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

发布时间:2020-10-09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以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育儿观念: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

一、发挥移情作用,反对简单粗暴

从未有过过失的人是没有的。幼儿好奇、好动、好游戏,精力充沛,但知识经验贫乏,能力有限,故常有过失是很正常的。也正因为这常有的过失才构成了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的幼儿时期。尽管这些过失会增加父母的负担,加重父母的劳动强度,但面对过失时,父母应发挥移情作用,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幼儿过失的原因,检索幼儿整个行为的轨迹,你会发现幼儿的过失,完全是由于“能力有限”而造成的“非重大损失”的无意过失,是可以原谅的。所以简单的一顿巴掌,以求幼儿牢记教训,只能是逼迫幼儿为逃避惩罚而撒谎,从而变得虚伪起来,甚至导致多重性格的形成。长此以往,还可能破坏家庭的和谐气氛,影响两代人的感情。WwW.YjS21.com

二、揭过不提,一次过失不是永远错

过去的事情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应让它过去。有些父母对于幼儿的一次过失,常挂在嘴边:“小心啊,别忘了你上次打碎的花瓶。”这样做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幼儿总结经验,牢记教训,实质上却强化了幼儿的过失记忆,使幼儿在情感深处留下永远的伤痕,在活动中缩手缩脚,处处小心,父母没教过的一切新创意只能存在于大脑中,不敢去尝试,久而久之,大脑中创意的灵感也消失了。让幼儿听话的目地达到了,家中也不再有打碎物品的事情发生,只可惜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大脑亦“沦为常脑矣”。所以揭过不提,是为上策。

三、传授知识方法,提高行为能力

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植根于他们的直接经验,但大部份认识直接来源于成人的教育。在幼儿的过失中,有相当部份属于“能力型”、“知识型”过失,是由于“不懂”或是“不懂想弄懂”而造成的,所以父母为避免无谓过失的过多出现,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向幼儿传授初步的社会、自然常识,培养幼儿的行为能力,使幼儿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做得了、什么事情做不了。一味地规定这不准那不许,必然会束缚孩子好动的手脚,从而阻滞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大脑的发育,影响幼儿的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这结果恰恰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对于幼儿的无意过失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化消极为积极,以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嫉妒心


我们班的宝宝年龄都在2-3岁,这个时候孩子的嫉妒心理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在自我意识萌芽的同时,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嫉妒心。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1、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幼儿嫉妒的原因。

幼儿往往会对于拥有自己所没有物品的同伴或者受到老师表扬的同伴表现出愤怒,这时教师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大声呵斥他。

2、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每个幼儿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恰当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可以肯定他其他方面的优点,告诉他哪一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3、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

采取积极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向转化。如核桃看到红花栏里自己的贴纸比别的小朋友少,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说:“瞧,你已经有三个小红花了了,再有一颗爱护玩具的贴纸就可以跟其他宝宝一样多了,加油哦!

4、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讲故事、做游戏,使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各方面都胜过别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育儿观念: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育儿观念: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今天又听到几个家长在说:"我家宝宝昨天上街一定要买那个东西,不买就不行。”另一个家长说:“我家的也一样,不买就哭、打滚,一直闹到你买了为止。"这样的谈话我已听过很多遍,家长们总是让老师在班上说说,让孩子回家听话,别乱要东西,可是老师的话在幼儿园管用,出了幼儿园就不管用了,所以家长们还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能凡事靠老师。

我们班的孩子年龄都偏小,通常很难分瓣出什么是合理要求,什么又是不合理的,所以他们容易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面对这些要求,做父母就需要掌握如何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时在面对孩子一些不合理要求时,我们家长应该表现的严厉一点,让他们知道我们态度坚决,没有协商的余地,并且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家长总是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那只会让我们的孩子行成习惯,胃口也会越变越大,不管是老师还是做为家长都应让孩子明白,如果自己的要求为客观条件所不允,就必须放弃和节制。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口径一致,不让孩子有机可乘,另外,家长在拒绝孩子时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最好不要挫伤孩子情绪,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甚至公然与父母唱“对头戏”,父母讲的话,她置之不理,这就是所谓的逆反习理,很多父母为此叫苦不迭、束手无策,我作为老师也有这种感觉:教育学生易,而教育自己的孩子难。但从另一角度讲,这种逆反心理的出现也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历程,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管教百依百顺,逆来顺受,虽然从表面上看容易管教,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要么这个孩子的智商不高,要么缺乏独立意识。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引导不当,轻则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亲情,重则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我认为,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分析孩子的“心理疾病”,再对症下药。

一、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的技巧。

任何正常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孩子就是越是想知道和得到。孩子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如果她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她的认识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因此,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她的这种心理要求。即使有些事情和有些东西的确不能让孩子知道和得到,也要向孩子讲明道理,多与孩子交谈,听取她的想法,使她能心服口服,切不可找各种借口推脱,如“这件事小孩子不要知道,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更不能采取“大棒政策”,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二、对孩子的管教要适度,既不能过于苛刻,也不能过分溺爱。有些家长习惯于给孩子设计一些“套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这个“套子”,不能有任何的差错,这种做法不仅扼杀了孩子的个性,而且疏远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灵,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容易导致逆反心理。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怪养,有这样一种说法:“世上只有妈妈好,有爸的孩子象个宝,投进爷爷、奶奶的怀抱,外公外婆忘不了。”这种对孩子过分“宝内”,过于溺爱,对她百依百顺,孩子就会觉得家长都会听她的话,这样,她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家长的言行不理不采,也会导致逆反心理。总之,对孩子的苛刻和溺爱都是滋生孩子逆反心理的肥沃土壤,必须坚决反对。

三、对孩子要平等相待,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可居高临下,采取“高压政策”。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她的独立也在不断增强,她不但要求得到同龄人的尊重,也要求得到父母的尊重.因此,父母要放下长辈的架子,与之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尊重她的”人权”,与她谈话要亲切真诚,多用商量的口气,互相交换彼此的想法,少用命令的腔调.如果一味地采取”强权家教”和”专制政策”,孩子会感到厌烦,产生对立情绪,采取这种”高压”的做法即使暂时把孩子压下去了,那也是表面现象,以后她有任何想法都不愿意告诉父母,父母就很难打开她的心扉,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疏远了,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做父母的所不愿意看到的.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一天下午放学时,小宇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她感到惊讶不可思议的事情。早晨,小宇爸爸送孩子入园,孩子下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夹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爸爸见没有什么事,于是就直接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了,没有与老师交流孩子受伤的事,反打电话给孩子的妈妈了,告诉她孩子的手被车门夹了,没什么大碍。放学时,小宇妈妈来园接孩子,小宇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涵涵小朋友打我了,还将我的手指打了一个大疱,老师批评了涵涵,涵涵跟我说:对不起”,小宇的妈妈听了很生气,认为这孩子怎么能说谎呢?便及时与我进行了沟通。我听了当时也感到震惊!但我又一想,不能简单地、武断地认为孩子在说谎,便和小宇的妈妈进行了分析:

一是:孩子可以将想象当作现实了,涵涵小朋友经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与人交往出现攻击性行为。小宇手指被夹的时候可能受到了爸爸的责怪,便把自己的“不小心”想象成了涵涵的攻击性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掩盖自己的过失,成人应该原谅孩子的过失行为,教给孩子避免发生过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责怪。

二是:孩子受了伤可能很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同情和关心,可是家长和老师都忽略了,或是反而有责怪的现象,于是孩子便找个对象跟自己说:“对不起”,进行自我安慰。对于感情细腻、敏感的孩子,成人在给予孩子同情和关心的同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鼓励孩子勇敢起来。另外,老师对某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过多批评,可能造成了孩子心中的负面影响,是老师教育过程出现的失误,发现问题后老师就忘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我的分析,小宇的妈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知道如何去做了。

要教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家长或老师应善待他们的谎言,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肯定他们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不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的方法对待孩子,或避免他们以谎言应付家长或老师,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是因为家长或老师的原因造成孩子说谎,家长或老师应检讨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并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孩子说谎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成人应该细致了解从细微处入手,从而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灵。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假日症


1、张弛有度的假日活动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放假可以允许他们多看一会儿,也喜欢游乐场的游戏。但也要学会节制自己,和家长沟通、安排内容丰富而有度、帮助孩子有计划的学习做事。

2、培养“任务”意识

家长带幼儿旅游尽可能提早一天回来,以便及早消除身体上的疲劳。通过一天的调整使幼儿的生物钟恢复。

3、一个小小的“约定”

放假时和幼儿达成协议,在放假期间把你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来园后和小朋友一同分享。

4、注意安排作息时间

父母要注意假日为幼儿安排合理作息时间,早起早睡、中午休息等。如果没有合理的作息,幼儿来园就很不适应。

5、不暴饮不暴食

假期孩子最容易出现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来到幼儿园就会出现肚子不适的现象,影响孩子在园一日活动。要在假期为孩子进行合理饮食,不吃生冷食品、有规律的进餐。

6、不过度疲劳

假期家长会带孩子到各地游玩,幼儿运动量较大,精神过度亢奋,家长需要给予适当调节,有一定的时间让幼儿恢复体力,还要在游玩时注意幼儿衣着,以防止孩子感冒。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嫉妒心 我们班的宝宝年龄都在2-3岁,这个时候孩子的嫉妒心理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在自我意识萌芽的同时,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嫉妒心。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1、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幼儿嫉妒的原...
    2020-09-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育儿观念: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今天又听到几个家长在说:"我家宝宝昨天上街一定要买那个东西,不买就不行。”另一个家长说:“我家的也一样,不买就哭、打滚,一直闹到你买了为止。"这样的谈话我已听过很...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甚至公然与父母唱“对头戏”,父母讲的话,她置之不理,这就是所谓的逆反习理,很多父母为此叫苦不迭、束手无策...
    2020-10-1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对待孩子的过失 幼儿的3-6岁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太强,对周围一切的事和物都充满了兴趣,孩子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问为什么,弄它个水落石出。但是,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做“错事”!对此,我们做...
    2021-04-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一天下午放学时,小宇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她感到惊讶不可思议的事情。早晨,小宇爸爸送孩子入园,孩子下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夹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爸爸见没有什...
    2020-09-29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宝宝年龄都在2-3岁,这个时候孩子的嫉妒心理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在自我意识萌芽的同时,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嫉妒心。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1、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幼儿嫉妒的原...

2020-09-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今天又听到几个家长在说:"我家宝宝昨天上街一定要买那个东西,不买就不行。”另一个家长说:“我家的也一样,不买就哭、打滚,一直闹到你买了为止。"这样的谈话我已听过很...

2020-10-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甚至公然与父母唱“对头戏”,父母讲的话,她置之不理,这就是所谓的逆反习理,很多父母为此叫苦不迭、束手无策...

2020-10-14 阅读全文

幼儿的3-6岁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太强,对周围一切的事和物都充满了兴趣,孩子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问问为什么,弄它个水落石出。但是,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做“错事”!对此,我们做...

2021-04-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谎言 一天下午放学时,小宇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她感到惊讶不可思议的事情。早晨,小宇爸爸送孩子入园,孩子下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夹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爸爸见没有什...

2020-09-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