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培养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培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当事情没有向着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发展时,他们就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的培养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前提。因此,情绪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孩子坦然面对失败很多孩子在失败后,情绪会显得很低落。教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失败,正视失败的勇气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家长不妨故意输掉几次,让孩子看看自己是如何面对输赢的。可以这样说,“虽然我输了,但这个游戏还是非常有趣,也许下一次我能赢呢。”让孩子认识到,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输有赢的,只有这样游戏才会有趣。

二、让孩子懂得分享

小孩子往往不能忍受别人和自己分享每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与自私不同,而是天性使然。父母必须正视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之前,帮孩子把最喜欢的几样玩具收起来。父母的做法告诉孩子,你尊重他所喜欢的东西,但分享也是游戏的一部分。同时告诉孩子,小朋友不会把宝宝的玩具带回家。

三、做到公平裁决

如果您的小家伙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起架来,您应该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诉两个孩子:你们要轮换着玩。这种说法比“让着弟弟”要好得多,因为对孩子来说,后一种说法并不公平也难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确保每隔一段时间两个孩子便交换玩具。

四、事先打好“预防针”

被命令的感觉会让孩子沮丧,因此家长在某件事情将要发生之前应该让孩子知道接下来会出现哪些情况,这样就能让宝宝觉得掌握主动权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妈妈。比如,“我们再玩三次滑梯就该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们到外面去玩。”wWW.YjS21.cOm

五、制定好规矩当孩子感到事情不在自己掌握的时候就容易大声哭闹、乱发脾气。而规矩能给与他们必要的安全感。比如,当和小伙伴正在进行的某项游戏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握握手;或在回家之前再让他自由活动一会儿等等。

六、让孩子休息一会儿

完成一种活动,准备开始另外一种活动之前,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平稳一下心情。虽然这样做有点耗费时间,但可以有效避免孩子过于兴奋。

七、经常给予表扬

如果孩子能够不哭不闹乖乖地跟着父母从小朋友家或者游乐园离开,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刚刚的表现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说,“宝宝那么听话,真让妈妈骄傲”,或者,“今天玩得真高兴啊!”小孩子都喜欢正面的评价,因此家长对于正确行为的关注和鼓励能激励孩子将优点保持下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就好的的方式来处理,那么你将失去和孩子一起学习、体会情绪的机会。

2、放任型的父母:放任孩子自行处理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反应时,没有想要更进一步去教导、引导他,做适当的情绪处理。

3、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绝对的权威和??,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及想法,这样的父母到最后可能会遇到孩子在外使坏、作怪等情形发生,甚至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如果自己的小孩的情绪本质较为负向,该如何去协助、引导他们,降低此天生气质对生活的影响呢?

(1)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原因和动机,让他有如此的情绪反应。

(2)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并花些时间沟通;而当他表现出正向情绪时给予赞扬,鼓励他加强这种情绪的表达。

(3)提供并协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生活造成的障碍。如脸臭臭的孩子在学校可能受到老师、同学的排斥,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协助孩子和同学作朋友。

(4)以同理心和同年龄层,去接纳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5)教导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降低被误解的情形。

(6)良好的情绪示范,如家长需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掌控和了解,才能以身作则,并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能保持正面积极的方式。

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年纪还小,实在无法要求他来管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主要还是依赖父母亲能有高度的,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适时的接纳和提供方法,尤其让孩子能有安全感和信赖感,更是协助孩子在情绪处理上,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注意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注意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

注意力,就是人们在一个时刻内集中地反映某些事物的心理活动能力。发展孩子的注意力与发展智力有密切关系。如果孩子学习、观察时精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不注意思考,不注意记忆……就什么也学不会。所以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境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孩子教育起着很大作用。当孩子认真看图书、绘画、做事情的时候,成人们要创造安静的环境,不宜把电视或音响的声音放大,更不宜在孩子旁边打麻将、大吵大闹,或者发出其他噪音,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家长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养成孩子生活的规律性,这对提高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是相当重要的。在家里,无论教孩子收拾、放置物件,或是使用各种劳动工具,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并且给予具体指导,使他做事有始有终。例如开饭,家长教孩子搬好桌椅,再派碗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分散精神而扣烂碗碟,倒掉饭菜,或者没有做完就走开。

家长要结合自己孩子的表现,选择一些教育孩子专心学习、做事的故事,促使孩子注意力的发展。例如故事《小熊进步了》,内容讲述的是一只小熊不专心上课,没有掌握区别蜜蜂和苍蝇的知识,错把蜜蜂当苍蝇拍,结果被蜜蜂刺肿了脸。《小猫钓鱼》写大猫、小猫一同去钓鱼,大猫专心钓鱼,不一会便钓了一条大鱼。小猫不专心,见蝴蝶、蜻蜒飞来了,都去捉,结果连条小鱼也没有钓到。后来,小猫经过大猫耐心地教育、帮助,专心钓鱼,不一会儿就钓了一条大鱼。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指出孩子要专心做事、学习,就可以使他逐渐养成专心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不可能完全符合他们的兴趣,但是,又要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家长必须向孩子具体地讲清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明确的要求,并要做到循序渐进,由集中注意较短时间到较长时间,才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加强意志的控制力。

父母应重视幼儿自尊的培养


“你很特别。”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再没有比这句话更重要的事了!当孩子问问题时,我们会用什么态度回答他?当孩子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们,他遇到“好玩、有趣”的事时,我们会用什么样的心情响应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敏感,他会从与成人的互动中知道“我在这个人的眼里价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会用我们看他的角度来看他自己。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他就会用同样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世界。正向的自我概念与自尊,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对孩子来说,当我们用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就是最好的培育,当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动手做的机会,就是鼓励孩子的好方法,当我们用正向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他的心就会受到我们的鼓舞。

建立孩子的自尊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在幼儿研究中指出“低自尊的幼儿将焦点放在失败,而非成功上,问题而非挑战上,困难而非可能性上。”低自尊的幼儿认为世界是黑暗且令人沮丧的,到处充满了危险及胁迫。同时,在青少年研究中也发现“低自尊与儿童受虐、学业成就低、青少年怀孕、犯罪以及药物和酒精使用过量有关。”我们会想和什么人往来?有信心的还是没自信的?积极乐观的还是悲观消极的?这些评判标准与一个人的自尊有着莫大的关联。

【自动自发,创造自我归属感】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主动又勤劳的。因为肢体比以前更令他有“随心所欲”之感,对周遭事物总是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情。父母应当把握这样的好时机,善用孩子的“自动自发”,鼓励孩子“畅所欲为”,为孩子创造归属感。那是帮助孩子取得“自信”的好方法,让孩子由“做中”培养对自己的体认与信任。

当孩子问问题时,我们如何表达对他的接纳呢?安静的听他说,了解他的思考脉络,不对他的答案做任何评价,了解他的看法与观点,重视他的问题,与他好好的对谈。而这不正是我们希望他人与我们互动的方式吗?所以,当孩子开始作一些肢体上的伸展时,我们成人该怎么做?我们其实不该说:“小心喔!这样很危险。”而是应该说:“我相信你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这对你是个挑战,你好想做到,是吗?”因此,关键在于成人与孩子的互动与心态。

当我们与孩子交谈时,所透露的语言讯息是什么?当我们传递的是信任,孩子就收到信任;当我们传递的是关怀,孩子就收到关怀。我们所说与所做之间有没有一致?如果有,孩子就不会混淆,不用花精神来厘清父母的“意思”,而是将精神用在学习上。

【父母有哪些行为会损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所营造的环境很重要。如果父母很少赞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如果父母老是批评孩子,孩子也会批评自己和身边的人。当我们一味的强调没有做到的、没做好的,孩子的挫败感就会很深。他会认为是自己没有用、没有能力的人;当我们预设孩子还太小、做不好时,我们给孩子的就是怀疑自己,因为连我的妈妈或爸爸都说我不会,我真的做得到吗?

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由“做中学”是很重要的。只要他评估自己大概可以“试一试”,他就会有意愿尝试,因为,学习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命发展的重要任务。可惜的是,父母总是对“该学什么”充满了评估与判断。如果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意愿完全相反,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卡在“自己想要”与“父母期待”之间。

台湾父母总喜欢“比较”,在孩子还是宝宝的时候,比身高、体重、皮肤,比先掉牙、先说话;等孩子更高大时,比的项目又更多了。我们很少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的地方在哪里”,我们也没有教导孩子如何“向内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实,跟别人比是很辛苦的,因为一样米养百种人,怎么会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他可是会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价值!

还有,父母总是“爱子心切”,代劳各种杂事,剥夺了孩子自我学习的机会。试想,如果我们自己被看成是一种“负担”时,自己的感觉会是什么?我们会喜欢自己吗?会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吗?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吗?我们可能会“很想独立”,同时也会有更深的焦虑。

亲子关系是最忌讳的是成人口头的揶揄与讽刺,孩子的心头是很敏感的,他可是会记在心里。当我听到四岁孩子骂:“你这个白痴!”“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这只猪!”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围绕着这个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DavidElkind在《揠苗助长的危机》一书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与第五年,会开始利用语言将外在世界内化。这时成人要认真的思考,孩子的脑子里该装些什么语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纳、尊重与关怀,无条件的爱,以及真诚的赞美与肯定,对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亲子互动是孩子建构自我形象的重要来源。当孩子能将这些养料都内化时,就不用仰赖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为孩子创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经验”。

提供孩子自主选择权,给孩子一些我们已经过滤过的合宜选项,让他从中选一。自主的选择经验能让孩子体验信任自己及胜任感的愉悦。

1.提供孩子成功的经验,并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专长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对挑战的经验,让孩子勇于接受挑战,并学习接受挑战的结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导。

【发现孩子的内在宝藏】

如果父母拥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会有良好的自尊。看来,父母还是得从自己着手才成。为人父母者必须不断的学习,也带领孩子用同样的心态来成长与学习。其实,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热爱学习的。如果我们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我们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会对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体会与领悟!当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内在的宝藏时,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珍贵与特别。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良好情绪


导读: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作比较,明显地看出:前者的反应比后者灵敏,而且这个宝宝在以后的教育中也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快乐的情绪体验对宝宝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

您的宝宝一降生,就应该给他快乐的生活体验。怎样诱发婴儿的良好情绪呢?

多抱抱宝宝

有这样一个实验,讲的是西欧的普鲁士有一个君主,他很想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于是他想:如果找到一批婴儿来养着,规定任何人不得跟他们说话,也许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他对那些抚育婴儿的妈妈和护士下令,只许给婴儿喂奶、洗澡,绝对不准和婴儿说话。他认为这样一来,等婴儿说话的时候,一定会从嘴里说出希伯来语、拉丁语或希腊语来。这样,就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了。但是这个君王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很悲惨的结局:这些婴儿都死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婴儿在没有人和他说话,得不到母亲的拥抱或照料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父母亲要多抱一抱宝宝,让宝宝通过与母亲肌肤的接触知道自己是被疼爱的,这对婴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婴儿除了营养上的需要之外,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宝宝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会感到妈妈的爱护和关怀,他会凝视着妈妈的脸,看着妈妈的口形,听着妈妈那亲切的声音。常抱抱宝宝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家长千万别忽视。

多关心宝宝的哭

宝宝生下来就会哭。哭是婴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通过婴儿的哭泣,妈妈可以知道:宝宝是饥饿,疼痛,不舒服,大小便了,还是感到寂寞了。半岁的宝宝只有用哭来表达他的需要和请求,如果您不关心宝宝的哭,他会感到很无助。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悲观消极,并且不再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势必会影响到宝宝语言的发展。所以家长要多关心宝宝的哭,努力去理解宝宝哭的含义。当宝宝哭了,家长不妨走过去关心地问:“是不是尿裤子了?”“宝宝是不是想说话?”并及时解决他的困难。如果是宝宝感到寂寞了,就要哄哄他,念儿歌或唱歌给他听,或者和他做游戏,让他体验到快乐。

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宝宝一出生就让他离开父母单独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如果让宝宝从小离开母亲,在他需要听到母亲的声音、嗅到母亲身上的气味、得到母亲的精心照料时,却得不到应该得到的满足,宝宝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同时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会增强他的独立性。所以,在宝宝6个月之前,妈妈最好能在宝宝身边睡,适时地拍拍、哄哄、抱抱他,或者唱一首摇篮曲,让宝宝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孩子的习惯培养值得重视


育儿专家一直都在呼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例如人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常言道:“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由重复制造出来的,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美国学者特尔曼从1928年起对1500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天才”儿童平均年龄为7岁,平均智商为130。成年之后,又对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没有什么成就的20%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他们成年后之所以产生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而后者则甚为缺乏。

但是,有的父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认为“树大自然直”这种“自发论”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且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许多不良习惯。因此,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


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

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容易爆发激情)、易感性(情绪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情绪调控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因而需要教育和培养。

情绪调控和知识系统及认知能力一样,是一种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而这种学习又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更多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

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情感氛围,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父母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和睦是培养幼儿初步情绪调控能力的前提。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

父母之爱应当是一种理解、尊重、理智的爱。孩子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而不是”统治”,即家长以强制的手段去监控、阻碍孩子的情绪表达。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唯有首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表达其情绪的需要,才能抚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氛围中,父母要克服自身情绪的不良表达方式,如暴躁、武断、独裁以及动辄施以威胁或惩罚,应当设法跳出亲子关系中因父母与子女的不平等性产生的权力陷阱,认清孩子情绪的真正动机,以理智的方式博取孩子的信任,成功地疏通亲子沟通的渠道。

发展孩子的情绪智力,应当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实现情绪的宣泄。

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

培养孩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应该让孩子全面体验各种情绪,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既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当孩子面对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时,才有可能实践情绪调控的学习。家庭可以做下几方面工作:

设立规范: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要客观分析,满足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会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表现出某种过激情绪反应。应当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使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这种能力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评判。只有孩子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评判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当然生活中也应教育孩子适度节制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让孩子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这样慢慢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慢慢地就能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调节。

创造与同伴交往条件: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积极与同伴交往不仅可愉悦孩子的身心,也为孩子提供实践情绪调控的机会。同伴是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同伴的榜样对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模仿。幼儿可以从同伴身上学习如何调控情绪。尽管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冲突,却能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

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孩子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与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会遭受排斥,失去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孩子的情绪控制机制。另外,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松弛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游戏中幼儿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发泄消极情绪,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教给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家长可以讲究策略,运用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但同时应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如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告诉孩子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 “不能打人”或“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一想别的愉快的事情。

让孩子学会“善待批评”

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具体建议:

教育孩子虽然应该表扬为主,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助孩子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在婴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包括拥有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和非议的平和心态,拥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①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认真倾听别人的批评,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自我完善的必要方法。

②传授冷处理技巧

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反击”,不要夸张等,相反,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③不必委屈接受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应当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负面影响。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不是推卸责任,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对批评一视同仁

要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批评来自小伙伴,即使对方做得也不怎么好,自己也应当虚心接受。

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能起到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要重视孩子不正常的攀比行为


在如今的孩子中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一件新衣服,一样新玩具,都会引起一些孩子的相互攀比,有的孩子还就此去要挟家长去买其他孩子所拥有而他没有的东西。

攀比之风的盛行,应当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是会滋长有害心理的,还会引起互相嫉妒,闹不团结,甚至导致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我班有个女孩,故意把食物撒在别人身上,弄脏别人的花裙。经了解,原来她往常的穿着总是班内最漂亮的,因而常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赏,久而久之,她便有了一种优越感。而今天,另一个小朋友的新裙子很美,这就使她心理不平衡而采取了上述的行动。还有一个男孩,当他发现别人的玩具比自己新颖、好玩时,就悄悄地把别人的玩具损坏或偷偷藏起来。可见,这种由攀比造成的不正常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实际上,在攀比的后面,是有孩子好强的心理在起作用的,它包含着孩子对外界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注意,从这些方面来讲,这种出于竞争意识的攀比是正常的,值得保护的。这里关键在于如何告诉孩子应该和别人比什么,怎样比。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去比谁的身体好,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进步快,有理想有志气。同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勤劳、节俭之类的作品教育孩子,并引导他们去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使他们有各种物品“来之不易”的亲身体验,从而为孩子具有健全人格打下好的基础。当然,要教育和开导已经习惯于攀比行为的孩子,是要花点功夫的,需要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信《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培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要重视孩子奇怪行为 导读:有些家长误把孩子的抑郁表现当成懒惰散漫;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与他人交往困难就是性格内向;还有些家长容易小题大做,孩子偶尔因成绩不佳表现出情绪低落,也会被他们误认为是患了精神疾病。所以,过度轻视和过度...
    2021-11-17 阅读全文
  • 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情绪 导读: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满足或其他不适的反应,哭叫正是不良情绪的反应之一。 人们常以为婴儿只会哭喊、睡觉和吃奶,其实他们自打降临...
    2021-08-05 阅读全文
  •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
  •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注意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
    2022-01-15 阅读全文
  • 要重视孩子的主意 导读:让孩子早点学会拿主意,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尽管他们“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不听话...
    2021-09-16 阅读全文

导读:有些家长误把孩子的抑郁表现当成懒惰散漫;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与他人交往困难就是性格内向;还有些家长容易小题大做,孩子偶尔因成绩不佳表现出情绪低落,也会被他们误认为是患了精神疾病。所以,过度轻视和过度...

2021-11-17 阅读全文

导读: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满足或其他不适的反应,哭叫正是不良情绪的反应之一。 人们常以为婴儿只会哭喊、睡觉和吃奶,其实他们自打降临...

2021-08-05 阅读全文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

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的结果,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注意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智力。 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是成人教...

2022-01-15 阅读全文

导读:让孩子早点学会拿主意,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尽管他们“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不听话...

2021-09-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