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0-10-19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的选择

儿子是二年级的学生,市实验小学本着人人都是好少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的原则,进行期末评价,请家长和孩子选定适合自己的星,让孩子说说自己的优点,然后在班内进行评选。儿子回家跟我商量评什么星的事。我想;“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全面发展星有点难度,评个学习星应该没问题。”我就跟儿子说:“评个学习星吧,”儿子没有说话,继续吃自己的饭,看起来有点犹豫的样子。

中午的时候,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同学都说我应该选书法星。”我说:“那你自己想评什么星?”他说:“我也想评书法星,你同意吗?”说实话我不同意,要过年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起孩子的学习,一看学习星就知道孩子学习还行,其他的星好像与学习无关似的,不如学习星有分量。看到孩子自己已经决定了,我说:“你自己选吧.”

下午放学后,儿子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选上书法星了,全班同学都通过了,老师还表扬我,说我是我们班写字最好的,找到了自己最优秀的闪光点。”看到儿子这么高兴,我说:“老师同学都说你写字好,那你以后要认真写,给同学做个榜样!妈妈希望你成为一个小小的书法家。”儿子亲了我一下说:“妈妈放心吧,我会成为书法家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摒弃那种狭隘的教育观念,不能仅仅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让孩子找到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这样利于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还孩子一颗快乐向上的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现在去吃饭还是玩一分钟?”儿子看着我的眼睛,笑眯眯的说:“妈妈,我想再玩一分钟去吃可以吗?”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玩具,边走到餐桌边说:“妈妈,一分钟到了吧,我来吃饭啦!”

天气变冷,我回到家,发现老人在追着儿子穿外套,一个追一个逃。儿子见我回家,一下扑到我怀里,我抱着他问:“宝贝,天气冷了,你是要穿这件黄色外套呢,还是穿新买的红色马甲?”他想了想说:“红色马甲吧。”于是自己噔噔噔的走到房间去拿衣服了。。。。。。

回想曾经的一幕:吃饭时间到了,家里总要经历一场争吵,孩子磨蹭,一次次提醒他吃饭却仍在玩玩具,于是我一次次大声的叫他,接着没收玩具,哭闹,生气。。。。。。于是闹得一家人心情不快。似乎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却总是不听,甚至和你唱反调。于是家长生气,孩子哭闹,结局总是不能圆满收场。面对这样的场面,大家都会把责任放在孩子身上,都是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家长只要动点小聪明,适当的尊重一下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来选择做主,这样会助长孩子的娇气,是对孩子的溺爱,家长也会失去权威。其实,孩子只要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反而会回应给你更多的尊重。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权利,比如吃饭时用筷子还是勺子?今天吃苹果还是橙子?现在去睡觉还是再玩5分钟?你想画画还是搭积木?每一次的选择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每一个的提问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人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避免成人和孩子的冲突和矛盾,让家庭更加和睦。让孩子从小在自己的小事上学会做决定,那么,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人。所以,让孩子成长,先让孩子来选择吧!

育儿观念:鼓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育儿观念:鼓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忙碌间,孩子的四分之一的暑假生活已经过去了。每天被忙碌充斥:扮演着保姆,玩伴,司机,朋友等多重角色。幼儿园四年,很少有机会到班级接孩子,当然也少了份接孩子的独特乐趣。当下课铃声响,听到教师里的老师说:看到爸爸妈妈才能走。这话好熟悉哦,因为我每天也是这么说的吧!

孩子第一时间捕捉到家长的眼神,多么快乐,然后叽叽喳喳说着班里老师和孩子发生的乐趣,谁被批评了,谁谁小朋友可厉害了,谁得了几颗星。经过几天的熟悉,从小多的语言中得知:老师终于开始关注到他,夸他最聪明。嘿嘿,不知是不是真的哦。看他每天开开心心去青少年宫,看来学习和交到好朋友对他来说多么美妙的事。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许多,小多现在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小学生活了。

哈哈,看来我善意的谎言让孩子信心满满,每天都要问老师发短信怎么说的啊,哦!说你进步很大,上课最爱动脑。是的,老师课上就对我说了,吴泯睿进步可大了。仅仅几天,因为有了鼓励,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让老师很快记住了他,赞了不错的感情分。

育儿观念:孩子需要的侧面鼓励和尊重


育儿观念:孩子需要的侧面鼓励和尊重

孩子,是最单纯的人了。虽然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早熟,但是他们还是最单纯的。他们说话从来都只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说话需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孩子们只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作为孩子,难免会做一些做事,可是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家长,老师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处理孩子们所犯的错误。比如说,上课的时候孩子喜欢说话,这个时候老师不是去批评他你怎么又说话啊,怎么老说话的,这样去批评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喜欢说话,越来越不听老师的话。当这个时候就应该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表扬一个很棒的孩子从而让说话的孩子想到我不能说话,这样我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才能让老师喜欢我。这是侧面去表扬孩子达到批评另一种孩子的有效方法。

在家里一样,孩子也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而不是批评,比如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就很差,他看什么比较有趣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一直看,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不是一边吼着说你怎么又在看电视一边就关掉了电视机。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尊重,从而导致爸爸妈妈越不让我做的事情我偏要做,而且这样做会让孩子心里很不高兴,爸爸妈妈要是让孩子去做其他事情孩子肯定不会乐意去做。当遇到这样的一些事需要爸爸妈妈静心的与孩子商谈,说现在不能看电视了,你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做了其他事情以后明天你才能争取机会再看电视,这样孩子会很开心的自己去关掉电视开开心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

其实不管孩子多大,他都有自己的思想,他希望自己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是最棒的宝贝,他希望自己有同等的权利去和爸爸妈妈商讨一些事情,他也希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孩子们也希望自己是老师眼里最棒的学生,表现是最棒的,成绩是最棒的。因而,不管是老师还是爸爸妈妈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单纯可爱的孩子们。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昨天周六,真的是个好天气呀。和奇奇小朋友一起在公园里玩了有一整天,就连午饭也没有回家吃,选了个离公园较近的饺子馆解决了。因为奇奇小朋友在早上出家门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了,中午不想睡午觉,一定要玩个痛快的说。

也许是因为阳光比较好的原因,公园里的人真的是非常多,处处可见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或走或坐或谈笑或嬉戏。和家里人利用休息时间一起逛公园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真的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因为每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带他到公园里玩,而每次去他都要在游乐场里玩些游乐项目,一般在家里我们都会提前说好去公园玩游乐项目消费不得超过多少钱,奇奇都会完全同意,所以妈妈我可以轻松的掌握好他的消费额度,可以有效的控制住他的消费欲望和避免玩一些没有价值的游乐设施。每次呢小家伙在消费时都会和我一起计算花了多少钱,还可以玩什么,等规定的钱数消费完,他就会选择痛快的转身离开。如果发现还有他想玩的项目,他会在下次去公园的时候再玩。所以这次也是一样,玩得很开心又没有盲目进行消费。

在游乐场里玩过了游乐项目后,他又与一不认识的小哥哥在阳光下一起玩了尽三个小时。这也是奇奇小朋友的优点,在他的世界里是没有不能交往的小朋友的,他会热情的加入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到最后就成好朋友了,哈。。。。

在最后我们来到公园大门口的小广场时,发现有家公司正在做促销活动。只要观众朋友肯上台参与主持人的游戏,就可以得到奖品。奇奇小朋友又以极大的兴趣成为了台下的一名小观众。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请台下的小朋友观众上台参与节目表演,我鼓励奇奇,让奇奇上台去和主持人互动。奇奇小朋友立即大方地登上了舞台,他的不怯场让我都觉得有点意外,嘿嘿。因为以前还真没有让他参与过这样的活动呢。同上台的一共有7个小朋友,从5岁到8岁,奇奇是最小的了。每个小朋友做走秀表演,奇奇是第四个表演的,我敢保证,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走秀,因为我们也很少看这方面的节目。可是,当前面的哥哥们表演结束后,奇奇已然明白什么是走秀了,他大方的在台上走了一圈,还加了三个有点小帅的动作,哈。。。。。站在台下的我,觉得真的是很开心和自豪。奇奇偶尔从台上看我时,我便会对他满脸微笑的点点头,可能更增加了他的勇气。最后,奇奇兴奋地拿着他得到的两瓶饮料走下了台,下台后的他依然兴奋了好久。

奇奇小朋友说了,以后会多多参加这种活动的,因为他喜欢在台上的感觉。我问他:“你有没有害怕呢?”他回答说:“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呢,我可以坚持下来。”表现真的是很棒呢,呵呵。

这种促销表演活动和幼儿园里的表演不同,全是临时的即兴的,且台下的老百姓观众也更多,选择参与且站在舞台上更能考验孩子的勇气。通过这次参与活动,让我觉得孩子其实想得到锻炼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不一定非要有正式的节目表演,象这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现场促销的小舞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孩子勇敢地大声回答问题,可以让孩子有表演的热情。一般来讲,所有的主持人都会很好的调节气氛,所以亲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出丑或会受到心里伤害。

不管孩子经历过了什么,对他的心里成长都必定会有次小小的冲击,都会成为他宝贵的成长经验。让他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所以,平时带孩子出门游玩时,记得做个勇于参与的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参与机会,因为收获的东西总会超出你的想象。

育儿观念:鼓励不等于溺爱


育儿观念:鼓励不等于溺爱

那天离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我看时间还早,就每人发一张纸学习折扇子,折的快的得到一颗五角星,这时家长也陆陆续续的来了,XX的妈妈看我正在发五角星就说:“老师,鼓励一下我们的孩子吧,帮他也贴一个”。我放眼望去,xx不像妈妈那么迫切需要五角星,对我提出的要求无动于衷,我再次提醒他,他就是不理不睬。我想我应该用什么方法,找个什么借口去鼓励他为他贴上五角星,他妈妈看我没有立即给他的孩子贴上,就帮助孩子折好,来问我这样可以吧,帮我们贴一个吧,我当时很不理解妈妈的做法,怎么可以这样教育孩子?那是鼓励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天,xx的爸爸来园送孩子,我怕他对我的教育方式产生误会,就把昨天离园时的情境重复一遍,并明确地告诉他,那不是鼓励,那是无原则地溺爱孩子。Xx的爸爸听了点点头,我想着把误会消除,再一次离园时,我带着孩子又把折纸重新练习,并特意表扬了他,xx显得特别开心。

现在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嘴上说着鼓励,行动上却是宠爱过头,教师如果赞同家长的那些做法,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将从何而来。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让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方式行之有效。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育儿观念:重视孩子们的精神奖励

一、案例背景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物质鼓励成为家长常用的一种激励孩子的手段,比如家长向孩子许诺:如果你这次考试能考前十名,就可以带你去旅游,或者买游戏机……这种方法还真奏效,孩子为了那份诱惑力,不惜一切地努力争取,最终很好地完成了家长的目标任务,满足了家长的期望。逐渐地,物质鼓励成为家长激励孩子乐此不疲使用的方法。然而,在家长许诺过程中,孩子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也慢慢滋生起来,物质鼓励成了家长和孩子的一种交易,成为家长讨好孩子的一种贿赂,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一把枷锁。下面,我就家庭教育,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二、教育过程

孩子从姥姥家回来,总是夸夸其谈,说姥爷姥姥是如何如何地好,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姥爷姥姥疼外甥是天经地义的,有时溺爱孩子是难免的,疼孩子没有错,这可以理解,不能怪罪他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样完全依着孩子,这样溺爱孩子不行。妻子多次和孩子他姥爷姥姥说起:不能娇生惯养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应该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并在劳动中逐步培养孩子热好劳动的好习惯,不能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同时,让孩子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劳动成果。他们二老也说以后注意,不再这样了。接下来,姥爷姥姥不随意给儿子东西了。随之变化的是,为了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成果,好好地表现,他们采取物质鼓励的方式。比如:这次考试考好了,假期可以去旅游;自己洗衣服,可以奖励买玩具;帮忙做一件好事(洗刷餐具,做饭,扫地等家务活),可以买自己愿意吃的好东西……这种方法很管用,马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孩子比以前更听话了,玩具也不乱扔了,也讲卫生了,也不贪睡恋床了,也变得勤快了很多……

然而回到家中,我的命令不好使了,吩咐做点家务时,他总是和我讲条件,讨价还价,一肚子不愿意,埋怨我说:“在姥姥家,干了活能得到报酬,而在咱家,就是甘尽义务,一点好处都没有,真小气!”我倒成了小气鬼。现在不教育不行了,他有点太物质了,利欲熏心会毁了他。而且这种势头愈演愈强,欲望越来越大。他姥姥有时打电话也说:“嘉(孩子的小名)总是要这要那的,有时还狮子大开口,说要遥控飞机、电动小汽车等,俺快了供应不起他了。”

我决定要改正他这一毛病,说做就做。在周末,我吩咐他打扫卫生,他又咕嘟着嘴极不情愿,干完了,屁颠屁颠地跑到我跟前说:“爸爸,任务完成了,我要到商店买好东西……以前姥姥总是给我买好东西!”在他吞吞的话语中,我知道他想物质奖励。正好抓住这次机会,我劝导他说:“爸爸妈妈在家干活,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给报酬了吗?”他却反驳道:“我是小孩,你们是大人。”我趁热打铁继续劝说他:“爸爸妈妈小时候在家干活的时候,也没得到报酬,不也干得好好的吗?现在爸爸妈妈大了,在家干得是沉活累活脏活,也没有抱怨什么。你年龄小,干点轻快活是可以的。老师不是说在家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吗,这才是好孩子的表现。”

要想改掉孩子身上的这个毛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地淡化物质鼓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鼓励。当孩子家庭作业写得认真了,就画一个五角星或写上一个一百分作为鼓励,让孩子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作业;当孩子能自觉地干家务活了,或者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了,就要开家庭会隆重表扬一下,让孩子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好了,总是不忘竖竖大拇指表示赞赏,总是不吝惜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美,让孩子体会到被肯定的感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我春风化雨般的说教下,在日积月累地精神鼓励下,他改掉了动不动要物质鼓励的毛病,随之一些良好的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

三、案例分析

在调动孩子积极性上,父母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物质鼓励,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家长都给予一定的物质作为奖励,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物质鼓励的奴隶。于是,物质鼓励就演变成孩子做事的动力,只要做事就要图好处,没有物质奖励不做事,物质鼓励成了一种交易,成了干与不干的筹码。物质的刺激作用确实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它的作用是一时的,短暂的,不能长时间地支配孩子的行为。毕竟孩子对物质的激励性是有限的,当孩子一旦得到它,努力的欲望就会自然减小或消失,需要新的和更大的物质刺激才能再次激起他努力的愿望。从长远来看,这种物质上的鼓励,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心理学家雷珀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给奖赏”,另一组只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结果三个星期后,前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后组的孩子们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这个实验告诫我们,物质鼓励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会使人只对其奖赏感兴趣,而对事情(活动)本身失去兴趣。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一味的无原则的物质鼓励是一种潜意识的错误引导,往往会使孩子滋生为物质而物质的唯利是图的思想,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四、案例反思

家长激励孩子方面,应该多用精神鼓励,丢开物质鼓励侧重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和价值,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这比物质鼓励更重要。父母的一个亲吻、一个笑脸、一个拥抱、一句肯定、一声赞扬,这些都是给孩子最好的奖赏和鼓励。巧用名人效应也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措施,如名人的成长经历、励志故事、励志名言等。名人的榜样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它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情趣和不断进取的斗志,进而帮助孩子树立更高的行为目标。在家庭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精神鼓励一旦被植入孩子的心中,就会生根发芽,一直潜意识地强有力地激励着孩子,甚至影响其终生。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育儿观念:走进孩子

“走进孩子”,在前几年我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认为孩子,肯定会听大人话。现在我才明白,现在的

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是不一样。

我的女儿今年11岁,她经常对我说的话不理不睬,有时候还会反抗,我总认为,女儿是处于“逆反期”

,过一段时间会好的。直到有一天,我和她二婶在一起,我才醒悟过来。我的女儿对别人说,家里有个

啰嗦的老妈,处于更年期的老妈,她一刻也不想呆在家里。听到女儿对我这样的评价,我真是伤心,开

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难怪女儿最近经常不在家,我必须重视这件事情。

我开始查阅资料,寻找教育的方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言行。日常生活中,我对女儿要求过

于严厉,特别是卫生习惯上。我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要走进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看事情。

首先,我找准时机,同女儿谈心。我真心的向女儿道歉,以后,妈妈不会再用那么霸道的语气同女儿说

话了。女儿也主动向我道歉,说她也会改正的,不应该和妈妈顶嘴。有事情我们好好商量。妈妈都是为

女儿好的,只是妈妈的方式不对。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抽出时间,听女儿讲她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其

它她愿意讲的事情。

专家说:“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能够换位思维,就能够理解孩子,不误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要学会谈心。孩子说,父母听,叫做“谈心”;只是父母说,孩子听,叫做“唠叨”。每天与孩子谈心5

分钟,安静5分钟,让他跟你聊聊天,不带任何个人主张,我听你说。无论孩子说什么话,都不要训斥孩

子。

其次,关爱孩子,不要讲条件。女儿进步了,我表扬。女儿退步了,帮助女儿找不足,鼓励孩子。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女儿体会到,妈妈是永远爱她的。当孩子被他人看重时,孩子感到安全,被爱,

被尊重,有价值感;为了再次被人看重,孩子会重复他们的行为,甚至会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人,都渴

望被他人看重,因为被他人看重,孩子便会努力。如果你满意孩子的行为,就看重孩子,不满孩子的行

为,就不看重他。孩子为了让你满意,会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口是心非,久而久之,会对你敬而远

之,沉默不语,导致交流障碍。因此,家长必须无条件的看重孩子,孩子就会畅所欲言,渴望与你交流

、讨论、商量,使你和孩子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无话不谈。

第三,多给孩子鼓励。时常给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行,孩子你也行”“妈妈不行,孩子你也行”“

妈妈只能为你做饭,不能替你出主意,孩子你行,你自己为自己拿主意吧”“妈妈的主意值得参考,孩

子你行,你的观点应该考虑”“妈妈能做你不能做的事,孩子你行,你能做妈妈做不了的事”。你只要

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会尊重你,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听你的意见。

第四,对孩子说话要客观。因为客观,孩子没有不必要的压力;会感到被理解;愿意和你交流。如果

你主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必须做第一名”“孩子,你得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休息,不要娱乐”

“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应该能做到”……这些话,孩子不愿听,听了也办不到。听到这些话,孩

子“想说爱你不容易”。如果你客观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应该努力,但不一定能做第一名”“孩子

,要抓紧时间学习,也要抓紧时间休息和娱乐”“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不一定能做到,你能做到的

,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等等。

儿童教育专家钟祖荣教授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往往有自己的

世界、“语言”系统和价值观,父母如果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就容易和孩子产生

代沟与隔膜。当然,有代沟只要能沟通就行。要走进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生活,创造对他

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

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


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

一直觉得孩子还小,对性别没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几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我这个妈妈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没时间买新的,正好前些天找出姐姐的帽子就想给他戴上了。之前子豪也总是捡姐姐的剩儿,我一直觉得没什么,前几天带子豪去药店买药,看到一个刚会说话的小宝宝,拽着子豪的手喊:“姐姐,姐姐。”当时子豪没说什么,可是出了药店门,子豪就把帽子摘下来说什么都不肯戴了。看来他知道刚才小朋友喊他姐姐跟这帽子有关,看来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了。

还有一次,子豪的羽绒服洗完没有干,我就拿出姐姐小时候的衣服给他穿,去年还经常穿呢,可是现在小家伙说什么都不穿,直喊:“我不喜欢这样的,我不穿。”看来他有自己的审美观了。而且明显感觉孩子最近比较喜欢爸爸,睡觉也喜欢爸爸陪。

还有昨天带子豪去朋友家吃饭,子豪变现特别好,既懂事又有礼貌,得到了同事的表扬,就连同事家的小哥哥都说:“子豪这次表现不错。”最后还送给了子豪一个机器人,子豪高兴得什么似的,回来的路上还说:“妈妈,为什么小哥哥送我礼物呢?”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你今天表现太好了,你今天很有礼貌也懂事,还帮阿姨扫地。”子豪说:“妈妈,为什么我以前不听话?”我说:“那是因为你以前有点小,现在你长大了就懂事了。”子豪听我这样说很高兴,他接着说:“妈妈,老师说了,如果小朋友有进步表现特别好,家长可以写进步纸条。”我赶紧告诉他:“好的,到家妈妈就给你写进步条,让爸爸明天带过去交给老师。”子豪说:“妈妈,我不能跟你说话了,开车说话很危险。”看来我家小人儿真的长大了,既懂事又贴心。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鼓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育儿观念:鼓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忙碌间,孩子的四分之一的暑假生活已经过去了。每天被忙碌充斥:扮演着保姆,玩伴,司机,朋友等多重角色。幼儿园四年,很少有机会到班级接孩子,当然也少了份接孩子的独特乐趣。...
    2020-10-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需要的侧面鼓励和尊重 育儿观念:孩子需要的侧面鼓励和尊重 孩子,是最单纯的人了。虽然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早熟,但是他们还是最单纯的。他们说话从来都只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说话需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孩子们只会想...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昨天周六,真的是个好天气呀。和奇奇小朋友一起在公园里玩了有一整天,就连午饭也没有回家吃,选了个离公园较近的饺子馆解决了。因为奇奇小朋友在早上出家门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
    2020-10-1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鼓励不等于溺爱 育儿观念:鼓励不等于溺爱 那天离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我看时间还早,就每人发一张纸学习折扇子,折的快的得到一颗五角星,这时家长也陆陆续续的来了,XX的妈妈看我正在发五角星就说:“老师,鼓励一下我们的孩子...
    2020-10-19 阅读全文

晚饭时间到了,饭菜已经上桌,5岁的儿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积木,爷爷叫到:“宝贝,快来吃饭了!再不来饭就冷啦!”儿子边玩边说着:“哦,知道了。”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积木。我轻轻的走过去,问到:“宝宝,你是想...

2020-10-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鼓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忙碌间,孩子的四分之一的暑假生活已经过去了。每天被忙碌充斥:扮演着保姆,玩伴,司机,朋友等多重角色。幼儿园四年,很少有机会到班级接孩子,当然也少了份接孩子的独特乐趣。...

2020-10-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孩子需要的侧面鼓励和尊重 孩子,是最单纯的人了。虽然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早熟,但是他们还是最单纯的。他们说话从来都只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说话需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孩子们只会想...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表演活动昨天周六,真的是个好天气呀。和奇奇小朋友一起在公园里玩了有一整天,就连午饭也没有回家吃,选了个离公园较近的饺子馆解决了。因为奇奇小朋友在早上出家门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

2020-10-16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鼓励不等于溺爱 那天离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我看时间还早,就每人发一张纸学习折扇子,折的快的得到一颗五角星,这时家长也陆陆续续的来了,XX的妈妈看我正在发五角星就说:“老师,鼓励一下我们的孩子...

2020-10-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