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无条件养育

发布时间:2020-09-04

幼师读书心得。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育儿心得:无条件养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无条件养育

1.爱的暂停与撤回(“你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家长不动声色地撤出,变得冷漠)是一种精神上的“强迫性孤立”,可能比惩罚手段更残酷、更恶劣,最显著的长期影响就是孩子的恐惧感。

2.有撤回爱经历的孩子,道德感一般较差,交往时不会特别顾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也不会考虑某个人的感受和需要。

3.坚决反对惩罚。“迫使孩子承受某种不愉快”的行为都应该制止。自然后果也是一种惩罚,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时,却没有。

4.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和惩罚一样,奖励不仅不起作用,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当不再有东西奖励时,孩子就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愿帮助他人。

5.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形式的奖励一样差劲。研究表明,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后,通常不会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描述你所看到的,而非评价,不要说“画得好!我喜欢这些画!”而要说“你给那些人物画上了新东西,他们有了脚趾头。”一旦我们评判,孩子就会趋向停止思考他们所做的事情。

6.夸奖或道谢取决于三种情况:为什么要说,对谁说,说了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了表示善意可以说,对孩子慎说,孩子表现出期望得到评价时少说。引导孩子关注行为而非关注父母的反应。

7.少说,多问。

8.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解释其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引导反思:你摆好了桌子,这样我做饭时就方便多了。是什么让你觉得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别人的?

9.限制批评的次数,将反对意见咽回肚子里。将焦点放在某个具体行为的错误上。保持冷静,尽量温和有礼;不能冷静时,隔离下自己。

10.重点是怎样做得更好,而不是应不应该做这件事情。

11.远离威胁,远离贿赂。

12.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当孩子询问能否做某件事时,应该说,哦,你认为呢?和孩子一起做决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


育儿观念: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我让你做你想干的事情,不一定是我接纳你,我不让你干一些事情,不代表我不接纳你。接纳是接受和理解,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

一次有个朋友事先和我约定好谈事情,我冒着大雨赶到约定地点,他却说之前已经沟通过两次了,下了雨他就不来了。我当时很生气。说给另外一个朋友听,她说:“这点小事就让你生气了”,我当时就发火了,你凭什么说这是小事啊,我就是生气。还有一次打雷闪电,我一个人在家感到害怕,刚好朋友打电话来,我说自己一个人挺害怕的,他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当时特别伤心,我觉得他不在意我,他否定我的感受。

我们大人之间的相处,还可以大方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凭什么说失约是小事?你凭什么说打雷没什么可怕的?还可以说出来。而孩子呢?有次听到邻居家的妈妈对她女儿说:“有事你也哭,没事你也哭,这么大了,成天哭像什么话”。“有的事情值得哭,不值得的事不要哭”,这个值得是谁的标准?大人的?还是孩子的?还有家长说:“都快六岁了,也该懂事了,吃完香蕉,垃圾香蕉皮乱扔。”多大的孩子就应该不扔香蕉皮了?

孩子们一直都不和我们争辩,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的人生经验,经历的比孩子多很多,我们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理解的人生讲给孩子听,自以为正确。我们用这些道理来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要,然后指责他们的行为。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渴望别人的理解,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允许,都不喜欢被否定,不喜欢被看作自己没有别人做的好。孩子的存在纯净自然,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被我们压抑的需要和渴望。所以我们要慢慢地,用心看到需要,然后认可需要,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无条件接纳,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我们接纳孩子,接纳身边的人,是无条件地接受和理解他的这个人,他的感受,不设置标准,不设置条件。而并不代表这个人做什么,我们都无条件地接受。条件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有条件的接纳他们的行为。

爱你无条件,但是有原则!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哭得更大声。

妈妈终于气急败坏地发了狠话:“你还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了,我走了”,妈妈果真转身而去,小男孩发了疯一样猛地追上去,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妈妈!”,一边继续哭得痛彻心扉。妈妈拍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别哭了,赶紧走。”

“再哭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我走了。”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语,也许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听话,不调皮捣蛋、好好学习;但是,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用“妈妈的爱”作为威胁工具和惩罚手段!

对于孩子来讲,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那么,妈妈——这个我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我作为全部依靠的人,就不再爱我了!我将失去妈妈的爱,甚至失去妈妈!

当孩子听到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恐惧,他会担心,他会失去“安全感”,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会不断地反复试探和验证“妈妈是否爱我”,如果我怎么样,妈妈是不是就不爱我了?这些话就像刺向孩子的一把利剑,伤人又伤心。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或者缺点,父母都要接受并鼓励孩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接纳了孩子表现好的一方面,或者说,只接纳孩子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面。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如果孩子学习好,我就接纳;我们希望孩子活泼,如果孩子活泼,我就接纳……反之,我们就很难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

这样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只有当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时,妈妈才爱你;不然,我们就发狠话“妈妈不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

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爱学生的人,不配当老师,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

“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这样无条件的爱会带给孩子一种坚实的“安全感”。

6岁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安全感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基础,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逃避问题、嫉妒别人等。

所以,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犯错之后就失去了妈妈的爱,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你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标准,我们依然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有原则。

什么才是“有原则的爱”呢?

比如:孩子吐口水,说脏话、偷东西、攻击他人、伤害他人、不遵守社会秩序、无节制地提出物质要求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家长确实不能纵容,这就是原则。如果听之任之,或者助纣为虐,那就变成“无原则的溺爱”。

当孩子做错事,犯错误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应该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语言的警告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而不要说“妈妈不喜欢你”,也就是,要就事论事,对孩子可以不爱他的某些行为,但是,不可以不爱他这个人。

至于“惩罚”的方式,并不是收回“妈妈的爱”,可以换成:事先与孩子做好约定,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如果你不能严格遵守约定,那么,下次一个东西也不买。

假如孩子这次不遵守,下次也不执行,怎么办?那是怎样坚持原则的问题,家长的态度要温柔,但是立场要坚定,“狠”就要狠到位,要是孩子一哭一闹一撒泼你就妥协,在关键时候心慈手软,当然不行。

《大卫不可以》,这个长着土豆脑袋露着小尖牙,挂着坏笑整日调皮捣蛋,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把妈妈气得七窍生烟的“小恶魔”,博得了多少“现实版淘气包”们的共鸣!

世上有哪个孩子不渴望自己像大卫那样,能够在洁白的墙壁上天马行空肆意涂鸦,在洗澡时大闹天宫把浴室变成游泳池,在锅碗瓢盆上疯狂敲响欢乐协奏曲,每天玩到全身黑乎乎、脏兮兮、夹着杂草和泥巴回到家,天不怕、地不怕、踩着摇摇晃晃的椅子攀高取物,把好吃的土豆变成玩偶,脚蹬高腰靴、穿上紧身衣、带上蓝眼罩、扮演无敌超人?

大卫的妈妈,隐藏在图书背后的主角,通篇只有一句话:“大卫,不可以!”虽然妈妈不曾露面,但是,书中早已读出她的愤怒和严厉。直到最后,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击碎了花瓶闯下了祸,可怜的大卫被妈妈处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反省思过,一滴泪水从眼角流出,惶恐万分,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淘气包啊!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暴躁抓狂的妈妈忽然变得温柔似水,亲切地呼唤:“宝贝,来这儿”“大卫,我爱你”!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倒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温柔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围绕,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浓浓的母爱,“风雨”过后见真情,妈妈的爱顿时化解了大卫所有的泪水,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无论你多么淘气,无论你把家里弄得多么乱,无论你给妈妈添了多少麻烦,无论妈妈多么生气……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妈妈的怀抱永远是你温馨的港湾,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但是,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还是不可以做,妈妈依然会制止你、规劝你,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妈妈希望你改正,这就是“有原则”。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承担后果,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这就是“有原则”。

什么是对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


在现代社会中,要教养一个情绪健康的孩子是个越来越难的工作。我们要对父母们说句满怀期望的话:我们希望你能享受与儿女之间的亲爱关系。

孩子如何才能觉得被爱

本书的焦点在于为人父母非常重要的一面—满足儿女对于爱的需要。如果儿女觉得自己真的被父母所爱,那么在他们生命的各层面都会对父母的指导比较有反应。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你的儿女对你所付出的爱有一个更深的记忆。当你表达他们能理解并能回应的爱语时,他们就能记住!

如果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我们必须学习表达他们的独特爱语。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感受爱的特有方式。基本上,小孩子如同所有的成人一样,会使用五种方法来传达和感受爱。这些方法有: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及服务的行动。如果你家中有几个孩子,那么很有可能他们每个人的爱语都会不同。因为孩子既然常有不同的个性,那么接收的爱语就可能会不一样。通常,两个小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接受爱。

“无论如何”都一样地爱

不管孩子最了解的是哪一种爱语,他都需要你无条件地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引导之光,它可以照亮黑暗,并使父母知道自己的情况与如何教养儿女。没有这种爱,教养儿女是令人为难与困惑的工作。在我们探讨这五种爱语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无条件之爱的本质与重要性。

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孩子的情况如何,都要爱他们。亦即不管孩子长相如何,天资、弱点或缺陷如何,也不管我们的期望如何,还有最难的一点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要爱他们。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喜欢孩子的所有行为,而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要永远给予并表示爱,即便他们行为不佳的时候。

这听起来很像是在纵容孩子,绝不!只是要求父母先做第一优先的事而已。亦即在采取任何有效的训练和管教之前,孩子的情绪爱箱先要被填满。一个爱箱充满的孩子对父母的指导会有回应,而不会怨恨。

有些人深怕这会惯坏孩子,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孩子接受再多正确且无条件的爱也无妨。当然一个孩子或许会被缺乏训练或不适当的爱所惯坏,但这都是错误的训练和给予所造成的。真正无条件的爱绝不致于惯坏孩子,因为父母给再多也不为过。

这些原则对你来说可能很难认同,因为它们与你先前习惯了的想法格格不入。情形若是如此,你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能就不容易了。然而,你若能操练并了解到这些原则的好处之后,你会发现比较容易做了。既然你知道因为爱不同,会产生适应良好又幸福的孩子与没有安全感、易怒、难以接近、不成熟的孩子之间的差异,那么请在这里暂停一会儿,做一些有益于孩子的事情吧!

如果你未曾这样爱过孩子,在开始做时可能会有困难;但当你无条件地去爱,并在各种关系的层面中变得更会付出与爱人时,你会发现它具有令人惊奇的效果。当然,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你也不能期待自己能够随时无条件地爱别人;但当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时,你会发现自己比较有能力去爱了。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不矛盾


面对外界的指责,梦鸽说“儿子是忠厚孩子,错的是社会环境”。

人是多面的,一个人在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眼中,往往会展现不同的一面,加起来了,才叠构成一个相对接近于真实的人,所以,对于一个不相识的人,更难以依靠媒体,或者父母的描述,去进行判断。之所以关心,是因为涉嫌犯罪,而这个时候,大家关心的是证据,其他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们这些外人来说,毫无关系。

至于社会环境,很遗憾,确实不理想。我不知道别人,但是自己为人母,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担心有坏人,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或者把孩子带上邪路,去做一些伤害自己,甚至伤害别人的事情。也因为这样,更明白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战战兢兢。因为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应对这个复杂社会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有些话,是不能够说的,有些人,尽量的远离。说到底,让孩子有一个是非观念,毕竟,孩子总不能够二十四小时保持在父母的视野之内,那个时候,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学习去判断,学习去成长。

在Facebook上看到香港的朋友们在分享一封信,一个家长对另外一名家长的投诉,起因是这位家长发现,在这些学龄前的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的霸道,不单单把玩具全部归为己有,而且还打那些想要和他分享玩具的同龄人。而最让这名家长担忧和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那个孩子的家长就坐在一边,对于自己孩子的作为,视而不见。这名家长在信的最后提醒那位家长:孩子如何成长,父母的教育很重要,也因为这样,虽然和自己不想关,还是觉得,应该写这封信。

一些留言觉得,小孩子嘛,何必如此较真?看到这样的言论会觉得非常担心。毕竟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社会环境当然重要,而这当中包括父母如何教养,孩子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就是父母的是非对错观念的同步反应。也因为这样,看到那些带着孩子,在公共场合和别人大声吵架,甚至动手打人的父母,会担心,这样的言传身教,孩子未来会不会有同样的暴力行为倾向?学术调查结果就显示,具有家庭暴力行为和倾向的人,大部分的父母,就有家暴行为。我采访过家暴的受害者,她说,自己的公公平时就会殴打婆婆,也因为这样,丈夫惊讶于她提出离婚,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过来了,而婆婆就一直在劝她,夫妻本不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和”的吗?

也因为这样,当一个孩子出现行为差错的时候,是不是身为父母的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教过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偏差,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在孩子出现坏习惯或者不检行为的时候,有没有及时提醒和制止?对待孩子,是不是毫无原则,而把这种无原则,理所当然的人为,这是父母无条件的爱?

同样在Facebook上,美国的朋友分享了一封,一位美国妈妈写给儿子的信,在儿子选择在Facebook上宣布自己是同性恋之后,身为父母,和儿子的朋友们一起,同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是我,会觉得非常伤心,当然,更会反省,为何孩子选择不和自己当面谈呢?

这位妈妈的信很短,他告诉儿子,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他的性取向而有任何的改变。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一句话,提醒儿子,收拾房间里面的饮料罐头和茶杯,不要等到蚂蚁爬进去之后。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位无条件,但是有原则的妈妈。

无条件的爱,意味着当孩子犯了错,别人都不喜欢他,或者不接受他的时候,他会知道,自己的父母不会抛弃自己,就算自己的孩子做的选择,不是自己的心头好,甚至不喜欢,但是只要没有犯错,不涉及到是非,依然给与孩子选择的自由。坚持原则,意味着不会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甚至颠倒是非黑白,强词夺理,或者利用手中的特权,为的就是帮孩子推卸责任。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其实也必须同时存在,不然的话,爱,就会变成溺爱。经常看到这样的家长,孩子跌倒了,冲过去扶起孩子的同时,拍打地面,然后告诉孩子,那块地是坏人,它已经接受了惩罚了,所以不要再哭了。那块地其实就像社会环境,跌倒往往是因为不平坦。可惜这些家长没有借机告诉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地面如何保护好自己,也没有提醒自己,遇到这样的地面要更小心看管孩子。而想深一层,这是因为这些家长本身的固有思维,一旦发生问题,原因一定在外部,从来不反省自己。

育儿心得:养育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育儿心得:养育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接到任务犹豫了好久,总觉得在一群牛爸牛妈和牛老师面前谈心得,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所以一直拖着没动笔。但是对于养孩子每位父母都会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总归还是需要有所总结,才能成长吧。所以就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家长老师能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还保留着日常生活详细到小时的点滴记录,只要有关于教育的分享立马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生怕错过一个优秀的经验。初为人父母的各种惶恐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后来把别人的经验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很多是行不通的,比如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经验告诉我们规定在某个时间必须要睡觉,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习惯,但是即使关灯我们都假装睡着了,她仍然可以自言自语好久好久,另外当睡觉时间到了,但是她仍在专心致志拼拼图的时候,我们就迷茫了,还能坚持让她睡觉吗?

于是我们就思考,我们该怎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总结出我们的曹氏经验?于是最大最重要的问题出来了,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于是才有了以下的答案:首先是善良,一定要成为善良的人,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分享,有良好的性格,一切从心出发;其次我希望她快乐,怎么才能真正的快乐呢,能有一群知心的朋友,我们可以从总获得快乐,能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我们能从总获得快乐,找到自信,旅游能获得快乐……最后,我们希望她能有一些兴趣爱好,有更广阔的社交圈子。

关于善良,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很重要,但我们觉得更多的是来自孩子的天性,作为父母,努力的保持好孩子的这份天性就可以了。庆幸曹斯语天性就是一个善良的孩子,遇上了善良的父母加上善良的老师,希望她能一直保持住这份善良。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格方面,爸爸比较有发言权,孩子依赖心理很重,妈妈总是舍不得放手,爸爸就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且在身后默默保证安全,比如她学轮滑,不放手永远学不会。小时候喜欢东摸摸西摸摸,危险的东西我们都尽量放在她碰不到的地方,有些时候桌子上有热水杯,告诉她这个热不能碰,可是她根本听不懂,爸爸就说让她碰,让她感知什么是热,知道了之后自然就会小心了,经过这样一次之后,果然效果惊人。

关于专注力,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一些,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专注力是被大人打扰的。在孩子专注的做某件事的时候,尽量的不要打扰到她,让她逐步积攒更多的专注力。

培养兴趣,挖掘和鼓励孩子兴趣爱好,哪怕是再不起眼的爱好。

关于旅游,用眼睛看,看看这个世界,除了花草,还有更广阔的森林,用耳朵听,除了鸟鸣还有海浪声,让她自己去感知并热爱这个世界。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让孩子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让她随时随刻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信任。

不过还有困扰我们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上幼儿园之后这个矛盾越发激烈,我希望她能够早睡早起,恨不得手持如意棒,天天对着她喊如意如意,如我心意,但是事实是,每天早晚妈妈都是从忍耐到忍无可忍再到歇斯底里。多希望身边能够有一位老师随时指导我,这时候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期待有经验的家长分享。

养育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希望我们所有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快乐更多一些,痛苦更少一些,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快乐茁壮的成长成为优秀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家庭必备育儿书《养育男孩》


男孩是天生的小淘气吗?为什么我家的小男孩那么小就那么好动?一刻都不让我们大人安宁,养育男孩真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家有男孩的我有很多的困惑。为此,利用寒假期间跑了趟书店,找到了一本澳大利亚权威教育家经典专著《养育男孩》,这是一本培养男孩坚毅品格和独立精神的最佳指南,是澳大利亚、英国最受推崇的教养指南。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真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家长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

,引领他成长/这段话让我反思:作为年轻的妈妈每天面对着儿子的变化,有时会很惊喜,有时会很迷茫,有时又很无奈,怎样抓住最适宜的教育时机呢?需要妈妈的细心观察和发现,积极引导和调控,书中指出男孩成长的三个关键阶段要把握好,眼看儿子一天天长大、进步,发现他正处在第一阶段温柔岁月(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

一边翻着书,一边时不时有个小脑袋钻过来看看我,“妈妈,弟弟看书。”瞧这小家伙又按耐不住了,他对于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特别是运动一类的,总拉着我的手“拍球”,渐渐地他竟然学会了抛接球;有时喜欢模仿大人说话,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他学念儿歌,无意地模仿竟然让他记住了好几首儿歌,像《小老鼠上灯台》,他已经能一口气自己念下来了,虽然口齿还不够清楚,经常会闹笑话;举起小手枪,他嘴巴里发出“啪啪”声,打谁呢?“弟弟打坏蛋”,生活就是有一个个的小细节组成,虽然放假才没几天,平时都是我妈妈带的儿子,可他会本能地来亲近我这个不太合格的妈妈,瞧他的小眼睛又在发亮了,我知道他肯定又想到了什么好玩的,自顾自去玩了。而我继续翻起这本书,试图从书中找到更多适合自己儿子的教育方法。

一天下来,书大致翻了一遍,总的来说,《养育男孩》是一本家庭必备的育儿书,它简单、直接、易于阅读。书中大量可操作性的指导,指引父母让儿子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精彩的人生航程。男孩成长为坚韧、有责任感的男子汉,需要坚定、友善的领路人。这本书就像一张男孩的生命航海地图,既标出了激流、险滩,也指明了补给的港湾和岸边守望的灯塔。作为母亲,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更多的教育方法一定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做一个有内容的妈妈,更要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

相信《育儿心得:无条件养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师读书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 育儿观念: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我让你做你想干的事情,不一定是我接纳你,我不让你干一些事情,不代表我不接纳你。接纳是接受和理解,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 一次有个朋...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请不要对孩子无条件顺从 在生活中,家长常常要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如何拒绝,需要技巧。 首先家长要分清孩子的什么要求是真正的无理要求。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能变成一个强势者,而要成为一个说理者,要不孩子会说家长不讲理了...
    2020-09-10 阅读全文
  • 爱你无条件,但是有原则!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
    2021-08-28 阅读全文
  • 什么是对孩子真正无条件的爱? 在现代社会中,要教养一个情绪健康的孩子是个越来越难的工作。我们要对父母们说句满怀期望的话:我们希望你能享受与儿女之间的亲爱关系。 孩子如何才能觉得被爱 本书的焦点在于为人父母非常重要的一面—满足儿女对...
    2021-10-12 阅读全文
  •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不矛盾 面对外界的指责,梦鸽说“儿子是忠厚孩子,错的是社会环境”。 人是多面的,一个人在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眼中,往往会展现不同的一面,加起来了,才叠构成一个相对接近于真实的人,所以,对于一个不相识的人,更难...
    2021-08-17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和身边的人我让你做你想干的事情,不一定是我接纳你,我不让你干一些事情,不代表我不接纳你。接纳是接受和理解,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 一次有个朋...

2020-10-22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家长常常要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如何拒绝,需要技巧。 首先家长要分清孩子的什么要求是真正的无理要求。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能变成一个强势者,而要成为一个说理者,要不孩子会说家长不讲理了...

2020-09-10 阅读全文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

2021-08-28 阅读全文

在现代社会中,要教养一个情绪健康的孩子是个越来越难的工作。我们要对父母们说句满怀期望的话:我们希望你能享受与儿女之间的亲爱关系。 孩子如何才能觉得被爱 本书的焦点在于为人父母非常重要的一面—满足儿女对...

2021-10-12 阅读全文

面对外界的指责,梦鸽说“儿子是忠厚孩子,错的是社会环境”。 人是多面的,一个人在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眼中,往往会展现不同的一面,加起来了,才叠构成一个相对接近于真实的人,所以,对于一个不相识的人,更难...

2021-08-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