给他洗衣服,一直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而第二天又是如此。两天就感觉如此的辛苦,那么老师呢?他们每年每月每天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付出同样的辛苦,为什么不能被我们所理解呢?

因此,请多给老师一些理解和包容,或许我们大家都会感觉舒服一些。

最后,我想切实说一下我的亲身感受。xx现在在幼儿园上小班,从他上托班开始,已经在这个幼儿园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两年里,我从未抱怨过老师,也从未指责过老师,我总是觉得,既然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交给老师,就一定要相信他们,他们都是专业幼师毕业的,在幼儿教育方面都比我们更专业。而且另一方面,孩子教育的责任在家长而不在老师,所以,不能太指望老师能够教给他们太多的东西,我所奢求的,就是xx在幼儿园的平安和开心。每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能够看到xx的笑容,就已经觉得非常的满足了。

有了信任,才有安心,有了安心,才有开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换位思考,用心去爱


今天是星期天,我照例带女儿去逛商场,刚走进商场门口,女儿就拽着我的手使劲地往外走,我一边哄着,一边拉着女儿往里走,正在这时,女儿的一个鞋子掉了,我蹲下来给女儿穿鞋子,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看不到多少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的仅仅是大人们一个个移动的身躯和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背包,时不时的磕着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我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每次都那么不愿意进商场的原因了.我赶紧抱起孩子冲向大门......

总觉得自己平时工作太忙疏于对孩子的照顾,想趁休息时间带孩子去商场玩玩,补偿补偿她.而每次孩子那么不乐意,我还常常责怪她:"妈妈带你出来这么累,你还闹腾."现在终于明白,是自己没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蹲下来,我才发现,孩子的世界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的情感,思想和态度,用心去爱,孩子才会体验到爱.

育儿心得:学会换位思考


育儿心得:学会换位思考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我们作为家长肯定会遇到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见到人,孩子们不打招呼;吃饭的时候,孩子不高兴吃。今天我就讲一下我是如何解决这二个问题的。

1、孩子不打招呼,你越是让他叫,他越是不叫。还躲到你的后面,弄到最后是,不但人没叫,而且家长一发火,孩子就哭了。这种事我也干过几次。后来我想想,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会使孩子越来越怕叫人。不防我们转换下,逆向思维。既然孩子们不愿意叫,那我就允许她这样。你不叫人,可以,我允许。那不管是家里人还是不认识的人,你都不能叫,如果让我发现一次,我就要惩罚一次。“我女儿急了,跟我说:“妈妈,这样是不行的。不能这样的。”我板着脸说:“你不是喜欢这样嘛?以后连爸爸,妈妈都不能叫的。”我女儿哭着跟我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掉这个毛病。”从那以后,我女儿见到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能主动去打招呼了。

2、吃饭这个问题,我估计好多家庭都有。我家就是特别严重。一吃到饭,孩子就要被我骂哭,一边哭一边吃,家长心里不好受,孩子嘛吃的也不开心,而且对消化也不好。有一次我对我女儿说:”从今天开始,你吃的饭都是定量的,既不让你饿,也不让你吃饱。每顿饭就只给你那么多,如果你不吃,那就再减少量。“我女儿就问我:”为什么呀?“我说:”既然每次盛的饭你就只吃一点点,剩下的不就浪费了吗?既然你只吃那么多,我就给你那么多。你看动物园里的老虎,被关在铁笼子里,伺养员每次给它们吃的东西,就够老虎七分饱,这样既不会让它饿着,也不会让它吃饱了从铁笼子里逃出来。“女儿说:”我才不要呢,我为什么要像老虎一样呀。“然后外婆就在旁边散风点火,说:”你还不快吃呀,你再不吃,你妈就要把你碗里的饭减掉了,这样你就没力气的。“女儿对我说:”我不会让你这样对我的,我一定要把饭吃光光。“然后没一会儿,一碗饭就没了。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对症下药。上面的二种方法只能供大家参考一下。有时我们家长对待孩子的问题,思路应该反过来一下,说不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让孩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让孩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周未带xx正在买水果时,同学爸爸走到我面前,说xx在车尾箱取书包时,喜欢压另一位同学的书包,弄得另一位同学总是不高兴,让我回去说说xx不可这样霸道地对待同学。当时xx就站在我身边,听了同学爸爸的话,一脸的委屈。为了在外面不伤xx的自尊心,我应许回家对xx进行引导。

回到家,我问xx:“刚叔叔说的是怎么回事,能否跟妈妈说说?”xx很抵触地说:“什么怎么回事?”我说:“你有故意压同学书包了?”xx:“是的,但不是我先这样做的,是另一位同学先压了后,我才压的。”我知道被xx压了书包的这位同学,是非常老实的一个孩子,从来不会和另三位同学发生冲突。若别的同学对他不公,他也只放在心里,生闷气。平时我就担心xx不会顾及这同学的感受,做一些让他难受的事,通常教xx多替他人想想,多鼓励他人。但没想到xx还是没听进去。

我问xx:“若是别的同学老压你的书包,你会不会生气?”xx低头不语。我说同学之间就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你若看到同学对你的包容,而放纵自己的行为,你觉得自己是一位什么样的人?xx没有正面回答却说:“可另一位同学也老压他的书包呀,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我说:“那你说说这样做对不对?。”xx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这就对了,你明知道这样做不对,那你为何还要跟随着别人来做呢?不管别人怎么做,你只要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你就得制止自己,有必要时还要劝告同学。”xx一句话没说,我知道刚在水果店受到同学爸爸的投诉,心里很不高兴,这会我说什么,他心里都会有点抵抗。

于是我说:“你现想想,刚叔叔当着你的面跟妈妈说你不对时,心里是不是很难受?”xx这回忙应道:“是的!”我说:“那心里难受的感觉会带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心情?”xx回道:“心情不好,很生气,不想说话。”哦!那这种感觉,好不好受?xx听我这一问,说:“不好受,很糟糕。”我说:“那你同学书包被你压了后,心情会不会和你现在的一样?”xx想了想说:“他应该心情也会不好,不高兴。”是的,一定会不高兴,可他却很大度的没和你争吵。但你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有伤着你们的友情。你若再这样对待他,他虽不会与你起冲突,但他会远离你。并且妈妈也会让你受到相应的惩罚,不在同他们一起去上学。xx听了,表示自己错了,以后改。我说:“行,机会给过你一次,没有下次。若你还会这样,那对不起,妈妈说过的惩罚条约一定会屡行。”看着xx那深思的表情,我真希望他从这刻起,有所改变。现xx最大的毛病就是,与身边越熟的人相处,越会放纵自己的行为。也因这个不好的习惯,有时会伤到同学或小伙伴,若没有人提醒,xx却全然不知。以后还得多引导,让他明白自己认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给别人带来大大的伤害。

育儿观念:换位思考——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育儿观念:换位思考——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我儿子今年5岁半,即将步入小学的门槛,从他出生到现在,除了看到他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慢慢成长为一个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小小男子汉,也让我逐渐在妈妈这所学校里渐入佳境。这些伴随他成长的点滴经历逐渐让我明白:宝宝就是妈妈成长最好的老师,学会彼此换位思考,你就能成为宝宝的知音,宝宝也能快乐成长。

第一,换位思考会让宝宝懂得感恩。现在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吃穿住行时刻都有人为他准备周全,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心态,会认为这些都是作为父母、作为爷爷奶奶应该为他做的。对于我儿子,我与他父亲从小就注重培养他的一种责任意思,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中实现“角色互换”,让他能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体会做父母的心态,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比如利用空闲时间分享一下我们上班的感悟;在爸爸出差期间叮咛他要照顾好妈妈;在商场购物时能主动帮爷爷奶奶拧东西,通过这些细小事情的引导,潜移默化的让他明白所拥有的生活是因为付出才有得到,懂得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第二,换位思考会让宝宝学会尊重。每个孩子都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我家宝宝也不例外,在进入幼儿园之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社交对象,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往往很难有明确的对错之分,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对于犯错误的宝宝加以指责的话,很容易让宝宝拒绝与你沟通,甚至自卑与孤僻。记得有一次在检查学习情况时,宝宝对于学习内容中的英语单词完全不知道怎么读,我下意识的就想马上批评他,上课没有认真听课,可后来,我转念一想,他毕竟还只是个幼儿园的小宝宝,不可能像我们大人一样有那么强的学习意识,如果只是批评的话,只会更加让他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倒不如利用周末时间与他一起学习,既能让他对所学习的内容印象加深,也能知道妈妈可以容忍他的小错误,使他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也学会尊重别人。

第三,换位思考会让宝宝变得独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从成人世界的角度来看待宝宝们的言行举止。实际上,作为家长,更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来倾听她们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她们有那么多的为什么,那么多的怪行为,就能感受到这种行为是十分正常的事。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注重征求宝宝的意见,可以让他对与他相关的事情有表述自己意见的空间。比如,上学穿哪件衣服,去图书城买哪一本书,整理玩具时如何分类、一起买菜时买自己喜欢吃的菜等,都可以让宝宝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培养起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变得独立。

在孩子懵懂之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之际,孩子便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才会让彼此快乐同行!

老教师告诉你,考试时最容易丢分的“十宗罪”!


曾经我的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非常认真,对待学习一丝不苟,也许大家都会觉得这样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成绩一定不会差吧?至少也应该是班上的前几名把。但是却让大家失望了,他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名中等,既不属于差生当然也不算优生。

看到这里是否会有看官觉得这个孩子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比如说家庭因素或者说他智力的确不高,即使再努力学习也没有达到相对应的学习成绩?我开始也这么想的,后来我发现他做数学题是完全没问题的,听写背诵等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后来我翻查了他每一份考卷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让7年阅卷经验教师告诉你,考试时最容易丢分的“十宗罪”!

他知识虽然牢固,可是他却在考场上无法合理运用,甚至因为紧张还经常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而且基本上每张考卷都会出现一些不该丢分的地方。其实考场更像是战场,下面我总结了一些考场上最容易丢分的地方,让大家一同来细数这“十宗罪”!

1.基础知识薄弱

这是成绩在高分以下学生的通病,如果一百分的考试咱考了96,那么这一条跟你关系不大,但是如果咱考了6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这一条了。我之前也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很少讲基础知识,觉得讲这些丢人,结果他没有怎么丢人,但是他的学生却一直丢分。

时至今日,还有学生不清楚等式的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所以他认为1=2不是等式,而认为π≈3.14是等式;还有学生不知道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他认为x+1=x-1不是方程,因为它没有解。此类问题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2.运算能力差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只要是小学计算能力一般,初中基本上也会受影响,同时也和学生的习惯有关,有的小孩只要是计算题,就立刻拿出来计算器,啪嗒啪嗒把题算出来了,有时候计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愿意去开动脑筋运算,长此以往,导致计算能力低下,唉,不说了,全是泪。

3.应用能力差

到了方程和不等式,数学就开始和生活结合起来了,架桥修路盖公厕,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有。有的学生不是很懂生活,因此应用起来可就要了亲命了。

4.不会推理变通

许多学生希望考试能碰见之前做过的题,或者类似之前做过的题的题,甚至希望数据都不要变,只把小明变成小日或者小月,小花变成小化,小马变成小驴。新题最好不要出,新题型更不能出,容易晕,推理几步之后就不知身在何处了。

5.不细致、规范

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这可能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我以前也属于那种赶着投胎型的,边看题边做,有时候题还没有读完,我这答案就已经做出来了。

6.马虎大意

作业做第一题和四十题,就会有人记成第一题到第四十题。两道题选一道做,肯定会有人都做,而且错一道。新闻上报道,问幼儿园小朋友船上鸡二十只鸭子三十只那么船长几岁,基本都是回答五十岁,不过也有厉害的,觉的需要分类讨论,还有个答案是十岁。中考作文题目是“早”,就是有人能看成“旱”而后讨论半天如何节水。中考都会这样,就更别说平时的鸡毛蒜皮级别的小考了。

7.艺高人胆小

面临考试的学生中,有这么一款:在做选择和填空时如果碰到几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会反复验算,更有甚者会放下后边大题重新审阅前边,以致耽误时间,未能做完本该会的题目。此类学生往往还是成绩不错,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自信!过于追求完美反倒很不完美。

8.速度低下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其实这些题我都会,但是没时间。考试是公平的,给的时间也是合理的,考生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在前边的题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就是做题速度上不去!

很多考生(特别是成绩比较好的)在复习中往往攻克自己不会的题目,对自己会的题目不加练习,对自己会的题目反复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并且是惊人的速度,填空选择和几道简单的大题,如果放在基础题做的比较多的同学手里会比其他同学省下十几分钟的时间,并且正确率很高,从而有较多的时间做后边大题。

9.后两步不会做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最后的压轴题后两步根本做不出来。”其实现在的卷子本没有什么太难的压轴题,有的学校压轴题最后一步甚至是“直接写出该点坐标”,并不需要什么证明过程,考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

压轴题能够解答是建立在学生能灵活运用初中阶段知识点的基础上,在平常的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大题难题根本没有真正掌握,从而失去一次又一次锻炼思维的机会,到了考试就认为自己根本做不出来,并且压轴题有一个惯性:前一步提示后一步。这一点很多学生不能领悟运用。

10.考前做题低效

有一些同学看起来很勤奋,但是每次成绩都考不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资质平平,但是还有一部分确实还是很聪明的。原因:不善于独立思考,并且错题不懂得总结。

善于独立思考的同学基本上对做过的题能够大体掌握,达到练习的效果,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做过的题可能只掌握一部分,并且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并没有总结,好好的消化吸收,让一次练习的机会白白流失。建议让孩子尽量独立思考完成,错题或者没有做出来的题一定要整理一遍,并且常看常练。

当个小孩也不容易


在我们的家长课堂中,经常会听到妈妈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嫌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说孩子总是在公共场合让自己难堪,让孩子去做点什么的时候,孩子还会说自己累,一个孩子有什么好累的嘛!家长们在嫌弃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的时候,孩子们却会说,妈妈总是让我做不喜欢的事情,妈妈总是批评我……这样的冲突如果不经调节,久而久之,亲子关系或多或少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家长们总是很难明白一件事:当个小孩不容易!

总是要我听各种我听不懂的话——累

大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觉得我们小孩子应该听话,但你们却忘了一点,很多话,我们听不懂!我们捕捉到的信息只能是那些简单、明确的话,我们不喜欢听繁琐、冗长的唠叨,这样的话会让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我们不喜欢听各种命令的话,我是小孩不是奴隶!我们也不喜欢听“不”,大人们总是说各种不能做,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总是不准我做想做的事情——烦

在楼梯和扶梯之间,我想要爬楼梯的时候,为什么不让我去?当我想要去草地里打滚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不让我去?你们大人总是想要控制我的身体,用安全来要挟我,不准我做一点点危险的事情,那我到底能做什么呢?连上厕所,奶奶都会在我耳边唠叨,烦死了!

总是要我学各种特长——疲

大人们看到小区孩子们上兴趣班,就会拖着我去,一会儿学钢琴,一会儿学英语,中间还要穿插什么奥数,那么多的课,小小的我吃不消啊,很累的!大人们说社会是很残酷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我感兴趣的事情都不让我做,我怎么会学好这些没兴趣的事情呢?

孩子的世界,大人们真的不懂

大人们总是说,小屁孩什么都不懂,但是,孩子们的世界,大人们以为自己明白,其实你们一点都不理解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听话,而是我们认知能力发展有限,捕捉关键词会时有偏差。很多时候,我们特别想爬爬楼梯,发散下体内的能量,而不是偷懒站在扶梯上,等待自动运输。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做好奇的事情,看明白了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危险,别限制我好吗?

看到这里,你还会说孩子不累吗?虽然大人是经历过小的时候,但这种经历是不可逆的,过了之后,人们就会很难体会到当时当景的感触,大人们还是多体谅一下孩子的累吧!

研训一体中园长的角色定位(下)


导读: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研训一体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我们研训目标达成度不够,其主要原因在于园长在研训一体的模式中如何定位。我认为在研训一体中,园长角色定位应该是这样的:

(一)园长应是学习者

幼教的研训一体能否以得顺序开展,如何逐步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过程,将其落实到各个学科,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长,一园之中园长的教育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影响着园内教师,所以园长的学习就显得极其重要。园长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现代管理思想,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幼教法规文件,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迫使自己站在幼儿园发展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够在研训中起榜样的作用,导向的作用,争取做学习型的管理者。

(二)园长应是组织者

l、园长要成为研训一体工作的发动者。园长给教师以思想上的务虚,联系社会大背景,关注整个教育形势,结合幼教改革及本园实际,向教师作宣传,要经常向教职工谈办园思想,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从情感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研成为来自教师自身的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要调动教师的兴奋点,扩展教师思维的角度;从行为上,使教师不仅仅是学了理论,有了观念,而是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教师角色行为的丰富和完善,教学技能和能力的真正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的环节。

2、园长要成为研训一体工作的策划者。研训要有专题,在选择专题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1)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敏感点,比如以幼儿发展为本已成为幼儿园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使教育目标、活动设计落实到孩子身上,促进每个孩子发展,这是需要教师去思考、去探讨的。

(2)把握好本园的实际,要对队伍现状有一个清晰的分析,找到适切的专题。

(3)把握好教师发展的需求,教研专题来自教师,是教师在保教活动中、在教育教学上的需求,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主。园长要努力寻求上述三者的结合点,并以此为抓手开展研训工作。

3、园长要成为研训活动的参与者。园长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定要挤出时间,保证参与研训活动,园长的参与不仅是对研训工作的重视,也是抓住时机了解教师,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教师是否被关注将直接影响他们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园长在整个研训过程中,要起指导作用,能发现间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引导教师掌握以教学活动为出发点的教学迁移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要起传递作用,将园长自己学习后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对教育信息的理解传递给教师;要起导向作用,使研训主题不断深化,发动教师共同研究整理归纳,反馈到下一轮的研训框架设计中,使教师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园长要成为研训活动的反思者。在徐汇区多元化办园体制、多类型办园模式的冲击下,园长都将意识到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是生命线,而保教研究则是质量的关键,因此园长要学会反思,反思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人往往在反思中提高,不会反思就不会进步,我们也要引导教师学会反思,提高思想力。比如,我们要改变以往重课前研究轻课后反思的倾向,不仅会点评他人,也会反思自己。但是园长在组织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教师调整心态,鼓励、保护教师的积极性,看到教师的进步,支持教师的创造思维,善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其以后的探索实践奠定情感基础。

(三)园长应是服务者

园长要为教师的个体发展和幼儿园的群体发展提供服务,创设条件,提供机会。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如教研中的自培,借鉴外界的力量,抓紧假期中的培训,开展园际,学区际、区际的教学展示交流,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调动一切有效手段,使教师有学习的机会、表现的舞台、施展的空间,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园长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教研与培训的关系,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幼儿园目前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总之,学前教育的研训一体化,园长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作综合分析、整体思考,并与幼儿园的常规管理、队伍建设、保教研究相结合,使教师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进步。

孩子,养你多么不容易!


很多如今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人或许还记得在很早以前,可能是自己想要买一个价格不菲的玩具的时候,又可能是自己一不小心花光了所有零用钱的时候,爸爸妈妈这就开始喋喋不休了“挣钱不容易,这可都是爸爸妈妈用汗水挣来的……”“我们养你有多么不容易你知道吗……”

小时候有过类似经历的宝爸宝妈们可能已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故技重施”了。停止吧,不要再给孩子灌输“养你多么不容易“了,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生活质量并非由物质决定,而是由心灵决定。即使家庭物质的确贫乏,也不要对孩子传递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这样的沉重感教育,因为这并不妨碍保持生活中的美感。爸爸妈妈可以时不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小玩意,让孩子们感到内心的富足流动,这样才会使他们有精神追求,并且有一天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好的物质生活。

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未来能否丰盛。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

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例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容易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浪费。

一位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心穷之人一旦拥有权力便容易穷奢极欲,这常常成为人们“思想走偏”的原因之一。所以爸爸妈妈们,停止吧,千万别在不停地给孩子灌输养孩子多不容易,挣钱多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观念了。

相关推荐

  • 让孩子换位思考 让孩子换位思考昨天**让我在网上给他买《世界兵器大百科》这本书。我昨天给他拍了。结果昨晚问书咋还没来?今天中午我一到家,**又问“妈妈,书咋还没来?你没催催?”好小子很着急啊“我问过阿姨了,人家说正在...
    2020-11-28 阅读全文
  • 换位思考的名言88句 “当我们用手指指着别人时,别忘了还有三个手指指着我们。”名言警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践行生活,优秀的名人格言是一种人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小编在搜索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关于换位思考的名言的相关信息,"让我们一同讨论相互启发仅供参考"!...
    2024-07-2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孩子犯错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错误。当孩子犯错后,换一个角度看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犯错往往喜欢逃避职责,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换位思考,用心去爱 今天是星期天,我照例带女儿去逛商场,刚走进商场门口,女儿就拽着我的手使劲地往外走,我一边哄着,一边拉着女儿往里走,正在这时,女儿的一个鞋子掉了,我蹲下来给女儿穿鞋子,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
    2020-07-13 阅读全文
  • 换位思考作文7篇 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清晰和语言准确的能力。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情感转化为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作文模板中寻找灵感,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写作。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精美的“换位思考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作文写作的参考。...
    2023-06-26 阅读全文

让孩子换位思考昨天**让我在网上给他买《世界兵器大百科》这本书。我昨天给他拍了。结果昨晚问书咋还没来?今天中午我一到家,**又问“妈妈,书咋还没来?你没催催?”好小子很着急啊“我问过阿姨了,人家说正在...

2020-11-28 阅读全文

“当我们用手指指着别人时,别忘了还有三个手指指着我们。”名言警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践行生活,优秀的名人格言是一种人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小编在搜索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关于换位思考的名言的相关信息,"让我们一同讨论相互启发仅供参考"!...

2024-07-25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换位思考 孩子犯错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错误。当孩子犯错后,换一个角度看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犯错往往喜欢逃避职责,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2021-05-08 阅读全文

今天是星期天,我照例带女儿去逛商场,刚走进商场门口,女儿就拽着我的手使劲地往外走,我一边哄着,一边拉着女儿往里走,正在这时,女儿的一个鞋子掉了,我蹲下来给女儿穿鞋子,这一瞬间,我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

2020-07-13 阅读全文

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清晰和语言准确的能力。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情感转化为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作文模板中寻找灵感,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写作。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精美的“换位思考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作文写作的参考。...

2023-06-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