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发布时间:2020-09-29 使幼儿注意的活动方案 说课稿相信自己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的教案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是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当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会因恋家哭闹不停,幼儿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般的关心,但在幼儿园总有个别教师有时因心情不好,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说出了一些忌语:“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总是又叫又吼:“什么都不会,烦死人,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对爱“捣乱”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给我站着。”“你给我听着,不许……不许……”这些刺耳的忌语,深深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幼儿教师为人师表,自身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每讲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把气发泄在幼儿身上,那是很不公平的。迁怒幼儿,不仅仅是对幼儿的伤害,也给幼儿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榜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于不经意中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言行的修养和情操的陶冶,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满腔热情地工作,为幼儿播下一生受益的种子,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使他们永远记住幼儿园这一人生的乐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一个家长不讲诚信,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一个老师不讲诚信,影响的却是一大群孩子。教育工作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关心学生,用爱呵护学生的心是每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自然情感举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提高孩子的素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中,我深刻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孩子们最会模仿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记在心中,模仿力惊人,更让我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什么样的长官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影响力非常大,这提醒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一次有个小家伙淘气,在跟小朋友打闹,我加重语气叫他的名字“宋腾飞!”字之间拖长声音,沉着脸瞪他,事后没多想,但过了一段时间,我隐约听到了跟我语调一样的声音,奶声奶气,我猛一下惊醒,这是孩子们学我呢,让我更加感到我言行的重要性,孩子们都围着我转,有样学样,我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更加重一份责任,“三岁定八十!”这是老人的警句,非常的贴近生活,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孩子拥有最纯洁、最质朴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洁白的雪花都自惭形秽,上天给孩子如星星般闪亮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是最亮的,看着孩子的眼睛,给我的心灵很大的触动,那么的亮,无法用语言表达,作为这群小精灵的引路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升华!
老师要注意言行举止
升入小班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我们班的宝贝们就对我产生了很深的依赖之情,连我平时做的一个小小动作,孩子们都会铭记在心。我觉得我就是他们的一面镜子,时刻都会有很多的目光凝聚。放学的时间到了,家长们陆续的来接了,只听见教室里一片片的问号声,:“奶奶好,”“阿姨好”“叔叔好”“爷爷好”顿时教室里一片礼貌的声音久久不能平静,家长们高兴的说:“好好,老师教育的真好。”呵呵这些小家伙们,看见有一个人问好都会跟着模仿起来,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好模仿,嗯,你天天和他们一起就会感觉自己总是很年轻,很快乐!因为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活力,让我忍不住年轻起来。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们天真活泼,我就很快乐,看着他们年轻无暇的心~我的心也跟真年轻起来。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
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
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十余年的幼教生涯让我觉得:幼儿教师,关心热爱保护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发展,更重要。孩子的年龄小,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
记得去年排六一的节目时,阳阳小朋友是站在第一排拿着铃鼓跳的。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临近表演了,他有两个动作还是做得不好。休息时,我对余老师说:“把阳阳换下去,重新请一个孩子来代替他。”余老师也同意我的意见。于是我们就把阳阳换了下去。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发现阳阳不见了。经仔细寻找,我们在四楼楼梯间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正在哭泣的阳阳。我走过去问道:“阳阳,你为什么躲在这里哭呀?”阳阳只哭就是不回答。这时,嘉雨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不让他跳舞他就哭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伤心会哭的。”是呀,我只想着争名次拿奖,没想到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对这件事情也做了补救,但一连几个星期,阳阳的情绪还是很低落,对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这件事也过去了整整一年,但它无时不在提醒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正如人们所说的“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啦”。
注意我们不经意的行为
午睡后,孩子们吃完点心,水果是每人2个小桔子,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品尝着自己的那一份,正当孩子们快吃完的时候,我发现盆子里还剩下一个桔子,就随手给了身旁小臣。可没想到这引起了一场风波:小臣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举着桔子,在同伴面前炫耀起来:“看,这是老师多给我吃的!”其他孩子都向他看过去,有的是羡慕的眼光,有的却不屑一顾。“老师喜欢他,所以给他吃。”、“我妈妈也买的,家里也有。”、“这有什么了不起”……孩子们都发表着自己看法。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举动欠考虑了,给了孩子们不必要的猜疑空间。于是我说:“今天多了一个桔子给了小臣,以后多下来的水果,大家轮流分享,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这个建议。这场风波给了我很大震动,孩子是敏感的,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我们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幼儿带来伤害或鼓励。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谨言慎行,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幼儿教师不可小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是我班高烨坤妈妈写的日志:每天宝宝喝中药时都要边喝中药边吃棒棒糖,有时还需要妈妈哄着,今天早晨竟然自己端起中药一气喝完,我表扬他时,他说“中药不苦像蜜糖,我是男子汉不怕苦”看来宝宝战胜了自己,妈妈暗喜,宝宝又说“早上我也不吃糖了,老师说吃糖影响食欲”妈妈太感谢老师了,改掉了宝宝的这一坏习惯。早上接孩子,发现烨坤嘴里嚼着东西,我好奇的问:“烨坤,嘴里吃的啥东西?”“糖”。他答道。我笑着说:“以后早上不要乱吃糖果了,影响食欲,影响健康。”“恩,我记住了。”他点了点头。都说孩子小,不记事情。可自己随口说的竟被孩子记住了,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到,授业,解惑”,更要试试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提高维护自己威信,以求把更多的健康按时带给孩子。教师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是孩子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使孩子获得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有所选择,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以正面暗示。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您呢个在孩子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大人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行
周四上午第一个活动结束以后,小朋友们都在盥洗室小便、洗手,要准备吃餐点了。忽然间,小男孩彬彬突然从那里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老师,不好了,陆礼敖偷看女人小便!”我听了以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女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女人呢?”我反问他。他边挠脑袋边冲我笑:“我妈常说男人家女人家的,她们就是女人啊。”于是我就纠正道:“彬彬,你妈妈是女人,因为她已经长大了,但在我们班里的是‘女孩子’,还没长大呢,不能叫她们女人。”
他不好意思的朝我笑笑。
从孩子的嘴巴里吐出‘女人’两个字,总觉得他有点老成,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他呀,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童言无忌啊。放学后,我和他妈妈说了这事,她妈妈大笑道:“那可能是从我这里学来的,我平时在家常说男人家女人家的。他肯定是听多了,就很自然的说出“女人”两个字了。”我说:“是啊,小孩子听多了,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了,所以我们大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学前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但判断能力又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常常会讲“小孩子好的没学会,坏的一学就会”,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在学东西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筛选,良莠并蓄。有时候,我们也能发现,在孩子的身上,常常能找到我们老师的影子,难怪人家会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孩子眼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我们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认为是对的,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这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
每次区域活动时,总会有些孩子说:“老师,我不会。
”还有的孩子看
老师快走到他们身边时马上用手或身体盖住,不让老师看。
今天的手工区是用准备好的黄、红纸粘贴国旗。
因为选择本区的孩子很多,彩纸准备的较少,怕孩子们一次剪的不对,所以先让他们用旧挂历纸练习剪五角星。
小朋友探索、讨论后,都纷纷动手剪起来,当我来到静静小朋友的身边时,她愁眉哭脸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
”我耐心地教了她几遍后,便让她自己折、自己剪,并鼓励她说:“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加油。
”过了一会,我又回到她的身边,发现她剪得很正确。
活动结束时,经过全体幼儿的评选,静静剪的“五角星”是全班最漂亮、最正确的五角星。
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
她高兴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想到:我们教师应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老师一个赏识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恰到好处的话语,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可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啊!
不知道本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老师,注意您的每一句话
“老师要选一个最能干的孩子来当老师的助手”这恐怕是平常我们说的一句最普通不过的话了吧!起初,我对于自己使用这样一种语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感到很平常,可仔细一想,我发现这是一句不容忽视的话。首先,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长,各自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潜能也不相同。如果简单地给孩子定性为能干和不能干,那么老师会把对孩子的期望值带到潜意识中,使教学态度出现偏差。再者,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他们的自我评价大多来源于成人的态度,特别是老师的评价尤为重要。不正确使用评价语言,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或自满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被老师长期用语言暗示为不能干的孩子会渐渐变得孤僻胆小,对周围的人、事、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相反对所谓不能干的孩子多给予鼓励、赞扬,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