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0-09-03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儿子学校的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写我们心目中的儿子,老婆说要把这项工作落实给我,我说自己胸无点墨怎么写呀,拗不过就硬着头皮写点吧。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伴着我们一点点长大,象其他孩子一样,从爬到能走,从说话到识字,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看书到能写文章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谓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谈儿子不一般的地方。

我觉的儿子识字比较早,在进幼儿园之前,由于经常来往于平湖乍浦之间,老婆就从公交车上的地名开始让他识字,然后是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等等,很形象易记住,渐渐地认识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后,儿子就喜欢上了书,于是就给他买书,启蒙读物、百科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等等等,慢慢地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临睡前是一定要看会书的,出去走亲戚也时常带上一本书,甚至上卫生间坐在马桶上也手捧一本书。书看多了,知识自然丰富了,表达能力也好起来了,偶尔也看过儿子写的文章,感觉词汇丰富、文笔也较流畅生动,时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当然这是对我们父母而言。

还觉得儿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很投入,很有一股毅力。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给他买了一盒中国地图的拼图,满满的一盒拼块,本打算让他当玩具玩玩罢了,没想到儿子对这特感兴趣。记得那天吃过中饭,他就开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拼凑起来,我困得很,合眼午睡。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醒来一看,儿子还全神贯注趴在那里,一幅中国地图已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我真是大大地惊叹儿子的执着与聪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兴趣也逐渐广泛,如:中国象棋、画画、电脑游戏、篮球等等,他都非常喜欢。尤其是篮球,美国NBA的球队如数家珍,很拗口的外国球星的名字也能记住一大串。然而对于不怎么特别感兴趣的,不钻研,象中国象棋,喜欢跟我下,但基本上每战必输,输了还要下,再输再下,赢不了就哭。告诉他象棋要靠摆棋谱才能进步,他又不干,所以至今棋艺仍不见长进。

在我们眼里,儿子又是很懂事的。大人的话一般来讲都是很听的,也很有心。虽然现在还很小,但很会体谅父母。有一次双休日的早晨,我们起的晚了,朦朦胧胧中听见儿子起床,穿好了衣服,也没有来吵醒我们,而是过来轻轻地将我们的房门关上,然后洗脸刷牙,再后来就听他到厨房里悉悉簌簌的……而当我们起床时,儿子已经自己吃好了面条,还给我们煮了面条,并盛好了两碗。我们真是很感动很感动,虽然这碗里的面条已经干巴巴的了,但那香味永远地飘散在我们的心间。

儿子,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快乐和感动的源泉。因为儿子,我们的生活会天天精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不够野呢?除了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大男人,那就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好下面这6件事吧!

一、陪孩子玩刺激性游戏,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就是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和游戏。其实,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游戏环境对孩子的刺激作用很重要,幼儿的学习也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或者图片。因此,借助于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进行适宜的游戏或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瑞士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游戏要经历三个阶段: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练习性游戏,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内出现,这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动作的重复再现。比如:一次次地把刚垒高的积木推倒重来,一遍遍地推着小车来回走,乐此不疲。

象征性游戏,即模仿游戏,出现在幼儿园时期或者说学前阶段,所获得的最主要的认知发展能力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儿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小医生”、“小警察”等,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

规则性游戏,从孩子六七岁开始出现,代表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学会选择玩伴,变化玩的方式,选择玩的时间,改变玩的空间和环境,约定协商玩的方法等。

除了鼓励孩子跟同伴玩耍和游戏以外,父母同样需要成为孩子的玩伴。经常陪男孩玩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也可以释放他们的高活动力。

跟妈妈相比,陪孩子一起玩刺激性游戏是爸爸的天然优势。喜欢冒险和刺激是男人的天性,而要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爸爸则是他们的最佳玩伴。

很多时候,爸爸之所以不愿意陪孩子玩这些游戏,并不是不愿对孩子用心,其实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那么,爸爸可以陪孩子玩哪些刺激性游戏呢?

1、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经常跟孩子玩“举高高”(把孩子举过头顶)、“坐飞机”(双手抱着孩子转圈)、“扔床上”(把孩子从床尾扔到床头)等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一定的恐惧和害怕,但又在可以接受的心理限度内。

2、对于3到6岁的孩子:可以经常陪孩子到公园或游乐场去体验能承受的刺激项目,比如海盗船、碰碰车、高空缆车、荡秋千等等。

3、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刺激性游乐项目,比如陪孩子坐过山车、跟孩子一起摔跤、同孩子一道去滑雪等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刺激性游戏,我们还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更多刺激性游戏或活动,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类似的刺激性游戏和玩具。

二、为孩子创造探索机会,满足男孩好动和好奇的天性

很多男孩父母可能都经历过这些“惨不忍睹”的场景:刚换的漂亮灯具,被孩子的皮球砸坏;刚买的骨瓷餐具,被孩子不小心摔碎;刚装修的墙壁,被孩子当作白板进行涂鸦;卷筒纸一溜烟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满地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被孩子当成玩具进行糟蹋,比如烟灰缸、报纸、剪刀、水杯……

其实,好动和好奇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幼儿阶段更是如此。因为好奇,孩子就喜欢尝试、喜欢探索,甚至是喜欢搞破坏。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

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探索;每一次探索,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男孩创造探索世界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逐渐成长。

那么,我们如何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创设更好的探索环境、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呢?

1、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的探索空间,比如专门的儿童房、客厅或卧室的一个角落等;

2、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不同阶段和性别孩子的玩具,尤其是那些可以组装或拆卸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玩具枪等;

3、多准备一些可供孩子做手工的材料,比如塑料剪刀、贴贴纸、儿童折纸、废旧物品等;

4、鼓励孩子多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多接触新鲜的事物,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5、允许孩子犯错误或搞破坏,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6、经常陪孩子一起玩耍和游戏,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索和成长。

三、鼓励户外活动,回归男孩的野性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虽然是被数千年来积累的社会文明所驯化的社会人,但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动物的野性。对于幼儿阶段的男孩来说,这种野性尤为明显。男孩天生就是一个行动派,从小就喜欢用身体“思考”,如果到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他就喜欢奔跑、攀爬,以此来体验自己的力量和“野性”,同时锻炼自己的平衡性。

不过,大部分学龄前的孩子都还没有达到可以参加有组织的运动项目的阶段,跟小伙伴们一起在户外活动、疯跑和游戏,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还无法专注地进行运动训练,也不能很好地接受挫折和失败,这些恰恰是正规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

这个阶段,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鼓励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一起“疯玩”,同样可以让孩子回归野性、展示力量、释放活力。这一点对于男孩的成长来说,更为重要。

除了鼓励孩子跟小朋友一起活动外,父母也要经常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常带孩子一起散步,一次达到半小时至一小时;

2、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去玩;

3、每年安排几次到周边旅游景点或国内外著名景区旅行,以自然景区为主;

4、根据季节的不同,带孩子采采花、捉捉虫、种种树。

除此以外,当然还有很多活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

四、鼓励体育运动,释放男孩的高活动力

脑科学已有研究表明,大脑很多部位的发育都跟身体很多部位的运动相关,这里所说的运动涵义很广,既包括手脚等肢体运动,也包括嘴和面部等肌肉运动。心理学也有研究指出,运动不但有利于生理的发育,还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对于学龄期的男孩来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来充分释放自身的高活动力。如果男孩的精力和活力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消耗,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正式的课堂上通过故意调皮捣蛋或者其他方式来得到释放。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男孩上课时总是坐不住,跟同伴玩耍时老是动手动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多学校害怕学生在学校出事,体育课纷纷取消长跑项目或者危险项目,更有甚者,还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外面嬉笑打闹、只能上完厕所就直接回教室。当然,除了学校因担心安全问题纷纷取消部分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不是最主要的应试科目,能少上则少上,以免占用孩子过多课余时间。

除了学校以外,部分家长对体育课的认识误区、对体育运动的极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阻碍了男孩高活动力的释放。

作为家长,虽然无力改变学校这种过度保护孩子的做法,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多鼓励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经常参加一些强度比较高、活动量比较大的体育运动,比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跑步、跳高、跳远等等。

当然,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并不一定非得到正规的运动场馆才能进行,更多的运动其实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滑滑梯、轮滑、跳绳、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等等。

要做到鼓励孩子的体育运动,家长的教养观念也需要转变。健康的身体,绝不是保护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度呵护,他们就会失去很多运动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上蹿下跳,那么,他们就无法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雨,那么,他们就无法经受疾风骤雨的洗礼;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度过寒冬,那么,他们就无法感知冰天雪地的滋味。

中国的家长特别重视小孩子的穿衣问题,宁愿让孩子发烧,也不愿孩子挨冻。特别是冬天,我们总喜欢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也不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岂不知,这样做,大多数时候反倒容易引起小孩生病。然而,日本的小孩,大冬天穿短裙在户外行走的,比比皆是,正因为没有得到过度保护,他们的身体反而比我们的小孩强健。

五、陪孩子一起旅行,磨炼男孩的意志力

培根曾说:“旅行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次经历,而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却是最好的教育。”当我家大宝出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旅行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会不会蕴藏着教育的意义。很多人告诉我,如果孩子太小,带孩子一起旅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孩子还记不住这么多的美景,搞不懂那些古迹承载的历史,更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但是,我一直认为,当孩子已经学会走路时,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旅行。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记住多少名胜古迹,也不是为了去学习多少历史知识,只是让孩子去放松地贴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其实,一次旅行,就是一次体验,甚至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当然,也是一次绝好的成长机会。美的教育、责任的教育、文化的熏陶、自理能力的提升、独立意识的培养、适应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磨炼等等,全都可以融入其中,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跟简单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相比,孩子是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的教育,其效果将会更持久。

对于男孩来说,徒步旅行、爬山、露营等活动,是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最佳时机。如果觉得儿子过度脆弱,一点点小事就会意志消沉,而且缺乏韧性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儿子多多锻炼。锻炼并非是要让他接受苦难,或者让他悲伤。而是要让他超越自己,战胜自己的极限。

徒步也好,爬山也好,和父母一起行走的时候,儿子在不知不觉中会散发出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儿子的内心也会变得强大。行走对儿子来说是培养他内心力量的最好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儿子,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于战胜它。

曾看到一位男孩在一次徒步旅行后这样写道:“在徒步旅行中培养了我的忍耐力和韧性,也许这次锻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以前遇到不会的题目会马上放弃,现在学会了不看答案,自己努力把题解出来。”

六、帮助孩子打造朋友圈,提升男孩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而学会如何解决这些冲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当孩子之间发生一些不危及到人身安全的争吵、抢东西、打人等小冲突时,父母首先不应该成为“裁判员”,随时打断并立即评价孩子的行为,更不应该成为“运动员”,亲自上阵帮自己的孩子以牙还牙。我们最应该担当的一个角色还是“教练员”,即使心急如焚,也不能冲进“球场”,顶多也只是在场外进行指导。

当然,这必须假定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给孩子创造了足够多的同伴交往机会。而现在的家庭结构,跟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少子化,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二是小型化,三口之家居多。因此,孩子们的交友范围大大减少,这就需要助孩子打造他的朋友圈。

1、选择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

如今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从小缺少玩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邻里关系远不如以前,基本上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当作为邻居的大人之间都互不交往的时候,即使住在隔壁家的孩子也很难成为自家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选择居住在一个有自己的公园、儿童游乐场、步行街、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的社区,孩子就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

2、选择一所寓教于乐为主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的第一个小“江湖”,上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会交往。而这样的同伴交往机会主要发生在各种玩耍、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并非一本正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以寓教于乐为主,重视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并有自己的某一项或几项特色,比如运动、科技、阅读等,那么孩子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当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冲突和摩擦。而这些都是孩子学会交往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园里相处得很愉快的同学也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3、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

在如今的大城市里,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加的亲子活动可谓应有尽有,比如阅读、画画、陶艺、手工、合唱、跳舞、钢琴、游泳等。同时,也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兴趣班。此外,还有一些面向家长和孩子的公益讲座,当家长听讲座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一起玩耍。记得在我给家长的一次讲座中,正当一位妈妈向我提问自己的孩子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时,没想到她的孩子却已经跟一个小朋友玩得火热了。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他们就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并且在不同的活动中,同伴交往的体验也不一样。

4、每年组织几次大型家庭聚会

亲戚和朋友不一定住得很近,互相之间的关系却比较亲近。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相见就会倍感亲切。只要兴趣比较相近,孩子之间很快就会成为朋友。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跟同学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每年组织几次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家庭聚会,让孩子们能够多呆在一起,稍微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的缺憾。

儿子快乐的美术兴趣班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桌旁。丈夫看书,儿子健健在一旁画画。我发现,健健画了小树画小草,画完之后,他托着头停下了笔。我忍不住问他:“健健,怎么了?”

他支着下巴,瞄向我:“我在想,还有什么东西生活在陆地上。”

“不是有房子吗?”我提醒他。

“我不想画房子。”健健有点焦躁,“我在想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他爸爸这时凑了过来:“还有大象啊。”

儿子一下子高兴起来:“对了,大象。”可他不会画,只好转向我寻求帮助,“妈妈,你教我画。”

我不由得有些难堪—我和他爸爸不太懂美术。健健从会握笔开始,就特别喜欢画画。当时,亲朋好友们让我们送孩子去美术兴趣班学习,但我们考虑到要让孩子在上学前充分享受玩的乐趣,而且,还能省下一笔不菲的费用,就一直没让他报名……

现在,儿子竟然让我教他画大象。

“大象最好画了。”我硬着头皮提起笔,“四根柱子加一个长鼻子,这就是大象了。”当看到纸上出现的那个怪物时,我自己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我们重新安静了下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健健忽然把笔扔掉,托着下巴哭起来。

“快,”我抱起健健,“快告诉妈妈,你怎么了?”

“妈妈,”健健哭得很伤心,“我画不出来。”

好不容易哄健健睡着,我陷入了沉思:孩子那幼小的心里,装的并不都是快乐。他想用手里的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然而,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满足自己。我开始认真考虑绘画对于孩子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绘画是种工具,是一个能释放情感的载体,他应该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然而,他现在却只有创造的想法,缺少表达的技巧。

让孩子学画!

我下了这样的决心。首先,健健有这样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他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终于,健健也进了美术兴趣班。

一段时间以后,健健画画时的情绪有了显著的变化,每一次画画都是那么专注而且投入。几乎每幅画都要热情地向我们进行介绍:这是用螺旋线画的蜗牛,这是用锯齿线画的小草,这是小鸟生气……尽管整体凌乱,但局部却总有非常生动的线条冲击着我们的视线。

从这以后,画画成了健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否高兴,他都会每天画上那么三四张,然后,追着我们介绍画中的内容。

这真是一举三得:健健练习了画画技能,向我们描述时又锻炼了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画画调节了他的心情,从内心深处散发出了快乐和满足。

与儿子共成长


与儿子共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中国这个有着特定社会形态和传统思想比较严重的国家,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每个家庭和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问题。说实话,我们也是初次为人父母,在育儿方面有的也只是一些在同事、朋友那道听途说的经验,只能说我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夫妻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现在的中国家庭,基本都是两个家庭才一个孩子,那种自己爱老人宠的感觉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所以教育孩子对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人来说其中的滋味还真不是一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以下的这些心得是我们这几年来和儿子相处时的一些体会,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因为孩子在他无知的意识里会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在他这个年龄段的潜意识里多会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从而得出他的准则,做一些他认为可以做的事,所以作为家长,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起带头作用,做一个好的榜样。

二.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学习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基础不好,孩子以后也没办法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孩子有公德心、同情心是关键。我们经常教育他做一个好孩子要有礼貌、诚实、有爱心、不乱扔垃圾、注意环保节能,体贴弱势群体等等,这些都是培养他有公德心、同情心的关键,做父母的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

三.培养孩子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意识

孩子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做错不少事情,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其实孩子自己也会发现,也很害怕,为了避免大人的讯责,他们甚至很怕大人发现,这个时候,你所能做的其实并不是马上去指责他,而是该去安慰他,告诉他不要害怕,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等他平静了以后,再让他自己承认错误,等他承认了以后你还要鼓励他,告诉他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能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做错事能勇于承认错误、马上改正错误,让他知道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

习惯成自然,我们要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过这一点难度有点大,因为家里的老人往往总觉得孩子还小,笨手笨脚,什么事也不会做,喜欢抢着干一些孩子能干的事而不让孩子干。碰到这种情况,你得想办法调动孩子自己的积极性,让孩子干完事情之后有他的成就感,这样孩子才愿意自己干事情,抢着干事情。譬如你指派他干一些如:刷牙,洗脸,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大小便,帮大人来回拿点小东西这样的事,其实这些据我自己体会,孩子还是很愿意干的,甚至有时候还抢着干。孩子的虚荣心很强,你多跟他讲讲干这些事好处,告诉他很棒,能自己干那么多事,他会很愿意干,而且很愿意尝试没有干过的事。总之你要增强孩子自己的信心,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当然了,在指派孩子干事情的同时,你也得给孩子制定一些规范,孩子的随心性很大,干一些没干过的事情的时候经常有烦躁抵触心理,这时候在鼓励的同时你也必须给他一些严厉的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孩子不刷牙洗脸不准亲爸爸妈妈,孩子不自己穿好衣服我们就不陪他去玩等等,这些也可能不完全正确,但对我们的孩子还是挺有用的,这恐怕也因人而议吧。

五.给孩子制定一些奖惩措施

孩子的求知欲和占有欲很强,看到新的事物和新的玩具之类的往往很想了解很想得到,家里的老人大多数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其实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好,无形当中培养了孩子骄横无理,为所欲为的习惯。有时候我们带孩子去商店,孩子会经常想要这样想要那样,做为父母,我们当然也想都满足孩子,但我们每次都跟孩子说,你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其实也都喜欢,但我们每次只能选一样东西,别的东西如果你也喜欢的话下次表现好了可以再买。这样跟他说,他会认为你认可了他的选择,会有满足感,更会有成就感,而且也会知道他看中的其他东西可以通过自己表现来实现,这样他会很满意很配合地选上一件他自己那天最想要的东西,并且以后为了得到其他东西而更好好地表现。

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我们通常都会让他尝试,并告诉他哪些有危险,哪些能玩哪些不能玩,并告诉他怎么做才正确。有人说孩子有多大的破坏力就有多大的创造力。有时候,刚买回家的玩具就给他拆的七零八落,这个时候其实我们也有点心疼,但我们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自己把拆散的玩具想办法装起来,当然了,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带着他一起装,这样,无形当中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欲。

六.让他享受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是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平时让他能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带着他一起和同事、朋友的家庭聚会,让他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让他能及时告诉我们自己的需求,让他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们更从来没有逼迫他需要学多少个字,背多少首诗。因为我们并不看重他现在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更关注的是他的身心健康,让他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

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平时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学会换位思考。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缺少沟通和倾诉的对象,这时候我们父母就得充当这个角色。孩子在跟你讲述他的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认为他说的事情可笑,而对他没有耐心,一定要认真地听他说完,并对他说的事情提出一点点你的疑问,哪怕是故意提出一点疑问出来和他一起探讨,这样对提高孩子的信心很有帮助,自己也会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

八.多留点时间给孩子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平时为了工作都很忙碌,但再忙,我觉得也需要多抽点时间出来陪陪孩子。平时多陪孩子玩一玩,多陪他做一些游戏,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感受到社会对他的爱,对他的心理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而且漫长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心,其实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自己除了能收获到一些快乐与甜蜜外,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孩子一点的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以,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当然,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天才,更不会十全十美,他还是有不少各式各样的小毛病,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多肯定他、鼓励他、引导他、支持他、给予他自信,现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小心得,当然了,我们的办法也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请老师和其他家长和我们一起探讨,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有个儿子


在大众眼里女儿富养,儿子穷养,所以就有了“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但是想要儿子成长成一颗大树,只是穷养是不够的,妈妈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

男孩子野一点很好——自由玩耍

冰心老人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所以在男孩会走路的时候,不妨把他送回农村老家。他可以在在沙堆里面捉虫子,去树上逮知了,光着脚在田地里跑步。虽然每天脏的你都不想碰,被蚊子叮的全身大包,或者满是都是痱子,但是他一定非常快乐。

而这种快乐,城市里的家或者是幼儿园,都没办法提供。事实这让男孩玩的脏兮兮、乱糟糟顺应了他们的天性,给孩子心灵的涵养是长久的。未来等孩子上了高中,虽然被繁重的学习压力压的喘不过气,但是他一定记得,小时候他有个一个自由的童年,有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男孩子就要多使唤——生活教育

敢于在生活中使唤男孩,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孩子,总是把孩子当做宠物来养,什么事亲都包办,从不让儿子做事情。事实上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是激发儿子潜能的最好方法。做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任务,也属于男孩。而且日常的收纳整理,可以培养男孩真的自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不过男孩在进行物品收纳的时候,可能出现东西摆放混乱,东西找不着的情况。所以建议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儿童收纳柜,妈妈们可以再每个格子里面贴上“裤子”、“上衣”等便条,方便儿子定位摆放物品。儿子收纳东西的时候,妈妈也要参与进去,不时夸赞他:“真棒,有你我轻松多了”。听到这种鼓励,儿子会非常得意,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男孩要有责任心——品格教育

在男孩懂事之后,就要开展他们责任心的培养计划。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指出来,并且告诉他要怎么做才能弥补。比如孩子因为把别人书本搞坏了,那么就叫他向别人道歉,并且把自己的书和弄坏的书进行交换。因为承担错误,不仅仅是道歉,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承担后果,不然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利影响。

男孩要有阳刚之气——性格培养

现在很多男孩都比较“娘”,缺乏阳刚之气。所以不妨让儿子成为你的小跟班,比如逛街的时候叫他帮你拎包;回家之后教他去开门;吃东西的时候,和他抢着吃,先挑好的吃。让儿子知道男孩子就要让着女孩,时间久了儿子口头禅就会变成:需要我做什么吗?逐渐成为能保护姐姐、妈妈的小男子汉,以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爸爸、好老公。

你是他的全世界,请别与孩子轻易分离


儿童和世界的第一个联结通道是由母亲建立的。母乳喂养、肌肤相亲、一言一语、一歌一笑,等等,都是在打通和拓宽这个通道。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被严重低估的母子相处价值】

女性角色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有了很大变化,由家庭人变为社会人。但人类的天性在过去三千年中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几千年前降落在草丛和兽皮上的孩子需要母亲的怀抱,几千年后在电子仪器监护下和高档婴儿产品包围中出生的孩子也需要。

母亲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黄金期,几乎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不幸的是,很多母亲却在现代生活中失去母性,尤其是一些学历高或事业心强的女性,由于她们过分看重自我奋斗的价值,且严重低估母子相处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间的矛盾,经常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很轻易地放弃作为母亲的义务。

幼年的孩子如果缺失了这两样东西:丰富的语言交流和母爱的温暖,正常的生命潜能就有可能无法被激活。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孩子出生后,本来奶水很好,三个月产假结束时,为了心无旁骛地工作,硬生生给孩子断了奶,并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婆婆虽然和她住一个城市,但离得比较远,她只是周末去看孩子一下,吃顿饭,然后就走了。

婆婆本身不爱说话,也很少带孩子到外面玩,经常让孩子看电视或自己玩,并且为了家里的整洁,只让孩子在专门辟出的“儿童房”里玩,不允许到其他房间玩,迈出“儿童房”的活动基本上只限于坐在客厅看电视。

到3岁要上幼儿园时,才发现不对劲。孩子语言障碍严重,基本上不会和人交流,且十分胆小,随便一点声音都会把他吓得躲到奶奶怀里,好久不出来。对妈妈似乎没有感情,很少表现出一般孩子对母亲的亲近和留恋,但情绪却十分不稳,经常发脾气或大哭。这位妈妈后来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科,被诊断为“自闭症”。

我曾和一位某三甲医院心理科的医生交流过,他说现在罹患自闭症、多动症等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诊的孩子往往有较为典型的成长经历。如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亲有较长时间的分离,由老人或保姆带大。

而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包办太多,或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机,不注意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几种原因加起来,很容易造成这些孩子的心智无法正常发育。年龄越小、和父母相处时间越短,孩子的症状越严重。

【失去母亲,就是失去整个世界】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血缘固然是一条纽带,但仅靠血缘沟通亲情,恐怕不够。如果和孩子早期相处不足,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而这种联结是有时间段的,错过了就很难再建立新的联结。这一点也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发现和证实。

“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我的一个好友,她一岁半时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来抚养。当时交通不便,且父母工作忙,再加上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她直到4岁才再次见到父母。父母在她眼里完全是陌生人,别人让她喊爸爸妈妈,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来,为此遭到批评。两年后,父母准备把她接到身边。当她知道这件事时,恐惧大于兴奋。

为了见到父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独自藏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练习这两个发音,尤其是“妈妈”这个音。她说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们也想努力爱她,彼此都做了最大的努力。

她后来克服心理障碍,终于学会了喊爸爸妈妈,但和父母的隔阂却一生也不能消除。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和父母之间永远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间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我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孤儿。”

【工作忙不是借口】

在我女儿圆圆一岁三个月时,她爸爸到南方工作,我坚持不把孩子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一定要亲自带孩子。上班时,把圆圆送到附近一个老太太家,下班接回来。当时能一边看护孩子一边把饭做熟,已是不容易,总顾不上收拾自己。记得有位同事开玩笑对我说,你以前挺精干一个人,怎么有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

真难想象自己当时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堪。过分忙累,让我的血压降到要休克的程度,医生甚至建议我卧床休息。因为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快乐,所以我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也哭过两次,总体感觉一直充实而幸福,孩子也用她日后的良好表现回报了我。

人在感情上很少能愈挫愈勇,越是感情不满足的人,越是变得敏感、斤斤计较。孩子的思念没人理解,而且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化解痛苦。情感上的欠缺必定会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无法痊愈的内伤,即使不出现品行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

比如有些年轻人在恋爱或结婚后,不会和伴侣相处,要么过分依赖,要么过分苛刻,总扮演情感的伤害者和被伤害者角色,也有人心底自卑,外表傲慢,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别扭,难以和他人合作相处。这些成年后的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

爱,就是为了在一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认识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对父母来说,在一切养儿育女的目的中,没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一切因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标牺牲和孩子相处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

我是这样教育儿子的


有个女同事,她的女儿上初中了,因为成绩好,班主任老师要这位妈妈写一篇话谈谈怎样教育女儿的,这位妈妈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到网上找了一篇文章胡乱交差。我很诧异这位妈妈,自己的女儿怎么教育出来咋就没话说呢!所以我就想自己写一篇。

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龙成凤?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大部分孩子成人后要归于平凡。我自已本来就是一个平常人,做着平凡的工作,过着平淡的生活。因此,尽管我的内心非常渴望儿子以后成名成家,但是我从不表现出来,也不愿刻意要求儿子。

儿子三岁七个月现在幼儿园上小班,平时学什么,我们不太问,他也不太说,只有手工作业是我和儿子一块做的。因为儿子平时爱感冒发烧,支气管炎也老爱犯,所以只要不生病每天高高兴兴我就很知足了。

前两天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们幼儿园今天加餐吃什么了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我们吃西瓜加餐,一人吃了两牙儿。”我问他还吃过什么,他说:“还吃过桃子加餐,饼干加餐。”这是儿子第一次主动告诉我幼儿园的事,看起来大人故意不问,孩子反而忍不住要说了。

三岁之前儿子任性、调皮,我和老公都很少打他,三岁后就不同了,家里经常备着软树条条儿,既能打得疼又不能伤筋动骨。犯了错误主动承认不打,如果任性倔强,明明是错也不听大人教导必打。我们不会因为大人心情不好或外面受了什么委曲而打孩子,也不因为孩子想研究东西而弄坏了就打。我小时候,挨了很多打,就是老想弄清东西的构成而把东西破坏了,要不然我早就成了中国的爱迪生了。

我儿子喜欢各种各样的小火车,因此我们家就买了几大箱不同的小火车,儿子喜欢用螺丝刀卸开看看火车构造,我们也不说,他奶奶骂他是败家子,让揍他,,并且不准我们再买玩具,我们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儿子现在已不太热衷小火车了,又买别的玩具了,如果有创意我们会欣然去买。只要在我们经济条件允许之内,买玩具并不是什么错,因为玩具能开发小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星期六星期天,只要不加班,我和老公都全日制陪着儿子,有时陪儿子在小区里草地上捉蚂蚁,逮小甲壳虫,有时找个建筑工地,让儿子在砂子砾石堆里玩个够,直到变成土猴子,有时我们三口人开车到野外去游泳,去爬沙包,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增加见识和阅历。

平时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子如果想玩别的小朋友玩具,我会让他拿自己的玩具与他人交换,或者自己对别的小朋友说:“小哥哥,你的玩具我能玩一会吗?”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同意,就算了,不允许去硬抢或者哭闹。如果我们买了小零食,必定在场的孩子都有份,还让儿子去亲自发到每个小朋友手上,小朋友说:谢谢。儿子会说:不客气。从小让他知道给予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三岁多的小孩子特别爱听故事,我儿子现在也一样,每天晚上睡觉前,都非要听几个故事,有时候大人很困很累,但是还是坚持讲两个故事再睡。儿子记性好,听两三遍短的故事,就可以背下来。

儿子的小朋友果果被妈妈送去学中华武术了,果果表现明显和以前不一样,很强势。果果妈建议我把儿子送去学武术,我认为小孩子太小,学习武术尚早:一是不能完全听懂教练的口令,二是正确的是非观还没形成,容易利用武术惹事。我本人对武术很崇拜,特别喜爱跆拳道,因为它首先教人学习礼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才学习拳法脚法,练武的宗旨在于强身健体和自身防卫,而不是炫耀和欺负别人。等儿子满六岁我会考虑送他去学跆拳道

家园共育《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找出宝宝快乐的源泉 导读: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
    2021-10-26 阅读全文
  • 因为有你,我们很快乐 孩子自小从没有离开过我们一家人,所以孩子对家人很是依恋,没想到,孩子今天表现不错,对此我很欣慰,也很感谢我的同事对孩子的悉心照顾。 离园时,我接到孩子,孩子是高兴的,我见此更为开心。“晶晶,今天来上幼...
    2021-10-2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 趣味运动会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夺得冠军的喜悦之中。只听川川对涛涛说:“在蚂蚁运粮接力比赛中,秀秀爬得最快,她是5号。”满脸的幸福溢于言表,仿佛他就是秀秀。 “她在2跑道。我家就住在2号楼,3单元4...
    2021-05-07 阅读全文
  • 爱是我们的互动与交流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记得四月的一天上午,我带孩子们进行教学活动《喇叭花电话》,同时也用纸杯做了几个“电话...
    2021-02-05 阅读全文
  • 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不够野呢?除了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大男人,那就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好下面这6件事吧!...
    2021-01-11 阅读全文

导读: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

2021-10-26 阅读全文

孩子自小从没有离开过我们一家人,所以孩子对家人很是依恋,没想到,孩子今天表现不错,对此我很欣慰,也很感谢我的同事对孩子的悉心照顾。 离园时,我接到孩子,孩子是高兴的,我见此更为开心。“晶晶,今天来上幼...

2021-10-29 阅读全文

趣味运动会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夺得冠军的喜悦之中。只听川川对涛涛说:“在蚂蚁运粮接力比赛中,秀秀爬得最快,她是5号。”满脸的幸福溢于言表,仿佛他就是秀秀。 “她在2跑道。我家就住在2号楼,3单元4...

2021-05-07 阅读全文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记得四月的一天上午,我带孩子们进行教学活动《喇叭花电话》,同时也用纸杯做了几个“电话...

2021-02-05 阅读全文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不够野呢?除了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大男人,那就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好下面这6件事吧!...

2021-01-11 阅读全文