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孩说谎并不说明他很坏

发布时间:2020-10-15 幼儿园小孩游戏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一次下午吃完点心,准备打扫卫生时,赵老师发现在垃圾桶里放着一块完完整整的只吃了一口的点心。为这事,我们俩个在孩子之间展开了调查。其实,我们俩个都知道是谁仍的,因为我们在餐桌子时都看见了谁吃谁没吃了。但是我们没有直接点名,而是采取调查询问的的方式,目的是想让这个孩子自己站起来,勇于承认错误。经过一遍遍的询问,每个孩子还是斩钉截铁的说不是自己。我们又让孩子看着我们的眼睛说一遍不是自己,这时那名幼儿眼神里已有些恍惚,但嘴里还说不是自己。然后,我又说:“请小朋友把小手背到后面去,我和赵老师要检查每个小朋友的小手,如果是你丢的,你的小手上就会写着“说谎”这俩个字,而这两个字只有我和赵老师才能看得到,你们是不能看到的。在检查小手前,请那名小朋友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我和万老师还有小朋友都会原谅你的,如果你不站出来,而且被我和赵老师检查出来的话,今天晚上天上的白胡子老爷爷就会把你悄悄带走,你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说到这里,还是没有小朋友站出来,而我看得出那名小朋友一直在观察着自己的小手,生怕会写着“说谎”那两个字。见没有站出来的,我们就按照计划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把手背到后面然后检查小手,检查一遍后,那名小朋友还是没有站出来,不过看他已经是按耐不住了。这时我和小朋友说:“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是哪个小朋友,既然他不站出来,那么今晚就让老爷爷把他带走吧”。话音刚落,那名小朋友眼含泪花的站了起来说:“老师,我错了”。对于这件事情,事后我觉得我们处理的方式有些仓促,而且有些不符合教育的规律,那名小朋友最后能主动站出来,并不是我们教育的结果,而是恐吓的结果,如果不是恐吓,可能那名小朋友还是不会站出来。对于孩子说谎,网上有篇文章是这样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值得我深思。作为老师家长,都应该看看。小孩说谎,并不说明他很坏!首先一、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撒谎”?简单说,就是不说真话。但不说真话是不是就一定是坏事呢?显然不是。对坏人撒谎是好事,否则,坏人问孩子什么,孩子就老老实实答什么,就成了坏事。所以,必要的时候,还要让孩子学会撒谎,相信家长们也是这么做的。但对好人撒谎就不行了,就是坏事。二、分析一下原因。孩子撒谎、不说真话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源于一个“怕”字。怕什么?怕挨骂,怕挨打,怕别人不理他,怕自己受伤害。也就是说,孩子撒谎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老师家长要给予理解。另外,孩子之所以撒谎不说真话,也是来源于他做错事了,并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应该说,撒谎的孩子已经有了是非观念,从这点上来说,孩子撒谎更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不说真话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一个“想”字。想什么?想得到好处,得到好东西,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这种想法应该给予理解,尤其是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老师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这个想法。当然,为了得到这些而撒谎是不对的。三、采取一些措施。办法有三个:一是和颜悦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做错事了,撒谎了,千万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不理孩子。打骂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变得胆怯,活变得残忍;不理孩子则会让他变得孤僻、自卑。总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更重要的是,孩子就会学会撒谎——因为他不想挨打挨骂不被理睬。二是关怀备至。不要忽略孩子的需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但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等于就无条件的满足他的这些需求,合理的、应该的可以满足,但也是不是没有节制,最好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来获得。否则,容易娇惯孩子。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则要学会拒绝,但一定要说明道理。至于精神需求,我想老师家长肯定是愿意无偿奉献的,这也是应该的。但注意一点,应该主动给予,因为孩子多数情况下,对这种需求不善于表达。三是严慈相济。孩子撒谎有了错,老师家长不打骂不等于不批评。批评有两个过程:1、讲明道理。给孩子说明撒谎的害处,做错事的坏处,用通俗易懂的话,用简单的故事,用生动的案例,必要时可以夸张、做实验等。2、科学惩处。惩处的最好办法是取消孩子的某项权利,比如玩耍的权利,得到某种东西的权利,但不是吃饭、睡觉等基本生活的权利。而且,这中取消是有时间限制的,是适可而止的。这样惩处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知道:因为撒谎而失去的好处远远大于靠撒谎得来的好处。也就是让孩子体验到:得不偿失。这样一来,孩子还会撒谎吗?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他是坏孩子


又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器械玩起来,我来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间和他们玩起来,“你是坏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惊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洋洋坐在翘翘板上,小琪站在旁边想玩的样子,我急忙走过去问:“小琪,你想坐吗?”他点了点头,我又转向洋洋说:“洋洋,跷跷板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来,你一边小琪一边,”说着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却说:“老师,他是坏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顿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于是我问:“你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洋洋说:“你不是说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不遵守纪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抢玩具就是坏孩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过来争着说他的坏处,听了孩子们的话使我想起我平时对那些调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乱跑就不是好孩子”就这句话,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了像小琪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时教育的不良结果,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我结束了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区分。

回到活动室他们什么是坏孩子,他们说:“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不听老师的话等等,”我又问:“我们班里有吗?”他们举了小琪、义涵、果果等平时几个调皮的孩子,虽然那几个小朋友不高兴,但他们也没说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看来我今天的讨论时多么的及时。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做过好事,孩子们想了想说:“小琪经常帮忘记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义涵抢着帮老师拿东西,果果还帮小朋友背书包,大家争着说出他们做的好事,我赶紧说:“你没看,他们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是坏孩子,以后他们不会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们跟他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兴地说:“好,”只见那几个小朋友也骄傲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的表现,我感到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们发现,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认为是坏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调皮的孩子也会从中学会,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欢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欢的,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变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样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们玩了。

犯错后推卸责任并说谎的孩子怎么办?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博博,小伙子长得很帅,也很聪明,嘴巴也比较甜。但就是自制力较差,经常犯错误,这还不打紧,关键是犯错误后经常推卸责任,把错误归结到别人的身上。像有一次他跟别的小朋友玩耍时,把同伴给打了,当我问他为什么打架时,他却告诉我说是别人先打的他,很明显,他说谎了。还有一次从别人书包里拿了东西,被我看到了,愣说这个东西是他自己的,是从自己家里拿来装到书包里的,可东西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对于孩子不肯承认错误还推卸责任的这种行为,在跟家长沟通后,决定采取严加制止的方法。又有一次他跟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我在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他的错误,并严肃的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没有当中揭发,批评,而是单独跟孩子谈话,为的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尊心,虽然要教育,但也要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我先指出了他的错误行为,给他讲解了说谎的危害,讲明老师要给他一次机会,不会惩罚他,更不会告诉别人,但是下不为例。并且给他一个鼓励,相信他以后一定不会再犯。

这以后,博博小朋友爱推卸责任的的这种行为真的有了好转,现在更是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了。这说明老师的鼓励给了孩子很大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说谎的孩子


我班有这样一位小朋友:调皮、犯了错误从不主动承认,常常恶人先告状。

记得一天我和小朋友们上厕所,刚进教室我就看到庄浩然在用脚踢王健琪,当庄浩然看到我时立即走到我面前说:“王老师!王健琪用脚踢我”。

其实这一情况我看得很清楚,知道是他先踢别人,但当我问他有没主动踢别人时,他却否认。

天真纯洁的孩子为什么会说谎?这已日益成为所有老师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

“说谎”,往往被人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

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通过讲故事“狼来了”,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首先了解,放羊的孩子以撒谎为乐,看到那么多人受到愚弄,心里便有了一种满足感;其次,就是说谎一旦成了瘾,仿佛不说谎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再则,说谎者损人并不利己,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快感;最后,说谎者可以骗人一次两次,不可以长久骗人,不可能不受到惩罚,最终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到了大班重在教育孩子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懂得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寓教育于孩子一日生活之中。

另外加强家园共育,以身作则,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犯了错要和风细雨的讲道理,这样孩子才会成人在信任感,肯说出真话。

从孩子说谎想起


昨天晚上,吃过晚饭,接到一位家长的来电,说她的孩子英语抄写本没有拿到,所以今天晚上的回家作业无法完成,问我怎么办?我听了她的陈诉后既气又好笑,心想这好像不是我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事情,你能叫我怎么回答她的提问呢?于是,家长听孩子说,老师发本子的时候,孩子不在教室,而是在外面玩。我一听,这明明又是在说谎,因为本子是我在孩子们午自修的时候发的,每个孩子都在教室里,怎么会她的孩子不在教室呢?于是我跟孩子的家长说明,孩子没有说实话,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子没有拿到,孩子只要说明原因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编出一个不存在的理由,来骗家长和老师呢?这样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我要求家长必须对孩子教育,教育她的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只要如实的说明事情来龙去脉就可以了,相信老师和家长会用正确而妥当的方法来处理事情的。家长听了也表示赞同我的做法,但是就是放下电话怎么做,就不知道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上个学期在这个孩子身上就已经发生过了,但是在昨天又发生了,说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情过了就让它去好了。反过来说,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中有必然性。如果当这样的事情第一次发生时就把它扼杀在摇篮中,或者狠很批评一顿,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事情的严重性,并告诉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下次发生的几率会大大减少。所以一切的一切,还是看我们大人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到位。

说谎,其实危害很大,就像一直说,狼来了,狼来了,最终别人不相信你了,受害的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给别人的诚信度实在是太底了,每一次人家都认为你是在说谎,在玩弄别人。

在现今社会,也许有些人就是靠欺骗别人而生存,但是这些的下场肯定是很狼狈的,终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或许有些人蒙混过关,但是能有几个是这样的呢?

所以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学会怎样做人?并且做一个优秀的人。其实在学习上也要努力,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因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将来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

观察记录:学会不说谎


观察背景:

我看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说谎而抓狂。“我的教育全白费了,他竟然学会了撒谎!”、“他这么小就学会撒谎了,以后可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如果孩子经常性的撒谎,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也是很不利于孩子以后和其他人接触的,使孩子失去了做人应该讲究基本的诚信礼仪,慢慢的,还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我们班今年新来的霍妍郡小朋友,会无意间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观察案例:

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我请小朋友们自主的整理自己手中的彩笔及图册,并排队将彩笔放进笔筒,图册放进书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自主整理材料,个别小朋友需要老师提醒完成。当所有小朋友收拾完毕后,我们正准备组织孩子们喝水、入厕,却突然发现最后一桌有几根彩笔没有放回笔筒,在我的多次询问提醒下,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是自己放忘记了,可郡郡小朋友却说:“我放了,这根彩笔不是我的,是涵涵的。”接着我问涵涵,是不是她不小心忘记了,涵涵很有自信的告诉我:“老师,我放进笔筒了。”并且瑶瑶老师也证实看见涵涵小朋友的确放了。可郡郡小朋友又接着说是果果小朋友放的,怎么也不承认是自己忘记了,这时嘟嘟小朋友说:“我看见郡郡没拿彩笔就跑了”。我就再次问郡郡小朋友,可这时她却告诉我:“老师,那个小朋友她不坐好”,以此来岔开话题。

现象分析:

见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再这样问下去,肯定是不会有结果的。孩子之所以会不肯承认,宁愿说谎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下班和郡郡妈妈取得联系,并告知事情经过,了解到孩子在家也有这种情况,犯错后不愿意承认错误,并扯开话题来逃避。父母由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爷爷奶奶带孩子较多,当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时,父母一般都是批评为主,而爷爷奶奶觉得孩子还小,不用和孩子多计较,而父母也没有过多干涉,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当做错事情的时候,会害怕批评,想保护自己,于是采取最简单的逃避办法,任凭老师反复询问,他们都否认。

采取措施:

1、换位体验: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撒谎的不良行为,我请郡郡小朋友当小老师,创设情景事件。当她来帮忙收材料,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交了,这不是她的,肯定是郡郡没交。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收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郡郡小朋友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洋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郡郡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郡郡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明明是你做得不对,却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推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这各方式,让她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家园共育:私下里我与她的父母通过交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请她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要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孩子的生活要多参与,并请爷爷奶奶也适当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一定要指出来。通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犯了错,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当孩子有意说谎时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下面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谎言。

妈妈在楠楠的口袋里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楠楠:“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楠楠小声说:“小朋友给我的。

”看到楠楠躲闪的眼神,妈妈很怀疑。

于是,她蹲了下来,轻轻握住楠楠的小手,温和地说:“楠楠,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妈妈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妈妈一定不会骂你。

楠楠妈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1、语气亲切、温和。

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

2、保持目光对视。

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

父母看着孩子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

3、鼓励孩子说真话。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因为畏惧惩罚而说谎,所以,向孩子保证他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罚,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楠楠承认,自己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

这时,妈妈把楠楠抱在怀里,说:“妈妈很高兴你对妈妈说了实话。

喜欢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请他借给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

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着急,你说,是吗?”楠楠点点头。

后来,妈妈拨通了小朋友家的电话,楠楠在电话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诉他明天一定把玩具还给他。

楠楠还准备把自己的一个玩具也带去给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认了错误后,妈妈做了很好的处理:

1、给孩子说真话以积极回应。

2、对孩子做错事和说谎的动机表示理解,并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3、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

如何纠正孩子说谎


孩子说谎是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言行、不诚实的一种表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是成人深感头疼。导致孩子说谎的心理因素很多,有时是记忆、想象等方面的错觉造成的。孩子记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记忆的方法上以机械记忆为主:孩子想象十分丰富,有时把想象中的东西带到言行中并与像是东西混淆起来,记忆错误和想象丰富都可以造成孩子说谎。对这种说谎是孩子的求悦心造成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为了讨得成人的欢心、表扬赞赏而讲了假话。这样老师就要在意了,平时不要不适当的给孩子奖赏,也不要过头表扬,要实事求是,适度表扬为主。有时候是孩子恐惧心造成孩子撒谎,孩子为了避免承认的责骂、惩罚,把自己的缺点错误遮盖起来,编了瞎话。这种撒谎完全要从成人方面去找原因并加以避免。承认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过头行为,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不要动辄就训斥、打骂孩子,而造成孩子为避免皮肉之苦而撒谎。有的时候有虚荣心和报复心造成撒谎,孩子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而编造谎话,为了报复别人而乱说,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帮助他去惩罚对手。这种说谎成人经分析他不正确的思想,耐心地说理解释,帮助孩子认识不说真话是不对的。成人要热情的帮助孩子纠正说谎行为,使孩子明白说谎是不良行为,说了假话要承认,并努力改正,老师对这种表现要表示欢迎,今后还是信任他。当孩子说了真话,尽管他有再大的过错,也要热忱欢迎,表示谅解,这样孩子会逐渐说真话。

如何面对孩子的说谎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妈妈来园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带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挤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玩过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孩子手指被挤的事情打电话告诉了孩子的妈妈。

放学时,王宇晨的妈妈来园接孩子,王宇晨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李明明小朋友打我,将我的手指打了一个大疱,老师批评了李明明,李明明跟我说对不起了。”

王宇晨的妈妈听了很生气,认为孩子怎么能说谎呢?便及时与我进行了沟通。我听了当时也感到很震惊!但我又一想,不能简单地、武断地认为孩子在说谎,便和王宇晨的妈妈进行了分析:

一是孩子可能将想象当作现实了。李明明小朋友经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与人交往会出现攻击性行为。王宇晨手指被挤的时候可能受到了爸爸的责备,便把自己的“不小心”想象成了李明明的攻击性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掩盖自己的过失。成人应该原谅孩子的过失行为,教给孩子避免造成过失的方法。

二是孩子受了伤可能很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同情和关心。可是家长和老师都忽略了,便找个对象跟自己说“对不起”进行自我安慰。对于感情细腻、敏感的孩子,成人在给予孩子同情和关心的同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鼓励孩子勇敢起来。

另外,老师对某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过多批评,可能造成了孩子心中的负面影响,是老师教育过程出现的失误,发现问题后老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过我的分析,王宇晨的妈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水平,孩子的说谎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成人应该细致了解,从细微处入手,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灵。

相关推荐

  • 他并不坏作文14篇 作文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项技能,借助写作这种形式,可以使思想更为凝练准确,写作文时缺少词汇量是很难接着继续进行下去的,你写作文是不是感到脑中一阵混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他并不坏作文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上科学课了,老师进来连书都没拿,只拿了一块手帕、小碗、盘子、酒精、镊子等东西,不...
    2023-04-24 阅读全文
  • 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 前几天儿子做作业时说自己肚子疼,我就让他休息,就这样那天的任务没完成。后来儿子自己天真地对我说:“妈妈,为什么我一做作业,就肚子疼,不做就不疼?”说完后的第二天,在做了一会儿作业后,就嚷嚷着又说肚子疼...
    2020-11-16 阅读全文
  • 我家孩子不说谎 导读:说谎决不是偶然说说的,必定是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说谎的习惯大多数又是从小养成了的。因此我要谈谈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 说谎是什么意思呢?说谎是作弊与欺骗在言语方面的表现。这种欺骗与作弊是最...
    2021-09-07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有些谎言不能说 2岁的彤彤特别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是什么,奶奶干脆告诉孙女:“那不是糖,是小锤子。” 这些谎言说着省事,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李园长告诉记者,无论...
    2021-12-21 阅读全文
  • 中班随笔:老师,他说谎 下午吃点心后,我正在帮女孩子们梳头,其他人都在玩着玩具。突然,欣欣撅着个小嘴巴走到我身边。“欣欣,怎么拉?”我赶紧问到。被我这么一问,欣欣更委屈了,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老师,天天他说谎。”“啊?怎么回...
    2021-03-25 阅读全文

作文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项技能,借助写作这种形式,可以使思想更为凝练准确,写作文时缺少词汇量是很难接着继续进行下去的,你写作文是不是感到脑中一阵混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他并不坏作文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上科学课了,老师进来连书都没拿,只拿了一块手帕、小碗、盘子、酒精、镊子等东西,不...

2023-04-24 阅读全文

前几天儿子做作业时说自己肚子疼,我就让他休息,就这样那天的任务没完成。后来儿子自己天真地对我说:“妈妈,为什么我一做作业,就肚子疼,不做就不疼?”说完后的第二天,在做了一会儿作业后,就嚷嚷着又说肚子疼...

2020-11-16 阅读全文

导读:说谎决不是偶然说说的,必定是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说谎的习惯大多数又是从小养成了的。因此我要谈谈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 说谎是什么意思呢?说谎是作弊与欺骗在言语方面的表现。这种欺骗与作弊是最...

2021-09-07 阅读全文

2岁的彤彤特别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是什么,奶奶干脆告诉孙女:“那不是糖,是小锤子。” 这些谎言说着省事,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李园长告诉记者,无论...

2021-12-21 阅读全文

下午吃点心后,我正在帮女孩子们梳头,其他人都在玩着玩具。突然,欣欣撅着个小嘴巴走到我身边。“欣欣,怎么拉?”我赶紧问到。被我这么一问,欣欣更委屈了,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老师,天天他说谎。”“啊?怎么回...

2021-03-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