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请和孩子说真话!

发布时间:2020-10-26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说故事 说课稿说幼儿园 请和孩子说真话!今天的天明显不如昨天,但是阳光却比昨天明媚许多。尽管风有点大,但还是开车带儿子去他们幼儿园附近的海边去玩。

原本以为这地方儿子熟悉,他能睹物思情愿意玩,谁知刚开始他就不肯下车,来了一句:“就坐在车里看了!”。我不理他径直下了车,走到小木板路上时才觉得天并没有想像得那样冷,赶紧打电话让小爸和儿子下来。

儿子远远地看见了我,朝我跑来,我们手拉着手往前跑,一路上儿子呵呵地笑着,高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周遭路见的人见着儿子都说:“小家伙,这么锻炼身体一定会棒棒的呀!”儿子听到表扬,更加来劲了,跑得更欢了,我俩率先跑到山顶,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站在一个大圆圈上尽情跳舞。

下了小山我们开始找小爸,小爸起先跟在后面慢慢地走,所以才跟上来。儿子的小手分别拉着我们的手动情地说:“这样拉着,一家三口多好呀!”我笑。这时儿子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在小山下面有一个小山洞,其实是一个大岩石立在山角下,中间刚好有一道缝可以看到海的另一面,儿子急着要下去看,正好小爸建议多捡一些鹅卵石回家。

我们一路沿着海边走过,捡了无数块小石头放到兜里,总算到了那个小山洞,儿子钻过去,指着那边说:“那是企鹅馆,我们过去吧?”小家伙记忆力很好,那确实是一个海洋馆,七八月时去过一次。那里的门票很贵,进去一次就知道非常不值得,所以不想让儿子再去。“这次不行,隔得太远了!”小爸说。儿子不肯,一次一次往返那个小山洞不肯回来,还嚷着要游过去,去见他的企鹅。风很大,儿子却很坚持,小爸无奈地把儿子交给我。

我抱起儿子说:“你记忆力很好呢,海那边确实是海洋馆,不过好像关门了呢?”“为什么呀?”“你想呀,天冷感冒的人太多,都去看企鹅,企鹅也传染感冒了,而且上次我们在那里还买了一个企鹅呢,每个人都买一个,企鹅就卖光了!”“可我们买的是个假的呀?”我一听,坏了,编的话漏馅了。赶紧自圆其说:“其实海洋馆里也没几个真的企鹅,因为大部分真的企鹅都得生活在南极才行,现在海洋馆里的企鹅都是一些企鹅标本,是假的呢?咱家那些企鹅比海洋馆少不了多少,回家看吧,你的儿子在家等你呢?”儿子听了我这番话才将信将疑地跟我们走,但仍不死心。我忙说:“要不这样,我们开车绕道到那里看一眼,行吗?”儿子这才点头。

开车路过,看到外面宣传上的几只企鹅后我们就一晃而过。儿子有点相信了,但不是很开心,我一时也无语,不知道该如何再跟儿子解释才是正确的,也许原本编的这些理由都是错的,直接告诉他不能去,门票太贵了就可。

面对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会满足。不合理的,我们会干脆拒绝,只要讲明道理。可是这些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要求,真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说了谎话自已心理都难受,直接说明原因又怕伤了孩子,又要用一大通理由来说明原因,也许就是这个麻烦而让我们失去了说真话的勇气。

我以为孩子小,不能真正理解门票太贵,而失去了说真话的勇气。其实不是这样,回家后我跟儿子再提及海洋馆的事情时,我说了门票太贵,我们挣的钱不够时,儿子表现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门票太贵,就是我们钱少,不够了是不是?那我们就挣呗!等我们挣够了再去吧!”我怔在那里,感慨得无以言对。

面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合理还是不合理,以后一定要说真话,然后说明理由。相信孩子一定会理解,即使当时不会理解,但几次下来,他一定会明白。孩子大一些以后,要让孩子参与家中的大事小情,让孩子知道家中的收支情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让他知道父母挣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这样他就会明白哪些钱是应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面对外面的诱惑,他也会泰然处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说的都是真话吗?


孩子说的都是真话吗?中午午休时,同事一直跟我说了许多她女儿幼儿园老师做的不好的方面,说孩子说,她跟老师说要喝水,老师没理说了,她穿的鞋子,老师说让她以后别穿了,系带子太麻烦了,整个听下来,同事对她女儿的老师是没有满意的,最好她还来了句,孩子还会说假话吗?

无论别的妈妈怎么看,我是觉得孩子是会说假话的,昨天下班回到家,跟xx一起玩儿,xx说:”我帮你带回来一个苹果,那是我自己爬到树上摘的。“我说:“哦,xx能爬到树上摘苹果了?我一会儿尝尝甜不甜!”xx爸跟我相互看了一下,xx从小性格谨慎,凡是大型玩具她玩儿起来都小心翼翼的,从来没看到过她爬树,应该是她期望自己也能像其它孩子或老师爬树上摘苹果吧!最后,xx还交待爸爸,明天去幼儿园送她时可别问老师啊,我俩更确认自己的看法了,相互笑笑,爸爸保证不问老师。

晚上带xx出去散步,回家时她要求去小卖部,最好她选了一支冷饮,她最近有点咳嗽,我犹豫了下还是给她买了,知道回到家,xx爸肯定会对让她吃冷饮稍有不满,估计xx自己也明白吧,没想到一进家门,xx爸说:"怎么天凉了,又咳嗽还吃冷饮呀?“铛马上说:”妈妈带我去买的,非让我吃!“看看,这就是不会说假话的孩子吗?幸亏我是她亲妈,要不非得让那亲爸认为后妈真不爱惜他女儿的身体呀!

同事家的女儿比xx小两个月,对于四岁多的孩子,除了她自认为做错了什么担心被训而故意说假话,且所说的这类假话大人一般是能看明白的,还会根据自己的想像说一些话,那是她根据自己所创造的情景中的对话,大人也不必一看到孩子说假话就担心孩子以后就肯定会说谎,孩子的品质就有了问题,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就少了些焦虑。

再回到同事所说的那些问题上,她自己本身不认同老师,虽然她说她没在女儿面前说过老师的不好,她平时跟女儿说起幼儿园时肯定有表露过不信任,孩子在班上多少也会有些表露,她自己平时跟老师接触较少,便成了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不好,老师也一堆的问题,她时不时的考虑要不要换幼儿园,孩子又怎能去享受幼儿园的乐趣呢?

客观而辩证的看待孩子的表达,孩子有时也会按自己的想法说话并非是不信任孩子,而是了解孩子在某一阶段的规律,她所表达的或是她的某些行为,家长如果认为有问题,最好不要自己烦恼或猜测,把老师或孩子说的某个人放对立面,而是积极的沟通解决问题,这才是更重要的!

孩子说脏话的真正原因


孩子说脏话的真正原因

当第一个脏字从孩子嘴里蹦出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冷静,再冷静,告诉自己这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小插曲。看看下面的四个故事,让我们告诉你如何从容有效地应对孩子粗鲁的语言。

让孩子跟脏话bye-bye

乔乔妈妈的烦恼:

3岁的乔乔越来越乐于“聚众滋事”,他和小伙伴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用“臭大粪”“狗屎”“放屁”等脏话互相取乐并陶醉其中。乔乔清楚地知道我对这些话的态度,所以他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狡辩之辞。当我阴沉着脸快步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马上笑嘻嘻地先发制人:“爸爸说过,在看足球和在运动场的时候是可以说粗话的,我们现在在玩儿足球场上的过家家呢!”

看着他满脸的得意,我弯下腰和两个小捣蛋面对面,和颜悦色地问:“哦,是这样啊!那么裁判在哪儿呢?足球又在什么地方啊?没有裁判和足球,你们怎么玩过家家呀?”孩子毕竟是孩子,诡辩被戳穿后马上红着脸、嘻嘻笑着逃跑了。

你或许觉得奇怪,我怎么能保持这样从容的态度。其实我也很生气,上个月就因为乔乔当着我们的面叫他奶奶“笨蛋老太婆”,害得我费劲唇舌来跟我婆婆解释这不是我们私下里对她的称呼,然后又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使得她原谅我们,重新又来我们家做客。当时,我几乎被这个孩子气疯了。但是生气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们更热衷于这种语出惊人的游戏。

学龄前的孩子“出口成脏”,往往是因为周围的反应让他们觉得很过瘾。小伙伴们的惊愕眼光,幼儿园老师的无比严肃,爷爷奶奶跌落的眼镜和爸爸妈妈的怒发冲冠……这些表现让孩子们觉得脏话似乎成了权利的象征,他们能够通过说脏话实现引人注意的目的。同时,孩子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当他说出不允许说的脏话时,会有一种独立的感觉。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脏话并没有恶意,但是家长却不能听之任之。因为多数的教育心理学家都认为,如果孩子长期不受约束的话,会出现性格发展缺陷。孩子们的脏话兴奋期会在3~4岁的时候最突出,到了上学的年龄自行结束。在这段时期里,你可能会因此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下面的4个场面你可能也会遇上,让我们看一看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FOCUS1孩子从试探开始——

3岁的男孩皮皮被姥姥从幼儿园接回来,进家门后看见妈妈便大声打招呼:“嘿,小妞儿!”然后笑嘻嘻地看着妈妈。

他为什么这么说:

皮皮在幼儿园或者回家路上听到了这句话,他想看看它有什么作用,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因为他知道妈妈爱他,所以就想在妈妈身上试一试这句话的威力。

你应该这样做:

当你的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说脏话的时候,你不要理会他。虽然这样做有些难度,但是这个策略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这些词语毫无意义!虽然它们在幼儿园引起了令人兴奋的反应,但是在家里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孩子由此接受到的信号是:“看来这些词语一点都不重要,可以把它们忘记了。”但是,当你听到孩子反复这样说话的时候,你就需要约束他了。你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你不想被称作“小妞”,因为这样的称呼令你很生气。你也可以告诉他,如果他这样和朋友打招呼也会失去好朋友。给孩子理由的时候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让他知道:“我不喜欢这个词,其他人也是这样。”

FOCUS2孩子喜欢模仿别人——

3岁的强强过生日的时候得到了一套儿童工具箱,于是他开始模仿星期天爸爸修理餐椅时候的样子,在自己小板凳上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每敲一下,嘴里都会念念有词地说:“,破玩意儿!”

他为什么这么说:

毫无疑问,强强的脏话是跟爸爸学的。大人们难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语言“失足”,这时,孩子便敏锐地抓住了那些“关键词”,比如“”、“笨蛋”、“臭狗屎”等。孩子们很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做事的样子,这些新鲜刺激的词他们自然会津津乐道。

你应该这样做:

对于这种属于模仿的行为来说,孩子们通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因此,你不要去强调这点,听过就忘掉,不加任何评论。但是一定要反省一下,孩子是从什么场合听到和学到的这些话,以后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洁的词汇环境。

FOCUS3孩子需要情绪发泄——

超市里,莎莎向妈妈要小熊橡皮糖,但是妈妈不给她买。于是,小姑娘非常生气,边跺脚边冲着妈妈大喊:“你是个笨猪!”

他为什么这么说:

愿望得不到满足,是孩子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们会尽自己所能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他们可能会大声哭闹,会摔东西,也会说出自己觉得最最恶毒的语言。这时候,他们是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的,因为他们就是要通过脏话来表达情绪——这正是脏话被发明创造的原因。

你应该这样做:

在众目睽睽听到孩子这样说话,父母都会觉得非常尴尬。但是,不要让你的情绪失控。你可以深呼吸或者咬着后槽牙默数,直到自己冷静下来。接下来要做的,是引导你的孩子慢慢放松下来。你可以接着她的话说:“如果我真的是个笨猪,今天下午就不用给你做草莓蛋糕了。而且,我们今后只要吃猪食就可以了,每天睡在茅草里,家里都是臭烘烘的味道……”你继续把这种场景描述下去,让你的孩子也加入进来一起想象,她的怒气和失望的感觉就会渐渐地平息。等到两个人都忘记刚才的不愉快以后,你就需要平静地告诉她,为什么拒绝她的要求,而她刚才的话有多么无理、多么不可爱。

FOCUS4孩子有时会用词不当——

奶奶又找不到老花镜放在哪儿了,小帅坐在沙发里自言自语说“奶奶真是个大白痴!”全家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

他为什么这么说:

通常讲,孩子是不会故意侮辱别人的,所以他可能并不明白这句话的确切意思和恶劣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小帅无意中在某个地方听到了这个词,他对词义有一些感觉,所以现在想用一用而已。因为孩子对语言和词汇的感觉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词不当也是相当正常的。

你应该这样做:

不要只用“不许这样说”一句话就打发他了,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正确的说法。你可以问她:“你觉得大白痴是什么意思?”他可能会说:“奶奶总是找不到东西……”你马上纠正他说:“那就应该说‘奶奶容易忘事’才对。”然后你可以继续说:“现在,我们一起帮奶奶找眼镜,下次你有东西找不到的时候,大家也会帮助你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以后还在使用这个词,那么你就必须严肃地告诉他“这样说是不对的,大家很不喜欢”。

当孩子的脏话钻入耳中,请提醒自己:

*与其说孩子在说脏话,不如说这只是他的一种语言经历而已。

*对孩子来说,脏话只不过是他们发现的一个新的探索领地,而不是要拿它攻击别人或者是惹人生气。

*学龄前儿童并不能像成人或大些的孩子那样评估词语,所以成年人有义务告诉孩子规则,而不是简单的训斥或惩罚。

*最好从孩子的理解能力出发,而不要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脏话的含意。

*请尝试把一句脏话当成一个机会,去接近孩子的思想,弄清他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


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需要独特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试着从下面两个例子窥知一二:

例一: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你回来了?”

子:“我回来了。”

妈:“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

子:“没做什么。”

妈:“吃什么点心?”

子:“忘记了。”

例二: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嗯!宝贝,让妈妈看看!(专注地看了孩子一会儿)今天一定玩得很快乐。”

子:“对呀!我和刘承翰两个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

妈:“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

子:“没关系!下次我教你玩。”

两个例子都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的动机同样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乐不快乐,但是结果却相去甚远。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异,当然不全是因为问话技巧的不同,其中也包括长久累积下来的沟通模式,亲子(即双亲与孩子)关系的亲密度,孩子说话的意愿,以及在幼儿园的感受等因素。然而,不可否认,问话的技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孩子说话的第一个秘诀,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秘诀是和孩子密切相处,多关心孩子,了解其想法和需要。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第三个秘诀是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也忽略了孩子的反应。但是和孩子说话时,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立场,而让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会令他不舒服,他们自然而然会避免接触,凡事不愿意向父母透露,亲子间的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第四个秘诀是体会孩子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假如这个时候孩子向父母哭诉,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你真没用,还敢哭”,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安抚他、给予些亲情慰藉,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个秘诀是了解孩子的发展有度。明白孩子的发展程度相当重要,因为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相信不但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第六个秘诀是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孩子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孩子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第七个秘诀是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第八个秘诀是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的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第九个秘诀是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善用你的巧思去开发吧!

教育孩子时请少说“废话”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犯同样的错误?”“这是‘1’,12345的‘1’!”这两个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大概不会陌生。前者是愤怒的父母对犯错孩子的指责,后者则是他们对孩子进行的“耐心教导”。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场景中的孩子都会感到困惑,甚至根本不知道父母在说什么。专家建议,教育孩子时少说“废话”。

批评时,需隔离人与事

“‘你怎么又做错了’、‘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你为什么记不住’……这些话,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犯错时的‘常用语’,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种表述方式除了宣泄自己的愤怒以外,既不能改变孩子犯错的事实,也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专家认为,对孩子一味地指责,只会使孩子觉得“我不够好”,时间一长,孩子势必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难以获得“成长的能量”。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孩子和事件隔离开,不能一味说“你这不好那不好”,而应该说“你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或“你这样做不对”。这样,才可以使孩子明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临床发现,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并非完全由孩子造成,孩子的错误行为,只不过是“导火线”。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有些是源于家长童年时的“心结”。心理学实验发现,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对待自己的下一代时,总是重复自己幼时的遭遇。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就曾归纳道:“当孩子被父亲打时,他毫无反抗之力,但孩子的复仇,是从自己当了父亲开始的。”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么,请控制你的废话。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不要倾泻自己的情绪。”专家建议,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就足矣。“还有一点,请父母记住,要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启蒙时,切忌“喋喋不休”

“这是1,12345的1”、“这是红色,红旗的红,红汽车的红”……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启蒙时,总是喜欢不厌其烦地用不同方式对孩子说上N遍,但专家称,这样的方式并不妥当,因为学龄前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给他们传授知识时,语言要简洁,让孩子“一听了然”。

专家表示,很多父母训斥孩子时“排山倒海”,教育孩子时“喋喋不休”,但他们忘记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其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使用冗长、复杂的语言,往往会使他们感到困惑。因此,她建议家长在给幼儿启蒙时,也要控制自己的“废话”,在孩子看到数字或颜色时,只需简单地告诉他们具体数字或颜色,先让孩子“对上号”,然后再考虑如何深化。

孩子哭时,三句话最实用

孩子哭闹,恐怕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了。孙瑞雪表示,三岁以前的孩子是缺乏理性的,所以很难用所谓的“道理”去说服他们,也很难给他们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孩子哭闹,一般是因为他们的情绪需要得到宣泄,等他们哭完了,也就万事大吉了。”

孙瑞雪建议,孩子哭闹时,父母可以采用如下“三步曲”:第一是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第二是告诉孩子“如果你难过,就哭吧”,第三是告诉孩子“如果你哭的话,我会陪着你的”。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管自己受了什么委屈,父母都会陪伴在身边。在感受到“抚慰”后,孩子的情绪就会较快

相关推荐

  • 让孩子“说真话” 孩子对一切事物总是存在着好奇心,摸不透、也猜不着。 我们班有一个赵肖顽,今天上课时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家有一个很大的房子,还会动呢。”我就问他说:“你怎么会知道它动呢。”他支支吾吾地说:“我就是知...
    2020-12-14 阅读全文
  • 怎么和孩子说话 怎么和孩子说话前不久,我开始用本子随手记录**的言行。我将这个本子命名为《留下时光》。一方面我觉得这样的东西积累起来,对**会是非常好的一个纪念,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记录能力。 这么记着记着,发现和*...
    2020-12-03 阅读全文
  • 让孩子跟你说真心话 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有的时候不愿意跟父母说真心话,有的时候问的多了小孩子会敷衍了事,有的时候甚至及不说话了。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办呢? 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到使孩子吐真心话: 一、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
    2020-12-04 阅读全文
  • 孩子说的都是真话吗? 孩子说的都是真话吗?中午午休时,同事一直跟我说了许多她女儿幼儿园老师做的不好的方面,说孩子说,她跟老师说要喝水,老师没理说了,她穿的鞋子,老师说让她以后别穿了,系带子太麻烦了,整个听下来,同事对她女儿...
    2020-10-22 阅读全文
  • 和孩子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每次去幼儿园看活动,总喜欢看张贴在墙上的孩子们的作品或记录什么的。这次也一样,刚进入大班活动室,就被主题墙上孩子们有关“特别的我”的调查记录所吸引,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我和孩子的对话也就随之展开。 幼...
    2021-04-23 阅读全文

孩子对一切事物总是存在着好奇心,摸不透、也猜不着。 我们班有一个赵肖顽,今天上课时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家有一个很大的房子,还会动呢。”我就问他说:“你怎么会知道它动呢。”他支支吾吾地说:“我就是知...

2020-12-14 阅读全文

怎么和孩子说话前不久,我开始用本子随手记录**的言行。我将这个本子命名为《留下时光》。一方面我觉得这样的东西积累起来,对**会是非常好的一个纪念,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记录能力。 这么记着记着,发现和*...

2020-12-03 阅读全文

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有的时候不愿意跟父母说真心话,有的时候问的多了小孩子会敷衍了事,有的时候甚至及不说话了。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办呢? 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到使孩子吐真心话: 一、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

2020-12-04 阅读全文

孩子说的都是真话吗?中午午休时,同事一直跟我说了许多她女儿幼儿园老师做的不好的方面,说孩子说,她跟老师说要喝水,老师没理说了,她穿的鞋子,老师说让她以后别穿了,系带子太麻烦了,整个听下来,同事对她女儿...

2020-10-22 阅读全文

每次去幼儿园看活动,总喜欢看张贴在墙上的孩子们的作品或记录什么的。这次也一样,刚进入大班活动室,就被主题墙上孩子们有关“特别的我”的调查记录所吸引,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我和孩子的对话也就随之展开。 幼...

2021-04-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