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漩涡》

发布时间:2020-10-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漩涡形成的原理,了解台风形成的原因。

2、探索旋转速度与漩涡形成大小的关系。

3、能积极参与旋涡实验,乐意说出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各种漩涡图片、龙卷风视频。

2、装有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个。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面漩涡的图片,认识了解漩涡。

1、引导幼儿说说从水面漩涡图片中的发现。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看到过漩涡呢?

——(出示水瓶)老师这里呀有很多的瓶子,瓶子里有水,你觉得用什么方法会使这瓶子里的水产生漩涡呢?

2、第一次实验,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现在就请小朋友每人拿好一个瓶子来试一试你的方法能不能产生漩涡?并把你的发现画在第一个带有问号的表格里。(幼儿操作并记录)

提问:

——请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把水旋转起来的?(请个别幼儿示范摇动瓶子产生漩涡)

——水旋转后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记录的呢?(幼儿出示自己的记录表)

——现在你觉得漩涡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总结:把瓶子里的水像画圆圈一样来回摇晃就产生了漩涡。(教师根据总结记录好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来用这种方法转出圆圆的漩涡吧。(师幼用正确的方法摇出漩涡)。

二、第二次分组实验:探索转动的快慢与漩涡形成大小的关系。

1、刚才有的小朋友转的快,有的小朋友转的慢,你觉得转的速度的会影响漩涡的形成吗?转得快漩涡会是什么样?转的慢漩涡又会是什么样呢?

2、我们一起来用小手试一试转的快漩涡会怎么样?转的慢漩涡又会怎么样,并把你的发现分别记录在慢和快的表格中。

3、幼儿操作及记录操作结果。

4、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回答出示记录表。【722331.COm 教师资源网】

5、教师总结:我们发现转的越快漩涡就会越大转的越久,转的慢漩涡就会越小转的时间短。

三、拓展:与幼儿认识生活中利用漩涡发明的东西和对人们的影响。

1、在我们生活中利用漩涡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你知道什么东西是利用漩涡原理制成的?(果汁机、洗衣机)

2、其实除了水转动后会形成漩涡,空气转动后也会形成漩涡,谁知道空气转动会形成什么呢?

在热带的海洋上,太阳照射海面,海水的温度升高,往上蒸发变成水蒸气。热热的水蒸气转呀转,四周的空气也跟着转。由此越转越大,就形成了台风。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漩涡有的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有的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比如龙卷风是很强烈的旋风,当涡旋运动越趋猛烈时,便从云中直降到地面,形成漏斗状云柱龙卷风,会带来很大的破坏力。台风虽然具有破坏力,但也会带来丰富的雨水。

幼儿百科:漩涡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差异的地方就有形成漩涡的可能,指水流遇低洼处或不同温度和速度的水流相撞所形成的螺旋形涡旋,也比喻气体、烟雾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流向,还比喻某种使人不能自脱的境地,有另一种意思指酒窝。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彩陶漩涡纹瓶


活动名称:彩陶漩涡纹瓶 (美术欣赏)

活动目标:1.欣赏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实用与美观。

2.欣赏图案的装饰性,能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1.迁移欣赏的经验,对创作陶塑作品感兴趣。

重点难点:1.引导幼儿欣赏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实用与美观。

2.能创作陶塑作品。

活动准备:已有经验:欣赏感知过各种造型的瓶子。

材料准备:图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一.欣赏《彩陶旋涡纹瓶》的外形,讨论其用途。

1.这是什么东西?从图片上看它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

2.介绍作品名称:它是古代人做的,叫“彩陶旋涡纹瓶”。

3.猜猜这个陶瓶是用来做什么的?(指两边耳朵)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古代人为什么不做一个把子呢?

二.欣赏花纹的意义和装饰性

1.这个陶瓶身上是什么?都有哪些线条?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古代人为什么要在陶瓶上画这些线条?

2.小结:古代人制作了各种陶罐,上面画上花纹不仅好看,更重要的是说明它的用途。

3.现在来猜猜,这个陶瓶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

三.欣赏《人面渔纹瓶》

1.这是什么?猜猜它使用来装饰什么的?为什么?

四.幼儿制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脑》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脑的重要性,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2、初步了解科学用脑,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3、丰富人体形态结构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大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大脑。

1、师:小朋友知道图片上是什么吗?(大脑)

帮助幼儿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2、师:大脑在我们身体里可是总司令呢,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大脑是我们的总司令吗?

3、小结:我们写字、画画、作游戏、走路、跑步等等,都是由大脑来指挥的,所以大脑是我们的总司令。

4、观察图片。

教师向幼儿介绍简单的大脑知识。

大脑有左右脑,有脑神经,有脑干。大脑负责智力活动,小脑负责运动。

大脑中不同的神经负责不同的活动,有的负责吃饭,有的负责睡觉,有的负责唱歌等等。

二、了解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1、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头,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摸到的是头骨,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

2、保护我们的大脑还要注意什么?

(让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1)要勤于用脑。

(2)不要用脑过度。

(3)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

(4)保持乐观的情绪。

三、拓展想象——趣味练习。

1、当你生气的时候大脑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一想用图画画出来。

2、当你幸福的时候,大脑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

想一想用图画画出来。

幼儿百科: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桥》


大班教案《桥》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对桥产生兴趣,从师生共同收集的资料中,了解桥的造。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桥》教案吧。

第一项活动:说说我们身边的桥

目标:

1、从师生共同收集的资料中,了解桥的造型。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对桥产生兴趣。

1、启发幼儿让幼儿尝试用木积造桥。

建议:欣赏不同的桥梁的照片。如:公园里的拱桥,高架桥,黄浦江上的南浦、杨浦等大桥。

讨论:

1、这些桥有什么不同?、

2、这些桥分别在什么地方?

3、什么要造这么多的桥?

第二项活动:板凳桥

目标:大胆运用长板凳、椅子、木梯等运动器材“造桥”。体验在自己造的桥上游戏的乐趣。

建议:在户外运动时,幼儿有过独木桥联系平衡走的活动经验,所以教师尽管大胆放手让幼儿运用这些长板凳、椅子、木梯、轮胎、绳子等低结构材料进行“桥”的造型设计,甚至活动室里的桌子都可以搬到操场上去,让幼儿摆放,爬高爬低。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让他们尽情地游戏。

第三项活动:大桥不倒

目标:在使用木积木造大桥的过程中,探索“大桥不倒”的秘密。

建议:

一.讨论:“用木积造桥,先搭桥的哪个部位?”教师聆听,不加评判,让幼儿先尝试。

二.幼儿尝试用木积造桥

幼儿可能产生的问题:

1.引桥往主桥建构时,低到高的坡度连接。

2.桥墩的堆积、摆放不整齐或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桥”的倒塌。

3.使用的积木乱放。

三.分享

讨论解决以上或其他结构时产生的问题,尽量让幼儿介绍自己是如何在反复失败中获取经验并获取成功的。

第四项活动:各种各样的桥

目标: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桥的建构。

建议:

一.材料的准备:凡是幼儿能想到的以前用过的没用过的都可以拿来尝试,如林肯积

木、拼板、乐高积木、雪花片、智高积木、废旧材料等。

二.鼓励幼儿尝试使用除了木积以外的材料来建构桥,丰富桥的造型。长期的建构活动,大部分幼儿会造成盯着一种材料用的现象,因为熟悉的材料容易获取成功,长久下去幼儿会缺乏挑战性,不敢尝试没用过或不熟悉的材料,所以,活动过程中或结束时,教师要给予尝试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儿大大的鼓励与表扬。

三.环境布置:创设让幼儿摆放“小桥”的地方(玩具橱或桌上)。“大桥”尽量直接建构在不容易被碰到的地方,不易移动,但活动后尽量保存一段时间。

幼儿百科: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2.让幼儿懂得我们离不开水。

2.知道保护水资源,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水的循环》《多变的云》;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幼儿查找的相关资料、图书;电饭锅;玻璃;前几天与幼儿一起洗的手帕;小实验记录表;笔;排序表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它怎么了?(干了)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幼儿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到桌子上去查一查,看一看相关的资料,然后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好吗?这里有小朋友准备的资料有电脑,在小实验中有一张记录表,在做实验时你发现的秘密纸上有就在后面打勾,没有的就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记录。

1.第一组:幼儿收集整理的资料、图书

2.第三组:实验(强调安全)

3.第四组:电脑

刚才小朋友找了很多的资料并且做了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加热,才会变水蒸气)

(幼儿回答)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三、利用多媒体,了解水的循环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一)

小水滴怎样才能去旅行呢,它会想出什么办法?

有谁会来帮助它?

离开了大海它会变吗?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二)

让我们看一看,到底是谁帮助了小水滴,它变成了什么?(水蒸汽)

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三)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水面慢慢的变热,就变成了水蒸汽,慢慢上升在天空中聚集成云。

3、播放课件:《水的循环》(四)

水变成云后会怎么样?它还会变吗?它会变成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

4、让我们来看一看,《水的循环》(全)

幼儿边看,教师边做解释。

大海水——水蒸气——云——雨雪等——水(大海),然后又重新开始的这个过程就是水的循环。

5、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排序表,还有——请你从红旗处开始把水的循环过程排一排。

5、那谁来告诉大家手帕上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四、环保教育

1、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离开水吗?

2、那,我们怎么来保护水资源?

让我们大家一起收集保护水资源的资料,然后向大家来介绍好吗?

幼儿百科: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相关推荐

  • 彩陶漩涡纹瓶 活动名称:彩陶漩涡纹瓶(美术欣赏) 活动目标:1.欣赏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实用与美观。 2.欣赏图案的装饰性,能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1.迁移欣赏的经验,对创作陶塑作品感兴趣。 重点难点:1.引...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脑》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脑的重要性,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2、初步了解科学用脑,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3、丰富人体形态结构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
    2020-09-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杆秤的使用方法。 2、探索不同秤在买卖活动中的作用。 3、引发幼儿学习秤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1把杆秤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
    2020-10-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020-09-2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蛋的探索发现。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
    2020-09-27 阅读全文

活动名称:彩陶漩涡纹瓶(美术欣赏) 活动目标:1.欣赏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实用与美观。 2.欣赏图案的装饰性,能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 1.迁移欣赏的经验,对创作陶塑作品感兴趣。 重点难点:1.引...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脑的重要性,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2、初步了解科学用脑,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3、丰富人体形态结构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

2020-09-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杆秤的使用方法。 2、探索不同秤在买卖活动中的作用。 3、引发幼儿学习秤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1把杆秤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

2020-10-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020-09-2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蛋的探索发现。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

2020-09-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